[专升本类试卷]河南省专升本考试心理学(感觉与知觉)模拟试卷2.doc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10
2023 年河南省专升本〔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单项选择题 3. 填空题 5. 简答题7. 论述题8. 案例分析题单项选择题1.以下选项不属于共性心理的是( )A.气质B.性格C.认知D.力气正确答案:C解析:共性心理包括共性倾向性和共性心理特征,共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信念、抱负、价值观、世界观;共性心理特征包括力气、性格、气质。
2.兴起于20 世纪50 年月,主要运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争论人的认知活动的心理学流派是( )A.机能主义B.行为主义C.精神分析学派D.认知学派正确答案:D解析:以信息加工观点争论认知过程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主流,可以说认知心理学相当于信息加心理学,机能主义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认为意识的功能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要争论可以观看的行为。
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对特别行为的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当争论无意识现象。
3.两个人观看桌子上的半瓶水,一个人说:“只有半瓶了!”另一个人说:“还有半瓶呢!”这说明白心理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具有( )A.主观性B.客观性C.被动性D.真实性正确答案:A解析:题干中的两个人看到同样的半瓶水有不同的反映,充分表达了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即主观性。
4.以下选项中属于其次信号系统活动的是( )A.望梅生津B.谈虎色变C.防范反射D.乐极生悲正确答案:B解析: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作其次信号系统,如“谈虎色变”“谈梅生津”等,是人类特有的。
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作第一信号系统,如“望梅生津”,它是人和动物共有的。
5.教师上课时,一边讲授、一边板书,还要观看学生的听课状况,这属于以下哪种留意品质( )A.留意的广度B.留意的稳定性C.留意的转移D.留意的安排正确答案:D解析:留意的安排是指个体在同一时间内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展留意,或将留意安排到不同的活动中。
河南省专升本考试心理学(人格)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部题型 2. 单项选择题 3. 填空题 5. 简答题8. 案例分析题单项选择题1.人生来就有的典型且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 )A.气质B.能力C.动机D.性格正确答案:A解析:气质是先天形成的,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现代心理学认为,气质是不以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知识模块:人格2.“活泼好动”是一个人( )的表现。
A.能力B.兴趣C.气质D.性格正确答案:C解析: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活泼好动”是一种神经反应较强的气质类型。
知识模块:人格3.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
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多血质B.胆汁质C.黏液质D.抑郁质正确答案:A解析:多血质的人表现出这样的特点:容易形成有朝气、热情、活泼、爱交际、有同情心、思想灵活等品质;也容易出现变化无常、粗枝大叶、浮躁、缺乏一贯性等特点。
这种人活泼、好动、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和情感易变换。
知识模块:人格4.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类型活动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 )B.灵活型C.不灵活型D.弱型正确答案:C解析:巴甫洛夫认为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对应的是不灵活型,也就是黏液质。
知识模块:人格5.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并给予孩子积极正确的指导。
这说的是哪种教养方式( )A.放纵型B.民主型C.专制型D.溺爱型正确答案:B解析:民主型教养方式具体表现为: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并给予孩子积极正确的指导。
知识模块:人格6.在弗洛伊德的人格三维理论中,遵循着“现实”原则的是( ) A.本我B.超我C.实我D.自我正确答案:D解析:弗洛伊德人格三维理论中提出: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超我遵循”道德”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河南省专升本考试心理学(心理学概述)模拟试卷2(总分:5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一个聋人,其双耳的功能正常,其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部位是 ( )(分数:2.00)A.额叶B.颞叶√C.枕叶D.顶叶解析:解析:初级听觉区位于颞叶的颞横回处,它接受在声音的作用下由耳朵输入的神经冲动,产生初级形式的听觉。
颞叶为听觉中枢。
2.一个令人高兴的信息,会导致人们手舞足蹈。
这是 ( )(分数:2.00)A.兴奋的扩散√B.兴奋的集中C.抑制的扩散D.抑制的集中解析:解析:由于高兴的信息引起了大脑皮层上兴奋点的扩散,扩散到四肢,导致手舞足蹈,这属于兴奋的扩散。
3.中枢神经系统是由( )组成的。
(分数:2.00)A.脑干、间脑、小脑和大脑B.小脑和大脑C.脊髓和脑√D.小脑和大脑皮层解析:解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
脑在颅腔内,脊髓在脊柱中。
