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习题集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58.00 KB
- 文档页数:11
一、 判断命题是否正确,错误的加以改正1、 孤立系统的热力状态不能发生变化。
2、 答:×,只要孤立系统发生热力过程,其热力状态就会发生变化。
2、 工质从同一初态出发,经过一可逆过程和一不可逆过程到达相同的终态,则两种过程中可逆不可逆g g S S ∆>∆、可逆不可逆f f S S ∆>∆、可逆不可逆S S ∆=∆。
答:×,可逆不可逆f f S S ∆<∆3、 热力过程中,系统向外界放热,其温度必然降低。
4、 答:×,热力过程中,系统向外界放热,其温度不一定降低。
5、 一切不可逆循环的热效率1q w net t <η。
答:×,一切循环的热效率1q w net t =η。
6、 系统吸热,其熵一定增加,系统放热,其熵一定减小。
7、 答:×,系统吸热,其熵一定增加,系统放热,其熵不一定减小。
6、工质经过不可逆循环后,有0<⎰r T Q δ,根据r T Q dS δ=,则有⎰<0dS 。
答:×,工质经过不可逆循环后,有0<⎰r T Q δ,但 ⎰=0dS 。
二、选择题 1、 刚性绝热容器中间用隔板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高压气体,一部分保持真空,抽去隔板前后 DA 、0=∆S ,0=∆U ;B 、0=∆S ,0=∆H ;C 、0<∆S ,0>∆U ;D 、0>∆S ,0=∆U 。
2、 t p w T c q +∆= 适用于 CA 、任意气体、闭口系统、可逆过程;B 、实际气体、开口系统、可逆过程;C 、理想气体、开口系统、稳流过程;D 、任意气体、开口系统、可逆过程。
3、 经过不等温传热后, BA 、热量的可用能和废热均减少;B 、热量的可用能减少,废热增加;C 、热量的可用能不变,废热增加;D 、热量的可用能不变,废热减少。
4、当孤立系统中进行了一不可逆过程后,则孤立系统的总能、总熵、总 用的变化为 CA 、0<∆E ,0>∆S ,0>∆X E ;B 、0>∆E ,0>∆S ,0<∆X EC 、0=∆E ,0>∆S ,0<∆X E ;D 、0=∆E ,0>∆S ,0=∆X E5、在紧闭门窗的房间内,启动一台打开的冰箱,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则室温将BA 、降低;B 、升高;C 、不变;D 、不定。
工程热力学习题集一、填空题1.能源按使用程度和技术可分为 能源和 能源。
2.孤立系是与外界无任何 和 交换的热力系。
3.单位质量的广延量参数具有 参数的性质,称为比参数。
4.测得容器的真空度48V p KPa =,大气压力MPa p b 102.0=,则容器内的绝对压力为 。
5.只有 过程且过程中无任何 效应的过程是可逆过程。
6.饱和水线和饱和蒸汽线将压容图和温熵图分成三个区域,位于三区和二线上的水和水蒸气呈现五种状态:未饱和水 饱和水 湿蒸气、 和 。
7.在湿空气温度一定条件下,露点温度越高说明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越 、水蒸气含量越 ,湿空气越潮湿。
(填高、低和多、少)8.克劳修斯积分/Q T δ⎰ 为可逆循环。
9.熵流是由 引起的。
10.多原子理想气体的定值比热容V c = 。
11.能源按其有无加工、转换可分为 能源和 能源。
12.绝热系是与外界无 交换的热力系。
13.状态公理指出,对于简单可压缩系,只要给定 个相互独立的状态参数就可以确定它的平衡状态。
14.测得容器的表压力75g p KPa =,大气压力MPa p b 098.0=,则容器内的绝对压力为 。
15.如果系统完成某一热力过程后,再沿原来路径逆向进行时,能使 都返回原来状态而不留下任何变化,则这一过程称为可逆过程。
16.卡诺循环是由两个 和两个 过程所构成。
17.相对湿度越 ,湿空气越干燥,吸收水分的能力越 。
(填大、小)18.克劳修斯积分/Q T δ⎰ 为不可逆循环。
19.熵产是由 引起的。
20.双原子理想气体的定值比热容p c = 。
21、基本热力学状态参数有:( )、( )、( )。
22、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是温度的( )函数。
23、热力平衡的充要条件是:( )。
24、不可逆绝热过程中,由于不可逆因素导致的熵增量,叫做( )。
25、卡诺循环由( )热力学过程组成。
26、熵增原理指出了热力过程进行的( )、( )、( )。
31.当热力系与外界既没有能量交换也没有物质交换时,该热力系为_______。
第一篇工程热力学第一章基本概念及气体的基本性质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一、选择题3、已知当地大气压P b , 真空表读数为Pv , 则绝对压力P 为(a )。
(a) P=P b -Pv (b )P=Pv -P b (c )P=P b +Pv4、.若已知工质的绝对压力P=0.18MPa,环境压力Pa=0.1MPa,则测得的压差为( b )A.真空p v=0.08MpaB.表压力p g=0.08MPaC.真空p v=0.28MpaD.表压力p g=0.28MPa5、绝对压力p, 真空pv,环境压力Pa间的关系为( d )A.p+pv+pa=0B.p+pa-pv=0C.p-pa-pv=0D.pa-pv-p=06、气体常量R( d )A.与气体种类有关,与状态无关B.与状态有关,与气体种类无关C.与气体种类和状态均有关D.与气体种类和状态均无关7、适用于( c )(a) 稳流开口系统(b) 闭口系统(c) 任意系统(d) 非稳流开口系统8、某系统经过一个任意不可逆过程达到另一状态,表达式(c )正确。
(a) ds >δq/T (b )ds <δq/T (c )ds=δq/T9、理想气体1kg 经历一不可逆过程,对外做功20kJ 放热20kJ ,则气体温度变化为(b )。
(a) 提高(b )下降(c )不变10、平衡过程是可逆过程的(b )条件。
