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地得“专项练习题
- 格式:docx
- 大小:120.73 KB
- 文档页数:1
一年级语文上册专项练习——“的、地、得”附练习100题及答案① “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②“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③“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注: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一般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二例句分析;明确用法1.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 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3. 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总结如下:1.“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名词。
2.“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地+动词。
3.“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的词语。
三“的、地、得”的读音“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各自有着各自不同的读音;但当它们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某些附加意义的时候;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一些关于“的、地、得” 用法的练习题:一、填空题1.美丽()花朵在风中轻轻摇曳。
2.他认真()学习,成绩提高很快。
3.跑()飞快的运动员冲过了终点线。
答案:1. 的;2. 地;3. 得二、选择题1.她高兴()跳了起来。
A. 的B. 地C. 得2.可爱()小猫咪在沙发上睡觉。
A. 的B. 地C. 得3.小明唱()很好听。
A. 的B. 地C. 得答案:1. B;2. A;3. C三、修改病句1.他激动的流下了眼泪。
2.我快速地步伐走向学校。
3.她高兴得手舞足蹈样子很可爱。
答案:1.他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激动” 是动词,“流下眼泪” 是对“激动” 程度的补充,所以用“得”)2.我迈着快速地步伐走向学校。
(原句缺少谓语动词,“快速” 是修饰“步伐” 的,中间应该是“的”)3.她高兴得手舞足蹈,样子很可爱。
(原句“高兴得手舞足蹈样子” 结构混乱,将句子断句后更通顺)“的、地、得” 用法讲解•“的” 的用法•“的” 一般用在名词前,用来表示所属关系或修饰关系。
例如“红色的花朵”,“红色” 修饰“花朵”,说明花朵的颜色属性;“小明的书包”,“小明” 表示书包所属的人。
•“地” 的用法•“地” 用在动词前,用来修饰动词,描述动作发生的方式、状态等。
比如“快乐地唱歌”,“快乐” 修饰“唱歌” 这个动作,表示唱歌时的心情状态;“认真地写字”,“认真” 体现了写字这个动作的态度。
•“得” 的用法•“得”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用来补充说明动作或状态达到的程度。
例如“跑得快”,“快” 补充说明了“跑” 这个动作的速度程度;“好得很”,“很” 补充说明了“好” 的程度。
“的地得”用法专项练习题姓名:1.我家门前有一条清清()小河。
2.快上课了,同学们飞快()奔跑回教室。
3.操场上,同学们都在开心()笑。
4.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认真()写字。
5.春天到了,花儿开()很欢,小鸟飞()很高。
6.在图书馆里,我们要轻轻()走路。
7.上课的时候同学们要专心()听讲。
8.班长高兴()说:“我考100分啦!”9.上课的时候,同学们都在大声()朗读。
10.要想把字写得端正,我们就要慢慢()写。
11.回答完问题,老师夸我说()真好。
12.小鸭子飞快()跳到水里救起了小鸡。
13.我考了一百分,妈妈开心()很。
14.我们把教室打扫()很干净。
15.天渐渐()亮了,太阳慢慢()升起了。
16.小女孩飞快()奔跑。
17.小青蛙高兴()说:“我会写诗啦!”18.春天到了,到处开满美丽()花朵。
19.秋天到了,树上挂满了红红()苹果。
20.下雪了,孩子们在雪地里玩()非常高兴!21.水里()鱼儿在快活()游来游去。
22.这个小姑娘,有双明亮()大眼睛,长()可漂亮啦!23.弯弯()月牙像小船。
24.圆圆()荷叶是小青蛙()歌台。
25.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直哭。
26.这是你()铅笔吗?27.“有了朋友,就有了快乐。
”这句话说()真好。
28.考试时,只有仔细()检查,才能考()好。
29.我们班的小陈,字写()真好看。
30.小蜜蜂在辛勤()劳动。
31.看着爸爸认真()工作,我告诉自己一定要认真()学习。
32.冬天到了,雪姑娘给大地穿上了雪白()大衣。
33.这个苹果红()发紫,一定很好吃呢!34.我们要做一个诚实()好孩子!35.夏天悄悄()来了,知了在树上叫()可欢了!36.过年了,妈妈把我打扮()漂漂亮亮。
