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中国海蓝宝石之乡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6
中国24个珠宝玉石集散地,知道20个以上的都是大神!截止2014年底,先后授予深圳罗湖等24个“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
目前,这24个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地,市场规范,管理有序,优势突出,无论是珍珠养殖、玉石雕刻还是首饰加工等,都已成为广大珠宝玉石爱好者的放心之选。
接下来,我们就为大家逐一介绍一下这24个基地。
1、辽宁阜新:中国玛瑙之都地处辽西的阜新是中国主要的玛瑙产地、加工地、玛瑙制品集散地,玛瑙资源储量丰富,占全国储量的50%以上,且质地优良。
阜新玛瑙文化积淀深厚,7600年前的查海遗址中出土了用玛瑙打制的刮削器,以及玉器、石器等,说明查海人是世界上最早认识玛瑙和使用玛瑙的人群。
阜新玛瑙加工历史悠久,从辽代开始,阜新民间就有采集、挖掘、加工玛瑙的生产活动。
到了清代,阜新地区玛瑙业发展已具备一定规模,阜新玛瑙已成为宫廷贡品。
目前,阜新玛瑙艺术品已形成七大系列、200多个品种、数千种款式,以“巧、俏、绝、怪、新”为典型艺术特色的“雅活”更为突出。
近年来,,阜新市玛瑙产业的营业收入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从业人员已达到3万多人,初步形成了以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十家子玛瑙批发市场和阜新玛瑙宝石城精品市场为代表的两大销售市场。
2、内蒙古赤峰:巴林石基地赤峰的巴林石产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逐步形成了特色产业集群,在赤峰市最繁华的地段形成了巴林石商业一条街。
在大板镇拥有'一矿一街一城一会三个分公司'的产业格局,巴林石城已经成为闻名全国的巴林石原料和工艺品交易的中心,巴林奇石馆更以巴林石雕刻艺术品、鸡血石、福黄石、印章、观赏石等精品吸引了国内外游客,成为接待中外客商和参观者的重要场所。
3、辽宁岫岩:岫玉加工基地、中国最大的玉石原料和玉雕艺术品的集散地境内岫岩玉储量约300 万吨,岫岩玉主要有透闪石质玉(老玉、河磨玉、石包玉)、蛇纹石质玉(岫玉、花玉、黄玉等)和透闪石质玉与蛇纹石质玉混合体(甲翠)三大类。
蓝宝石之都
蓝宝石之都-----昌乐昌乐历史悠久,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齐文化的发源地。
现已探明和开发的蓝宝石矿面积450多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罕见的大型矿床之一,远景储量几千克拉,使该县成为闻名遐迩的“蓝宝石之都”。
依靠得天独厚的蓝宝石资源、当地优惠的产业政策、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日益完善的配套服务,昌乐珠宝业得到了迅猛发展,逐步形成了从宝石开采、加工、科研到首饰制作、销售批发为一体的一整套产业体系。
非凡是近年来,珠宝产业已成为昌乐新兴产业的亮点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到2006年底,昌乐县珠宝从业人员已达4万余人,珠宝饰品加工、销售企业有300多家,其中饰品镶嵌企业100多家,珠宝首饰批发、销售贸易型企业200多家,年珠宝首饰交易额40亿元人民币。
昌乐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珠宝首饰集散地之一,形成了国内最大的首饰专业批发市场--中国宝石城。
海蓝宝-绿宝石家族中的佼佼者一、海蓝宝石简介海蓝宝石的英文名为Aquamarine,源自拉丁语Aquamarina,意为海水,这是因为古代的人们发现海蓝宝石的颜色如同海水一样蔚蓝,便赋予了它水的属性,并认为它是来自于海底,是海水之精华。
