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语文拓展模块期中试卷(精品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37.55 KB
- 文档页数:5
椒江第二职校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祝贺你完成了一个阶段的学习,现在是展示你的学习成果之时,你可以尽情的发挥,仔细、仔细、再仔细!祝你成功!考生须知:1、 首先请认真填写答题卷密封线内的班级、姓名、考号。
2、 按要求作答,字迹要清楚,卷面要整洁,要安排好时间。
一、基础知识(20分,每题2分)二、填空题(11分,每空1分)11.曹操的《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被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化用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千古名句。
12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13.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 。
14. ,使我不得开心颜。
15.《项脊轩志》选自 代后期著名散文家 的《 》,“志”是 意思。
三、阅读理解(39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9题(13分)16. ,(3分)班级 姓名 考号---------------------------------------------密----------------------- 封 ------------------线-------------------------------------------17.()(2分)18.(4分)19.()(4分)(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1—23题(13分)20.文中描写修葺后的项脊轩月夜之景的语句,,。
,。
(4分)21.()(3分)22.()(3分)23.()(3分)(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4—26题(13分)24、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并写出两处划横线的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A.蔫.( ) B.呵.护( ) (2分)(2) A. 可怜:(4分)B.风雨:25 、(4分)用意:写出的名言是:26、请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特点。
2022-2023学年高教版拓展模块中职语文周测试卷(十五)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2分)下列标号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波澜的历史长河之中,个体生命的璀(cuí)璨不过一瞬。
②但仍有生命能以其一瞬召(zhào)唤隐于委靡之下的坚韧。
③以一瞬开辟泥淖(nào)之中的盛世。
④以一瞬印证混(hún)沌之间的真谛。
有如此一瞬,又何惧“不过”二字。
A.①B.②C.③D.④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孟子“学于子思之门人”,是孔子、曾子、子思这一系早期儒家谱系的传人。
【甲】孟子时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面对咄咄逼人的墨家,孟子以舍我其谁的“浩然之气”,毅然起而“辟墨”。
传统说法认为,孟子辱骂墨子为“禽兽”,遂以为孟子与墨子的学说是对立的。
【乙】但如果把墨学置于孔孟之间加以分析,就会发现一个不争的事实:孟子在捍卫儒家仁学核心价值的同时,亦悄然对墨学进行了吸收。
墨子“官无常贵,民无终贼”的主张,从“农与工肆”选拔官吏的提议,均是墨子提升民众地位的举止。
经过墨家的宣传及实践,墨子的这些主张已经唤醒了民众积极争取自身利益的意识。
在风起云涌的墨家“革命”之后,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也就顺理成章了。
【丙】此外,孟子“仁,人之安宅,义,人之正路”的论述,既坚持了儒家仁爱的核心价值观,又受到了墨子“行天下大义”的影响。
(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舍我其谁B.举止C.经过D.风起云涌(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三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甲B.乙C.丙3.(2分)下列诗句中与其他三项使用的修辞不同的一项是( )A.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高二语文期中复习题(一)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约.鸡蛋(yuē)苑囿.(yòu)鞭笞.(tái) 摧山坼.地(chè)B.甲胄.(zhòu) 迥.乎(jiǒng) 蹂躏.(lìn) 燧.木取火(suìā)C.寒暄.(xuān) 烟霭.(ǎi)夯.筑(hān) 间.或一轮(jiān)D.脊鳍.(qí) 行.伍(xíng)耸峙.(chí)国子监.(jiàn)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烦躁上溯翎毛长篙B.炮烙和煦心扉胡诌C.褐色绮辉暗然胆窃D.青冢房檩惊闺一撮3.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B.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
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C.历史,历史;现实,现实;理想,理想;D.“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一段时间以来,有些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把历史当作一个任人装扮的小姑娘,涂脂抹粉,翻云覆雨....,弄得面目全非。
B.有些人外语讲得不好,怕人笑话,而讲普通话时南腔北调....,词不达意,都不以为然。
C.老人用那幸福的笑容和感谢的泪水,向我们无言的诠释着十八年风雨不能泯灭..的人间真情。
D.电视剧《父子情深》通过曲折的情节、感人的局面,讲述了一对反目成仇的父子破.镜重圆...的故事。
5.下列各句运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坪,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B.山色逐渐变淡,山形逐渐柔和,很有一伸手就触摸到凝脂似的感觉。
C.借着朦胧的月色,小提琴曲《梁祝》水一样地从他的心头流过。
D.那歌声越唱越高,仿佛一线钢丝抛入云际。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张新发觉妻子头上的白发和脸上的皱纹又增添了几根。
3•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风又从废墟上吹过,依然发出“留一一留B.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
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C •有的耸峙云霄;有的横枕江而;有的像虎豹迎而扑来,似已躲闪不及;有的像天女 腾空飞起,仿佛转I 瞬即逝。
【)・“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4、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张新发觉妻子头上的白发和脸上的皱纹又增添了几根。
