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及对策91
- 格式:doc
- 大小:72.50 KB
- 文档页数:13
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问题与应对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到城市工作生活,留下了不少儿童在农村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照顾,这些被称为留守儿童的孩子们面临着诸多安全教育问题。
由于缺乏父母的照顾和关爱,这些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往往面临着很多安全隐患,例如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
为了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与健康成长,有必要针对他们的特殊情况制定相关的安全教育政策和应对措施。
1. 交通安全问题由于农村地区的交通条件较为艰苦,而留守儿童通常需要乘坐乡村道路上的农用车、拖拉机等交通工具前往学校或其他地方,由于缺乏交通安全意识和经验,这些儿童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2. 食品安全问题留守儿童在家中通常由老人或其他亲戚照顾,由于生活经验不足和对食品安全意识的缺乏,他们更容易受到食品中毒、食品过敏等问题的困扰。
3. 心理健康问题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家庭的温暖与关爱,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孤独感、焦虑感和抑郁感,导致心理健康问题。
1. 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政府和学校可以联合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宣传活动,向留守儿童普及交通安全知识,让他们养成正确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
2. 提升食品安全意识学校可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食品安全教育,教授他们食品选择、采购和储存的知识,帮助他们远离食品安全问题。
3. 关注心理健康问题政府和学校可以建立心理辅导机构,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建立积极的心态。
4. 加强监护措施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监护措施,例如建立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提供生活照料和教育辅导。
5. 建立家庭教育支持体系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提高爷爷奶奶等亲戚的教育水平和能力,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诸多安全教育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宣传和实施相关应对措施,可以有效保障留守儿童的生活安全和健康成长,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和快乐的成长环境。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1、存在问题关注问题才能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问题的突破与解决。
因此,班主任应该专注于本班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并从中发现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进而加以理性整理和分析。
(1)父母关怀的缺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人老师,也是带领孩子认知这个世界的启发者。
但是,留守儿童的父母由于外出工作,并未给留守儿童提供童年的成长陪伴、情感抚慰与认知教育。
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并未像正常孩子一样享受父母日常生活中的照顾和教养。
因此,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关爱与陪伴的缺失,往往会在知识认知、人际交往、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问题。
同时,由于父母关爱的缺失,留守儿童大多性格孤僻、自卑,不知道应该如何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向他人表示友好。
可以说,父母关爱的缺失会导致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出现偏差,且无法进行正常、友爱的人际交往。
(2)忽略学生心理健康大量的资料和教学经验显示,留守儿童由于远离父母的照顾,往往由祖父母进行日常生活的陪伴,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养”而不“育”的情况出现,祖父母忽略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和教育,仅仅以“吃饱穿暖”作为照顾的原则,而不顾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
因此,在这种家庭教育当中,就会出现学生的人际交往障碍、自卑、敏感、易怒、难以调教等心理问题的出现。
(3)家庭避居人口教育能力非常有限当父母外出进行务工后,学生大多会寄养在亲戚家庭中或者由祖父母等老人照顾。
但是,由于精力有限或文化水平有限,留守儿童的家庭文化教育效果较差,往往不能与学校教育保持在同等的水平,也不能为学校教育提供家校共育的条件和补充教学。
也就是说,留守儿童的家庭留居人口对于留守儿童的教学能力十分有限,远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知识探究欲望。
同时,由于留居人口的知识与能力有限,也无法为留守儿童提供正常的亲情陪伴,导致留守儿童往往会出现知识认知障碍和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2、化解对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出现问题了不要紧,班主任应该与留守儿童一起,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帮助一棵棵幼嫩的小树苗沿着笔直的方向成长,终成参天大树。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留守在农村的儿童数量逐渐增多。
这些农村留守儿童往往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而无法与父母同住,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家庭中。
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诸多问题,比如心理问题、教育问题、安全问题等,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着消极影响。
对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制定有效的对策,助力他们健康成长,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社会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1.心理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长的陪伴和教导,容易产生孤独、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长期处于缺乏关爱和关注的环境中,他们的心理健康容易受到影响,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2.教育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缺乏教育意识,他们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机会较为匮乏。
许多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家庭贫困、交通不便等原因,导致他们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影响他们的学业成绩和未来发展。
3.安全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容易成为犯罪的受害者。
因为缺乏监护和关爱,他们在生活中容易受到伤害,包括意外伤害、性侵害等。
他们也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非法活动。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可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对他们进行心理咨询、组织心理健康活动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增强自信心。