由于海蓝宝石与水的亲密联系,古往今来,海蓝宝石都被水手们当作护身符,用以祈求海神保佑出海的安全,因此海蓝宝石也被称为“福海石”。
海蓝宝石是一种含铍、铝的硅酸盐,与石榴石、碧玺等统称为彩色宝石。
海蓝宝石的颜色为天蓝色至海蓝色或带绿的蓝色,它的颜色形成主要是由于含微量的二价铁离子(Fe2+),以明洁无瑕、浓艳的艳蓝至淡蓝色者为最佳。
绿柱石是铍-铝硅酸盐矿物。
它的几个变种颜色不一,有淡蓝色的(叫海蓝宝石),有深绿色的(叫祖母绿),有金黄色的(叫金色绿柱石),有粉红色的(叫铯绿柱石)等)属六方晶系。
绿柱石类宝石是指以矿物绿柱石为原料的一类宝石的总称,由于绿柱石的形成条件不同,致使其中所含的致色离子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颜色。
绿柱石类宝石中除祖母绿外,最为珍贵的就是海蓝宝石了,另为一个就是新起之秀的粉色摩根石,它们一起被称作绿柱石家族的三宝。
绿柱石(berylite)又称为“绿宝石”,是铍-铝硅酸盐矿物。
绿柱石主要产于花岗岩伟晶岩中,但是也见于砂岩、云母片岩中,经常和锡、钨共生,主要矿产在欧洲的奥地利、德国、爱尔兰;非洲的马达加斯加,亚洲的乌拉尔山和中国的西北。
绿柱石,化学式为Be3Al2(SiO3)6 ,其中含有氧化铍(BeO)14.1%,氧化铝(Al2O3)19%,氧化硅(SiO2)66.9%。
六方晶系,晶体呈六方柱形,柱面有纵纹,晶体可能非常小,但也可能长达几米。
硬度为7.5-8,比重为2.63-2.80。
纯净的绿柱石是无色的,甚至可以是透明的。
但大部分为绿色,也有浅蓝色、黄色、白色和玫瑰色的,有玻璃光泽。
绿柱石中有金黄色的(叫金绿柱石),有粉红色的(叫铯绿柱石)等等,蜜黄色的比较常见。
储量巨大,商机无限,昌乐蓝宝石——我国的蓝色之光九月的生辰石是蓝宝石,那宝石君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蓝宝石。
宝石矿区,它的蓝宝石储藏面积450多平方公里,储量数十亿克拉,占全国蓝宝石储量的90%以上,是国内唯一的高端宝石生产地。
昌乐蓝宝石原石它就是我国的蓝色之光——昌乐蓝宝石。
昌乐蓝宝石原石1800万年前,炽热的岩浆从昌乐古火山口喷薄而出,震撼山岳,馈赠给了昌乐最珍贵的礼物——蓝宝石。
位于昌乐的国家地质公园而从蓝宝石的发现到被社会重视再至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市场是一段漫长且艰辛的过程。
昌乐蓝宝石原石昌乐蓝宝石的发现早在3千年前的周朝,昌乐县的营丘村就是当时齐国最早的都城,齐国的第一位国君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姜子牙———姜太公,他在此治国安邦长达50年。
昌乐蓝宝石原石在昌乐民间,有关姜太公预言此地有蓝宝石的传说不记其数。
无关真伪,单从文化的传承角度来看,这些故事口口相传至今,在昌乐蓝宝石博物馆里也有相关记载。
昌乐蓝宝石原石而在1988年山东省地质队考察正式揭开蓝宝石面纱前,山东潍坊当地居民因为这种石头硬度大,常做为打火石使用。
昌乐蓝宝石原石昌乐的蓝宝石矿可分为原生矿和次生矿:所谓原生矿就是含有蓝宝石矿体的石头,经过千百万年的地壳运动,昌乐蓝宝石原石裸露在旷野中的原生矿逐渐被风化,矿石中的蓝宝石晶体被剥离出来。
昌乐蓝宝石原石随着洪水的冲刷与搬运,在火山附近的山沟河床、农田村庄里形成了蓝宝石的次生矿,当地人也叫砂矿。
昌乐蓝宝石原石最初的蓝宝石原石,发现于一条古河床沉积物内,为次生沉积矿床。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采现象这条古河床始于芳山,终于昌乐浮烟山水库,矿层较浅,位于风化壳以下仅1-2米处,剥开地表沉积物可进行露天开采。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采现象最初当地政府未对这种稀少的宝石资源引起重视,当地居民自由在河床内无序开采。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采现象部分原石产出地较深,需要掘进硐采。
因技术力量不足且矿硐过多,导致开采过程中人员伤亡的悲剧。
我国主要宝玉石的最重要产地有哪些?