B. 在杀害、倒卖大熊猫皮犯罪活动猖獗的地区,要组织开展专项斗争和专项治理。
C •她操着流利的上海话和丰富的表情,讲得生动极了。
D.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精神焕发、干劲十足。
5、 下列句中加点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A 、外连横而斗诸侯B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C. 序八州而朝同列D 、追亡逐北 6、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不屈于名词用作状语的是( ) A 、吾得兄事之B 、常以身翼蔽沛公C 、沛公军霸上D 、天下云集响应 7、 下列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涂有饿孳而不知发B 、弃甲曳兵而走C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D 、赢粮而景从 命题、校对人姓名王伟英 得分 一、选择题(20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约鸡蛋(yue) ■ 苑囿(you)■ 一 鞭笞(tai) ■ 摧山圻地(chG ) B.逡巡(qun) 藩篱(fan)瞋目(chen) 燧木取火(sui ) C.寒暄(xu^n)■ 烟霭(衍) ■ 夔门(kui) 山肴山(yao ) D.酣睡(han) 行伍(xing)■ 耸峙(chi) • 国子监Gian ) ■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烦躁 上溯 翎毛 长篙B.啃噬和煦 心廂 端倪 C.褐色绮辉 窸窣 胆怯 D.街坊 房標 祭酒 碑竭的声音。
2014学年第二学期语文期中试卷(本试卷仅供13杭州机电3+2班使用))8、下列句子中“胜”的意思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A、刑人如恐不胜B、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C、盛景怡情D、数不胜数9、从句式角度分析,与其它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A、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B、吾属今为之虏矣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D、若属皆且为所虏!10、下列句子屮的用法或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代词,代情况)B、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到)C、填然鼓Z (句末衬词,无词义)D、不知老Z将至(的)二、填空(6分)1.《废墟的召唤》是当代女作家__________ 的作品,文中的废墟指的是_____________ 匚2.《过万重山漫想》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原名刘国正,诗人、杂文家____________ 家。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潜移默化(qián yí mò huà)B. 豁然开朗(huò rán kāi lǎng)C. 青出于蓝(qīng chū yú lán)D. 眉清目秀(méi qīng mù xiù)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我们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严格把关。
B. 他的言谈举止,无不透露出他那种与众不同的气质。
C.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
D. 通过这次学习,我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引经据典,使听众受益匪浅。
B.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实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C. 这位老师不仅教学水平高,而且关心学生的成长。
D. 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语言生动,深受读者喜爱。
B. 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新兴职业应运而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C. 他的言谈举止,无不透露出他那种与众不同的气质。
D.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实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引经据典,使听众受益匪浅。
B. 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新兴职业应运而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C. 他的言谈举止,无不透露出他那种与众不同的气质。
D.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实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出师表》的作者是______。
2.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______。
2014学年第二学期语文期中试卷(本试卷仅供13杭州机电3+2班使用)命题、校对人王伟英姓名得分一、选择题(20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约.鸡蛋(yuē)苑囿.(yòu)鞭笞.(tái) 摧山坼.地(chè)B.逡巡(qun) 藩篱(fan) 瞋目(chen) 燧.木取火(suì)C.寒暄.(xuān) 烟霭.(ǎi)夔门(kui) 崤山(yao)D.酣睡( han) 行.伍(xíng)耸峙.(chí)国子监.(jiàn)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烦躁上溯翎毛长篙B.啃噬和煦心扉端倪C.褐色绮辉窸窣胆怯D.街坊房檩祭酒碑竭3.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风又从废墟上吹过,依然发出“留——留——”的声音。
B.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
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C.有的耸峙云霄;有的横枕江面;有的像虎豹迎面扑来,似已躲闪不及;有的像天女腾空飞起,仿佛转瞬即逝。
D.“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张新发觉妻子头上的白发和脸上的皱纹又增添了几根。
B.在杀害、倒卖大熊猫皮犯罪活动猖獗的地区,要组织开展专项斗争和专项治理。
C.她操着流利的上海话和丰富的表情,讲得生动极了。
D.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精神焕发、干劲十足。
