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 古诗词鉴赏(新版)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7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二模试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1. (5分)根据提示填空。
(1)________,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2)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3)________,心忧炭贱愿天寒。
(白居易《卖炭翁》)(4)兔从狗窦入,________。
(《十五从军征》)(5)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孩子都幸福快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月亮总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借月抒情。
请你写出连续两句含有“月”字的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2. (3分)诗歌鉴赏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全诗以“行”为线索,从“”起,到“”终。
诗中的“”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
(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一下颔联所展现的画面三、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2分)3. (8分)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
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选自《赵普》)【乙】七月卒,年七十一。
上闻之震悼,谓近臣曰:“……朕君临以来,每优礼之,普亦倾竭自效,尽忠国家,真社稷臣也,朕甚惜之!(选自《宋史·赵普传》)(1)解释划线字。
①尝奏荐某人为某官________②普明日复奏其人________(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二模试卷D卷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请为下面的上联选择最恰当的下联。
上联:比肩齐迈求知路下联:选______项A . 学好本领奔前程B . 教学相长育新秀C . 德才兼备泽后昆D . 同窗共研修身经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2. (7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子日: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二章)(2)水何澹澹,________。
(曹操《观沧海》)(3)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4)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用“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大漠夜色的宁静。
(5)把王湾《次北固山下》默写完整。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三、字词书写 (共2题;共6分)3. (5分)(2012•锦州)将下面文字正确、工整地抄写在方格中。
学贵用心,非悟无以入妙。
4. (1分)写出拼音的词语,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jǐn gūzhòu ________xiáng yāo chúmó________不亦说 ________乎luàn tán qín ________ rĕshìshēng fēi ________忍俊不禁 ________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15分)5. (15分)请从下面两幅插图中任选一幅,说出其故事名称并叙述故事的来龙去脉。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2分)6. (2分)阅读诗歌,回答小题。
山行(清)姚范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① ,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
【注】①蘼芜(mí wú):香草名。
(1)请品析第二句中“窈窕”一词的表达效果。
(2)结合全诗,分析“一路斜阳听鹧鸪”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古诗文默写【2018 东城二模】(一)默写。
(共6分)6. ,郁郁青青。
(范仲淹《岳阳楼记》)7.我报路长嗟日暮,。
(李清照《渔家傲》)8.你们班准备编辑一本古诗文集,编写组请你推荐:两句写月的古诗文,两句表现积极人生态度的古诗文。