4.我们在做数学题时用的是_______,听音乐时用的是_______。
( )(分数:2.00)A.左脑右脑√B.右脑左脑C.左脑左脑D.右脑右脑解析:解析:大脑左半球是抽象逻辑思维和言语中枢的优势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运算和推理等;右半球是形象思维和高度空间知觉的优势半球,主要处理的信息是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情感、欣赏音乐和艺术等。
5.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是 ( )(分数:2.00)A.神经元B.突触C.反射D.神经系统√解析:解析: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
突触是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
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
6.有机体的一切心理活动从其产生的方式来说都是 ( )(分数:2.00)A.反馈B.反应C.反映D.反射√解析:解析:人的心理活动,就其产生的方式来说,是客观事物引起人脑的反射活动。
反射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是由反射组成的。
河南省专升本考试心理学(心理学概述)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单项选择题 3. 填空题 5. 简答题单项选择题1.一个聋人,其双耳的功能正常,其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部位是( ) A.额叶B.颞叶C.枕叶D.顶叶正确答案:B解析:初级听觉区位于颞叶的颞横回处,它接受在声音的作用下由耳朵输入的神经冲动,产生初级形式的听觉。
颞叶为听觉中枢。
知识模块:心理学概述2.一个令人高兴的信息,会导致人们手舞足蹈。
这是( )A.兴奋的扩散B.兴奋的集中C.抑制的扩散D.抑制的集中正确答案:A解析:由于高兴的信息引起了大脑皮层上兴奋点的扩散,扩散到四肢,导致手舞足蹈,这属于兴奋的扩散。
知识模块:心理学概述3.中枢神经系统是由( )组成的。
A.脑干、间脑、小脑和大脑B.小脑和大脑C.脊髓和脑D.小脑和大脑皮层正确答案:C解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
脑在颅腔内,脊髓在脊柱中。
知识模块:心理学概述4.我们在做数学题时用的是_______,听音乐时用的是_______。
( ) A.左脑右脑B.右脑左脑C.左脑左脑D.右脑右脑正确答案:A解析:大脑左半球是抽象逻辑思维和言语中枢的优势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运算和推理等;右半球是形象思维和高度空间知觉的优势半球,主要处理的信息是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情感、欣赏音乐和艺术等。
知识模块:心理学概述5.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是( )A.神经元B.突触C.反射D.神经系统正确答案:D解析: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
突触是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
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
知识模块:心理学概述6.有机体的一切心理活动从其产生的方式来说都是( )A.反馈B.反应C.反映D.反射正确答案:D解析:人的心理活动,就其产生的方式来说,是客观事物引起人脑的反射活动。
反射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是由反射组成的。
河南省专升本考试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模拟试卷1(总分:7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6,分数:52.00)1.小张总是怀疑自己的手脏,所以一天不停地洗手。
这种行为属于 ( )(分数:2.00)A.强迫行为√B.强迫观念C.强迫考虑D.强迫焦虑解析:解析:强迫行为指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
强迫洗手属于强迫症的常见行为之一。
2.考试时心情紧张,不能集中注意发挥正常水平,这是 ( )(分数:2.00)A.焦虑症√B.强迫症C.恐怖症D.人格障碍解析:解析:题干所述为考试焦虑的表现。
3.对某种物体或某种情况的恐惧,如怕狗、怕医院、怕死亡等,这种恐怖症属于 ( )(分数:2.00)A.广场恐怖症B.社交恐怖症C.单纯恐怖症√D.一般恐怖症解析:解析:特殊恐怖症又称单纯恐怖症,表现为对广场恐怖症和社交恐怖症两种类型以外的对某些特殊物体、情景或活动的非理性惧怕。
4.某学生性格过分内向,害怕在社交场合说话,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说话时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的眼睛。
这属于 ( )(分数:2.00)A.焦虑症B.抑郁症C.强迫症D.恐怖症√解析:解析: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
恐怖症可分为单纯恐怖症、广场恐怖症和社交恐怖症。
根据“在社交场合”可知,该学生是社交恐惧,因此选D项。
5.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是 ( )(分数:2.00)A.强迫症B.抑郁症√C.焦虑症D.恐怖症解析:解析: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情绪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
6.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是 ( )(分数:2.00)A.开发潜能C.个案辅导D.学会调适√解析:解析:心理辅导的目标: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
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
7.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 ( )(分数:2.00)A.人际关系B.社会化人格C.个性特征D.社会适应能力√解析:解析: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专升本心理学模拟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在热闹的聚会上或逛自由市场时,如果你与朋友聊天,朋友说话时的某个字可能被周围的噪音覆盖,但你还是能知道你的朋友在说什么,这是知觉的()在起作用。