5、下列句中加点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A、外连横而斗诸侯B、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C、序八州而朝同列D、追亡逐北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不属于名词用作状语的是()A、吾得兄事之B、常以身翼蔽沛公C、沛公军霸上D、天下云集响应7、下列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B、弃甲曳兵而走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D、赢粮而景从8、下列句子中“胜”的意思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A、刑人如恐不胜B、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C、盛景怡情D、数不胜数9、从句式角度分析,与其它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A、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B、吾属今为之虏矣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D、若属皆且为所虏!10、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或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代词,代情况)B、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到)C、填然鼓之(句末衬词,无词义)D、不知老之将至(的)二、填空(6分)1.《废墟的召唤》是当代女作家的作品,文中的废墟指的是。
r be i ar eg 班级 姓名 学号一、基础知识(20分,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噌(cēng)的一声 挪(nuǒ)窝儿 祭(zhài )酒 眯(mì)着B.虾(há)蟆陵 熬(áo )白菜 街坊(fáng ) 不更(gèng )事C.房檩(lǐn) 烦躁(zāo) 岁数(shu ) 大镊(niè)子D.婚丧(sāng)嫁娶 喧(xuān)闹 国子监(jiàn ) 约(yāo)二斤鸡蛋2.下列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A.陶醉 铁砧 瘦削不堪 相形见拙B.咀嚼 灵敏 梦寐以求 狰狞丑恶C.嬉戏 恍然 宽宏大量 熙熙攘攘D.富饶 阴森 风尘仆仆 依依不舍3.依次填入下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四婶, 雇用的女工,大抵 懒 馋, 馋而且懒,左右不如意, 也还提起祥林嫂。
A.唯独 由于 非 即 或者 所以B.只有 因为 非 即 或者 所以C.只有 因为 或 或 甚至 所以D.只有 因为 或 或 而且 所以4.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个商场营业员服务态度之差是有口皆碑的,所以,经济效益也越来越差。
B.一阵秋风吹过,树叶飘零,那摧枯拉朽的声音仿佛告诉人们:冬天要来了。
C.王老师的教学水平很高,再难懂的问题他也能讲得天花乱坠,使人一听就明白。
D. 温州财团在炒热了国内的楼盘后,开始挥师纽约、伦敦等地,在当地楼市上可谓“兴风作浪”。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继承和发扬传统又突破传统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B.学校及时就这一事件对全体师生和党员、团员进行了一场法制教育。
C.随着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人类社会的一切行为和一切领域都将卷入空前的知识大革命。
D.由于人口过于集中,造成了不少城市的供应、就业、住宅、水电等问题日益严重。
6.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XX 职业学校 2023年上学期 高二年级期中考《语文 对口升学》试卷 (满分:120分 时量:150分钟 考核形式:考试 适用班级: 命题人: ) 考生注意:密封线内不要填写姓名,密封线外不要答题,违者试卷作零分处理。
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总分18分) 我的少年时代在闽赣交界的偏僻.小镇上度过。
东边,武夷山脉横亘.两省之间, 山重水迭;西边,________,早已失去往日的喧嚣.。
一条简易的沙石路,由南而北穿过小镇两排(粗陋/粗鄙)的泥房子,蜿.蜒于崇山峻岭间。
物质的一贫如洗,与精神桎梏.相互纠缠。
泥土房里的生活,基本是一潭凝滞的死水。
大多数夜晚,万籁俱寂,偶尔传来的夜车爬坡时的低吼声,仿佛从地层深处升起,(摇曳/摇撼)着身下脆弱的床板,惊扰了梦枕上的酣睡。
似睡未睡之际,夜行人的脚步声若远若近,似有似无。
微风拂.过瓦楞.,________;细雨滑落屋檐,像夜的呢喃.。
风声鹤唳的夜晚,神思飘忽的夜晚,孕育了一颗(敏锐/敏感)而多情的心。
1、语段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喧嚣.xi āo 横亘.g èn B 、蜿.蜒w ān 偏僻.b ì C 、瓦楞.l éng 桎梏.h ào D 、拂.过f ú 呢喃.l án 2、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凝滞 山重水迭 B 、纠缠 崇山峻岭 C 、屋檐 万籁俱寂 D 、酣睡 风声鹤唳 3、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粗鄙 摇撼 敏锐 B .粗陋 摇曳 敏锐 C .粗鄙 摇曳 敏感 D .粗陋 摇撼 敏感 4、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①废弛的古驿道被乱草密林遮蔽 ②若号角吹响B .①乱草密林遮蔽了废弛的古驿道 ②若远人轻唤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年级_______班姓名________________考场号______________座位号______________………………………………密………………… 封……………………线……………………………C.①废弛的古驿道被乱草密林遮蔽②若远人轻唤D.①乱草密林遮蔽了废弛的古驿道②若号角吹响5、下列句子中,表达准确、逻辑严密的一句是( )A.青岛峰会开幕在即,岛城已做好了招待从祖国四面八方而来的客人。
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中二语文试卷)班级姓名成绩一、默写11分(每格一分)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破灭之道也。
2.思厥先祖父,,,以有尺寸之地。
3.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
4.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映带左右,引以为,列坐其次。
5. 仰观宇宙之大,,所以,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二、选择题21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A.永和九年,岁在癸.kuí丑,暮春之初,会于会.kuài稽山阴之兰亭,修禊.qì事也。
B.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qiè,未尝不临文嗟.jiē悼.diào,不能喻之于怀。
C.有如此之势,而为wéi秦人积威之所劫jié,日削xiāo月割,以趋于亡。
D.洎jì牧以谗chán诛,邯hán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2.下列各项没有错别字的一项()(3分)A.奇耻大辱若无奇事鸦躁B.慷概激昂熙熙攘攘宣嚣C.沸反盈天理直气壮烟霭D怅望低徊风尘扑扑高亢3. 例句中应该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3分)(1)折回的和遇险的都为____三峡的航道尽了力,但也给后来者_____了精神负担。
(2)在那时的人看来,完成我们今天从事的业绩,会跟玩积木一样_________了。