(a) 充分(b )必要(c )充要11、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唯一途径是通过工质的( a )(a) 膨胀(b) 压缩(c) 凝结(d) 加热13、经历一不可逆循环过程,系统的熵( d )(a) 增大(b )减小(c)不变(d )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14、能量方程适用于( d )(a) 只要是稳定流动,不管是否为可逆过程(b)非稳定流动,可逆过程(c) 非稳定流动,不可逆过程(d) 任意流动,任意过程15、理想气体可逆绝热过程中的技术功等于(a )(a) -△ h (b )u 1 -u 2 (c )h 2 -h 1 (d )-△ u16、可以通过测量直接得到数值的状态参数( c )(a) 焓(b) 热力学能(c) 温度(d) 熵18、若从某一初态经可逆与不可逆两条途径到达同一终态,则不可逆途径的△S 必( b )可逆过程△S。
课后思考题及习题答案思考题1-2: 否,闭口是说没有物质交换绝热是说没有热量交换没有排除做功的可能,所以不是孤立系统。
思考题1-7:否,稳定但不平衡,平衡的概念是内外同时建立热和力的平衡,显然铁棒上各点的温度并不相同,即存在热的不平衡习题1-3:212111111262111ln ln 0.50.5100.172ln138.374kJ 0.1v vv pp v p v v p p v w pdv dv v ==⨯⨯⨯====⎰⎰ 习题1-4:sin B P gl ρα=+6310sin 0.1100.89.80720010sin30?=99215.44 Pa P B gl ρα-=-=⨯-⨯⨯⨯⨯⨯3习题1-5:21w pdv =⎰1) p=定值:210.0560.020.71021kJ v v p w dv dv ⨯===⎰⎰;2) pV=定值:216211121110.05ln 0.7100.02ln 12.8kJ 0.02v vvp v v p v w pdv dv v =⨯⨯⨯====⎰⎰ 习题1-7:需由热泵向室内提供的热量为:31700001024010019264.43600Q ⨯=-⨯-= w120Q w ε=10219264.4==3.8535Q w ε=kw 习题1-9:1) 512010==3.9773600Q w ε=⨯2) 5210=107360074800Q Q w =--⨯= kJ/h 3) 127.783600Q w == kw思考题2-5:甲与乙的看法都是错误的。
首先依题意可知,如果瓶内氧气压力要减少一半,相应的质量也会减少一半。
对于甲的看法:虽然每次抽出的氧气体积不变,但是由于每抽气一次均会导致气瓶中的压力会有所有下降,每次抽出来的氧气质量也是不同的,甲的错误就在于认为每次抽出的来氧气质量会相同。
而对于乙的看法:乙则认为气瓶内氧气体积增大一倍,压力就会减半,但是在抽气过程中,瓶内氧气的质量是在改变的,因此其结论也是错误的。
题目类型一、填空题二、简答题三、分析推理题四、证明题五、说明题六、计算题一、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1、可逆过程是准静态过程的充分条件。
2、系统与外界既无能量交换又无质量交换的系统叫做孤立系统。
3、如大气压力为0.1MPa,则容器内真空度的最大值为0.1 MPa。
4、处于平衡状态的系统,其内部不存在势差。
5、膨胀功、技术功以及系统进出口的流动功四者的关系式为w t+p2v2=w+p1v16、制冷系数的取值范围是(0,+∞)。
7、范德瓦尔方程提出的基本观点为:实际气体分子本身占有体积,实际气体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8、压缩因子的定义是实际气体的比热与按理想气体求得的比热的比值。
9、定容过程加给系统的热量用于提高系统的内能;定压过程加给系统的热量用于提高系统的焓。
10、理想气体的真实比热不仅与气体的种类有关,还与气体的温度有关。
11、气体总压力与分压力之间遵循道尔顿定律;总容积与分容积之间遵循阿密盖特定律。
12、闭口系统的特点是控制质量;开口系统的特点是控制体积。
13、理想气体绝热节流前后,熵增大,温度不变。
14、活塞式压缩机的余隙对排气量有影响;对单位压缩轴功无影响。
15、在卡诺循环中,对热效率影响较大的是低温热源的温度。
16、凝华现象只有在物质的三相点压力以下才可能发生。
17、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ds iso≥0 。
18、喷水蒸气加湿的过程为等温加湿过程,喷水加湿的过程为等焓加湿过程。
19、如1 kg湿空气中含有0.5kg水蒸气,则这种湿空气的含湿量为1000g/kg(a)。
20、获得超音速气流的两个条件是βb≤βc和采用渐缩渐扩喷管。
21、相对于蒸气压缩制冷而言,空气压缩制冷的缺点是制冷系数小;和单位工致的制冷量小。
22.在等熵流动中,由亚音速气流加速为超音速气流的过程中,以下参数是如何变化(增大、减小):温度减小、比容增大、音速减小。
二、简答题:(共20分,每小题5分)1、简述背压式热电循环的原理,说明其意义。
工程热力学习题解答工程热力学习题解答第1章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1-1体积为2L 的气瓶内盛有氧气2.858g,求氧气的比体积、密度和重度。
解:氧气的比体积为3310858.2102−−××==m V v =0.6998 m 3/kg密度为vm V 110210858.233=××==−−ρ=1.429 kg/m 3重度80665.9429.1×==g ργ=14.01 N/m 31-2某容器被一刚性器壁分为两部分,在容器的不同部分安装了测压计,如图所示。
压力表A 的读数为0.125MPa,压力表B 的读数为0.190 MPa,如果大气压力为0.098 MPa,试确定容器两部分气体的绝对压力可各为多少?表C 是压力表还是真空表?表C的读数应是多少?解:设表A、B、C 读出的绝对压力分别为A p 、B p 和C p 。
