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苯隆制剂在农作物上的应用研究
- 格式:docx
- 大小:43.30 KB
- 文档页数:16
50%噻苯隆调节棉花生长药效试验报告摘要50%噻苯隆调节棉花生长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棉花70%~80%棉铃完全吐絮时喷施50%噻苯隆,可加速棉花脱叶,提高吐絮率,对棉花有明显的催熟作用。
建议使用量为600g/hm2。
关键词50%噻苯隆;调节;棉花生长为明确周口山都丽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50%噻苯隆对棉花的催熟增产作用,并确定其最适用量,为大面推广使用提供依据,特进行了本试验。
1试验设计1.1供试药剂及处理设置供试药剂为50%噻苯隆可湿性粉剂(周口山都丽化工有限公司生产)、落叶灵(江苏省激素研究所有限公司生产),试验设50%噻苯隆可湿性粉剂300g/hm2、450g/hm2、600 g/hm2、900g/hm2,落叶灵450g/hm2,以喷清水为对照,各处理随机区组排列,4次重复,小区面积20m2。
1.2试验实施试验地设在阜宁县阜城镇城北村五组,粘壤土,肥力中等,均匀一致,茬口为重茬棉,供试品种苏棉19,移栽密度3.3万株/hm2。
由于2006年棉花生长中期连续阴雨,长势较差,且不均匀,属晚发棉,栽培管理与病虫草防治同当地常规进行。
在用药前采收所有小区已完全吐絮的棉花,于10月18日用手动压缩式喷雾器喷药,喷水量750kg/hm2,用药时晴天,偏北风2级,气温12~24℃,用药前后均为晴天,药后10d(10月18~28日),除10月21日下1次小雨,其余均为晴天。
1.3调查内容及方法1.3.1脱叶率调查。
在用药前各小区挂片固定3点(有代表性),每点5株,调查5株总绿叶数。
于药后5d、10d、15d调查各小区点内的未脱落的总叶片数,计算各次各处理脱叶率。
1.3.2吐絮率调查。
在施药前各小区采收1次花,于药后5d、10d、15d分3次采收所有小区已完全吐絮的花,并记载各次采收各小区吐絮个数;同时,药后15d,调查点内5株青铃数,计算药后各次各处理的吐絮率。
产量结构调查:对药后5d、10d、15d共3次采收的籽花晒干混合称重,测定单铃重及药后15d内各小区实产(籽棉产量),用左右分梳法测量各处理棉花纤维长度,同时分区加工,测定各处理衣分、籽指、衣指。
河南农业2022年第28期处理统一田间管理。
试验处理设置见表1。
(五) 调查方法、时间、次数及药效计算方法1.调查方法。
调查内容包括作物安全性调查、产量调查和品质调查。
(1)作物安全性调查:通过目测观察各小区葡萄6的果形指数差异显著(见下页表2)。
(2)百粒质量:0.2%噻苯隆可溶液剂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的百粒质量分别是742.75 g、815.25 g、848.25 g、852.75 g,对照药剂0.1%噻苯隆可溶液剂处理5的百粒质量是812.25 g,清水对照处理6的百粒质量是700.5 g。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处理3、处理4的百粒质量差异不显著,均与处理1、处理2、处理5、处理6的百粒质量差异极显著;处理2、处理5的百粒质量差异不显著,均与处理1、处理6的百粒质量差异极显著;处理1与处理6的百粒质量差异极显著(见下页表2)。
2.产量。
0.2%噻苯隆可溶液剂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的增产率分别是8.63%、14.96%、18.03%、18.43%,对照药剂0.1%噻苯隆可溶液剂处理5的增产率是14.22%。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处理3、处理4增产0.2%噻苯隆可溶液剂0.2%噻苯隆可溶液剂0.2%噻苯隆可溶液剂0.1%噻苯隆可溶液剂(对照药剂)清水对照234561000800500500—2.002.504.002.00—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河南农业2022年第28期有效成分用/ mg·kg -1表2 不同处理的果粒性状及差异性分析纵径/mm 横径/mm 果形指数质量差异显著性51%业有限公司等地推广农田生物缓冲带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农田缓冲带的效益分析农田生物缓冲带技术是一项以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提高耕地质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为主要目的的农业技术。
其效益主要体现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方面,主要包括:1.有效控制水土、氮磷流失,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噻苯隆的应用背景及概述[1][2]随着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刚性需求逐年增加,在当前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下,必须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和农产品品质。
