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养两年发现儿子非亲生 起诉前妻金钱精神双赔偿
- 格式:docx
- 大小:15.33 KB
- 文档页数:2
离婚后非亲子关系的损害责任赔偿案例案例名称:离婚后非亲子关系的损害责任赔偿案件案例简介:此案件涉及一对夫妇离婚后,妻子追究丈夫的损害责任赔偿。
妻子声称,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丈夫与其它女性发生婚外情并生下私生子,导致妻子和孩子的非亲子关系引起了巨大的精神和情感上的损害,妻子要求丈夫进行赔偿。
案件事实:夫妻双方于2005年结婚,并在2008年生下一个孩子。
在2017年,妻子无意中得知丈夫与另一女性有婚外情并生下私生子。
这一发现让妻子感到极度震惊和痛苦,她产生了自责、失落和敌视等负面情绪。
妻子认为,由于丈夫的行为导致了她和孩子之间的非亲子关系,丈夫应承担精神和情感损害的责任,并提出了损害责任赔偿的诉讼。
法律问题:本案主要涉及以下法律问题:1. 婚姻破裂后的非亲子关系如何构成损害责任?2. 被婚外情的一方对损害责任的补偿承担何种责任?3. 如何确定赔偿金额?法院判决:经过审理,法院判决如下:1. 婚外情生下的私生子与婚内子女之间的非亲子关系构成了精神和情感上的损害;2. 丈夫作为有婚外情并生下私生子的一方,对妻子和孩子的精神和情感上的损害承担过错责任;3. 赔偿金额根据损害的严重程度、造成的后果、当事人的经济状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最终判决丈夫向妻子支付一定数额的精神和情感损害赔偿。
案例分析:本案中,丈夫的婚外情行为严重侵犯了妻子和孩子的权益,给婚姻关系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妻子追究丈夫的损害责任赔偿是合理的,法院通过对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的综合分析,判定了丈夫的过错,并对其进行了赔偿。
这个案例提醒人们婚姻关系中要保持忠诚和尊重,如果出现严重的侵权行为导致非亲子关系产生,受害方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追求赔偿。
在确定赔偿金额时,法院会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公平公正的原则作出决定。
非亲生子女抚养费的索赔及精神损害赔偿的认定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法律法规的完善,非亲生子女抚养费的认定和索赔已经逐渐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
由于很多家庭存在复杂的亲子关系,因此非亲生子女的抚养费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同时,许多家庭在处理这种关系时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精神损害,因此精神损害赔偿也逐渐成为了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非亲生子女抚养费的认定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夫妻离婚后,抚养未成年子女由夫妻双方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而对于非亲生子女抚养费的认定,实际上也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例如,如果非亲生子女在生活上完全依赖于抚养人,则应该考虑支付一定的抚养费用。
但是,如果该非亲生子女已成年且具有劳动能力,则应该考虑该非亲生子女自我承担生活费用的能力。
在非亲生子女抚养费的认定中,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是否存在任何相关的合法文件或协议。
例如,如果双方已经签订了相关的赡养协议,则应该优先考虑在协议中约定的相关条款。
此外,在非亲生子女抚养费的认定中还需要考虑非亲生子女与抚养人的真实关系。
例如,如果非亲生子女与抚养人之间存在紧密的亲子关系,则应该优先考虑支付相关的抚养费用。
在涉及非亲生子女抚养费的索赔中,还需要注意相关证据的收集和提供。
例如,双方可以通过银行转账记录、学费支出记录等方式来证明相关的抚养费用。
在提供证据时,需要尽可能详细地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并确保证明材料的真实性。
在精神损害赔偿的认定中,需要注意的因素又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如果非亲生子女抚养费的索赔没有得到认可,或者非亲生子女遭受到了抚养人的虐待、歧视等行为,就可能引起相应的精神损害。
