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二次函数的应用 第二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481.50 KB
- 文档页数:2
二次函数的图象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二次函数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的概念;(2)学会如何通过二次函数的系数判断开口方向和对称轴的位置;(3)能够熟练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归纳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2)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理解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二次函数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的判断方法;(2)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开口方向与对称轴的判断;(2)二次函数图象与实际问题的结合。
三、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1)回顾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2)引导学生思考二次函数图象的特点。
2. 新课讲解:(1)介绍二次函数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的概念;(2)讲解如何通过二次函数的系数判断开口方向和对称轴的位置;(3)举例说明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3. 课堂练习:(1)让学生绘制几个二次函数的图象,观察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的位置;(2)引导学生分析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四、课后作业2. 选取几个实际问题,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进行解答。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二次函数图象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思维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课堂实践1.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将其转化为二次函数形式;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答实际问题。
2.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每组选取一个实际问题,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
七、拓展与延伸1. 探讨二次函数图象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二次函数在物理学、经济学等领域的应用;举例说明二次函数在其他领域的实际应用。
2. 课堂小结:强调二次函数图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二章第2节《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马翠一、教材分析二次函数的图象—抛物线是人们最熟悉的曲线之一,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二章二次函数第2节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第二课时。
该内容属于《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中的“数与代数”领域,是在已经学习了二次函数定义、探究了y=±x2图象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函数y=ax2与y=ax2+c的图象与性质,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续,又是探究其他二次函数图象的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次函数的核心内容是它的概念和图象特征,本节课开始研究a、c对函数图象的影响,对后期研究一般的二次函数从方法和内容上有着重要的铺垫和打基础作用。
对二次函数图象的研究,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通过对图象的研究和分析,可以确定函数本身的性质. 在以前学习的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中都有所体现,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可以进一步加强对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理解。
从列表、解析式、图象三方面理解函数,分析a,c的影响,反应了研究函数图象的基本方法。
因此,学好本节课,将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尤其是函数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在此之前,学生已掌握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并刚刚学习了二次函数的基本概念,能利用描点法画抛物线的图象;对于抛物线的图象形状、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有所了解;能够根据图象认识和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
学生的图形计算器基础:学生通过培训已经初步掌握了HP Prime图形计算器的使用,对图形计算器的运用熟悉,且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九年级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开始有了数学抽象思维和一定的分析、归纳内能力,具备本节课的认知心理基础。
