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阻值国家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21.51 KB
- 文档页数:6
设备接地电阻标准国标
设备接地电阻标准通常是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规范和标准而有所不同。
下面是一些常见国家/地区的设备接地电阻标准:
1.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
- IEC 60364-4-41:对建筑物的电气安装和设备进行规范,设备接地电阻标准为不超过100Ω。
2. 美国国家电气安全协会(NFPA)标准:
- NFPA 70 (NEC):用于规范美国的电气安装和设备,对一般条件下的设备接地电阻没有具体的标准要求,但通常希望达到10Ω以下。
3. 欧洲标准化组织(CENELEC)标准:
- EN 61557-5:对电气测试设备进行规范,设备接地电阻标准为不超过1Ω。
4. 中国国家标准(GB):
- GB/T 3778-2011: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基本参数和性能要求,对设备接地电阻没有具体的标准要求,但通常希望达到10Ω以下。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国家/地区的设备接地电阻标准示例。
确切的标准可能因特定的行业、应用或设备类型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具体的项目中,建议参考适用的国家/地区标准和当地规范,以确保设备接地电阻符合相关要求。
接地电阻规范要求
接地电阻是指接地系统的电阻值,用来评估接地系统的良好性能。
接地电阻的规范要
求通常由相关的电气安全标准和规范所规定,其中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内
部规范等。
一般来说,接地电阻的规范要求如下:
1. 国家标准:不同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标准来规范接地电阻的要求,如中国的《电气安
全基本规范》(GB 50058)等。
2. 行业标准:根据不同行业的需要,有些行业或领域可能会制定自己的接地电阻规范,如电力、石油化工等。
3. 接地电阻值:一般来说,接地电阻的标准要求是尽量降低电阻值,使其达到最小。
一般标准要求的接地电阻值为4欧姆以下,具体数值可能根据不同的行业和应用有所
不同。
4. 测量方法:规范要求一般会给出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的要求,以确保测
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可能有一些其他的规范要求,如接地电阻的监测频率、接地系统的维护保养等。
最佳实践是根据具体的标准和规范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接地电阻的设计和
管理。
接地电阻的国家标准依据GB50057-94(2000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三章、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第二节、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要求,第 3.2.1条: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Q。
第三节、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要求,第334条:每根引下线的接地电阻不小于10Q,防直击雷接地装置宜和防雷电感应、电气设备、信息系统等共用接地装置。
第 3.3.9条: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Q。
架空和直接埋地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就近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当不相连时,架空管道应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Q。
本规范第.2.0.3条四、五、六款所规定的建筑物,引人、引出该建筑物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处应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对架空金属管道尚应在距建筑物约25m处接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Q。
第四节、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要求,第3.4.2条: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Q。
第 3.4.9条: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Q。
电源系统接地电阻的要求依据JGJ 16-200&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第14章接地与安全: 第14.7.5.3条要求,当机房接地与防雷接地系统共用时,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 Q。
因此对于监控机房和通讯机房接地均应与建筑物防雷地等共用同一接地装置,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Q。
依据GB50089-98《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第12章:电气;第12.6.4条:在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应装设避雷器。
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Q。
第12.7.2条:输送危险物质的各种室外架空管,应每隔20〜25米接地一次,每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Q。
第12.7.3条:危险区域应采取相应的防静电措施。
依据GB50057-94(2000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三章、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第二节、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要求,第条: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第三节、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要求,第条:每根引下线的接地电阻不小于10Ω,防直击雷接地装置宜和防雷电感应、电气设备、信息系统等共用接地装置。
第条: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架空和直接埋地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就近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当不相连时,架空管道应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本规范第.条四、五、六款所规定的建筑物,引人、引出该建筑物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处应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对架空金属管道尚应在距建筑物约25m处接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第四节、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要求,第条: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
第条: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