(同一作品连续的两句或不同作品的两句均可)答案:6.(1分)岸芷汀兰7.(1分)学诗谩有惊人句8.(4分)答案示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018 西城二模】(一)古诗文默写(共3分)9.《木兰诗》中描写花木兰长途奔向战场,急切投入战斗的的语句是:,。
(2分)10.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柳宗元《小石潭记》)(1分)答案:9.答案: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2分,每空1分,有错不得分)10.答案:佁然不动(1分,有错不得分)【2018 海淀二模】10.古诗文默写。
(5分)(1),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2)最爱湖东行不足,。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登斯楼也,则有 ,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4)《天净沙•秋思》中“”一句,让人在肃杀的秋景中看到了一抹暖色。
答案:10.答案:(1)山气日夕佳(2)浅草才能没马蹄(3)心旷神怡宠辱偕忘(4)小桥流水人家(5分。
每空1分,有错则该空不得分)【2018 朝阳二模】(一)古诗文默写(共2分)7.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1分)8.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1分)答案:7.答案:思而不学则殆(评分标准:1分。
有错该空不得分)8.答案:人有悲欢离合(评分标准:1分。
有错该空不得分)【2018 石景山二模】(一)诗词积累(共5分)5.根据下面提供的有关信息,将恰当的诗句填入空格中。
(共5分)(1(2。
(3),,。
提示:(1)谢榛《四溟诗话》点评:“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
”这两句诗激励和感召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
古诗词鉴赏专题盐城市初级中学第一次学情调研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田园乐·其六(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注释】①此诗是王维退居辋川别墅时所作。
②宿雨:昨夜下的雨。
③山客:隐居山中的人。
(1)一夜春雨过后,诗人看到了怎样的动人情景?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二句的画面。
(2)诗人感受到的田园之乐有哪些?结合诗句分析。
二、阅读理解(55分)7.【答案】(1)深红浅红的花瓣上饱含隔夜的雨滴,娇媚动人,散发着冉冉花香,使人心醉;碧绿的柳丝笼在清晨若有若无的水烟中,更袅娜迷人。
(2)一二句写桃花含雨,烟笼翠柳,欣赏桃红柳绿的美景,这是与自然亲近之乐;三、四句写落花未扫,无人过问,山客还在酣眠,这是一种悠然闲适的隐居生活之乐;第四句写山客犹眠只听到莺啼之声,这是一种清幽寂静的田园生活之乐。
(答出其中2点即可,结合诗句分析)【考点】把握诗歌内容,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解析】【分析】⑴这两句诗描写的景物有:桃红、宿雨、柳绿、朝烟,既然题目要求描绘画面,就要在头脑中把这些意象想象成画面,并用恰当、优美、形象、生动的语言把它描绘出来。
如:深红浅红的花瓣上饱含隔夜的雨滴,娇媚动人,散发着冉冉花香,使人心醉;碧绿的柳丝笼在清晨若有若无的水烟中,更袅娜迷人。
⑵这首诗的题目是田园乐,因此全诗都是围绕“田园乐”这个主旨来写的,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的第一句描写了深红浅红的花瓣上饱含隔夜的雨滴,娇媚动人,散发着冉冉花香,使人心醉;碧绿的柳丝笼在清晨若有若无的水烟中,更袅娜迷人。
这样的美景让诗人陶醉,因此这是与自然亲近之乐。
第三、四两句写的是浑此诗最后才写到春眠,人睡得酣恬安稳,于身外之境一无所知。
花落莺啼虽有动静有声响,只衬托得“山客”的居处与心境越见宁静,所以其意境主在“静”字上,这是一种悠然闲适的隐居生活之乐,也是一种清幽寂静的田园生活之乐。
故答案为:⑴ 深红浅红的花瓣上饱含隔夜的雨滴,娇媚动人,散发着冉冉花香,使人心醉;碧绿的柳丝笼在清晨若有若无的水烟中,更袅娜迷人。
2020-2021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附答案)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再与鼎臣游龙门寺曾丰注初叹来游未必重,等闲十载又相逢。
壁间故迹尘轻涴,物外初心病暗攻。
坐上酒生冬暖意,檐前梅弄岁寒容。
半酣僧不须烹茗,自有山云可荡胸。
【注释】曾丰历任赣县县丞,义宁,浦城县令,广东经略司曹,德庆知府,湖南参帅,朝散大夫等职。
生性耿直,不畏权贵,嘉泰四年(1204 年),被罢职回乡。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人和友人上次同游留下的题字已经被灰尘弄脏,侧面点明了两人离别之久。
B. 和友人长久离别,身体多病,仕途坎坷,整首诗都抒发了诗人内心浓浓的悲伤。
C. 诗人和友人重逢一起饮酒观景,借梅花和山云表现出诗人内心高洁的情操。
D. “山云可荡胸”借用杜甫典故,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也为之荡漾。
(2)诗的前两句感情丰富,诗人表达了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1)B(2)①故地重游的伤感之情。
