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小麦品种的对比
- 格式:pdf
- 大小:75.64 KB
- 文档页数:1
适宜河南种植的小麦品种河南作为中国的重要农业大省,小麦是该省主要的农作物之一。
由于河南的地理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小麦品种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个适宜河南种植的小麦品种。
1. 郑麦8号郑麦8号是河南省农科院培育的小麦新品种,适应河南的种植环境和生态条件。
它具有耐旱、抗倒伏、抗病虫害的特点,能够在干旱和高温的条件下保持较高的产量和品质稳定性。
郑麦8号的籽粒饱满,蛋白质含量高,口感好,适合制作面食和烘焙食品。
2. 郑麦9号郑麦9号是另一款适宜河南种植的小麦品种,也是由河南省农科院选育的。
它具有生长期短、抗旱性强、抗病虫害能力较高的特点。
郑麦9号的籽粒较大,外观饱满,蛋白质含量高,面筋强度好,适合制作面食和面点。
3. 洛麦8号洛麦8号是洛阳市农科所选育的一种适宜河南种植的小麦品种。
它具有生长期短、抗病虫害、抗倒伏的特点。
洛麦8号的籽粒颗粒饱满,产量稳定,蛋白质含量高,适合加工制作面食和烘焙食品。
4. 河麦8号河麦8号是河南省农科院与河南农业大学合作选育的小麦品种,也是适宜河南种植的一种优良品种。
它具有抗倒伏、抗病虫害、抗逆性强的特点。
河麦8号的籽粒形状规则,外观饱满,蛋白质含量高,适合制作面食和面点。
5. 南麦18号南麦18号是南阳市农科所选育的适宜河南种植的小麦新品种。
它具有生长期短、抗病虫害、抗倒伏能力强的特点。
南麦18号的籽粒形状规则,颜色金黄,蛋白质含量高,适合加工制作面食和烘焙食品。
以上介绍了几个适宜河南种植的小麦品种,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可以根据具体的种植需求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品种。
选择适宜的小麦品种,不仅可以提高产量和质量,还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河南农业的发展。
希望以上信息对于河南的农友们有所帮助。
小麦什么品种的好
小麦好的品种有:科农1006、淮麦32、豫农416、河农7069、百农207、西农979、周麦22、鲁麦501、新麦26、烟农15、周麦16、烟农19、百农矮抗58、农大211、济麦22、郑麦005等。
1、济麦22:这是一个口碑非常不错的小麦品种。
济麦22在2006年通过审定,是山东省农业科学作物研究所研究出的小麦品种。
济麦22属于冬半性多穗中晚熟小麦品种,抗性和结实性很好,特别是抗倒春寒的能力较强,产量稳定,适合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种植。
2、郑麦005:郑麦055属于弱春性中熟小麦品种,2004年经过审定。
是河南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推出的产品。
郑麦005表现性状好,稳定性高,适应性广。
适合在河南省的黄淮小麦区,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等地种植。
3、淮麦32
这个品种是有江苏省徐州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出来的,生长期为224天左右,属于冬小麦。
它的幼苗直立生长,叶片颜色较浅,株身较高,颗粒半角质,每亩产量可高达594.9公斤,适合在淮北早中茬口推广种植,播种时间为每年10月份下旬。
4、豫农416
这个品种是由河南农业大学选育出来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生长期在225天左右。
其幼苗半匍匐,叶片短小色深,株身较高,麦穗呈纺锤形,颗粒饱满,产量很高,每亩可产602公斤小麦。
该品种适合在淮北地区种植,播种时间再10月份的7号-20号之间,成熟后要及时收获,防止麦穗发芽,影响产量。
以上的品种都是一些还不错的品种,但建议大家因地制宜,选出最合适自己种植的种子。
优质小麦品种优质小麦品种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小麦品种能够提高农民的产量和收益。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优质小麦品种,并对其特点和适宜种植条件进行详细说明。
一、春小麦品种1. 高筋小麦品种:高筋小麦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和强筋特性,适合用于制作面粉和面条等面食。
常见的高筋小麦品种有晋麦35号、陕麦161和冀麦14等。
2. 强筋小麦品种:强筋小麦的面筋质量好,适合用于制作面包和糕点等烘焙食品。
常见的强筋小麦品种有郑麦9号、豫麦17和辽麦26等。
3. 抗逆小麦品种:抗逆小麦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和逆境适应能力,适合种植在恶劣环境下。
常见的抗逆小麦品种有晋麦8号、冀麦9号和川麦22等。
二、冬小麦品种1. 中筋小麦品种:中筋小麦的面筋质量适中,适合用于制作面食和烘焙食品。
常见的中筋小麦品种有京麦9号、冀麦7号和豫麦2号等。
2. 早熟小麦品种:早熟小麦品种的生长期较短,适合在生长季节较短的地区种植。
常见的早熟小麦品种有晋麦7号、豫麦3号和陕麦9号等。
