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建筑发展简介
- 格式:ppt
- 大小:318.00 KB
- 文档页数:27
西方建筑发展史西方建筑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古希腊建筑以庙宇和剧院为代表,注重比例、对称和几何形状。
古罗马建筑则更加实用,以大型公共建筑和水利工程为主。
这两个古代文明的建筑风格对西方建筑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中世纪是西方建筑发展的重要时期。
教堂是当时建筑的主要类型,表现出浓厚的宗教氛围。
哥特式建筑成为中世纪西方建筑的代表,以它的尖拱形式、细长的飞扶、彩色玻璃窗和繁复的雕刻而闻名。
这种风格在整个欧洲得到广泛传播,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文艺复兴是西方建筑史上最重要的时期之一。
这一时期重塑了西方建筑的面貌,以人文主义的思想为指导。
文艺复兴建筑注重比例、对称和永恒的美,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对后来的建筑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代表性的文艺复兴建筑包括圣彼得大教堂和梵蒂冈宫殿,它们成为了意大利建筑的典范。
巴洛克风格是17世纪后期到18世纪初期的建筑风格。
巴洛克建筑以复杂的装饰和丰富的细节为特点,常常带有宏伟的尺度和整体感。
这种风格在欧洲各地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教堂和贵族宅邸。
巴洛克建筑的代表作有法国凡尔赛宫和奥地利美泉宫。
19世纪是建筑史上的现代主义时期。
这一时期的建筑师试图通过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创造新的建筑形式。
工业革命带来了新的材料和技术,如钢铁和玻璃,这为建筑师们提供了更大的设计空间。
代表性的现代主义建筑包括埃菲尔铁塔和纽约的洛克菲勒中心。
20世纪后期以来,后现代主义建筑开始兴起。
这种风格强调对历史和传统的否定,追求独特性和个性化。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标志是各种形状和尺度的结合,常常与周围环境产生对话。
代表性的后现代主义建筑有悉尼歌剧院和美国坎普劳文艺术中心。
总体而言,西方建筑发展史反映了人类社会、文化和技术的进步。
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经典主义,到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再到文艺复兴、巴洛克、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风格的兴起,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这些不同风格的建筑在贡献了建筑史的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体验和审美观念。
西方建筑风格的历史演变西方建筑风格的历史演变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这些古代文明的建筑风格对后来的西方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的风格和流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兴盛和衰落。
本文将探讨西方建筑风格的历史演变,并分析其中的主要特点和影响。
1. 古希腊建筑风格古希腊建筑风格以其独特的比例和典雅的设计而闻名。
典型的古希腊建筑包括神庙和剧场。
古希腊建筑以合理的对称性和简洁的线条为特点,采用石柱和三角形前庭的形式。
这种风格运用在城邦的建筑中,展示了古希腊对美的追求和民主价值观。
2. 古罗马建筑风格古罗马建筑风格在古希腊风格的基础上发展,并吸收了其他地中海文明的元素。
古罗马建筑具有宏伟和实用的特点,如斗兽场和浴场。
它采用拱门、穹顶和圆顶等工程技术,结合了宏伟的比例和丰富的装饰。
古罗马建筑的遗产仍然在现代城市中广泛存在,例如罗马的斗兽场和巴黎的凯旋门。
3. 中世纪哥特式建筑中世纪哥特式建筑是西方建筑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它兴起于12世纪,以其高大的尖顶、拱形和飞扶壁而闻名。
哥特式建筑以宗教建筑为主,如教堂和大教堂。
它表达了基督教信仰的力量和荣耀,同时展示了独特的建筑技术和工艺。
著名的哥特式建筑包括巴黎圣母院和科隆大教堂。
4. 文艺复兴建筑风格文艺复兴时期标志着人文主义的兴起,这对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艺复兴建筑追求对古罗马和古希腊建筑的复兴,并加入了当时的科学和艺术元素。
它具有对称性和比例的重要性,以及经典的柱式和拱门设计。
著名的文艺复兴建筑包括佛罗伦萨的圣十字圣殿和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