A.探明增加轻而易举 B.探明增添易如反掌C.查明增加易如反掌 D.查明增添轻而易举4. 下面划线的字意义不同的一组是( ) (3分)A.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B.弃甲曳兵而走斩木为兵C.或五十步而后止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D.是亦走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5. 下列成语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 .迥乎不同:比喻差别很大,完全不一样B .安土重迁:在一个地方住惯了,重视搬入新房。
高教版语文拓展模块期中测试题及答案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高二语文期中测试题班级一、选择题(共12分,每题2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吮.吸(shǔn)衣.钵(yì)笑靥.(ya)泊.船(pō)B.废墟.(xū)欺.骗(qī)钦.佩(qiān)蒙蔽.(bǐ)C.牟.利(m?u)罹.难(lí)瞥.见(piē)费解.(jiě)D.偶.然(ǒu)百舸.(kě)荒唐.(táng)咆哮.(xiào)姓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名 A.战栗浓香驰骋濒临B.眩耀幻想仓促废解C.震惊智惠饿殍困卷D.雕刻点脚玫鬼融会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经历了这么多磨难,但是他还是人心是好的。
(2)讲诚信,做一个值得他人的同志。
(3)鲁迅是中国革命最可的朋友。
A.相信信赖信任 B. 信赖信任相信考 C. 相信信任信赖 D. 信任相信信赖号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对岸一片树林,蓊蓊郁郁....的。
B.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好友请教。
C.失望把勇气赋予那些由于恐惧而逆来顺受....的人们。
D.既然个人不能控制,那就顺其自然....,只做个人所应该做的事。
- 1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A.七月的内蒙古草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B.同学们以敬佩的月光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英雄的报告。
C.我们的体质常常威胁我们,可是任何人也不敢藐视它的权利。
D.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的发生,我们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
6、下列各句中不是比喻修辞的一组是()A.敌人已经成为瓮中之鳖,不好攻暂且围着算了。
B.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健壮,沉默,又有生气。
C.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
D.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
二、填空题(共15分,每空1分)1.《我很重要》的作者是(人名),当代女作家,国家一级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散文集。
河南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四单元测试卷教材名称(完整)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四版)教材ISBN号 978-7-04-052291-4主编陆迎真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命题范围教材第 139 页至第 154 页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拈断(niǎn)钦佩(qīng)绮靡(mí)瑰丽(guī)B.拘泥(ní)李煜(yù)笃嗜(dǔ)恐吓(xià)C.造诣(yì)氛围(fēn)蹩脚(bié)着落(zhuó)D.哽咽(yàn)携手(xié)戊戌(wū)窒息(zhì)2.不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不可磨灭索然无味谈笑风声入不符出B.迥然不同叹为观止贻笑大方墨守成规C.扣人心弦意味深长全神关注无动于衷D.望洋兴叹一愁莫展不记其数各行其事3. 下列各项中,作品、作者、体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 《反对党八股》——鲁迅——议论文B. 《文学的趣味》——朱光潜——文艺论文C.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张文勋——诗歌D. 《音乐就在你心中》——陈钢——小说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鲁迅曾经批评过这种人,他说:“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
”B.知、好、乐三种心理活动融为一体,就是欣赏,而欣赏所凭的就是趣味。
C.其结果,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仿佛像个才子,实则到处害人。
D.音乐是什么?我——懂吗?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国古代的许多诗人,为了写好一首诗,反复推敲,锤字炼句,有限的字在他们笔下,花样翻新,变化无穷,创作出瑰丽多姿的艺术品来。
B.刘老师退休了,但他无时无刻都牵挂着那些孩子。
C.在同学们观看了电影《长津湖》后,受到了深刻地教育。
D.字典上的字,每个识字的人都可以使用,但是,同一个字在不同的人笔下,却能发挥不同的作用。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
这句话出自《______》。
2. 登东山而小鲁,______。
这句话出自《______》。
3. 《文学的趣味》的作者是______。
4. 《米洛的维纳斯》阐述了艺术创作中______、以少胜多______艺术原则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方法。
5. 王安石,字明允,______时期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6.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______。
7. 苏老泉,二十七。
始发奋,读书籍。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______、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8.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道,2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 攫住(ju)发掘(ju)匀称(chng)B. 荒诞(dn)执笏(h)丰腴(y)C. 妩媚(mi)洋溢(y)骨髓(su)D. 回溯(shu)沐浴(m)麻痹(p)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油然而生叹为观止迥然不同B. 更胜一筹无可置疑变幻不定C. 出神入化标新立异阴谋诡计D. 相形见绌良秀不齐扑朔迷离3. 对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知之者不如好(喜爱)B. 引以为流觞(饮酒)曲水C. 谬种(坏东西)D. 征(求)塞深邃(精深)4.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组是()A. 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B. 从文章风格看,《庄子》奇幻,《孟子》雄辩,《荀子》浑厚,《韩非子》峻峭,实在各有千秋。
