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含计算公式)
- 格式:xls
- 大小:147.00 KB
- 文档页数:1
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一、工程概况本次灌注的钻孔桩位于_____工程的_____部位,桩号为_____,设计桩径为_____m,设计桩长为_____m。
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_____,采用_____配合比。
二、施工准备1、灌注设备采用_____型号的混凝土搅拌车运输混凝土,每车容量为_____m³。
灌注使用_____型号的导管,导管内径为_____mm,壁厚为_____mm,节长分别为_____m、_____m、_____m等,配备_____套导管接头和密封圈。
导管使用前进行了水密承压试验,试验压力为_____MPa,持续时间为_____min,导管无渗漏现象。
2、混凝土原材料水泥:采用_____品牌的_____强度等级水泥,其性能指标符合_____标准要求。
砂:选用_____产地的中砂,细度模数为_____,含泥量为_____%,符合_____标准要求。
石子:采用_____产地的_____mm 连续级配碎石,含泥量为_____%,针片状颗粒含量为_____%,符合_____标准要求。
外加剂:使用_____品牌的_____外加剂,其性能指标符合_____标准要求。
水:采用_____水源,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
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配合比为:水泥:砂:石子:水:外加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施工配合比根据现场原材料的含水率进行调整,调整后的配合比为:水泥:砂:石子:水:外加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灌注过程1、首批混凝土灌注计算首批混凝土灌注量,根据公式 V =πD²/4 × (H1 + H2) +πd²/4 × h1 ,其中 D 为桩孔直径,H1 为桩孔底至导管底端间距,H2 为导管初次埋置深度,d 为导管内径,h1 为桩孔内混凝土达到埋置深度H2 时,导管内混凝土柱平衡导管外(或泥浆)压力所需的高度。
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一、引言在当今的建筑工程中,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注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基础处理方法。
它具有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量、抗震能力强等优点,因此在各类建筑和基础设施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阐述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注的记录及其注意事项。
二、准备工作1、设计和勘察:在施工前,必须进行充分的设计和勘察工作,了解地质条件、土壤类型和地下水位等情况,以便确定合适的施工方案。
2、设备检查:确保所有施工设备(如钻机、水泵、混凝土搅拌站等)都处于良好状态,并准备好必要的维修工具。
3、场地清理:清除钻孔范围内的杂物和障碍物,确保施工场地平整。
4、材料选择: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型号、骨料和添加剂,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
三、钻孔施工1、钻孔定位:根据设计要求,使用全站仪等测量设备进行钻孔定位,确保钻孔位置准确。
2、钻孔施工: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钻头和钻进参数,确保钻孔质量和深度满足设计要求。
3、孔底清理:在钻孔完成后,使用空压机或水泵清除孔底沉渣和积水。
四、水下混凝土灌注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验数据,确定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以确保混凝土的流动性、抗压强度和耐久性满足要求。
2、混凝土拌制:在拌制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水泥、骨料和水的用量,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3、混凝土灌注:通过导管将混凝土灌注到钻孔中,灌注过程中应保持导管埋深在合理范围内,并确保混凝土面高度一致。
4、灌注记录:在灌注过程中,应做好记录工作,包括混凝土面高度、导管埋深、灌注量等数据,以便后续分析和处理。