诗人故地重游,叹息不能再见到友人,内心伤感。
②和友人重逢的喜悦之情。
诗人没想到在故地重逢友人,内心感到喜悦。
③光阴易逝的慨叹之情。
诗人想到转眼间分别已经十年,感叹时光易逝,因而内心喜悦的同时又有悲伤之感。
【解析】【分析】(1)B项,“抒发了诗人内心浓浓的悲伤”错误,诗歌表现的是与友人重逢的喜悦和诗人内心高洁的情操。
故选B。
(2)此题要求分析前两句的情感,首先翻译句子,然后抓住句中的重点词语分析情感,第一句“叹息”“来游未必重”,表达作者故地重游的伤感;“等闲十载”表达时光流逝的感慨;“又相逢”表达老友重逢的喜悦。
故答案为:⑴B;⑵①故地重游的伤感之情。
诗人故地重游,叹息不能再见到友人,内心伤感。
②和友人重逢的喜悦之情。
诗人没想到在故地重逢友人,内心感到喜悦。
③光阴易逝的慨叹之情。
诗人想到转眼间分别已经十年,感叹时光易逝,因而内心喜悦的同时又有悲伤之感。
【点评】(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重要字词含义作用、情感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
2020年部编教材中考二模语文标准试卷(附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分值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钢笔或墨水笔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
一(26分)1.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诗句。
(4分)腹有诗书气自华2.古诗文名句积累。
(6分)(1)儿童散学归来早,。
(高鼎《村居》)(2),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咸阳城东楼》)(3)根据以下线索写出一句诗:,。
A.李白B.思乡之情C.《折杨柳》曲D.七言绝句(4)小辛在准备自己的课前三分钟演讲,主题为“无言之美”。
下列选项中的诗歌不适合作为演讲素材的一项是()。
A.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C.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贺敬之《回延安》)D.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阅读下面的现代诗,完成3-6题。
(16分)3.给诗歌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1)矫.()健(2)堤.()岸(3)páng()然(4)铿qiāng()4.朗读诗的第一小节,应采用的语调是()(2分)A.深沉B.激昂C.欢快D.缓慢5.请你结合对“斧斤的声音”这一意象的理解,完成对诗人王家新先生的电话采访。
(4分)你:王家新先生,您好。
我是某校九年级学生某某,。
王家新:你的理解很正确。
正如我在《艾青诗选》序言中说:艾青的诗,是和中国这片土地上的苦难、希望和历史记忆连接在一起的。
6.下面是晓曦为《艾青诗选》写的一段推荐语,请你帮助修改。
(6分)艾青,以诗为画笔,合着时代的节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动人而又真实的历史画卷。
20世纪30年代初下雪的一个早上,他在狱中以忏悔、感激的笔调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写出了养育他长大的“大堰河”悲苦、善良的一生,抒发了对贫苦农妇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我爱这土地》中,诗人以鸟自喻,用饱含激情的诗句传达出鸟儿对土地的痴情,同时也表达出自己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赤子之心。
2020-2021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及答案)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秋日经信陵君祠①(清)陈维崧席帽聊萧,偶经过、信陵祠下。
正满目、荒台败叶,东京客舍。
九月惊风将落帽,半廊细雨时飘瓦。
桕初红、偏向坏墙边,离披打。
今古事,堪悲诧;身世恨,从牵惹。
倘君而尚在,定怜余也。
我讵不如毛薛②辈,君宁甘与原尝③亚。
叹侯嬴、老泪苦无多,如铅泻。
【注】①康熙七年(1668年),陈维崧赴京求仕,未果而归,途经河南开封,凭吊信陵君祠,写下此词。
②毛薛:战国时赵处士毛公与薛公的合称。
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
魏公子信陵君客赵,闻二人名,折节往从之游。
后秦兵攻魏,二人力劝信陵君归救魏国,终于大破秦军。
③原尝:赵平原君和齐孟尝君合称,与魏信陵君、楚春申君合称为“战国四君子”。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词写作者偶然路过信陵君祠进行凭吊,表达了作者凭吊时的感受。
B. 上片描写了秋风中信陵君祠荒凉破败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悲凉萧瑟的氛围。
C. 下片开头两句总领,以古今人事相通令人悲诧,引出吊古伤今的情怀。
D. 词中用典,抒发了生不逢时的感慨,表达了对侯嬴老年才被重用的同情。
