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素养大赛知素养测试题(附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817.02 KB
- 文档页数:15
语文素养大赛知识素养测试题语文素养大赛知识素养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班门弄斧 B. 闭门造车 C. 搬门弄斧 D. 精诚所加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针贬 B. 应聘 C. 众口烁金 D. 独树一帜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A. 这场足球比赛打成平局,真是棋逢对手,可见双方水平不相上下。
B. 凡是认真负责,成绩好的同学,都要奖赏,一定要表彰。
C. 可见处处留心皆学问,大家要处处留心,细细推敲,才能弄懂诗中的隐含意义。
D. 桂林的山水真是名不虚传,难怪游人络绎不绝。
二、填空题4、《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分别是贾母的侄儿、侄女,也就是()关系。
41、“更”字有几画?它的拼音是什么?三、简答题6、请简要解释“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个成语的含义。
61、请简述“木偶戏”的表演特点。
四、论述题8、论述唐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五、综合题9、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有一天,某市一家大百货商店的经理对人说:“我们的商店生意很好,其主要原因是我们商店出售的商品全是真正优良的商品,并且我们实行热情周到的服务。
”问题:你认为这段话最准确地表达了经理的什么意思? A. 商店生意很好,很赚钱。
B. 商店生意很好,服务周到。
C. 商店生意很好,商品优良。
D. 商店生意很好,因为商品优良。
答案:一、选择题1、A;2. D;3. A。
二、填空题 4. 贾宝玉、林黛玉是贾母的亲侄儿、亲侄女;5.“更”字有7画,拼音为“gēng”。
三、简答题 6.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比喻无端遭受灾祸,牵涉到本来没有关联的人或事物。
7. “木偶戏”的表演特点在于用木偶作为道具进行表演,通过操纵木偶来展示剧情和人物形象。
木偶的制作需要具备高度仿真的造型和技巧,演员需要掌握熟练的操作技巧,使得木偶的动作和表现力与剧中人物相符合。
1、王国维认为在特定时期代表文学最高成就的是:楚辞、汉赋、六代骈文、唐诗、宋词、元曲。
(补充:明清小说。
)其中唐诗、宋词、元曲并称于世。
诗仙李白,诗圣(诗史)杜甫,诗魔白居易,诗佛王维,诗鬼李贺,诗囚孟郊和贾岛,诗豪刘禹锡。
2、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3、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根据《三国演义》(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5、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6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自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察觉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
7、1观千剑而后识器 D操千曲而后晓声2爆竹声中一岁除 C春风送暖如屠苏3粉骨碎身全不怕 B要留清白在人间4春潮带雨晚来急 A野渡无人舟自横(奋不顾身)比喻同欢乐,共患难。
(同甘共苦)别人遇到灾祸,不但不同情,反而感到高兴。
(兴灾乐祸)在危急的时刻,猛然想出办法。
(急中生智)2、“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魏、蜀、吴三国。
3、“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是(B)说的。
A、席勒B、雪莱C、歌德D、徐志摩E、舒婷4、(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
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5、“无锡的春天是个美丽的城市。
”这句话是正确的。
(x )6、请用“然”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并填入下面的句子中。
(2分)1、(虽然)外公已去世五多了,可我(仍然)想念着他。
2、他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3、他们刚才还在有说有笑的,想不到一会儿(居然)吵起来。
小学语文素养知识竞赛试题(10)及答案小学语文素养知识竞赛试题(10)年班姓名:一、字词大闯关(一)某公司招聘经理用五个读音相同的“gong”字作为选拔标准,以此选拔优秀人才,促进公司发展。
5%(每空1分) 文明礼貌突出一个gōng()字;办事无私突出一个gōng()字;书写漂亮突出一个gōng()字;有进取心突出一个gōng()字;成果丰硕突出一个gōng()字。
(二)趣味成语填空。
16%(每空1分)()然于()有()无()贼() ()贼()讹()讹()然若()有()无()防() ()防()老()老()然前()有()无()神() ()神()德()德()然以()有()无()痛() ()痛()计()计(三)成语谜,根据谜面猜成语。
10%(每题1分)1、种瓜得瓜不卖瓜。
()2、朝辞白帝,暮至江()3、读书破万卷,下笔若有神。
()4、XXX深当和尚()5、百花齐放()6、哈哈镜()7、无病的()8、黄莲做笛子()9、XXX门前卖《论语》()10、净水下杂面()二、名句大比拼(一)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8%(每题1分)1、(),不以己悲。
5、过去属于死神,未来()。
2、世有伯乐,()。
6、()是最强者的本能。
3、醉翁之意不在酒,()。
7、勿以恶小而为之,()。
4、(),败絮其中。
8、(),始于足下。
(二)根据语境,填诗句。
16%(每题2分)1、我们的教师指点人人写作时,经常引用宋朝著名诗人XXX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夸大作的心灵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的不拘一格,语言要有本人的个性。