37.你长()真可爱呢!38.秋天到了,果园里到处都是香甜()水果。
39.铅笔盒不见了,我急()直哭。
40.白白()云朵像棉花,在天空中飘来飘去。
的、地、得”用法与练习题1.“的、地、得”用法顺口溜:名词前面是“的”,动词跟着“地”跑,动词后面“双人(得)”2.地:de(助词)用在作状语的词或词组后面,表示这个词或词组修饰动词性或形容词性中心语。
例如:坦白地说、灵活地运用、历史地看问题、天慢慢地黑了。
3.的:①(助词)用在作定语的词或词组后面,表示对中心语的领属关系,对事物的性质、属性范围等加以限定。
例如:我的书、镀金的首饰、幸福的童年。
②(助词)用在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后面,构成名词性的“的”字结构。
例如:北京的、上海的都来了、说的比唱的还好听。
③(助词)用在句末,表示肯定的语气或已然的语气。
例如:你这样做是行不通的、XXX什么时候走呢?④(助词)用在某些句子的动词和宾语之间,强调动作的施事者、受事者或时间、地点、方式等。
例如:主任签字、回来坐飞机、我在上海念中学。
4.得:①(助词)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可能、可以(否定式用“不得”)。
例如:这种野果子吃得了、他的话听得懂。
②(助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连接表示程度或结果的补语。
例如:说得很清楚、漂亮得很、激动得热泪盈眶。
③(助词)用在某些动词或补语之间,表示可能。
例如:拿得动、说得出、冲得出去。
5.练:1、河边的草丛2、肥嘟嘟的小鸭子3、用软软的肚子轻轻地压在鸭蛋上4、狐狸的四肢酸得受不了了。
5、长长的树皮绳子6、把鸭蛋紧紧地绑在肚皮上7、狐狸的小聪明8、追兔子的时候9、他自言自语地说10、我怎么成了一只吃素的狐狸了11、好吃的鸭蛋12、狐狸玩得高兴13、发明了很多用舌头玩鸭蛋的游戏14、狐狸的美梦成真了15、他激动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16、狐狸的鼻尖,狐狸的头,狐狸的耳朵17、狐狸疼得张大了嘴巴18、以前我在蛋壳里的时候19、小鸭子吃得肚子圆滚滚的20、睡眼蒙眬地说21、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2、助人为乐的XXX被市少工委评为“优秀少先队员”。
23、XXX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的、地、得”练习题规律:“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得”前面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少数是形容词;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的”、“地”、“得”练习一猛烈()北风胜利()到达惨痛()教训愤怒()声讨鲜艳()红旗勇敢()战士迅速()前进耐心()说服丰富()经验热烈( )庆祝巨大( )变化积极()参加分析()透彻服务()周到广泛()阅读描写()生动贯彻()及时毕生()精力观察()仔细感动()流泪“的”、“得”、“地”练习(二)一、填空美丽( )景色飞快( )奔跑勤劳( )人民欢呼( )人群跑( )飞快抬( )高高的努力( )学习认真( )思考优秀( )成绩有趣( )游戏下( )真大跳( )很远难受( )流泪积极( )举手玩( )开心平静( )湖面巨大( )轮船亮( )夺目美( )难以形容高高( )站立热闹( )市场流动( )人群站( )笔直累( )无精打采激动( )欢呼起来二、修改下面句子中用得不当的“的、地、得”。
1. 我为爷爷制作了一个漂亮得贺卡,祝他生活地愉快。
()、()2. 小兰地作文写的越来越好了。
()、()“的”、“得”、“地”练习(三)1、秋天()夜晚,明亮()月光照在床前,远离家乡()人望着那天上()月亮,不由()思念起故乡来。
一“的、地、得”用法小析①“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②“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③“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注 :1. 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一般用“得”。
2. 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二例句分析,明确用法1.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 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3. 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总结如下:3.“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名词。
4.“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地+动词。
5.“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的词语。
