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古代手工业的进步3
- 格式:doc
- 大小:80.00 KB
- 文档页数:6
高一历史必修2教材(第一至第四单元)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本单元主要阐述了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形态和生产方式。
内容标准要求从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基本史实,概括出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并从古代中国实行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等政策及其影响的角度,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这一学习单元的主要内容有: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重点:农具的变革及耕作方式的演变知识结构:1. 农业的起源(时间、特点)2.劳动对象: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为辅。
地域格局:南稻北粟(长江流域、黄河流域)3. 生产工具与技术:(1)生产工具:农具的变革(翻土工具、灌溉工具)材质变化:石骨木(原始)—青铜(商周)—铁(春秋战国)动力变革:人力—畜力(牛耕)—自然力(唐朝筒车)耕作工具:耒耜(原始)——战国铁犁用于牛耕——西汉犁壁——唐朝曲辕犁灌溉工具:翻车筒车(2)生产技术:刀耕火种——铁力牛耕,精耕细作4.劳动者: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
5.小农经济:形成:生产力进步,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
特点:是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农业手工业结合,自然经济。
评价:积极:生活稳定生产积极性较高,保障国家财政收入,巩固政权;消极:落后性,生产规模小,难以扩大再生产,阻碍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发展,近代以后,成为阻碍生产力的因素。
脆弱性:承受风险能力差,不稳定,统治者过度剥削、天灾战乱,苛政造成自耕农破产,影响国家赋税徭役。
5.农业经济的特点: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五谷”),精耕细作,自给自足。
地位: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重点: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冶金、丝织、制瓷业的成就,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了解古代中国手工业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民间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什么是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
开始从属于农业,主要表现为家庭手工业。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程标准学法·素养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历程、特点及其突出成就,认识官营手工业发展的辉煌历程和民营手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通过学习认识到中国古代手工业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享誉海内外,为世界文明的发展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以及爱护中华民族优秀遗产的意识.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比较,探究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以及家庭手工业的不同,理解家庭手工业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认识到技术进步推动了社会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1.历程(1)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2)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3)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2.特点(1)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2)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3)许多行业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3.成就(1)冶铁业西周晚期两汉东汉南北朝中国已有铁器发明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出现灌钢法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形象说明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至唐朝,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并出现了五大了五大名窑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3)丝织业四五千年前商周秦汉隋唐宋元明清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西周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西汉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唐朝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宋朝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在苏杭等地设织造局;清朝的缎成为丝织品的代表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1.主要类型(1)家庭手工业:以纺织为代表,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的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2)民营手工业:由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2.发展历程(1)两宋之前:民间手工业经历春秋战国和秦汉的发展后,魏晋南北朝时曾遭受摧残,到隋唐才得以恢复和发展.(2)元朝时期: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3)明清时期: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1.地位: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很早就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中国素有“丝国”和“瓷器大国”之称.2.表现(1)西汉时期:中国丝绸通过“丝绸之路”远销亚洲、欧洲.(2)唐朝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3)明清: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的销量更大.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清代为欧洲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易错提醒】1.