(2)词中塑造了一位怎样的作者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D(2)词中塑造了一位失意潦倒、内心沉重、颇为自负,而又怀才不遇,渴望受到赏识(或得到重用)的作者形象。
“席帽聊萧”写出作者失意潦倒的状态;荒凉破败的景象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无比沉重;自比毛公、薛公和侯嬴,表现出作者的自负和怀才不遇;渴望像毛公、薛公、侯嬴一样遇到赏识自己的人,反映出作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情。
【解析】【分析】(1)D项“表达了对侯嬴老年才被重用的同情”错误,应该是表达了作者渴望像侯嬴一样得到重用的感情。
故选D。
(2)“席帽聊萧”写出作者失意潦倒的状态;“正满目、荒台败叶”写出了荒凉破败的景象,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无比沉重;“讵不如毛薛辈,君宁甘与原尝亚。
2020-2021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洞仙歌赵鼎①空山雨过,月色浮新酿。
把盏无人共心赏。
漫悲吟,独自拈断霜须。
还就寝,秋入孤衾渐爽。
可怜窗外竹,不怕西风,一夜潇潇弄疏响。
奈此九回肠②,万斛清愁,人何处、逖如天样。
纵陇水秦云③阻归音,便不许时闲,梦中寻访?【注释】①起鼎:南宋抗战名臣,遭秦桧谗言被貶,后绝食而死。
此词就是他谪居时所作。
②九回肠:喻愁极多。
司马迁《报任安书》:“是以肠一曰而九回。
”③陇水秦云:“陇水”和“秦云”本指陇头之水和秦岭之云这些环绕故都长安的山川云雾,词人在这里用来暗指那些昏庸无能的朝中奸佞。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上片集中写了独酌、悲吟、孤卧三个生活细节,表明作者处境的艰难,愁怀的激烈,以及时光难度的悲吟。
B. “空山雨过,月色浮新酿。
把盏无人共心赏”词人以乐景衬哀情,表达了自己被贬谪此地孤苦伶仃的苦闷之情。
C. “可怜窗外竹”三句,既是景语,更是情语。
从“可怜”、“不怕”、“弄”等用语看来,词人含蓄地赞颂了竹子耐严寒的品质,以寄托诗人的情操。
D. 上片以行动描写为主,下片先是心理描写,后是景物描写,深沉含蓄地抒发了自己不畏艰险,渴望回归故土,一心报国的满腔忠贞之情。
(2)请对这首词中运用的最突出的手法“赋”作简要分析。
【答案】(1)D(2)①按时间顺序从空山雨过,独饮无绪,悲吟断须,孤衾独卧,一直写到夜阑不寐,闻风吹竹,一怀愁绪,梦寻旧乡。
这样词人写出了一个凄凉人难度凄凉夜的全过程,真实感人。
②描写细腻有层次,上片三个连续性的细节描写,下片先是景物描写,后是心理描写,描写层层深入,而且每一种描写都作了精细的刻画。
如月色、悲吟反衬无人与之共赏良辰美景,以拈断霜须表明悲吟的深切,以“万斛清愁”形容愁恨之多,以“邈如天样” 以形容朝廷之远,以“陇水秦云”暗指秦桧一类掌权奸臣等。
【解析】【分析】(1)D项,“下片先是心理描写,后是景物描写”错,应是先景物描写,后心理描写。
人教版2020版中考二模语文试题(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B.他看上去才十七八岁,一副朝气蓬勃的样子。
C.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D.和平、和谐、和美、和煦……“和”能构成一系列美好的词语。
2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调查发现,中国学生有很强的安全意识,78.4%的中国学生不吃过期食品,高于美国、韩国、日本的学生,(在“高于”前加上“安全意识’。
B.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是看他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在“做出”前加上“能否”。
)C.这项工作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顺利完成的原因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删去“的原因’)D.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在她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留下”改为“创作”。
)3 .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散步(sàn)嫩芽(nèn)瘫痪(tān)霎时(shà)B.攥着(zhuàn)怦怦(pēng)烂漫(màn)匿笑(nì)C.憔悴(qiáo)脸颊(jiá)沐浴(yù)祷告(dǎo)D.花瓣(bàn)并蒂(dì)攲斜(qī)菡萏(dàn)4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如果没有人欣赏,乌鸦的歌声也就和云雀一样;要是夜莺在白天杂在群鹅的聒噪里歌唱,人家决不以为它比鹪鹩唱得更美。
B.骑着自行车去郊游,不但健康环保,反而一路上可以骑骑停停,观赏一些生动有趣的景致,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
人教版2020版中考二模语文试题(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能否提高语文成绩的关键是多读多写多积累。
B.只有经过不懈的努力,才会收获精彩的人生。
C.精准扶贫干部为小明送去了衣物、书包、钢笔、圆规等学习用品。
D.班规是我们认真通过并研究出来的,所以我们大家都要自觉遵守。