2.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机构可以在农村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机构,为他们提供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的关爱和帮助。
这些机构可以提供免费的学习资源、心理辅导和生活照料,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3.加强教育扶贫政府可以加大力度,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扶贫,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包括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支持力度、改善学校设施等,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4.加强监护和关爱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和关爱力度,包括建立健全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加强社会监督,建立健全的留守儿童救助机制,确保留守儿童的安全和健康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一、问题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长期在农村留守的未成年儿童。
随着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加速,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
这些孩子由于缺乏家庭教育和关爱,往往面临着许多问题,包括学习困难、行为问题、心理问题等。
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1. 家庭缺乏教育资源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空巢家庭中,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指导。
他们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学习辅导和情感支持。
2. 心理问题较为严重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常常面临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孤独等。
缺乏有效的情感交流和心理辅导,使得这些问题更加严重,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3. 学习压力大农村留守儿童在父母的缺席下,通常由老人或者长辈照料。
一方面,这些长辈可能年纪较大,教育水平不高,无法给予孩子良好的学习指导;这些长辈通常对于孩子的学习进度和成绩要求较高,导致留守儿童承受着较大的学习压力。
二、对策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以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的教育指导工作,提供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方案,帮助留守儿童家长提高教育观念和教育水平,提供家庭教育辅导。
2. 建立心理咨询服务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工作,建立心理咨询服务体系,为留守儿童提供及时的心理辅导和帮助,缓解其心理问题。
3. 联合学校开展支持计划政府可以和学校合作,组织开展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支持计划,包括提供学习辅导、心理辅导以及关爱关怀,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和心理问题。
4. 加强社区服务建设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社区服务站点,为留守儿童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区服务,增强他们的社会交往和情感支持。
5. 增加父母回乡支持政府可以加大对留守儿童父母返乡创业的支持,鼓励他们在家乡创业就业,减少长期外出务工导致的留守儿童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工作,留守在农村的儿童数量不断增加。
农村留守儿童在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的情况下,面临着诸多安全问题,如情感失落、教育资源匮乏、生活自理能力不足等。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需要加强研究,找到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方法。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1.1 情感失落父母长期外出工作,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温暖和情感陪伴,容易产生孤独、焦虑等情感问题。
1.2 教育资源匮乏农村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留守儿童难以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影响其学习和成长。
1.3 自我管理能力不足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缺乏家长的指导和教育,生活自理能力有所欠缺。
1.4 安全意识薄弱缺乏家长的引导和教育,留守儿童对安全意识和危险防范意识了解不足,容易发生意外伤害。
二、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对策研究2.1 加强家庭教育鼓励父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外出务工时间,加强和孩子的交流和情感交流,增强其安全感和归属感。
2.2 完善学校资源农村学校可以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丰富课外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教育资源。
2.3 增强留守儿童自我管理能力学校和家庭可以着重培养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能力,如独立生活技能培训、自我保护意识教育等。
2.4 增强安全意识教育学校和社会可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其对危险的认知和防范能力,降低意外伤害的发生率。
三、结语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解决。
加强家庭教育、完善学校资源、增强留守儿童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安全意识教育等对策,可以有效提高留守儿童的安全保障水平,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希望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找到更多的解决方法,为他们的幸福成长保驾护航。
四、加强家庭教育4.1 提倡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在父母不在身边的情况下,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需要提倡家长重视家庭教育,通过通联方式、视瓶等各种方式与孩子保持交流,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及问题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民纷纷涌向城市谋求更好的生活,留守在农村的儿童数量逐渐增多。
农村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或一个/两个父母外出务工,儿童留在农村老家由亲属或邻里照顾、教育的一群特殊儿童群体。
据统计,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9000万,他们因为父母的长期外出工作而面临着许多教育问题和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本文将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及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1. 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城市较为匮乏,学校数量少、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设施设备不完善成为农村留守儿童接受良好教育的障碍。
由于学校条件的滞后,农村留守儿童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常常面临质量低劣的教学资源和环境。
