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机床电气的故障维修与检测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6
浅谈数控机床电气系统的维护和故障诊断数控机床是现代制造工业中的重要设备,它通过电气系统的控制实现了高精度、高效率的加工工艺。
电气系统作为数控机床的核心部件,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对机床的性能和加工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对数控机床的电气系统进行及时维护和故障诊断,是确保机床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的重要手段。
一、数控机床电气系统的组成数控机床的电气系统主要由电气控制柜、伺服系统、软启动器、变频器等组成。
电气控制柜是数控机床的中枢部件,包括主要的控制电路、PLC控制系统、输入输出模块等;伺服系统是用于驱动主轴、进给轴的电机控制器,负责实现数控机床的高精度、高速度运动;软启动器和变频器是用于调节机床电动机的启动和转速的设备。
这些组成部件协调工作,构成了数控机床电气系统。
二、数控机床电气系统的维护1. 环境维护:数控机床的电气系统工作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温度适宜,避免进水和受潮。
在设备周围应保持整洁,避免灰尘和异物对电气设备的影响。
2. 定期检查: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包括检查电气连接部件的松动情况,检查电气接触部件是否受损,检查PLC控制器和变频器的工作状态。
3. 清洁保养:对电气设备进行清洁保养,及时清理设备内部和外部的灰尘和污垢,以保证设备正常散热和正常工作。
4. 维修更换:对于出现故障或老化的电气设备,及时进行维修更换,以免造成更严重的设备损坏。
5. 预防保护:为电气设备安装过流保护、过压保护等设备,以防止因电气故障造成设备的损坏。
三、数控机床电气系统的故障诊断1. 异常现象诊断:当数控机床电气系统出现故障时,首先要观察并记录故障时的异常现象,包括设备的显示屏信息、报警灯等。
2. 检查连接:对电气连接部件进行检查,包括电缆、接插件等,是否发生脱落、松动等情况。
3. 测试电压:使用万用表等工具测试电气设备的电压、电流情况,确认电气线路是否供电正常。
4. PLC程序:检查PLC控制程序,确认程序是否正常运行。
数控机床电气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1. 引言1.1 数控机床电气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数:208引言:数控机床电气系统作为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承担着控制和驱动机床运动的关键任务。
在数控机床的运行过程中,电气系统往往会出现各种故障,影响机床的正常操作和生产效率。
对数控机床电气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提高数控机床电气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效率,必须深入了解常见的电气故障类型,掌握有效的故障诊断流程,熟练运用各种故障检测工具,掌握有效的故障维修技巧,并采取有效的故障预防措施。
2. 正文2.1 常见的数控机床电气故障1. 电路短路:电路短路是指电流在不经过负载的情况下通过电路中的两点之间直接传导,导致电路异常工作或直接损坏元器件的现象。
电路短路可能由于电线老化、接线不当或元器件故障等原因引起。
2. 电压不稳:电压不稳是指电源输入的电压波动较大,无法满足数控机床电气系统的正常工作需要。
电压不稳可能导致设备运行不稳定、电器元件损坏甚至影响整个生产过程。
3. 过载:过载是指电路中负载电流超过元器件或导线额定电流的情况。
过载可能导致设备过热、电子元件烧毁,严重时还会引起火灾等问题。
4. 接地故障:接地故障是指设备或线路中出现接地短路或接地断路的问题。
接地故障可能会引起电流异常、设备损坏,甚至影响操作人员的安全。
5. 元件老化:随着数控机床使用时间的增长,部分电气元件会出现老化,如电容、电阻等元件的值发生变化或损坏,导致电路异常工作或故障。
以上是常见的数控机床电气故障,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及时进行诊断和维修,以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2.2 故障诊断流程故障诊断流程是数控机床电气系统维修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正确的诊断流程可以有效地缩短故障处理时间,提高维修效率。
