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截瘫病人的护理
- 格式:pptx
- 大小:165.04 KB
- 文档页数:23
截瘫病人的护理常规
一、做好心理护理,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气管切开,减少肺部并发症
三、对中枢性高热、首先调节室温,保持病室通风、鼓励病人多饮水,高热时采取物理降温。
四、对尿储留的病人需留置导尿管间歇放尿,鼓励病人大量饮水,每日会阴消毒两次,必要时更换尿管。
五、预防褥疮,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每2小时翻身一次,保持脊柱中立位翻转,防止脊柱扭曲,造成损伤。
六、保持大便通畅,鼓励病人多进食粗纤维蔬菜及多饮水,3天无大便者应给缓泻剂或灌肠等,饮食应定时定量,给予高蛋白、高营养饮食,进食时头偏向一侧以免食物误入气管,引起窒息死亡
七、指导并协助病人行功能锻炼。
截瘫护理问题及措施
截瘫患者的护理问题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皮肤和肢体护理、尿路护理、预防肺部并发症以及消化道护理等方面。
以下是针对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
1. 日常生活护理:帮助患者进行洗漱、饮食及大小便等日常生活,并逐步训练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患者应食用营养丰富且容易消化的食物,多食蔬菜与水果等。
2. 心理护理:由于截瘫患者生活、日常活动和社交活动不便,容易出现易怒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应与患者充分沟通,向患者解释病情,缓解患者的顾虑,鼓励患者建立自信,积极与疾病作斗争。
3. 皮肤和肢体护理:由于截瘫患者移动困难,需要长时间卧床,很容易形成压疮。
为预防压疮,应保持床单整洁,使用气垫床来缓解压力,定期翻身。
对瘫痪的肢体应坚持用脑针疗法、按摩、针灸、理疗等促进功能恢复,防止肌肉萎缩、骨质脱钙,并注意保持肢体于功能位,防止畸形。
4. 尿路护理:对于尿潴留者,应在无菌条件下留置导尿管,持续导尿2周后,改为每4-6小时定时开放一次,逐步训练反射性膀胱舒缩功能,防止膀胱挛缩。
5. 预防肺部并发症:截瘫患者长时间平躺在床上容易引起肺部感染。
为预防肺部感染,应绝对戒烟,定时翻身、拍背,鼓励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地咳痰,必要时进行雾化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
6. 消化道护理:鼓励患者自行排便,除饮食调节防止便秘外,
还可口服缓泻剂,使用开塞露,每日按摩下腹部及肛门,促进排便功能的恢复。
以上措施仅供参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截瘫病人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SPO2、神志,评估有无复合伤。
2观察肢体的感觉、运动及反射功能。
3观察呼吸道通畅程度及排痰功能,有无肺部感染等。
4观察病人及家属的心理状态。
5观察肢体的肌肉有无废用性萎缩及关节功能障碍。
【护理措施】一、按骨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病情观察、搬运方法及翻身方法见脊柱骨折护理常规。
三、高热患者按高热护理常规护理,宜以物理降温为主,体温不升者注意保暖。
四、预防并发症的护理:(1)预防褥疮护理:①入院时检查全身有无褥疮,并作好记录。
②保持床单整洁,减少对皮肤的不良刺激。
③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翻身时避免拖、拉、推等动作。
④加强营养,以提高抵抗力。
⑤保持皮肤清洁。
(2)预防肺部并发症:①注意保暖,预防着凉。
②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有效咳嗽,有意识地进行深呼吸。
③痰粘稠者可服祛痰药或行超声雾化吸入。
④高位截瘫患者不能自行咳嗽咳痰时,应立即给予吸痰。
(3)预防泌尿系感染:①鼓励病人多饮水,达到生理性冲洗。
②留置尿管者,更换引流袋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视病情进行膀胱冲洗。
③训练膀胱的反射排尿功能,截瘫早期保持尿管持续开放,当肌张力开始恢复时,反射出现,一般为2~4h开放一次,防止膀胱缩小或过度膨胀,伤后四周可拔除尿管,可行手法按压排尿。
(4)大便失禁、便秘护理:①大便失禁者做好肛周皮肤护理。
②便秘时鼓励患者进食易消化及含丰富纤维食物、新鲜水果,给予定时沿结肠走向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必要时予缓泻剂或灌肠。
(5)预防肌肉萎缩及关节畸形:①鼓励和指导病人进行上肢、下肢的主动活动,如引体向上,徒手操等。
②用软枕垫双足,使足背伸置于功能位,预防足下垂。
③对不能活动的下肢需行被动锻炼,给予肌肉按摩,下肢功能康复锻炼等。
五、预防意外损伤,如烫伤、冻伤、坠床等。
六、经常巡视病房,有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安慰、鼓励病人,增强其站胜疾病的信心,与家属交谈,给病人心理支持。
[健康教育]1指导病人加强营养,多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如蛋、蔬菜、水果、鱼、肉等。
截瘫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神志、面容、表情及精神状况。
2、心理状况。
3、生命体征变化。
二、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平卧硬板床,床铺保持干净、清洁、柔软、舒适。
可垫海绵垫、充气垫等。
(2)四肢保持功能位置,防止各个关节过伸或过展,鼓励患者主动活动,定时被动活动及按摩。
(3)预防足下垂,穿“丁”字鞋,主动或被动活动踝关节。
(4)加强营养,合理安排饮食,给予高蛋白、高营养的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饮水,以利大便通畅,少吃甜食和易产气食物,以免腹胀。
2、心理护理
多巡视病房,做好心理护理,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预防并发症