2. 家庭教育缺失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的分离导致了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影响力大大减弱,缺乏督促和引导,因此对儿童的教育投入减少,时间管理难以得到保证,孩子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大大降低。
3. 心理健康问题长期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关怀,农村留守儿童易感受到孤独、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
一些留守儿童甚至出现了攻击性、自闭、自虐等行为,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4. 师资力量不足农村地区的师资力量普遍不足,这直接影响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质量。
一些缺乏教学经验和方法的老师很难满足留守儿童的学习需求,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不稳定。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首先应该增加教育资源的投入,包括加大对农村学校的建设力度、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学条件等,以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
2. 完善监护责任政府应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责任,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制度,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制度,加强对家庭教育的引导和监督,以规范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提升留守儿童的学习动力。
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份,树立正确的自我评价和自尊心,增强自我保护和适应能力。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群体。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教育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孩子的个人发展,也关系到农村地区的未来和社会的稳定。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1、家庭教育缺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无法得到父母在情感上的关爱和在学习、生活上的指导。
祖辈大多文化水平较低,教育观念陈旧,难以给予孩子有效的教育和引导。
2、学校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学校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育设施简陋,课程设置单一。
一些学校缺乏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无法及时关注和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3、学习动力不足由于缺乏家庭的监督和鼓励,许多留守儿童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目标不明确,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部分孩子甚至出现逃学、辍学等现象。
4、心理健康问题突出长期的亲情缺失使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孤独、自卑、敏感等心理问题。
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可能存在障碍,情绪不稳定,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
5、安全隐患较大留守儿童在放学后和节假日缺乏有效的监管,容易受到意外伤害,如溺水、触电、交通事故等。
同时,他们也容易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1、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以谋求更好的生活条件。
这是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2、户籍制度限制现行的户籍制度使得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面临诸多困难,导致他们只能留在农村。
3、教育投入不足农村地区教育经费相对较少,学校建设和师资培养得不到足够的支持,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4、社会关爱不够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还不够高,缺乏有效的关爱机制和措施,无法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1、强化家庭教育父母应尽可能增加与孩子的联系,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委托监护人要切实履行监护职责,关注孩子的成长。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应对策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选择了外出务工,这导致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教育和关爱,面临着诸多教育问题,如学习成绩差、心理问题等。
本文将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应对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一、问题原因1. 缺乏家庭教育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经常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缺乏家庭教育关爱。
在家长不在身边的情况下,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影响学习情绪,甚至出现逃学等现象。
2. 学校教育资源匮乏由于农村学校规模小、条件差,教育资源匮乏。
留守儿童在学习环境与城市孩子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发展。
3. 缺乏心理辅导农村留守儿童长期处于单调的学习生活中,缺乏心理辅导,缺乏释放压力的渠道,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二、应对策略1. 完善留守儿童关爱机制政府应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机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规范留守儿童关爱工作。
加强对留守儿童家庭的扶持力度,鼓励父母在农村务工期间能够尽可能多地回家看望孩子,缓解留守儿童的家庭关爱缺失问题。
2. 加强学校教育资源建设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学校教育资源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学校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建立健全农村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水平,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学习资源。
3. 加强心理辅导工作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工作,建立健全心理辅导机制,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服务。
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协调,引导家长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
4. 发展网络教育资源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方式。
政府和学校可以通过发展网络教育资源,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让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信息,促进留守儿童教育的发展。