该阶段的学生几何直观能力也有了很大发展,教学中应深入浅出地引导分析,利用HP Prime图形计算器和几何画板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更清晰的观察和认识图形,充分理解与归纳。
1.4 二次函数的应用第2课时 商品销售利润问题数学(浙教版)九年级 上册第1章二次函数学习目标1.学会根据销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2.利用列出的二次函数关系式,根据其性质解决商品销售过程中的最大利润问题;3、商品销售类二次函数问题,要注意二次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导入新课目前,我国存在大量的商场,是人们平时购物、饮食、游玩等重要的场所;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与数学知识有关的实际问题.商品买卖过程中,作为商家追求利润最大化是永恒的追求.如果你是商场经理,如何定价才能使商场获得最大利润呢?知识点一二次函数的应用——商品销售问题问题1:某商品现在的售价为每件60元,每星期可卖出300件,已知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则每星期销售额是元,销售利润元.180006000数量关系(1)销售额= 售价×销售量;(2)利润= 销售额-总成本=单件利润×销售量;(3)单件利润=售价-进价.例某商品现在的售价为每件60元,每星期可卖出300件,市场调查反映:每涨价1元,每星期少卖出10件;每降价1元,每星期可多卖出18件,已知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如何定价才能使利润最大?涨价销售①每件涨价x元,则每星期售出商品的利润y元,填空:单件利润(元)销售量(件)每星期利润(元)正常销售涨价销售2030020+x300-10x y=(20+x)(300-10x)建立函数关系式:y=(20+x)(300-10x),即:y=-10x2+100x+6000.60001.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如何确定?营销规律是价格上涨,销量下降,因此只要考虑销售量就可以,故300-10x ≥0,且x ≥0,因此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0 ≤x ≤30.2.涨价多少元时,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y=-10x2+100x+6000,当时,y=-10×52+100×5+6000=6250.即定价65元时,最大利润是6250元.降价销售①每件降价x元,则每星期售出商品的利润y元,填空:单件利润(元)销售量(件)每星期利润(元)正常销售降价销售2030020-x300+18x y=(20-x)(300+18x)建立函数关系式:y=(20-x)(300+18x),即:y=-18x2+60x+6000.60001.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如何确定?营销规律是价格下降,销量上升,因此只要考虑单件利润就可以,故20-x ≥0,且x ≥0,因此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0 ≤x ≤20.综合可知,应定价65元时,才能使利润最大.2.降价多少元时,利润最大,是多少?当 时,即定价57.5元时,最大利润是6050元.即:y =-18x 2+60x +6000,由(1)(2)的讨论及现在的销售情况,你知道应该如何定价能使利润最大了吗?归纳总结求解最大利润问题的一般步骤1.建立利润与价格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运用“总利润=总售价-总成本”或“总利润=单件利润×销售量”2.结合实际意义,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确定最大利润:可以利用配方法或公式求出最大利润;也可以画出函数的简图,利用简图和性质求出.典例精析【例1】某种商品每件进价为20元,调查表明:在某段时间内若以每件x元(20≤x≤30,且x为整数)出售,可卖出30-x件,要使利润最大,每件的售价应为( )A.24元B.25元C.28元D.30元【详解】解:设利润为w,由题意可得,w=(x-20)(30-x)=-x2+50x-600=-(x-25)2+25∵-1<0,20≤x≤30,∴当x=25时w最大,故选B;【例2】已知某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现在的售价是每件60元,每星期可卖出300件.市场调查反映;如调整价格,每涨价1元,每星期要少卖出10件;定价为元才能使利润最大.【详解】解:设每涨价x元,获得的总利润为y元,根据题意得:y=(6--40+x)(300-10x)=(20+x)(300-10x)==-10x2+100x+6000=-10(x-5)2+6250(0≤x≤30)∴当x=5时,y的值最大,此时定价为:60+5=65(元)故答案为:65.练一练1.“爱成都,创文明,迎大运”,卫生环境先着手,为提高工作效率,某清洁工具生产商投产一种新型垃圾夹,每件制造成本为20元,在试销过程中发现,每月销量y(万件)与销售单价x(元)之间关系可以近似地看作一次函数y=-2x+52.(1)写出每月的利润w(万元)与销售单价x(元)之间的函数解析式;(2)当销售单价为多少元时,生产商每月能够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详解】(1)由题意得:w=y(x-20)=(-2x+52)(x-20)=-2x2+92x-1040;(2)w=-2x2+92x-1040=-2(x-23)2+18,∴当销售单价为23元时,每月能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18万元;1.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冰墩墩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某超市销售冰墩墩饰品,每件成本为40元,销售人员经调查发现,该商品每月的销售量y (件)与销售单价x(元)之间满足函数关系式y=-2x+200,若要求销售单价不得低于成本.为了每月所获利润最大,该商品销售单价应定为多少元?每月最大利润是多少元?( )A.80元,1800元B.70元,2000元C.70元,1800元D.80元,2000元【详解】设每月所获利润为w,由题意可知:w=(x-40)×y=(x-40)(-2x+200)=-2(x-70)2+1800∵抛物线开口向下,∴当x=70时,函数有最大值为1800.