则根据题意,有容器左侧的绝对压力为=+=+==125.0098.0gA b A p p p p 左0.223 MPa 又∵容器左侧的绝对压力为gB C B p p p p +==左 ∴033.0190.0223.0gB C =−=−=p p p 左 MPa<b p∴表C 是真空表,其读数为033.0098.0C b vC −=−=p p p =0.065 MPa 则容器右侧的绝对压力为=−=−=065.0098.0vC b p p p 右0.033 MPa1-3上题中,若表A 为真空表,其读数为24.0kPa,表B 的读数为0.036 MPa,试确定表C 的读数。
解:则根据题意,有容器左侧的绝对压力为=−=−==024.0098.0vA b A p p p p 左0.074 MPa 若表B 为压力表,则容器左侧的绝对压力为gB C B p p p p +==左 ∴038.0036.0074.0gB C =−=−=p p p 左 MPa<b p∴表C 是真空表,其读数为038.0098.0C b vC −=−=p p p =0.060 MPa 则容器右侧的绝对压力为=−=−=060.0098.0vC b p p p 右0.038 MPa 若表B 为真空表,则容器左侧的绝对压力为vB C B p p p p −==左习题1-2图∴110.0036.0074.0vB C =+=+=p p p 左 MPa>b p∴表C 是压力表,其读数为098.0110.0b C gC −=−=p p p =0.012 MPa1-4由于水银蒸气对人体组织有害,所以在水银柱面上常注入一段水,以防止水银蒸气发生。
第1章 基本概念1.1 本章基本要求深刻理解热力系统、外界、热力平衡状态、准静态过程、可逆过程、热力循环的概念,掌握温度、压力、比容的物理意义,掌握状态参数的特点。
1.2 本章难点1.热力系统概念,它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三种分类方法及其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引入准静态过程和可逆过程的必要性,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时的条件。
3.系统的选择取决于研究目的与任务,随边界而定,具有随意性。
选取不当将不便于分析。
选定系统后需要精心确定系统与外界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以及系统本身能量的变化,否则很难获得正确的结论。
4.稳定状态与平衡状态的区分:稳定状态时状态参数虽然不随时间改变,但是靠外界影响来的。
平衡状态是系统不受外界影响时,参数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二者既有所区别,又有联系。
平衡必稳定,稳定未必平衡。
5.注意状态参数的特性及状态参数与过程参数的区别。
1.3 例题例1:绝热刚性容器内的气体通过阀门向气缸充气。
开始时气缸内没有气体,如图1.1所示。
气缸充气后,气体推动气缸内的活塞向上移动,如图1.2所示。
设管道阀门以及气缸均可认为是绝热的。
若分别选取开口系统与闭口系统,试说明它们的边界应该如何划定?这些系统与外界交换的功量与热量又如何?解:(1)若以容器内原有的气体作为分析对象,属于闭口系统。
容器放气前,边界如图1.1中的虚线所示。
放气后边界如图1.2中的虚线所示。
气体对活塞作的功W 是闭口系统与外界交换的功量。
气体通过活塞与外界交换的热量Q 是此闭口系统的传热量。
图1.1 图1.2 图1.3 图1.4(2)若以容器放气后残留在容器内的气体作为分析对象,同样也是闭口系统。
这时放气前的边界如图1.3中的虚线所示。
放气后的边界如图1.4的虚线表示。
残留气体对离开容器的那部分放逸气体所作的功,是本闭口系统与外界交换的功,残留气体与放逸气体之间交换的热量是本系统的传热量。
(3) 类似地若以放逸气体为分析对象,同样也是闭口系统。
工程热力学习题集答案一、填空题1.常规新2.能量物质3.强度量4.54KPa5.准平衡耗散6.干饱和蒸汽过热蒸汽7.高多8.等于零9.与外界热交换10.72g R11.一次二次12.热量13.两14.173KPa 15.系统和外界16.定温绝热可逆17.小大18.小于零19.不可逆因素20.72g R21、(压力)、(温度)、(体积)。
22、(单值)。
23、(系统内部及系统与外界之间各种不平衡的热力势差为零)。
24、(熵产)。
25、(两个可逆定温和两个可逆绝热)26、(方向)、(限度)、(条件)。
31.孤立系;32.开尔文(K);33.-w s=h2-h1或-w t=h2-h134.小于35.221tttC C>36.∑=ωωn1 ii ii iM/M /37.热量38.65.29%39.环境 40.增压比41.孤立42热力学能、宏观动能、重力位能 43.650 44.c v (T 2-T 1) 45.c n ln12T T46.22.1247.当地音速 48.环境温度49.多级压缩、中间冷却 50.0与1 51.(物质)52.(绝对压力)。
53.(q=(h 2-h 1)+(C 22-C 12)/2+g(Z 2-Z 1)+w S )。
54.(温度)55. (0.657)kJ/kgK 。
56. (定熵线)57.(逆向循环)。
58.(两个可逆定温过程和两个可逆绝热过程) 59.(预热阶段、汽化阶段、过热阶段)。
60.(增大)二、单项选择题1.C2.D3.D4.A5.C6.B7.A8.A9.C 10.B 11.A 12.B 13.B 14.B 15.D16.B 17.A 18.B 19.B 20.C 21.C 22.C 23.A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四、简答题1.它们共同处都是在无限小势差作用下,非常缓慢地进行,由无限接近平衡状态的状态组成的过程。
第一章 热力学基本概念1.1 华氏温标规定,在1atm 下纯水的冰点时32°F 。
汽点是212°F (°F 是华氏温标单位的符号)。
若用摄氏温度计与华氏温度计量同一物体,有人认为这两种温度计的读数不可能出现数值相同的情况,你认为对吗?为什么?解: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换算关系1000}t {3221232}t {C F --=--︒︒32}t {5932}t {100180}t {C C F +=+=︒︒︒ 所以,此观点是错误的。
从上式可知当摄氏温度为-40℃的时候,两种温度计的读数相同。