官营手工业并不因国家扶持而异常繁荣官营手工业的原料由政府提供,产品由政府调拨,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缺乏竞争;而且它采取强制劳动和超经济剥削手段,常常引起工匠的反抗,弊端丛生.所以在发展过程中日益萎缩.2.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不断发展不能认为是技术革命中国古代手工业虽技术发达,领先世界,但却没有像近代西方那样出现技术革命.其根本原因在于古代手工业的自给自足性,缺乏革新的动力与社会基础.【轻巧识记】1.三个“三”归纳古代手工业2.图示法记忆三种手工业的地位【概念阐释】资本主义萌芽明朝中后期,在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工场主雇佣雇工根据市场需要进行生产,这种现象被称为“资本主义萌芽”.它是封建社会内部的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具有进步性.图示理解如下:【易错提醒】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不能说明封建社会的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渐趋衰落,因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表明封建生产关系已开始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轻巧识记】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关系【概念阐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从运输方式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自中国西部通过中亚和西亚,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海上丝绸之路则以中国东南沿海为起点,经东南亚、南亚、非洲、最后到达欧洲.丝绸之路是东方与西方之间文明交流的主要道路.【深度点拨】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一般从两个角度去把握:一是主要手工业在历代的发展表现的相关史实,主要部门一般围绕着冶炼、陶瓷制造和纺织三个行业展开;二是手工业生产的三种生产方式: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网络小结术语精要1.中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产品精美,品种繁多,冶金、制瓷、丝织等诸多行业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2.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维持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3.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清朝时,资本主义萌芽继续缓慢发展.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经营状态1.官营手工业史料庶人食力,①工商食官.——《国语·晋语》②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曲礼》③(官府工匠)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高以知.——《管子·小匡》①说明国家对手工业发展的影响.②说明了官营手工业规模与分工.③说明众多官营工匠一起工作推动了手工业技艺的提高.史料体现了古代中国官营手工业有哪些优势?提示国家扶持;资金充足,设备先进;经营规模大,分工细密;工匠技术水平高.2.家庭手工业史料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孟子·尽心上》画线内容反映了家庭手工业的生产特点。
高一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一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高一的学习容量大,不但要掌握目前的知识,还要把高中的知识与初中的知识溶为一体才能学好。
苏版高一历史(2)第一单元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后练习1.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
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A、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B、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C、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D、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考点】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题点】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经营与生产2.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作坊多配有专门〝技工学校〞,工匠要根据不同的工种接受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
秦代«均工律»中就规定〝工师善教工,故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
由此可知,古代官营手工业( )A、注重新技术的研究与传承B、强化了对技术市场的垄断C、注重保证官营产品的质量D、具有严密的产品制作工序【考点】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题点】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经营与生产3.明朝中后期,瓷器的生产多采用〝官搭民烧〞的办法,在制瓷中心景德镇有民窑〝形器走天下〞之说。
这充分说明了()A、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B、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C、景德镇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D、景德镇瓷器天下无双4.清«景德镇陶录»载:〝景德……业制陶器……四方远近,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假设鹜。
……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以致陶之业、陶之人,及陶中所有之事,几皆半于浮。
〞材料说明当时景德镇()A、出现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群体B、制瓷业开始兴起C、为了谋生,全员参与瓷器生产D、民营手工业产品已占领整个市场5.日本所藏中国宋代提举两浙路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
该史料反映了宋代()A、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管B、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C、〝朝贡〞贸易体制尚未发展起来D、〝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考点】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题点】海上丝绸之路6.(2019·云南学业水平考试)白寿彝先生说:〝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主备课人:严红青审核人:宋满仟【预习导学】1、基础知识:掌握古代中国冶金、制瓷和丝织等方面手工业技术的主要成就。