故选:C.2.某书店销售某种中考复习资料,若每本可获利x元,一天可售出(100-5x)本,则该书店出售该种中考复习资料的日利润最大为( )A.250元B.500元C.750元D.1000元【详解】解:每本可获利x元,一天可售出(100-x)本,则一天的利润为(100-5x)x=-5x2+100x,设日利润为y,∴y=-5x2+100x=-5(x-10)2+500,∴最大利润为:500元,故选:B.3.某景区旅店有30张床位,每床每天收费10元时,可全部租出,若每床每天收费提高10元,则有2张床位不能租出;若每床每天收费再提高10元,则再有2张床位不能租出;若每次按提高10元的这种方法变化下去,则该旅店每天营业收入最多为( )A.3125元B.3120元C.2950元D.1280元【详解】解:设每床每晚收费提高x个10元,旅店每天营业收入为y元,根据题意得:y=(10+10x)(30-2x)=-20x2+280x+300=-20(x-7)2+1280,∴当x=7时,y最大,最大值为1280元,∴该旅店每天营业收入最多为1280元,故选:D.4.某商场要经营一种新上市的文具,进价为20元/件.试营销阶段发现:当销售单价是25元时,每天的销售量为150件:销售单价每上涨1元,每天的销售量就减少10件,设销售单价为x(元),每天的销售量为y(件),每天所得的销售利润为w(元).则当销售单价为元时,每天的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_______元.【详解】解:由题意,得:涨了(x-25)元,销售量少10(x-25)件,现在的销售量为y=150-10(x-25)=(400-10x)件,W=(x-20)·y=(x-20)(400-10x)=-10x2+600x-8000当x=−ᵄ2ᵄ=30时,W最大,W=(30-20)×(400-300)=1000元.故当销售单价为30元时,每天的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1000元.故答案为:30,1000.5.超市销售的某商品进价是10元/件.在销售过程中发现,该商品每天的销售量y(件)与售价x(元/件)之间满足函数关系式y=-5x+150,则该商品的售价定为元/件时,每天销售该商品的获利最大.【详解】设获利W元,则W=(x-10)·y∴W=(x-10)(-5x+150)=-5x2+200x-1500当x=−ᵄ2ᵄ=20时,W的值最大,∴当x=20时,每天销售该商品的获利最大.故答案为:20.6.2022年,中国航天迈着大步向浩瀚宇宙不断探索.这一年,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某航模专卖店向航天爱好者推出了“神舟十四号”飞船模型.每个模型的进价是80元,原计划按每个120元销售,每月能售出30个,经调查发现,这种模型每个降价1元,则每月销售量将增加2个.(降价为整元)(1)直接写出每月销售量y(个)与每个降价x(元)的函数关系式;(2)设专卖店销售这种模型每月可获利w元,当每个降价多少元时,每月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详解】(1)根据题意得:y=30+2x;(2)设每个降价x元,根据题意得,w=(120-80-x)(30+2x)=-2x2+50x+1200=-2(x-252)2+30252,当每个降价12或13元时,每月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1512元.【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应用以及二次函数最值求法,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7.水果店新进一种水果,进价为每千克5元,每天的销售量y(kg)与销售单价x(元)之间满足一次函数关系式,其图像如图所示.(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水果的销售单价定为多少元时,水果店卖这种水果每天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详解】(1)解:设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k≠0),由所给函数图像可知:8ᵅ+ᵄ=606ᵅ+ᵄ=100,解得:ᵅ=−20ᵄ=220,∴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20x+220.(2)解:设每天销售这种水果所获的利润为w元,∵y=-20x+220,∴w=(x-5)y=(x-5)(-20x+220)=-20(x-8)2+180,∴当x=8时,w有最大值,最大值为180,∴售价定为8元/件时,每天最大利润为180元.课堂小结求解最大利润问题的一般步骤1.建立利润与价格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运用“总利润=总售价-总成本”或“总利润=单件利润×销售量”2.结合实际意义,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确定最大利润:可以利用配方法或公式求出最大利润;也可以画出函数的简图,利用简图和性质求出.谢谢~。
第二章二次函数2.4二次函数的应用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经历计算最大利润问题的探索过程,体会二次函数是一类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并感受数学是应用价值.2.能够分析和表示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并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求出实际问题的最大(小)值,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探索销售中的最大利润问题.2.能分析并表示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运用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最大(小)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点: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直尺或三角板。
四、相关资源《生产服装》动画,,.五、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情景演示】生成服装,描写工厂生产服装的场景。