三“的、地、得”的读音“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各自有着各自不同的读音,但当它们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某些附加意义的时候,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小学语文“的、地、得”专项练习题一,“的地得”的使用:1、名词的前面是“的”。
例:美丽的鲜花高大的楼房宽敞的教室圆圆的脸2、动词的前面是“地”。
快速地跑伤心地哭开心地笑用力地拎起3、“得”跟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补充动作或形容的结果。
难过得哭了开心得跳起来红得可爱白得像雪刺骨()寒流蔚蓝()大海高耸入云()山峰美丽()景色飞快()奔跑勤劳()人民欢呼()人群跑()飞快优秀()成绩抬()高高的努力()学习认真()思考有趣()游戏雪下()真大跳()很远难受()流泪巨大()轮船热闹()市场积极()举手玩()开心平静()湖面亮()夺目美()难以形容高高()站立流动()羊群站()笔直累()无精打采河水静()透明激动()欢呼起来安全()着陆热情()鼓励快速()飞行欢快()孩子们慢慢()升高淡淡()霞光甜甜()诉说紧张()工作静静()流过愉快()唱歌熟练()操作观察()仔细感动()流泪变化()真快明亮()月光缓缓()移动猛烈()北风胜利()到达惨痛()教训愤怒()声讨鲜艳()红旗勇敢()战士迅速()前进耐心()说服丰富()经验热烈()庆祝巨大()变化积极()参加分析()透彻服务()周到广泛()阅读描写()生动贯彻()及时毕生()精力1、清晨,可爱()多多兴高采烈()来到金灿灿()葵花园。
她兴奋()东瞧瞧,西看看,一会儿轻轻()摸摸,一会儿细细()闻闻,情不自禁()翩翩起舞。
2、机灵()猴子在宁静()湖边尽情()玩耍,它高兴()忘了回家。
平静()湖面多美呀!绿树()影子在水里晃来晃去,金色()阳光洒在水面上,像无数条可爱()银蛇在跳。
三年级“的、地、得”练习题题目一选择正确的填空方式,填入括号内的“的、地、得”。
1. 小明()快跑回家了。
2. 妈妈正在()收拾屋子。
3. 弟弟请()尝一尝这个西瓜。
4. 昨天妈妈()来接我放学。
5. 这只小猫玩得()开心。
6. 张老师讲得()清楚。
7. 弟弟的书包是()红色的。
8. 今天早上我()骑自行车上学。
9. 妈妈()叫我早点吃饭。
10. 小狗在院子里快乐地()奔跑。
题目二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正确的填空方式。
1. 他()爸爸是医生。
2. 她()妈妈在做饭。
3. 学校()门口有一棵大柳树。
4. 我()爬树玩得很高兴。
5. 弟弟()坐在小汽车里。
题目三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填入括号内的“的、地、得”。
昨天是我的生日,在家里我度过了一个愉快()日子。
早晨,爸爸妈妈给我准备了一个大蛋糕,上面写着“生日快乐”。
我非常高兴,吃()蛋糕的时候,我许了一个愿望。
傍晚,来了好多朋友,他们给我带来了许多礼物。
我和朋友们玩得()开心,笑声不断。
妈妈做了一顿丰盛()晚餐,大家吃得非常香。
晚上,我还收到了爷爷奶奶的礼物,他们给我买了一本我喜欢()故事书。
我很感动,决定好好()读一读这本书。
这是我度过的一个美好()日子,我觉得非常开心。
注意事项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每个句子,选择适当的填空方式填入括号内。
通过这些练,巩固“的、地、得”的用法,提高语文写作的水平。
在做题的过程中,如遇到困难,可以向老师请教或与同学们一起讨论。
祝大家都能顺利地完成这些练,学有所得!。
“的”、“得”、“地”的练习1、秋天()夜晚,明亮()月光照在床前,远离家乡()人望着那天上()月亮,不由()思念起故乡来。
2、这首诗是谁写()呀?是唐代()大诗人李白。
3、成功()喜讯4、四面八方()人们5、一次又一次()将满地()鲜花抛向天空。
6、许多人举着旗帜不知疲倦()飞奔着。
7、五颜六色()礼花映亮了北京()夜空,也映亮了狂欢()人们。
8、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海洋。
9、他乐呵呵()捉回了一只绿色()蝈蝈。
10、喜滋滋()送给了邻居家()盲婆婆。
11、会唱歌()蝈蝈。
12、在我上学()时候。
13、看到小溪流淌()清波。
14、想起往日难忘()欢乐。
15、您听,它唱()多好。
16、欢唱()黄鹂17、盛开()野菊18、美丽()故事19、动听()歌曲20、小猪()肚皮21、谗嘴()猫咪22、有趣()发现23、著名()科学家24、达尔文乘船到海洋中()一个岛上去考察。
25、对达尔文后来()科学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
26、走进浓绿()小院27、伸进你()窗口28、绿叶儿在风里沙沙()响29、帮你消除一天()疲劳30、满树盛开()小花31、那是我们()笑脸32、快放下手中()教案吧!33、飘进你()梦里。
34、天哪,这么高()山!35、没有有力()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长腿。
36、怎么上()去呢?37、这有什么难()!38、一级一级()往上跳。
39、小鹰飞到了大树()上面,它高兴()喊起来:“我已经会飞啦!”40、小鹰飞到了大山()上空,它又高兴()喊起来:“我真()会飞啦!”41、飞()只比大树高42、小鹰急促()喘着气43、朱德()扁担44、必须储备足够()粮食45、挑起满满()一担粮食46、不好意思再藏他()扁担了。
47、狐狸在树林里找吃()48、狐狸谗()直流口水。
49、亲爱的乌鸦,您()孩子好吗?50、您()羽毛真漂亮,您()嗓子真好!51、乌鸦听了狐狸()话,非常得意。
52、你把我喝()水弄脏了。