下面是数控机床电气系统故障诊断的一般流程:1. 收集信息:首先要了解故障发生的具体情况,包括故障现象、发生时间、工作环境等信息。
还要查看相关的设备手册、电路图等资料。
浅谈数控机床电气系统的维护和故障诊断数控机床的电气系统是整个机床的核心部分,负责控制机床的运动、精度和稳定性。
对数控机床的电气系统进行维护和故障诊断非常重要,可以保证机床的正常运行和延长机床的使用寿命。
下面将从维护和故障诊断两个方面对数控机床的电气系统进行浅谈。
首先是维护方面。
对数控机床的电气系统进行维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定期检查电气元件:定期检查电气元件的接触情况和连接是否松动,如接触器、继电器、开关等。
如果发现问题,及时更换或修复。
2. 清洁电气设备:定期清洁电气设备,防止灰尘和污垢进入电气元件,影响其正常工作。
3. 检查电路连接:定期检查电路连接是否良好,如电缆、接线端子等,确保接触良好,没有松动或脱落。
4. 检查电源质量:定期检查电源的电压、频率和波形,确保电源质量良好,避免因电源问题导致机床的故障。
5. 预防电弧击穿:定期检查高压设备的绝缘状况,如果发现绝缘老化或破损,应及时更换,以防止电弧击穿带来的危险。
1. 借助故障代码:数控机床的电气系统通常会显示故障代码,根据故障代码可以初步判断故障的原因和位置,有助于快速排除故障。
2. 检查电气元件:对所有电气元件进行逐一检查,如开关、继电器、接触器等,查看是否正常工作,如有需要,可以使用万用表等工具进行测量。
4. 使用故障诊断仪器:借助专业的故障诊断仪器进行故障排查,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可以对电流、电压等信号进行检测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
数控机床的电气系统的维护和故障诊断非常重要,可以保证机床的正常运行和延长机床的使用寿命。
通过定期检查电气元件、清洁电气设备、检查电路连接、检查电源质量和预防电弧击穿等方法,可以有效进行电气系统的维护。
而通过借助故障代码、检查电气元件、检查电路连接和使用故障诊断仪器等方法,可以快速排查和解决电气系统的故障。
机床电气故障的诊断与维修【摘要】对机床电气故障产生、故障分类及故障诊断方法进行介绍说明,根据故障现象来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
对从事机床电气研究人员将会提供很大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机床;电气故障;诊断与维修1 机床设备的电气故障1.1 电气故障产生的必然性故障是指设备或系统因自身原因而丧失规定功能的现象。
尽管我们对机床电气设备采取了日常维护、保养及定期检验、检修等有效措施,但仍不能保证机床电气设备长期正常运行,而永远不出现电气故障,因此必须及时查找并迅速排除故障。
1.2 故障的分类机床电气设备常见的故障按性质产生原因,可以分为自然故障和人为故障两大类。
自然故障:机床在运行过程中,其电气设备常受到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如电器动作过程中的机械振动和过电流的热效应将加速电器元件的绝缘老化变质、电弧的烧损、长期动作的自然磨损、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有害介质的侵蚀、元件自身的质量问题以及自然寿命等因素。
人为故障:机床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的操作不当,安装不合理或者其它外力破坏而造成的故障,也会造成机床事故。
当故障有明显的外表特征时容易被发现,如电动机、电器的显著发热、冒烟、散发出焦臭味或火花等。
这类故障是由于发动机、电器的绕组过载、绝缘击穿、短路或接地所引起的。
1.3 故障诊断及其处理的基本原则当机床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后,应立即切断电源进行检修。
为了尽快找到故障点和故障原因,判断与处理原则如下:(1)机床故障发生后,维修人员首先向机床操作人员了解机床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故障,故障现象如何,操作者采取了什么措施。
(2)分析可能造成故障的因素。
机床电气设备出现的同一故障现象,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可能是由于机械、电气控制系统等造成的。