服装厂生产某品牌的T恤衫成本是每件10元.根据市场调查,以单价13元批发给经销商,经销商愿意经销5000件,并且表示单价每降价0.1元,愿意多经销500件.请你帮助分析,厂家批发单价是多少时可以获利最多?同学们,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何时获得最大利润.师生活动:教师出示问题,引出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情境引出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新知】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设出未知数,将销售量、销售额、获得的利润用含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然后利用二次函数模型确定获得的最大利润.设厂家批发单价是x元时可以获利最多,获得的最大利润为y元.那么销售量可表示为1350005000.1x-⎛⎫+⨯⎪⎝⎭件.所以销售额为1350005000.1xx-⎛⎫+⨯⎪⎝⎭;所获利润135000500(10)0.1xy x-⎛⎫=+⨯-⎪⎝⎭.整理,得y=-5000(x-14)(x-10)=-5000(x2-24x+140)=-5000(x-12)2+20000.∵a=-5000<0,∴二次函数有最大值.当x=12时,y最大值=20000.答:厂家批发单价是12元时可以获利最多.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把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的能力.议一议在本章开始“种多少棵橙子树”的问题中,我们得到表示增种橙子树的数量x (棵)与橙子总产量y(个)的二次函数表达式y=(600-5x)(100+x)=-5x2+100x+60000.(1)利用函数图象描述橙子的总产量与增种橙子树的棵数之间的关系.(2)增种多少棵橙子树,可以使橙子的总产量在60400个以上?师生活动:教师出示问题,学生画出函数的图象并回答问题.解:(1)列表:描点、连线,如下图所示,由图象知,当0≤x≤10时,橙子的总产量随橙子树的增种而增加;当x≥10时,橙子的总产量随橙子树的增种而减少.(2)由图象知,当增种6棵、7棵、8棵、9棵、10棵、11棵、12棵、13棵或14棵时,都可以使橙子的总产量在60400个以上.设计意图:进一步用图象刻画橙子的总产量与增种橙子树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图象解决问题.通过运用函数模型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实际价值,通过建模学会用函数的观点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体会数形结合思想,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典例精析】例某旅馆有客房120间,每间房的日租金为160元时,每天都客满.经市场调查发现,如果每间客房的日租金增加10元,那么客房每天出租数会减少6间.不考虑其他因素,旅馆将每间客房的日租金提高到多少元时,客房日租金的总收入最高?旅馆的客房师生活动:教师出示问题,学生小组讨论,师生共同完成解题过程.解:设每间客房的日租金提高10x元,则每天客房出租数会减少6x间.设客房日租金总收入为y元,则y=(160+10x)(120-6x)=-60(x-2)2+19440.∵x≥0,且120-6x>0,∴0≤x<20.当x=2时,y最大=19440.这时每间客房的日租金为160+10×2=180(元).因此,每间客房的日租金提高到180元时,客房总收入最高,最高收入为19440元.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练习】1.某民俗旅游村为接待游客住宿,开设了有100张床位的旅馆,当每张床位每天收费10元时,床位每天可全部租出,若每张床位每天的收费每提高2元,则相应地每天就减少了10张床位的租出.如果每张床位每天以2元为单位提高收费,为使每天租出的床位少且总租金高,那么每张床位每天最合适的收费是().A.14元B.15元C.16元D.18元2.某产品进货单价为90元,按每个100元售出时,每周能售出500个,如果这种商品的销售单价每上涨1元,其每周的销售量就减少10个,那么为了获得最大利润,其销售单价应定为().A.130元B.120元C.110元D.100元3.某商店购进一批单价为20元的日用商品,如果以单价30元销售,那么半月内可售出400件.根据销售经验,提高销售单价会导致销售量的减少,即销售单价每提高1元,销售量相应减少20件.销售单价为多少元时,半月内获得的利润最大?4.某网店以每件60元的价格购进一批商品,若以单价80元销售,每月可售出300件.调查表明:单价每上涨1元,该商品每月的销量就减少10件.(1)请写出每月销售该商品的利润y(元)与单价上涨x(元)间的函数关系式;(2)单价定为多少元时,每月销售该商品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多少?5.某市政府大力扶持大学生创业.李明在政府的扶持下投资销售一种进价为每件20元的护眼台灯.销售过程中发现,每月的销售量y(件)与销售单价x(元)之间的关系可近似地看作一次函数:y= -10x+500.(1)设李明每月获得的利润为w(元),当销售单价定为多少元时,每月可获得最大利润?(2)如果李明想要每月获得2 000元的利润,那么销售单价应定为多少元?师生活动:教师先找几名学生板演,然后讲解出现的问题.参考答案1.C.2.B.3.销售单价为35元时,半月内可以获得最大利润4500元.4.解:(1)因为单价上涨x元后,每件商品的利润是(80+x-60)元,每月售出的件数为(300-10x)件,所以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x+20)(300-10x)=-10x2+100x+6 000.(2)将y=-10x2+100x+6 000配方,得y=-10(x-5)2+6250.因为a=-10<0,所以y有最大值.因为300-10x≥0,且x≥0,所以0≤x≤30.所以当x=5时,y有最大值,最大值为6 250.所以当单价定为85元时,每月销售该商品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6 250元.5.解:(1)由题意,得w=(x-20)·y=(x-20)·(-10x+500)= -10x2+700x-10 000.当x=7003522(10)ba-=-=⨯-时,w有最大值,符合题意,所以当销售单价定为35元时,每月可获得最大利润.(2)由题意,得-10x2+700x-10 000=2 000.解这个方程,得x1=30,x2=40.答:李明想要每月获得2 000元的利润,销售单价应定为30元或40元.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学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六、课堂小结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1)根据题意,列出二次函数表达式,注意实际问题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将二次函数表达式配方为顶点式的形式;(3)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求出函数的最值.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使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掌握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七、板书设计2.4二次函数的应用(2)1.一般步骤。