这时需要在适宜的时候寻求相关法律援助,提供有力的证据证明自己遭受到了精神损害。
例如,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师、司法鉴定等途径来证明精神损伤的程度和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在精神损害赔偿中,所谓的“精神损害”并不是所有的纠纷都可以被认定为精神损害。
离婚后发现孩子非亲生可获得赔偿离婚后发现孩子非亲生可获得赔偿案情:李某、麻某2012年协议离婚,约定房车都麻某所有,李小某由麻某抚养,李某按月支付抚养费700元。
2014年,李某与李小某做了亲子关系鉴定,经鉴定二人非亲生父女关系。
李某认为麻某隐瞒李小某非李某亲生女儿的事实,提起诉讼,请求法院确认离婚财产分割协议无效并重新分割财产,由麻某返还离婚前李某支付的抚养费6万元,并赔偿精神损失费2万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夫妻间应相互忠实。
判决李某与麻某2012年签订的《离婚协议书》中有关子女抚养及财产分割的条款无效,由麻某在本判决生效后三十日内赔偿李某精神损害抚慰金人民币1万元。
离婚后发现孩子非亲生能否获得赔偿律师分析:离婚后发现孩子非亲生,无过错方可行使确认非亲子关系、返还所承担抚养费、重新分配财产及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请求权。
此案有两个问题须予以明确:1.离婚后发现孩子非亲生的救济权利离婚后发现孩子非亲生主要是指夫妻一方(一般是男方)认为另一方生育的孩子为双方的亲生子女并尽抚养义务,但离婚后才发现,孩子与自己并无血缘关系。
作为不知情而抚养非亲子的无过错方,可以起诉确认非亲子关系,并请求返还所支付抚养费、重新分配财产及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本案麻某对李某隐瞒非亲子关系事实,使李某误以为李小某系自己亲生,并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达成了离婚协议关于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的约定,给李某造成了精神损害和经济损失。
李某请求确认离婚协议所涉子女抚养及财产分割条款无效,同时由麻某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诉讼主张,依法应予以支持。
2.离婚后发现孩子非亲生的权利行使期限无过错方要求重新分配财产的权利行使须在法定期限内。
但实践中无过错方对非亲子关系事实的知情时间是不确定的,往往知情时已超诉讼时效,如此对无过错方显失公平。
法律应针对非亲子关系明确相关权利和责任,规定无过错方的权利行使期限从其知道或应当知道存在非亲子关系事实时起算。
本案李某、麻某于2012年协议离婚,2014年李某方知李小某非亲生,李某起诉时已超诉讼时效,但二审法院在严格适用法律同时,充分考虑了当前处于法律空白地带的非亲子关系事实引发的利益平衡,确认双方离婚协议所涉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协议条款无效,彰显了司法的公平正义。
“你的儿子怎么一点都不像你。
”成都的江某多次听朋友这样说,虽然已经离了婚,为了讨个说法,江某决定做DNA检验鉴定,查明真相。
谁知,鉴定结论证实儿子果真与自己不存在血缘关系,江某找到成都离婚律师沈辉律师,要求前妻赔偿损失。
近日,成都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裁定。
法院审理认为,江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代为抚养他人的小孩,颜某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依法判决颜某赔偿江某支付的住院费、满月酒费、抚养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损失共152351.28元。
了解更多成都离婚法律法规可咨询成都离婚律师沈辉。
原文网址:。
儿子非亲生起诉前妻索要抚养费获支持储某某在婚姻期间隐瞒事实,使魏某对非亲生儿子付出真情,且经济上支出较多,魏某索要抚养费获法院支持。
近日,安徽省全椒县人民法院不公开开庭审理了原告魏某诉被告储某某一般人格权、抚养费纠纷案,判决被告储某某赔偿原告魏某抚养小孩期间的生活费7600元,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一次付清。
原、被告双方于2003年相识,2004年12月登记结婚。
被告2005年9月生育一子。
在婚姻存续期间双方均对家庭履行义务,但也经常因家庭锁事进行争吵。
2008年9月原告怀疑婚生子是否与自己有血缘关系,即委托了北京华大方瑞司法物证鉴定中心进行DNA亲子鉴定。
该中心提供鉴定报告检验结论为:根据DNA遗传标记分型结果,不支持魏某是孩子的生物学父亲。
2008年10月14日原告魏某向法院递交诉状要求与被告储某某离婚。