(1)预防压疮:定时翻身和局部减压,保持皮肤清洁和完整,受压部位皮肤发红可用透明贴、减压贴,一旦皮肤擦伤积极处理。
(2)预防肺部并发症:保持口腔清洁,鼓励患者有效地咳嗽和咳痰。
(3)预防泌尿系感染和结石: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尿道口的清洁,尿道口擦洗每日二次。
三、健康指导要点
1、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刺激。
2、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营养易消化饮食。
3、预防并发症的方法。
四、注意事项
1、观察患者心理状况,做好心理辅导。
2、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截瘫护理措施概述截瘫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肢体活动能力完全丧失的病症。
对于截瘫患者的护理,需要综合考虑身体的各个方面,包括皮肤护理、床位翻身、营养摄入、心理关怀等。
本文将介绍截瘫护理的相关措施。
皮肤护理由于截瘫患者活动能力受限,容易导致压疮的产生。
因此,皮肤护理对截瘫患者十分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皮肤护理措施:•定期翻身:无法主动变换体位的截瘫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翻身,以减轻身体的压力,避免出现压疮。
通常,每2-3小时进行一次翻身。
•保持皮肤干燥:截瘫患者容易出汗,需要时刻保持皮肤干燥,以防止湿疹和感染的产生。
•按摩护理:定期对截瘫患者进行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肌肤状态。
床位翻身由于截瘫患者无法主动翻身,需要他人的协助。
床位翻身的目的是减轻身体部位的压力,避免压疮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床垫选择:选择合适的床垫,如气囊床垫或泡沫床垫,以提供较好的支撑和减压效果。
•翻身频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翻身计划,通常每2-3小时进行一次翻身。
•协助翻身:截瘫患者需要他人的协助进行翻身,护理人员应该掌握正确的翻身技巧,保护患者的关节和皮肤。
营养摄入截瘫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以促进康复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建议:•均衡饮食:患者的饮食应该以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为主,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入。
•高纤维食物:推荐患者食用富含纤维的食物,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补充营养剂:如果患者的营养摄入不足,可以考虑使用营养剂进行补充。
心理关怀截瘫患者往往面临身体的残障和心理的压力,需要得到良好的心理关怀。
以下是一些建议:•沟通和鼓励: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并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
•开展心理疏导:对于情绪低落的患者,可以引导他们参与心理疏导活动,如音乐疗法、心理咨询等。
•提供适当的娱乐活动:为患者提供适当的娱乐活动,如阅读、听音乐等,以缓解他们的焦虑和忧虑。
结束语截瘫护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一、概述截瘫是指脊髓损伤导致损伤平面以下肢体瘫痪的一种疾病。
截瘫病人术后护理是保证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术后护理应遵循以下原则:预防并发症、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二、术后护理措施1. 生命体征监测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
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2. 呼吸道护理(1)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预防肺部感染。
(2)定时为患者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3)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
3. 褥疮预防(1)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定期更换床单。
(2)定时翻身,每2小时一次,避免局部组织受压过久。
(3)使用气垫床、防褥疮床垫等辅助工具。
(4)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
4. 泌尿系统护理(1)留置导尿管期间,注意保持尿管通畅,定期更换。
(2)鼓励患者多饮水,预防尿路感染。
(3)导尿管拔除后,注意观察排尿情况,防止尿潴留。
5. 消化系统护理(1)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
(2)定时排便,预防便秘。
(3)便秘严重者,可给予缓泻剂或灌肠。
6. 功能锻炼(1)早期床上活动:上肢主动活动,下肢被动活动。
(2)床上坐起练习:逐渐增加坐起时间,锻炼腰背肌。
(3)截瘫操:按照医生指导,进行关节活动、肌肉力量锻炼。
(4)辅助器具使用:如拐杖、轮椅等,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7. 心理护理(1)关心患者,倾听患者心声,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2)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3)加强与患者家属沟通,共同关注患者心理需求。
8. 其他护理措施(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预防感冒。