一“的、地、得”用法小析① “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②“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③“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注: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一般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二例句分析,明确用法1.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 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3. 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总结如下:1.“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名词。
2.“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地+动词。
3.“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的词语。
三“的、地、得”的读音“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各自有着各自不同的读音,但当它们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某些附加意义的时候,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一“的、地、得”用法小析① “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②“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③“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注: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一般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二例句分析,明确用法1.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 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3. 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总结如下:1.“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名词。
2.“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地+动词。
3.“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的词语。
三“的、地、得”的读音“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各自有着各自不同的读音,但当它们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某些附加意义的时候,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慢慢()走过来香甜可口()饭菜飞快()跑了
唱()响洁白()雪花跑()快
大声()唱歌圆圆()荷叶数()清
透明()翅膀柔软()枝条开心()吃果子小心()爬上去青青()小草清清()河水轻轻()种树苗高兴()跳起来小小()沙包用力()扔沙包金黄()落叶小心()捡落叶
“的地得”专项练习(二)
漂亮()衣服迅速()收衣服可爱()雪人高兴()堆雪人亮晶晶()眼睛顽皮()眨眼睛顽皮()孩子奇怪()声音奇怪()问
笑()开心乐呵呵()说跳()高
乐呵呵()老人甜甜()果子跑()快
甜甜()笑了机灵()小猴子机灵()跳开了有气无力()声音有气无力()低着头亲爱()朋友
欢乐()节日有趣()节目放心()走了更好()主意认真()写字秀丽()风光早早()回家检查()认真可怕()虫子整齐()队伍轻松()做事遥远()地方高高()挂起来仔细()画画小小()蚂蚁跳()真高又香又脆()松子长()漂亮
吃力()推车聪明()小姑娘红通通()太阳
“的地得”专项练习(四)
整洁()书桌难过()哭起来难看()样子新奇()玩具美好()祝福安静()等车绿油油()树苗好看()报纸写()很好
雪白()云朵高高()个子愉快()歌唱明亮()眼睛谁()橡皮笑()多甜
暖暖()春风清清()河水考()好
用力()踢仔细()看扫()真干净。
的“得〞、“地〞练习〔一〕1、秋天〔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在床前,远离家乡〔的〕人望着那天上〔的〕月亮,不由〔得〕思念起故土来。
2、这首诗是谁写〔的〕呀?是唐代〔的〕大诗人李白。
3、成功〔的〕喜讯4、四面八方〔的〕人们5、一次又一次〔地〕将满地〔的〕鲜花抛向天空。
6、许多人举着旗帜不知疲倦〔地〕飞奔着。
7、五颜六色〔的〕礼花映亮了北京〔的〕夜空,也映亮了狂欢〔的〕人们。
8、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9、他乐呵呵〔地〕捉回了一只绿色〔的〕蝈蝈。
10、喜滋滋〔地〕送给了邻居家〔的〕盲婆婆。