1.2 在环境压力为1atm 下采用压力表对直径为1m 的球形刚性容器内的气体压力进行测量,其读数为500mmHg ,求容器内绝对压力(以Pa 表示)和容器外表面的(以N 表示)。
解: 1atm=101325Pa ,500mmHg=500×133.3224Pa=66661.2Pa 容器内绝对压力 P=Pe+Pb=101325Pa+66661.2Pa=167986.2Pa 222057.1211416.344A m m d =⨯⨯==π 容器外表面的压力 N 6001027.110132557.12Pb A P A F ⨯=⨯==∆=1.3 容器中的表压力Pe=600mmHg ,气压计上的水银柱高为760mm ,求容器中绝对压力(以Pa 表示)。
如果容器中绝对压力不变,而气压计上水银柱高度为755mm ,求此时压力表上的读数(以Pa 表示)是多少?解: 容器中绝对压力 P=Pe+Pb=600mmHg ×133.3224Pa+760mmHg ×133.3224Pa=1.81×105Pa压力表上的读数 Pe=P-Pb=1.81×105Pa-755 mmHg ×133.3224Pa=8.03×104Pa1.4 用斜管压力计测量锅炉尾部烟道中的真空度(习题1.4图)管子的倾斜角α=30°,压力计中使用密度ρ=1.0×103kg/m 3的水,斜管中液柱长l =150mm 。
习题一刚性容器中贮有空气2kg,初态参数P 1=0.1MPa,T 1=293K,内装搅拌器,输入轴功率W S =0.2kW,而通过容器壁向环境放热速率为kW Q 1.0.= .求:工作1小时后由容器和外环境所构成地孤立系统地熵增.(已知空气定容比热为0.7175 kJ/kg.K,气体常数为0.287 kJ/kg.K )解:取刚性容器中空气为系统,由闭系能量方程:U Q W s ∆+=..经1小时,()12..36003600T T mC Q W v s -+= ()K mC Q W T T v 5447175.021.02.036002933600..12=⨯-+=⎪⎭⎫ ⎝⎛-+= 由定容过程:1212T T P P =, MPa T T P P 186.02935441.01212=⨯== 取以上系统及相关外界构成孤立系统:sur sys iso S S S ∆+∆=∆ K kJ T Q S sur /2287.12931.036000=⨯==∆ K kJ S iso /12.22287.18906.0=+=∆习题二压气机空气由P 1 = 100 kPa,T 1 = 400 K,定温压缩到终态P 2 = 1000 kPa,过程中实际消耗功比可逆定温压缩消耗轴功多25%.设环境温度为T 0 = 300 K.求:压缩每kg 气体地总熵变.(已知空气气体常数为0.287 kJ/kg.K )解:取压气机为控制体.按可逆定温压缩消耗轴功:kg kJ P P RT v v RT W SO /3.2641000100ln 400287.0ln ln 2112-=⨯=== 实际消耗轴功:()kg kJ W S /4.3303.26425.1-=-=由开口系统能量方程,忽略动能、位能变化:21h q h W S +=+因为理想气体定温过程:h 1=h 2故:kg kJ W q S /4.330-==孤立系统熵增:sur sys iso S S S ∆+∆=∆稳态稳流:0=∆sys Sk kg kJ T q P P R T q S S S sur ⋅=+=+=+-=∆/44.03004.3301000100ln 287.0ln 021012习题三如果室外温度为-10℃,为保持车间内最低温度为20℃,需要每小时向车间供热36000kJ,求:1) 如采用电热器供暖,需要消耗电功率多少.2) 如采用热泵供暖,供给热泵地功率至少是多少.3) 如果采用热机带动热泵进行供暖,向热机地供热率至少为多少.图1为热机带动热泵联合工作地示意图.假设:向热机地供热温度为600K,热机在大气温度下放热.图1解:1)用电热器供暖,所需地功率即等于供热率, 故电功率为360036000..==Q W = 10kW 2)如果热泵按逆向卡诺循环运行,而所需地功最少.则逆向卡诺循环地供暖系数为211..T T T W Q W +==ε=9.77 热泵所需地最小功率为W Q W ε..==1.02kW3)按题意,只有当热泵按逆卡诺循环运行时,所需功率为最小.只有当热机按卡诺循环运行时,输出功率为.W 时所需地供热率为最小.由 56.06002631112=-=-=T T c η 热机按所需地最小供热率为263KkW W Q tc 82.156.002.1/..min ===η习题四求出下述情况下,由于不可逆性引起地作功能力损失.已知大气p 0=1013215Pa,温度T 0为300K. (1)将200kJ 地热直接从p A =p 0、温度为400K 地恒温热源传给大气.(2)200kJ 地热直接从大气传向p B =p 0、温度为200K 地恒温热源B . (3)200kJ 地热直接从热源A 传给热源B .解:由题意画出示意图5.4.(1)将200kJ 地热直接从400K 恒温热源A 传给300K 地大气时, 5.0400200-=-=-=∆A A T Q S kJ/K 667.030020000-===∆T Q S kJ/K 热源A 与大气组成地系统熵变为kJ/K167.0667.05.001=+-=∆+∆=∆S S S A此传热过程中不可逆性引起地作功能力损失为kJ1.50167.03000=⨯==∏T(2)200kJ 地热直接从大气传向200K 地恒温热源B 时,1200200===∆B B T Q S kJ/K 667.030020000-=-=-=∆T Q S kJ/K kJ/K 333.01667.002=+-=∆+∆=∆B S S S 此过程不可逆引起地作功能力损失kJ100333.030020=⨯=∆=∏ S T (3)200kJ 直接从恒温热源A 传给恒温热源B ,则Q 图25.0400200-=-=-=∆A A T Q S kJ/K 1200200===∆B B T Q S kJ/K 5.015.03=+-=∆S kJ/K作功能力损失kJ 1505.030030=⨯=∆=∏S T可见(1)和(2)两过程地综合效果与(3)过程相同.。
习题提示与答案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定义1-1 试确定表压力为0.1 kPa 时U 形管压力计中的液柱高度差。