2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某些商贩昧着良心制作假牛肉,这不仅会危害人的生命健康,而且扰乱了市场秩序。
(将“会危害人的生命健康”和“扰乱了市场秩序”互换位置)B.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在上海下水,显示着我国极地考察现场保障和支撑能力取得新的突破。
(将“显示”改为“标志”)C.启动大数据交通工程,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删去“其目的”)D.为了进一步增强全体师生对突发事件的应变水平,学校进行了由宿舍到操场的紧急逃生疏散。
(将“增强”改为“提高”)3 . 填入下面文字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业上许多有成就的人,学习探索往往到达废寝忘食的地步。
这与其说是“苦”,倒不如说是“乐”。
A.由于把求知当成人生乐事,他们才会做出成就。
B.正是他们把求知当成人生乐事,才这样乐此不疲,乐而忘返。
C.心无旁骛、孜孜以求方为求知者应有的品质。
D.“苦”和“乐”相生相成,只有努力求知的人,才会以苦为乐。
4 .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出现过许多杰出人物。
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还有给人类奉献宝贵的精神食粮的文学艺术家。
B.世界数字图书馆馆藏包罗万象,从图书到各种档案都有。
资料质量非常高。
C.汹猛洪涝,罕见冰雪,特大地震……当我们面对这一切的时候,不由生出多难兴邦的历史感慨。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 1.阅读古诗,完成下列题目。 金陵酒肆留别① 李 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②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③。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注释)①诗人李白即将离开金陵东游扬州时所作。②吴姬:吴地的青年女子,这里指酒店中的侍女。③觞(shāng):酒杯。 ①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的首句“风吹柳花满店香”中 “满店香”指柳花的香气充溢了整个酒店,写出了柳花多而香。一个“香”字烘托出了轻松愉快的送别氛围。 B.诗中描写了店中女子劝酒、金陵子弟送别,开怀畅饮、难舍难分的情景,这既表现了金陵子弟的热情,也表现了我与他们的深情厚谊。 C.诗歌的前四句运用了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用春色迷人、吴姬劝酒、畅饮佳酿的动人场景,衬托了别离之愁。 D.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首句写景烘托了送别氛围,中间三句叙送别饯行之事,最后两句表达离别之情。 ②诗歌后两句把“东流水”与“别意”作比较,有什么好处? 【答案】① A ②答:诗人以流水与离别之情相比较,以反问形式表达了作者别离时的愁绪之长之多。比较新奇,将无法言说的别愁形象的表达出来,显得意味悠长。 【解析】 【详解】 (1)A“烘托出了轻松愉快的送别氛围”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金陵一行,诗人是快乐的。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节,一个让人留恋的地方,诗人却要走了。面对美丽的江南风物和朋友们的盛情挽留,诗人依依不舍。所以是用“风吹柳花满店香”来反衬离愁别绪,这是一种以乐景写哀情的写法。 (2)考查写作手法。“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便是事件的结局了。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这离别之宴终归要散的,此时把手相送,心中的感伤便不能自已,诗人借水言情,寓情于物,表达了惜别之情——我和友人的离别的情义与东流之水相比哪个更长呢?其气魄体现了诗人浪漫豪放的一贯风格,也不能不让人想起诗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之句。以“东流水”与“别意”作比较,情感是抽象的,即使再深再浓,也看不见摸不着;而江水是形象的,给人的印象是绵绵不绝。但诗人不是简单的相喻,而是设问比较,迷迷茫茫地,似收而未收住,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别离时的愁绪之深。
2020-2021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附答案)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贺新郎·九日刘克庄湛湛长空黑。
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
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
看浩荡千崖秋色。
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①滴。
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
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
