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语文《12 盘古开天辟地》优质课
- 格式:docx
- 大小:20.68 KB
- 文档页数:3
部编四年级上语文《12 盘古开天辟地》优质公开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盘古开天辟地》是一篇神话故事,选自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描述了盘古开天辟地的伟大壮丽景象。
通过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感受盘古的勇敢和伟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神话故事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可能会对一些生僻词语和古文表达方式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能够理解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感受盘古的勇敢和伟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领悟到奉献精神,培养对神话传说的兴趣,激发想象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感受盘古的勇敢和伟大,领悟奉献精神。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朗读感悟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宇宙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起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教师关注学生的阅读情况,及时解答疑问。
3.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
4.理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感受盘古的勇敢和伟大。
5.感悟课文: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引导学生领悟奉献精神。
6.朗读展示: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展示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12《盘古开天地》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故事,选自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本文讲述了盘古开天辟地、演化万物的伟大事迹,展现了盘古勇敢、坚强、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盘古的精神品质,以及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神话故事也有一定的兴趣。
但在课堂上,部分学生可能会对一些生僻词汇和句子结构存在理解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善于引导他们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盘古开天辟地、演化万物的伟大事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复述课文,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盘古勇敢、坚强、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盘古开天辟地、演化万物的伟大事迹。
2.教学难点:体会盘古的精神品质;学会复述课文,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朗读教学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课文的语言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案例教学法:以盘古的事迹为例,引导学生学习盘古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音乐等素材。
2.课文文本:准备课文文本,方便学生朗读和理解。
3.教学卡片:制作生僻词汇和重点句子的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盘古开天辟地的画面,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盘古的故事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学习盘古开天辟地的事迹。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12《盘古开天地》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盘古开天地》这一古代神话故事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复述。
2.能够通过故事了解中国古代人们对宇宙起源的看法。
3.能够感受神话故事的神秘、想象及启示。
二、教学重点1.理解《盘古开天地》故事的主要内容。
2.能够进行简单的情感体验和表述。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盘古开天地》故事的图片或文字故事。
2.黑板、白板、彩色粉笔或马克笔。
3.学生的手工制作素材:可以让学生做盘古、劈天、开海等相关手工。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小游戏或者引入一个与开天地相关的问题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内容,简单介绍盘古开天地的背景。
2. 学习盘古开天地故事•讲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听故事。
•带领学生共同讨论盘古开天地故事中的人物、事件、时间和地点等问题。
3.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小组演绎等形式,加深对盘古开天地故事的理解。
•给学生一些题目,让他们写一段关于盘古开天地的感想或思考。
4. 创作表现•让学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展现盘古开天地故事中的场景或人物。
•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分享自己的作品和感想。
五、课堂小结•教师对学生展示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并再次强调盘古开天地故事的主要内容。
•对学生进行思考和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盘古开天地故事背后的意义。
六、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整理当天的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盘古开天地故事的读后感。
•学生可以继续完成手工作业,将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场景进行创作。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学生能够在学习《盘古开天地》这一内容时,既能够加深对古代神话故事的理解,也能够进行创作和表达,从而更好地体验故事的魅力和启示。
部编四年级上语文《12 盘古开天辟地》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盘古开天辟地》是一篇神话故事,选自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本文讲述了盘古用他的神力和智慧,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为人类创造了美丽的家园。
这个故事弘扬了中华民族古代神话中的英雄主义和创造力,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充满了想象力,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营养和想象空间。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神话故事有较强的兴趣。
但他们对于古代神话中的英雄人物和象征意义可能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神话故事中的英雄主义和创造力,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会提取课文关键信息,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神话故事中的英雄主义和创造力,培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体会神话故事中的英雄主义和创造力,理解盘古开天辟地的象征意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动作等手段,营造神话故事氛围,激发学生想象力。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取关键信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讲授法:教师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创设神话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取关键信息,了解课文大意。
3.课堂讲解: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部编四年级上语文《12 盘古开天辟地》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盘古开天辟地》是一篇神话故事,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通过讲述盘古为了人类不惜牺牲自己,创造了美丽的世界的故事,展示了盘古伟大的精神品质。
本课的教学内容丰富,包括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理解、朗读的训练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神话故事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体会盘古伟大精神品质等方面还需要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在朗读、表达方面还需要进一步锻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认读“劈、浑”等10个生词,理解词语的意思,会用“创造”造句。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盘古伟大的精神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盘古为人类造福、无私奉献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盘古伟大的精神品质。
3.朗读的训练。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法、朗读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表达。
六. 教学准备1.课件:课文动画视频、生字词图片等。
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
3.作业准备:课后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利用动画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3.学生齐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
操练(10分钟)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盘古的精神品质。
2.教师提问,学生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锻炼表达能力。