近6年来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我国的应用日益广泛,需求量呈逐年增加的态势。
噻苯隆由德国先灵公司1976年宣布合成,发现其能诱导棉花落叶,被植株吸收后,可促进叶柄与茎之间的分离组织自然形成而脱落,在棉花种植上作落叶剂使用。
结构作用机理 [3]噻苯隆(TDZ)具有极强的生物活性,其诱导植物细胞分裂、组织愈伤能力比一般细胞分裂素高数百倍。
它能够解除基因阻遏,开启DNA 和RNA 的密码,引发有关酶及蛋白质的合成,协调植物内源激素的分泌,并能诱导激活植物SAR(系统抗性)基因的表达。
噻苯隆(TDZ)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蔬菜,能保花保果、减少落果,解决保护地蔬菜坐果难的问题;能大幅度提高产量;能提高蔬菜的品质和商品性;能增强其抗病、抗逆性,对保护地蔬菜的某些害虫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对环境友好,属于绿色农药。
应用[4]噻苯隆(thidiazuron,TDZ)是一种具有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双重作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作为落叶剂在我国棉花种植中大量应用,而在甜瓜种植中作为坐果剂替代授粉被广泛应用。
噻苯隆制剂在蔬菜上有以下功效:一、葫芦科1.西葫芦:坐瓜期全株喷雾,可取代人工授粉,不再使用2,4-D 或防落素点花。
促进坐瓜、防止化瓜、生长快、无畸形、鲜嫩,商品性好,还能增强其抗病能力,大幅降低灰霉病的发生,增产70%左右。
2.黄瓜:能提高嫁接和移栽成活率,增强其抗病性,促进生长;能促进坐瓜,降低因灰霉病及高、低温造成的化瓜。
瓜条发育快、鲜嫩、品质好;能解除低温形成的花打顶;与杀菌剂混用,可提高杀菌效果,大量减少农药的使用量,节约成本。
3.甜瓜:可提高移栽成活率,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抗病性。
喷施雌花可促进坐瓜、提高单瓜重、增加总糖含量,幼瓜在发育中如出现偏斜,涂抹即可纠正。
张志才,刘腾飞,杨代凤.植物生长调节剂噻苯隆对农作物影响及在农产品中残留分析的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22,50(23):18-25.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2.23.003植物生长调节剂噻苯隆对农作物影响及在农产品中残留分析的研究进展张志才1,刘腾飞2,杨代凤2(1.江苏省金湖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金湖211600;2.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苏州215105) 摘要:噻苯隆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苯基脲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可起到增产、改善品质的作用,但过量或不当使用则可能带来不利影响。
研究发现,随着噻苯隆在生产中的使用,它在农产品特别是蔬菜水果中被频繁检出,由于对哺乳动物存在一定的毒性风险,许多国家针对不同农产品中噻苯隆制定了严格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有关噻苯隆在农业生产上的使用、残留现状和降解及检测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也日益增多。
本文查阅相关文献,概述了噻苯隆在我国农业生产上的使用情况,包括噻苯隆在农作物上的登记及其使用效果,简述了近几年农产品中噻苯隆的残留现状,总结了农产品中噻苯隆的残留降解特点,并从样品前处理和定性定量检测2个方面,综述了农产品中噻苯隆的主要检测技术以及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并对噻苯隆未来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噻苯隆;农作物;影响;残留;进展 中图分类号:TS202.37.5;S48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2)23-0018-07收稿日期:2022-08-29基金项目:浙江省农药残留检测与控制研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编号:2021PRG007)。