在诉讼期间,原告魏某再次委托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司法鉴定中心,要求对自己与孩子之间有无亲生血缘关系进行检验。
该中心提供鉴定意见书意见为:依据 DNA分析结果,排除魏某与孩子之间存在亲生血缘关系。
2008年11月24日法院就原告魏某诉被告储某某离婚诉讼以(2008)全民一初字第868号民事调解书审理结案。
该调解书已发生法律效力。
离婚后双方在履行调解书期间被告因索取个人衣物时又与原告发生争吵,遂引起原告再次提出诉讼。
法院认为:抚养子女应是父母的法定义务,原告不是孩子生父,故无法定抚养义务。
被告隐瞒儿子非原告亲生的事实,致使原告在不明真相的情况对儿子进行了抚养,造成了原告不应有的负担,因此被告应当适当赔偿原告抚养孩子期间的生活费。
法院遂依法作出如上判决。
⼉⼦⾮亲⽣索赔精神损失费 张先⽣经亲⼦鉴定确定⼉⼦确实⾮⾃⼰亲⽣后,旋即与妻⼦协议离婚,同时感觉⾃⼰的⼈格尊严受到了莫⼤的侮辱,故诉⾄北京市顺义区⼈民法院,要求前妻赔偿⾃⼰抚养费及精神损失费。
近⽇,法院审结此案,判决⽀持了张先⽣的诉讼请求。
原告张先⽣诉称,他与李某于1991年9⽉26⽇登记结婚。
1992年6⽉11⽇⽣育⼀⼦,取名⼩明。
他发现孩⼦的长相及性格与其⼤不相同,由此产⽣疑惑,他和李某、⼩明于2008年8⽉20⽇进⾏了亲⼦鉴定。
结论为,他不是⼩明的⽣物学⽗亲。
张先⽣与李某于2008年9⽉26⽇协议离婚。
⾯对抚育了17年的⼉⼦不⾃⼰的亲⽣⾻⾁,张先⽣诉⾄法院,要求李某赔偿⾃⼰抚养费170000元以及精神损失费80000元。
经查,双⽅的离婚协议约定:⼩明由李某⾃⾏抚养⾄独⽴⽣活为⽌;婚后共同财产三套楼房中的其中两套归原告所有,另外⼀套归被告所有,共同债务40 000元由李某负责偿还;⽆债权。
另查明,1992年6⽉11⽇⾄2008年9⽉26⽇期间⼩明⼀直随原、被告共同⽣活,由该⼆⼈共同抚养。
法院认为,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出具的鉴定书排除了张先⽣为赵凯的⽣物学⽗亲,据此,原告张先⽣对被告李某之⼦⼩明没有法定的抚养义务。
因⾃1992年6⽉11⽇⾄2008年9⽉26⽇期间⼩明⼀直由张先⽣、李某共同抚养,所以李某应当将张先⽣在此期间因抚养⼩明⽽⽀出的合理抚养费赔偿给张先⽣。
对于返还抚养费的具体数额,本院将根据当地的实际⽣活⽔平、双⽅的过错程度及现有经济状况予以酌定。
同时,法医鉴定排除了张先⽣为⼩明的⽣物学⽗亲,张先⽣因此受到了⽆法弥补的精神伤害,故其要求被告李某给付精神抚慰⾦的诉讼请求合理合法,应予⽀持,具体数额由本院酌定。
李某辩称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已对张先⽣负担的抚养费等进⾏了补偿,但离婚协议中没有约定张先⽣因此丧失向李某索赔权。
据此,本院为保护当事⼈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依照《中华⼈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条以及《最⾼⼈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问题的解释》第⼋条第⼆款、第⼗条之规定,判决被告李某赔偿原告张先⽣抚养费五万元、精神抚慰⾦五万元。
孩子不是自己的精神损失费一般赔多少引言在某些情况下,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可能面临孩子不是自己的情况。
这可能是因为误认、遗失、拐卖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孩子换婴事件。
这种情况下,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可能会遭受严重的精神损失。
那么,当孩子并非自己亲生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可以获得多少精神损失费呢?本文将探讨这个问题。
了解精神损失费精神损失费是在侵权法上的一个概念,用于衡量受害人因某种原因而遭受的精神上的痛苦和折磨。
精神损失费通常是根据受害人所经历的痛苦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来确定的。
在孩子不是自己的情况下,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可能会遭受巨大的精神创伤,因为他们发现自己抚养的孩子实际上并非亲生子女。
精神损失费的计算方法在确定孩子不是自己的精神损失费时,法院通常会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精神痛苦的程度精神痛苦的程度是判断精神损失费的一个重要因素。
法院会审查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所经历的情感困扰、悲伤、愤怒和失落等等。
这些因素将被视为确定预期精神损失费数额的重要参考。