要准确地判断故障出现的环节和造成故障的原因,必须罗列所有的相关因素。
(3)确定故障产生的原因。
由于造成故障的原因很多,因此维修人员必须利用该机床的资料、现场经验和判断能力,以及维修人员的机、电和液等综合技术知识及必需的测试手段、最后确定可能因素,然后通过必要的实验逐一查找,确定故障点。
浅谈数控机床电气系统的维护和故障诊断数控机床是一种精密的机械设备,其电气系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电气系统的维护和故障诊断是确保机床正常运行的关键。
本文将从维护和故障诊断两个方面来探讨数控机床电气系统的相关知识。
一、电气系统的维护1.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电气系统的各个部分,包括电缆,接线端子,开关等。
确保其连接牢固,没有松动或接触不良的情况。
2.清洁保养:定期对电气元件进行清洁保养。
使用软布或刷子清除灰尘和污垢,确保电气元件表面干净。
3.防护措施:在进行电气系统维护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戴绝缘手套和鞋套,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4.温度控制:电气设备在高温环境中工作容易导致电气元件过热,从而影响机床性能和寿命。
应确保良好的通风和散热条件,并避免将电气设备安装在高温环境中。
5.维护记录:对于每一次的维护操作,都应该有相应的记录,包括维护的具体内容、维护操作的人员和日期等。
这些记录有助于后续故障诊断和维护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1.故障现象的判断:对于机床出现的电气故障现象,应该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来判断其可能的原因。
如果机床无法启动,则可能是电源线路或控制器出现故障。
2.故障排除的步骤:在故障排除过程中,应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a.确认故障现象和范围;b.检查是否有显著的故障迹象,如烧焦的电气元件或松动的连接器;c.检查电气元件的供电电源,如开关和保险丝;d.逐一检查各个电气元件,排除其中可能存在的故障;e.如果需要更换电气元件,应该根据规格和技术要求进行更换,确保替换件与原件相匹配。
3.故障诊断的方法:在故障诊断时,可以使用以下方法来帮助判断故障的原因:a.测量电气信号:使用万用表或示波器等仪器,对电气信号进行测量,以确定是否存在异常;b.故障复现:如果可能,可以尝试复现故障现象,以便更好地进行排除;c.故障比较:与正常工作的机床进行比较,寻找差异和异常。
4.经验和专业知识的积累:电气系统的故障诊断需要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知识。
数控机床电气故障维修分析数控机床是一种集机械、电气、液压、气动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
它的电气系统是机床正常工作的关键,而电气故障的发生常常导致机床停机,严重影响其正常生产运行。
及时准确地分析和处理数控机床的电气故障,对保证机床的稳定运行和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1. 电源故障:电源中断、电源脱落、电压突变、电流不稳定等问题都会导致机床无法正常启动。
2. 控制系统故障:控制系统出现故障,如程序错误、显示屏不工作、通讯故障等,会影响机床的正常运行。
3. 传感器故障:传感器是检测机床运动状态和工件位置的重要设备,一旦传感器出现故障,机床无法准确感知运动位置和状态,从而影响加工精度和质量。
4. 伺服系统故障:伺服系统是机床精密定位的核心部件,如果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或反馈装置等出现故障,会导致机床运动不稳定、加工误差增大等问题。
5. 开关电器故障:机床中的开关电器,如接触器、断路器、继电器等,都是电气信号的控制装置,一旦出现故障或失效,会导致机床无法正常工作。
1. 观察法:在故障出现时,仔细观察机床的运行状态和周围环境,并检查各个电气元件是否有异常,如是否有烧毁、熔断、松动等现象。
2. 测试法:利用测试仪器进行电气参数的检测和测量,如测量电源电压、电流、接触器的触点电阻等,以判断电气元件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3. 联系法:可以与供应商或维修工程师进行联系,以获取更专业的技术指导和支持,及时解决电气故障问题。
4. 逻辑分析法:对机床的控制系统进行逻辑分析,了解控制信号的传递和转换过程,判断是否存在逻辑电路错误或控制程序错误。