11、会唱歌〔的〕蝈蝈。
12、在我上学〔的〕时候。
13、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
14、想起往日难忘〔的〕欢乐。
15、您听,它唱〔得〕多好。
16、欢唱〔的〕黄鹂17、盛开〔的〕野菊18、美丽〔的〕故事19、动听〔的〕歌曲20、小猪〔的〕肚皮21、谗嘴〔的〕猫咪22、有趣〔的〕发现23、大禹〔的〕名字代代相传。
1、小鹰飞到了大树〔的〕上面,它快乐〔地〕喊起来:“我已经会飞啦!〞2、小鹰飞到了大山〔的〕上空,它又快乐〔地〕喊起来:“我真〔的〕会飞啦!〞3、飞〔得〕只比大树高4、小鹰急促〔地〕喘着气5、朱德〔的〕扁担6、必须储藏足够〔的〕粮食7、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8、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9、狐狸在树林里找吃〔的〕10、狐狸谗〔得〕直流口水。
11、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12、您〔的〕羽毛真漂亮,您〔的〕嗓子真好13、乌鸦听了狐狸〔的〕话,非常得意。
14、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
15、你安〔的〕什么心?16、小羊吃了一惊,温和〔地〕说:“亲爱〔的〕狼先生……〞17、水是不会倒流〔的〕呀!18、狼气冲冲〔地〕说:“我怎么会把你喝〔的〕水弄脏呢?〞19、骂我〔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
20、滔滔〔的〕洪水21、仔细〔地〕观察水流和地形22、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23、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的得地用法练习题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陈权)小学语文“的”“地”“得”练习题“的”、“地”、“得”练习一猛烈()北风胜利()到达惨痛()教训愤怒()声讨鲜艳()红旗勇敢()战士迅速()前进耐心()说服丰富()经验热烈( )庆祝巨大( )变化积极()参加分析()透彻服务()周到广泛()阅读描写()生动贯彻()及时毕生()精力观察()仔细感动()流泪“的”、“得”、“地”练习(二)一、填空。
美丽( )景色飞快( )奔跑勤劳( )人民欢呼( )人群跑()飞快抬( )高高的努力( )学习认真( )思考优秀( )成绩有趣( )游戏下( )真大跳( )很远难受( )流泪积极( )举手玩( )开心平静( )湖面巨大( )轮船亮( )夺目美( )难以形容高高( )站立热闹( )市场流动( )人群站( )笔直累( )无精打采激动( )欢呼起来二、修改下面句子中用得不当的“的、地、得”。
1. 我为爷爷制作了一个漂亮得贺卡,祝他生活地愉快。
()、()2. 小兰地作文写的越来越好了。
()、()“的”、“得”、“地”练习(三)1、秋天()夜晚,明亮()月光照在床前,远离家乡()人望着那天上()月亮,不由()思念起故乡来。
2、这首诗是谁写()呀是唐代()大诗人李白。
3、成功()喜讯4、四面八方()人们5、一次又一次()将满地()鲜花抛向天空。
6、许多人举着旗帜不知疲倦()飞奔着。
7、五颜六色()礼花映亮了北京()夜空,也映亮了狂欢()人们。
8、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海洋。
9、他乐呵呵()捉回了一只绿色()蝈蝈。
10、喜滋滋()送给了邻居家()盲婆婆。
11、会唱歌()蝈蝈。
12、在我上学()时候。
13、看到小溪流淌()清波。
14、想起往日难忘()欢乐。
15、您听,它唱()多好。
16、欢唱()黄鹂17、盛开()野菊 18、美丽()故事19、动听()歌曲 20、小猪()肚皮“的”、“得”、“地”练习(四)39、小鹰飞到了大树()上面,它高兴()喊起来:“我已经会飞啦!”40、小鹰飞到了大山()上空,它又高兴()喊起来:“我真()会飞啦!”41、飞()只比大树高 42、小鹰急促()喘着气43、朱德()扁担 44、必须储备足够()粮食45、挑起满满()一担粮食 46、不好意思再藏他()扁担了。
小学语文“的”、“地”、“得”专项练习(附答案)(1) 的白勺“的”──“是什么”,名词跟着白勺“的”。
红红的太阳宽宽的公路碧绿的叶子雪白的棉花美丽的鲜花又高又大的山(2)地土也“地”──“做什么”,跟着土也“地”做动作。
轻轻地擦,轻轻地摸悄悄地走,悄悄地说懒洋洋地晒太阳慢吞吞地把话说高高兴兴地唱痛痛快快地玩安安静静地想端端正正地坐(3)得双人“得”──“怎么样”,到底怎样“得”来帮。
跑得快跳得高哭得天昏地暗笑得合不拢嘴累得气喘吁吁热得满头大汗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冷得像冰窖冻得直哆嗦跑得像兔子一样快长得又高又大扩句练习参考答案的地得专项练习1答案:碧绿的衣裳大大的脑袋宽宽的嘴巴雪白的肚皮长长的尾巴明亮的眼睛高大的杨树粗壮的榕树火红的枫叶清香的桂花暖和的棉衣饱满的稻谷亲爱的爸爸明亮的眼睛可爱的小狗高大的大象乌黑的头发孤单的时候高高的山峰翻滚的云海火辣的太阳巨大的石头秀丽的景色美味的葡萄干明亮的月亮酸甜可口的葡萄干燥的热空气满意地笑高兴地说伤心地哭慢慢地走飞快地跑用心地做静静地坐大声地读高声地唱用力地打高高地飘认真地写认真地想仔细地数好奇地问紧紧地闭高兴地笑仔细地看慢慢地说静静地想认真地做熟练地操纵大声地回答静静地观看认真地完成热情地拥抱专注地观察美丽的图画金色的波浪燃烧的火把热情的人们红润的脸颊高高的山峰翻滚的云海美丽的景色奇怪的岩石迷人的微笑欢乐的日子亲切的问候美妙的歌声伟大的世界明亮的镜子温暖的春风甘甜的泉水繁华的城市宏伟的建筑成功的广告灿烂的阳光干净的教室欢乐的节日振奋人心的消息巨大的压力优秀的学生茂密的枝叶著名的诗人晶莹的泪珠蒙蒙的细雨明亮的眼睛清新的空气鲜艳的旗帜高兴得跳起来生气得直跺脚伤心得直落泪急得团团转冷得直哆嗦饿得走不动不停地咬着大摇大摆地走仔细地看高兴地说伤心地哭满意地笑激动地说的地得专项练习2答案:1、小鹰飞到了大山(的)上空,它又高兴(地)喊起来:“我真(的)会飞啦!”2、秋天(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在床前,远离家乡(的)人望着那天上(的)月亮,不由(得)思念起故乡来。