5. 巴洛克建筑风格巴洛克建筑风格在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盛行于欧洲。
它以其壮丽、奢华和装饰繁复而闻名。
巴洛克建筑注重动态和戏剧化的效果,运用曲线、雕塑和壁画等元素。
这种风格在教堂、宫殿和庭院等建筑中尤为常见。
著名的巴洛克建筑包括法国凡尔赛宫和奥地利的梵蒂冈。
6. 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主导风格。
围绕形态特点和技术支持总结西方建筑发展脉络
西方建筑的发展脉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以石材和大理石为主要材料,追求对称美和规则美。
建筑形式主要有三种:柱式建筑、圆形建筑、拱式建筑。
技术支持方面,主要采用手工加工的方式。
2. 中世纪时期:中世纪建筑以宗教建筑为主导,建筑形式主要有教堂和城堡。
中世纪建筑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如尖拱、凯旋门和植物纹饰等,这些技术使建筑更加复杂。
3. 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提倡对古典建筑的复兴和再创作。
巴洛克时期强调“超越自然”,形式追求曲线美和装饰美。
技术方面,砖石结构、拱桥、穹顶、壁画等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4. 工业化时期:工业化时期建筑将机器生产和大量制造相结合,使建筑更加快速和规范化。
建筑形式多样,技术方面出现了钢筋混凝土、玻璃幕墙、自动化控制系统、电梯等先进技术。
总体来说,西方建筑从一开始就重视对称和规则美,后来又在形式和技术方面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改进。
现代的西方建筑注重环保、节能和创新,形式多样,技术不断更新,如3D打印和智能化系统等。
西方建筑的发展历程西方建筑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在这个时期,建筑风格主要以古典主义为主,它们被认为是建筑史上的里程碑。
古希腊的建筑风格注重对称、比例和几何形状,同时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在古罗马帝国时期,建筑风格发展到了更高的水平。
这个时期的建筑大多是威严庄重的,尤其是宫殿、剧场和浴场等公共建筑。
其中最著名的是古罗马竞技场,它结合了功能、美学和工程技术。
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欧洲陷入了中世纪时期,这一时期的建筑风格被统称为“罗曼式风格”。
这种风格以宗教建筑为主,它们有着厚重、沉稳的外墙和拱门,以及浮雕和雕塑等装饰。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古典主义建筑再度兴起。
在这个时期,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成为了西方建筑的灵感之源。
它们的特点是对称、几何形状和比例的精确运用,以及希腊柱式和罗马拱门的再现。
最著名的文艺复兴建筑就是意大利的圣彼得大教堂和梵蒂冈宫殿。
随着时代的变迁,巴洛克风格在17世纪兴起,它强调对称、壮观和富丽堂皇的装饰。
这种建筑风格主要表现在宗教、政府和贵族的建筑中,如巴黎的凡尔赛宫和圣彼得堡的冬宫。
18世纪是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盛行时期。
这种风格汲取了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的精髓,强调对称、简洁和纯净的线条。
代表作品包括英国议会大厦和巴黎的卢浮宫。
19世纪是现代主义建筑的起源。
这一时期的建筑师开始回归功能主义,建筑应该以功能为先,而不是纯粹的装饰。
代表作品包括美国芝加哥的肯尼迪格大厦和德国柏林的巴哈姆斯大厦。
20世纪初,现代主义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建筑师们开始探索新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同时追求更简洁、更几何和更实用的建筑形式。
例如,德国建筑师葛罗皮乌斯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的原则,强调建筑的外形应该与其功能相匹配。
代表作品包括法国巴黎的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和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
到了21世纪,建筑风格更加多样化,表现了多元文化的交流和当代技术的影响。
例如,英国的伦敦碎片大厦和美国的迪士尼音乐厅都融合了现代和未来主义的元素。
西方建筑的发展历程西方建筑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和罗马时期。