电源系统接地电阻的要求依据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第14章接地与安全:第条要求,当机房接地与防雷接地系统共用时,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Ω。
因此对于监控机房和通讯机房接地均应与建筑物防雷地等共用同一接地装置,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Ω。
依据GB50089-98《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第12章:电气;第条:在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应装设避雷器。
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
第条:输送危险物质的各种室外架空管,应每隔20~25米接地一次,每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第条:危险区域应采取相应的防静电措施。
凡生产、加工或储存危险品的过程中,有可能积聚静电电荷的金属设备、金属管道和导电物体,均应直接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0Ω。
一二级配电箱接地标准
根据中国国家标准GB 50054-2011《电气装置的接地与保护》规定,一二级配电箱的接地标准如下:
1. 一级配电箱的接地标准:
(1) 接地电阻:一级配电箱的接地电阻应小于4欧姆;
(2) 接地导体:一级配电箱的接地导体应为可靠的金属导体,如铜排、铜线等;
(3) 接地形式:一级配电箱的接地形式应采用直接接地形式。
2. 二级配电箱的接地标准:
(1) 接地电阻:二级配电箱的接地电阻应小于10欧姆;
(2) 接地导体:二级配电箱的接地导体应为可靠的金属导体,如铜排、铜线等;
(3) 接地形式:二级配电箱的接地形式应采用直接接地形式。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标准只是基本要求,实际操作中还应考虑具体的用电负荷、环境条件等因素,确保接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外,建议在安装和使用配电箱时遵循当地的电气规范和安全要求。
接地电阻的国家标准依据GB50057-94(2000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三章、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第二节、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要求,第3.2.1条: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第三节、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要求,第3.3.4条:每根引下线的接地电阻不小于10Ω,防直击雷接地装置宜和防雷电感应、电气设备、信息系统等共用接地装置。
第3.3.9条: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架空和直接埋地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就近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当不相连时,架空管道应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本规范第.2.0.3条四、五、六款所规定的建筑物,引人、引出该建筑物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处应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对架空金属管道尚应在距建筑物约25m处接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第四节、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要求,第3.4.2条: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
第3.4.9条: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
电源系统接地电阻的要求依据JGJ 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第14章接地与安全:第14.7.5.3条要求,当机房接地与防雷接地系统共用时,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Ω。
因此对于监控机房和通讯机房接地均应与建筑物防雷地等共用同一接地装置,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Ω。
依据GB50089-98《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第12章:电气;第12.6.4条:在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应装设避雷器。
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
第12.7.2条:输送危险物质的各种室外架空管,应每隔20~25米接地一次,每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第12.7.3条:危险区域应采取相应的防静电措施。
信号机接地电阻标准信号机接地是指将信号机的金属外壳或金属结构与地面之间进行电气连接,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信号的正常传输。
接地电阻是评估信号机接地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标准的制定有助于保障信号机的正常运行和人身安全。
根据中国国家标准《信号机接地电阻》(GB 50974-2014),信号机接地电阻的评定标准如下:1. 接地电阻的定义:接地电阻是指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信号机接地体与周围的地之间形成的电阻。
2. 评定标准:根据信号机的功能和使用环境的不同,有以下两种评定标准:- 对于一般的信号机,其接地电阻应小于5Ω。
- 对于要求较高的特殊信号机,其接地电阻应小于1Ω。
3. 测量方法:- 采用双电源法测量:将一根电流电极接在信号机的接地体上,另一根电压电极接在地面上,分别接上电流源和电压源,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关系计算出接地电阻的大小。
- 测量时应避免其他金属构筑物干扰,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4. 测量频率:采用50Hz的交流电源进行测量。
5. 实验条件:应在规定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下进行测量,通常要求温度为20°C±5°C,相对湿度为90%±5%。
6. 测量结果的判定:将测得的接地电阻与评定标准相比较,如果测得的值小于标准要求,则符合要求;如果测得的值大于标准要求,则不符合要求,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
以上是关于信号机接地电阻的标准内容,严格遵守标准可以确保信号机的接地质量,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信号的正常传输。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进一步提高信号机接地质量,可以采取增大接地体长度、增设接地副体等方法来降低接地电阻的大小。
此外,在安装、维护和检修信号机时,也要根据标准要求进行相应操作,以保证信号机接地的质量。
接地电阻国家标准是多少?接地要求和接地电阻标准: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配电变压器高压侧工作于小电阻接地系统时,保护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应符合下式要求:R≤2000/I (12.4. 1-1)式中R――考虑到季节变化的最大接地电阻(Ω);I――计算用的流经接地网的人地短路电流(A)。
2 当配电变压器高压侧工作于不接地系统时,电气装置的接地电阻应符合下列要求:1)高压与低压电气装置共用的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应符合下式要求,且不宜超过4Ω:R≤120/I (12.4.1-2)2)仅用于高压电气装置的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应符合下式要求,且不宜超过100,:尺≤250/I (12.4.1-3)式中R――考虑到季节变化的最大接地电阻(Ω);I―计算用的接地故障电流(A)。