5. 复位法:在出现故障时,可以尝试进行机床的复位操作,以恢复正常的电气控制信号。
6. 更换法:对于已经确定故障的电气元件,需要及时进行更换,确保机床的正常运行。
总结:数控机床电气故障的维修分析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技巧,以确保故障能够迅速解决并防止类似故障的再次发生。
也需要定期对机床的电气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提高机床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
机床电气故障检修及处理方法检修前应将机床清理洁净,将机床电源断开,电动机不能转动,要从电动机有无通电,掌握电动机的接触器是否吸合入手,决不能马上拆修电动机。
通电检查时,肯定要先排解短路故障,在确认无短路故障后方可通电,否则,会造成更大的事故。
当需要更换熔断器的熔体时,必需选择与原熔体型号相同,不得随便扩大,以免造成意外的事故或留下更大的后患。
由于熔体的熔断,说明电路存在较大的冲击电流,如短路、严峻过载、电压波动很大等。
热继电器的动作、烧毁,也要求先查明过载缘由,不然的话,故障还是会复发。
并且修复后肯定要按技术要求重新整定爱护值,并要进行牢靠性试验,以避开发生失控。
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触点、导线通断时,量程置于“×1Ω”档。
假如要用兆欧表检测电路的绝缘电阻,应断开被测支路与其它支路联系,避开影响测量结果。
在拆卸元件及端子连线时,特殊是对不熟识的机床,肯定要认真观看,理清掌握电路,千万不能蛮干。
要准时做好记录、标号,避开在安装时发生错误,便利复原。
螺丝钉、垫片等放在盒子里,被拆下的线头要作好绝缘包扎,以免造成人为的事故。
试车前先检测电路是否存在短路现象。
在正常的状况下进行试车,应当留意人身及设备平安。
机床故障排解后,一切要恢复到原来样子。
1.调查讨论法调查讨论法主要是通过询问设备操作员和现场有关人员,询问故障发生前后的工作现象,这些故障是常常发生还是间或的,持续多长时间了,是否改动过掌握线路,或者更换过电器元件;闻闻是不是有线圈或导线绝缘烧毁的气味;看看有无明显烧毁的外观,导线、接线处有无烧过的痕迹;在应以不损坏设备和扩大故障范围为前提听设备电器元件在运行时的声音与正常运行时有无明显差异;在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平安状况下摸电器元件和简单发生触电事故的故障部位,该部位电气元件及线路的温度是否正常等。
2.通电试验法在常规的外部检查发觉不了故障时,在不损伤电气和机械设备条件下,可通电进行试验。
通电试验一般可先进行点动试验各掌握环节,各支路的动作程序是否正常,若发觉某一电器动作不符合要求,则说明故障有可能是与此电器相关的电路中,然后在这部分故障电路中进行检查,便可找出故障点;假如电路正常,则表明相应的支路无故障,这样逐步的缩小检测范围,最终确定故障点。
机床电气故障检查及维修机床电气故障检查及维修各种机床的电气控制线路各异,有的比较简单,有的相当复杂。
但任何复杂的电气控制线路都是由一些比较简单的基本控制环节根据需要组合而成的。
机床的电气控制线路是各种主令电器、接触器、继电器、保护装置和电动机等,按照一定的要求用导线连接而成的。
控制线路的故障种类较多,故障现象各异。
只要认真掌握了电力拖动中各个基本环节的原理,摸清了机床的主要结构和电气控制要点,就能正确分析并尽快排除故障。
机床电气故障检修主要方法有“问、看、摸、听”。
“问”,就是出现电气故障后,应向操作者了解故障发生前后机床的详细情况。
如故障发生的时间,有无异常的响声、冒烟、冒火和气味等,并询问机床的日常使用情况以及易出故障的部位等。
“看”,是重点查看继电器等保护类电器是否已动作,熔断器的熔丝是否熔断,各个触点和接线处是否松动或脱落,导线的绝缘是否破损甚至短路。
“摸”,是断开电源,用手触摸电动机及各种电器的表面有无过热现象。
“听”,是若机床还能开动,则注意听运动的声音是否正常。
根据调查的情况结合电气原理图进行分析,初步判断故障的可能范围,然后进行仔细的检查,一个一个地排除可能产生故障的原因,逐步缩小故障范围,并对故障范围内的有关电气元件进行常规检查。
通电检查时应特别注意人身及设备的.安全,不能随意触及带电部位,并注意避免发生短路事故。
通电检查的一般顺序为:先查控制电路,后查主回路;先查交流电路,后查直流电路;先查主令开关电路,后查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
通过检查的一般方法是:操作某一局部功能的按钮或开关,观察与其相关的接触器、继电器等是否动作正常,若动作顺序与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不相符,即说明与此相关的电路存在故障。