1.4 二次函数的应用1.已知二次函数y =-(x -3)2+4,当-1≤x ≤4时,该函数(D) A .有最大值,最小值分别是3,0 B .只有最大值是4,无最小值 C .有最小值是-12,最大值是3 D .有最小值是-12,最大值是42.当二次函数y =(x -1)2+(x -3)2的值最小时,x 的值为(B) A .0 B .2 C .3 D .4(第3题)3. 某幢建筑物,从10 m 高的窗口A 用水管向外喷水,喷出的水呈抛物线(抛物线所在平面与墙面垂直,如图).如果抛物线的最高点M 离墙1 m ,离地面403m ,那么水流落地点B 离墙的距离O B 是(B)A . 2 mB . 3 mC . 4 mD . 5 m4. 在距离地面2 m 高的某处将一物体以初速度v 0(m /s )竖直向上抛出,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其上升高度h (m)与抛出时间t (s)满足h =v 0t -12gt 2(其中g 是常数,取10 m /s 2).若v 0=10 m /s ,则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最高点距离地面__7__ m .5. 两个正数的和为50,设其中一个为x ,它们的积为y ,则y 关于x 的函数表达式是y =-x 2+50x ,当x =__25__时,y 最大值=625.6.用长为40cm 的铁丝围成一个矩形,则矩形的最大面积可以达到__100__cm 2.7.某广告公司要为客户设计一幅周长为12m 的矩形广告牌,广告牌的设计费为每平方米1000元.请你设计一个方案使得根据这个方案所确定的广告牌的长和宽能使获得的设计费最多,设计费最多为多少元?【解】 设矩形的一边长为x (m),面积为S (m 2),则另一边长为12-2x 2=(6-x )m ,∴S =x (6-x )=-x 2+6x . ∵0<2x <12,∴0<x <6.∵S =-x 2+6x =-(x -3)2+9,∴S 有最大值,当x =3时,S 最大=9. ∴设计费最多为9×1000=9000(元).(第8题)8.如图,用长20 m 的竹篱笆,一面靠墙围成一个矩形的园子,怎样围才能使园子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解】 设AB =x (m),矩形ABCD 的面积为y (m 2),则BC =(20-2x )m ,∴y =x (20-2x )=-2x 2+20x (0<x <10). 当x =-20-4=5时,y 最大,y 最大=-2×52+20×5=50.答:当长BC 为10 m ,宽AB 为5 m 时,园子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50 m 2.9.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 +c ,且b 2=ac ,当x =0时,y =-4,则(C) A .y 最大=-4 B .y 最小=-4 C .y 最大=-3 D .y 最小=-3【解】 把x =0,y =-4代入y =ax 2+bx +c ,得c =-4. ∵b 2=ac ,∴b 2=-4a ,∴a =-14b 2<0,即y 有最大值.∴y 最大=4ac -b 24a =4ac -(-4a )4a =4ac +4a4a=c +1=-4+1=-3.(第10题)10. 如图,抛物线y =-x 2+4x +5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D ,抛物线的顶点为C ,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解】 令-x 2+4x +5=0, 解得x 1=5,x 2=-1. ∴A(-1,0),B(5,0). 令x =0,则y =5, ∴D(0,5).∵y =-x 2+4x +5=-(x -2)2+9,∴C(2,9). 连结C O .S 四边形ABCD =S △A O D +S △C O D +S △B O C=12×1×5+12×5×2+12×5×9=30.(第11题)11.如图,有一座抛物线形状的拱桥,在正常水位时水面AB 的宽是20m .如果水位上升3m 时,水面CD 的宽为10m .(1)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求此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现有一辆载有救援物资的货车从甲地出发,要经过此桥开往乙地.已知甲地到此桥的距离为280km(桥长忽略不计),货车以每小时40km 的速度开往乙地.当行驶1h 时,忽然接到紧急通知,前方连降大雨,造成水位以每小时0.25m 的速度持续上涨(货车接到通知时水位在CD 处),当水位达到桥拱最高点O 时,禁止车辆通行.试问:汽车按原来的速度行驶,能否安全通过此桥?若能,请说明理由;若不能,要使货车安全通过此桥,速度应超过多少?【解】 (1)设y =ax 2,点B 的纵坐标为k ,则B(10,k ),D(5,k +3),把B ,D 两点的坐标代入y =ax 2,得⎩⎪⎨⎪⎧100a =k ,25a =k +3,解得⎩⎪⎨⎪⎧a =-125,k =-4.∴y =-125x 2.(2)不能安全通过此桥.理由:水位由CD 处涨到点O 的时间为(4-3)÷0.25=4(h), 货车按原来的速度行驶的路程为40×1+40×4=200<280. ∴货车按原来的速度行驶不能安全通过此桥.设货车速度提高到x (km/h),当4x +40×1=280时,x =60. ∴要使货车安全通过此桥,货车的速度应超过60 km/h .(第12题)12.如图,在△ABC 中,∠A =90°,∠C =30°,AB =1.两个动点P ,Q 同时从点A 出发,但点P 沿AC 运动,点Q 沿AB ,BC 运动,两点同时到达点C .(1)点Q 的速度是点P 的速度的多少倍?(2)设A P =x ,△A PQ 的面积为y ,当点Q 在BC 上运动时,用x 表示y ,写出x 的取值范围,并求出y 的最大值.