(1)液体为水,其密度为1 000 kg/m 3;(2)液体为酒精,其密度为789 kg/m 3。
提示:表压力数值等于U 形管压力计显示的液柱高度的底截面处液体单位面积上的力,g h p ρ∆=e 。
答案:(1) mm 10.19=∆水h (2) mm 12.92=∆酒精h 。
1-2 测量锅炉烟道中真空度时常用斜管压力计。
如图1-17所示,若α=30°,液柱长度l =200 mm ,且压力计中所用液体为煤油,其密度为800 kg/m 3 ,试求烟道中烟气的真空度为多少mmH 2O(4 ℃)。
提示:参照习题1-1的提示。
真空度正比于液柱的“高度”。
答案:()C 4O mmH 802v=p 。
1-3 在某高山实验室中,温度为20 ℃,重力加速度为976 cm/s 2,设某U 形管压力计中汞柱高度差为30 cm ,试求实际压差为多少mmHg(0 ℃)。
提示:描述压差的“汞柱高度”是规定状态温度t =0℃及重力加速度g =980.665cm/s 2下的汞柱高度。
答案:Δp =297.5 mmHg(0℃)。
1-4 某水塔高30 m ,该高度处大气压力为0.098 6 MPa ,若水的密度为1 000 kg/m 3 ,求地面上水管中水的压力为多少MPa 。
提示:地面处水管中水的压力为水塔上部大气压力和水塔中水的压力之和。
答案:Mpa 8 0.392=p 。
1-5 设地面附近空气的温度均相同,且空气为理想气体,试求空气压力随离地高度变化的关系。
又若地面大气压力为0.1MPa ,温度为20 ℃,求30 m 高处大气压力为多少MPa 。
提示: h g p p ρ-=0 →TR hg p p g d d -=,0p 为地面压力。
答案:MPa 65099.0=p 。
1-6 某烟囱高30 m ,其中烟气的平均密度为0.735 kg/m 3。
工程热力学作业题2-2.已知2N 的M =28,求(1)2N 的气体常数;(2)标准状态下2N 的比容和密度;(3)MPa p1.0=,500=t ℃时的摩尔容积Mv 。
解:(1)2N 的气体常数2883140==M R R =296.9)/(K kg J ∙(2)标准状态下2N 的比容和密度1013252739.296⨯==p RT v =0.8kg m /3v1=ρ=1.253/m kg (3)MPa p 1.0=,500=t ℃时的摩尔容积MvMv =pT R 0=64.27kmol m/32-3.把CO 2压送到容积3m 3的储气罐里,起始表压力301=g p kPa ,终了表压力3.02=g p Mpa ,温度由t1=45℃增加到t2=70℃。
试求被压入的CO 2的质量。
当地大气压B =101.325 kPa 。
解:热力系:储气罐。
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压送前储气罐中CO 2的质量1111RT v p m =压送后储气罐中CO 2的质量2222RT v p m =根据题意容积体积不变;R =188.9B p p g +=11 (1) B p p g +=22(2) 27311+=t T (3) 27322+=t T(4)压入的CO 2的质量)1122(21T p T p R v m m m -=-= (5)将(1)、(2)、(3)、(4)代入(5)式得m=12.02kg2-5当外界为标准状态时,一鼓风机每小时可送300 m 3的空气,如外界的温度增高到27℃,大气压降低到99.3kPa ,而鼓风机每小时的送风量仍为300 m 3,问鼓风机送风量的质量改变多少? 解:同上题1000)273325.1013003.99(287300)1122(21⨯-=-=-=T p T p R v m m m =41.97kg2-6 空气压缩机每分钟自外界吸入温度为15℃、压力为0.1MPa 的空气3 m 3,充入容积8.5 m 3的储气罐内。
工程热力学习题集及答案一、填空题1.能源按使用程度和技术可分为 常规 能源和 新 能源。
2.孤立系是与外界无任何 能量 和 物质 交换的热力系。
3.单位质量的广延量参数具有 强度量 参数的性质,称为比参数。
4.测得容器的真空度48V p KPa =,大气压力MPa p b 102.0=,则容器内的绝对压力为 54kpa 。
5.只有 准平衡 过程且过程中无任何 耗散 效应的过程是可逆过程。
6.饱和水线和饱和蒸汽线将压容图和温熵图分成三个区域,位于三区和二线上的水和水蒸气呈现五种状态:未饱和水 饱和水 湿蒸气、 干饱和蒸汽 和 过热蒸汽 。
7.在湿空气温度一定条件下,露点温度越高说明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越 高 、水蒸气含量越 多 ,湿空气越潮湿。
(填高、低和多、少)8.克劳修斯积分/Q T δ⎰Ñ 等于零 为可逆循环。
9.熵流是由 与外界热交换 引起的。
10.多原子理想气体的定值比热容V c = g 72R 。
11.能源按其有无加工、转换可分为 一次 能源和 二次 能源。
12.绝热系是与外界无 热量 交换的热力系。
13.状态公理指出,对于简单可压缩系,只要给定 两 个相互独立的状态参数就可以确定它的平衡状态。
14.测得容器的表压力75g p KPa =,大气压力MPa p b 098.0=,则容器内的绝对压力为 173a KP 。
15.如果系统完成某一热力过程后,再沿原来路径逆向进行时,能使系统和外界都返回原来状态而不留下任何变化,则这一过程称为可逆过程。
16.卡诺循环是由两个 定温 和两个 绝热可逆 过程所构成。
17.相对湿度越 小 ,湿空气越干燥,吸收水分的能力越 大 。
(填大、小)18.克劳修斯积分/Q T δ⎰Ñ 小于零 为不可逆循环。
19.熵产是由 不可逆因素 引起的。
20.双原子理想气体的定值比热容p c = 72g R 。
21.基本热力学状态参数有:( 压力)、(温度 )、(体积)。