(2)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
(3)定期进行复查,观察病情变化。
三、注意事项1. 术后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3.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4. 加强与患者家属沟通,共同关注患者康复。
5.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四、总结截瘫病人术后护理至关重要,护理措施应全面、细致、有针对性。
截瘫患者的护理范文截瘫是指因外伤、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躯体一部分或全部肌肉失去运动能力的状况。
截瘫患者的主要护理目标是维护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保持皮肤完整、恢复或维持功能、促进心理康复以及提供康复支持。
以下是截瘫患者护理的一些重要方面:1.保持生命体征稳定:截瘫患者可能存在呼吸困难、循环不稳定等问题。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和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血压、心率等指标,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如给予氧气、实施心肺复苏等。
2.皮肤护理:由于截瘫患者长时间无法翻身或活动,易发生压疮。
护理人员应每天检查和清洁患者的皮肤,并定期更换体位,以减少压力点。
使用特殊的床垫和护理用品也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压疮。
3.康复护理:截瘫患者的康复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
护理人员需要与康复医师、物理治疗师和职业治疗师紧密合作,制定和实施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这可能包括进行肌肉锻炼、关节活动、平衡训练等。
护理人员还需要协助患者使用辅助器具,如拐杖、轮椅等,以帮助其恢复或维持行动能力。
4.心理护理:截瘫患者往往面临严重的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
护士应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辅导,帮助患者应对各种挑战和变化。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鼓励其参与康复活动和社交交流,有助于提升其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5.家庭支持:截瘫患者通常需要长期的护理和照顾。
护理人员除了关注患者的身体健康,还需要为患者的家人提供支持和指导,教授合理的护理技巧和方法。
帮助家庭建立良好的护理团队和生活氛围,有利于改善患者和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
总结起来,截瘫患者的护理需要护理人员综合运用医疗、康复和心理护理的知识与技能,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支持。
这包括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皮肤护理的预防、康复训练的实施、心理支持和家庭支持等。
通过协同工作和细心照料,护理人员可以帮助截瘫患者恢复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并提供持续的康复支持。
截瘫的健康教育截瘫是指因脊髓损伤或者脑部疾病导致肢体瘫痪的一种病症。
截瘫患者面临着许多身体和心理上的挑战,因此健康教育对他们的康复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截瘫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日常护理、身体锻炼、心理支持等方面。
一、日常护理1. 皮肤护理:截瘫患者由于长期卧床不起,容易浮现压疮。
因此,定期翻身、按摩、清洁皮肤是必不可少的。
建议患者每2小时翻身一次,使用柔软的床垫和枕头,保持皮肤干燥清洁。
2. 尿液管理:截瘫患者可能无法自主排尿,需要使用导尿管或者尿袋。
患者应定期清洁导尿管和更换尿袋,避免感染。
同时,患者应保持充足的饮水量,以促进尿液排出。
3. 睡眠管理:截瘫患者可能受到睡眠障碍的困扰,如失眠、多梦等。
建议患者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创造一个肃静、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饮食和咖啡因等刺激物质的摄入。
二、身体锻炼1. 肌肉锻炼:截瘫患者的肌肉容易萎缩和变弱,因此需要进行定期的肌肉锻炼。
可以进行被动运动,如被动屈伸、被动转动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力量的恢复。
2. 姿式训练:截瘫患者往往需要使用轮椅或者助行器,正确的姿式对于减轻压力和预防骨质疏松非常重要。
建议患者学习正确的坐姿、站姿和行走姿式,并定期进行矫正。
3. 呼吸训练:截瘫患者可能存在呼吸难点的问题,因此需要进行呼吸训练。
可以进行深呼吸、吹气球等练习,以增强肺活量和改善呼吸功能。
三、心理支持1. 心理咨询:截瘫患者往往面临身体和社交方面的难点,容易浮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建议患者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匡助,倾诉内心的困扰,并学习应对压力的方法。
2. 社交活动:截瘫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需要有良好的社交支持。
可以参加康复中心的活动、加入截瘫患者互助组织等,与其他患者分享经验和情感支持。
3. 家庭支持:家庭是截瘫患者最主要的支持来源。
家属应赋予患者充分的关爱和理解,鼓励患者积极参预康复训练,并提供必要的生活匡助。
总结:截瘫患者的健康教育涉及到日常护理、身体锻炼和心理支持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