【解】 (1)∵∠A =90°,∠C =30°,AB =1,∴BC =2AB =2,AC =22-12=3. ∴AB +BC AC =33=3.即点Q 的速度是点P 的速度的3倍. (2)过点Q 作QE ⊥AC 于点E . ∵∠C =30°,∴C Q =2QE . ∵AB +B Q =3x ,∴C Q =3-3x . ∴QE =3-3x 2.∴y =12x ×3-3x 2=-34x 2+34x .∵0<3-3x ≤2,∴33≤x <3. ∵y =-34⎝ ⎛⎭⎪⎫x -322+3 316,∴当x =32(属于33≤x <3范围)时, y 有最大值,y 最大=3 316.(第13题)13.如图,某公路隧道横截面为抛物线,其最大高度为6m ,底部宽度OM 为12m .现以点O 为原点,OM 所在直线为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1)直接写出点M 及抛物线顶点P 的坐标; (2)求这条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3)若要搭建一个矩形“支撑架”AD -DC -CB ,使点C ,D 在抛物线上,点A ,B 在地面OM 上,则这个“支撑架”总长的最大值是多少?【解】 (1)M (12,0),P (6,6).(2)设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 =a (x -6)2+6.∵抛物线y =a (x -6)2+6经过点(0,0),∴0=a (0-6)2+6,解得a =-16.∴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 =-16(x -6)2+6,即y =-16x 2+2x .(3)设A(m ,0),则B(12-m ,0),C(12-m ,-16m 2+2m ),D(m ,-16m 2+2m ).∴AD +DC +CB =(-16m 2+2m )+(12-2m )+(-16m 2+2m )=-13m 2+2m +12=-13(m -3)2+15.∵此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下,∴当m =3时,AD +DC +CB 有最大值,为15m .初中数学试卷。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1.4 二次函数的应用》教案一. 教材分析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1.4 二次函数的应用》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二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二次函数的基本知识,对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知道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二次函数的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亟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二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二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以及如何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际问题案例。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二次函数的应用。
例如,假设一家工厂生产的产品,其成本函数为c(x)=2x2+3x+1,其中x表示生产的产品数量。
问当工厂生产多少产品时,成本最低?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相关实例,让学生观察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二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让学生尝试解决教材中的问题,巩固二次函数的知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实际问题,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选取几组学生的成果,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学生加深对二次函数应用的理解。
同时,引导学生总结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拓展训练2020年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1.4 二次函数的应用第2课时基础闯关全练1.如图,在水平地面点A处有一网球发射器向空中发射网球,网球飞行的路线是一条抛物线,在地面上落点为B,有人在直线AB上点C(靠点B一侧)处竖直向上摆放一无盖的圆柱形桶,试图让网球落入桶内.已知AB=4米,AC=3米,网球飞行的最大高度OM =5米,圆柱形桶的直径为0.5米,高为0.3米(网球的体积和圆柱形桶的厚度忽略不计).(1)当竖直摆放5个圆柱形桶时,网球能不能落入桶内?(2)当竖直摆放圆柱形桶多少个时,网球可以落入桶内?2.如图是抛物线形拱桥,当拱顶离水面2m时,水面宽4m,若水面下降2m,则水面宽度增加__________m.3.某大学的校门(如图所示)是抛物线形水泥建筑物,大门的地面宽度为8米,两侧距地面4米处各有一个挂校名横匾用的铁环,两铁环的水平距离为6米,你能计算该大学校门的高吗?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x ... -1 0 1 3 ...y ... -5 1 3 -5 ...A.抛物线开口向上B.抛物线与y轴交于负半轴C.当x=4时,y>0D.方程ax²+bx+c=0的正根在2与3之间5.二次函数y=ax²+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写出方程ax²+bx+c=0的两个根;(2)写出不等式ax²+bx+c>0的解集;(3)写出y随x的增大而减小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4)若方程ax ²+bx+c=k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k 的取值范围. 能力提升全练1.利用学过的绝对值知识可将函数y=x ²-3|x|+2转化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为 ( )①当x >2时,y 随x 增大而增大; ②此函数图象有两条对称轴;③函数图象中两个最低点之间的距离为3;④当x ²-3|x|+2<0时,x 的取值范围是-2<x <-1或1<x <2.