通电检查时应尽可能断开主电路,仅在控制电路带电的情况下进行,以避免运动部件发生误碰撞,造成故障进一步扩大,必须熟悉电气原理图,弄清有关电器元件的部位及其相互连接导线的走向,要仔细核对线标号。
浅谈数控机床电气系统的维护和故障诊断数控机床电气系统是数控机床的核心系统之一,负责控制机床的各种运动和功能。
电气系统的维护和故障诊断对于机床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维护和故障诊断两个方面进行浅谈。
一、电气系统的维护1. 定期检查和清洁定期检查电气系统的连接线路是否有松动、老化、磨损等情况,及时修复或更换。
清洁电气系统的接线端子和电器元件,防止灰尘积累导致电气接触不良。
2. 防止电气系统过载电气系统的过载可能导致电器元件烧坏或引起火灾。
在使用数控机床时,要确保电气系统的电压和电流在安全范围内,并避免同时启动大功率设备,以免造成电气系统的过载。
3. 定期校准定期校准电气系统的传感器和仪表,确保其准确无误。
校准电气系统可以通过专业的校准仪器和设备进行,也可以由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
4. 预防闪电和过电压闪电和过电压是电气系统的常见故障原因之一。
为了预防这些故障,可以安装过电压保护器和避雷装置,提高电气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1. 故障现象的观察在电气系统发生故障时,首先要通过观察故障现象来确定故障的大致范围和性质。
机床无法启动、运动不平稳、指示灯闪烁等,这些现象都可以帮助确定故障的原因。
2. 电气设备的测试对于电气元件和设备的故障,可以通过测试来进行诊断。
可以使用万用表测试电器元件的电阻、电压、电流等参数,检查电器元件是否正常工作。
3. 电气系统的布线检查电气系统的布线问题也可能引起故障。
可以检查电气系统的接线是否正确和稳固,避免接线松动或接触不良导致故障。
4. 使用故障诊断仪器在诊断电气系统故障时,可以使用专业的故障诊断仪器,如电子负载、频谱分析仪等。
这些仪器可以帮助确定故障的具体原因和位置。
数控机床电气系统的维护和故障诊断是保证机床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通过定期检查和清洁、防止过载、定期校准、预防闪电和过电压等方法可以有效维护电气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发生故障时,通过观察故障现象、测试电气设备、检查电气布线和使用故障诊断仪器等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出故障原因,并进行修复和维护。
浅析机床电气的故障维修与检测
摘要:由于现代机械制造业的飞速发展,机械设备在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机械故障问题处理的好坏与否,对生产有很大影响。
文章针对机床电气设备常见故障进行了分析,希望能给同仁们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电气故障诊断维修与检测
数控机床是一种技术含量很高的机、电、仪一体化的高效复杂的自动化机床,机床在运行过程中,零部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故障,因此,熟悉机械故障的特征,掌握数控机床机械故障诊断的常用方法和手段,对确定故障的原因和排除有着重大的作用。
1 机床电气常见故障
1.1 硬件故障
有时由于NC系统出现硬件的损坏,使机床停机。
对于这类故障的诊断,首先必须了解该数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各线路板的功能,然后根据故障现象进行分析,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利用交换法准确定位故障点。
比如停机故障。
停机故障发生一般有两种可能:一种情况是如前所述的相关软件设计中的问题造成在某些特定的操作与功能运行组合下的停机故障,一般情况下机床断电后重新通电便会消失;另一种情况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如强力干扰(电网或周边设备)、温度过高、湿
度过大等。
1.2 软件故障
软件故障一般是指PLC逻辑控制程序中产生的故障,需要输入或修改某些数据甚至修改PLC程序方可排除的故障。
零件加工程序故障也属于软件故障。
最严重的软件故障则是数控系统软件的缺损甚至丢失。
有时也因NC系统机床参数设置不当或因意外使参数发生变化或混乱,这类故障只要调整好参数,就会自然消失。
