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染相关制作步骤与捆扎技法及其图示
- 格式:doc
- 大小:88.50 KB
- 文档页数:5
十种简单扎染方法一、捆扎法。
1.1 简单捆扎。
这是最基础的扎染方法啦。
就拿一块白色的布来说,你可以随意地把布揪起来,就像揪小面团似的,然后用皮筋或者绳子紧紧地捆住。
这时候你就会发现,被捆住的部分就像是被关在小笼子里,染料进不去。
等你把它放到染料里一染,解开捆扎的东西后,就会出现很奇妙的白色花纹在染过色的布上,真可谓是“妙手偶得”。
1.2 螺旋捆扎。
先把布铺平,然后从布的中心开始,像拧麻花一样把布拧成螺旋状。
拧得越紧越好,这时候布就像一个紧紧蜷缩的小蛇。
再用绳子或者皮筋把它捆扎起来,扎得结结实实的。
放到染料里染的时候,你就想象它在染缸里进行一场色彩的变身之旅。
染好后解开,那呈现出的图案就像漩涡一样,特别有艺术感。
二、折叠法。
2.1 对折扎染。
把布对折一下,就像折纸飞机那样简单。
然后可以在对折后的布上进行一些简单的捆扎或者夹上小夹子。
你看,这就像是给布做了个小手术,限制了染料的入侵区域。
染完之后,展开布,你会看到对称的图案,那感觉就像是照镜子一样,非常有趣。
2.2 多次折叠。
要是想让图案更复杂一点呢,可以多次折叠布。
就像叠被子一样,一层一层地叠起来。
叠好后再进行捆扎或者用其他东西固定。
这时候的布就像是一个等待被发掘的宝藏。
染完后打开,那层层叠叠的图案就像迷宫一样,充满了神秘感。
2.3 三角折叠。
把布折成三角形,这就像小时候折三角包一样。
在三角形的布上进行创意捆扎。
染完之后,那三角形的图案就会特别突出,有一种独特的几何美感,就像在布上画出了独特的三角形城堡。
三、夹扎法。
3.1 夹子夹染。
找几个小夹子,把布按照你想要的形状捏起来,然后用夹子夹住。
这就像是给布上了几个小枷锁。
染的时候,被夹子夹住的部分就不会被染色。
染好后拿开夹子,就会看到清晰的白色线条或者形状,就像在彩色的世界里开辟出了白色的小道。
3.2 筷子夹染。
筷子也能用来扎染哦。
把布平铺,用筷子把布夹起来,然后用绳子把筷子和布一起捆住。
这时候的布就像是被筷子绑架了一样。
扎染相关制作步骤与捆扎技法及其图示Ⅰ.制作步骤:制做扎染一般需三个步骤:染前处理,捆扎染色,染后处理一、染前处理:为保证扎染制作过程中染色均匀,需对织物进行染前处理。
因为织物上常带有浆料、助剂及一定成份的天然杂质。
染前处理有:退浆:目的是除支浆料,可用碱液、氧化剂或淀粉酶等药剂加水沸煮布料退浆。
用量:药剂为布重的3%,水为布重的30倍左右。
精炼:目的是除去纤维上的天然杂质及残留浆料,右用烧碱加水沸煮。
用量:烧碱为布重的3%,水为布重的30倍左右。
漂白:用于除去色素及残留杂质,常用次氯酸钠或氧化氢加水沸煮。
用量:漂白剂为布重的3%,水为布重的30倍左右。
另外,丝绸的染前处理是用皂液加碳酸钠加水煮精炼。
熨平待用:用电熨斗将漂洗过的布熨平以备描绘图案及捆扎用。
二、捆扎染色:将已设计好的图案纹样用画粉在布上做记号或用绘稿液描上,然后捆扎或缝结布料。
完成后浸入水中湿透,取出稍晾,待不滴水后放入已备好的染液中或浸染或煮染一定时间,然后用清水冲洗、晾干。
三、染后处理:晾后的捆所物可在不完全干透时解开扎结处,并用熨斗趁潮湿熨平整,完成。
附:(在扎染制成品完工后,还可采用了一些其它的技艺让产品更具艺术的魅力。
这些技艺有手绣,手绘,刺绣,刺字,挑花。
)Ⅱ.染色技法:一、浸染法(冷染法):将扎好的织物放入配制好的染液中浸泡一定时间,染完后用清水冲洗,解结,熨平。