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③ D .③④2.如图,一块铁片边缘是由抛物线和线段AB 组成的,测得AB= 20 cm ,抛物线的顶点到AB 边的距离为25 cm.现要沿AB 边向上依次截取宽度均为4 cm 的矩形铁皮,从下往上依次是第一块,第二块,……,已知截得的铁皮中有一块是正方形,则这块正方形铁皮是第_____块.3.如图①,地面BD 上两根等长立柱AB ,CD 之间悬挂一根近似成抛物线354101y 2+-=x x 的绳子.(1)求绳子最低点离地面的距离;(2)因实际需要,在离AB 3米的位置用一根立柱MN 撑起绳子(如图②),使左边抛物线F ₁的最低点距MN 为1米,离地面1.8米,求MN 的长;(3)将立柱MN 的长度提升为3米,通过调整MN 的位置,使抛物线F ₂对应函数的二次项系数始终为41,设MN 离AB 的距离为m 米,抛物线F ₂的顶点离地面的距离为k 米,当2≤k ≤2.5时,求m 的取值范围.三年模拟全练 一、选择题 1.(2019浙江温州质检,8,★☆☆)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很好的健身项目,小龙击球时羽毛球的运动路线可以看作是一条如图①所示的抛物线,不考虑外力因素,羽毛球行进高度y(m)与水平距离x(m)之间满足关系9109892y 2++-=x x ,如图②,则羽毛球飞出的水平距离是( )A.1 mB.2 mC.5 mD.6 m二、填空题 2.(2019浙江金华质检,15,★☆☆)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 ₁=ax ²+bx+c(a ≠0)与一次函数y ₂=kx+n (k ≠0)的图象相交于点A (-2,4),B(8,2),则能使y ₁>y ₂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3.(2018浙江温州瑞安四校第一次联考,15.★★☆)如图是某座抛物线形的廊桥示意图,已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10401y 2+-=x ,为保护廊桥的安全,在该廊桥上与水面AB 之间的距离为8米的点E 、F 处要安装两盏警示灯,则这两盏灯的水平距离EF 是________米.三、解答题4.(2019浙江温州质检,22,★★☆)2017年苏迪曼杯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的比赛中,某次羽毛球的运动路线可以看作是抛物线cbx x ++-=241y 的一部分(如图),其中出球点B 离地面O 点的距离是1 m ,球落地点A 到O 点的距离是4m .(1)羽毛球在最高处时,离地面的高度为多少米?(2)距离O 点1.6 m 处是球网,网高1.53 m ,该羽毛球能过网吗?五年中考全练 一、选择题 1.(2015浙江金华中考,8,★☆☆)如图②是图①中拱形大桥的示意图,桥拱与桥面的交点为O ,B ,以点O 为原点,水平直线OB 为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桥的拱形可近似看成抛物线16)80(4001y 2+--=x ,桥拱与桥墩AC 的交点C 恰好在水面,且AC ⊥x 轴,若OA= 10米,则桥面离水面的高度AC 为 ( )图① 图②A.40916米 B.417米 C.40716米 D.415米二、解答题 2.(2018浙江衢州中考.23.★★☆)某游乐园有一个直径为16米的圆形喷水池,喷水池的周边有一圈喷水头,喷出的水柱为抛物线,在距水池中心3米处达到最高,高度为5米,且各方向喷出的水柱恰好在喷水池中心的装饰物处汇合.如图所示,以水平方向为x 轴,喷水池中心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1)求水柱所在抛物线(第一象限部分)的函数表达式;(2)王师傅在喷水池内维修设备期间,喷水管意外喷水,为了不被淋湿,身高1.8米的王师傅站立时必须在离水池中心多少米以内?(3)经检修评估,游乐园决定对喷水设施做如下设计改进:在喷出水柱的形状不变的前提下,把水池的直径扩大到32米,各方向喷出的水柱仍在喷水池中心保留的原装饰物(高度不变)处汇合,请探究扩建改造后喷水池水柱的最大高度.3.(2017浙江金华中考,21,★★☆)甲、乙两人进行羽毛球比赛,羽毛球飞行的路线为抛物线的一部分,如图,甲在O 点正上方1 m 的P 处发出一球,羽毛球飞行的高度y( m)与水平距离x(m)之间满足函数表达式y=a (x-4)²+h ,已知点O 与球网的水平距离为5m ,球网的高度为1.55 m .(1)当241a -=时,①求h 的值;②通过计算判断此球能否过网;(2)若甲发球过网后,羽毛球飞行到与点P 的水平距离为7m ,离地面的高度为512m 的Q 处时,乙扣球成功,求a 的值.核心素养全练(2016浙江衢州中考)已知二次函数y=x ²+x 的图象如图所示.(1)根据方程的根与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将方程x ²+x=1的根在图上近似地表示出来(描点),并观察图象,写出方程x ²+x=1的根(精确到0.1); (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观察图象,写出自变量x 取值在什么范围时,一次函数的值小于二次函数y=x ²+x 的值;(3)点P 是坐标平面上的一点,并在网格的格点上.请选择一种适当的平移方法,使平移后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落在P 点上,写出平移后二次函数图象的函数表达式,并判断点P 是否在函数的图象上,请说明理由.第2课时 球类运动路线及桥拱问题 基础闯关全练 1.解析 (1)不能.以点O 为原点,直线AB 为x 轴,直线OM 为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则M(0,5),B(2,0),C(1,0),D ⎪⎭⎫⎝⎛023,, 设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 = ax ²+k(a ≠0), ∵抛物线过点M 和点B ,∴k=5,45a -=,∴抛物线的表达式为545y 2+-=x ,∴当x=1时,415y =;当23x =时,1635y =, ∴⎪⎭⎫ ⎝⎛4151P ,,⎪⎭⎫⎝⎛163523Q ,在抛物线上.当竖直摆放5个圆柱形桶时,桶高为235103=⨯米, ∵41523<且163523< ∴网球不能落入桶内.(2)设竖直摆放圆柱形桶m 个时网球可以落入桶内,由题意得415m 1031635≤≤,解得2112m 2477≤≤, ∵m 为整数,∴m 的值为8,9,10,11,12,∴当竖直摆放圆柱形桶8,9,10,11,12个时,网球均可以落入桶内. 