3 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力网中,当接地网的接地电阻按本规范公式<12.4.1―2)、(12.4.1―3)计算时,接地故障电流应按下列规定取值:1)对装有消弧线圈的变电所或电气装置的接地网,其计算电流应为接在同一接地网中同一电力网各消弧线圈额定电流总和的1.25倍;2)对不装消弧线圈的变电所或电气装置,计算电流应为电力网中断开最大一台消弧线圈时最大可能残余电流,并不得小于30A。
4 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当接地网的接地电阻达到上述规定值,技术经济不合理时,电气装置的接地电阻可提高到30Ω,变电所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可提高到15Ω,但应符合本规范第12.6.1条的要求。
低压系统中,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电阻不宜超过4Ω。
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当达到上述接地电阻值困难时,可采用网格式接地网,但应满足本规范第12.6.1条的要求。
配电装置的接地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向建筑物供电的配电变压器安装在该建筑物外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于配电变压器高压侧工作于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高电阻接地系统,当该变压器的保护接地接地网的接地电阻符合公式(12.4.3)要求且不超过4Ω时,低压系统电源接地点可与该变压器保护接地共用接地网。
国家标准接地电阻规范要求:1、独立的防雷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10欧;2、独立的安全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3、独立的交流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4、独立的直流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5、防静电接地电阻一般要求小于等于100欧。
避雷针的地线属于防雷保护接地,如果避雷针接地电阻和防静电接地电阻都是按要求设置的,那么就可以将防静电设备的地线与避雷针地线接在一起,因为避雷针的接地电阻比静电接地电阻小10倍,因此发生雷电事故时,大部分雷电将从避雷针地泄放,经过防静电地的电流则可以忽略不计。
A(1)类接地工程:接地电阻值(评定标准):10欧姆以下接地场所:高压设备的外壳、外箱接地目的:防止电压上升,查出事故电流B(2)类接地工程:接地电阻值(评定标准):R=《150/I (R:接地电阻,I:高压电路的接地电流)接地场所:三相变压器低压侧的端子;单相变压器低压侧的中性点;变压器的防混触电板接地目的:在没有2秒自动切断装置(由于高低压的混触,当对地电压在低电压测的电位上升到150V)时,可以防止因高低压混触带来的危险C(特别3)类接地工程:接地电阻值(评定标准):10欧姆以下接地场所:超过300V的低压(600V以下)设备的外壳接地目的:防止触电事故D(3)类接地工程:接地电阻值(评定标准):100欧姆以下接地场所:300V 以下低压设备的外壳;二次侧电路接地目的:防止触电事故防雷系统接地电阻标准值是多少?建筑物10欧姆机房4欧姆综合1欧姆土壤电阻率的测量测量土壤电阻率ρ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有效的接地设计。
土壤电阻率是土壤的一种基本物理特性,是土壤在单位体积内的正方体相对两面间在一定电场作用下,对电流的导电性能。
一般取1m3的正方体土壤电阻值为该土壤电阻率ρ,单位为Ω·m。
土壤电阻率土壤电阻率是单位长度土壤电阻的平均值,单位是欧姆·米。
土壤电阻率是接地工程计算中一个常用的参数,直接影响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大小、地网地面电位分布、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
接地电阻值多少为标准
接地电阻是指接地体与周围土壤之间的电阻。
在电气系统中,接地电阻的大小
直接关系到接地系统的安全性能。
接地电阻值多少为标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下面我们将对此进行详细的探讨。
首先,根据国家标准《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B 50054-2011的规定,接地电阻
值应符合以下要求,对于一般建筑物,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Ω;对于易燃易爆场
所和重要场所,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Ω。
这些标准是为了保障电气系统的安全运行,防止因接地电阻过大而导致的接地故障,从而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其次,接地电阻值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接地体的材质、形状、深度以及周围土壤的电阻率等。
一般来说,采用导体材质良好、形状合理、深度适当的接地体,并且选择电阻率较低的土壤作为接地基底,可以有效降低接地电阻值。
因此,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采取合理的措施来保证接地电阻值符合标准要求。
此外,对于已经建成的电气系统,定期检测接地电阻值也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电气装置维护规范》GB 50140-2005的规定,一般建筑物的接地电阻值应每年检
测一次,易燃易爆场所和重要场所的接地电阻值应每季度检测一次。
通过定期检测接地电阻值,可以及时发现接地系统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改进,确保接地电阻值始终符合标准要求。
总之,接地电阻值多少为标准是一个涉及电气系统安全的重要问题。
在设计、
施工和运行过程中,需要充分重视接地电阻值的控制和管理,确保接地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接地电阻的国家标准
依据GB50057-94(2000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三章、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第二节、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要求,第条: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第三节、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要求,第条:每根引下线的接地电阻不小于10Ω,防直击雷接地装置宜和防雷电感应、电气设备、信息系统等共用接地装置。
第条: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架空和直接埋地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就近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当不相连时,架空管道应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本规范第.条四、五、六款所规定的建筑物,引人、引出该建筑物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处应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对架空金属管道尚应在距建筑物约25m处接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第四节、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要求,第条: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
第条: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