还有些故障由于偶然原因使NC系统处于死循环状态,这类故障有时必须采取强行启动的方法恢复系统的使用。
另外还包括机床运动特性下降的故障。
在这种情况下,机床虽能正常运转却加工不出合格的工件。
例如机床定位精度超差、反向死区过大、坐标运行不平稳等。
这类故障必须使用检测仪器确诊产生误差的机、电环节,然后通过对机械传动系统、数控系统和伺服系统的最佳化调整来排除。
2 电气故障的检修步骤
检修前的电气故障的调查电气维修人员在处理故障前,应首先向机床操作者了解发生故障的情况,因为操作者最了解所使用的设备的性能和经常发生故障的部位,使维修人员能够更准确地判断故障可能
发生的部位,迅速排除故障。
向操作者了解的故障内容应包括以下几点:(1)故障发生在开动前、开动后,还是发生在运行中;是运行中自动。
(2)发生故障时,机床处在什么工作状况,按了哪个按钮,扳动了哪个开关。
(3)故障发生前后有何异常情况(声音、气味、弧光等)。
(4)以前是否发生过类似故障,是如何处理的。
(5)在听取操作者介绍故障时,要认真正确地分析和判断出是机械或液压故障,还是电气故障,或者是综合故障。
同时还要分析电路,缩小并确定故障范围弄清楚被检修电路、设备的结构和工件原理是避免盲目检修的前提。
检修故障时,先从主电路入手,看拖动该设备的几个电动机是否正常,然后逆着电流方向检查主电路的触头系统、热元件、熔断器、隔离开关及线路本身是否有故障。
检修故障时,先从主电路入手,看拖动该设备的几个电动机是否正常,然后逆着电流方向检查主电路的触头系统、热元件、熔断器、隔离开关及线路本身是否有故障。
3 电气故障的检修方法
3.1 测量法确定故障点
(1)带电检测。
用万用表的电压挡可进行带电检测,检测前应确认电源电压正常。
由于线路断路后,线路中不存在电流,各用电器件两端不应存在压降。
故用万用表测量线路中各个元件或接线两端时,若有电源电压存在,则表明测试表笔两点之间存在断路。
(2)断电检测用万
用表的电阻挡可进行断电检测。
由于断路处两点之间的电阻为无限大,当万用表指示某两点之间为无限大时,则表明该两点之间有断路。
万用表的量程应置于R×1k或R×10k挡上,以避免由于某些元件电阻较大造成测量不准。
使用万用表时,不要两手同时触及两表笔之间的金属部分。
被测电路中存在接触器的触点时,应人为的推动衔铁使其闭合,以避免线路中的假断路,给测量工作带来错误操作。
测量时,首先切断电源,然后把万用表的转换开关置于倍率适当的电阻挡。
如果测得某两点间电阻值很大(∞),即说明该两点间接触不良或导线断路。
3.2 应用经验检修故障电路
应用在检修中长期积累的一些经验能够较快的检修同类或类似设备经常出现的一些常见性故障。
例如:(1)起动控制电路发生故障变为点动不能自锁,故障点往往是与起动按钮并联的接触器常开触点通电闭合时接触不良或接线松动。
(2)X62W型万能铣床变速冲动失灵,多数原因是冲动开关的常开触点在瞬间闭合时接触不良,其次是冲动行程开关松动,位置发生变化,变速手柄推回原位过程中机械装置未碰上冲动行程开关所致。
(3)弹压活动部件,如接触器的衔铁,行程开关的滑轮臂、按钮、开关等。
通过反复弹压活动部件,使活动部件灵活,同时也是一些接触不良的触头达到摩擦,达到接触导通的目的。
(4)对于值得怀疑的元件,可采用替换的方法进行验证。
如果故障依旧,说明故障点怀疑不准,可能该元件没有问题。
但如果故障排除,则与该元件相关的电路部分存在故障,应加以确认。
4 数控机床电气故障的维护
数控机床种类多,各类数控机床因其功能,结构及系统的不同,各具不同的特性。
其维护保养的内容和规则也各有其特色,具体应根据其机床种类、型号及实际使用情况,并参照机床使用说明书要求,制订和建立必要的定期、定级保养制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日常维护保养。
4.1 机床精度的维护
定期进行机床水平和机械精度检查并校正。
机械精度的校正方法有软硬两种。
所谓的软方法主要是通过系统参数补偿,如丝杠反向间隙补偿、各坐标定位精度定点补偿、机床回参考点位置校正等;而所谓的硬方法一般要在机床大修时进行,如进行导轨修刮等。
4.2 提高数控机床的利用率
数控机床如果较长时间闲置不用,当需要使用时,首先机床的各运动环节会由于油脂凝固、灰尘甚至生锈而影响其静、动态传动性能,降低机床精度。
所以应当提高数控机床的使用率和利用率。
4.3 定期更换存储用电池
一般数控系统内对存储器件设有可充电电池维护电路,以保证系统不通电期间能保持其存储器的内容。
在一般情况下,即使尚未失效,
也应每年更换一次,以确保系统正常工作。
电池的更换应在数控系统供电状态下进行,以防更换时信息丢失。
参考文献
[1]李刚斌.数控机床维修实例分析[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7,04.
[2]侯晓方.数控机床电气故障诊断与维修[J].装备制造技术,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