作者简介:张志才(1968—),男,江苏金湖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E-mail:zczhang_jh@163.com。
噻苯隆,化学名称N-苯基-N′-1,2,3-噻二唑-5-脲,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苯基脲类化合物,具有极高的生物活性,常用作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growthregulators,PGRs),在粮食、果蔬等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为农产品增产提质发挥了积极作用[1-4]。
葡萄应用研究形成规范性技术方案——方法和作用——新栽幼树增加生长量:新栽幼树缓苗后,用0.1%噻苯隆30ml/瓶兑水8-10公斤喷施,可以提高生长量50%以上(应注意喷施后立即浇水效果最佳)且叶片变厚,变大,枝条生长健壮.——嫁接:用0.1%噻苯隆30ml/瓶兑水3公斤,处理接穗和砧木嫁接部位,可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成活率,增加接穗生长量.——巨峰类葡萄花前10天左右,用0.1%噻苯隆30ml/瓶兑水50公斤喷施果穗,喷施时以喷湿不滴药液为宜,可保花保果,提高坐果率,拉长果穗.花后15-20天生理落果后,果粒约黄豆大时,用0.1%噻苯隆30ml/瓶兑水10公斤浸蘸果穗2-3秒,可增大果粒,无果柄变硬问题,提高商品性,增强耐贮性.应注意:蘸前先抖动果穗,使败育果尽量落掉,蘸果后再抖一次果穗,将积在果粒上的药液抖落.如果与赤霉素合用效果更佳,并能克服单用赤霉素出现的穗轴木质化(即果柄变硬)及易掉粒等问题.用法:用30ml/瓶先溶解赤霉素(含量为:75-80%)0.25克兑水10-12公斤(北方兑水10公斤,南方兑水12公斤).浸蘸果穗2-3秒.应注意:用药前或用药后一定要疏果整穗,使其留果量符合品种特性要求.------红地球葡萄春季新梢长至3-4片叶时,用30ml/瓶兑水8-10公斤喷施新梢,能促进结果枝,营养枝健壮生长,增大,增厚叶片,并能适度拉长果穗,促进根系发育,增强耐寒性.花后15-20天生理落果后,果粒约黄豆大时,用30ml/瓶兑水10公斤浸蘸果穗2-3秒(或用30ml/瓶兑水15kg浸蘸果穗2-3秒,隔7-10天用同样的浓度再蘸一次),能增大果粒,提高商品等级,增加产量.应注意:蘸前先抖动果穗,使败育果尽量落掉,蘸果后再抖一次果穗,将积在果粒上的药液抖落.用药后一定要结合疏粒,整穗,使其留果量,留穗量符合品种特性的要求.另外,还可用30ml/瓶先溶解0.25克赤霉素(含量为:75-80%),兑水10公斤蘸果,方法同上.------早熟葡萄品种及保护地葡萄新梢长至3-4片叶时,用30ml/瓶兑水10公斤喷施,能促进生长,促进枝条和果穗的发育. 花后15天左右生理落果后,果粒约黄豆大时,用30ml/瓶兑水15公斤蘸果穗3-5秒,可增大果粒,提高品质.。
噻苯隆可行性研究报告本报告旨在探讨噻苯隆在农业领域中的可行性,并针对其市场潜力、技术发展、竞争对手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一、市场潜力分析1.1 市场需求分析当前,农作物种植产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除草问题。
随着气候变化和土壤质量的下降,杂草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加,给农作物生长和收成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农民迫切需要一种高效、低毒、环保的除草剂来解决这一问题。
1.2 市场规模预测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农药市场规模约为400亿美元,其中除草剂占比较大。
而在中国市场,农药市场规模也在快速增长,特别是在大中型农业企业中的应用需求不断增长。
噻苯隆具有独特优势和安全性,有望在这一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1.3 市场竞争分析目前,除草剂市场竞争激烈,已有多种产品进入市场。
主要的竞争对手有草甘膦、吡唑酮、氯胺酮等。
这些产品在效果、价格、安全性等方面都有一定优势。
因此,噻苯隆要想在市场上脱颖而出,需要在技术研发、市场宣传等方面下功夫。
二、技术发展分析2.1 噻苯隆的制备工艺噻苯隆的制备工艺相对简单,一般是通过合成法、还原法等方式来合成。
合成过程中需要特殊的反应器和催化剂,同时需要控制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制备工艺的优化将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
2.2 噻苯隆的性能测试噻苯隆的性能测试是其研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主要包括理化性质、毒性测试、抗草效果测试等。
这些测试将有助于确定噻苯隆的适用范围和优劣势,为其市场推广提供有力支持。
2.3 噻苯隆的应用技术噻苯隆的应用技术包括喷施方式、剂量控制、喷药时机等。
