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CSCO 胃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及研究进展(全文)
- 格式:doc
- 大小:410.00 KB
- 文档页数:7
2024CSCO胃癌诊疗指南目录•胃癌概述与流行病学•诊断方法与评价标准•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并发症处理与康复管理•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总结与展望PART01胃癌概述与流行病学胃癌定义及分类定义胃癌是指发生在胃部的恶性肿瘤,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
分类根据病理形态和生物学行为,胃癌可分为腺癌、鳞癌、腺鳞癌等类型。
其中,腺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占胃癌总数的90%以上。
发病原因与机制发病原因胃癌的发病原因复杂,包括遗传、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
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重要诱因之一。
发病机制胃癌的发生涉及多个基因和信号通路的异常,如原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DNA损伤修复障碍等。
这些异常导致胃黏膜上皮细胞发生恶性转化,最终形成胃癌。
全球及中国胃癌现状全球现状胃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东亚地区是胃癌高发区,其中中国、日本和韩国是胃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
中国现状中国是胃癌高发国家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前列。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仍面临严峻挑战。
危险因素与预防策略危险因素胃癌的危险因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残胃等胃部疾病,以及高盐饮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预防策略针对胃癌的危险因素,可以采取以下预防策略:积极治疗胃部疾病,改善生活习惯,如低盐饮食、戒烟限酒等;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及早发现并治疗胃癌前病变;加强公众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对胃癌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PART02诊断方法与评价标准临床表现及早期筛查临床表现早期胃癌多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上腹不适、食欲减退、消瘦、呕血、黑便等症状。
早期筛查对于高危人群,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患者,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早期发现胃癌。
通过口服硫酸钡造影剂,观察胃壁黏膜皱襞的形态和胃的轮廓,对胃癌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X 线钡餐检查CT 检查MRI 检查可显示胃癌的累及范围、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情况,对胃癌的分期和治疗方案制定有重要意义。
《CSCO胃肠间质瘤诊疗指南》2020版要点解析近期, 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组织编撰的2020版《CSCO胃肠间质瘤诊疗治疗》(以下简称《指南》)正式公布。
这是CSCO针对胃肠间质瘤(GIST)这个小瘤种首次推出的指南。
先前, 中国GIST临床诊疗遵循的主要是由CSCO编写的《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以下简称《共识》), 最近一版的共识于2017年发布。
与《共识》相比, 《指南》的推荐等级更高, 更具权威性;内容格式由文字变为表格, 使用上也更为便捷;而且《指南》依据证据级别进行推荐, 更具说服力。
《指南》内容涵盖病理、影像、手术、药物、随访全流程。
病理免疫组化检测原发部位为胃的经典型GIST患者免疫组化检测项目除了CD117、DOG-1和Ki67, 还Ⅰ级推荐常规增加SDHB标记, 因为SDH缺陷型GIST绝大部分发生在胃。