《工程热力学》参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1.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A. 热量不能自发的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B. 热量不能完全转化为功C. 能量守恒D. 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答案:C2. 下列哪个过程是可逆过程?()A. 自由膨胀B. 等温膨胀C. 等压膨胀D. 绝热膨胀答案:B3. 在热力学中,以下哪个参数是状态函数?()A. 功B. 热量C. 温度答案:C4. 下列哪个参数表示热力学系统的内能?()A. 温度B. 压力C. 熵D. 内能答案:D5. 在下列哪个过程中,熵增最大?()A. 等温膨胀B. 等压膨胀C. 绝热膨胀D. 等温压缩答案:A6. 下列哪个过程是绝热过程?()A. 等温膨胀B. 等压膨胀C. 绝热膨胀D. 等温压缩二、填空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为:△U = Q - W,其中△U 表示____,Q表示____,W表示____。
答案:系统内能的变化、系统吸收的热量、系统对外做的功2. 在等温过程中,理想气体的熵变为:△S =nRln(V2/V1),其中n表示____,R表示____,V1表示____,V2表示____。
答案:气体的物质的量、气体常数、初始体积、终态体积3. 下列热力学过程中,熵增最小的是____过程。
答案:绝热过程三、计算题(每题20分,共40分)1. 已知某理想气体的初始状态为:T1 = 300K,P1 =1MPa,V1 = 0.1m³。
经过一个等温膨胀过程,气体的终态压力为P2 = 0.5MPa。
求气体的终态体积V2和膨胀过程中气体对外做的功W。
解: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可得P1V1 = P2V2解得:V2 = 2V1 = 0.2m³膨胀过程中气体对外做的功为:W = P1V1ln(P1/P2) = 1 × 10⁶ × 0.1 × ln(1/0.5) = 1.69 × 10⁴ J2. 一台理想卡诺热机的热源温度为800K,冷源温度为300K。
工程热力学习题集一、填空题1.能源按使用程度和技术可分为 能源和 能源。
2.孤立系是与外界无任何 和 交换的热力系。
3.单位质量的广延量参数具有 参数的性质,称为比参数。
4.测得容器的真空度48V p KPa =,大气压力MPa p b 102.0=,则容器内的绝对压力为 。
5.只有 过程且过程中无任何 效应的过程是可逆过程。
6.饱和水线和饱和蒸汽线将压容图和温熵图分成三个区域,位于三区和二线上的水和水蒸气呈现五种状态:未饱和水 饱和水 湿蒸气、 和 。
7.在湿空气温度一定条件下,露点温度越高说明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越 、水蒸气含量越 ,湿空气越潮湿。
(填高、低和多、少)8.克劳修斯积分/Q T δ⎰ 为可逆循环。
9.熵流是由 引起的。
10.多原子理想气体的定值比热容V c = 。
11.能源按其有无加工、转换可分为 能源和 能源。
12.绝热系是与外界无 交换的热力系。
13.状态公理指出,对于简单可压缩系,只要给定 个相互独立的状态参数就可以确定它的平衡状态。
14.测得容器的表压力75g p KPa =,大气压力MPa p b 098.0=,则容器内的绝对压力为 。
15.如果系统完成某一热力过程后,再沿原来路径逆向进行时,能使 都返回原来状态而不留下任何变化,则这一过程称为可逆过程。
16.卡诺循环是由两个 和两个 过程所构成。
17.相对湿度越 ,湿空气越干燥,吸收水分的能力越 。
(填大、小)18.克劳修斯积分/Q T δ⎰ 为不可逆循环。
19.熵产是由 引起的。
20.双原子理想气体的定值比热容p c = 。
21、基本热力学状态参数有:( )、( )、( )。
22、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是温度的( )函数。
23、热力平衡的充要条件是:( )。
24、不可逆绝热过程中,由于不可逆因素导致的熵增量,叫做( )。
25、卡诺循环由( )热力学过程组成。
26、熵增原理指出了热力过程进行的( )、( )、( )。
31.当热力系与外界既没有能量交换也没有物质交换时,该热力系为_______。
课后思考题及习题答案思考题1-2: 否,闭口是说没有物质交换绝热是说没有热量交换没有排除做功的可能,所以不是孤立系统。
思考题1-7:否,稳定但不平衡,平衡的概念是内外同时建立热和力的平衡,显然铁棒上各点的温度并不相同,即存在热的不平衡习题1-3:212111111262111ln ln 0.50.5100.172ln138.374kJ 0.1v vv pp v p v v p p v w pdv dv v ==⨯⨯⨯====⎰⎰ 习题1-4:sin B P gl ρα=+6310sin 0.1100.89.80720010sin30?=99215.44 Pa P B gl ρα-=-=⨯-⨯⨯⨯⨯⨯3习题1-5:21w pdv =⎰1) p=定值:210.0560.020.71021kJ v v p w dv dv ⨯===⎰⎰;2) pV=定值:216211121110.05ln 0.7100.02ln 12.8kJ 0.02v vvp v v p v w pdv dv v =⨯⨯⨯====⎰⎰ 习题1-7:需由热泵向室内提供的热量为:31700001024010019264.43600Q ⨯=-⨯-= w120Q w ε=10219264.4==3.8535Q w ε=kw 习题1-9:1) 512010==3.9773600Q w ε=⨯2) 5210=107360074800Q Q w =--⨯= kJ/h 3) 127.783600Q w == kw思考题2-5:甲与乙的看法都是错误的。
首先依题意可知,如果瓶内氧气压力要减少一半,相应的质量也会减少一半。
对于甲的看法:虽然每次抽出的氧气体积不变,但是由于每抽气一次均会导致气瓶中的压力会有所有下降,每次抽出来的氧气质量也是不同的,甲的错误就在于认为每次抽出的来氧气质量会相同。
而对于乙的看法:乙则认为气瓶内氧气体积增大一倍,压力就会减半,但是在抽气过程中,瓶内氧气的质量是在改变的,因此其结论也是错误的。