3. 高产小麦品种:高产小麦品种的产量较高,适合用于大面积种植。
常见的高产小麦品种有晋麦30号、冀麦8号和豫麦8号等。
在选择优质小麦品种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生长环境:不同小麦品种对气候、土壤和海拔等环境条件有不同的适应性,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品种能够提高产量和品质。
2. 病虫害抗性:优质小麦品种应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能够减少农药的使用和产量损失。
3. 品质特点:不同小麦品种的蛋白质含量、面筋质量和面食口感等品质特点不同,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品种能够提高销售价值。
4. 种植成本:考虑种子价格、肥料和农药投入等因素,选择经济效益较高的品种能够提高农民的收益。
在实际种植中,农民可以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和市场需求等因素选择适合的优质小麦品种。
同时,合理的种植管理措施也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农民可以注意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施肥水和病虫害防治,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不同小麦品种生育期特性对比试验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小麦的生育期特性对于其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小麦品种在生育期长短、生长速度、抗逆性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而了解这些特性对于选育优质高产小麦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的快速推进,粮食需求量日益增加,如何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成为了广大农业科研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小麦品种生育期特性的研究也在日益深入。
对于不同小麦品种在生育期特性上的对比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次试验旨在通过对不同小麦品种的生育期特性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探讨不同品种在生长发育期、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的差异,为今后小麦种植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通过对不同小麦品种生育期特性的对比试验,可以为小麦生产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和数据支持,为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对于推动小麦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试验旨在比较不同小麦品种的生育期特性,包括生长发育期、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的差异。
通过对不同小麦品种在不同生育阶段的生长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各个品种在生长过程中的表现,为农民选择种植适合的小麦品种提供参考。
通过研究不同小麦品种的生育期特性,我们还可以探讨不同品种之间在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方面的差异,为小麦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本研究旨在全面比较不同小麦品种的生育期特性,为小麦种植提供科学指导,促进小麦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意义不同小麦品种生育期特性的对比试验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对不同品种小麦的生长发育期、产量和品质进行比较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各品种的特点和优劣势,为小麦种植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了解不同小麦品种的生育期特性,有助于科学制定种植管理措施。
不同品种的生长发育期长短不一,对其进行对比可以确定最佳种植期和管理模式,从而提高小麦生产的效益和质量。
优质小麦品种试验示范比较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民对粮食品质的需求不断提高,优质小麦品种的种植试验和示范成为重要的农业科研和推广工作。
本文将对我国主要的优质小麦品种进行试验示范比较,为农民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品种提供参考。