2、能力培养:理解官营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的区别,概括我国古代手工业生产的基本特点。
3、情感目标:欣赏精美的手工业商品,体会古代中国手工业领先世界而引发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人文素养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4、学习指导:(1)从种类、部门、管理等方面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史实。
(2)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品种繁多,享誉世界;民间手工业艰难发展,但后来居上;而家庭手工业则是古代中国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知识梳理】二、阅读课本第二目“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回答下列问题:四、【总结探究】1.列表区分三种主要手工业经营形态的不同点。
2.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有哪些特征?【知识运用】一、选择题1、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某种手工制品代表该时期手工业的最高水平,下面各组分类正确的是A.商周—铁器B.商周—漆器C.商周—青铜器D.商周—玉器唐宋—陶器唐宋—青铜器唐宋—瓷器唐宋—漆器明清—瓷器明清—瓷器明清—丝织品明清—玻璃2、下列生产工具,按用途划分,不同于其它各项的是A.杜诗水排 B.高转筒车C.马钧翻车 D.风力水车3、“青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周杰伦所唱的这首歌曲,其歌词反映了明代宣德年间出产的一种瓷器珍品,它是:A、五彩瓷B、唐三彩C、青花瓷D、珐琅彩4、在古代地区性或全国性市场中,比较常见的商品应生产于()A、家庭手工业B、官营手工业C、民营手工业D、外国商品5、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
这座墓葬的时间应不早于()A、魏晋B、隋唐C、宋代D、清代6、下列瓷器品种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青瓷、白瓷、青花瓷、五彩瓷B.白瓷、青瓷、五彩瓷、青花瓷C.青瓷、白瓷、五彩瓷、青花瓷D.青花瓷、青瓷、白瓷、五彩瓷7、在一座古墓葬中发现了丝织品、唐三彩、景德镇白瓷,这座墓葬的时间应不早于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8、近期中央电视台将开拍一部有关我国古代农民起义的电视剧,工作人员准备了大量的棉衣棉布给演员穿,你猜此部电视剧最早反映哪个朝代的史实A.汉朝 B.隋唐时期 C.秦朝 D.明朝后期9、图为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素纱禅衣,由此得出的历史信息中不确切的一项是A.见证了西汉官营手工业的发达B.反映了地主阶级的豪奢生活C.是佐证丝绸之路繁盛的重要史料D.是劳动人民辛勤与智慧的结晶10、明朝中期,苏州东城“比屋皆工织作”,杭州成东北“机杼之声,比户相闻”,这反映了()A、民营丝织业的兴盛B、官营丝织业的行省C、民营制瓷业的形成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形成二、材料解析题1、阅读材料:西汉的《盐铁论》记载:“今县官作铁器多苦恶(质量低劣),用费不省,卒徒烦而力作不尽,农民远市(买)田器(农具),到后良时(耽误农时)。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3课享誉世界的手工业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1]第3课享誉世界的手工业[目标导航]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掌握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等手工业经营模式,比较三者的不同之处。
2.掌握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理解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认识古代手工业的地位。
一、官营手工业与民营手工业的消长1.官营手工业(1)产生与发展①夏、商、西周时期,手工业为官府所垄断。
商、周王朝实行“工商食官”制度。
②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
(2)特点①由政府直接控制和经营,主要生产武器等军用品和供皇室、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
②工艺水平和技术水平最高。
③生产不计成本,工匠无偿劳动,生产效率低下,日益萎缩。
2.民营手工业(1)发展历程①春秋战国时期出现。
②明中期已居于主导地位。
(2)特点①由民间私人经营,有较大的主动性。
②劳动者有较多的人身自由,有一定报酬,劳动兴趣比较高。
③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产品投放市场。
3.家庭手工业(1)产生: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小农经济的形成而出现。
(2)特点①与农耕相结合,以纺织为主。
②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和缴纳赋税,到明代中期,日渐商品化。
[思维点拨]1.专制王朝在对匠户进行严格管理的同时,采取强制劳动和超经济手段等方式加强剥削,极大地制约了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2.家庭手工业和田庄手工业都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以自给自足为主要目的。
往往规模小,技艺封闭落后,但却根深蒂固,对商品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制约作用。
[归纳总结]造成中国古代民间手工业艰难经营的因素(1)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以自给自足为主要目的。
(2)规模小,世代严守技艺秘密,生产技术难以提高。
(3)统治者政策的限制。
(4)官营手工业征调优秀工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二、巨大的规模与细密的分工1.巨大的规模(1)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生产,地区分布广泛,生产规模巨大。
高一历史必修复习资料精选高一历史必修复习资料精选高一历史必修复习资料精选1了解古代中国在纺织、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纺织业主要成就:(1)原料使用先后顺序:麻葛丝棉。
(2)丝绸之路:汉代开辟。
丝绸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
(3)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朝廷征收民间纺织品的数量相当可观。
2、冶金业主要成就: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工艺特点:分布广,规模大,水平高。
战国以后以铁器为主,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3、制瓷业取得的主要成就:(1)先有陶后有瓷(2)陶器:a、产生——原始时代彩陶b、发展:山东龙山文化——蛋壳黑陶c、独特技术——唐三彩d、陶瓷过渡时期: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
(3)瓷器:a、唐代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b、唐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彩绘工艺。