一年级语文上册专项练习——“的.地.得”附练习题及答案① “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②“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③“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注: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一般用“得”.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二例句分析,明确用法1.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2. 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3. 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总结如下:1.“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名词.2.“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地+动词.3.“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的词语.三“的.地.得”的读音“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各自有着各自不同的读音,但当它们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某些附加意义的时候,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这样可以区分他们在书面语用法上的不同.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使书面语言精确化.四用法不同,意思有别“的.地.得”用得对,意思表达就明确,用得不对,有时也会产生意思的变化.比如:1.看了这场电影,她激动得哭了.2.看了这场电影,她激动地哭了.这两句话从表面看只是一字之差,但意思不完全相同.前一句强调“激动”,“哭了”是对激动程度的补充说明;后一句主要是陈述“哭了”,“激动”是对哭的样子的修饰.因此两句用了不同的“de”.练习的“得”.“地”练习(一)1.秋天()夜晚,明亮()月光照在床前,远离家乡()人望着那天上()月亮,不由()思念起故乡来.2.这首诗是谁写()呀?是唐代()大诗人李白.3.成功()喜讯4.四面八方()人们5.一次又一次()将满地()鲜花抛向天空.6.许多人举着旗帜不知疲倦()飞奔着.7.五颜六色()礼花映亮了北京()夜空,也映亮了狂欢()人们.8.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海洋.9.他乐呵呵()捉回了一只绿色()蝈蝈.10.喜滋滋()送给了邻居家()盲婆婆.11.会唱歌()蝈蝈.12.在我上学()时候.13.看到小溪流淌()清波.14.想起往日难忘()欢乐.15.您听,它唱()多好.16.欢唱()黄鹂17.盛开()野菊18.美丽()故事19.动听()歌曲20.小猪()肚皮21.谗嘴()猫咪22.有趣()发现“的”.“得”.“地”练习(二)39.小鹰飞到了大树()上面,它高兴()喊起来:“我已经会飞啦!”40.小鹰飞到了大山()上空,它又高兴()喊起来:“我真()会飞啦!”41.飞()只比大树高42.小鹰急促()喘着气43.朱德()扁担44.必须储备足够()粮食45.挑起满满()一担粮食46.不好意思再藏他()扁担了.47.狐狸在树林里找吃()48.狐狸谗()直流口水.49.亲爱的乌鸦,您()孩子好吗?50.您()羽毛真漂亮,您()嗓子真好51.乌鸦听了狐狸()话,非常得意.52.你把我喝()水弄脏了.53.你安()什么心?54.小羊吃了一惊,温和()说:“亲爱()狼先生……”55.水是不会倒流()呀!56.狼气冲冲()说:“我怎么会把你喝()水弄脏呢?”57.骂我()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58.滔滔()洪水59.仔细()观察水流和地形60.三次路过自己()家门61.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日子.62.大禹()名字代代相传.63.不是唱戏()料子64.紧盯着空中飞翔()鸽子,或者注视着水底游动()鱼儿.65.他()双眼渐渐灵活起来.66.成为世界闻名()京剧大师67.日子过()很快乐.68.聚到一起商量过冬()事.69.春暖花开()时候,我再飞回来.70.我准备吃()饱饱().71.够吃上一个冬天().72.孔繁森是一位优秀()援藏干部.73.悄悄()来到医院74.献血所得()营养费75.感动()流下了热泪76.深情()唱道77.她()名字叫中国78.美丽()丹顶鹤,唱着嘹亮()歌儿,从遥远()北方飞来.79.