2、又一次竞选的失败,将我们的心抛到万丈深潭。
哎!要晓得我投入了几何精力,花费了几何时间,应对这两次竞选呀,老天爷怎么对我一点也不开恩呢?我几时才能“()”呀!3、中秋佳节,皓月当空,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泪下“()”亲人啊,可知道海外游子的心!4、湖边那株丰姿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似风姿绰约的美人。
高中语文素养大赛试题【1】阅读下面的短文,按照题目要求完成相关任务。
【2】近日,中学生语文素养大赛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展开。
这项比赛旨在检验学生在语文方面的综合能力和素养,既注重学科知识的掌握,又注重语言运用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3】基础题:请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4】题目一:比赛的目的是什么?【5】题目二:该比赛重点考察学生哪些能力?【6】提高题:请你写一篇文章,内容要点包括:【7】(1)为什么要参加语文素养大赛?【8】(2)你对参加该比赛的感受和看法;【9】(3)你对自己语文素养的评价和改进计划。
【10】参考答案:【11】题目一:比赛的目的是检验学生在语文方面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12】题目二:该比赛重点考察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语言运用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13】参考内容:【14】(1)参加语文素养大赛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这对将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高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15】(2)我对参加该比赛充满了激情和期待。
比赛是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和比较,我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同时,参加比赛也能培养我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
【16】(3)在参加这次语文素养大赛之前,我对自己的语文素养有了一个全面的评估。
我发现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在写作和阅读理解方面。
为此,我制定了一个改进计划,包括多读名著、积累词汇、参加语文讨论班等。
我相信通过这些努力,我的语文素养能够有所提高。
【17】综上所述,参加语文素养大赛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比赛,学生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锻炼语言运用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希望更多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潜力。
高中语文素养大赛将继续举办,为学生提供一个提高自己语文素养的平台和机会。
小学语文素养大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是()。
A. 沸腾(féi)氛(fēn)围B. 轻蔑(mèi)眺(tiào)望C. 瞭(liào)望模(mú)样D. 缤(bīn)纷模(mó)拟答案:C二、填空题1. 请用正确的词语填空。
(1)在老师的________(指导、指点)下,我们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2)他的话语中充满了________(鼓励、激励),让同学们都感到很温暖。
答案:(1)指导(2)鼓励三、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春天来了,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柳树发出了嫩绿的新芽。
公园里的花竞相开放,有的红艳艳,有的黄澄澄,还有的粉嫩嫩。
小鸟在树上唱着歌,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跑嬉戏,老人们则坐在长椅上晒太阳,享受着春天的温暖。
1. 春天的景色有哪些特点?答:春天的景色特点包括小草发芽、柳树抽新芽、花朵开放、小鸟唱歌和蝴蝶飞舞。
2. 公园里的人们都在做些什么?答:公园里的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跑嬉戏,老人们坐在长椅上晒太阳。
3. 你认为春天给人们带来了什么?答:春天给人们带来了新生和希望,还有温暖和快乐。
四、作文题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作文。
参考范文: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医生。
自从我小时候生了一场大病,被医生治愈后,我就萌生了这个想法。
医生不仅是救死扶伤的天使,也是给人们带来希望和安慰的使者。
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够像他们一样,用我的知识和技能去帮助需要的人。
为了实现我的梦想,我知道我需要付出很多努力。
首先,我要好好学习,特别是数学和科学,因为这是成为一名优秀医生的基础。
其次,我要培养自己的耐心和细心,因为医生需要对病人负责,不能有任何疏忽。
最后,我要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因为与病人的交流非常重要,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
我知道路途会有很多困难和挑战,但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我的梦想终将实现。
1、王国维认为在特定时期代表文学最高成就的是:、、、唐诗、宋词、元曲。
(补充:明清小说。
)其中唐诗、宋词、元曲并称于世。
诗仙李白,诗圣(诗史) ,诗魔,诗佛,诗鬼,诗囚和,诗豪。