希腊建筑主要以神殿为代表,采用了对称和比例的原则,形成了独特的柱廊式建筑风格。
罗马建筑继承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同时加入了更多的拱形结构和穹顶,使得建筑更加宏伟。
罗马的建筑工程包括庞大的公共建筑、水道系统和道路网络,展示了罗马帝国的强大和繁荣。
中世纪是西方建筑的一个重要时期,宗教建筑成为主要的建筑类型。
罗曼式建筑呈现出厚重的墙体和小窗户的特点,而哥特式建筑则采用了更多的尖拱、高尖塔和玻璃窗,使建筑更富有空间感和气势。
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建筑的转折点。
建筑师们开始回顾并吸收古希腊和罗马的建筑特点,注重对称和比例的原则,追求和谐和美感。
意大利建筑师安德烈亚·潘杜里奥的作品对后世建筑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提倡建筑应该符合数学原理,成为科学的艺术。
18世纪的巴洛克艺术强调装饰和动态感,其代表性建筑有法国凡尔赛宫和意大利罗马的聖伯多祿大殿。
而19世纪的新古典主义则追求清晰的几何形状和对称感,经典的代表作品有希腊雅典神庙的复制品巴黎圣母院等。
20世纪是西方建筑的快速发展时期。
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兴起推动了建筑的创新和功能性的追求。
建筑师们试图摒弃装饰和历史的包袱,采用简洁的线条和大量的玻璃窗,追求空间的流动和光的变化。
德国建筑师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和美国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等都是现代主义建筑的重要代表人物。
当代建筑则更加多样化和包容,包括了很多激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的应用。
建筑师们尝试各种材料和结构,注重可持续性和环境保护。
例如,法国建筑师让·努维尔设计的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和西班牙建筑师安东尼·高迪设计的圣家堂都是当代建筑中的杰作。
总的来说,西方建筑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古代文明到现代科技的演变,反映了西方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
各个时期的建筑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意义,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文化的遗产。
概述西方近现代建筑转折——从古代到现代现代建筑运动的产生背景:1、许多传统建筑类型如教堂、宫殿、城堡、府邸等已经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而现代建筑正处于建造盛期,工期紧迫,讲求效率和经济性;2、新的建筑材料和新的建筑方法应运而生,必然导致新的建筑形式的出现。
现代建筑的萌芽1、世界博览会建筑1851年由英国园艺师帕克斯顿设计的伦敦“水晶宫”展览馆1889年由法国铁路桥梁工程师埃菲尔为巴黎博览会设计的埃菲尔铁塔(博览会的机械馆就布置在铁塔后面,是一座空前的大跨度建筑,长420米,跨度达115米,四壁全为大玻璃)标志着20世纪建筑历史的到来,即现代建筑的诞生。
2、工艺美术运动代表人物为莫里斯和拉斯金1859~1860年间由魏布设计的莫里斯自宅“红屋”是工艺美术运动的代表作。
红屋平面布置按功能要求呈“L”型,不加粉刷,大胆摒弃了传统贴面的装饰,表现出材料本身的质感。
将功能、材料与艺术造型相结合。
3、新艺术运动及其影响19世纪80年代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新艺术运动是欧洲真正改变建筑形式的信号。
其目的是解决建筑和工艺品的艺术风格问题,这一派的建筑师反对历史的样式,想创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能适应工业时代精神的简化装饰。
其主要成就是室内装饰,建筑外形较简洁,常有花饰。
典型的例子是霍尔塔设计的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住宅室内。
装饰的主题是模仿自然界繁荣生长的草木的形状曲线,墙面、家具、栏杆及窗棂等莫不如此。
人物:西班牙建筑师高迪,作品具有强烈的怪诞性,带着神秘的朦胧感代表作:西班牙巴塞罗那的米拉公寓(上帝遗落在人间的玩偶)、圣家族教堂(“玉米棒”,建造了110多年至今仍未完工)奥地利形成了以瓦格纳为首的维也纳学派。
1895年瓦格纳出版了《现代建筑》一书,指出新材料、新结构必将导致新形式的出现,并反对历史样式在建筑上的重演。
路斯认为:“装饰就是罪恶”,认为建筑“是依靠本身的形体之美而不是依靠装饰”,代表作为1910年在维也纳建造的斯坦纳住宅,建筑完全没有装饰。