2007-06-07 来源:中华玉网作者:阅读: 106
在广大地质人员和人民群众的努力下,我国的宝玉石产地正在不断地有新的发现,新产地的规模和质量超过老产地的情况将会陆续出现。
下面介绍的重要产地并不是绝对的,更不是永久不变的。
这里仅将现有的部分资料,提供给读者参考。
(1)金刚石——辽宁省瓦房店;
(2)蓝宝石——山东省昌乐县;
(3)海蓝宝石——新疆自治区阿勒泰地区(有中国海蓝宝石“宝库”之称);
(4)碧玺——新疆阿勒泰地区;
(5)橄榄石——河北省张家口地区万全一带;
(6)水晶——江苏省东海县(中国的“水晶之乡”);
(7)琥珀、煤精——辽宁省抚顺市抚顺煤矿;
(8)软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9)独山玉——河南省南阳市独山;
(10)绿松石——湖北省郧县;
(11)岫玉——辽宁省岫岩县;
(12)南方玉——广东省信宜县;
(13)台湾玉——台湾省花莲县;
(14)梅花玉——河南省汝阳县;
(15)玛瑙——辽宁省阜新市(中国的“玛瑙之乡”);
(16)虎睛石——河南省淅川县、内乡县;
(17)鸡血石——浙江省临安县昌化,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
(18)田黄石——福建省福州市北郊寿山乡;
(19)雨花石——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
(20)菊花石——湖南省浏阳县永顺镇。
/闲趣——蓝宝石的产地/整理/刘富康一些消费者在购买宝玉石时,很注重产地,对于蓝宝石来说,产地确实是决定其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地质环境的不同,不同产地蓝宝石的颜色、净度、包裹体类型等都有所差别。
克什米尔蓝宝石克什米尔蓝宝石可以说是市场上最受欢迎的蓝宝石,其质量变化范围很大,颜色可从浅灰蓝色到矢车菊蓝,透明度从透明到不透明,而且大部分的原石也要经热处理才有价值。
尽管如此,如今“克什米尔蓝宝石”已不仅仅象征产地,还成为了最佳商业品级蓝宝石的代名词。
克什米尔蓝宝石中最为闻名的就是一种和蓝色矢车菊一样蓝色的种类,被称之为矢车菊蓝,指一种不含其它色调的中等深度的鲜艳纯蓝色。
此外,克什米尔蓝宝石还由于内部微小的尘状内含物对光线散射形成绒布般的光泽(也称为天鹅绒效应),十分迷人。
有些透明的克什米尔蓝宝石可见乳白色的纹路线性交替,或界线分明的色带(生长带),以及由乳浊状条带和透明条带交替形成的色带。
缅甸蓝宝石缅甸不止产有品质极高的翡翠、红宝石,也可产出高品质的蓝宝石。
缅甸抹谷的蓝宝石可具有中等至深的纯正蓝色,比克什米尔蓝宝石的颜色稍深一些,并且与矢车菊蓝宝石一样,无论在什么类型的光照下(如日光、灯光)都不会改变色调。
高质量的缅甸蓝宝石以纯正蓝色和紫蓝色为特征,极优质的浓蓝、微紫的宝石被称为“东方蓝宝石”。
缅甸的蓝宝石矿区主要有三个:抹谷、孟苏、南亚色。
抹谷于1975年就有开采,优质的抹谷蓝宝石颜色鲜艳,品质好,可与克什米尔蓝宝石媲美,常被称为“皇家蓝”;缅甸抹谷蓝宝石还有紫罗兰色、紫色、无色、黄色和绿色等。
孟苏矿区于20世纪90年代发现,产量大,但是产出的蓝宝石质量不如抹谷。
南亚色矿区于2001年发现,颜色纯正,粒度小,大多小于2ct。
斯里兰卡蓝宝石斯里兰卡具有“宝石王国”的美誉,已有2500多年的宝石开采历史,其宝石多达二十余种。
世界上最大的蓝宝石、星光红宝、星光蓝宝、猫眼、亚历山大变石均来自斯里兰卡。
该地区的蓝宝石颜色多样,如无色、浅灰黄色、浅蓝色、蓝色、绿色、紫色、蓝紫色、橙色等等,蓝色的蓝宝石的颜色较浅,常为浅蓝色、灰蓝色、天蓝色、蓝紫色等。
神秘的“中国蓝”作者:暂无来源:《走向世界》 2013年第15期撰文/高伟仁岳雪发现:从“蓝火石”到“蓝宝石”“中国蓝宝石之都”昌乐县地处山东半岛中部,隶属“风筝之城”潍坊市,是一个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城,齐国曾在昌乐境内建都,第位国君就是大名鼎鼎的姜子牙。
蓝宝石的发现,更是给这片古老的、土地蒙上了神秘而美丽的色彩。
据当地人称,许多年前,在昌乐方山一带,放羊人会在山沟里捡到一种棱角分明、深蓝明亮的石头,因为其硬度比较高,所以当地人常用来去蹭火镰打火、点烟,并称之为“蓝火石”。