2. 精神损失的持续时间另一个要考虑的因素是精神损失的持续时间。
精神损失费的金额也可能取决于父母或法定监护人遭受精神痛苦的时长。
如果精神损失长时间持续,可能会被认定为更严重的侵权,进而得到更高的赔偿。
3. 个人情况的考量法院还会考虑到父母或法定监护人的特定情况,如家庭环境、经济状况等。
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到精神损失费的最终赔偿金额。
案例分析以下是一些实际案例,可用于说明孩子不是自己的精神损失费的赔偿范围。
案例一:某夫妇在医院接生时,发现他们抱回来的婴儿实际上与他们无血缘关系。
这对夫妇由于被这一发现所困扰,导致了长期的心理创伤。
在法院的判决下,他们获得了20万元的精神损失费。
案例二:一位母亲一直对她养大的儿子怀有疑虑,最终证实孩子并非她亲生。
这位母亲深受打击,导致了长期的抑郁和焦虑。
在法院判决下,她获得了15万元的精神损失费。
案例三:一对夫妇收养了一名婴儿,并经历了几年的抚养过程。
11.夫妻一方发现子女非亲生,哪些诉求可得到法院支持?导读如果证实孩子非亲生,当事人可以主张哪些权利?无过错的夫妻一方发现子女非亲生,可主张确认非亲子关系、返还所承担抚养费、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等权利。
法信干货小哥带你看干货详情。
裁判规则1.夫妻一方发现与子女并无亲生血缘关系,离婚时要求另一方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张某与蒋某婚姻家庭纠纷案案例要旨:根据《婚姻法》相关规定,夫妻之间应互相忠实、互相尊重。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经鉴定,发现与子女之间并无亲生血缘关系的,严重损害了配偶之间的感情。
无过错方向人民法院请求离婚并支付精神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因与子女之间无血缘关系并不存在抚养义务,因此无过错方向法院提起返还相关抚养费的请求应予支持。
案号:(2015)达中民终字第75号审理法院:四川省达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公布49起婚姻家庭纠纷典型案例 2015年12月4日2.无过错的夫妻一方发现子女非亲生,可主张确认非亲子关系、返还所承担抚养费、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等权利——李某诉麻某离婚后财产纠纷、健康权纠纷、抚养费纠纷案案例要旨:离婚后发现孩子非亲生,无过错方可行使确认非亲子关系、返还所承担抚养费、重新分配财产及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请求权。
案号:(2014)丽中民一终字第264号审理法院:云南省丽江市中级人民法院来源:《人民法院报》2015年7月2日第6版3.夫妻双方离婚后,无过错方已分得全部财产,再以子女非亲生请求对方赔偿抚养费损失的法院不予支持,但有权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罗甲诉周某赔偿抚养费、精神损失费案案例要旨:配偶权是夫妻之间享有的具有配偶利益的一种身份权,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内生育的子女并非与配偶所生的,侵犯了配偶权。
对于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内生育的子女并非亲生,离婚后无过错方分得了全部财产、子女也由对方抚养的,其再请求抚养费损失的法院不予支持。
因侵权行为遭受精神损害的无过错一方,有权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应综合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侵权人承担责任经济能力、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予以确定。
男子得知7岁儿子非亲生,起诉孩子亲生父亲索赔,法院判了我给你养了7年的儿子,要点儿赔偿不过分吧?养了多年的孩子,有一天突然发现不是自己的,然后和妻子离婚,索要赔偿,这算不上什么新鲜事,也不值得拿出来做探讨。
可今天探讨的这个案例没这么简单,其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发现孩子不是自己的以后,男子先是起诉了孩子的母亲,然后起诉了孩子的生父,生活中这种情况比较少见,那么法院会支持对孩子生父的索赔么?2022年4月14日,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人民法院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
案例事情要从10年前说起。
2012年11月,34岁的男子唐某认识了27岁的胡某,唐某事业有成,是一家企业的老板,胡某年轻漂亮,二人很快陷入热恋。