巩固(10分钟)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点评作业,及时纠正错误。
拓展(10分钟)1.学生讨论: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神话故事,互相学习。
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盘古伟大的精神品质。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12《盘古开天地》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故事,选自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世界的故事,展现了中华民族古代神话的丰富想象和独特魅力。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盘古开天地的传说,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神话故事有一定的兴趣。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细节、推测词义、分析人物形象等方面仍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善于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故事,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表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故事,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难点:分析课文细节,理解盘古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道具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神话故事音频,激发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兴趣,引出本课课题。
2.自主学习:让学生默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3.课堂讲解:讲解课文内容,分析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故事,引导学生理解盘古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4.互动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盘古精神的理解,并进行小组表演。
5.巩固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盘古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7.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文内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神话故事2.盘古精神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表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2.盘古开天地》【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故事,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2课。
本文讲述了盘古开天辟地、演化万物的神话传说。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感受盘古的英勇和伟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对神话故事有一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文中的一些生僻字词和古代文化知识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神话故事的特点;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学会通过关键词句来把握文章主题和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盘古的英勇和伟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兴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神话故事的特点;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难点:理解盘古开天辟地、演化万物的过程;学会通过关键词句来把握文章主题和内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文音频: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朗读示范。
2.生字词卡片:帮助学生巩固生字词。
3.PPT:展示课文内容、图片等,辅助教学。
4.相关神话故事资料:用于拓展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音频播放课文朗读,让学生初步感受盘古的英勇和伟大。
部编四年级上语文《12 盘古开天辟地》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盘古开天辟地》是一篇神话故事,选自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本文讲述了盘古开天辟地、化生万物的神话传说。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了解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盘古的勇敢和伟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但对于神话故事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兴趣,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盘古的勇敢和伟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感受盘古的勇敢和伟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神话世界。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音乐、动画等素材,营造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
2.课文:准备课文文本,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3.学习任务单:设计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播放音乐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神话世界,激发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兴趣。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听说过哪些神话故事呢?”让学生自由发言,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课文文本,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和词义。
在学生自读过程中,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的疑问。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盘古为什么要开天辟地?他是如何做到的?”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部编四年级上语文《12 盘古开天辟地》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盘古开天辟地》是一篇神话故事,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我国古代神话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神话故事有一定的兴趣。
但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对一些文言文词汇和句子结构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审美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神话传说的魅力,培养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盘古、开辟、浑浊、巨蛋等;2.句子理解:课文中的长句子和难理解的部分;3.神话传说: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背景和文化内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故事等多种形式,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分享,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2.相关神话传说资料;3.课堂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音乐,引导学生进入神话传说世界,激发学生对盘古开天辟地故事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过程中注意停顿、语气、表情等,使学生感受到神话故事的生动有趣。
3.操练(1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解决生字词和难理解的部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引导学生进行翻译和理解。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5.拓展(10分钟)教师分享其他关于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内涵。
部编四年级上语文《12 盘古开天辟地》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盘古开天辟地》是一篇神话故事,讲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天地起源的神奇想象。
课文通过讲述盘古开天辟地、以身化物的壮丽景象,展示了古代人民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这篇课文内容丰富,情节生动,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适合四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神话故事有较强的兴趣。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细节、体会作者情感方面仍有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悟神话故事的内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的基本内容,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表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课文内容,理解神话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2.难点:体会作者情感,引导学生对神话故事进行深入思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表演等形式,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朗读感悟法:引导学生多次朗读课文,感受神话故事的韵律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讨论交流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图片、音乐等素材。