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②,把破帽年年拈出。
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
鸿北去,日西匿。
【注】①牛山:齐景公登上牛山想到终有一死而凄凉落泪。
②南朝狂客:孟嘉。
晋孟嘉为桓温参军,曾于重阳节登龙山,风吹帽落而不觉。
(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三句先以“湛湛长空黑”烘托出胸中块垒,通过对风雨交加环境的描写,表达出词人忧虑国事、痛心神州陆沉的悲愤之情。
B. “白发书生”是作者自指,作者落泪既是为神州残破沉沦伤心洒泪,也是联想到齐景公牛山落泪,想到自己生命终将逝去而滴泪。
C. “少年”三句遥接“老眼平生”,折笔追叙少年时代的豪兴与才情。
但是目前却青春已逝,壮志成空,进一步突出了如今的家国之恨。
D. 作者最后目送飞鸿北去,抒发对故土的思恋。
“日西匿”暗指南宋国势危殆,振兴无望。
以天际广漠之景物作结,与首句呼应,意余言外。
(2)词人主要用了哪些手法表现自己的家国情怀?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答案】(1)B(2)①借景抒情(或借助景物描写),开篇描写交织着斜风细雨的暗沉沉的天空,中间描写登楼所见的点点秋色,结尾描写大雁远飞、斜阳西沉,都表达了诗人对神州陷落金人之手的忧愤之情。
②用典,反用齐景公登牛山为个人生命短暂流泪的典故,表现诗人心忧中原的爱国情怀;化用孟嘉登高帽落的典故,谴责当时文士不顾国家多难,只想效法魏晋风流的狂客行径,表现诗人对国破家亡的现状忧心如焚又无能力为的心情。
③对比,少年的才华横溢与如今的才气凋尽形成对比,表现青春已逝壮志成空,进一步突出如今的家国之恨;将自己对家国的忧心与当时文人不顾家国现状,仿效魏晋名士的狂放不羁形成对比,表现救国无望的无可奈何。
基础·运用——综合题【2019 东城二模】一、基础·运用(共15分)初中三年是一首难忘的歌,那悦耳动听的歌声里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有纯洁真挚的友情。
让我们一起回味那些难忘的时刻。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5题。
Array 1.(1)书法课上,我们欣赏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右图就是这副书法作品的一部分,它属于______ (字体)。
(1分)(2)对这幅书法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一波三折,绵里藏针,有“浓墨宰相”之感。
B.肥硕丰润,内紧外松,于平正中见险绝之势。
C.气势奔腾,内力充溢,有满纸烟云之意。
D.行笔流畅,变化微妙,整齐而不显得呆板。
2.激烈的篮球赛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可听到校广播台报道稿中连用5个“战胜”时,你不禁皱眉:行文太单调了!请根据不同的比分,用“战胜”的近义词替代文中画线的词语,使之用词恰当又富有变化。
(4分)在今天我校进行的初三男篮预赛中,一班以20:15战胜5班,八班以28:6战胜①4班,二班以28:22战胜②十班,三班以38:37战胜③七班,六班以40:38战胜④上届冠军九班。
A.力挫 B.轻取 C.险胜 D.击败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 ④_________3.央视《天下足球》栏目曾将世界足坛巨星与《水浒传》中的英雄好汉一一对应,请你根据他们的特点,判断以下选项对应的人物。
(4分)A.小李广花荣 B.黑旋风李逵 C.神行太保戴宗 D.智多星吴用4.去年,小王同学因身体不好,没能参加中考。
今年,随着中考临近,他精神压力很大,还写下一幅对联表达自己的心情:“年年失望年年望,时时难熬时时熬。
”请你保留上联,巧改下联,以达到劝勉的目的。
下列选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日日更新日日新 B.天天悲伤天天伤C.事事难成事事成 D.月月难过月月过5.同窗三年,情深难舍,临近毕业,同学们互赠留言。
请你在横线处仿照画波浪线句子写一句话。
古诗词鉴赏【西城二模】(二)古诗词阅读(共5分)阅读《望岳》,回答问题。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诗人在《望岳》中借助描绘泰山之景,表达了。
(1分)12.阅读画线的两联诗句,从中任选一联,写出你的阅读体验。
(3分)答:13.下面是电视栏目《经典咏流传》的主题曲歌词(节选),其中涉及到很多古诗词,请你写出一句。
(1分)走在古城朱雀的小街听见太白唱醉的明月这是杜甫赞过的春雨王维的空山就在心里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就算我没有稼轩一般的才华挑灯看剑咱有的是担当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歌一阕词让唇齿留香满心田答:(二)古诗词阅读(共5分)11.答案示例: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或豪迈的气概或远大的志向(1分)12.答案示例一:“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联写望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
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两面。
这联诗句让我感到泰山仿佛有一种雄浑的主宰力量,令人震撼。