c、清朝:粉彩瓷器的工艺技术发明——康熙时期、顶峰——雍正时期高一历史必修复习资料: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了解“市”的形成与发展及其特点:逐渐打破时空限制,虽受政府严格限制,但仍相当繁荣。
(1)秦代管理“市”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2)汉代在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3)六朝时代,出现了“草市”(4)唐代“草市”的作用十分显著,“夜市”比较繁荣(5)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6)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
“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及其影响(1)“重农抑商”政策含义: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
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影响:“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但这一政策的实施使社会经济的活力受到压抑,而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也未能得到正常发育,这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2)“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标要求】1.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2.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自主预习】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1.历程(1)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
(2)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
(3)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
2.特点(1)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2)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3)素称发达,世界领先。
问题思考从夏、商、周到明朝前期,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官府为什么要经营、控制手工业?答案为了保证国防和满足贵族生活的需要;垄断手工业可以独占高额的利润;受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防止手工业的发展影响农业生产。
3.成就(1)冶金业①商朝:已烧制出原始瓷器。
②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
③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④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⑤宋朝:制瓷技术大放异彩,出现了五大名窑。
⑥明清: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
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
(3)丝织业①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
②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
③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④西汉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
⑤唐朝丝织技术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⑥宋朝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⑦明清中央或地方官府设在苏杭等地的织造局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
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1.经营形式(1)家庭手工业:以纺织为代表,产品主要供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出售。
(2)民营手工业:由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2.曲折历程(1)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得到发展。
(2)魏晋南北朝时遭受摧残。
(3)隋唐时期得以恢复和发展。
(4)两宋以后,民间手工业在曲折中继续艰难发展。
(5)元朝时,纺织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6)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知识梳理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1.官营手工业地位、发展与特征(1)地位:历史悠久,素称发达,在冶金、制瓷、丝织等诸多行业中,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
(2)发展:①时期,由官府垄断。
春秋战国时期,继续发展。
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行业,都收归官办。
(3)特征: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②。
它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2.冶金(1)冶铜: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已掌握了冶铜技术。
③,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2)冶铁: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
两汉有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了水力鼓风冶铁工具。
(3)炼钢:南北朝的灌钢法,使中国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在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3.制瓷(1)出现:商朝已烧制出原始瓷器。
(2)发展:东汉时已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宋朝出现了五大名窑。
明清时期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
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④。
4.丝织(1)出现: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
(2)发展:商朝有了织机,西周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唐朝丝织技术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宋朝时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明清时期中央或地方官府设在苏杭等地的⑤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特别是细密精致的⑥,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