这些技术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效果和使用成本。
因此,研究和改进这些技术将对提高产品竞争力具有积极作用。
三、市场推广策略3.1 宣传推广宣传推广是产品上市后的关键环节。
通过参加农业展会、组织田间示范、发布宣传资料等方式,将产品的优势和特点充分传播给目标客户群体。
3.2 市场定位市场定位是市场推广工作的核心。
通过对目标客户群体的细致分析和市场调研,确定产品的定位和销售策略。
噻苯隆制剂在农作物上的应用研究噻苯隆(thiabendazole)是一种广谱的杀菌剂,被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
它可以用于防治多种农作物上的真菌病害,具有快速、高效、低毒、环境友好等特点。
以下是噻苯隆制剂在农作物上的应用研究的内容:首先,噻苯隆制剂在水果类作物上的应用。
噻苯隆对于水果如苹果、葡萄、橙子、柠檬、草莓等的病害防治有着显著的效果。
例如,在苹果上,噻苯隆可以用于防治苹果腐烂病(apple rot)、苹果灰霉病(applegrey mould)等真菌病害。
研究表明,噻苯隆能够有效控制这些病害的发生,并且增加果实的产量和质量。
其次,在蔬菜类作物上的应用研究。
蔬菜是经济作物中病害较多的一类,噻苯隆可以用于防治蔬菜种植中的真菌病害,如番茄灰霉病(tomato grey mould)、黄瓜疫霉病(cucumber powdery mildew)等。
研究表明,噻苯隆在蔬菜上的应用可以有效抑制病菌的生长,减少病害的发生,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此外,噻苯隆制剂在小麦、水稻等谷物作物上的应用研究也有一定的进展。
在小麦上,噻苯隆可以用于控制小麦赤霉病(wheat scab)等真菌病害的发生。
研究发现,噻苯隆对小麦赤霉病病原菌有显著的抑制效果,能够有效控制病害的发展。
在水稻上,噻苯隆可以用于防治稻瘟病(rice blast)。
研究表明,噻苯隆对稻瘟病菌有较高的杀菌活性,可以有效控制病害的蔓延。
此外,噻苯隆制剂在花卉类作物上的应用也具有潜力。
花卉是园艺作物中重要的一类,也容易受到真菌病害的侵袭。
噻苯隆可以用于防治花卉上的灰霉病等真菌病害。
研究表明,噻苯隆在花卉上的应用可以有效保护花朵的品质,延长花期,并提高花卉的销售价值。
总的来说,噻苯隆制剂在农作物上的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通过噻苯隆的应用,可以有效控制农作物上的真菌病害,提高产量和质量。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噻苯隆具有低毒性和环境友好的特点,但仍需要注意科学合理使用,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噻苯隆制剂在农作物上应用研究报告噻苯隆(Thiabendazole,简称TBZ)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广泛应用于农作物以防治真菌病害。
本文将就噻苯隆制剂在农作物上的应用进行研究和报告。
噻苯隆制剂主要通过靶点氧化酶的抑制作用来阻止真菌的细胞壁合成,从而起到杀菌的效果。
在农业上,噻苯隆制剂可以用于防治多种真菌病害,如炭疽病、霜霉病、锈病等。
下面将以几种常见的农作物为例,探讨噻苯隆在其上的应用。
首先是苹果树。
苹果树上常见的真菌病害有苹果刺盘孢病、树才病等。
研究表明,噻苯隆制剂对苹果刺盘孢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能够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率和病害程度。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农药喷洒的方式将噻苯隆制剂喷洒在苹果树上,以达到防治真菌病害的目的。
其次是番茄。
番茄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常受到褐斑病、晚疫病等真菌病害的侵袭。
相关研究表明,噻苯隆制剂对番茄的防治效果较好,在防治番茄真菌病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
研究结果显示,适度的噻苯隆喷洒可以显著降低病害发生率,提高产量和品质。
此外,噻苯隆制剂还可在其他农作物上应用。
例如,甜椒、苦瓜等蔬菜作物常受到炭疽病、霜霉病等真菌病害的影响。
研究显示,噻苯隆制剂通过喷洒的方式可有效抑制病原真菌的生长和繁殖,减少病害对作物的危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噻苯隆制剂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噻苯隆制剂是一种有毒药剂,要严格控制使用剂量,避免过量使用对作物和环境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其次,选择合适的施药时间和方法也是关键,需根据病害发生的季节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另外,还要定期观察和检测作物的状况,及时调整药物使用的剂量和频率。