5. 加强社会关爱力量社会力量应积极参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帮扶工作,组织志愿者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公益活动,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和生活帮助。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为了谋生而长期在外务工或他乡打工,留下未成年子女独自在农村寄宿学校或老人家照顾的一类特殊群体。
这一现象由于受到文化、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给留守儿童们带来了很多问题,既有心理方面的问题,也有教育、生活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
一、存在的问题1、心理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因为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安全感和依恋感,心理上易出现焦虑、抑郁等问题。
2、教育问题。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
他们在学习上缺乏家长的督促和鼓励,容易产生逃学、辍学等现象。
3、生活问题。
父母不在身边,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关爱和照料,生活上存在着许多困难。
而老人代为照顾的情况下,由于老人的年龄和健康状况,他们对孩子的照料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4、疾病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心,他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较低,容易出现身体疾病。
5、安全问题。
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农村留守儿童容易成为不良人群的目标,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二、对策研究1、加强社会关爱。
建立更加健全的关爱体系,加大关爱留守儿童的力度,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从而减轻心理疾病的发生率。
2、建设留守儿童心理疏导机构。
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建设专门的心理疏导机构,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
3、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改善学校的教学条件,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鼓励和引导农村留守儿童积极参与学习。
4、加强与学校、家庭的沟通。
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家长与学校之间的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教育家长关心孩子,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5、加强农村医疗保健体系。
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医疗保健资源的投入,提高农村医疗保健水平,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外出务工,而留守在农村的儿童数量逐年增加。
这些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监护和关爱,面临着诸多教育问题,如学习成绩下降、心理健康受损、人际交往能力不足等。
农村留守儿童通常由老人或其他家庭成员照看,但他们往往缺乏专业的教育机构和师资力量支持。
由于家庭条件有限,他们无法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导致他们在学业上的发展受阻。
缺乏家庭的照料和关怀也会给这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探讨对策,对于保障这些儿童的教育权益,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政府、社会机构和学校更好地了解这一群体的需求,提出有效的教育改革措施,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空间。
中的内容到此结束。
1.2 研究意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这是一个涉及广泛群体的社会问题,关系到农村地区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教育资源匮乏、家庭关爱不足、心理健康问题等一系列困境,而这些问题对其未来的发展会造成长期影响。
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有助于深入了解其所面临的困境,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可以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通过深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和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资源调配的策略和措施,使农村留守儿童能够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其学习效果和学业成就。
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于改善当前农村教育状况、促进留守儿童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探讨,可以为完善教育政策和制度提供理论依据,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保障。
2. 正文2.1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可以说是比较严峻的。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导致留守儿童无人照料,他们往往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同心县王团镇羊路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研究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这些进城务工人员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但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并没有将子女带在身边,而是忍痛将子女留在了农村。
近年来,同心县王团镇羊路村的留守儿童问题也不断凸现,许多孩子的教育问题日趋严重,日益成为城市化和现代化转型过程中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亟需得到妥善解决。
关注留守儿童,满足他们的实际需要,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解决民生问题,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农村素质教育,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羊路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建议Tongxin countygroup town village left-behind children educationsheep and survey research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society and accelerating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the countryside surplus labor force shift to a large city, these migrant workers become an important force of city construction, but most of the migrant workers and their children will not take in the side, but very reluctantly will stay in the rural children. In recent years, Tong king group town of sheep road village left-behind children also unceasingly in relief, many children education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increasingly become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a serious socialproblem, it is urgent to get solved properly. Attention left-behind children, meet their actual need, for