常用纳夫托染料和活性染料。
纳夫托染料及使用方法:工艺程序:溶解色酚==>织物打底==>晾水备用==>配显色剂==>放入织物==>显色==>配碱液==>碱洗==>冲洗晾干使用方法:1、配制色酚打底液(配方如下):2、打底:将布料放入打底液中浸泡15分钟,取出晾至避光处不滴水后待用。
3、显色剂的配制:取色盐VB蓝10克,加入40-50温水800毫升搅匀。
4、染色:将打过底的织物浸入显色剂中翻动使其均匀着色,约15分钟后取出。
扎染工艺流程
制做扎染一般需三个步骤:染前处理,捆扎染色,染后处理
1、染前处理
为保证扎染制作过程中染色均匀,需对织物进行染前处理。
因为织物上常带有浆料、助剂及一定成份的天然杂质。
染前处理有:退浆:目的是除支浆料,可用碱液、氧化剂或淀粉酶等药剂加水沸煮布料退浆。
用量:药剂为布重的3%,水为布重的30倍左右。
精炼:目的是除去纤维上的天然杂质及残留浆料,右用烧碱加水沸煮。
用量:烧碱为布重的3%,水为布重的30倍左右。
漂白:用于除去色素及残留杂质,常用次氯酸钠或氧化氢加水沸煮。
用量:漂白剂为布重的3%,水为布重的30倍左右。
另外,丝绸的染前处理是用皂液加碳酸钠加水煮精炼。
熨平待用:用电熨斗将漂洗过的布熨平以备描绘图案及捆扎用
2、捆扎染色
将已设计好的图案纹样用画粉在布上做记号或用绘稿液描上,然后捆扎或缝结布料。
完成后浸入水中湿透,取出稍晾,待不滴水后放入已备好的染液中或浸染或煮染一定时间,然后用清水冲洗、晾干。
3、染后处理
晾后的捆所物可在不完全干透时解开扎结处,并用熨斗趁潮湿熨即:染前处理-->捆扎布料-->浸水-->染色-->冲洗晾干-->熨平完成。
扎染相关制作步骤与捆扎技法及其图示Ⅰ.制作步骤:
制做扎染一般需三个步骤:染前处理,捆扎染色,染后处理
一、染前处理:
为保证扎染制作过程中染色均匀,需对织物进行染前处理。
因为织物上常带有浆料、助剂及一定成份的天然杂质。
染前处理有:
退浆:目的是除支浆料,可用碱液、氧化剂或淀粉酶等药剂加水沸煮布料退浆。
用量:药剂为布重的3%,水为布重的30倍左右。
精炼:目的是除去纤维上的天然杂质及残留浆料,右用烧碱加水沸煮。
用量:烧碱为布重的3%,水为布重的30倍左右。
漂白:用于除去色素及残留杂质,常用次氯酸钠或氧化氢加水沸煮。
用量:漂白剂为布重的3%,水为布重的30倍左右。
另外,丝绸的染前处理是用皂液加碳酸钠加水煮精炼。
熨平待用:用电熨斗将漂洗过的布熨平以备描绘图案及捆扎用。
二、捆扎染色:
将已设计好的图案纹样用画粉在布上做记号或用绘稿液描上,然后捆扎或缝结布料。
完成后浸入水中湿透,取出稍晾,待不滴水后放入已备好的染液中或浸染或煮染一定时间,然后用清水冲洗、晾干。
三、染后处理:
晾后的捆所物可在不完全干透时解开扎结处,并用熨斗趁潮湿熨平整,完成。
附:(在扎染制成品完工后,还可采用了一些其它的技艺让产品更具艺术的魅力。
这些技艺有手绣,手绘,刺绣,刺字,挑花。
)
Ⅱ.染色技法:
一、浸染法(冷染法):
将扎好的织物放入配制好的染液中浸泡一定时间,染完后用清水冲洗,解结,熨平。
常用纳夫托染料和活性染料。
纳夫托染料及使用方法:
工艺程序:溶解色酚==>织物打底==>晾水备用==>配显色剂==>放入织物==>显色==>配碱液==>碱洗==>冲洗晾干
使用方法:
1、配制色酚打底液(配方如下):
3、显色剂的配制:取色盐VB蓝10克,加入40-50温水800毫升搅匀。
4、染色:将打过底的织物浸入显色剂中翻动使其均匀着色,约15分钟后取出。
5、碱洗(配方如下):将染过色的布料浸入碱液中翻动约2分钟后用热水冲洗,再用冷水冲洗,晾干完成。