总结起来,噻苯隆制剂作为一种广谱杀菌剂,在农作物上应用能够有效防治真菌病害,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然而,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病害类型、作物特性、施药时间等。
希望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能够更好地发挥噻苯隆制剂在农作物上的应用效果,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保障。
Z h o n g f e i n o n g y a o一、试验目的评价0.5%噻苯隆可溶性液剂对花生生长的调节作用、增产效果及花生安全性,确定最佳使用剂量,为该药剂在花生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条件1、作物与栽培品种花生,双英2号2、试验地点双辽市辽东街勃山村三、试验设计和安排试验设4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排列,每个处理面积100m2,处理间设隔离带1m;处理1:0.5%噻苯隆可溶性液剂,1500倍液喷施;处理2:0.5%噻苯隆可溶性液剂,2000倍液喷施;处理3:磷酸二氢钾(对照),0.2%喷施;处理4:喷施等量清水。
1、施药方法和时间譹訛施药器械及方法手动喷雾器,茎叶喷雾,喷雾均匀细致,每小区喷药液量一致。
譺訛施药时间和次数花生初花期和下针期各施1次药。
四、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1、气象及土壤资料譹訛气象资料第一次施药当天天气情况:微风,温度26℃,相对湿度60%。
第二次施药当天天气情况:微风,温度27℃,相对湿度80%。
譺訛土壤资料白沙土,肥力中等,土壤有机质低,碱解氮120ppm,速效磷14ppm,速效钾110ppm,pH值7。
譻訛田间管理资料播种:双粒播种,公顷保苗20万株。
施肥:底肥一次性施入复合肥(15-15-15),600公斤/公顷。
2、调查时间与次数第一次施药后10天调查花生生长性状,各处理株高、分枝数、叶色没有明显差别,单株幼果数处理1、2、3比空白分别多1.8、1.8、0.8个。
第二次施药后10天调查花生生长性状,各处理株高、叶色没有明显差别,分枝数处理1、2、3比空白分别多2.2、2.4、2.0条、单株幼果数处理1、2、3比空白分别多3.4、4.0、2.8个。
3、调查与记录譹訛安全性调查施药后7天、15天目测试验剂量对花生没有药害出现,植株生长未受到抑制,试验药剂对花生安全。
譺訛产量和性状调查各处理小区采用五点取样法采样,每点抽样5株。
进行田间测产,调查各小区花生的单株株高、单株结果数、每平方米株数;风干后室内考种,调查百果重、计算小区产量及增产率(详见下表)。
噻苯隆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徐会善;武明安;王琼;刘承德【摘要】为研究噻苯隆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同时期和同浓度不同时期2种试验方案对水稻进行喷施,同时进行大田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嚷苯隆后水稻的主要农艺性状明显优化,以3 mg/L处理的效果较好;喷施不同浓度嚷苯隆和在不同时期进行喷施,水稻产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增产率最高达15.9%,以3 mg/L的噻苯隆在水稻分蘖期、扬花期喷施效果最佳.对噻苯隆在水稻上的主要增产机理进行了研究.【期刊名称】《湖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0(000)003【总页数】3页(P66-68)【关键词】噻苯隆;植物生长调节剂;水稻;农艺性状;产量【作者】徐会善;武明安;王琼;刘承德【作者单位】咸阳市秦都区土肥站,陕西,咸阳,712000;咸阳市农技站,陕西,咸阳,712000;咸阳市秦都区植保站,陕西,咸阳,712000;咸阳德丰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咸阳,71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诱导种子萌发、生根分蘖、促进开花、有机物积累、植物抗衰老等方面有重要的调节作用[1-5]。
近来年各种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断出现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噻苯隆(Thidiazuron,简称TDZ)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极强的生物活性,其诱导植物细胞分裂和组织愈伤能力比激动素高数百倍[6],能诱导植物SAR(系统抗性)基因的表达,提高作物产量,且无农药残留。
