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要求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1
传染病报告卡地填写要求:《传染病报告卡》采用统一格式,用A4纸印刷,使用钢笔填写,要求内容完整、准确,字迹清楚,无错项、漏项和逻辑错误,填报人应签名。
1.卡片编号:由责任报告单位按年度编制并填写,便于填报单位内部管理。
格式为:年份(4 位数字)+ 科室代码(2 位数字,自行编号)+ 顺序号(4 位),如“2005-09-0001”。
直报时不需录入,由系统自动生成。
2.报卡类别:初诊病例及初诊死亡的病例直接标识“初次报告”。
对已填报过卡片的传染病病人,在订正诊断或发生死亡时,必须再次填报,标识“订正报告”;其中,死亡病例的报告须是因患传染病死亡的病例,患传染病但因意外或因非传染病死亡时,不需填报传染病报告卡。
病人同时患两种或两种以上传染病时应分别报卡。
3.患者姓名:填写患者的真实姓名。
4.家长姓名:14岁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
5.身份证号:应尽可能填写。
6.性别:填写社会性别。
7.出生日期:应详细填写出生年月日(公历)。
新生儿不填写出生日期,应填写发病时的实际天数。
实足年龄/年龄单位:出生日期与实足年龄,只选择填写其中一项。
出生日期不详时才填写实足年龄并选择年龄单位。
大于等于1个月、不满1周岁的,按月龄填写,年龄单位选择“月”;不满1个月的只填写日龄,年龄单位选择“日”。
8.工作单位:填写患者发病时所在工作单位的名称(含农民工);学生(托幼儿童)详填发病时所在学校(托幼机构)及班级名称;无“工作单位”者填写“无”。
联系电话:填写可与患者保持联系的电话号码,以便追踪、核实和随访。
9.病人属于:用于标识患者常住地址(居住时间≥6月)与报告单位的相对位置,在相应的类别前划“√”。
Ⅰ本县区:指病人为本地(县、区)常住居民。
Ⅱ本市其它县区:指病人为本市其他县(区)的常住居民。
Ⅲ本省其它地市:指病人为本省其他地(市)的常住居民。
Ⅳ其它省:指病人为其他省的常住居民。
Ⅴ港澳台:指病人为港澳台居民。
.Ⅵ外籍:指病人为外籍居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说明传染病报告卡必填项目:1.患者姓名(如患者为未满14岁儿童,应加填家长姓名及联系电话)2.性别3.出生日期:如只知道年龄,则只填年龄,在“实足年龄:”处填数字,不要加“岁”字,在后面“年龄单位”处选择年龄单位(年、月、日);如知道患者出生日期,则年龄不用填。
4.工作单位:除“农民”外,工作单位都必须填,如果是“农民”,工作单位不填;如果患者是“学生”或“幼托儿童”,工作单位要具体到班级,并且前面要加上“孟州市”(如:孟州市XX学校/幼儿园X年级X班)。
5.现住址:此项内容要具体到村组(如: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县(市区)XX乡(镇、街道)XX村(社区)X组/X号(门牌号))。
6.患者职业:参考第4条7.病例分类:以常见传染病举例(1)①乙肝、甲肝、梅毒、菌痢、选实验室确诊病例②丙肝、感染性腹泻、水痘选临床诊断病例③肺结核选疑似病例。
④病名如果写肠胃炎、肠炎的按感染性腹泻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2)乙肝、丙肝要分“急性”还是“慢性”;如果是慢性,下面的“发病日期”和“诊断日期”之间间隔时间至少6个月。
其中乙肝无论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化验单里只要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高出正常值的,要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其他甲肝、丙肝、戊肝阳性结果也要填报告卡。
出入院登记本及门诊日志上病名诊断写肝炎的也要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8.发病日期、诊断日期:发病日期填发病当天,诊断日期应为填写报告卡当天的时间。
9.甲乙丙类传染病及其他传染病:在对应的传染病前面的“口”里打钩“√”。
10.报告单位:孟州二院11.报告医生:为此病人的主管医生12.填卡日期:应为填卡当天,后面的“时分”应该晚于“诊断日期”的“时分”。
填卡过程中不得涂改,弄脏报告卡,不得出现画斜杠、涂黑疙瘩。
“疫情已报”章盖章说明疫情已报章盖章位置:病历首页和病历袋右上角各加盖一个,在患者的出入院登记本(医保、参合、自费)上再加盖一个,一共是三个章。
传染病报告卡必填项目传染病报告是指医务人员将诊断的传染病病例,按要求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上报给卫生防疫机构或疾病监测机构,以便及时掌握疫情动态,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传染病报告卡是一份重要的公共卫生文件,其中有些项目是必须填写的,以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传染病报告卡必填项目有哪些。
1. 病例基本信息该部分需要填写病例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身份证号码等基本信息。
这是第一步,确保填报的信息能够准确标识每一个病例。
2. 诊断信息该部分需要填写病例的主要诊断和次要诊断(如果有),包括传染病的名称、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程等。
诊断信息是判断病例所患疾病类型、传播途径、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3. 暴露史该部分需要填写病例的暴露史,包括接触病患史、食品或水源史、动物接触史等。
暴露史是判断是否存在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的重要指标。