C. 广州恒大足球队5.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在微博世界里要激起涟漪,引发爆棚效应,靠陈词烂调是不行的,必须得下一番功夫。
B. 在日新月异的网络文化里,流行语层出不穷。
从这些流行语中,我们能窥见社会百态。
C. 城镇建设需要高屋建领,在推进过程中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否则得不尝失。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 谦逊(xùn)谈笑风生(shēng)精益求精(jīng)B. 悠然自得(yóu)谈笑风生(shēng)悲欢离合(lí)C. 谦逊(xùn)谈笑风生(shēng)悲欢离合(lí)D. 悠然自得(yóu)谈笑风生(shēng)精益求精(jīng)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油然而生叹为观止迥然不同B. 更胜一筹无可置疑变幻不定C. 出神入化标新立异阴谋诡计D. 相形见绌良秀不齐扑朔迷离3. 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知之者不如好(喜爱)之者B. 举一反三(举出一个例子,推广到其他方面)C. 雕虫小技(指技艺、技能等)D. 狐假虎威(比喻借助别人的势力欺压人)4. 《离骚》的作者是:()A. 屈原B. 宋玉C. 楚辞D. 汉赋5. 《红楼梦》的作者是:()A. 曹雪芹B. 吴敬梓C. 蒲松龄D. 红楼梦6.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B.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C.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D. 世间万事,皆如浮云,唯有你在我心中7. 下列词语中,与“破釜沉舟”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背水一战B. 破罐破摔C. 鸿毛之重D. 轻而易举8. 下列词语中,与“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水落石出B. 柳暗花明C. 山穷水尽D. 桃红柳绿9.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世间万事,皆如浮云,唯有你在我心中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C.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D.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10. 下列词语中,与“画龙点睛”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一鸣惊人B. 突破口子C. 破釜沉舟D. 雕虫小技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一位年轻有为的作家。
焦陂职高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完卷时间:120 分钟满分:150分)专业班级座号姓名成绩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选出下列词语注音有错(de)一组:A.褐(hè)色红缯(zēng)醴(lì)酪(lào)B.贮(zhù)藏将(qiāng)进酒馔(zhuàn)玉C.啖(dàn)萌蘖(niè)龟(jūn)裂D.欢谑(xuè)沽(gū)酒岑(cén)夫子2.下列句子中成语(de)使用,最恰当(de)一项是:A.建国大业在我市上映时,电影票极其难买,电影院内中途退场(de)观众也是凤毛麟角.B.美国第一位非洲裔总统奥巴马(de)就职电力成为全世界关注(de)焦点,在他(de)故乡肯尼亚,人们更是载歌载舞,弹冠相庆.C.这次世界博览会上,展出(de)都是当今世界最顶尖(de)科技和文化产品,参观(de)人们如趋之若鹜,纷纷涌向个个国家(de)展厅.D.在西藏打砸抢烧时间中,部分西方媒体不顾新闻道德和准则,刻意剪辑和加工原始图片,隐去暴徒施暴(de)画面,将救护车说成军车、救人说成抓捕,颠倒黑白,制造事态严重(de)假象,令人怀疑其背后(de)目(de)和用意.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de)一项是:A.医院(de)大夫说,这实在太悬了,对于瘫换(de)病人,这差不多是要命(de)事.B.过了几年,我(de)另一篇小说又饶幸获奖,母亲已离我整整七年了.C.“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说,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D.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照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大意.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de)一句是:A.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de)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de)文章会是她写(de).”B.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de)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C.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D.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5.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画线处(de)三个词语,最恰当(de)一项是:①盛产荔枝(de)地区,应该_________发展荔枝(de)生产.②社会主义现代化(de)荔枝生产,应该能够_________满足广大人民(de)生活需要.③现在海南岛有无核荔枝,核就更加_________了.A.大力逐渐脱化 B.大力逐步退化C.大举逐步脱化 D.大举逐渐退化6. 对下列诗句理解错误(de)一项是: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人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老,以黄河(de)伟大永恒衬托生命(de)渺小脆弱.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de)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de)人生说得更短暂.C.“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表现了作者消极(de)思想:人生得意时,要尽情地寻欢作乐,别让金杯玉露空对天上明月.因为人生寿命如黄河之水入海,一去不返,因此,应及时行乐,莫负光阴.D.“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诗人乐观自信(de)肯定自我价值(de)宣言,流露出怀才不遇和渴望入世(de)积极思想感情.7.对下列句子使用说明方法(de)判断不正确(de)一项是:A. 旧记载中还有一些稀奇(de)品种,如细长如指形(de)"龙牙".(引用)B. 荔枝壳表面有细小(de)块状裂片,好象龟甲,特称龟裂片.(打比方)C. 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列数字)D. 