五、注意事项1、在施工过程中,应随时监测地质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施工参数。
2、在灌注过程中,应避免出现导管堵塞或漏水等问题,如出现这些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在灌注完成后,应进行桩基检测工作,以确保桩基的质量和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4、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安全是最重要的因素,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工人和设备的安全。
混凝土水下灌注桩方量计算计算公式体积(方量)=桩孔的截面积x(导管到孔底的距离(0.2~0.4m)+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1m))+导管内混凝土的高度(孔深/2.4)钻孔灌注桩的理论方量和充盈系数如何计算?2011-03-04 13:57FJSPJL520 | 分类:工程技术科学| 浏览6270次比如:有效桩长30米,桩径0.6米,超灌高度1.5米,充盈系数按1.1.现场资料和实际控制怎么计算理论方量和实际混凝土量?是否包括超灌高度?(30+1.5)*3.14*0.3*0.3=理论方量,(30+1.5)*3.14*0.3*0.3*1.1=实际控制混凝土量这么算是否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理论根据支持吗?请高手赐教。
简化这个问题,就是说理论方量计算时是否要加上超灌高度?因为这个涉及到充盈系数的大小。
谢谢!提问者采纳2011-03-16 13:38有效桩长不知道是怎么出来的,是你在灌注完混凝土以后,测出来的么?算实际方量最准确的就是:{(设计桩顶标高—浇注完毕以后的实测桩顶标高)+设计桩长}乘以截面积=实际浇注的混凝土放量而计算理论方量=(设计桩长+超灌高度1.5m)*截面积=计算放量。
报混凝土的时候为了防止不足,有些人混在计算方量的前提上乘以一个充盈系数1.1.。
希望给你的回答满意钻孔灌注桩的理论方量和充盈系数如何计算?2011-03-04 13:57FJSPJL520 | 分类:工程技术科学| 浏览6271次比如:有效桩长30米,桩径0.6米,超灌高度1.5米,充盈系数按1.1.现场资料和实际控制怎么计算理论方量和实际混凝土量?是否包括超灌高度?(30+1.5)*3.14*0.3*0.3=理论方量,(30+1.5)*3.14*0.3*0.3*1.1=实际控制混凝土量这么算是否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理论根据支持吗?请高手赐教。
简化这个问题,就是说理论方量计算时是否要加上超灌高度?因为这个涉及到充盈系数的大小。
① 砼初灌是水下桩砼灌注的关键环节,初灌后导管埋深≥0.8m ,初灌量根据导管底部距孔底0.5m ,不同桩径按公式分别计算,采用不同的初灌斗进行灌注。
初灌砼量计算按下式计算:D V 4π≥2h 2k+4πd 2h 1初灌量计算示意图(图6-9)式中: V -混凝土初灌量(m 3);D -桩孔直径(m );h 2-导管埋管深度,一般不小于0.80(m );d -导管内径,取0.25m 或0.30m ;k -混凝土充盈系数,岩溶区取1.3;h 1-孔内砼达到埋管高度时,导管内砼柱与导管外水柱压力平衡所需的高度(m ),即:h 1 = (h-h 2)cw γγ 式中: h -桩孔内液面至孔底深度(m );γw -泥浆比重(KN/m 3);γc -砼比重(KN/m 3)。
②本项目暂按桩长6-30m估算,计算出桩径φ1000、1200、1400、1600、1800、2000mm的初灌注量分别为1.00 m3、1.50 m3、1.90 m3、2.50 m3、3.20 m3、3.60m3。
因此,现场准备数个1.0m3、1.5 m3、2.5 m3初灌斗,根据桩孔初灌量大小选择使用;同时,采用砼泵连续向初灌斗内输入砼。
③混凝土灌注斗用4-6mm钢板制作,有足够的刚度,不漏浆、不挂浆,灌注时泄流顺畅;灌注斗下部锥体夹角不大于800,与导管的连结可靠。
(4)隔水塞和砼初灌①本项目采用球胆作为隔水塞。
初灌前,将隔水塞放入导管内,压上灌注斗底部导管口盖板,然后倒入砼;待砼量灌注斗内砼满足初灌量时,提升导管口盖板,此时砼即压住球胆冲入孔底。
初灌砼灌注球胆见图6-10示。
初灌砼灌注球胆示意图(图6-10)②灌注球胆随砼灌入孔后,其可能浮出孔口,可重复利用,破损漏气的球胆不再使用。
此处导管内砼压强等于导管外泥浆压强,
2.2.6.1-3
即r2×g×h1= r1×g×[H-(H1+H2)]
则h1=[H-(H1+H2)] ×r1/r2
水下砼灌注前,应对不同孔径、有效桩长分别计算出砼的初灌量,计算公式如下:
V=D²π/4(H1+H2)K+d²π/4h1= D²π/4(H1+H2)K+d²π/4 [H-(H1+H2)]r1/r2
V-初灌量(m³) D -钻孔直径(m) d -导管内径(m)
H1-导管底端距孔底距离,取0.5m H2-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取1.0m H-钻孔深度(m)