A、理解性B、恒常性C、选择性D、整体性正确答案:C2、对“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等公式的记忆属于()A、形象记忆B、动作记忆C、程序性记忆D、逻辑记忆正确答案:D3、心理辅导的重点是()A、观察B、诊断C、干预和治疗D、预防和发展正确答案:D4、加涅根据学习的繁简水平不同,由简到繁、由低到高,把学习分成八类,其中最复杂的是()A、信号学习B、概念学习C、辨别学习D、解决问题的学习正确答案:D5、小孩子经常会坐在爸爸背上玩骑马游戏,这体现了想象的()A、调节功能B、补充功能C、预见功能D、替代功能正确答案:D6、“活泼好动、行为敏捷”属于下列哪种特性?()A、能力B、兴趣C、性格D、气质正确答案:D7、在实验室中让你戴上耳机,然后由小到大调节音量,你会从一开始听不见,到开始逐渐听见。
你刚刚能够听见时的音量,被称为()A、绝对感受性B、差别感觉阈限C、差别感受性D、绝对感觉阈限正确答案:D8、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第一步是()A、听觉B、知觉C、视觉D、感觉正确答案:D9、通过下列哪种过程,人们可以对各种感觉信息按事物的一定关系和联系,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映像?()A、学习B、感觉C、知觉D、记忆正确答案:C10、在时间判断方面,下列感觉通道的精确性从高到低依次是()A、听觉、触觉、视觉B、视觉、听觉、触觉C、触觉、听觉、视觉D、视觉、触觉、听觉正确答案:A11、青少年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叫做()A、心理自我B、生理自我C、社会自我D、自我意识正确答案:A12、现代认知心理学把学习的过程看成()A、信息加工的过程B、顿悟的过程C、观察———模仿的过程D、尝试———错误的过程正确答案:A13、教师提出“剪刀的用途”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是()A、形象思维B、发散思维C、习惯思维D、动作思维正确答案:B14、能力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社交能力,划分标准是()A、按功能B、按适用范围C、按指向D、按创造性成分正确答案:A15、最早的智力测验是法国心理学家比内和西蒙于()年编制的比纳-西蒙智力表。
[专升本类试卷]河南省专升本考试心理学(心理发展与认知发展)模拟试卷2一、单项选择题1 提出“良好的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著名论断的心理学家是 ( )(A)皮亚杰(B)埃里克森(C)布鲁纳(D)维果斯基2 “危险期”“多事之秋”常用来形容( )阶段。
(A)幼儿期(B)童年期(C)少年期(D)青年期3 有机体发展过程中最容易习得某种行为的时期称为该行为的 ( )(A)关键期或敏感期(B)行为学习期(C)习得期(D)发展期4 小红知道杯子里的水倒进碗里,水没有变少。
说明她处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的(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5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当儿童的思维具有可逆性、守恒性特征时,他的思维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6 学生面对问题时不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干扰,倾向于根据自身的内部线索对事物做出判断,此类学生的认知风格属于 ( )(A)沉思型(B)冲动型(C)场依存型(D)场独立型7 个体生长有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出现在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个高峰出现在青春发育期。
这体现了个体心理发展的 ( )(A)差异性(B)不平衡性(C)定向性与顺序性(D)阶段性与连续性8 在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占主导地位的是 ( )(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初期(D)青年后期9 在学生的认知方式中,沉思型的认知方式的特点是 ( )(A)反应快,精确性差(B)反应快,精确性高(C)反应慢,精确性高(D)反应慢,精确性差10 两小无猜的时代,一根竹子、一张长凳就可以是一匹骏马,这是个体认知发展到( )做的事情。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1 小明在做练习时,总是喜欢东张西望,看到别人的答案跟自己不一样,就觉得自己的答案不对,要改成别人的答案。
小明的认知方式属于 ( )(A)沉思型(B)冲动型(C)场独立型(D)场依存型12 少年期是指11、12~14、15岁的阶段,关于这个时期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征,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抽象思维已不需要以具体形象为支撑(B)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C)思维的批判性有所发展,但仍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观性(D)随着身体的急剧变化,产生成人感,独立意识强烈13 个人的心理发展存在着关键期。
河南省专升本考试心理学(能力)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部题型 2. 单项选择题 3. 填空题7.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能力按照创造性成分,可划分为( )A.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B.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C.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D.认知能力和元认知能力正确答案:B解析:根据从事活动时创造性程度的高低,可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知识模块:能力2.处理意外事故的能力属于( )A.认知能力B.操作能力C.社交能力D.液体能力正确答案:C解析:社交能力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组织管理能力、言语感染能力、判断决策能力、调解纠纷能力、处理意外事故的能力等。