荔枝也有淡红色(de),如广东产(de)"三月红"和"桂绿"等.(举例子)8.下列文体常识表述不正确(de)一项是:A.散文(de)主要特征是“形散神不散”.B.小说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其中塑造人物形象是核心.C.词作为一种体裁,脱胎于音乐.很多词本身是可以谱曲歌唱(de),好多词牌是由填词用(de)曲调名演变来(de),如“浣溪沙”“雨霖铃”“水调歌头”等.D.古体诗,又称“格律诗”,指(de)是用文言文写出(de)诗,对诗(de)字数、句数、音韵格律都有严格要求.近体诗,指(de)是不讲究音韵格律(de)自由诗.二、填空题、共10分1陈王昔时宴平乐,--------------2---------------,朝如青丝暮成雪3、乱石穿空,——————,————————,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4将进酒(de)作者是________,____朝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de)浪漫主义诗人.5、人生如梦————————三、阅读题,共30分(一)阅读合欢树课文节选,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10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de)作文做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de)文章会是她写(de).“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de)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10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做根本不在意她(de)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de)女(de).那时,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de)裙子.1、合欢树一文中,作者以什么为顺序回忆了关于母亲(de)往事(2分)2、本段所写为何事,请用简要语言加以概括,不得多于15字.(3分)3、请根据选文,归纳出10岁那年“母亲”(de)形象特征.(3分)4、母亲对我(de)获奖,持什么态度(3分)5、谈一谈,此时(de)“我”对母亲(de)态度怎样(2分)并归纳“我”(de)性格.(3分)(二)阅读将进酒,完成下列各题: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①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②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③ ,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 ④:钟鼓馔玉不足贵, ⑤ .古来⑥ ,惟有⑦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⑧ ,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10、课文内容,默写文中空白处(4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_11、词语解释有错误(de)一项是:(3分)A.烹羊宰牛且.为乐且,暂且B.与君歌.一曲歌,唱歌C.径须沽取.对君酌取,拿取D.与尔同销.万古愁销,消除12、“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一句解释正确(de)一项是:(3分)A.陈王曹植从前设宴时非常(de)平和与欢乐,喝一斗酒赏十千钱,纵情地欢乐.B.陈王曹植从前设宴时非常(de)平和与欢乐,喝着千钱一斗(de)名贵酒,纵情地欢乐.C.陈王曹植从前在平乐观设宴,喝着千钱一斗(de)名贵酒,纵情地欢乐.D.陈王曹植从前在平乐观设宴,喝一斗酒赏一千钱,纵情地欢乐.13、、“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一句中,加点字词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作用是(4分)(三)背诵师说做下列题目一、选择题:1. 下列加点词语(de)含义与现在(de)用法分析正确(de)一组是()2分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6.用课文原文回答下列问题:12分①老师(de)职能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择师(de)标准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作者引述孔子(de)言行得出了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五、作文,共60分请叙述一件“最令我感动(de)事情”,字数不少于600字.要表达出真情实感.五、作文,共60分答案一、二、1、史铁生我与地坛务虚笔记亲情2、贾祖璋科技小品知识性趣味性红荔枝成熟(de)颜色3、李白唐太白青莲居士4、征召类告知类寻找类5、“一事一文”文字简明扼要内容多要分项三、1、时间2、十岁那年作文竞赛获奖3、“年轻”“聪明”“最好看”爱美爱生活4、故作轻慢警戒勉励5、不理解倔强好强6、空间7、大小重量8、①列数字②引用、列数字③打比方、下定义9、“通常”一词为限定范围(de)词语;“共有十三种”则采用了确数.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de)准确10、略11、C12、C13、夸张通过描写诗人(de)豪饮,表现了放荡不羁、豪迈飘逸(de)诗风。
2011级期中语文试题姓名班级分数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4分)一、基础知识。
(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募.捐描摹.羡慕.蓦.然回首B、挑衅.湖畔.叛.变绊.手绊.脚C、倩.影靓.女靖.康草木菁菁..D、奴婢.麻痹.裨.益纵横捭.阖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游目骋怀同仇敌忾蓊蓊郁郁充耳不闻B、熙熙攘攘仁慈恻隐面面相觑人弦俱寂C、穿凿付会拆中是非屏气凝神强弩之末D、越俎代庖脍炙人口报仇雪耻蒙冲斗舰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为了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这个制造假烟的窝点曾两次停业,待风声一过又东山再起....。
B、《女娲补天》的故事,虽然是地老天荒....时代的神话,但至今仍有强大的艺术魅力。
C、他讲笑话从不嬉皮笑脸,当你笑个不停时,他仍道貌岸然....地讲下去。
D、他是我最真诚的朋友,经常对我耳提面命....,使我在工作中少犯许多错误。
4.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解放后对淮河进行了综合治理,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区很大。
②许多国际友人,也在这东方的节日情调中,和中国朋友一起选购着鲜花。
③当然,严格地讲,语言和文化一般的并列关系,部分与整体的对待关系。
A、受益沉醉不是/就是B、收益沉醉不是/而是C、收益陶醉不是/就是D、受益陶醉不是/而是5、下列各名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更要全面继承和发挥中华文化传统。
B、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的祖籍是江苏泰州人。
C、一个人变好变坏,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