在一起没多久,胡某告诉唐某自己怀孕了,听到这个消息唐某很开心,决定给儿子最好的医疗条件,遂将胡某送往美国待产。
2013年9月,胡某在美国生下一个男孩,胡某本以为可以借此嫁入豪门,但唐某却并未打算和胡某结婚。
2014年8月,孩子尚未满一岁,唐某便提出要与胡某分手,其与胡某签订了一份《协议书》,约定儿子由胡某抚养,唐某一次性支付抚养费100万元,其他学费、就医等日常生活费用按需要支付。
2020年8月,儿子已经7岁了,唐某看着手机中儿子的照片,越发觉得儿子长得和自己一点儿也不像,遂有了儿子是不是自己的这种念头。
对男人来说,这种念头一旦产生就挥之不去,于是几天后,唐某找借口带儿子去做了亲子鉴定。
鉴定结果显示,儿子和他没有血缘关系。
一、起诉孩子母亲胡某付出了7年的心血和感情,结果孩子却不是自己的,这事搁哪个男人身上都受不了,好在唐某还比较理智,其决定走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2021年4月,唐某一纸诉状将胡某告上法庭,要求对方赔偿这些年来自己所花费的各项费用共计174万,另外还要赔偿自己精神损失费3万元,总计177万元。
为查清真相,法院委托司法鉴定机构再次进行了亲子鉴定,鉴定意见为“依据现有资料和DNA分析结果,在排除同卵多胞胎、近亲属和外源干扰的前提下,排除唐某为唐某某的生物学父亲”。
抚养两年发现儿子非亲生
起诉前妻金钱精神双赔偿
核心提示
抚养儿子两年后却发现孩子不是亲生的,和妻子离婚后,王先生怒气未消,起诉到法院索赔抚养费和精神抚慰金。
6月7日记者从市法院获悉,法院判决支持了王先生的诉讼请求。
抚养二年发现儿子非亲生
王先生与李某原是夫妻。
2007年11月,妻子李某生了一个男孩。
因生活琐事,两人感情逐渐冷淡。
王先生怀疑李某外面有人,两人为此经常吵架。
而王先生周围的人也经常说父子长得不怎么像,这加重了王先生对妻子的怀疑。
在孩子两周岁时,王先生偷偷带孩子去做了亲子鉴定。
鉴定结果不幸印证了他的猜疑,原来孩子和自己真的不具有生物学亲子关系。
妻子竟在婚内和别人生孩子,这让王先生忍无可忍,遂向妻子提出离婚。
自知理亏的李某没多说什么,两人很快到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办理了协议离婚,李某把家中财产,包括家用电器、家具、首饰、存款等都给了王先生,只带着孩子走了。
向前妻索赔精神损失
弄明白真相后的王先生,一想起这事就非常窝火:别人的孩子,我却当亲生的抚养了两年,花了不少“冤枉”钱不说,说出来都“丢人”。
他认为:李某故意隐瞒孩子非其亲生儿子的事实,才使他一直把孩子当作亲生子抚养,不仅给他造成了经济损失,而且对他的精神造成极大损害,李某还应当赔偿他的精神损失。
2010年年初,他将前妻李某告上法庭,要求李某返还自己付出的抚养孩子两年的费用2.5万元,并赔偿精神损害赔偿金3万元。
法院判精神赔偿3000元
一审法院认为,因李某之子与王先生经亲子鉴定不具有生物学亲子关系,王先生要求李某给付抚养费理由正当。
但王先生提出所支出的费用为25000元,因未向法院提供实际支出费用的相关证据,法院对此不予支持。
但考虑王先生抚养李某之子两年,确已支出一定费用,法院参照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适当给付王先生两年抚养李某之子支出的费用。
王先生要求李某给付亲子鉴定费3900元,理由正当,法院予以支持。
王先生要求李某赔偿精神抚慰金3万元,数额过高。
一审法院判决李某一次性给付王先生为抚养李某孩子支出的费用3684.5元,亲子鉴定费3900元,精神抚慰金3000元。
王先生以赔偿数额过低为由提出上诉。
市法院于近日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本报记者周贤忠
夫妻有互相忠诚义务
市法院民一庭一位法官告诉记者,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有互相忠诚的义务。
而本案中被告李某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和第三者生育了孩子,违背公序良俗。
因此,李某负有过错责任,应该给予王先生精神赔偿。
同时,王先生对非亲生孩子不具有抚养义务,因李某隐瞒了孩子非王先生亲生的事实,致使王先生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对孩子进行了抚养,因此抚养费应由李某赔偿和返还。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认为,夫妻双方离异后,原配偶之间与婚姻有关的权利义务也随婚姻法律关系的消灭而终止。
基于这种思想,许多当事人在离婚后对原配偶本应享有的权利轻易放弃。
其实,根据法律规定,离婚后原配偶双方与婚姻伴生的其他民事法律关系依然存在,原配偶一方对另一方仍然享有某些民事权利,如无过错方对原配偶的过错有损害赔偿请求权、对事后得知的其离婚前隐瞒的财产有请求分割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