在使用中对人、畜安全,对飞鸟、天敌、蜜蜂无毒,对环境友好,是十分理想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咸阳德丰农业高新技术应用研究所生产的噻苯隆可溶性液剂已在我国20多个省区的多种农作物上大面积示范推广,均具有提质、增产和增效的显著作用[7-12]。
笔者用噻苯隆可溶性粉剂喷施水稻,以期探明噻苯隆可溶性粉剂在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及试剂供试水稻品种为豫耕838,购于长安县种子公司。
50%噻苯隆可湿性粉剂)(Thidiazuron 50% WP)产品突出的卖点:●能够促使作物体内产生脱落酸,使叶子、叶柄自然脱落,脱叶彻底,不会因枯叶碎屑污秽棉花,使人工采棉、机采更为方便,使棉花品质更高;●保护盖顶桃,促进盖顶桃开裂,增产效果明显;●使用后可使棉花色白、纤维长,棉籽饱满,提高棉花品质和产量;●套种作物田中使用,可改善套种田通风透光,有利于套种作物正常生长,同时棉杆易拔;棉叶还田还可增加土壤肥力;登记使用范围:一:使用时期和天气:1:棉花自然吐絮率达 35% ~40%左右时 , 用50%噻苯隆可湿性粉剂进行茎叶喷雾 , 能有效促进棉花脱叶,对棉铃吐絮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使霜前花比例有所提高。
施药时间不能过早,否则会影响产量。
2:手工采棉:新疆北部8月底-9月初,新疆南部9月上旬使用;亩用本品25-30克整株喷雾。
3:机器采棉:新疆北部8月底-9月上旬,新疆南部9月中旬使用,温度24℃以上30克/亩,温度24℃以下30-40克/亩。
选择晴天用药,避开阴雨天用药。
4:施药后的气温变化,用药后日最低温度≥12℃且连续3-5天,有利于本品较好地发挥药效,一定要避开1周之内强降温天气。
5:棉株密度≤1.3万株/亩,成熟度较好,可以用低剂量,否则用高剂量。
6:机械或人工使用亩用水量30-50升,飞机喷施亩用水量6-8升,全田叶面喷雾。
7:至少要在采摘前12天前使用。
二:和乙烯利混用技术:一般可用40%乙烯利3千克/公顷加50%噻苯隆450克/公顷。
对于长势弱甚至有早衰趋势的棉田可用40%乙烯利2.25千克/公顷加50%噻苯隆300克/公顷。
三:影响噻苯隆药效发挥的因素:1:温度与湿度:高温高湿,棉株新陈代谢,脱叶快;低温干燥,棉株代谢慢,脱叶速度慢,效果差;低于12℃,棉花的生理代谢被抑制,即冷休克,在此温度下脱叶剂就不产生任何生理作用。
2:棉花成熟度:当棉株已自然衰老,结铃均匀一致,营养生长显著减弱时用药,容易脱叶。
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噻苯隆制剂在农作物上的应用研究情况一、应用研究的背景、意义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在农村,难点在农业。
我国人多地少,农业用地每年要减少近7%,严重制约农产品总量的稳定增长,这就客观地要求我们探究提高农作物单产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而应用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将我国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重要途径。
2006年10月,我国植物激素界的高端专家在北京召开了“植物激素与绿色革命”专题会议,会议一致认为:中国应集中优势力量,充分利用国内外的信息和手段,围绕激素作用机理的重大科学问题和粮食安全这一迫切需要,注重学科交叉、协同合作,加强基础研究与生产应用的紧密结合。
并把植物激素应用称为“绿色革命”。
为此,我国已经把发展高效、低残留、无污染的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列入农业“十一五”发展纲要。
而近年来出现的噻苯隆是发达国家新发现的这样一种新型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科学研究发现它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其诱导植物细胞分裂、愈伤组织的能力比一般细胞分裂素高一千倍以上;能延缓植物衰老,增强其抗逆性,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还能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产物品质,并且在植物体内无残留,对环境无污染,对人、畜安全,对蜂、鸟、天敌、蚕、鱼无毒;由于它的安全性比较高,所以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前景广阔。
发达国家已将噻苯隆应用作为目前探索和研究解决农作物效益增幅过缓问题的重要途径。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在国际农药年消耗的增长率中居第一位,近二十年来一直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速度。