D、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是学校、家庭、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将分三步实施:一是“绕”,即卫星绕月飞行;二是“落”,即探测装置登上月球;三是“回”,即采集月壤样品返回地球。
2022-2023学年高教版拓展模块中职语文周测试卷(1)一、情境性理解与运用能力(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分)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谄媚 chǎn 吮吸yǔn 肄业 yì 锲而不舍 qìB.水獭lǎn 丝绦 tāo 霰弹sǎn 饮鸩止渴zhènC.逡巡 qūn 酗酒 xù 歼灭 jiān 悄然无声 qiǎoD.自诩 xǔ 招聘 pìn 执拗 ǎo 面面相觑 jiàn2.(2分)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申张正义 谈笑风生 礼尚往来 别出心裁B.勇往直前 循序渐进 有条不紊 举手投足C.姹紫嫣红 心旷神怡 人情世故 恰如其分D.仗义执言 渔翁得利 与时俱进 焕然一新3.(2分)对下列诗句朗读的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B.万类/霜天/竞/自由C.忆/往昔峥嵘/岁月稠D.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4.(2分)下列加点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凋谢diāo 潭柘寺tuò 点缀zhuì 落蕊ruǐB.细腻nì 平仄zè 椭圆tuǒ 歧韵qíC.文钞chāo 橄榄lǎn 混沌hún 普陀tuóD.鲈鱼lú 夹袄jiā 驯鸽xùn 譬如pì5.(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B.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
C.季节有自己的变化规律,它总是春、夏、秋、冬,循序渐进。
D.一个明智的人应当具有一叶知秋、举一反三的能力。
6.(2分)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中,正确的一项是( )A.《致橡树》和《我愿意是急流》运用了诗歌中鲜明生动的比喻和象征,能让读者插上想象的翅膀,使诗歌更有韵味和感染力。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荒芜(wú)B. 嫉妒(jí)C. 沉默(mò)D. 贪婪(lá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在公园里看到了一只可爱的小狗。
B. 我觉得这本书很有趣,所以我推荐给同学们。
C. 老师鼓励我们要认真学习,争取取得好成绩。
D.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但是我看不懂。
3.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朵花真像一个小姑娘。
B. 月亮像一个大玉盘。
C. 那座山高得像一座城墙。
D. 那只鸟儿像一片树叶。
4. 下列词语中,含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精心(jīng xīn)B. 漫步(màn bù)C. 精彩(jīng cǎi)D. 珍惜(zhēn xī)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喜欢看书,尤其是历史书。
B. 这本书很有趣,但是我看不懂。
C. 老师鼓励我们要认真学习,争取取得好成绩。
D.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但是我看不懂。
6. 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不说话。
B. 荒芜:土地荒芜。
C. 精彩:非常好。
D. 贪婪:非常饥饿。
7. 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如果你努力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
B. 因为努力学习,所以取得了好成绩。
C. 不仅努力学习,还要参加课外活动。
D. 只要努力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
8. 下列句子中,句子结构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很有趣,所以我推荐给同学们。
B. 我觉得这本书很有趣,所以推荐给同学们。
C. 这本书很有趣,推荐给同学们。
D. 我觉得这本书很有趣,推荐给同学们。
9. 下列句子中,句子意思完整、通顺的一项是()A. 我喜欢看书。
B. 我喜欢看书,尤其是历史书。
C. 我喜欢看书,历史书。
D. 我喜欢看书,历史。
10.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朵花真像一个小姑娘。
2014学年第二学期语文期中试卷(本试卷仅供13杭州机电3+2班使用)命题、校对人王伟英姓名得分一、选择题(20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约.鸡蛋(yuē)苑囿.(yòu)鞭笞.(tái) 摧山坼.地(chè)B.逡巡(qun) 藩篱(fan) 瞋目(chen) 燧.木取火(suì)C.寒暄.(xuān) 烟霭.(ǎi)夔门(kui) 崤山(yao)D.酣睡( han) 行.伍(xíng)耸峙.(chí)国子监.(jiàn)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烦躁上溯翎毛长篙B.啃噬和煦心扉端倪C.褐色绮辉窸窣胆怯D.街坊房檩祭酒碑竭3.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风又从废墟上吹过,依然发出“留——留——”的声音。
B.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
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C.有的耸峙云霄;有的横枕江面;有的像虎豹迎面扑来,似已躲闪不及;有的像天女腾空飞起,仿佛转瞬即逝。
D.“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张新发觉妻子头上的白发和脸上的皱纹又增添了几根。
B.在杀害、倒卖大熊猫皮犯罪活动猖獗的地区,要组织开展专项斗争和专项治理。
C.她操着流利的上海话和丰富的表情,讲得生动极了。
D.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精神焕发、干劲十足。
5、下列句中加点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A、外连横而斗诸侯B、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C、序八州而朝同列D、追亡逐北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不属于名词用作状语的是()A、吾得兄事之B、常以身翼蔽沛公C、沛公军霸上D、天下云集响应7、下列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B、弃甲曳兵而走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D、赢粮而景从8、下列句子中“胜”的意思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A、刑人如恐不胜B、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C、盛景怡情D、数不胜数9、从句式角度分析,与其它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A、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B、吾属今为之虏矣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D、若属皆且为所虏!10、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或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代词,代情况)B、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到)C、填然鼓之(句末衬词,无词义)D、不知老之将至(的)二、填空(6分)1.《废墟的召唤》是当代女作家的作品,文中的废墟指的是。