我们来介绍一些常见的优质小麦品种。
目前,我国主要的优质小麦品种有晋麦18号、郑麦一号、华麦216、京麦13号等。
这些品种在籽粒品质和抗逆性方面具有较高的优势,在各地的种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针对不同的种植区域和气候条件,我们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示范比较。
在河北省的试验中,经过多年的种植试验,晋麦18号和郑麦一号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丰产性,籽粒品质也较优。
而在山东省的试验中,华麦216和京麦13号则表现出较高的产量和籽粒品质。
这些试验结果为农民在选择品种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除了籽粒品质和产量外,优质小麦品种的抗逆性也是农民关注的重点。
在干旱和高温等逆境条件下的试验中,晋麦18号和郑麦一号都表现出较强的抗逆性,能够较好地适应干旱和高温环境。
而在寒冷地区的试验中,华麦216和京麦13号表现出较强的耐寒性,能够适应较低的温度条件。
在选择品种时,农民可以根据自己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和干湿程度来选择适合的优质小麦品种。
除了品种选择外,优质小麦品种的种植管理也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在试验示范中,我们采用了科学的施肥、灌溉和防治病虫害等管理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发挥优质小麦品种的优势。
在种植管理方面,科技人员在试验示范现场提供指导,并记录和总结了合理的种植管理方法。
这些经验对于农民在实际种植中的参考和借鉴具有重要意义。
优质小麦品种的试验示范比较是一项重要的农业科研和推广工作。
通过对不同优质小麦品种的试验比较,农民可以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品种,提高产量和品质,并增加农民的收益。
种植管理的科学化也是优质小麦种植成功的关键。
希望通过科研机构和农民的共同努力,我国优质小麦品种的种植水平能够不断提高,为全国粮食安全和农民的增收增贸做出更大的贡献。
适合湖北种植的小麦高产品种
湖北地处中部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小麦种植区之一。
小麦是湖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农民们最为重视的农作物之一。
在小麦种植中,选择高产的品种是关键,本文将介绍适合湖北种植的小麦高产品种。
一、金色麦田
金色麦田是目前湖北省小麦种植中广泛使用的高产品种之一。
该品种的特点是生长快、抗旱性强、抗病性好、产量高,适合种植在湖北省的中南部地区。
金色麦田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每亩产量可达800公斤以上。
二、亚麻小麦
亚麻小麦是一种适合湖北省种植的高产品种,该品种具有生长快、抗旱性强、抗病性好等特点。
亚麻小麦的产量高,每亩可达700公斤以上。
除了作为粮食作物外,亚麻小麦还可以用于制作小麦面粉、面包、饼干等食品。
三、春田一号
春田一号是一种适宜湖北种植的高产品种,该品种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每亩产量可达800公斤以上。
春田一号具有生长快、抗旱性强、抗病性好等特点,适合种植在湖北省的中南部地区。
四、秦麦9号
秦麦9号是一种适合湖北种植的高产品种,该品种具有耐旱、耐寒、抗病性强等特点。
秦麦9号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每亩产量可达800公斤以上。
该品种适合种植在湖北省的中南部地区。
五、湘麦7号
湘麦7号是一种适宜湖北种植的高产品种,该品种具有生长快、抗旱性强、抗病性好等特点。
湘麦7号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每亩产量可达800公斤以上。
该品种适合种植在湖北省的中南部地区。
以上就是适合湖北种植的小麦高产品种,农民们在选择小麦种植品种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种植区域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品种,以获得更好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河南农业2017年第4期(上)
白天温度保持在26~30 ℃,夜间不低于15 ℃。
一般不进行追肥,严格控制浇水。
当土壤墒情影响坐果时,可浇小水。
于每天上午9时前用雄花的花粉涂抹在雌花的柱头上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待幼瓜长至鸡蛋大小,开始褪毛时,进行选留瓜,一般选留主蔓上第二雌花或第三雌花坐瓜,每株留1~2个发育良好的瓜。
(四)后期管理
适时放风降温,把棚温控制在35 ℃以下,夜间温度不低于18 ℃。
幼瓜鸡蛋大小开始褪毛时浇第1次水,此后当土壤表面早晨潮湿、中午发干时再浇1次水,如此连浇
翻2~3次。
九、病虫害防治
(一)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防治原则。