4. 个别病例填报项目对于某些传染病如乙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需要在传染病报告卡上填写其他特定的信息,比如HBV-DNA、HCV-RNA、抗体检测结果等。
这是针对不同传染病的特殊要求,有利于深入了解每个病例的情况。
5. 法定传染病的登记法定传染病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传染性疾病,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由初诊医生填报传染病报告卡,并报告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或疾病监测机构。
这是一项非常严格的规定,必须遵守,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以上就是传染病报告卡必填项目的概要介绍。
填报传染病报告卡时需要注意的是,必填项目必须填写完整、准确,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以保证填报的传染病报告卡符合规定标准,避免因疏漏导致疾病的传播。
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要求
1、首诊医生发现疑似、临床诊断、确诊传染病患者立即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
及其他附加卡、转诊单。
2、《传染病报告卡》按照传染病法要求填写,不可缺项
漏项。
特别需要注意的项目是:
(1)14 岁以下患者必须填写家长姓名;
(2)性病、结核病患者必须填写身份证号码;其他传染病患者要求填写身份证号码;
(3)有工作单位需要填写工作单位,而且工作单位与职业一定要相符合,学生、幼托儿童传染病卡,工作单位栏目必须填写学校或幼儿园名称,及所在班级;
(4)传染病卡必须填写患者或家长联系电话;保证专科医生和疾病控制中心医生对肝炎、结核病、艾滋病、性病等传染病患者追踪治疗;
(5)现住址需要填写详细的门牌号码,肝炎、结核病、艾滋病、性病等传染病必须详细填写户籍地址,方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完成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患者追访、转诊;
(6)报告乙肝、丙肝、血吸虫三种传染病必须填写急
性或慢性,报告结核病必须填写转诊单,报告艾滋病还须填写艾滋病附卡,基本信息卡,完成确诊阳性知情告知。
(7)诊断时间必须详细填写到小时;
(8)报告性病、艾滋病必须填写性病报告附加栏。
二0 一四年一月六日。
传染病报告卡地填写要求:《传染病报告卡》采用统一格式,用A4 纸印刷,使用钢笔填写,要求内容完整、准确,字迹清楚,无错项、漏项和逻辑错误,填报人应签名。
1. 卡片编号:由责任报告单位按年度编制并填写,便于填报单位内部管理。
格式为:年份(4 位数字)+ 科室代码(2 位数字,自行编号)+ 顺序号(4 位),如“2005-09-0001 ” 。
直报时不需录入,由系统自动生成。
2. 报卡类别:初诊病例及初诊死亡的病例直接标识“ 初次报告” 对已填报过卡片的传染病病人,在订正诊断或发生死亡时,必须再次填报,标识“订正报告” ;其中,死亡病例的报告须是因患传染病死亡的病例,患传染病但因意外或因非传染病死亡时,不需填报传染病报告卡。
病人同时患两种或两种以上传染病时应分别报卡。
3. 患者姓名:填写患者的真实姓名。
4. 家长姓名:14岁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
5. 身份证号:应尽可能填写。
6. 性别:填写社会性别。
7. 出生日期:应详细填写出生年月日(公历)。
新生儿不填写出生日期,应填写发病时的实际天数。
实足年龄/ 年龄单位:出生日期与实足年龄,只选择填写其中一项。
出生日期不详时才填写实足年龄并选择年龄单位。
大于等于1 个月、不满1 周岁的,按月龄填写,年龄单位选择“月” ;不满1 个月的只填写日龄,年龄单位选择“日” 。
8. 工作单位:填写患者发病时所在工作单位的名称(含农民工);学生(托幼儿童)详填发病时所在学校(托幼机构)及班级名称;无“工作单位”者填写“无” 。
联系电话:填写可与患者保持联系的电话号码,以便追踪、核实和随访。
9. 病人属于:用于标识患者常住地址(居住时间》6月)与报告单位的相对位置,在相应的类别前划“"”。
I本县区:指病人为本地(县、区)常住居民。
II本市其它县区:指病人为本市其他县(区)的常住居民。
皿本省其它地市:指病人为本省其他地(市)的常住居民。
IV其它省:指病人为其他省的常住居民。
.
’.
《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要求
医疗卫生机构的临床医生或检验医生在诊断传染病后,须按照《《传染病
报告卡》的要求填报。
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报告卡填写必须完整、规范、字迹清楚,无错项、漏项和逻辑错误,填报人应签名。
应尽可能填写工作单位(学校或托幼机构名称),以便于及早发现同一单位(学校或托幼机构)的疫情。
肝炎、菌痢、梅毒、淋病必须填写实验室诊断依据。
传染病死亡病例,在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应同时填写死亡日期。
①《传染病报告卡》填卡及时性:传染病病人诊断必须注明具体时间,自传染病诊断至卡片录入不得超过24小时。
②《传染病报告卡》填卡完整性: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患者单位、现住址、职业、发病日期、诊断日期、填卡日期、疾病名称10 项为必填项目。
现住址的填写,原则是指病人发病时并在诊断传染病的潜伏期内的居住地,不是户藉所在地址,至少须详细填写到乡镇(街道)。
患者若为学生,患者单位必须填写患者就读的学校或托幼机构名称。
符合以上要求的为填写完整卡片,1 条未达要求即为不完整。
③《传染病报告卡》填卡准确性:凡字迹清楚,无逻辑错误,提供的基本情况准确的卡片判断为准确,否则为不准确;录入计算机的信息与原始报告卡吻合的为录入准确,否则为录入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