碱洗的目的是洗去打底液在织物上留下的黄色,使留白处洁净。
二、煮染法:
将扎好的织物放入染锅内沸煮达到高温染色的效果。
最常用的是直接染料与酸性染料。
直接染料易溶于水,适染棉、麻、人造丝、绢类。
酸性染料色彩鲜艳,易于拼色,最适染动物纤维。
直接染料及使用方法:
工艺程序:溶解染料==>放入织物==> 煮染30分钟==>冲洗晾干
使用方法:
1、备好染料及助剂纯碱,也可用食盐代替。
2、以布料的重量决定染料和助剂的使用量,即染料为布重3%,助剂为1.5%(食盐为10%),水为布重的20-30倍。
3、用少量开水溶解发染料和助剂,再加至需要量,并加热。
4、将织物浸入染液中,用竹棍搅动,连续沸煮约30分钟后冲洗晾干。
三、蒸染法:
将扎好的织物先浸泡于染液中染色,然后放入锅内蒸一定时间固色,常用的有缩聚染料。
缩聚染料是一种新型的暂深性染料,既可染棉、麻等纤维织物,又可染羊毛、蚕丝等动物纤维。
缩聚染料及使用方法:
工艺程序:温水溶解染料==>放入织物染色==>用吹风机吹干==>蒸6-7分钟==>水洗、皂洗、水洗==>晾水熨干
使用方法:
1、备染料、助剂(尿素)、固色剂(硫脲)、小苏打。
2、用温水化开染料搅匀,加入化好的尿素、硫脲等搅匀,加入温水至规定量。
浸入织物染色约30秒,翻动使之上色均匀。
3、取出,用热吹风机吹干后,蒸6-7分钟(或浸入硫化碱固色液中固色)。
4、水洗,皂洗,熨平。
硫化碱固色处方
制作材料用量
5%硫化钠20-100克
食盐100-200克
加水合成1升
Ⅲ.相关捆扎技法与图示:
一、捆扎法:
捆扎法是将织物按照预先的设想,或揪起一点,或顺成长条,或做各种折叠处理后,用棉线或麻绳捆扎。
1.圆形扎法:将织物揪起一点,用线绳扎紧,可扎成同样大小的花纹,也可由小到大排列。
这是一种简单的方法,可制作窗帘或裙料。
成品效果:
2.折叠扎法:是扎染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法,对折后的织物捆扎染色后成为对称的单独图案纹样;一反一正多次折叠后可制成二方连续图案纹样。
如常见的蝴蝶图案即采用折叠扎法制做。
成品效果:
二、缝绞法:
缝绞法是用针线穿缝绞扎织物以形成防染,针法不同形成的效果不同。
这是一种方便自由的方法,可充分表现设计者的创作意图。
1.平针缝绞法:平针缝绞法可形成线状纹样,可组成条纹,与可制作花形、叶形。
用大针穿纯棉线,沿设计好的图案在织物上均匀平缝后拉紧。
成品效果:
2.卷针缝绞法:利用针与布的卷缝可得到斜线的点状纹样。
将织物对折,如图卷缝。
用画粉画圆形,捏起双层卷缝后拉紧。
成品效果:
三、夹扎法:
夹扎法是利用圆形、三角形、六边形木板或竹片、竹夹、竹棍将折叠后的织物夹住,然后用绳捆紧形成防染,夹板之间的织物产生硬直的“冰纹”效果,与折叠扎法相比,黑白效果更分明,且有丰富的色晕。
1.折线夹扎法:用屏风折折叠织物,用条状木板斜夹捆扎木板两头,可做成连续图案。
成品效果:
四、其它扎法:
1.综合扎法:将捆扎,缝绞及夹板等多种技巧综合应用,不同的组合可得到丰富多彩的效果。
扎、缝、夹结合,将织物对折再以对折,夹住两个角,缝叶形,扎圆花。
成品效果:
以上,只是我个人搜集有关扎染方面的极少的资料。
扎染在我国古代就已经被广泛运用,希望大家在学习这种方法的同时,为中华民族人民无与伦比的指挥而骄傲吧~!
Anxuers,
于2010年2月2日,星期二,傍晚整理完成~~!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