工程热力学习题集答案一、填空题1.常规新2.能量物质3.强度量4.54KPa5.准平衡耗散6.干饱和蒸汽过热蒸汽7.高多8.等于零9.与外界热交换10.72g R11.一次二次12.热量13.两14.173KPa 15.系统和外界16.定温绝热可逆17.小大18.小于零19.不可逆因素20.72g R21、(压力)、(温度)、(体积)。
22、(单值)。
23、(系统内部及系统与外界之间各种不平衡的热力势差为零)。
24、(熵产)。
25、(两个可逆定温和两个可逆绝热)26、(方向)、(限度)、(条件)。
31.孤立系;32.开尔文(K);33.-w s=h2-h1或-w t=h2-h134.小于35.221tttC C>36.∑=ωωn1 ii ii iM/M /37.热量38.65.29%39.环境 40.增压比41.孤立42热力学能、宏观动能、重力位能 43.650 44.c v (T 2-T 1) 45.c n ln12T T46.22.1247.当地音速 48.环境温度49.多级压缩、中间冷却 50.0与151.(物质)52.(绝对压力)。
53.(q=(h 2-h 1)+(C 22-C 12)/2+g(Z 2-Z 1)+w S )。
54.(温度)55. (0.657)kJ/kgK 。
56. (定熵线)57.(逆向循环)。
58.(两个可逆定温过程和两个可逆绝热过程) 59.(预热阶段、汽化阶段、过热阶段)。
60.(增大)二、单项选择题1.C2.D3.D4.A5.C6.B7.A8.A9.C 10.B 11.A 12.B 13.B 14.B 15.D 16.B 17.A 18.B 19.B 20.C 21.C 22.C 23.A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21.(×) 22.(√) 23.(×) 24.(×) 25.(√) 26.(×) 27.(√) 28.(√)29.(×) 30.(√)四、简答题1.它们共同处都是在无限小势差作用下,非常缓慢地进行,由无限接近平衡状态的状态组成的过程。
它们的区别在于准平衡过程不排斥摩擦能量损耗现象的存在,可逆过程不会产生任何能量的损耗。
一个可逆过程一定是一个准平衡过程,没有摩擦的准平衡过程就是可逆过程。
2.1kg 气体:pv=R r T mkg 气体:pV=mR r T 1kmol 气体:pV m =RT nkmol 气体:pV=nRTR r 是气体常数与物性有关,R 是摩尔气体常数与物性无关。
3.干饱和蒸汽:x=1,p=p s t=t s v=v ″,h=h ″ s=s ″ 湿饱和蒸汽:0<x<1,p=p s t=t s v ′<v<v ″, h ′<h<h ″, s ′<s<s ″4.流速为当地音速(Ma=1)时的状态称为流体的临界状态。
流体临界状态的压力(临界压力)与其滞止压力的比值,称为临界压力比。
理想气体的临界压力比只与气体的物性有关(或比热比k 有关) 5.汽耗率是每作1kw ·h 功(每发1度电)的新蒸汽耗量(汽耗量)。
热耗率是每作1kw ·h 功(每发1度电)的耗热量。
热耗率与热效率是直接关联的,热耗率越高,热效率就越低;而汽耗率与热效率就没有这种对应关系,汽耗率低不一定热效率高,汽耗率高也不一定热效率低。
6.平衡态是指热力系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稳定态是指热力系的状态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
平衡必然稳定,稳定未必平衡。
7.前者:闭口系、任意工质、任意过程 后者:闭口系、理想气体、可逆过程8.轮胎内气体压力为P=VMR ,T V MR rr 为常数,当T 升高时P 随之升高,容易引起爆破。
9.可以选择相同初、终状态间可逆过程熵的变化来计算。
10.在工程实际中,常引用“速度系数”φ、“喷管效率”η和“能量损失系数”ξ来表示因摩擦对喷管流动的影响。
三者之间的关系为:ξ=1-φ2=1-η 11.略12.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是什么?并写出热力学第一定律的两个基本表达式。
答: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是能量转换与守恒原理。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两个基本表达式为:q=Δu+w;q=Δh+w t13.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是什么?并写出熵增原理的数学表达式。
答: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是能量贬值原理。
熵增原理的数学表达式为:dS iso ≥0 。
14. 什么是可逆过程?实施可逆过程的条件是什么? 答:可逆过程为系统与外界能够同时恢复到原态的热力过程。
实施可逆过程的条件是推动过程进行的势差为无穷小,而且无功的耗散。
五、名词解释1.热力系储存能包括:热力学能、宏观动能和重力位能。
2.对于c -t 图上曲边梯形面积,由微积分中值定理知,必然存在-ξ值使得曲边梯形面积与一矩形面积相等,这个ξ值在c -t 图上就是平均质量热容的概念。
3.不可逆过程中,不可逆因素引起的熵的变化称为熵产。
4.所谓稳定流动,是指流体流经管道中任意点的热力状态参数及流速等均不随时间而变化的流动过程。
5.湿空气的焓值等于干空气的焓值与水蒸气的焓值之和。
六、分析题1、解:(方法一)过b 、c 分别作等温线,因为c b T T >,故c b u u >ab b a ac c a u u u u u u ∆=->∆=-即(方法二)考虑过程b -cc b q u w u u w =∆+=-+0c bq v v w =>>c b u u >,ac ab u u ∆>∆2、解: 因为:w u q +∆=1-3:131n k -<<,且313S T T >1及<S 则有:>0,<0u q ∆ 所以<0w边压缩边放热1-2:122121T <T S <S k n -<<∞且及,则 <0,<0u q ∆()12g 1g 21211d 111n n R T R p w p v T T n p n -⎡⎤⎛⎫⎢⎥===-=- ⎪⎢⎥--⎝⎭⎢⎥⎣⎦⎰所以有>0w 边膨胀边放热 1-4: 1441410n T T S S ->>-∞>>且及>0,>0u q ∆ ()14>01g R w T T n =-- 边膨胀边吸热1-5:151n k -<<5151且T <T 及S >S<0,>0,>0u q w ∆ 边膨胀边吸热边降温3、请问一下几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1)熵增大的过程必为不可逆过程;答:不正确。