(二)农业防治
选用高抗多抗品种,采取嫁接育苗,培育适龄壮苗,控制好各生育时期的温湿度,清洁棚室,合理肥水管理,合理布局,轮作换茬。
(三)物理防治
棚内悬挂黄色诱虫板,每667 m 2
雾防治。
霜霉病可用70%乙磷铝锰锌800倍液喷雾防治。
防治枯萎病可把种子用0.1%~0.2%高锰酸钾或50%多菌灵胶悬剂500倍液浸种0.5~1 h,用清水洗后催芽育苗。
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喷雾防治。
十、采收
为提高大棚早熟西瓜果品品质,避免生瓜上市,授粉时应做好标记,一般授粉后30 d 进行采收,采后最好进行分级,贴上标签,用纸箱包装销售,以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中国十大小麦新品种
一、西农511
它具有半冬性的特性,整个生育期有233天。
株型相对来说会松散一些,不过他的抗倒性是很不错的。
二、酒春7号
这个品种的小麦生育期会短一些,只有107天,株型也相对紧凑。
它很容易被白粉病、叶锈病感染,抗倒性也属于一般。
三、邯麦19
适合在山东、沧州以南地区种植,生长出来的时小麦十分紧凑,抗倒性也是很好的。
四、克春14号
它的抗倒性是很好的,也不容易感染病害,适合在东北和内蒙古的一些地区种植,并且生育期也很短。
五、山农27号
这个品种的茎秆弹性很一般,也很容易出现病害,经试验每亩地产量是627.9kg。
六、中麦875
它算是早熟的一个品种,具有很好的抗寒能力,并且也十分的抗倒,每年的产量也要比一些普通的品种高。
七、豫麦58号
它是河南选育出来的新品种,比较适宜在黄淮的地区种植。
具有半冬性多穗型的特性,属于中熟品种。
八、京冬8号
冬性,属于中早熟品种,穗呈纺锤形,抗条病,越冬能力是可以的,能达到93.3%,很适合在河北的中北部、天津以及北京种植。
九、淮麦16
在江苏、河南中部等地种植最佳,它是早熟品种,有着很不错的
抗寒性,也具有一定的耐旱性。
十、中麦9号
它是很耐寒的,在北京的冬季也能顺利的越冬,并且幼苗时生长也十分健壮。
10个最抗病的小麦品种10个最抗病的小麦品种小麦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小麦生长过程中遭受的病害却是不可避免的。
为了保障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培育出具有抗病性的小麦品种成为了农业科技工作者们努力的方向。
下面是10个最抗病的小麦品种,它们在全球范围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1.华帝小麦:华帝小麦是我国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麦类作物研究所培育的一种优质耐旱、耐寒、病虫害抗性强的新型优质麦种。
华帝小麦不仅有很高的耐盐碱能力,而且在耐受灰霉病、叶锈病等病害方面表现出色。
2.金质小麦:金质小麦是我国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河西分院选育的一种中晚熟、坚硬、适应性强的小麦品种,它具有高产、抗性强、适应性好、品质优等优点,被誉为“黑土地金子”。
3.优麦4139小麦:优麦4139小麦是由我国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耐旱、耐寒、耐倒伏、抗病害的新小麦品种,其优良的品质和高产性备受育种者和种植者的青睐。
4.皖麦16号:皖麦16号是我国安徽省农科院培育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新型育种品种,经极端干旱、极端高温、高盐碱等强逆境筛选,表现出很高的耐憎害、耐病害的优点。
5.辽麦16号:辽麦16号是我国沈阳小麦综合试验站研究员经多年选育与研发而成的一种抗条锈病小麦品种。
它具有丰重粒、成熟期早、耐寒、所需生长温度在4℃以上、宿根性强、抗逆性高等优点。
6.京麦22号:京麦22号是由我国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北京市农科院等机构协同研发的新型小麦品种。
其特点是耐旱、耐病、抗倒伏、高产、品质佳,尤其是在干旱和半干旱条件下表现出色。
7.郑麦22号:郑麦22号是我国河南省农科院和河南省旱区作物研究所联合选育的一种新型耐旱、耐寒、抗病害、高产优质的小麦品种。
它在全国范围内颇具市场竞争力。
8.鲁麦27号:鲁麦27号是我国山东省农科院选育的一种中晚熟的单公由小麦品种。
它具有产量高、抗病性强等优点,在山东省中东部地区显著增产效果明显。
9.长杆意大利麦:长杆意大利麦是一个古老的品种,它可以追溯到意大利鲁莫鲁卡多、索拉拉和拉比亚诺的小山村。
小麦品种分类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广泛种植于各个大陆的不同地区。
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科学研究的发展,人们对小麦的品种分类也越来越了解。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小麦品种,并对其特点进行详细描述。
1. 硬粒春小麦硬粒春小麦是一种适应寒冷气候的小麦品种。
它的生长期较短,一般在春季播种,秋季收割。
硬粒春小麦的颗粒较硬,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淀粉,适合用来制作面包、面条等面食。
它的耐寒性较强,适应能力广泛,是北方地区主要种植的小麦品种之一。