2.道具:准备神话故事相关道具,如图片、卡片等。
3.课前预习: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神话故事中的精美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教师简要介绍神话故事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盘古开天辟地》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神话故事的韵律美。
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和动作的配合。
统编版四年级上语文12《盘古开天地》优质课堂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故事,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本文讲述了盘古开天辟地、演变万物的神话传说。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我国古代神话故事的特点,感受盘古的英勇和伟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神话故事有一定的兴趣。
但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对一些生僻字、难理解的语言和神话中的想象元素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引导他们正确理解神话故事的内容和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会提取关键信息,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盘古的英勇和伟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盘古、开辟、演化、神力等。
2.神话故事的特点:想象、夸张、寓意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表演等手段,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提取关键信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中思考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图片、音乐、动画等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生字词卡片: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3.分组讨论表格:用于学生合作探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美丽的自然景色,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神奇。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大自然是如何形成的吗?”从而引出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故事。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随录音朗读。
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对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课文,提取关键信息。
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盘古如何开天辟地?他有哪些神奇的力量?”引导学生回答,并解释课文中的难点词语。
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12《盘古开天地》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故事,讲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天地起源的神奇想象。
课文通过讲述盘古开天辟地、以身化物的壮丽景象,展示了盘古勇敢、坚强、无私奉献的精神。
本课词语丰富,想象奇特,语言流畅,易于学生朗读和背诵。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神话故事有一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在朗读、理解课文方面还存在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对古代神话文化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补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盘古的无私奉献精神。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式,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色彩;学会借助资料了解神话故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尊重古代文化遗产,激发对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盘古的无私奉献精神。
2.教学难点:想象课文描绘的景象,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色彩;学会借助资料了解神话故事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动画等手段,营造生动的神话氛围,引导学生入境。
2.朗读教学法: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体会盘古的英勇形象。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资料教学法: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神话故事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动画、图片、音乐等素材。
2.资料:收集有关神话故事的资料,用于拓展学生视野。
3.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重点词语和句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动画展示盘古开天辟地的场景,引导学生进入神话世界。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提示字词。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盘古的英勇形象。
部编四年级上语文《12 盘古开天辟地》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能理解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并能够准确叙述故事情节; 2. 能够体会盘古开天辟地的重要意义,了解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3. 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故事中所表达的人类对自然、对生命的探索精神;4. 能够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情节;•探讨盘古开天辟地的重要意义。
2. 教学难点•理解盘古开天辟地的象征意义;•通过故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品质。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课文《盘古开天辟地》的教材;•相关图片、PPT等辅助教学资料。
2. 教学环境•整洁明亮的教室;•保持安静秩序的教学氛围。
3. 教学器材•黑板、彩笔、教学用书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教材或图片展示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情节,引发学生兴趣。
2. 阅读教材•教师朗读故事,学生跟读,理解故事中的述说。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盘古开天辟地故事的意义,并展开讨论。
4. 总结•各小组进行展示和总结,引导学生对盘古开天辟地进行再思考。
5. 启发思考•引导学生思考盘古开天辟地故事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五、作业安排•让学生回家用自己的话重新书写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情节,并附带自己的观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文明探索的意义。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对于一些学生来说,理解盘古开天辟地的象征意义还存在一定难度。
今后需要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力,让他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背后的含义。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更加珍惜中华传统文化,认识到文化的魅力所在。
同时,也希望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够不仅仅学习知识,更能够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成为有思想、有情感的综合素质发展的学生。
这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和收获!。
12《盘古开天地》精彩片段【课堂实录】表演课文,感悟形象
师:尽管这样难,盘古无所畏惧,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就怎么做?
生:就头顶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看老师写字(板书:顶天蹬地)
师:孩子们,我们也来做做这顶天立地的盘古稍有分心,天地将再次闭合,世界将永远暗无天日!(生: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
师:老师问你,你实话告诉老师,这样顶天蹬地,感觉怎么样?
生:好累,手、头酸。
生:盘古怕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盘古顶天蹬地多长时间?
生:100年。
生:300年。
生:10000年
生:不知过了多少年。
师:是啊不知道过了多少年啊!来,请接着老师的话往下读。
师:一百年过去了,盘古——
生:(接)怕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一万年,几十万年,几千万年过去了,盘古——生:(接)怕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就这样,天地之间发生了强大的变化!谁接着把这个变化读出来!
生: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
师:100天过去了,天升高——
生:100丈
师:地下沉——
师:1000天过去了,天升高——
生:1000丈
师:地下沉——
生:1000丈
师:盘古也随着长高——
生:1000丈
师:此刻,盘古仿佛就在眼前,让我们抬起头来,仰望盘古,此时他有多高?(学生全部仰头使劲望)我们看得到吗.?
师:我感觉到了盘古脖子很酸了,脚很痛了,他快要撑不住了……
此时此刻的盘古在想些什么呢?
生:为了后代我不能放弃。
生:如果放弃了,天地又会含混一片。
师:是呀,这些困难都动摇不了盘古心中坚强的信念,一万年过去了,盘古怎么做?读
生:盘古头顶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十万年过去了……
生:盘古头顶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一百万年过去了
(学生为之感动,情绪激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