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1.内容:民间手工业包括家庭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以纺织为主,作为农产的副业。
主要用来①和家庭消费,剩余部分作为商品出卖。
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②消费的产品。
2.演变与发展(1)春秋战国和秦汉时发展;魏晋南北朝受摧残;隋唐时期:得以恢复和发展。
(2)元朝时:黄道婆推广先进的③技术,改变了丝、麻、棉的纺织品比例。
(3)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④,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
(4)⑤期: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清朝时,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1.地位:长期领先世界,产品远销海外,广受欢迎和赞誉。
2.外传(1)西汉开始:中国丝绸通过①“”远销亚洲、欧洲。
(2)唐朝起,中国②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3)明清时通过③,瓷器对外的销量更大,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
(4)清代还根据欧洲商人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
西方国家称中国为“瓷器大国”。
3.影响:从⑤世纪开始,欧洲国家陆续生产瓷器。
重点突破1.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及各自在社会中的地位(1)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
(2)在社会中的地位: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它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控制最好的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主要生产武器等军用品和供官府、贵族使用的生活用品。
在资金、人才、技术和经营规模上占绝对优势。
民营手工业由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一种副业,在漫长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代,家庭手工业占相当比重。
2.民间手工业艰难经营的原因:(1)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影响;(2)官营手工业的压制;(3)重农抑商政策的限制。
3.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早在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持续不断地发展。
(2)手工业技术先进。
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很早就远销亚非欧国家。
(3)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4)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共存。
主要有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三种形式。
(5)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私营手工业到明中叶以后才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并占据主导地位。
(6)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手工业发展受农业生产的制约。
(7)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分布相应变化。
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不少工业生产部门、工业制品的主要产地,从北方逐渐移到南方。
在中国古代丝织业地区分布的变化中表现的最为明显。
(8)明中叶后私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但重农抑商政策制约了手工业的发展,始终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时代。
[典例解析][例1](2009年广东卷)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产品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B.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C.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D。
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经济中的手工业的发展中的三种手工业的特点。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主要生产武器等军用品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
他利用国家权力,征调最优秀的工匠,控制最好的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非常精美。
私营手工业由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一种副业,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才拿到市场上出售。
由于江宁织造局是官营手工业,因此所生产的产品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答案:B[例2]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手工业生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中国素称发达的是官营手工业B.瓷器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C.中国是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D.中国最先冶炼的金属是铁解析:在铁器出现之前,是青铜器。
而青铜是铜、锡、铅的合金,在冶炼青铜时不是简单地将铜、锡、铅合炼,而采用先分别炼出纯铜、纯锡、纯铅,然后再按一定比例合炼。
答案:D。
[例3](2006年上海2)近年某地发现一座古代墓葬,出土距今5000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铜方鼎,方鼎内壁刻有小篆。
对此墓葬的年代,以下推测正确的是A.据玉面人的年代推算,应为母系氏族时期B.青铜器是商朝标志性器物,故应在商朝C.商朝时期出现青铜铭文,估计在西周时期D.根据文字判断,墓主最早应是秦朝人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合“方鼎内壁刻有小篆”,联系秦始皇下令把小篆作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的史实,以及这一史实又晚于玉面人的年代和青铜器的创制及使用朝代,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例4](2005年上海3)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青铜器风格虽迥异于中原,但其工艺可媲美于中原。
青铜器最鼎盛的是A.夏商时期B.商周时期C.周秦时期D.秦汉时期解析:题干中的三星堆遗址是迷惑考生的内容,实际上真正要考查的信息是“中原青铜器最鼎盛”的时期。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是商周时期。
答案:B。