而当地农家妇女捡到这些蓝色石块,往往拿回家给孩子当石子玩具。
在漫长的岁月里,似乎谁也没有意识到这里蕴藏着巨大的宝藏。
昌乐地方志的编纂者昌乐县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史志办主任刘西强详细介绍了蓝宝石的发现过程。
他说,1974年夏天,外地一位司机途径昌乐时捡到一块重达50克拉的刚玉,报告了地矿部门。
1984年,经过3年的普查勘探,山东省地矿局地质四队在昌乐的新生代玄武岩分布区发现了4颗刚玉,第二年,又发现了16颗。
1986年,许多媒体迅速报道了昌乐发现蓝宝石的消息。
刘西强说,目前,经探测,昌乐蓝宝石的有矿面积达到450平方公里,总储量数十亿克拉,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大的蓝宝石矿。
过去:大雨之后满地捡宝石山东省昌乐县蓝宝石从1800万年前诞生以来,一直处在沉睡状态,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被发现,才开始了挖掘和开发。
昌乐县中国宝石城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主任赵世军说:“当年昌乐盛产蓝宝石的消息一传出,就陆续有人到此收购。
最初是泰国和江浙一带的商人来买,因为当地人不知道蓝宝石的价值,更没想到平时捡来打火的石头还能卖钱,所以当时都是论块卖,每一块都十几克甚至几十克,三五元钱就卖了,好的能卖到10元钱。
现在来看,那样一块蓝宝石少‘说也值几十万元。
”就赵世军的说法,我们来到昌乐县蓝宝石产量最高的五图街道辛旺村求证。
“那时候只要雨稍大一点,你到田里坡上,发现一些大颗粒的蓝宝石很容易。
从火山地质到蓝宝石作者:***来源:《旅游世界》2018年第12期昌乐县是一个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城,齐国曾在昌乐境内建都,第一位国君就是大名鼎鼎的姜子牙。
几十年前这里经济比较落后,人们过着十分贫苦的生活。
然而,1988年以来,这里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无名小县一跃成了中外驰名的宝石产区,而带来这一变化的直接因素就是令人心醉的蓝宝石。
蓝宝石的发现,更是给这片古老的土地蒙上了一片神秘的色彩。
昌乐县位于泰山和沂蒙山脉的东端。
境内留有好几个保存完好的古火山口——方山、孤山等。
当地曾传说,远古时候,每到夜晚,居住在方山脚下的人们经常看到山顶上会升起一个闪着蓝光的火球。
有人说火球有洗脸盆那么大,也有人说还要更大一些,但白天上山察看却找不到任何痕迹。
许多日子过去,一天晚上人们忽然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响惊醒.只见山上蓝色的火球骤然增大,熠熠的蓝光映照了半个天穹,一直到近天亮才逐渐消失。
从那以后,山顶的蓝光失去踪迹。
有人说.它被玉皇大帝收去了;也有人说,它钻人地下,等待贵人去寻找发掘。
昌乐蓝宝石的发现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在方山脚下一个小山村里,有位年过七旬的牧羊人,在雨后的山岭上经常捡到一些闪闪发光的石子。
老伴常笑他:这些烂石头能变成宝贝不成?可是,l986年秋,当山东地矿队员们偶然发现老人拴在烟荷包上的“石子”时,不禁大吃一惊:这是中国至今发现的质量最好的蓝宝石。
在这之后,1988年,当地一个农民采到一颗重35克拉的蓝宝石原石,拿到广州卖了1500元。
这一消息就像一声惊雷,顿时震撼了全县。
人们做梦也没有想到,在他们祖祖辈辈视为穷山瘦水的土地上竟蕴藏有如此珍贵的宝贝,一颗小小的石子就能换得如此大把的钞票。
于是,人们疯狂了,就像我们知道南非早期发现金刚石时的情形一样,地瓜不收了,小麦不种了,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工人农民,方圆数十里外的人都纷纷赶到了方山脚下,做起了发“宝石财”的“蓝色梦”。
摄影丨田可可摄影丨田可可蓝宝石埋在地下几米到几十米深的宝石层里,首先要用挖掘机和其他大型机械除去表面的泥土层,然后找到宝石层,宝石层厚的有1米多,薄的只有几十公分,至于宝石层里面的蓝宝石储量多少那就要看运气了。