熵增大的过程不一定为不可逆过程,因为熵增大包括熵流和熵产两部分,如果熵流大于0,而熵产为0的可逆过程,上仍然是增大的。
(2)熵产0g S >的过程必为不可逆过程。
答:正确。
熵产是由于热力过程中的不可逆因素导致的,因此当熵产0g S >,则此过程必定为不可逆过程。
4、某循环在700K 的热源及400K 的冷源之间工作,如图3所示。
(1)用克劳修斯积分不等式判别循环是热机循环还是制冷循环,可逆还是不可逆? (2)用卡诺定理判别循环是热机循环还是制冷循环,可逆还是不可逆? 解:方法1:设为热机循环1212δ14000kJ 4000kJ10kJ/K 0700K 400K r r r Q Q Q T T T =-=-=>⎰ 不可能设为制冷循环:1212δ14000kJ 4000kJ10kJ/K 700K 400Kr r r Q Q Q T T T =-+=-+=-⎰符合克氏不等式,所以是不可逆制冷循环 方法2:设为热机循环C 400K 110.4286700KL h T T η=-=-= net 110000kJ0.712614000kJt W Q η=== C t ηη>不可能设为制冷循环0400K 1.33700K 400K c c c T T T ε===-- 2net 4000kJ0.410000kJ Q w ε===c εε<⇒可能但不可逆,所以是不可逆制冷循环七、计算题1.解:(1)1900098.669098.66p kPa =+= 298.6695.06 3.6p kPa =-=(2)取汽轮机汽缸内壁和蒸汽进、出口为系统,则系统为稳定流动系统,能量方程为sh w z g c h q +∆+∆+∆=22136.310/400000.1575/q kJ kg =⨯=进、出口的动能差和位能差忽略不计,则sh w q h =-∆0.1575(22403440)=---1200≈(kJ/kg)(3)汽轮机功率3440101200 1.33103600m sh P q w ⨯==⨯=⨯(kW) (4)222311(14060)108/22sh w c kJ kg -∆=∆=⨯-⨯= 图380.67%1200shkshwwε∆===2.解:()c c c c mQ m c t t=-()w w w m wQ m c t t=-c wQ Q=()c c c mm c t t-()w w m wm c t t=-代入数据解得:32.48mt=℃32.48273ln6 4.187ln 1.23/18273m mw wT Tw w mw w wT Twm c dT TQS m c kJ K T T Tδ+∆====⨯⨯=+⎰⎰32.48273ln0.80.47ln0.54/1000273m mc cT Tc c mc c cT Tcm c dT TQS m c kJ K T T Tδ+∆====⨯⨯=-+⎰⎰1.230.540.69/g w cS S S kJ K∆=∆+∆=-=3、解:(1)画出各过程的p-v图及T-s图(2)先求各状态参数()11315500mol8.314J/(mol K)27325K2m6.1939310Pa 6.11atmnRTpV⨯⋅⨯+===⨯=1 1.6711.6722111MPa298K144.26K6.11MPapT Tpκκ--⎛⎫⎛⎫==⨯=⎪ ⎪⎝⎭⎝⎭111.673312126.11MPa2m 5.906m1MPapV Vpκ⎛⎫⎛⎫==⨯=⎪ ⎪⎝⎭⎝⎭33231144.26K2mT T V V====33500mol 8.314J/(mol K)144.26K299855Pa 2m p ⨯⋅⨯==等温过程 :热量=膨胀功=技术功312232323233ln2m 500mol 8.314J/(mol K)144.26K ln 5.906m649.4kJT V Q Q Q Q W nRT V ----=+====⨯⋅⨯⨯=- 所以,放热()()()()122312233122ln500mol 3 4.1868J/(mol K)298144.26K 649.4kJ 316.12kJT Vm W W W U U W V nC T T nRT V ---=+=-+=-+=⨯⨯⋅⨯-+-=131313649.4kJ 316.62kJ 965.52kJ U Q W ---∆=-=--=-()()()13313965.52kJ 299.855619.393kPa 2m 1604.6kJpm H nC T T U pV -∆=-=∆+∆=-+-⨯= 331311ln ln 144.26K500mol 3 4.1868J/(mol K)ln 298K4.56kJ/KVm T V S n C R T V -⎡⎤∆=+⎢⎥⎣⎦=⨯⨯⋅⨯=-4.解:根据能量方程有111Q U W =∆+ 222Q U W =∆+12U U ∆=-∆ 1122Q W W Q ∴-=- 2121W Q Q W =+- 2121862628W Q Q W =+-=-+-=-(kJ)5.解: (1)202731172.7%800273L c H T T η+=-=-=+ (2)000.727100012.12()606060c H W Q P kW η⨯==== (3)(1)1000(10.727)273L H c Q Q kJ η=-=⨯-=6.解 31321610.28710(35273)0.442/0.210g R T v v m kg p ⨯⨯+====⨯ 2211(180273)0.20.294(35273)T p p MPa T +==⨯=+ 21()0.717(18035)103.97/V q c t t kJ kg =-=⨯-=0=w63112()0.442(0.20.294)101041.5/t w v p p kJ kg -=-=⨯-⨯⨯=- 21() 1.004(18035)145.6/p h c t t kJ kg ∆=-=⨯-=7、解:缸内气体为热力系-闭口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