西方建筑史的发展历程一. 古代建筑风格的形成1.1 早期文明的建筑风格•古埃及建筑•古希腊建筑•古罗马建筑1.2 罗曼式建筑的兴起•罗马式教堂建筑•西方古堡建筑1.3 哥特式建筑的发展•哥特式教堂建筑•哥特式城堡建筑二. 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的建筑2.1 文艺复兴建筑风格•文艺复兴城市宫殿•文艺复兴教堂建筑2.2 巴洛克建筑的繁荣•巴洛克宫殿建筑•巴洛克教堂建筑2.3 巴洛克花园与室内设计•巴洛克花园设计•巴洛克室内设计三. 工业革命与现代主义建筑3.1 工业革命对建筑的影响•钢铁结构的应用•建筑构造技术的创新3.2 装饰艺术运动与艺术建筑•装饰艺术运动的兴起•艺术建筑的特点与变革3.3 现代主义建筑的崛起•波西米亚式建筑•国际风格建筑与功能主义四. 当代建筑的多样化4.1 后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主义的特点与表现形式•多元化的建筑风格4.2 生态建筑与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的原则与设计理念•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性4.3 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建筑设计•数字化设计工具的应用•智能化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五. 结语西方建筑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的兴起。
从埃及的金字塔到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建筑,早期的建筑风格为后世奠定了基础。
在罗曼式建筑时期,教堂和古堡的建筑风格开始兴起,体现了庄严和壮观的特点。
而在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时期,教堂和城堡的建筑风格更加复杂和精细。
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西方建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文艺复兴建筑注重对古代建筑的复制和模仿,具有古典的特点和比例感。
巴洛克建筑则在文艺复兴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注重空间的变化和装饰的丰富。
巴洛克建筑在宫殿和教堂的建筑中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
工业革命的到来对建筑产生了重大影响。
钢铁结构的应用以及工艺和技术的改进,使得建筑的高度和规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装饰艺术运动和艺术建筑的兴起也使建筑表现出更多的个性和艺术性。
随后的现代主义建筑则以功能主义和简洁性为核心,追求形式与功能的结合。
西方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纪元法分类)以及各个阶段主要的建筑现象与理论0.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二世纪:古希腊时期雅典卫城总平面、帕提农神庙、三种柱式(注意与古罗马柱式的区别)特点:一、:平面构成为1:1.618或1:2的矩形,中央是厅堂,大殿,周围是柱子,可统称为环柱式建筑。
这样的造型结构,使得古希腊建筑更具艺术感。
二:柱式的定型。
共有四种柱式:1.陶立克柱式,2.爱奥尼克柱式,3.科林斯式柱式,4.女郎雕像柱式。
三:建筑的双面披坡屋顶形成了建筑前后的山花墙装饰的特定的手法。
古希腊建筑中有圆雕,高浮雕,浅浮雕等装饰手法,创造了独特的装饰艺术。
四:由平民进步的艺术趣味而产生的崇尚人体美与数的和谐。
五:建筑与装饰均雕刻化。
希腊的建筑与希腊雕刻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
1、4-15世纪:古罗马时期(拜占庭)特点,一、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
二、整体造型中心突出。
在一般的拜占庭建筑中,建筑构图的中心,往往十分突出,那体量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围绕这一中心部件,周围又常常有序地设置一些与之协调的小部件。
三、它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
其典型作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发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
四、在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变化,又注意统一,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