与先前的临床实践相比, 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更新。
SDHB缺陷型GIST具有独特的特征: 大多发生于胃, 对伊马替尼不敏感, 惰性发展, 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比例较高。
GIST生物学行为决定了治疗方式。
分子诊断适应人群对于拟行靶向治疗的患者或发生继发性耐药的患者, 分子检测的推荐级别最高, 是Ⅰ级推荐;对于低危GIST Ⅱ级推荐进行分子检测, 对于小GIST和微小GIST Ⅲ级推荐进行分子检测。
如一代测序检测为野生型GIST, 可行NGS(Ⅱ级推荐), 因为一代测序常规只检测6个位点, 而KIT和PDGFRA的突变位点有44个, NGS可以覆盖全部44个位点, 且一代测序的深度不如NGS, NGS可能能够检测到一些突变频率比较低的突变。
将野生型GIST进行精准分类已成为必然。
外科治疗外科治疗总体原则尽可能做到R0切除, 保证无瘤原则, 避免肿瘤破裂。
小GIST(最大径≤2cm)的处理原则小GIST总体上预后较好, 小部分仍可能具有不良生物学行为, 不良生物学行为包括临床表现与内镜表现两个方面。
O药联合化疗显著延长晚期胃癌及食管癌的总生存期胃癌是全球第五大常见癌症,也是第三大癌症死亡原因。
在中国,胃癌是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瘤种,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分别占全球胃癌发病数与死亡数的44%与50%。
胃癌的定义较为广泛,包括形成于胃和食管交界处的胃食管连接部(GEJ)癌在内的多种癌症均可被归属于胃癌。
相较胃癌,胃食管连接部癌的患病率虽低,却呈持续增长趋势。
由于众多胃癌患者会因病情恶化而无法耐受后续治疗,一线治疗往往是胃或胃食管连接部癌患者取得疗效的最佳机会。
食管癌是全球第七大常见癌症,也是第六大癌症死亡原因。
尽管食管癌的组织学特征因地域而异,鳞状细胞癌和腺癌仍然是其中最常见的两大类型,分别占食管癌患者总数的近85%与15%。
大多数食管癌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包括其饮食在内的日常生活均会受到影响。
2020年8月11日百时美施贵宝今日宣布,一项名为CheckMate-649,旨在评估与单独化疗相比,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用于PD-L1表达阳性即联合阳性评分(CPS)≥5 的转移性胃癌、胃食管连接部癌或食管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效果的关键III期临床研究,达到主要研究终点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其中,本次分析OS为预先设定的中期分析,PFS为最终分析。
在所有随机人群中,同样观察到OS获益。
纳武利尤单抗是首个且目前唯一与化疗联合用于上述治疗,OS与PFS均优于单独化疗的PD-1抑制剂。
在此项研究中,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的安全性特征与已知的纳武利尤单抗及胃癌与食管癌一线化疗的安全性特征一致。
食管癌及胃癌患者存在着改善治疗方式的急迫需求。
他们对目前的标准化疗应答短暂,且仅有不足6%的转移性患者能够生存五年以上,免疫治疗助力变革了我们对不同瘤种患者的治疗方式,令人备受鼓舞的CheckMate-649研究结果有望为患者带来优于标准化疗的生存获益。
CheckMate-649是迄今为止在胃癌及食管癌领域开展的规模最大的临床研究。
2022年CSCO 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全文)NO.1分子分型更新要点MET-14外显子跳跃突变检测,有∏级推荐上升至I 级推荐。
(3类证 据)分子分型BRAFV600E 殛、KMS 双、ERBB2(HER2 rm/«, “fτi∏■以及Nmirit 合采用NGS 技术检汨肿 等"因变异可通过单“因检冽技术或二代冽序技术•交交负荷(TMB )(NGS )在肿■蛆织中进n,若里织标本不可及,(2映)1» *1。
」考虐利用WctDNA 迸打怆汹(2快)他防本无法获取或电>不能行MB 检窝时,可通过外 周HU®离/Wβ DNA (cf/ctDNA )师 £G 网M 17 ,11 ;不及第、经小标本活检诊・*翕或混合.相成分的-/ZnEGFR-TKls 射为患者,建议再次活检迸行&许患者■议EGFR 处、心融合及ROSI T790M 检渊山).不能收取肿震随本的患者,建说行H (2A 类) cf/ctDNA ft≡WT790M 陋 <,*,s>姐织标本采用免疫姐化法检UPaLl 表达(1类)• XHt 对MFl 突变Ie 向药在BB 内获批上市,∖1ET ∣J 外显子跳跃突变楼湾由Il 级推荐上升至1级推荐(3类证据).N0.2早.中期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 的更新要点HA 、IlB 期NSCLC 的治疗不可手术In 期及IVM NSOC再"诊V 诟保SR 足券姐织标本的诊子卷H,根州分 子分型》噌疗(1类);对于非”组织标本迸行: EGFR突女.AUC .砍”GWit⅛及METl 可φ(琰)新增〃根治性手术后,阿替利珠单抗辅助治疗(限PD-Ll TC > l%)w 作为U 级推荐。