2. 软粒春小麦软粒春小麦是另一种适应寒冷气候的小麦品种。
与硬粒春小麦相比,软粒春小麦的颗粒较软,含有较低的蛋白质和淀粉。
它的口感更加柔软,适合用来制作糕点、面粉等食品。
软粒春小麦的生长周期相对较长,一般在春季播种,夏季收割。
3. 硬粒冬小麦硬粒冬小麦是一种适应温暖气候的小麦品种。
它的生长期较长,一般在秋季播种,来年夏季收割。
硬粒冬小麦的颗粒较硬,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淀粉。
它适合用来制作高筋面粉,适应性较强,广泛种植于南方地区。
4. 软粒冬小麦软粒冬小麦是另一种适应温暖气候的小麦品种。
与硬粒冬小麦相比,软粒冬小麦的颗粒较软,含有较低的蛋白质和淀粉。
它适合用来制作低筋面粉,口感更加柔软。
软粒冬小麦的生长周期相对较长,一般在秋季播种,来年夏季收割。
5. 高产小麦高产小麦是指每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的小麦品种。
它们经过长时间的选育和改良,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和适应能力。
高产小麦的颗粒较大,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它们可以提高农田的产量,为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小麦品种的分类对于农业生产和粮食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品种的小麦适应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具有不同的产量和品质特点。
合理选择和利用小麦品种,可以提高农田的产量和粮食质量,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
小麦品种的分类涉及到不同的生长季节、颗粒硬度和产量特点。
了解这些品种的特点,可以帮助农民和农业科学家选择适合自己地区和需求的小麦品种,提高农田的产量和粮食质量,为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最适合关中种植的小麦品种
关中地区是一个适宜种植小麦的区域,因此选择最适合这个地区种植的小麦品种非常重要。
在对比研究后,我们推荐了以下几个小麦品种:
1. 高粱98号:这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小麦品种,对关中地区的低温和旱情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同时也具有高产和优质的特点。
2. 汉中冬小麦:这个品种采用了国内最先进的育种技术,有着优良的品质和高产量。
而且它在关中地区的适应性也非常好,可以适应该区域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3. 冀晋冬小麦:这是一种经过多年选育出来的小麦品种,适应性强,品质高,产量稳定。
在关中地区种植效果也非常好。
4. 陇麦20号:这是一种对旱情和病虫害有很强的抗性的小麦品种,同时也具有较高的产量和品质。
在关中地区种植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总之,选择适合关中地区种植的小麦品种非常重要,我们以上推荐的品种都是在该区域适应性和产量方面表现非常优秀的品种。
- 1 -。
强筋小麦品种强筋小麦品种是指具有高筋度、强粘力和延展性的小麦品种。
强筋小麦品种通常用于制作高质量的面粉,可用于烘焙面包、蛋糕、饼干等食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强筋小麦品种:1. 硬质春小麦:硬质春小麦是一种适应大部分温带地区气候条件的小麦品种,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和强筋度。
它适合制作高品质面粉,可用于各种烘焙食品的制作。
2. 硬质冬小麦:硬质冬小麦是一种适应冷季气候条件的小麦品种,具有较低的湿度和较高的蛋白质含量。
它的面粉质量稳定,适合用于制作高级面包和面点类食品。
3. 额外硬质小麦:额外硬质小麦是指蛋白质含量在12%以上的小麦品种,具有极高的筋度。
它适用于制作各种高筋面粉,例如面包、披萨等,在面团中能够产生更多的气泡和更好的发酵效果。
4. 普通硬质小麦:普通硬质小麦是指蛋白质含量在10-12%之间的小麦品种,具有中等的筋度。
它适用于制作中筋面粉,可用于制作各种烘焙食品,如饼干、面条等。
5. 软质小麦:软质小麦是指蛋白质含量较低的小麦品种,具有较轻脆的质地和较低的筋度。
它适合制作面粉用于制作蛋糕、饼干等烘焙食品,使其口感更加柔软。
6. 硬粒红小麦:硬粒红小麦是一种高产的小麦品种,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和较强的筋度。
它广泛用于制作高筋面粉,可用于制作各种面点和面包类食品。
7. 乌麦小麦:乌麦小麦是一种特殊的小麦品种,它具有黑色的色素,适用于制作黑面粉或黑面包。
它的筋度较弱,因此通常与其他强筋小麦品种混合使用。
总而言之,强筋小麦品种是指具有高蛋白质含量和强筋度的小麦品种,适合用于制作高品质的面粉和烘焙食品。
不同的品种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根据需求选择适合的小麦品种是制作美味食品的重要因素之一。