青海湖:高原上的蓝色明珠在中国的西部,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青海湖。
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也是世界上最美的湖泊之一。
它犹如一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高原之上,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起领略青海湖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青海湖的名字来源于它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它位于青藏高原的青海省,被誉为“高原明珠”,因此得名“青海湖”。
青海湖的湖水清澈透明,犹如蓝色的宝石一般,令人陶醉。
湖水的颜色随着光线和角度的变化而变化,时而碧蓝如玉,时而碧绿如翡翠,美不胜收。
青海湖的美不仅仅在于它的颜色,更在于它的景色。
青海湖的面积很大,周围环绕着连绵起伏的山峦和广袤的草原。
湖边的草原上,牛羊成群,骏马奔腾,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当夏季来临,湖边的野花盛开,五彩斑斓,宛如仙境。
此外,青海湖的日出和日落也是非常壮观的,当太阳从湖水中升起或落下时,整个湖泊都被金色的光芒笼罩,美得让人窒息。
青海湖的历史和文化也是非常丰富的。
青海湖周边有许多古老的遗址和传说,如著名的“文成公主庙”等。
这些遗址和传说反映了青海湖周边地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此外,青海湖还是藏族人民的圣地之一,每年都有许多藏族同胞前来朝拜和祈福。
青海湖对于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也是不可忽视的。
青海湖周边地区是许多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如藏羚羊、野牦牛等。
这些动物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护这些动物和它们的生态环境,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保护了青海湖的生态环境,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
总的来说,青海湖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之一,更是世界最美的湖泊之一。
它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美丽的景色、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重要的生态价值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也可以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还可以体验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中国主要海蓝宝石矿产地有哪些海蓝宝石是绿柱石族矿物中的重要成员,在花岗伟晶岩脉中绿柱石是常见的矿物,在众多的花岗伟晶岩脉中只要存在绿柱石,都有可能或多或少的发现有海蓝宝石。
目前,国内公开报道的具有一定资源量的海蓝宝石矿产地主要有7处:新疆阿勒泰、云南省元阳县、高黎贡山一带、四川平武县、内蒙古乌兰特中旗、福建省云霄、广东省汕头等地。
另有湖南省平江县、哈密镜儿泉、陕西商洛市及海南省也被报道有海蓝宝石被发现,但是这几处基本上没有产量,仅是处于发现了海蓝宝石手标本的阶段。
笔者在2006年在新疆塔什库尔干见到过海蓝宝石,但是市场上一直没有相关报道,这些海蓝宝石可能是巴基斯坦运过来的。
1、新疆阿勒泰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是我国海蓝宝石的重要矿产地,在富蕴县可可托海镇、福海县阿祖拜等地常有质量上乘的海蓝宝石在市场上出现。