噻苯隆合成工艺复杂、技术先进,目前世界上只有极少数国家能够合成生产,而且售价极高(美国Sigma 试剂公司的产品目录标样报价为美元/100mg)。
咸阳德丰公司采用特殊工艺在国内独家研制和生产的噻苯隆原药与制剂——益果灵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该知识产权的贡献在于采用国内原料生产、操作安全可靠(原合成工艺易爆炸)、产品收率较高、成本低廉,杂质少纯度高(大于%)。
这一高品位的科技成果亟需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项目进展本项目在农作物上的应用研究始于2000年,在科技及各个方面的支持下,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几年来,经与全国近60个单位协作,在葡萄、苹果、梨、猕猴桃等果树上;在西葫芦、黄瓜等蔬菜上;在油菜、花生、棉花、马铃薯等经济作物上的应用研究,都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果。
7年多来,我们在应用研究取得可靠数据的基础上,先后编辑各种书面技术资料8种、发放12万份;编辑各种影像技术资料6种、发送3000多张。
参加的技术协作或交流会议10多次。
已在《中外葡萄与葡萄酒》、《西北农业学报》等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较高水平的研究论文7篇;在《西北园艺》、《蔬菜》、《中国果树》、《山西果树》、《河北果树》、《农业科技报》等普及性报刊上发表论文20篇;完成果树、蔬菜及经济作物上的试验报告20多个;在各类农作物上示范面积76万亩,社会经济效益达亿元。
——完成农业部规定的药效试验,取得新农药登记证书;国家经贸委噻苯隆原药生产批准证书和%噻苯隆可溶性液剂生产批准证书。
——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核准生产益果灵制剂;并获陕西省石化行业办公室质量认证。
——国家科技部、环保总局等五部门确定噻苯隆及其制剂益果灵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陕西省药检所认定噻苯隆原药及制剂益果灵为残留免检产品。
——陕西省科技厅认定噻苯隆及益果灵为高新技术产品被列为二000年火炬计划项目和星火计划项目。
——噻苯隆及其制剂益果灵被确定为陕西省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
——噻苯隆原药开发研究获得2001年度咸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2007年4月,噻苯隆原药制剂研究及在农业生产应用研究通过陕西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专家结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
上述这些成果亟需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使它们在我国农产品的提质增效、增产增效、节本增效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以增强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应用研究的内容7年多来,本项目先后与全国近20个省区的近60个技术单位合作,成功地研发出噻苯隆制剂在8种果树、14个种类上,8个主要蔬菜上及7种经济作物上的应用浓度、施药方式和条件,成功地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术规范;示范面积76万亩;形成应用研究论文和研究报告56篇。
(一)在果树上的应用研究与示范(1)应用研究确定的主要作用效果:①增强苹果树抵抗花期霜冻能力,提高花序和花朵坐果率,比对照提高约32个百分点。
这在苹果花期易遭受低温冻害的黄土高原苹果产区,有特殊意义。
②能显着提高产量,大大改善果实品质。
红富士上的增产率在21%—13%左右;单果重净增25克左右;果形指数平均在以上;可溶性固形物提高%以上;全红果率增加18%,且果实大小均匀,果面光洁,果粉厚。
对红星、首红、花牛等元帅系苹果作用特别显着,不但可增产30%,且果形高桩艳丽,外观品质超过美国蛇果,经济效益倍增。
这充分表明益果灵既可显着增加产量,又能较大地提高苹果的优果率。
③主要树相指标明显优化。
使用益果灵后新梢能适时封顶,短枝率和花芽分化率明显提高。
连年使用,年年花芽分化良好,芽体充实。
④树体抗逆性提高。
使用益果灵后苹果干腐病愈合快;叶片增厚增大、角质层增厚,光合作用增强;苹果早期落叶病明显减轻。
⑤嫁接成活率数倍增长,接穗生长十分健旺。
(2)苹果应用研究形成规范性技术方案①预防晚霜:在强霜冻来临前5—24小时,用益果灵30ml/瓶兑水20公斤喷施一次可减轻霜冻危害;预防早春霜冻时可在蕾期用同浓度喷布一次。
②提高坐果和增产提质:可在花期使用两次。
第一次在中心花开10-20%时,用益果灵30ml/瓶兑水15公斤喷施一次;第二次到盛花期用同样浓度再喷施一次。
③嫁接:5-6ppm的益果灵浸接穗口后嫁接;成活萌芽后用2ppm喷一次。