[例5](2006年广东2)右图所示之剑出土于甘肃灵台,剑柄用青铜铸成,剑身铁质,是我国现今出土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之一。
该剑最早可能铸造于A.夏朝B.商朝C.春秋D.战国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题干给定了丰富的信息:“青铜”“铁质”“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据教材基础知识和“最早可能”,排除A、B两项,春秋时期已经出现铁农具,而铁更有可能用于兵器。
答案:C。
[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在古代中国手工业中A.多种经营长期并存B.官营手工业主要供平民消费C.私营手工业主要自己消费D.家庭手工业主要供民间消费2.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的主要原因是A.统治者的重视B.工匠积极性高C.中央集权的作用D.市场需求3.官营手工业在古代手工业生产中占有优势,它的主要特点是①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②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控制最好的原料③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④主要是为市场生产精美的商品和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4.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叙述,不正确的是A.春秋战国时期,由官府垄断B.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行业,都收归官办C.在冶金、制瓷、丝织等诸多行业中,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D.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5.下列对“工官”制度描述不正确的是A.“工官””指的是历朝历代设立的专门管理社会上手工业生产的官员B.其产品是官家和皇帝私用的物品,平民无权享用C.“工官”的制作工艺水平代表了当时手工业技术的顶峰D.“工官”制度对古代中国的科技进步未起到积极作用6.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但这种生产方式存在严重的弊端,表现在①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②新技术容易推广③技术工艺容易失传④代表当时的最高工艺水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古代中国的各种手工业形态中,出现最早的是A.家庭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C.私营手工业D.官营手工业8.关于民间手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②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③民间手工业在魏晋南北朝时曾遭受摧残④明朝中后期,在江南的民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9.我国冶铜技术的掌握,最迟不晚于A.旧石器时代晚期B.新石器时代早期C.新石器时代中晚期D.新石器时代晚期10.下列关于我国使用和冶炼铁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我国是世界上首先铸铁的国家B.春秋晚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器C.南北朝时发明了先进的灌钢法D.明朝开始用焦炭冶铁11.中国古代的青铜铸造技术进入繁华时期是在A.新石器时代晚期B.商周时代C.秦汉时代D.魏晋南北朝时期12.青铜铸造是商和西周手工业的主要部门,由此,夏、商、周三代被称为“青铜时代”。
关于“青铜时代”的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司母戊鼎是在二里头遗址中发现的B.商周时代有大量青铜器农具C.商时出现大量青铜铭文D.广汉三星堆大型青铜铸像是该时代青铜艺术的杰作13.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青铜器风格虽迥异于中原,但其工艺可媲美于中原青铜器最鼎盛的A.夏商时期B.商周时期C.周秦时期D.秦汉时期14.关于我国古代冶金业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早期铜器主要是生产工具②春秋晚期,已能制造钢剑③魏晋南北朝时期,发明灌钢法④西汉时发明了水力鼓风冶铁装置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5.(2008年济宁)反映了3-5世纪手工业的发展水平的是A.出现了有关手工业工艺的专著《考工记》B.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彩色帛画C.生铁和熟铁合炼成钢的灌钢法D.能制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16.中国古代瓷器和丝织品的图案和画面普遍有吉祥的寓意,这表明A.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B.古代的人们封建迷信意识浓厚C.中国人普遍有较高的艺术素质D.人们对封建黑暗统治强烈不满17.陶瓷制造业是中国最古老的手工行业之一、以下叙述正确的是①商周时已出现原始瓷器,这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②魏晋南北朝能制青瓷、白瓷③唐时生产三彩陶器,为后来彩瓷的产生开辟了道路④元代能制造青花瓷A.①③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18.我国制瓷工艺首创创釉下彩绘和粉彩瓷器工艺是分别在A.唐代、宋代B.唐代、清代C.宋代、明代D.宋代、清代19.下列瓷器品种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青瓷、白瓷、青花瓷、五彩瓷B.白瓷、青瓷、五彩瓷、青花瓷C.青瓷、白瓷、五彩瓷、青花瓷D.青花瓷、青瓷、白瓷、五彩瓷20.为适应外国客户的需要而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是在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21.景德镇发展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是在A.汉朝B.唐朝C.宋朝D.元朝22.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制瓷业的表述,符合历史史实的是A.早在西汉时中国瓷器生产技术已达到成熟阶段B.景德镇在元代是全国的制瓷中心,已能烧制多种彩瓷C.唐代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并且已经输往国外D.明清时期主要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广销亚非欧23.宋代制瓷业有五大名窑,其中生产冰裂纹瓷器的是A.越窑B.邢窑C.景德镇D.哥窑24.(2007年惠州)我国制瓷技术发展的先后顺序是①白瓷②青瓷③青花瓷④五彩瓷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③①④D.②③④①25.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的丝织出现在是在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二、材料解析题26.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景德窑:宋景德年间烧造,土白壤而填,质薄腻,色滋润.真宗命进御,瓷器底书“景德年制”四字,其器尤光致茂美,当时则效著行海内,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而昌南之名遂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