2、在括号里填上和成语有关的姓名:完璧归赵()围魏救赵()退避三舍()毛遂自荐()负荆请罪()纸上谈兵()一鼓作气()千金买骨()3、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根据《三国演义》(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4、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古文解释:5、洗手的时候,日子从()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自从()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察觉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时,他又从()着的手边过去。
6、古诗填空A观千剑而后识器,。
B ,春风送暖如屠苏。
C粉骨碎身全不怕。
D ,野渡无人舟自横。
1、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比喻同欢乐,共患难。
()别人遇到灾祸,不但不同情,反而感到高兴。
()在危急的时刻,猛然想出办法。
()2、“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三国。
3、“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是()说的。
A、席勒B、雪莱C、歌德D、徐志摩E、舒婷4、()的天空中挂着一轮()的圆月,下面是( )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 )的西瓜。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银圈,手捏一柄(),向一匹猹( )。
那猹却( ),反从他的( )逃走了。
5、“无锡的春天是个美丽的城市。
”这句话是正确的。
()6、请用“然”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并填入下面的句子中。
(2分)A、()外公已去世五多了,可我()想念着他。
B、他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接受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C、他们刚才还在有说有笑的,想不到一会儿()吵起来。
7、 A九州生气恃风雷B 平民送客楚山孤C黄四娘家花满蹊D千磨万击还坚劲4、无颜见江东父老()鞠躬尽瘁()三顾茅庐()煮豆燃萁()刮目相看()初出茅庐()5、含"手"的成语形容极为兴奋:形容情谊深如兄弟:形容医术高明:形容做事机警、敏捷:形容重归于好: 形容心思灵敏、手艺精巧:形容十分喜爱:形容技艺娴熟或做事顺手:1、"四书"指:《》、《》、《》和《》2、国画四君子:3、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2013年秋高三语文素养学问竞赛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总分:200分)一、选择题(50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炙热(chì)思忖(cǔn)踟蹰(chí)羸弱(léi)B、逮捕(dài)翘首(qiáo)讹诈(ér)歃血(shà)C、赉赏(lài)聒噪(guā)悭吝(qiān)东莞(wǎn)D、豢养(juàn)笃行(dǔ)恫吓(dòng)伉俪(kà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吊销寒喧躁动捅娄子B、寒碜福祉妥当挖墙角C、搪瓷肄业谰言掉书袋D、钟磬痉挛飘缈大杂烩3、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A.汉灵帝驾崩,袁绍、曹操等人辅佐何进立太子辩为帝。
何太后与董太后争权,何进鸠杀董后,袁绍劝何进诛杀全部宦官,何太后不同意。
袁绍向何进建议调外地的兵马进京诛灭宦官,曹操也以为这样做很好。
B. 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
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
操有叔父,见操游荡无度,尝怒之,言于曹嵩。
嵩责操。
后用假中风之计,使其父不信其叔之言,遂得以恣意放荡。
C.时人有桥玄者,谓操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
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顒见操,言:“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汝南许劭,有知人之名。
操往见之,问曰:“我何如人?”劭不答。
又问,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D.何进接受袁绍看法,招西凉刺史董卓进兵京师,何进谋除宦官的安排泄露,十常侍先发制人,将何进骗进宫去杀害。
袁绍与曹操见情势紧急,便带人进宫诛杀宦官。
4、“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南岳是哪一座山?()A 嵩山 B泰山 C衡山 D华山 E恒山5、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孟子是用反面事例来强调学习要()A.用心致志B.磨练意志C.持之以恒D.深造自得6、杜甫《旅夜书怀》的前四句是:细草微风岸,桅樯独夜舟。
小学语文素养大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明查秋毫B. 变本加利C. 一愁莫展D. 风声鹤唳答案:D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句诗的作者是()。
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白居易答案:B3. 下列成语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他做事总是一视同仁,从不偏袒任何一方。
B. 他做事总是一视同仁,从不偏袒任何一方。
C. 他做事总是一视同仁,从不偏袒任何一方。
D. 他做事总是一视同仁,从不偏袒任何一方。
答案:A4.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这句诗描绘的是()。
A. 秋天的景色B. 冬天的景色C. 春天的景色D. 夏天的景色答案:C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经过老师的帮助,我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B. 他虽然学习刻苦,但是成绩总是不理想。