可手术mA 或B(T3N2M0)期NScLC 的治疗分层为T3-4N1或T4N0非肺上沟瘤(侵犯胸壁、主支气管或纵隔)治 疗部分,新增〃根治性手术后,阿替利珠单抗辅助治疗(限PD-Ll TC >1%)〃作为∏级推荐。
2021 CSCO:转移性胃癌治疗指南更新解读(全文)更新要点一:指南框架的更新相较于2020版,新版《CSCO胃癌诊疗指南》进一步将晚期转移性胃癌的治疗细分为转移性胃癌的治疗与支持治疗两部分,前者新增了胃癌腹膜转移的综合治疗,后者包括了在胃癌治疗中不可忽视的营养治疗与常见并发症处理。
更新要点二:免疫治疗在HER2阴性胃癌的一线治疗推荐具体内容:对于HER2阴性胃癌的一线治疗,Ⅰ级推荐新增:“PD-L1 CPS≥5人群可采用化疗(FOLFOX/XELOX)联合纳武利尤单抗(1A 类证据)”;Ⅲ级推荐新增:“PD-L1 CPS≥1人群可采用帕博利珠单抗单药(1B类证据)”。
更新依据:CheckMate 649研究建立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用于PD-L1 CPS≥5、HER2阴性转移性胃癌的一线治疗新标准。
该研究评估了纳武利尤单抗+化疗对比化疗用于HER2阴性转移性胃癌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在CPS≥5的人群中,纳武利尤单抗+化疗与化疗相比能显著降低死亡风险(29%),中位总生存期(OS)达到14.4个月,较化疗组延长3.3个月。
次要研究终点分析显示,在CPS≥1和意向性治疗(ITT)人群中,纳武利尤单抗+化疗对比化疗均观察到显著的无进展生存期(PFS)获益,获益随CPS评分提高而增加。
此外,2021 AACR公布的CheckMate 649研究中国人群的数据显示,在PD-L1 CPS≥5、CPS≥1及意向性治疗(ITT)人群中,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的OS、PFS和客观缓解率(ORR)均显著优于化疗。
总人群中纳武利尤单抗+化疗组的中位OS为14.3个月,中位PFS 为8.3个月,ORR为59%。
此外,ATTRACTION-4研究旨在评估纳武利尤单抗+化疗对比化疗用于不可切除或复发性胃/胃食管结合部腺癌一线治疗的疗效。
中期分析显示,纳武利尤单抗+化疗组和化疗组的中位PFS分别为10.45个月和8.34个月(HR=0.68,P=0.0007);两组的中位OS结果类似。
2023CSCO胃癌指南更新(全文)2023CSCO胃癌为积极推动我国临床肿瘤学事业的发展、提高临床肿瘤医师的临床与科研水平,进一步促进CSCo诊疗指南的制定和推广,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和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23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大会】于2023年4月21-22日在广州如期举行。
此次大会同时重磅发布《2023年CSCO胃癌诊疗指南》,大会特邀全国各地的知名学者针对该指南更新要点进行解读。
特此,小编在现场快马加急,将重点内容整理出来供大家学习参考!新鲜出炉,速速查看!1、局部进展期胃癌综合治疗可手术切除胃癌治疗的手术规范注释修改:对于肿瘤部位位于近端胃、非侵犯胃大弯侧肿瘤1D2淋巴结清扫基础上,腹腔镜下进行脾门淋巴结并不能带来生存获益。
可切除胃癌整体治疗的新辅助治疗注释修改:进展期胃癌术前治疗及围手术期化疗,DOS方案也可以作为胃癌术前化疗的推荐(增加MATCH研究注释说明);对于dMMR患者的免疫新辅助治疗,增加GERCORNE0NIPIGA及INFNrrY研究的注释说明;对于PMMR患者的免疫新辅助治疗,增加DANTE研究的注释说明。
不可手术切除局部进展期胃癌的综合治疗注释修改:强调MDT框架下的多学科诊疗模式对放疗等治疗手段的考量;增加免疫联合放化疗的转化治疗研究数据注释说明。
转移胃癌靶向治疗分子检测:新增C1audin18.2免疫组化检测推荐(2B类证据,HI级推荐);注释新增:对于标准治疗失败的晚期或复发胃癌患者,为了寻找潜在的治疗靶点,可进行CIaUdin18.2、FGFR2、c-MET x NTRK基因等标记物检测。
一线靶向治疗:注释修改:增加靶向C1aUdin18.2单抗Z。
IbetUXimab联合化疗一线治疗C1IND18.2阳性且HER-2阴性晚期胃癌患者的III期SPOT1IGHT临床研究结果。
二线靶向治疗:雷莫西尤单抗联合紫杉醇二线治疗I级推荐前移至化疗前成为首选推荐;注释修改:增加T-Dxd二线治疗晚期胃癌DESTINY-GastricOZ研究数据结果。
