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每月防火检查记录表
- 格式:doc
- 大小:76.50 KB
- 文档页数:3
填写说明一、本表格适用于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内部防火检查时使用,以及单位各部门和各岗位人员组织防火检查时使用。
二、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对本单位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执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等情况,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防火检查。
单位各部门每周组织一次防火检查,单位各岗位人员每天组织一次防火检查。
社会单位及其内设部门组织开展防火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1 、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情况;2、安全疏散通道、楼梯,安全出口及其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情况;3、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情况;4、灭火器材配置及其完好情况;5、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设置及完好情况;6、消防安全重点部位人员及其他员工消防知识的掌握情况;7、建筑消防设施运行情况;8、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消防控制设备运行情况及相关记录;9、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10、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11、防火巡查落实情况及其记录;12、火灾隐患的整改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13、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防火、防爆和防雷措施的落实情况;14、楼板、防火墙和竖井孔洞等重点防火分隔部位的封堵情况;四、在检查情况栏合格打并在不合格原因栏内写明出现此问题的具体原因。
在责任人处注明出现此问题应追究哪个人的责任。
五、在备注栏,主要写明对不合格情况的处理意见及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
如写不下请附页,并在备注栏中注明。
防火检查制度第一条为加强单位检查发现火灾隐患能力,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单位内部消防工作的落实,建立此制度;第二条防火检查(一)人员密集场所应建立防火检查制度,确定巡查和检查的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二)防火检查应定期开展,各岗位应每天一次,各部门应每周一次,单位应每月一次。
(三)防火巡查应填写检查记录,检查人员及其主管人员应在记录上签名,检查中应及时纠正违法违章行为,消除火灾隐患,无法整改的应立即报告,并记录存档;第三条防火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一)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情况;(二)安全疏散通道、楼梯,安全出口及其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情况;(三)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情况;(四)灭火器材配置及其完好情况;(五)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设置及完好情况;(六)消防安全重点部位人员及其他员工消防知识的掌握情况;(七)建筑消防设施运行情况;(八)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消防控制设备运行情况及相关记录;(九)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十)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十一)防火巡查落实情况及其记录;(十二)火灾隐患的整改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十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防火、防爆和防雷措施的落实情况;(十四)楼板、防火墙和竖井孔洞等重点防火分隔部位的封堵情况;(十五)消防安全重点部位人员及其他员工消防知识的掌握情况。
目录一、防火检查记录二、防火巡查记录三、消防安全活动记录四、消防(控制室)值班记录五、建筑消防设施器材检查和维修保养记录六、火灾隐患整改通知防火检查记录单位启用时间年月日截至时间年月日填写说明1、本表作为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进行防火检查的记录。
2、记录应当认真、详细、准确,字迹工整、清晰。
3、填写时应当使用钢笔或签字笔。
4、本记录应当妥善保管,以备公安消防机构和上级主管部门检查。
检查要求一、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应当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其他单位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防火检查。
二、检查的内容应当包括:1、火灾隐患的整改情况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2、安全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况;3、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情况;4、灭火器材配置及有效情况;5、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6、重点工种人员以及其他员工消防知识的掌握情况;7、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情况;8、易然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其他重要物资的防火安全情况;9、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和设施运行、记录情况;10、防火巡查情况;11、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情况和完好、有效情况;12、其他需要检查的内容。
三、检查人员和被检查部门负责人应当在检查记录上签名。
防火检查记录检查负责人(签名)被检查部门负责人(签名)防火巡查记录单位启用时间年月日截至时间年月日填写说明1、本表作为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进行防火巡查的记录。
2、记录应当认真、详细、准确,字迹工整、清晰。
3、填写时应当使用钢笔或签字笔。
