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积性肺炎的预防及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95.50 KB
- 文档页数:16
坠积性肺炎的护理措施概述坠积性肺炎(Aspiration pneumonia)是由误吸引起的肺炎,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感染,可导致肺部损伤和并发症。
本文将介绍坠积性肺炎的护理措施,并探讨如何预防和管理此类疾病,以提供给护理人员和医疗专业人士进行参考。
引起坠积性肺炎的原因1.误吸食物或液体物质:胃内容物、胃液、唾液等进入呼吸道,引起肺部感染。
2.吞咽功能障碍:例如神经性吞咽障碍、咽喉肿瘤等。
3.气管异物:如小颗粒、纤维素质等异物进入呼吸道。
护理措施1. 监测病情对于患有坠积性肺炎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其病情变化,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监测体温、呼吸频率、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
•观察咳嗽的频率和咳嗽的性质,如咳痰的颜色、气味等。
•注意呼吸困难的表现,如气促、喘息等。
•定期进行胸部X射线检查,以评估肺部感染的程度。
2. 给予支持性治疗支持性治疗是坠积性肺炎管理的重要方面,包括以下措施:•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保持患者头部稍微抬高的体位,使用雾化吸入或口腔护理,以减少呼吸道分泌物堆积。
•给予氧疗:在监测血氧饱和度的基础上,酌情给予氧气支持。
•管理体温:对于发热的患者,可采取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等措施。
•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注意监测患者的液体摄入和排出情况,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防止继发感染: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给予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3. 营养支持坠积性肺炎患者由于吞咽功能受损,可能导致营养不良。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采取措施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包括以下内容:•确保患者摄入足够的卡路里,并分配合适的饮食比例,如碎餐、液体饮食等。
•需要调整饮食的质地和温度,以便患者能够更轻松地吞咽。
•如有需要,可以给予患者胃肠外营养支持,例如经鼻胃管或经静脉输入营养液。
4. 康复护理坠积性肺炎患者的康复护理至关重要,包括以下方面:•实施口腔护理:定期进行口腔清洁和护理,降低细菌滋生的风险。
•促进患者翻身和活动:通过定期翻身、被动肢体活动和康复训练等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坠积性肺炎护理措施坠积性肺炎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感染,常见于卧床不起、担任长时间的病人,尤其是老年人和器官移植等免疫抑制患者。
它的治疗需要综合性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介绍一些重要的坠积性肺炎护理措施,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坠积性肺炎的定义坠积性肺炎又称为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是指住院期间发生的肺炎。
它通常与机械通气、使用呼吸机或导尿管等医疗干预措施有关。
坠积性肺炎往往由多种微生物感染引起,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
因此,在护理坠积性肺炎的患者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坠积性肺炎护理措施1. 感染控制措施感染控制是坠积性肺炎治疗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感染控制措施:•手卫生:经常进行彻底的手卫生,使用适当的洗手液或洗手剂,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至少20秒,或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搓手至少15秒。
•使用无菌技术:在插入导尿管、呼吸管或其他管道时,必须使用无菌技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感染的风险。
•隔离:对于已检测到坠积性肺炎的患者,需要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以防止病菌传播给其他患者。
•屏幕措施:对于接触到坠积性肺炎患者的医务人员,应该进行定期的筛查,以确保他们没有感染。
2. 呼吸支持坠积性肺炎患者往往需要呼吸支持措施,这包括使用呼吸机和提供合适的氧气浓度。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护理措施:•呼吸机设定:正确设置呼吸机参数,如潮气量、呼气末正压和氧气浓度,以确保患者的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正常。
•气道管理:定期检查气道通畅,并采取适当的清洁和护理措施,以防止分泌物的堆积和肺部感染的发生。
•氧气治疗:根据患者的氧合情况和需要,提供适当的氧气浓度,可以通过鼻导管、面罩或其他氧气输送装置进行。
3. 营养支持坠积性肺炎患者往往处于炎症状态,需要适当的营养支持来促进恢复。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护理措施:•营养评估: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包括体重、饮食历史和血液检查等指标,以确定适当的营养支持方案。