C. 他不仅学习刻苦,而且成绩总是不理想。
D. 他不仅学习刻苦,但是成绩总是不理想。
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写出“床前明月光”的下一句:__________。
答案:疑是地上霜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________》。
答案:孟子3. “春江水暖鸭先知”的作者是________。
答案:苏轼4. 请写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下一句:__________。
答案:每逢佳节倍思亲5.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出自________的《春江花月夜》。
答案:张若虚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习了知识之后,要经常复习和实践,这样不仅能够巩固所学,还能从中得到乐趣。
2. 请简述《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
答案: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观点,即人在出生时,本性是善良的。
这是《三字经》的开篇语,强调了人性本善的理念。
四、阅读理解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小学语文素养大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应(yīng)付蹒(pán)跚应(yìng)届生B. 濒(bīn)临应(yīng)届生蹒(pán)跚C. 应(yīng)付蹒(pán)跚应(yìng)届生D. 濒(bīn)临应(yìng)届生蹒(pán)跚答案:C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再接再励穿流不息B. 再接再厉川流不息C. 再接再励川流不息D. 再接再厉穿流不息答案:B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谦虚谨慎,从不骄傲自满。
B.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骄傲自满,从不谦虚谨慎。
C.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谦虚谨慎,从不骄傲自满。
D.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骄傲自满,从不谦虚谨慎。
答案:A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C. 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D. 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答案:B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B.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C.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D.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答案:C6.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小鸟,自由自在地飞翔。
B. 他像一只小鸟,自由自在地飞翔。
C. 他像一只小鸟,自由自在地飞翔。
D. 他像一只小鸟,自由自在地飞翔。
答案:A7. 下列句子中,表达最准确的一项是()A. 他可能明天会来。
B. 他明天可能会来。
C. 他明天可能不会来。
D. 他明天一定不会来。
答案:B8.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马马虎虎,不拘小节。
小学语文素养大赛试题及答案a组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模样(mó yàng)B. 勉强(qiǎng liàng)C. 倔强(juè jiàng)D. 迸发(bèng fā)2.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正确的解释是()A. 绿色B. 使...变绿C. 草地D. 绿色植物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因为生病了,所以没有来上课。
B. 我们一定要改掉坏习惯。
C. 同学们都去图书馆看书了,只有小明一个人在教室里。
D. 他不但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
4. 下列成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画蛇添足:比喻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弄巧成拙。
B. 画龙点睛:比喻说话或写文章时,最后加上一句关键的话使内容生动有力。
C. 杯弓蛇影:比喻因为疑神疑鬼而引起的恐惧。
D. 以上都是5. “床前明月光”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哪首诗?()A. 《静夜思》B. 《望月怀远》C. 《月下独酌》D. 《春江花月夜》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________》中的名句。
7. 成语“________”用来形容人非常聪明,能迅速理解或学会事物。
8. “________”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罗贯中。
9. “________”是中国古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10. “________”是形容人品德高尚,行为正直的成语。
三、阅读理解(每题10分,共4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短文内容略)11. 短文中提到的“小明”为什么要帮助老奶奶过马路?12. 短文中的“小华”是如何克服困难的?13. 短文最后一段提到了什么,它对整个故事有什么意义?14. 你认为短文中的哪个角色最值得学习,为什么?四、作文(20分)15. 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