电源系统接地电阻的要求
依据JGJ 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第14章接地与安全:
第条要求,当机房接地与防雷接地系统共用时,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Ω。
因此对于监控机房和通讯机房接地均应与建筑物防雷地等共用同一接地装置,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Ω。
依据GB50089-98《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第12章:电气;第条:在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应装设避雷器。
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
第条:输送危险物质的各种室外架空管,应每隔20~25米接地一次,每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第条:危险区域应采取相应的防静电措施。
凡生产、加工或储存危险品的过程中,有可能积聚静电电荷的金属设备、金属管道和导电物体,均应直接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0Ω。
第条:低压配电线路的接地应采用TN-S或TN-C-S系统,引入建筑物的电源线路,中性点应重复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石化接地电阻的要求
依据GB50074-2002《石油库设计规范》第14章:电气装置;第条:钢油罐接地点沿油罐周长的间距,不宜大于30m,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
第条:覆土油罐的罐体及罐宝的金属构件以及呼吸阀、量油孔等金属附件,应做电气连接并接地,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
第条:进出洞内的金属管道接地电阻不宜大于20Ω。
电力和信息线
路应采用铠装电缆埋地引入洞内。
接地电阻不宜大于20Ω。
电缆与架空线路的连接处,应装设过电压保护器。
过电压保护器、电缆外皮和瓷瓶铁脚,应做电气连接并接地,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
第条:进入油品装卸区的输油(油气)管道在进入点应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20Ω。
第条:避雷针(网、带)的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
第条:每组绝缘轨缝的电气化铁路侧,应设一组向电气化铁路所在方向延伸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第条:铁路油品装卸设施的钢轨、输油管道、鹤管、钢栈桥等应做等电位跨接并接地,两组跨接间距不应大于20m,每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条:防静电装置的接地电阻应小于100Ω。
第条:石油库内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系统的接地等,宜共用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依据GB50156-200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第10章:电气装置;第条:加油加气站的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系统的接地等,宜共用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第条:液化受有气罐采用牺牲阳极法进行阴极防腐时,牺牲阳极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第条:地上或管沟敷设的油品、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管道的始、末端和分支处应设防静电和防感应雷的联合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Ω。
条:防静电装置的接地电阻应小于100Ω。
依据GB50028-93《城镇燃气设计规范》第条:防雷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
第条:静电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应小于100Ω。
第条:当建筑物处于防雷区外时,放散管的引线应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
计算机系统接地电阻的要求
依据GB/T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第4章要求:第四节接地的要求:第条接地电阻及相互关系要求,计算机系统直流工作地,接地电阻应按计算机系统具体要求确定;交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安全保护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防雷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诸地之间的关系及接法应依不同计算机系统的要求而定。
依据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第六章电气技术:第四节接地要求:第条、第条要求,交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安全保护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直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应按计算机系统具体要求确定;防雷接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执行。
第条要求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直流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宜采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按其中最小值确定。
有线电视系统接地电阻的要求
依据GB50198-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第2章:第节供电、接地与安全防护:第条要求系统采用专用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采用综合接地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Ω;
移动通讯系统接地电阻的要求
依据YD5068-98《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第5章:接地电阻的要求,条:移动通信基站地网的接地电阻值应小于5Ω,对于年雷暴日小于20天的地区,其接地电阻可小于10Ω;条:架空电力线与电力电缆接口处的保护接地以及电力变压器(100KVA以下)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0Ω。
条:架空电力线上方的避雷线及增装在高压线上的避雷器的接地电阻值,其首端(即进站端)应小于10Ω,中间或末端应小于30Ω。
依据YD2011-93《微波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第4章:接地电阻的要求,条:微波中继续站地网的工频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0Ω;微波枢纽站地网的工频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5Ω。
其接地电阻可小于10Ω;条:无源中继续站地网的工频接地电阻值为20~30Ω。
条:架空电力线与电力电缆接口处的保护接地以及电力变压器(100KVA 以下)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0Ω。
条:架空电力线上方的
避雷线及增装在高压线上的避雷器的接地电阻值,其首端(即进站端)应小于10Ω,中间或末端应小于30Ω。
@中国安防展览网AFzhan 新动态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