之所以说该区是海蓝宝石的重要矿产地而不是主要产区,其原因是:由于环境保护、社会治安整治需求,至少在2010年开始,该区已经全面禁止开采海蓝宝石了。
提及可可托海镇,提及海蓝宝石,3号伟晶岩脉矿坑的历史就必须大书特书。
3号伟晶岩脉是世界级的大型稀有多金属矿床,是阿尔泰伟晶岩区最大的,发育最完好的伟晶岩脉。
1946年-1988年累计采出绿柱石10593吨、铌钽锰矿232吨、锂辉石263082吨。
该矿山主要是开采绿柱石、铌钽锰矿、锂辉石,海蓝宝石非常的少。
该矿山在1999年闭坑,2007年恢复开采。
从最近的照片来看,该矿山近年来又闭坑了。
照片拍于2011年夏天照片拍于2022年夏天可可托海镇3号矿坑长时间闭坑,市场上该处产出的海蓝宝石已少之又少,凡是宣称海蓝宝石产地为3号矿坑的,基本上都是忽悠。
阿尔泰山是世界著名的花岗伟晶岩区,绿柱石是伟晶岩脉中重要的矿产,而海蓝宝石仅是开采绿柱石矿产的副产品。
在上世纪60、70年代,当地人曾经把海蓝宝石砸碎混在绿柱石中,当绿柱石卖。
在当地除了海蓝宝石之外的绿柱石,广义上都被称为绿宝石,包括绿色绿宝石、金色绿宝石、粉红色绿宝石和透绿宝石等。
探秘中国海蓝宝石之乡
新疆北部的富蕴县盛产宝石,尤其是海蓝宝石。
当地民间流传着许多有关宝石的故事,最奢侈的传说是这样的:20世纪90年代以前,人们开采绿柱石矿,遇到结晶特别好的大块海蓝宝石,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将这些晶莹剔透的家伙混入绿柱石中。
他们采用的办法很简单――将宝石砸碎,然后掺进绿柱石中,以每公斤两元的价格卖给矿山企业。
据说,可可托海3号矿开采最红火的时候,富蕴县许多居民家的院子里,都堆放着成堆的被认为是绿柱石矿废料的海蓝宝石。
2008年夏天,我来到富蕴县,我被海蓝宝石这种美丽得让人窒息的石头完全迷住了。
真实的故事
可可托海稀有金属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伍炜是土生土长的富蕴县人。
提到宝石,他沉默了片刻,随后,便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1990年夏天,公司存放绿柱石原料的场地上,堆积了3000多吨经过精选之后的绿柱石。
绿柱石是提炼铍等稀有金属的矿石。
为了提高绿柱石矿的品位,矿石开采出来,首先
要从绿柱石中剔出稀有金属含量较低的海蓝宝石以及云母等杂质。
人工选矿工作很快完成了,从绿柱石矿中剔出的几吨海蓝宝石,就像垃圾一样堆放在厕所前面的空地上。
一天中午,伍炜上厕所时,外面突然下起大雨。
雨停了,伍炜从厕所里走出来,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
平日里被灰白色的矿石粉末蒙蔽的一堆海蓝宝石,经过雨水洗刷竟然变成了一片蓝盈盈的碧水。
他以为自己的视觉出现了问题,仔细观察,眼前还是一片海蓝色。
更奇特的是海蓝宝石的海蓝色色泽,还具有强大的渗透力,以致于周边土地似乎都被海蓝色浸透了。
伍炜感慨地说,海蓝宝石虽然美丽,但是,当时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它的价值。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还没有达到消费宝石的能力。
同时,中国宝石还没有进入国际市场,海蓝宝石的命运只有一个一废料。
再者,开发绿柱石矿主要是为了稀有金属铍,在这个前提下其它的都不重要。
工人们精选矿石时常常将海蓝宝石砸碎,充当绿柱石矿。
尤其是一些个体采矿者,为了增加绿柱石的重量,多卖几元钱,都将海蓝宝石砸碎充当绿柱石。
胶泥里的秘密
冯翼从19岁起就开始在富蕴县挖宝石了。
他进入宝石开采业时,富蕴县的海蓝宝石已经有了相当的知名度。
冯翼在一个亲戚的宝石矿里负责现场采掘。
宝石是稀罕的东西,矿主稍不留意,开采出来的宝石就可能不翼而飞。
开采宝石矿的老板都把这项工作交给最信任的人。
外行人看到绿柱石里的晶体,常误以为海蓝宝石是出产在绿柱石中。
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觉。