柘城县地处豫东平原,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产粮大县,常年小麦播种面积99万亩左右。
为加快小麦优良品种推广应用步伐,筛选适合本地推广的小麦新品种,进一步摸清小麦新品种特征特性及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探索总结其生长规律和配套栽培技术,为全县小麦品种利用及合理布局提供参考依据,特按排本试验。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参试品种20个,分别为众麦1号(CK )、存麦11、轮选166、众麦998、禾丰3号、丰德存5号、新麦26、新麦39、泛麦17、锦绣21、锦绣519、泛麦803、洛麦26、百农207、周麦27、百农4199、西农511、西农364、豫农416、豫麦158。
1.2试验地概况试验田设在柘城县张桥原种场,土壤类型为黄潮土,地势平坦、地力均匀,质地为中壤(两合土),土壤pH 8.21,肥力中上等;排灌条件良好,前茬作物为玉米,平均产量615kg/亩,玉米收获后秸秆全部还田。
玉米收获后麦播整地前取样化验,试验地耕层(0~25cm )土壤有机质含量21.3g/kg 、全氮1.26g/kg 、有效磷19.1mg/kg 、速效钾283.0mg/kg 、缓效钾707.0mg/kg 。
1.3试验设计试验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共设20个处理,不设重复,以众麦一号为对照(CK),小区面积(3.1m ×116m )360m 2,留1m 观察道,四周设保护行,试验田2018-2019年柘城县小麦品种比较试验作者简介:李艳婷(1968-),女,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与研究。
电话:135****9366;E-mail :********************李艳婷皇雅领王进文(柘城县农业农村局河南柘城476200)摘要:为筛选适合柘城县推广的小麦新品种,加快当地小麦优良品种推广步伐,于2018-2019年安排了20个小麦品种比较试验。
结果表明,存麦11、百农207、洛麦26、周麦27、豫麦518、泛麦803、众麦1号产量水平比较高,也比较稳定,可在本地继续大力推广,其他13个品种建议继续参试。
小麦品种介绍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之一。
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小麦品种的适应性也不同。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几个常见的小麦品种。
1. 春小麦春小麦是在春季播种的小麦品种,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
春小麦的生长期相对较短,一般在4-6个月之间。
它具有抗寒性强、早熟性好的特点,在北方寒冷的气候条件下能够生长良好。
春小麦的产量相对较低,但是因为种植季节较早,所以在市场上的价格相对较高。
2. 冬小麦冬小麦是在秋季播种的小麦品种,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冬小麦的生长期相对较长,一般在9-10个月之间。
它具有抗旱性强、耐寒性好的特点,在南方干旱的气候条件下能够生长良好。
冬小麦的产量相对较高,但是因为种植季节较晚,所以在市场上的价格相对较低。
3. 高粱小麦高粱小麦是一种特殊的小麦品种,它具有耐旱性强、适应性广的特点。
高粱小麦的生长期相对较短,一般在3-4个月之间。
它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能够生长良好,适合种植在北方地区或者高海拔地区。
高粱小麦的产量相对较低,但是它的营养价值较高,被广泛用于饲料和食品加工。
4. 硬质小麦硬质小麦是一种具有高蛋白质含量和强筋性的小麦品种。
它的粒子较大、质地较硬,适合加工成面粉和面条。
硬质小麦的适应性广,可以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生长,但是对土壤要求较高。
它的产量相对较高,是我国重要的小麦品种之一。
5. 软质小麦软质小麦是一种具有较低蛋白质含量和较弱筋性的小麦品种。
它的粒子较小、质地较软,适合加工成面包和糕点。
软质小麦的适应性广,可以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生长,对土壤要求较低。
它的产量相对较低,但是口感较好,深受消费者喜爱。
以上是几个常见的小麦品种的介绍。
不同的小麦品种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应性,种植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种植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种植。
同时,科学的种植管理和合理的施肥措施也是保证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希望本文对大家了解小麦品种有所帮助。
1、鲁麦1,以矮丰3号//孟县201/牛朱特,三交而得。
是个变种。
特征特性:弱冬性(播种以适期靠后,也可迟播),中熟偏晚。
顶三叶较大,茎秆多蜡粉,秆壁厚有韧性,抗倒伏能力较强。
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穗较大,多花多实。