中国当代医药2021年6月第28卷第17期-封面报道-帼临床肿瘤学会更新多部肿瘤诊疗指南文图/《中国当代医药》主笔潘锋“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大会”4月23日〜24日在北京举行,今年CSCO更新了鼻咽癌、分化型甲状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等23部指南,同时发布了神经内分泌肿瘤、中枢神经系统转移肿瘤等10部指南遥CSCO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医学部江泽飞教授说:“今年是CSCO发布与更新指南数量最多的一年,随着指南制定经验的积累,CSCO各项肿瘤诊疗指南充分结合了国内外研究最新进展与我国医疗国情,已经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适性指南和临床医生日常工作的重要参考书。
”CSCO副理事长、东部战区总医院秦叔逵教授介绍说,医学的发展经历从经验医学、实验医学到循证医学以及向精准医学发展的阶段,循证医学有三大核心,第一要积极寻求和应用最新最好的研究证据,第二要结合临床专家、医务人员的个人经验和专业知识,第三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患者甚至患者家属的意愿。
其中大规模随机对照的高级别临床研究及其系统评价是形成专家共识和指南并用于指导临床应用的重要组成,CSCO 指南反映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同时也能更好地规范肿瘤诊疗行为。
加强ICIs毒性管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渊ICIs)近年来在多个肿瘤治疗领域得到应用,但其毒性问题也备受临床关注。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俊教授分别从目录、特殊人群筛查与基线检查、毒性管理和毒性监测以及附录4个部分,对2021版《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毒性管理指南》的更新内容进行了解读。
王俊教授介绍说,新版指南对目录进行了调整,新增胰腺毒性管理章节,常见与少见的毒性管理由原来的13节增加至14节,分为常见毒性和少见毒性两大类,常见9种毒性分别是内分泌毒性、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RCCEP)、肺毒性、肝脏毒性、胃肠毒性、胰腺毒性、输注反应、骨关节与肌毒性、皮肤毒性;5种少见毒性分别是眼毒性、神经毒性、心脏毒性、血液毒性、肾脏毒性,同时在附录中增加常用免疫抑制剂的用法、用量和适应证。
2020 年CSCO 胃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及研究进展(全文)
受疫情影响,2020 BOC/BOA在线上举行,会议内容主要包括各肿瘤领域最重磅研究进展、中国年度研究进展和2020版指南更新解读三个方面。
2020年胃癌指南更新要点主要包括胃癌诊断、可手术胃癌的综合治疗、转移性胃癌的药物治疗。
详细解读了2020版CSCO胃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详情如下。
今年指南新增了遗传筛查和管理部分
病理学诊断:分子诊断要点解析
根据分子分型指导治疗:经组织病理学确诊后,需进行相关分子检测,今年指南增加了NTRK融合基因检测作为III级推荐,新增了第二代
测序(NGS)作为II级推荐。
注释增加:“NGS可平时评估胃癌多基因改变指导精准治疗,但可供检测的组织有限时,且患者无法接受其他检测时,考虑进行NGS检测,但应注意其局限性,新增了分子结果报告的规范要求,强调检测必须在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
”;新增了PD-L1检测标本要求;新增“液体活检HER2扩增检测可用于胃癌患者治疗的检测”。
可手术胃癌的综合治疗:术后辅助治疗
2019年SOX(S-1+奥沙利铂)辅助治疗方案是作为II/III期患者的III级推荐(2B类证据)。
基于RESOLVE研究和ARTIST2研究结果,今年指南将SOX辅助治疗升级为1A类证据I级推荐(对于III期患者)和1B类证据II级推荐(对于II期患者)。
多项研究显示,D2术后辅助放化疗获益并不明确,因此,对于II期D2根治术后患者,删除术后辅助放化疗:DT45~50.4Gy(同期氟尿嘧啶)(3类证据,III级推荐);对于III期D2根治术后患者,保留术后辅助放化疗(3类证据III级推荐),但在注释中写明“限于局部区域高危因素者:安全切缘不安全,脉管癌栓,神经束周围侵犯,N3或转移性淋巴结比例>25%”。
相关研究进展
III期RESOLVE研究共纳入1049例患者,评估了D2术后XELOX方案或SOX方案或新辅助/辅助SOX方案的疗效。
2019年ESMO大会上公布的结果显示,对于行D2切除术的cT4a/N+M0或cT4bNxM0局部晚期胃癌患者,术后SOX方案的3年DFS非劣于术后XELOX 方案(HR=0.85),围手术期SOX方案的3年DFS优于术后XELOX 方案(HR=0.79,P=0.045)。