2、在葡萄上的应用研究(1)应用研究确定的主要作用效果:①在国内首家突破了长期困扰吐鲁番无核白葡萄果穗干稍、粒小、掉粒断穗的三大技术难题,提质增产增效作用十分显着。
喷益果灵后无核白葡萄果穗重净增重68 —190克,增幅达23%;果粒增大明显,品质却未下降,增大幅度28%以上,一级果率要高于对照22%;亩纯增益606元;果梗增粗,落粒率明显降低,果梗褐变率也大大减少。
这使无核白葡萄果实贮运性明显增强。
干尖率明显下降。
近几年,累计应用示范面积达15万亩。
亩增收入可达近千元。
②加速扦插苗生长,培育壮苗。
对实现葡萄的早果、丰产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③促进苗木生长效果显着。
一是促进绿枝嫁接苗健旺生长。
处理的绿枝嫁接苗年生长量相当于对照一年半的生长量。
二是对衰弱葡萄植株的快速复壮有独特效果。
上述这些,为翌年的生长和结果奠定了坚实基础。
④促进果粒膨大,提高品质和商品性。
红地球葡萄在幼果豌豆粒大时浸蘸果穗,单粒重平均13克,较对照增20%;单产增20%;可溶性固形物平均达18%;且果粒均匀、色泽艳丽、硬度增大;各级穗轴及果刷均无硬化现象且增粗显着。
这对提高红地球葡萄的品质和贮运性具有良好作用。
在矢富罗莎、维多丽亚、巨峰等品种上的作用与此基本相同。
益果灵对葡萄增加粒重、提高品质和贮运性的良好表现,引起了广大果农的高度关注,近几年应用面积在迅速扩大。
⑤促进组织愈伤能力强。
⑥果实贮存期明显延长。
⑦促使葡萄抗病性增强。
在晋、陕、冀、新葡萄产区用益果灵蘸果穗后霜霉病等病害侵染率明显降低。
⑧促进红地球葡萄连年优质丰产稳产。
在陕西葡萄优生区——旱腰带地区经过六年研究摸索,总结形成了一套果粒14克起步的优质、高效、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
为陕西红地球葡萄的优质高产高效安全栽培树立了典型,为这一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开辟了一条新路。
⑨对酿酒葡萄的提质增效作用显着。
在甘肃省张掖高台等地的试验观察表明,各品种穗重、单粒重、果实含糖量及出汁率均有较大增加,。
除上述情况外,本项目组还在巨峰系葡萄、8611、克瑞森无核等葡萄上试验,都取得了基本相同的、提质增产增效的应用效果。
充分表明,益果灵在葡萄生产上有极其很好而广阔的应用前景。
(2)葡萄应用研究形成规范性技术方案——方法和作用——新栽幼树增加生长量:新栽幼树缓苗后,用益果灵30ml/瓶兑水8-10公斤喷施,可以提高生长量50%以上(应注意喷施后立即浇水效果最佳)且叶片变厚、变大,枝条生长健壮。
——嫁接:用益果灵30ml/瓶兑水3公斤,处理接穗和砧木嫁接部位,可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成活率,增加接穗生长量。
——巨峰类葡萄花前10天左右,用益果灵30ml/瓶兑水50公斤喷施果穗,喷施时以喷湿不滴药液为宜,可保花保果、提高坐果率、拉长果穗。
花后15-20天生理落果后,果粒约黄豆大时,用益果灵30ml/瓶兑水10公斤浸蘸果穗2-3秒,可增大果粒、无果柄变硬问题、提高商品性、增强耐贮性。
应注意:蘸前先抖动果穗,使败育果尽量落掉,蘸果后再抖一次果穗,将积在果粒上的药液抖落。
如果与赤霉素合用效果更佳,并能克服单用赤霉素出现的穗轴木质化(即果柄变硬)及易掉粒等问题。
用法:用益果灵30ml/瓶先溶解赤霉素(含量为:75-80%)克兑水10-12公斤(北方兑水10公斤,南方兑水12公斤)。
浸蘸果穗2-3秒。
应注意:用药前或用药后一定要疏果整穗,使其留果量符合品种特性要求。
------红地球葡萄春季新梢长至3-4片叶时,用益果灵30ml/瓶兑水8-10公斤喷施新梢,能促进结果枝、营养枝健壮生长,增大、增厚叶片,并能适度拉长果穗,促进根系发育,增强耐寒性。
花后15-20天生理落果后,果粒约黄豆大时,用益果灵30ml/瓶兑水10公斤浸蘸果穗2-3秒(或用益果灵30ml/瓶兑水15kg 浸蘸果穗2-3秒,隔7-10天用同样的浓度再蘸一次),能增大果粒,提高商品等级、增加产量。
应注意:蘸前先抖动果穗,使败育果尽量落掉,蘸果后再抖一次果穗,将积在果粒上的药液抖落。
用药后一定要结合疏粒、整穗,使其留果量、留穗量符合品种特性的要求。
另外,还可用益果灵30ml/瓶先溶解克赤霉素(含量为:75-80%),兑水10公斤蘸果,方法同上。
------早熟葡萄品种及保护地葡萄新梢长至3-4片叶时,用益果灵30ml/瓶兑水10公斤喷施,能促进生长,促进枝条和果穗的发育。
花后15天左右生理落果后,果粒约黄豆大时,用益果灵30ml/瓶兑水15公斤蘸果穗3-5秒,可增大果粒、提高品质。
------无核葡萄无核白葡萄:花前先用70mg/L赤霉素拉长果穗,花后7-10天左右,用益果灵30ml先溶解赤霉素(含量为:75-80%)1克,兑水18-20公斤,均匀喷施果穗,可加速幼果生长发育、增大果粒、大小均匀、减少掉粒、减少果穗干尖、提高品质、显着提高鲜食率,增强其耐贮、耐运性。
无核白鸡心:花后10-15天生理落果后,用益果灵30ml/瓶先溶解赤霉素(含量为:75-80%)克,然后兑水15公斤,浸蘸果穗3秒左右,可加速幼果生长发育、使果粒增大、大小均匀、减少掉粒、提高商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