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羽毛.“的”.“得”.“地”练习(三)80.它()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怪不()人们叫它丹顶鹤.81.丹顶鹤()腿长,……显()那么高雅.82.传说丹顶鹤是神仙()旅伴.83.我国()黄海之滨是丹顶鹤()第二故乡.84.无忧无虑()生活着.85.有()像大冬瓜那样傻傻()横着,有()像花儿那样美美()开着.86.有很高()大楼房,有很宽()大礼堂,也有一点点小(),小()只可以住进一只小麻雀.87.只剩下一个笑眯眯()太阳和一片水汪汪()蓝天.88.太阳已经西斜,收起了刺眼()光芒.连绵起伏()西山,披着夕阳()余辉,显()十分壮丽.89.太阳慢慢()往下沉.90.太阳()脸变()更红了,它轻轻()走向西山()背后,把灿烂()霞光流在遥远()天边.92.紧张()工作静静()流过变化()真快明亮()月光缓缓()移动熟练()操作愉快()歌唱茂密()树林美丽()田野暖暖()春风欢快()孩子们愉快()歌唱93 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光芒.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突然感到凉凉()寒意,摸摸自己()鼻尖,冷()像冰,脚和手也有些麻木了.94这时候,我清清楚楚()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记得,他()脸不再有那种慈祥()愉快()表情了,变()那么严肃.95 望着雄伟()天安门城楼,钱学森激动()说:“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国,现在终于回来了!”96 松赞干布高兴()穿上了唐朝送来()汉族服装.97 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紧紧的,全神贯注()瞄准敌人射击.98大娘把打糕送到阵地上给志愿军吃,很多同志感动()流下眼泪.99 焦裕禄出了许楼村,又急急忙忙()向前奔去.他那顶棉帽子()耳巴忽闪忽闪(),渐渐()消失在茫茫雪海中.100月亮照进窗子来,茅屋里()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格外清幽.101.书( )封面鲜艳( )红旗爸爸( )老师慢慢( )走偷偷( )哭迅速( )成长跑( )真快吃( )太多玩( )真高兴参考答案的“得”.“地”练习(一)1.秋天(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在床前,远离家乡(的)人望着那天上(的)月亮,不由(得)思念起故乡来.2.这首诗是谁写(的)呀?是唐代(的)大诗人李白.3.成功(的)喜讯4.四面八方(的)人们5.一次又一次(地)将满地(的)鲜花抛向天空.6.许多人举着旗帜不知疲倦(地)飞奔着.7.五颜六色(的)礼花映亮了北京(的)夜空,也映亮了狂欢(的)人们.8.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9.他乐呵呵(地)捉回了一只绿色(的)蝈蝈.10.喜滋滋(地)送给了邻居家(的)盲婆婆.11.会唱歌(的)蝈蝈.12.在我上学(的)时候.13.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14.想起往日难忘(的)欢乐.15.您听,它唱(得)多好.16.欢唱(的)黄鹂17.盛开(的)野菊18.美丽(的)故事19.动听(的)歌曲20.小猪(的)肚皮21.谗嘴(的)猫咪22.有趣(的)发现“的”.“得”.“地”练习(二)39.小鹰飞到了大树(的)上面,它高兴(地)喊起来:“我已经会飞啦!”40.小鹰飞到了大山(的)上空,它又高兴(地)喊起来:“我真(的)会飞啦!”41.飞(得)只比大树高42.小鹰急促(地)喘着气43.朱德(的)扁担44.必须储备足够(的)粮食45.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46.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47.狐狸在树林里找吃(的)48.狐狸谗(得)直流口水.49.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50.您(的)羽毛真漂亮,您(的)嗓子真好51.乌鸦听了狐狸(的)话,非常得意.52.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53.你安(的)什么心?54.小羊吃了一惊,温和(地)说:“亲爱(的)狼先生……”55.水是不会倒流(的)呀!56.狼气冲冲(地)说:“我怎么会把你喝(的)水弄脏呢?”57.骂我(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58.滔滔(的)洪水59.仔细(地)观察水流和地形60.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61.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62.大禹(的)名字代代相传.63.不是唱戏(的)料子64.紧盯着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着水底游动(的)鱼儿.65.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66.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67.