答案示例二:“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一联写望见泰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漾。
为了把这一切看个够,诗人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眼眶就像开裂一样。
这联诗句让我觉得泰山的景色如此令人陶醉,不禁让人流连忘返。
(共3分,写出本联诗句的大意2分,说出自己的阅读体验1分)13. 答案示例:朱雀桥边野草花 /好雨知时节/醉里挑灯看剑(1分,该空有错不得分)【海淀二模】(一)阅读《观沧海》,完成5—6题。
(共7分)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5.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诗人眼中的大海、山岛、草木的特点。
(3分)答:________________6.这首诗写得意境宏阔,请结合画线诗句,说说你阅读后的体验。
(4分)答:________________(一)5.答案示例:(大海)汹涌澎湃,(山岛)高耸挺拔,(草木)丰盛繁茂(3分。
每点1分)6.答案示例:诗人想象日月的运行好像出没于大海的怀抱之中,灿烂的银河群星好像是从大海的母腹孕育而出,这让我感受到大海的博大壮阔,体会到激荡在诗人心中的豪情壮志。
(4分。
诗句内容2分,体验2分。
意思对即可)【东城二模】(二)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问题。
(共4分)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与这首元曲所表达的情感一致的一项是(1分)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C.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0.有人对这首元曲所配插图提出了质疑,认为与本曲内容不符。
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看法并说明理由。
(3分)答:(二)(4分)9.(1分) C10.(3分)答案示例一:我觉得不太符合。
这首元曲描绘了游子骑着瘦马,在苍凉的古道踽踽独行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乡愁之苦。
可画中之马很剽悍,毫无长途跋涉的疲乏,道路也无苍凉之感。
答案示例二:我觉得是符合的。
这首元曲描绘了游子骑着瘦马,在苍凉的古道踽踽独行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乡愁之苦。
画面中的游子苍老憔悴、满脸愁容,很好的表现了他的乡愁。
【朝阳二模】(二)古诗阅读(共6分)阅读《饮酒(其五)》,完成第9-11题。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9.诗人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田园生活图景,表达了自己______ 的心情。
(2分)10. 阅读画线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联诗在你脑海中呈现的是怎样的画面。
(2分)答: ________11. 作者眼中,菊花、山峦、云雾、飞鸟这些寻常景物皆可入诗。
我国古代诗歌中还有很多描写自然景物的句子。
请写出连续的两句:①,②。
(2分)(二)古诗阅读(共6分) 9.答案示例:闲适(评分标准:2分) 10.答案示例:黄昏时分,山间雾霭环绕着南山,若有若无,成群的飞鸟也在这薄薄的雾气中结伴归巢了。
(评分标准:2分)11.答案示例:①大漠孤烟直②长河落日圆。
(评分标准:共2分。
每空1分,如答课外诗句,每句诗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丰台二模】(二)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8~9 题。
(共6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8.这首词纵情放笔,一个“狂”字贯穿全篇。
请结合画线诗句说说你的阅读感受。
(3分)9.“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直抒胸臆,抒发了苏轼①的壮志。
“诗言志”,诗句就是诗人的心声。
“②,一览众山小”表达了杜甫不畏艰险、勇于进取的雄心;“人生自古谁无死,③”表现了文天祥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精神。
(3分)(二)古诗文阅读和默写(共6分)8.(3分)示例:我感受到了苏轼纵横狂放的豪情。
读这一句时,我仿佛看到了苏轼率众出猎时的整齐装备和盛大场面。
只见他牵着黄狗,擎着猎鹰,头戴锦帽,身披貂衣,意气风发地率领众人纵马驰骋,如疾风一样卷过山冈。
这是何等的威武狂放啊!评分说明:感受1分,结合诗句阐释2分。
9.(3分)①杀敌报国②会当凌绝顶③留取丹心照汗青评分说明:每空1分。
【石景山二模】(二)阅读《使至塞上》,完成第6–8题。
(共6分)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6.“校园诗词大会”设计了“文字线索题”环节。
在比赛的筹备过程中,命制试题的同学颇费心思。
下面这道文字线索题设定的答案是“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该题已有三条线索,请你编写最后一条线索,能让答题者锁定答案。