知识模块:能力3.“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反映的是( )因素对人的影响。
A.社会文化B.家庭环境C.自然环境D.早期经验正确答案:D解析:早期经验是弗洛伊德的关于儿童发展的主要内容,他认为人长大后的行为活动多可以追溯到他的童年时代。
研究表明,早期阶段经验获得的越多,智力发展就越迅速。
知识模块:能力4.对于智力的差异,说法正确的是( )A.男性较女性在视觉上和辨别方位能力方面比较强B.女性的抽象思维比男性更优秀一些C.男性的智力普遍比女性高D.男性嗅觉普遍比女性灵敏正确答案:A解析:从整体上看,男女的智力水平相当,但男女的智力结构存在差异,各自具有自己的优势领域。
男性的视知觉能力较强,尤其是空间知觉能力,男性明显优于女性。
男性偏于抽象思维,喜欢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学科。
而女性的触觉、痛觉、嗅觉等明显优于男性。
知识模块:能力5.智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其核心成分是( )A.想象的综合B.观察力C.记忆力D.思维力正确答案:D解析:智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综合,其核心成分是思维力。
知识模块:能力6.数学课上,教师教授“对称”这一概念时,采用了三种方式:用自己的话说出“对称”的意义;从一些图形中分别找出线对称和点对称图形;利用线对称和点对称的原理,在方格内设计美术字。
《专升本-心理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试题一
题目:请简要介绍认知心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参考答案: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和认知过程的学科,主要关注人类获取、处理和运用信息的方式。
研究对象包括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语言等认知过程。
试题二
题目:请解释经典条件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经典条件作用是一种研究过程,其中两个刺激之间的联系被建立起来,通过反复的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的关联,无条件刺激会引发一种条件反射。
试题三
题目:请简述心理健康的定义和特征。
参考答案:心理健康是指个体的心理状态良好,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和生活压力,具备积极的情感、认知和行为特征。
特征包括情绪稳定、自我意识、适应力强、积极向上等。
试题四
题目:请介绍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参考答案: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与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研究内容包括社会认知、社会行为、社会关系、群体行为、社会影
响等。
其目的是探讨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
试题五
题目:请解释心理咨询的意义和目的。
参考答案:心理咨询是一种专业的帮助方式,提供给个体或群
体解决心理问题、缓解心理困扰的支持和指导。
其目的是促进个体
的心理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以上是《专升本-心理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供参考使用。
[专升本类试卷]河南省专升本考试心理学(学习心理)模拟试卷2一、单项选择题1 科尔伯格采用_______研究个体的道德判断能力发展,并将个体道德的发展划分为_______个水平。
( )(A)对偶故事法四(B)两难故事法三(C)两难故事法四(D)对偶故事法三2 皮亚杰认为,( )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
(A)10(B)9(C)12(D)183 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故事,解答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题等体现的都是学习动机中的( )(A)内部学习动机(B)外部学习动机(C)附属内驱力(D)自我提高内驱力4 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是 ( )(A)学习需要(B)自我效能感(C)成就动机(D)学习动机5 小明学习非常努力,但是成绩总是不理想,逐渐出现了被动、退缩、无动力的状态,这种心理反应属于 ( )(A)学习焦虑(B)习得性无助(C)自我估价降低(D)认知功能障碍6 迁移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下列因素中不属于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学习材料的相似性(B)原有认知结构(C)学习的心向与定势(D)教学质量7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大因素是 ( ) (A)直接经验(B)替代经验(C)言语劝说(D)情绪唤醒8 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哪一个说的就是典型的迁移现象 ( ) (A)举一反三(B)聪明过人(C)思维敏捷(D)物以类聚9 以下不属于有效进行知识概括的基本方法的是 ( )(A)配合运用正反例(B)正确运用变式(C)科学地进行比较(D)让学生参与直观过程10 在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在不断的练习期间会出现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称为 ( )(A)过度学习期(B)高原期(C)疲劳期(D)潜伏期11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说的是 (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2 下列属于学生学习内部动机的是 ( )(A)学好普通话可以得到老师的表扬(B)学好普通话可以得到别人的羡慕(C)学好普通话将来可以在比赛中获奖(D)喜欢听播音员纯正的普通话13 由内部动机引发的行为是 ( )(A)为了不被老师批评,上课认真听讲(B)为了得到奖学金而勤奋学习(C)为了暑假能跟随父母出去旅游,认真复习功课(D)为了解飞机起飞原理,乐此不疲地搜集相关书籍和网页14 在操作技能形成阶段中,表现出多余动作消失这一特点的阶段是 ( ) (A)操作整合(B)操作熟练(C)操作定向(D)操作模仿15 ( )是形成技能的必由之路。