implementing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it is with the person this, solve the problems people's livelihood, promote education fairness, advancing the quality education.keywords:Sheep road village left-behind children education problem Suggestions目录引言 (5)一、王团镇羊路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概述 (5)(一)背景概况: (5)(二)羊路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6)1、留守儿童的家庭现状 (6)(1)自然经济状况 (7)(2)父母职业状况 (7)(3)抚养人受教育状况 (7)2、留守儿童的性格状况 (8)(1)自强自立者少,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的多 (8)(2)家境贫寒,孩子自卑,自尊心比较强 (8)(3)性格孤僻 (8)3、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 (8)(1)家庭教育一片空白 (8)(2 ) 学校教育孤立无援 (8)(3)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8)(4)自卑心理普遍存在,学习成绩较差 (9)(5)普遍渴望亲情,行为习惯不良 (9)(6)基本道德缺失,人格发展受影响 (9)二、羊路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9)(一)农村缺少耕地,气候环境恶劣,农作物欠收,劳动力外流 (10)(二)计划生育观念薄弱 (10)(三)教育资源不足,村民受教育意识淡薄,儿童心理教育得不到保障 (10)(四)家长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间形成落差 (10)三、改善羊路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建议 (11)(一)家长:努力承担起教子之责 (11)(二)学校:加强管理,倾注关爱.....................................................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地方政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结束语. (13)谢词 (13)参考文献 (13)引言孩子的问题永远关乎未来。
当“农民工子女”——这个我们熟悉而又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群体,正在渴望着父亲爱母亲疼,期盼着能有一张安稳的书桌,在汲取知识的同时,享受心灵的润泽。
随着城市化进程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许多当地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有很多孩子不能跟父母随迁,这就产生了一批没有父母照顾的留守儿童,并且这个队伍逐渐庞大,留守儿童的教育自然成为这个地区最关注的问题,孩子要健康成长,必须有一个优良的教育环境,要让他们充分享受受教育权利,否则这些孩子的未来将成为一大困扰,因为教育的重要意义怎么提都不过分。
然而,发生在农民工子女身上的有关教育的故事如此沉重,以至于每一个思考这个问题的人的心情都不会轻松。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努力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
众多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学业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衡、亲情失落等问题。
因此,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宁夏同心县王团镇羊路村进行了调研,初步探讨了当前留守子女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一、王团镇羊路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概述(一)背景概况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的调研结果显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宁夏全区共有留守流动儿童11.2万人,占全区在校生总人数的10.76%。
留守儿童主要集中在干旱少雨的宁夏南部山区。
同心县地处宁夏吴忠市南部山区,干旱少雨。
东北与盐池县接壤,东南与省界甘肃环县为邻,南与固原市毗邻,西连海原、中卫,北接中宁、灵武及吴忠市辖地,是宁夏面积最大的县。
当地气候干燥,风多沙大,雨雪稀少,昼夜温差大,全年平均气温8.3℃,年平均降水量200mm左右。
山大沟深,梁峁交错,西高东低,平均海拔1600m,干旱少雨,资源缺乏,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有机质含量在1.6%左右,自然条件极差。
羊路村位于吴忠市同心县东南部,主要以种植农业经济为主,由于缺水,农作物产量低,家中牲畜饮水主要以水窖积攒下的雨水为主,群众生活水平很低,整体经济状况十分落后,全村总人口为427人,其中未成年人128人,自然环境差导致家中男人多数出去打工,全村每年外出务工人口达140人左右,因此主要劳动力以妇女、老人为主,羊路村的儿童及老人所占比率较高,导致家中的孩子在学习、生活、心理情况以及监护人情况等方面与其他同龄儿童的双亲家庭有所不同。
越来越多的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这些脱离父母直接监护的儿童成为羊路村留守儿童群体。
我对羊路村的留守儿童的情况进行了一定的调查,以下是调查得出的一些数据:调查事由所占百分比明白父母外出打工原因的60.62%经常与父母联系的24.3%非常想念父母的70.6%学习优秀的15.1%平时学习上有困难的75.5%遇到困难是自己解决的20%受委屈时被动接受的65.2%觉得身边有很多关心自己的人的32.4%对自己未来有明确目标的31.7%觉得自己缺少关爱的20.8%从这个图表中我们不难看出,羊路村的留守子女是比较多的,并且这些孩子的学习情况并不如人意,许多孩子学习都遇到困难,学习好的很少,这就告诉我们,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不容乐观了。
(二)羊路村留守儿童的现状1、留守儿童的家庭现状羊路村各户因家中的壮年男子几乎全部外出打工,所以绝大多数的留守儿童抚养人为妇女和老人。
大部分孩子的父亲自婚后就开始外出打工,一般出门四、五个月返家一次,在家里待上五、六天后继续外出。
部分父亲甚至一去不回,了无音讯,丢下家里的妻儿,孩子的母亲就会承担起家里的重任,外出打工。
于是把孩子交由上年纪的祖辈照管。
(1)自然经济状况由于环境恶劣,常年干旱,农作物产量低,很多孩子的父母都被迫外出打工来补贴家用,从而直接导致孩子远离父母与祖辈等相依为命的局面产生。
并且孩子的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有些家庭甚至连饭都吃不饱,更没钱看病了。
在调查的留守儿童中发现,由于缺水,孩子的个人卫生很差,而且以男孩尤为突出;只有少数儿童能够在放学回家后就按时完成作业并复习一定的功课。
一方面由于家中沉重的农务、家务等的影响,没有良好的环境和充裕的时间去学习,另一方面父母不在身边,孩子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也没人能帮助解决,生活上的习惯也没有人从小培养,而仅靠老人只能保证孩子最基本的物质需求。
(2)父母职业状况羊路村外出的壮年男子中,有一部分几乎是从打工开始就从没回过家,没有给家里寄过钱,也再没跟家里联系过。
由于家中男壮力都出去打工,麦子的收割都是靠妇女、老人和孩子完成,绝大多数留守儿童平时回家后的家务活农活负担比较重,使学习时间不够充足。
(3)抚养人受教育状况大多数留守儿童父母都能预见到外出务工对孩子学习、生活的影响,但迫于生活的压力,他们把经济获利放在了首位,而把儿童的学习寄托于学校,生活交给了监护人。
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是爷爷奶奶,一部分是姊妹、兄弟之间的相互照顾,由于监护人的精力和能力限制,加上隔代人之间的溺爱及知识的缺乏(隔代监护人绝大多数为文盲),对孩子的学习很少过问,更没有能力去辅导孩子的功课。
留守儿童的生活方式单一,暑假期间也有少部分留守儿童随父母外出,帮助照顾生意,这也严重影响到了孩子的学习。
据调查,宁夏全区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活环境呈单亲监护、隔代监护、委托监护和自我监护等情况。
在羊路村调查中,隔代监护的占74%。
单亲监护大多是父亲外出务工,母亲在家监护,占总人数的36%,父母同时外出的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照顾的占82.7%,被托付给亲戚、朋友或自我监护占17.3%。
2、留守儿童的性格状况(1)自强自立者少,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的多在双亲外出的情况下,一部分自控能力较强的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得到锻炼,成为学校的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