(2分)A.该诗人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尤长五言。
B.世人将他与李白、杜甫并称为“天才、地才、人才”。
他精通诗、书、画、音乐等,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C.此诗是诗人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途中所作。
D.7.该诗善用比喻,请从文中选择符合这一特点的诗句,说说你的阅读体验。
(2分)答:8.《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徐增和王国维誉为“独绝千古”“千古壮观”。
下面是著名翻译家许渊冲的译文,请你说说许译是否传达出了王诗“诗中有画”的特色。
(2分)许渊冲译:In boundless(无边无际的)desert lonely smokes rise straight;over endless river the sun sinks(下沉,沉没)round.答:(二)共6分6.答案示例:这两句的妙处在于虚实结合、善用典故。
东汉车骑将军窦宪大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记汉威德。
王维借此典故,将镇守边关的节度使崔希逸比之为窦宪,有称颂其战功之意。
(2分)7.答案示例:我选择“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我仿佛也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家的边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般进入胡天的上空,我仿佛看到了一辆车在浩瀚无际的大漠上跋涉,感受到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激愤和抑郁之情。
(2分)8.答案示例:王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空间阔大,层次丰富;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线条简约,气韵生动;黄沙漫漫,残阳如血,闪着白光的河水,一缕直升的白烟,色彩丰富,雄浑寥廓。
许译的boundless状大漠之无边,lonely 、straight状烽烟之孤直,endless状河流之长,round状落日之圆,sinks则充满灵动之美,14个单词完整地再现了王诗的画意。
(2分。
“王诗”“许译”各1分)【昌平二模】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6-11题。
(共13分)【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记承天寺夜游》(宋)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丙】《苏轼徙知徐州》(苏轼)徙知徐州。
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
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轼曰:“富民出,民皆奔走,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遂筑东南长堤。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①以守,卒全其城。
(《宋史•苏轼传》)注:○1[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6.阅读【甲】文画横线句,展开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在你脑海中所呈现的图景。
(1分)答:________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念.无与为乐者念:________相与..步于中庭相与:________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2分)庭下如积水空明答:________9.苏轼一生屡遭贬谪,【甲】【乙】两文都是他在贬谪之地所作。
同样是对月抒怀,【甲】文中他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乙】文则借月夜美景文记载了苏轼被贬徐州时,在洪水泛溢“城将败”之际,他采取驱赶富人回城、②、让官吏分堵守护等措施保全了徐州城。
由此看来,他虽10.初三即将毕业分离,同学们舍不得三年的情谊,在这个特殊时期,谈谈你对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的认识。
(2分)答:________11.古诗文中还有很多描写月亮的诗句,请你再写出连续的两句。
(2分)答:________ ,________6.答案示例:皎洁的月光倾斜在朱红色的楼阁上,它在慢慢游走,穿过低垂的雕花窗户,月光被窗棂分割、打碎成无数条细碎的光带,照着没有睡意的人。
(1分)7.答案:想一起(2分)8.答案示例:月光照在庭院中,像一潭清水似的清澈透明。
(2分)9.答案示例:①苦闷②调动守城军队,修筑长堤拦截洪水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共4分)10. 答案:月亮有圆就有缺,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的悲欢离合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