代表:圣索非亚大教堂、罗马万神庙(巴西利卡形式、柱式、帆拱技术、拜占庭建筑特点)2、10-12世纪:罗马式建筑为代表(罗马风建筑、罗曼建筑、似罗马建筑):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
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是10世纪晚期到12世纪初欧洲的建筑风格,因采用古罗马式的券、拱而得名。
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给人以雄浑庄重的印象。
对后来的哥特式建筑影响很大。
罗马式建筑承袭初期基督教建筑,采用古罗马建筑的一些传统做法如半圆拱、十字拱等,有时也用简化的古典柱式和细部装饰。
西方建筑归纳总结知识点西方建筑源远流长,有着丰富多样的建筑风格和设计理念。
本文将对一些西方建筑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西方建筑之美。
一、古希腊建筑古希腊建筑被誉为西方建筑的起源,以其简洁、对称的风格而闻名。
典型的古希腊建筑有神庙和剧场。
神庙通常为方形或长方形,以柱廊和三角形的顶部装饰-“三角墙”(pediment)。
古希腊的柱子有三种风格:多立克柱、科林斯柱和伊奥尼亚柱。
二、古罗马建筑古罗马建筑借鉴了古希腊建筑的元素,并发扬光大。
其典型的建筑包括大型公共浴场、剧场和大型穹顶建筑。
古罗马建筑注重工程技术和材料运用,以巨大的拱形结构和圆顶建筑为特点。
三、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起源于12世纪的法国,具有高大、细长、尖锐的特点。
哥特式建筑常见于教堂和大教堂,以其雄伟的垂直线条和复杂的拱形结构而著名。
它还倡导绘画玻璃窗的艺术,窗户上绘制着宗教故事和圣徒形象。
四、文艺复兴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在15-16世纪的意大利兴起,追求对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的复兴。
其特点是对称、比例和科学性。
文艺复兴建筑强调了圆拱、穹顶和尺度的精确计算。
典型的建筑物包括圣彼得大教堂和佛罗伦萨大教堂圣母百花大教堂。
五、巴洛克建筑巴洛克建筑起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是对文艺复兴建筑的反动。
它追求动感、豪华和装饰性。
巴洛克建筑的特点是曲线、弯曲和复杂的装饰,常见于宫殿、教堂和剧院。
凡尔赛宫是典型的巴洛克建筑之一。
六、新古典主义建筑新古典主义建筑兴起于18世纪末的欧洲,它恢复了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的风格和特点。
新古典主义建筑注重对称、平衡和简洁,常见于政府建筑和学术建筑。
华盛顿国会大厦是一个著名的新古典主义建筑。
七、现代主义建筑现代主义建筑兴起于20世纪初,以其简约、功能性和无装饰性而著称。
现代主义建筑追求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结合,常采用钢铁、玻璃和混凝土等新材料。
勒·柯布西耶和密斯·凡·德罗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
中西方古代建筑的发展概况一:古代建筑的发展概况:史前——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辽金、南宋——元——明——清1;史前:两种基本建筑形式:1穴居(陶土)2巢居(筑木)地穴建筑特点:空间,覆盖,支撑半地穴建筑:屋顶趋向复杂化,地下空间弱化半坡遗址复原图:地下空间基本已向地面转变地面建筑:空中向地面转移隼卯:早期封建建木构砖石建筑2:商周:一、茅茨土阶:技术发展成就:夯土技术成熟木构榫卯精巧,梁柱架上有匾额,柱上有斗,斗拱滥觞发明土坯推广石灰质材料修造散水3.春秋战国时期的高台建筑:建在夯土台上的多层建筑4:两汉时期;。
汉代社会经济更加繁荣,国力日益强盛,建筑规模体制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法、礼制等社会需要密切结合汉代建筑设计的突出表现是木构架建筑日趋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有了很大发展,。
开岩墓,石材砌筑梁板式墓或拱券式墓。
5: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政治不稳定,战争破坏严重,长期处于分裂状态。
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随着佛教一并传入的印度、中亚地区雕刻、绘画及装饰艺术对中国建筑设计产生了显著深远的影响,它使中国建筑雕饰设计形式更为丰富多样,广泛引用了莲花、卷草纹和火焰纹等装饰纹样,促使魏晋南北朝建筑从汉代的质朴醇厚逐渐转变为成熟圆浑。
6隋、唐时期:古代建筑达到了高潮,佛教盛行,兴建了大量寺、塔、窟。
木架构运用材料的性能,构建的比例形式趋于定型化。
宏伟、严整的方格网道系统。
7宋、辽、金时期:吸收唐代的建筑手法,但由于结构、手工业的发展,城市布局、建筑技术与艺术,都有不少提高与突破。