•提供高能量高蛋白饮食:根据患者的需要,提供高能量高蛋白的饮食,包括肉类、鱼类、蛋类、奶制品、豆类和谷物等。
长期卧床患者预防坠积性肺炎的体位护理受病情影响需长期卧床的患者们最容易出现的合并症之一就包括坠积性肺炎,坠积性肺炎的发病情况与患者个人病情息息相关,当患者病情较为严重,或是患者本身年龄较大时,往往是更容易患病的。
坠积性肺炎的主要发病部位是患者的呼吸道,长期卧床导致患者自身抵抗力下降,呼吸道及其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等都会由于病菌的入侵而引发慢性感染,如果致病菌进一步淤积在呼吸道处,那么病情必将会向着更加严重的方向发展。
从临床研究来看,长期卧床患者中出现坠积性肺炎为的占比较大,且病情一旦存在即会反复发作,表现出久治不愈的特点,甚至会成为导致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
1预防长期卧床患者患上坠积性肺炎的日常护理内容由于坠积性肺炎患者的发病往往是由于接触到了细菌病毒所导致的,所以在患者体质较弱、机体抵抗力较弱的情况下,一定要注重患者生活环境的卫生情况,尤其是室内空气的流通。
护理人员需要保证卧床患者的病房内空气质量符合一定的标准,具体操作要求是每日保证二至三次的通风,为保证病房内空气可以达到彻底的置换,每次通风时间最好在半小时左右。
冬季冷空气流动,所以这种季节应该要适当缩短通风时长,避免病房内由于开窗时间过久而出现温度骤降,导致患者感冒。
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还可以在每次通风之后使用空气净化装置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降低患者因吸入空气中细菌病毒而患病的几率。
病房内的适宜温度是24摄氏度左右,湿度也最好维持在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之间。
护理人员在每日清洁病房内地面及设施时,应使用含氯消毒液,保证消毒的彻底性。
2预防长期卧床患者患上坠积性肺炎的体位护理内容长期卧床患者的自主行动力存在很大区别,护理人员需要视患者情况来展开体位护理服务。
对于那些基本丧失了自主活动能力的患者,所有的体位护理工作都需要依赖于护理人员或者是患者家属,患者无法自行翻身或调整姿势,就需要护理人员的帮助,护理人员最好保证每两小时或三小时帮患者更换一次卧姿,在翻身的过程中应该要注意观察患者背部以及那些受压力比较大的组织,观察是否已经有压疮出现的前期征兆,适当帮助患者按揉背部皮肤表面,缓解皮肤的紧张度,使血液循环情况得以改善。
长期卧床患者发生坠积性肺炎后的护理坠积性肺炎(aspiration pneumonia)是指口鼻部分的异物或含有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的液体、食物、消化液等经口腔、喉咙和气管进入肺部,引起的肺炎,多见于长期卧床患者、老年人、吸烟者、嗜酒者、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以及有胃肠道功能障碍的患者等。
坠积性肺炎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咳嗽、咳痰、呼吸急促、发热、胸痛等,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衰竭等危及生命的症状,因此,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发生坠积性肺炎后的护理非常重要。
一、护理评估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发生坠积性肺炎后,护理评估是必不可少的。
护理评估需要重点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频率、心率、血压、体温等,对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状况、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的颜色、气味、量、粘稠度等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二、呼吸道清除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发生坠积性肺炎后,呼吸道清除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呼吸道清除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实现:(一)体位引流可将患者头部朝下30度,体位维持10-20分钟,以利于分泌物向口腔方向流出,起到引流的作用。
(二)气道吸引每日3-4次,每次吸引不超过20秒,必要时可进行气管插管吸引。
(三)雾化吸入滴入5%肾上腺素、3%盐酸氨溴索、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每天1-2次。
(四)胸部物理治疗可采用胸部轻拍、振动、震动等方法进行,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排出呼吸道分泌物,改善呼吸道通畅。
三、积极治疗立即就医,积极治疗,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
治疗主要采用抗生素、抗炎、退热、止咳等方法,抗生素的使用应根据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和疗程。
四、营养支持在患者治疗的同时,营养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长期卧床患者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风险。
因此,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发生坠积性肺炎后,应在积极治疗的同时,注意加强营养支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量,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以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