绿柱石里结晶较好的晶体虽然也是海蓝宝石,但是,最好的海蓝宝石却不在绿柱石中,而是出在一种矿脉发生旋转、外层包裹着水晶和鱼鳞状云母、被宝石开采界称为“窝子”的胶泥中。
冯翼亲戚开采的宝石矿,位于富蕴县可可托海镇东沟内,矿脉最厚的地方有3米,长度则翻越了两个山头,这个矿在当地也很有名气。
冯翼刚来到宝石矿,也以为海蓝宝石是出在绿柱石里面。
他的运气非常好,来到矿上不到半天时间,他们就遇到了矿脉旋转的“窝子”。
开钻机的师傅很有经验,钻机钻到柔软的胶泥部位,他立即抽出钻头,将钻孔里填满了炸药。
爆破的烟雾还没有完全散尽,“窝子”里面就可以看到一些褐色的胶泥状物体。
工人们自动走开了。
冯翼和亲戚将这些大小不等的胶泥团搬出矿坑,开始淘洗这些如同口香糖一般柔韧的胶泥团。
“太漂亮了,都是六棱形的。
大的有拇指粗细,长度有十几厘米。
”冯翼说这些话时,似乎真的又看到了宝石,眼睛里
闪烁着某种奇特的光。
冯翼说,炸药根本奈何不了这些胶泥,藏在胶泥中的海蓝宝石也不会受到损伤。
当然了,最让人高兴的是“窝子”里出的海蓝宝石也是最好的,按照行话来说,也就是“水性”最棒的。
冯翼遇到一件最有意思的事发生在2002年。
钻爆破洞时,2.5米长的钻杆,钻了1米多深,突然就开始空转起来。
大家都觉得很纳闷:莫非是遇上罕见的大“窝子”?连续试了几次,钻头钻到1米多深就开始空转起来。
他们开始相信遇到了大“窝子”,立即买来红公鸡、活羊、水果等,祭祀之后,大家吃饱喝足,填充好炸药。
一声巨响,宝石没有炸出来,对面却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原来他们的矿道与另一家开采宝石的矿道打通了。
“窝子”是当地开采宝石人士的一句行话,也就是宝石窝的称谓。
冯翼的亲戚接手这个宝石矿的前一年,有个老板4个月之内就开出了1000多个“窝子”。
即使按照十分之八的“窝子”是空的来计算,剩下的“窝子”出产的宝石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
“扒渣”与运气
有能力的大户开采矿脉,经济条件差的散户则找到了另一条发财途径――“扒渣”。
我在富蕴县的采访即将结束时,遇到两个卖海蓝宝石的哈萨克族年轻人,其中一个叫波拉提的小伙子不屑地说:“宝石就像我的羊一样,我知道得很。
八年了,我白可‘扒渣’了吗?”(白可,方言,白白)。
“扒渣”是当地宝石业的行话,就是在矿渣里寻找宝石的意思。
大户开采宝石,主要精力就是寻找“窝子”,因此,大户对开采出来的绿柱石一般都当作废料抛弃了。
海蓝宝石与绿柱石是伴生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绿柱石就是海蓝宝石的半成品,因此,这些被当作“废料”抛弃的绿柱石中也有很多结晶较好的海蓝宝石。
绿柱石中出的宝石除了颗粒较小,最致命的缺陷是在爆破过程中,绿柱石中的海蓝宝石多数都会产生裂纹。
尽管如此,每一座宝石矿附近还是聚集了很多手持榔头,在绿柱石中“扒渣”寻宝的人。
波拉提从衣服里层的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塑料袋说:“老板,300克呢,2000块钱,要不要?”
这个价格让我动心了。
打开塑料袋看过宝石,我只好遗憾地拒绝了。
因为,他的海蓝宝石几乎都是些带有裂纹的小家伙。
这些碎宝石如果以2000元价格落在内地宝石加工者手中,利润空间还是很大的。
但是,现在是在富蕴县,海蓝
宝石的故乡。
开采宝石矿投入大,风险也非常大。
找不到宝石矿脉或者有矿脉却因为出产宝石太少破产的老板大有人在。
“扒渣”除了付出一些体力劳动以外,几乎没有其它投入,因此,“扒渣”者几乎不存在亏本,只是赚得多少而已。
“扒渣”者和开矿的老板一样,都要靠运气。
运气好的“扒渣”者,有时候能够遇到价值上万元的宝石。
波拉提八年的“扒渣”生涯中,最多的一年挣了将近两万元钱,最少的一年只挣3000元钱。
旱獭的卧室
富蕴县宝石开采业最有传奇色彩的是“土矿”的发现过程。
前几年,可可托海有一个姓杨的人在山里找宝石。
有天清晨,这人来到一座土山包前,山包上一只掏洞的大旱獭引起他的注意。
旱獭对这个蓦然出现的人也非常警惕,双方彼此注视了一会儿,旱獭确信来者不会对自己构成威胁,又开始忙着掏洞了。
寻宝人觉得旱獭的举动很有趣,他正准备走开,突然发现旱獭从洞里推出一个发着红光的六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