8元、明、清三朝时期: 1、气势恢宏社会繁荣→各类大规模宫殿、坛庙、陵墓、苑囿、寺观、城埂的建成(北京紫禁城、天坛、昌平十三陵等组群建筑)2、兼收并蓄、怀柔政策→空间布局、艺术造型、装饰风格都有创新和发展3、资产阶级萌芽→园林建造的高潮(北京西郊的“三山五园”、承德避暑山庄)4、民居、公共建筑、宗教建筑有所突破5、大木构架加强了整体性,简化了梁柱结合的方式,斗拱衰退为垫托性、装饰性二:西方建筑的发展史:1:古希腊建筑城邦国家的奴隶主民主政体→健壮的体格和完美的心灵。
西方建筑概述一、引言西方建筑是指西方国家(主要是欧洲和北美地区)的建筑风格和建筑特点。
西方建筑的发展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包括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主义、现代主义等阶段。
本文将从历史发展、特点特征和代表作品等方面全面介绍西方建筑。
二、西方建筑的历史发展1.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建筑风格•古希腊建筑:以希腊神庙为代表,注重对称、均衡和秩序,使用白色大理石和多柱廊式结构。
•古罗马建筑:借鉴古希腊建筑,强调实用性和工程技术,如古罗马水道、圆形竞技场和巨大的公共浴场。
2. 中世纪的建筑风格•罗曼式建筑:厚重的墙壁、拱顶和圆顶,如罗马式大教堂和城堡。
•哥特式建筑:高耸的尖顶、尖拱和飞扶壁,如巴黎圣母院和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
3.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高卢式建筑:复兴时期意大利建筑风格,以杜奈散列教堂为代表,注重对称和几何形式。
•文艺复兴建筑:弗洛伦萨圣母百花圣殿、圣彼得大教堂等,强调人文主义和对古罗马建筑的回归。
4. 巴洛克和古典主义时期的建筑风格•巴洛克建筑:庄严浮华的表现形式,如凡尔赛宫和巴洛克教堂。
•古典主义建筑:以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为模仿对象,追求纯粹和对称,如新古典主义美国国会大厦和法国巴黎凯旋门。
5. 现代主义建筑•运动机能主义:功能至上、简化和流线型设计,如德国包豪斯学派的建筑作品。
•国际风格:简洁、规整和纯粹的表现形式,如荷兰诺特丹米立斯广场。
•后现代主义:崇尚个性、异质和装饰性,如法国爱塔尔耶洛夫大楼和美国西雅图太空针。
三、西方建筑的特点特征1.遵循对称和几何原则:西方建筑强调对称和几何形式,注重建筑的整体均衡和秩序。
2.注重空间和体量:西方建筑追求空间感和大体量的表现,如高大的尖顶、广阔的教堂和宏伟的宫殿。
3.利用材料和技术:西方建筑使用各种材料和技术,如大理石、砖石、木材和现代的钢筋混凝土。
4.建筑艺术与功能结合:西方建筑注重建筑艺术与功能的统一,既尊重建筑的美学价值,又满足使用者的功能需求。
古希腊罗马时期(ancient Greece and Rome)时间约为:公元前3200—公元400年古希腊建筑古希腊建筑按其历史文化特征可分为四个时期:荷马文化时期(公元前11世纪-前8世纪),主要根据《荷马史诗》描写远征特洛伊的" 英雄"们的故事,了解当时希腊社会的现状。
荷马文化是从青铜过渡到铁器时代,建筑今已无存,但它在希腊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意义深远。
古风文化时期(公元前8世纪-前5世纪),希腊建筑逐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形式。
爱奥尼亚人的建筑风格端庄秀雅;多立克式的建筑风格刚劲雄健。
到公元前6世纪左右 , 形成了各自系统的做法,创造了典型的"柱式"。
古典文化时期(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是古希腊繁荣兴盛时期,创造了许多建筑珍品,主要建筑类型有卫城、神庙、露天剧场、柱廊和广场。
除爱奥尼克和多立克柱式外,在伯罗奔尼撤半岛的科林斯城,又形成了一种新的建筑柱式——科林斯式。
此种风格华美富丽,罗马时代广泛流行。
古典时期的建筑遗迹较多,世界闻名的雅典卫城及其主要殿堂帕特农神庙,就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实例。
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前1世纪),公元前4世纪周期,城邦制没落,北方的马其顿 (今南斯拉夫境内)发展成军事强国,首先统一希腊,后来不断扩展,建立起包括埃及、小亚细亚和波斯等横跨欧、亚、非三洲的马其顿帝国。
希腊古身文化,随着马其顿的远征而传到北非与西亚。
希腊文化与建筑风格同当地传统相结合,诞生了一些既具希腊建筑韵味,又合当地传统习惯的新型建筑。
史称这段历史为"希腊化时期" 。
古罗马建筑 (Roman architecture)古罗马建筑分为三个历史时期:伊特鲁里亚时期(公元前8-前2世纪 )。
这时期伊特鲁里亚王国主要在意大利半岛中部活动 , 其建筑的特色是在石作工艺、陶瓷构件生产与拱券结构方面有突出成就。
建于公元前2世纪的奥古斯都拱门,至今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