2.《过万重山漫想》的作者是,原名刘国正,诗人、杂文家、家。
3.长江三峡指的是、、。
4.面对这奇景,语言中的一切辞藻都,积存在我记忆里的那些古人今人的文字,竟如同临阵脱逃的怯弱者,都躲藏起来,无影无踪了。
至于我这支惯于唠叨的笔,为了免于留下的笑柄,也知趣地变成了哑子。
5、总结的格式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三、正确翻译下列句子(8分)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4、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四、阅读(2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它距离闹市很近,打个酱油,约二斤鸡蛋什么的,很方便,但又似很远。
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
偶尔有剃头挑子的“唤头”(像一个大镊子,用铁棒从当中擦过,便发出噌的一声)、磨剪子磨刀的“惊闺”(十几个铁片穿成一串,摇动做声)、算命的盲人(现在早没有了)吹的短笛的声音。
这些声音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里更加安静了。
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
胡同两边是若干四合院连接起来的。
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
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
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不是最主要的部分。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
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
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檩,断砖墙。
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
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
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作者是当代作家,他的小说《》获得了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他曾参与了京剧样板戏《沙家浜》的创作,本文是作者为摄影艺术集《》写的序。
2.第一段说:“它距离闹市很近,打个酱油,约二斤鸡蛋什么的,很方便,但又似很远。
”这里的“很近”是指:,“很远”是指:。
3.第一段中“偶尔”一词能否删去?在文中有何作用?4.“这些声音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里更加安静了”,这句话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突出了什么样的环境特点?5.文章说:“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请分条概括住在胡同里的居民的封闭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1~5题。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méng)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yī)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yōu)棘矜(qín),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duó)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nàn)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语段是在秦“余威震于殊俗”的背景下极写陈涉之弱,那么,我们探讨两个问题:1、请概括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将陈胜与九国之师作比较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极写陈涉之弱,在表现上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面关于文段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段文字集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几组对比,非常鲜明地突出了全文中心。
B.本段文字以陈涉起义的史实为论据,用反衬的写法,揭示了秦王朝覆灭的原因。
C.作者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意在讽今。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点出全文写作意图。
D.本段文字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收束全篇,点明主旨。
4.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且夫”一句,写秦朝江山依旧,险关如故。
照应课文第一段,说明秦非亡于地理形势的变化。
B.本段是在前文铺叙基础上的集中议论,大量的史实使作者的论点水到渠成。
C.“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全文的中心,作者用以劝说当代及后世统治者施行仁义以安民。
D.对比论证是本段的鲜明特色,将陈胜与山东六国进行对比,说明比陈胜强大的山东六国未能战胜秦国的原因,以及秦亡于陈胜首倡的起义,均在于他们不施行仁政。
5.这段文字节选自课文《》,作者是(朝代)时期的家、家(人名)。
五、仿写练习(6分)依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
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
(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海是水的一部字典:浪花是部首,涛声是音序,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六、写作(4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非洲草原上有一种被称为“草地之王”的植物叫尖毛草。
可它的生长过程却极为特别。
它在生长的最初半年里,只有一寸高,人们甚至看不出它在生长,更没有人能看出它日后将成为“草地之王”。
但是半年后,在雨季到来之际,尖毛草几天时间就能长到一两米的高度。
研究表明,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尖毛草其实一直在疯长,但疯长的只是根部,长度往往超过28米!这为尖毛草日后长高打好了基础。
阅读以上材料,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