4、本记录应当妥善保管,以备公安消防机构和上级主管部门检查。
巡查要求一、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性质和火灾危险性确定巡查的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
二、公众聚集场所在营业期间的防火巡查应当至少每两小时一次;营业结束时应当对营业现场进行检查,消除遗留火种。
三、医院、养老院、寄宿制的学校、托儿所、幼儿园应当加强夜间防火巡查,其他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可以结合实际组织夜间防火巡查。
251防火检查记录表(每月)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档案序号2.5.1防火检查记录表(月查)单位名称消防安全责任人中山市公安消防局制说明根据《广东省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之要求:(一)单位应实行逐级防火检查、巡查制度和火灾隐患整改责任制。
(二)单位应定期组织开展防火检查、巡查,及时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及时填写检查、巡查记录并签名,严格落实交接制度。
(三)消防安全责任人每月、消防安全管理人每半月至少组织一次检查,单位内设部门负责人每周至少对本部门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执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等情况开展一次检查;员工每天上班前、下班后进行本岗位防火检查,及时发现消除火灾隐患。
(四)单位及其内设部门组织开展防火检查内容:1、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和落实情况;2、灭火器材配置及完好情况,室内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有无损坏、埋压、遮挡、圈占等影响使用情况,消防水源是否充足;3、消防设施、控制设备运行、记录情况;4、消防车通道、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有无堵塞、锁闭情况;5、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设置及完好情况;6、有无违章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装饰情况;7、电气线路是否破损、老化、连接松动,有无私拉乱接电线、违章使用电器等违章用电情况;8、有无违章用火、用电情况;9、消防控制室、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在位情况,各项记录是否真实准确,突发事件处置是否得当;10、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预案的编制是否合理科学,演练是否经常;11、员工消防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12、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储存、销售单位、场所的工艺装置、紧急事故处理设施是否完好有效,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措施落实情况;13、火灾隐患的整改情况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14、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2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防火检查记录表3———共青团铁东区委书记的述职报告2022年是适应角色转变、思想进一步成熟的一年。
防火检查记录表内容
检查日期:
被检查单位:
检查人员:
一、消防设施检查:
1.灭火器:检查灭火器存放位置是否明显标识,检查压力表指针是否在绿色区域,确认有效期内。
2.sprinkler 系统:检查sprinkler 系统是否正常,清除系统周围障碍物。
二、电气设备检查:
1.电线插头:检查电源插头是否有破损,是否插好,是否有松动。
2.延长线和多插头:检查使用延长线和多插头是否合理,是否超负荷使用。
三、安全出口检查:
1.安全出口标识:检查安全出口标识是否清晰可见。
2.安全出口灯:测试安全出口灯亮度是否正常,电池是否充足。
四、储存物品检查:
1.检查易燃物品存放位置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是否与火源隔离。
2.确保通道畅通,防止堆放物品堵塞。
五、其他安全隐患排查:
1.检查办公桌、椅子等是否存放过多杂物。
2.检查紧急疏散计划是否清晰可行。
六、检查结果:
结论:
()合格()不合格
处理意见:
七、检查人员签名:
以上为防火检查记录表内容,如有不合适或不符合安全要求之处,请立即整改。
防火检查巡查记录表格
检查日期:[日期]
序号检查内容检查情况处理情况备注
1 楼道内杂物清理通过无无
2 消防通道畅通通过无无
3 灭火器是否有效通过无已更换过期灭火器
4 电路线隐患排查未通过已整改更换老化电线
5 安全出口标识通过无无
6 防火门是否完好通过无无
7 防火防盗门关闭通过无无
8 定期防火演练通过无下月安排演练
处理意见:
1.已要求清理人员定期对楼道内杂物进行清理,保持通道畅通,确保安
全疏散;
2.对过期灭火器进行更换,并发放通知,提醒员工注意维护;
3.对电路线老化问题立即整改,确保电路安全可靠;
4.加强对安全出口标识、防火门、防火防盗门的巡查和保养;
5.下月定期进行防火演练,提高员工应急逃生能力。
以上为本次防火检查巡查记录表格,督促各部门严格执行,确保建筑物内部安全防范工作的稳步推进。
防火巡查记录
单位:
使用日期:
一、此记录为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开展防火巡查时使用,也可以作为开展防火检查时使用的内部记录文书。
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防火巡查每日下班前进行,公众聚集场所在营业期间的防火巡查应当至少每两小时一次。
三、有关单位、农村、社区,应对照有关建设标准要求进行检查。
主要内容:
(一)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二)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
(三)消防设施、器材是否保持工作状态,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整;
(四)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关闭严密,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影响使用;
(五)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情况;
(六)工作结束后,清除遗留火种等杂物,发热源管理的落实情况;
(七)具有火灾危险性的生产工艺流程消防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八)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四、此记录薄由内部管理消防工作的部门统一编号,并统一保管、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