K-充盈系数,取 1.10 r1-泥浆比重,取1200kg/m ³r2-混凝土比重,取2400kg/m3
注:1.待初灌量足够后,才可剪断隔塞铁丝,初灌量要求满足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1m以上;
2.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导管埋入混凝土面的深度宜为2-6m,严禁将导管提出混凝土面,导管应勤提勤折,一次提管折管长度不得超过4m;
3.钻孔桩混凝土灌注充盈系数为不小于1.10;
4.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经常测定和控制混凝土面上升情况,当混凝土灌注高度达到设计要求标高时,应经测定确认才可停止灌注;
5.工程桩顶混凝土超灌高度为1.0m;(Ⅰ标为1.5m)
6.混凝土灌注结束后,应将桩顶以上至地面空孔部份用废渣或矿渣进行回填,并重新用混凝土将孔口封住,以保证车辆运行安全、畅通。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水下灌注记录数据填写灌注桩时混凝土埋深以及导管埋深怎样计算根据孔的大小算出来1方混凝土理论上升的高度,然后用实际导管的长度减去浇注混凝土理论上升的高度就能知道导管的埋深了,然后根据规范中的不要超过埋深的长度适当拔导管就行了。
最好每1两车都丈量下,有的时候容易达不到理论的上升告诉,但是一般绝对不会超过理论的上升高度。
长三米的桩,直径1.5,怎么计算水下混凝土灌注的混凝土深度导管埋深以及首批混凝土方量?答:混凝土方量=桩长*(πR²)*充盈系数=1.5*(3.14*0.75*0.75)*1.2(充盈系数一般是1.1~1.2,根据当地地质可变化)≈6.4方(但是估计要七八方左右,首批可以稍微来个5方看看)导管一般长度是3~4米导管一般埋入混凝土“面”下2~6米,你那边估计就一次拔管,混凝土浇捣建议浇高800mm,这样可以让孔内杂质上浮。
到时候还是要打掉这层含有杂质的混凝土桩头。
我也在做桩基础,如果可以的话,我邮箱****************钻孔桩内浇筑水下混凝土,导管埋入深度和混凝土数量之间有什么计算关系?答:浇筑水下混凝土,导管的埋置深度与首盘混凝土浇筑后的累计时间、桩孔直径、混凝土的塌落度、孔底沉淀层厚度都有关。
一般地:塌落度22cm,桩孔直径1.5~1.8米,混凝土终凝时间大于10h,埋管深度在2.5~5.5米左右;如果桩径再大,埋管深度2.2~4.2米最好;但最小埋管深度不能小于2米;如果塌落度大于22(正常是22),混凝土扩散半径大点,埋管可以深点。
但一根桩浇筑时间最好不能超过10小时,否则首盘混凝土开始终凝,现灌的混凝土顶托不了,会形成卡管。
导管法灌注桩基水下混凝土时,首批混凝土数量如何确定?答:首先需要确定几个数据,导管的直径d、导管下放至孔底什么位置h(也就是导管最下端距离孔底多大)、孔的直径D、第一罐料浇制完毕后混凝土埋管深度L。
之所以要确定首批混凝土量,就是为了防止混凝土量太少,浇制后顶面与下管口之间还有距离,这时候混凝土顶面肯定是淤泥,第二罐浇制后,淤泥会夹在两罐混凝土之间,造成断桩。
水下混凝土灌注的计算(举例说明)一、全桥灌注桩的工程概况桐乡世纪大道工程,有两座单跨跨径为25m,宽度45m预应力板简支桥,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直径为1.8m,C25水下混凝土,桩长28.5m,数量为38个。
在水下灌注混凝土时,进行必要的计算。
对关注桩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二、计算1、导管水密、承压试验压力计算本工程水下混凝土浇注采用刚性导管(由钢管制成)导管内径为30㎝,壁厚6mm。
导管使用前进行水密、承压等试验。
1.1水密试验:实际河面静水位至桩底最大深度为30m。
式1:p=1.5γw h wmax=1.5×10×30=450 kPa1.2能承受的水压不小于井孔水深1.5倍的压力,承压试验时的水压不应小于导管壁可能承受的最大内压力p max:式2:p max=γc h cmax-γw H w=24×30-12×30=360kPa ﹤450 kPa承压试验压力采用450Kpa。
p max ——导管可能承受到的最大内压力(kPa)γc ——混凝土拌和物的容重,取24(kN/m3)h cmax——导管内混凝土柱最大高度(m)γw——井孔内泥浆的容重,取12(kN/m3)H w——井孔内泥浆的深度(m)2、首批混凝土灌注所需数量计算本工程桩孔扩孔率6%,导管初次埋置深度h2=1.0m,填充导管底部间隙h3=0.4m,其所需混凝土的数量按下式计算:图1首批混凝土数量计算简图H C=h2+h3=1+0.4=1.4mh1≥γw H w/γc=12*(30-1.4)/24=14.3m式3:V≥πd2h1/4+πD2H C/4=π×0.32×14.3/4+π×(1.8*1.06)2×1.4/4=5m3 V——首批混凝土所需数量(m3)d——导管内径h1——井孔混凝土面高度达到H C时,导管内混凝土柱需要的高度(m)h1≥γw H w/γc,γw、γc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