[专升本类试卷]河南省专升本考试心理学(感觉与知觉)模拟试卷2
一、单项选择题
1 “一叶知秋”说明了知觉具有( )特性。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2 “窥一斑而见全豹”所描述的是人的知觉特征的 (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3 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粉笔写出来,这利用了知觉的哪种规律 ( )
(A)理解性
(B)恒常性
(C)整体性
(D)选择性
4 电视、电影、活动性商业广告运用的知觉现象是 ( )
(A)诱发运动
(B)动景运动
(C)自主运动
(D)运动后效
5 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暖的感觉,绿、青、蓝色使人产生冷的感觉,这种现象是( )
(A)联觉
(B)感觉的同时对比
(C)感觉的补偿
(D)差别感受性
6 在判断时间的精确度方面,下列表述最准确的是 ( )
(A)听觉最好,触觉次之,视觉最差
(B)触觉最好,听觉次之,视觉最差
(C)视觉最好,触觉次之,听觉最差
(D)视觉最好,听觉次之,触觉最差
7 夜空中的月亮是相对静止的,而浮云是运动的。
但由于浮云的运动,使人们看到月亮在动,而云是静止的。
这种现象叫 ( )
(A)运动后效
(B)动景知觉
(C)诱发运动
(D)自主运动
8 由于人的眼睛长时间注视一个固定的光点,因而发现光点飘忽移动的现象。
这种现象是( )
(A)运动知觉
(B)动景知觉
(C)诱发运动
(D)自主运动
9 不管光线明与暗,我们都认为红旗是红色,这体现了知觉的 ( )
(A)选择性
(B)整体性
(D)恒常性
10 彼此接近的物体比相隔较远的物体容易产生( )的倾向。
(A)知觉恒常
(B)知觉选择
(C)知觉理解
(D)知觉整体
11 看书时,用红色笔划出重点,便于阅读是利用知觉的 (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2 教师上课时讲到重要的地方,声音会放大放慢,使学生听清楚,这符合知觉( )的规律。
(A)选择性
(B)理解性
(D)恒常性
13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了知觉的 (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4 看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膜上视像大小相差很大,但我们总认为他并没有什么变化。
这是 ( )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15 一朵红花,在不同程度的光照条件下,人们仍知觉为红的,这是知觉的 ( )
(A)颜色恒常性
(B)明度恒常性
(C)大小恒常性
(D)形状恒常性
16 小学生常常把“8”写成“∞”,“9”和“6”不分,“b”和“d”不分,其原因是( )的水平不高。
(A)大小知觉
(B)形状知觉
(C)方位知觉
(D)时间知觉
17 对客观事物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是 ( )
(A)感觉
(B)时间知觉
(C)运动知觉
(D)知觉
18 胖人穿竖纹衣服看起来比较苗条,瘦人穿横条纹的衣服显得丰满,这是运用( )原理。
(A)兴趣爱
(B)感受性变化
(C)空间知觉
(D)错觉
19 关于错觉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错觉就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感觉
(B)错觉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个人心理的作用
(C)错觉不存在个体差异
(D)错觉是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来纠正的
20 在观察中善于迅速发现事物重要特征的品质称为观察的 ( ) (A)目的性
(B)客观性
(C)精细性
(D)敏锐性
21 利用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等进行的直观教学称为 (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动作直观
22 通过语言的描述,引起学生记忆表象或想象,以提供感知材料的直观教学称为(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动作直观
23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实验演示使学生得到感性知识,这属于 (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感知直观
二、填空题
24 “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是感觉的_______现象。
25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刺激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_______。
26 肤觉的基本形状包括触压觉、温度觉和_______。
27 电影的胶片是一片一片的,但按每秒24片的速度放映,看上去却没有间断感,而是一个连续的整体,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
28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_______。
29 人们对时间的估计常受兴趣、态度、情绪的影响,如紧张有趣的课程安排会使学生觉得时间过得快,而枯燥的活动会使人觉得时间过得慢,这种现象属于心理学中的_______现象。
30 在注视某一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朝相反的方向运动,这就是_______。
31 观察是有预定目的、有计划、主动的_______。
32 在观察中善于区分出事物细微而重要特征的品质是观察的_______。
三、简答题
33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有哪些?
34 简述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
35 简述观察的概念及其品质。
四、论述题
36 试述如何运用感知规律,提高直观教学的效果。
37 论述知觉的基本特征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
38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