丰产稳产,对地力水平适应性较广,总需肥量为中上等水平。
抗性:根系发达,活力强,耐干热风;抗旱;高抗白粉病;耐蚜性;高抗三锈,黄矮病。
适应地:山东泰安南李村,宁阳县,济宁,菏泽,枣庄,苏北,皖北,河南一带。
2、小偃107,以绵阳75-20做母本,小偃392作父本杂交。
特征特性:弱冬性,中熟,种子休眠期短,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株型紧凑,出粉率高,穗层整齐,灌浆快,成熟时落黄好,口紧不易落粒,结实性好,产量高而稳,耐晚播,适应性广。
抗性:抗倒伏,抗寒,对病害的综合抗性较好,抗条锈病,抵抗赤霉病,感白粉病和叶枯病。
适应地:陕西省推广品种。
3、扬麦158,用扬麦4号/St1472/506(郑引一号)杂交。
是变种特征特性:春性,中熟。
耐迟播,茎秆粗壮,韧性较好,株型较为紧凑,穗长方形,长芒,有锯齿。
灌浆速度快,籽粒大但饱满度稍差,适应性广。
抗性:抗寒性及抗倒伏性优于扬麦5号,耐湿性一般,对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有一定抗性。
条锈反应型MS,叶锈和秆锈反应型S,白粉病严重度7级,黄矮病3级,赤霉病抗性MS,根腐叶病MR,根腐穗病R级。
适应地:在长江中下游(江苏,安徽)淮河以南,上海市,浙江省本部的部分地区。
4、阿夫,阿夫原名Funo,原产意大利,于1956年从阿尔巴尼亚引入我国,1957年引入河南省。
特征特性:弱春性,叶片宽、旗叶短,茎秆粗壮,穗长方型,小穗排列紧密,穗层整齐,穗粒数稍多,籽粒红色;阿夫苗期生长慢,拔节后生长迅速,成穗率高,灌浆速度快。
抗性:抗干热风,高抗条锈病。
适应地:该品种在河南省累计种植面积在150万hm2以上。
黄淮麦区(主要是河南省)利用阿夫品种,通过系统选育、辐射、杂交等育种手段,育成品种90多个,已定名17个。
不同小麦品种生育期特性对比试验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小麦品种的生育期特性,并比较其生长发育差异,为小麦品种选择和生产管理提供参考。
试验选用了常见的五个小麦品种:中麦9号、粮丰2号、晚青稞、强筋小麦、羽衣甘蓝。
对其生育期特性进行对比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五个小麦品种的生长发育差异显著。
首先,不同小麦品种的出苗期和拔节期差异较大。
中麦9号和粮丰2号的出苗期相对较早,而晚青稞和强筋小麦则相对较晚。
拔节期则以晚青稞最早,羽衣甘蓝最晚。
其次,不同小麦品种的越冬能力也存在差异。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中麦9号和粮丰2号的越冬能力较强,而晚青稞和强筋小麦的越冬能力相对较弱。
综上所述,不同小麦品种的生育期特性存在差异,可能受到环境因素、种植管理等影响。
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品种特性调整种植时间、施肥水分等管理措施,以达到最佳产量和质量。
5个小麦品种的对比摘要为寻求适合沿河县种植的小麦新品种,采用田间对比试验方法,对4个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
结果表明:4个参试品种以绵麦48表现最好,绵麦48在产量、穗粒数、穗实粒数和结实率等方面均居第一,综合表现最好;其次为西科麦4,其余2个品种相对较差。
建议生产上以种植绵麦48为主,西科麦另一系、西科麦4号和绵麦48矮系可作为搭配品种使用。
关键词小麦品种;农艺性状;产量;结实率小麦是沿河县的主要夏粮作物,农民有着长期种植小麦的习惯,年种植面积在6667万hrnz左右,平均产量2250kg/2。
为了更好地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稳定沿河县小麦的播种面积,不断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找出适宦于沿河县种植的小麦新品种,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在沿河县夹石镇山阳村结合小麦万亩高产创建示范进行了不同小麦品种对比试验。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小麦品种共计5个。
其中,西科麦4号、西科麦另一系、绵麦48和绵麦48矮系,均为四川省绵阳市农科院提供;雅安早(CK),本地提供。
1.2试验地概况试验在沿河县夹石镇山阳村蒋义武的责任地进行,面积1005m2,东经108°23’43”、北纬28°13’26”,海拔538m,土壤pH值6.3,经土壤养分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3.08%,全氮0.149%,碱解氮149mg/kg,速效磷8.1mg/kg,速效钾81mg/kg。
土壤肥力为中等水平,肥势均匀。
地势平坦,光照充足,土壤肥力中等,前茬作物为玉米。
1.3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5个处理,3次重复,共15个小区。
每个小区面积20m2(4m×5m)。
采取条行撇播,行距为24.75cm。
每小区均匀撒播,管理措施与常规管理相同。
1.4田间管理播种前土地深犁、人工碎土各1次,10月28日播种,播种时每小区施尿素0.38kg,磷肥1.5kg,氯化钾0.3kg作底肥,然后用三唑酮拌种条行撒播,撒种后每小区用清粪水40kg浇淋覆盖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