日子过(得)很快乐.68.聚到一起商量过冬(的)事.69.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再飞回来.70.我准备吃(得)饱饱(的).71.够吃上一个冬天(的).72.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73.悄悄(地)来到医院74.献血所得(的)营养费75.感动(地)流下了热泪76.深情(地)唱道77.她(的)名字叫中国78.美丽(的)丹顶鹤,唱着嘹亮(的)歌儿,从遥远(的)北方飞来.79.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的”.“得”.“地”练习(三)80.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怪不(得)人们叫它丹顶鹤.81.丹顶鹤(的)腿长,……显(得)那么高雅.82.传说丹顶鹤是神仙(的)旅伴.83.我国(的)黄海之滨是丹顶鹤(的)第二故乡.84.无忧无虑(地)生活着.85.有(的)像大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有(的)像花儿那样美美(地)开着.86.有很高(的)大楼房,有很宽(的)大礼堂,也有一点点小(的),小(得)只可以住进一只小麻雀.87.只剩下一个笑眯眯(的)太阳和一片水汪汪(的)蓝天.88.太阳已经西斜,收起了刺眼(的)光芒.连绵起伏(的)西山,披着夕阳(的)余辉,显(得)十分壮丽.89.太阳慢慢(地)往下沉.90.太阳(的)脸变(得)更红了,它轻轻(地)走向西山(的)背后,把灿烂(的)霞光流在遥远(的)天边.92.紧张(的)工作静静(地)流过变化(得)真快明亮(的)月光缓缓(地)移动熟练(地)操作愉快(地)歌唱茂密(的)树林美丽(的)田野暖暖(的)春风欢快(的)孩子们愉快(地)歌唱93 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的)光芒.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突然感到凉凉(的)寒意,摸摸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脚和手也有些麻木了.94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95 望着雄伟(的)天安门城楼,钱学森激动(地)说:“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国,现在终于回来了!”96 松赞干布高兴(地)穿上了唐朝送来(的)汉族服装.97 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98大娘把打糕送到阵地上给志愿军吃,很多同志感动(地)流下眼泪.99 焦裕禄出了许楼村,又急急忙忙(地)向前奔去.他那顶棉帽子(的)耳巴忽闪忽闪(的),渐渐(地)消失在茫茫雪海中.100月亮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101.书( 的)封面鲜艳( 的)红旗爸爸( 的)老师慢慢( 地)走偷偷( 地)哭迅速( 地)成长跑( 得)真快吃( 得)太多玩( 得)真高兴。
结构助词“的”“地”“得”,虽读音一致,但是用途殊异。
简单地说,“的”是定语标志,用于连接定语和中心语;“地”是状语标志,用于“状+中”一类偏正结构的动词短语中;“得”是补语标志,用于对动词或形容词进行补充说明。
(1)白勺“的”──“是什么”,名词跟着白勺“的”。
(2)土也“地”──“做什么”,跟着土也“地”做动作。
(3)双人“得”──“怎么样”,到底怎样“得”来帮。
的、地、得专项练习,一二年级家长来看看!的、地、得专项练习,一二年级家长来看看!训练题目1、清晨,可爱(的)多多兴高采烈(地)来到金灿灿(的)葵花园。
她兴奋(地)东瞧瞧,西看看,一会儿轻轻(地)摸摸,一会儿细细(地)闻闻,情不自禁(地)翩翩起舞。
2、呀!怎么变成红色(的)天啦?明明兴奋(地)手舞足蹈,高兴(得)跳起来。
他情不自禁(地)大喊:“我要飞!”3、小明(的)心情好(得)不得了,他(的)嘴里哼着歌,脸上挂着甜甜(的)微笑。
4、他这次考(得)不错,所以,一路走(得)飞快,迫不及待(地)想把这个好消息与妈妈分享。
5、他脸上挂着甜甜(的)微笑,幸福极了。
他甜甜(地)微笑着,幸福极了。
6、小明(的)口袋里装着很多小玩具。
小明小心(地)在口袋里装了很多小玩具。
7. 小美(的)同桌正在津津有味(地)讲故事。
8.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9.欢快(的)孩子们愉快(地)歌唱。
10.他(的)妈妈喜欢漂亮(的)花儿。
11、小区的安全防范措施都落实(得)很好。
12、你看看哪边(的)雪化(得)很快?13、评一评,谁(的)手巧?14、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5、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了16、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17、画中(的)景物好象都在动,一张张画显(得)更美了。
18、打孔后(的)邮票,很容易一枚枚(地)撕开。
19、古老(的)故宫变(得)年轻了。
20、周总理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敲着欢乐(的)鼓点。
21、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