ARTIST2是一项III期临床研究,评估了S-1 vs SOX vs S-1+奥沙利铂+放疗(SOXRT)用于D2切除术后II/III期淋巴结阳性胃癌辅助治疗的疗效,2019 ASCO大会上公布了中期分析结果。
研究共入组528例患者,结果显示,SOX和SOXRT组的无病生存(DFS)显著优于对照组(S-1),S-1 vs. SOX 和S-1 vs. SOXRT的HR分别为0.617(P=0.016)和0.686 (P=0.057)。
S-1组、SOX组和SOXRT 组3年的DFS率分别为64%, 78%和73%。
SOX组和SOXRT组的DFS无显著差异(HR=0.910, P=0.667)。
可手术胃癌综合治疗:围手术期化疗
基于RESOLVE研究和RESONANCE研究,今年新版指南将SOX围手术期方案列为II级推荐(IB级证据);基于PROGIGY研究,DOS
三药新辅助治疗作为II级推荐(IB级证据)。
增加了特殊人群的管理描述,对于dMMR/MSI-H患者,建议与患者沟通,选择观察或鼓励参加围手术期免疫治疗临床研究(IB类证据,II级推荐)。
相关研究进展
RESONANCE研究是一项在中国多个中心开展的大型III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旨在评估SOX(奥沙利铂+S-1)围手术期治疗对比SOX 辅助治疗用于II-III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2019年ESMO上公布的结果显示,共纳入772例患者,部分新辅助治疗组患者在接受新辅助治疗后出现降期(67.6%[261/386])。
新辅助治疗组的病理有效率为67.8%,pCR率为23.6%。
与辅助治疗组相比,围手术期SOX方案的R0切除率明显更优,两组分别为73.1% 和58.1%(P<0.05)。
转移性胃癌药物治疗——一线治疗
对于HER2阳性患者,曲妥珠单抗联合的一线化疗方案由原来的CAPEOX和SP方案增加为奥沙利铂+5-FU、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奥沙利铂+S-1、S-1+顺铂(均为1A类证据,II级推荐)。
对于HER2阴性患者,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升级为1A类证据(I级推荐)。
注释部分增加:因毒性更低,更多推荐奥沙利铂,基于SOX-GC研究,非肠型胃癌首选SOX方案。
基于GO-2研究,减量两药化疗可推荐70岁以上或体弱患者。
相关研究进展
III期SOX-GC研究评估了SOX对比一线治疗弥漫型或混合性晚期胃/胃食管交界处腺癌(G/GEJ)的疗效。
全国29个中心入组了576例弥漫型或混合性晚期胃癌患者,结果显示,SOX组的ORR高于SP组,32.6% vs 26.9%,未达到统计学差异,对于肠型胃癌或非弥漫型患者,SOX方案可提高患者的中位OS、PFS和TTF。
GO2是一项III期临床研究,是目前为止最大规模的针对年老衰弱进展期胃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研究,旨在寻找奥沙利铂+卡培他滨用于老年胃食管癌的最佳剂量。
研究设计了三个剂量:Level A (奥沙利铂130 mg/m2 d1, 卡培他滨625 mg/m2 bd d1-21, q21d), B (Level A 剂量的80%) 和C (Level A 剂量的60%)。
2019年ASCO大会上的结果显示,514例患者随机分配,B vs A、C vs A显示了PFS非劣效性。
C组患者有更低的毒性和更好的预后。
当通过基线年龄、身体状态和PS进行分析时,C组的预后最好,即使在年轻,身体较好和PS较好患者中也未从更高剂量中获益更多。
转移性胃癌药物治疗——免疫治疗更新要点
纳武利尤单抗可用于转移性胃癌的三线治疗(I级专家推荐,IA类证据),帕博利珠单抗可用于PD-L1 CPS≥1患者的三线治疗(II级专家推荐,1B类证据)。
注释增加:尚不常规推荐PD-1单抗用于dMMR/MSI-H患者的一线和二线治疗。
尚不常规推荐帕博利珠单抗用于PD-L1 CPS≥1患者的一线治疗。
相关研究进展
III期随机对照ATTRACTION-2研究,评估了纳武利尤单抗对比安慰剂用于二线或后线化疗后进展的晚期G/GEJ患者的疗效。
研究纳入亚洲患者,80%患者为≥三线治疗,2年随访结果显示,纳武利尤单抗组的ORR为11.9%,中位应答时间为1.6个月,疗效持久,中位持续
缓解时间长达9.8个月,2年OS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10.6% vs 3.2%)(P<0.0001),治疗缓解的胃癌患者生存更佳,中位OS长达26.6个月。
2020年3月,纳武利尤单抗获NMPA批准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两种以上全身性治疗方案的晚期或复发性G/GEJ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