2.答案 ()424-解析 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则点C(0,2),A (-2,0),设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ax ²+2(a ≠0),把A (-2,0)代入得21a -=,即221y 2+-=x ,令y=-2,得2x 2122+-=-,解得22x ±=,所以水面宽度比原先的宽度增加了()424-米.3.解析 以拱门所在平面与地面的交线为x 轴,以拱门的对称轴为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D 、E 为铁环所在位置.则 A(-4,0),B(4,0),D(-3,4),E(3,4).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ax ²+c(a ≠0), ∵A (-4,0),D( -3,4)在抛物线上,∴⎩⎨⎧=+=+.49.0a 16c a c 解得∴76474y 2+-=x ,∴当x=0时,764y =, ∴764OC =,即校门的高为764米. 4.D ∵由题中表格可以得出当x=-1或x=3时,y=-5,可以得出此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x=1,顶点坐标为(1,3),∴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 x-1) ²+3,将(0,1)代入得1=a+3,解得a=-2,∴y=-2(x-1)²+3,∵a <0,∴抛物线开口向下,故A 错误;∵y=-2(x-1)²+3= -2x ²+4x+1,其图象与y 轴的交点坐标为(0,1),故抛物线与y 轴交于正半轴,故B 错误;∵当x=4时,y= -15<0,故C 错误;令-2x ²+4x+1=0,△=16 -4×(-2)×1= 24>0,∴此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且正根在2和3之间,故选D .5.解析(1)由图象可知,方程ax ²+bx+c=0的两个根为x ₁=1,x ₂=3. (2)由图象可知,不等式ax ²+bx+c >0的解集为1<x <3.(3)由图象可知,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为x >2.(4)方程ax ²+bx+c=k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即直线y=k 与函数y= ax ²+bx+c 的图象有两个交点.观察图象可知,当k <2时,此情况成立, 故k 的取值范围是k <2. 能力提升全练1.B ∵y=x ²-3x+2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23x =,∵1>0,∴当23x >时,y 随x 增大而增大,∵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23x -=,∵1>0,∴当23x ->时,y 随x 增大而增大,∴当x >2时,y 随x 增大而增大,故①正确;此函数图象有一条对称轴(y 轴),故②错误;∵抛物线y= x²-3x+2的顶点坐标为⎪⎭⎫ ⎝⎛-4123,,抛物线y=x ²+3x+2的顶点坐标为⎪⎭⎫⎝⎛--4123,,∴函数图象中两个最低点之间的距离为32323=⎪⎭⎫⎝⎛--,故③正确;由x ²-3x+2=0解得x=1或x=2,由x ²+3x+2=0解得x=-1或x=-2,∴当x ²-3|x|+2<0时,x 的取值范围是-2<x <-1或1<x <2,故④正确,故选B . 2.答案 6解析 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抛物线的顶点为点C ,过C 作CN ⊥AB 于点N ,矩形MDEF 的边MF 交CN 于点K.∵抛物线的顶点到AB 边的距离为25 cm ,且AB= 20 cm ,∴此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C( 10,25),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A(0,0),B( 20,0), ∴可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 (x-10)²+25(a ≠0), ∴0= 100a+25,解得41a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5)10(41y 2+--=x ,由题意知,当截得的铁皮中有一块是正方形时,该正方形的边长一定是4 cm .∴当四边形DEFM 是正方形时,DE=EF=MF=DM=4 cm , ∴M 点的横坐标为AN-MK= 10-2=8,将x=8代入25)10(41y 2+--=x ,得y=24,∴KN= 24 cm ,∵24÷4=6,∴这块正方形铁皮是第6块.3.解析 (1)∵0101>,∴抛物线的顶点为最低点, ∵57)4(101354101y 22+-=+-=x x x , ∴绳子最低点离地面的距离为57米.(2)由(1)可知,对称轴为直线x=4,则BD=8米, 令x=0,得y=3,∴A(0,3),C(8,3),由题意可得,抛物线F ₁的顶点坐标为(2,1.8), 设F ₁的解析式为y=a (x-2)²+1.8(a ≠0), 将(0,3)代入得4a+1.8=3,解得a= 0.3. ∴抛物线F ₁的解析式为y=0.3(x-2)²+1.8, 当x=3时,y=0.3×1+1.8=2.1, ∴MN 的长度为2.1米. (3)∵MN=DC=3米,∴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抛物线F ₂的顶点在线段ND 的垂直平分线上,∴抛物线F ₂的顶点坐标为⎪⎭⎫ ⎝⎛+k ,4m 21, ∴抛物线F ₂的解析式为k m x +--=2)421(41y ,把C(8,3)代入得34218412=+⎪⎭⎫⎝⎛--k m ,解得3)214(41k 2+--=m ,∴3)8(161k 2+--=m ,∴k 是关于m 的二次函数,又∵m <8,∴k 随m 的增大而增大,∴当k=2时,238-m 1612=+-)(,解得m ₁=4,m ₂=12(不符合题意,舍去),当k= 2.5时,5.238-m 1612=+-)(,解得228m 1-=,228m 2+=(不符合题意,舍去), ∴m 的取值范围是228m 4-≤≤. 三年模拟全练一、选择题1.C 当y=0时,91098x 9202++-=x ,解得x ₁=-1(舍去),x ₂=5.故羽毛球飞出的水平距离为5 m.二、填空题2.答案x <-2或x >8解析 由题图可以看出,当x <-2或x >8时,二次函数的图象在一次函数图象的上方,∴能使y ₁>y ₂ 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是x <-2或x >8. 3.答案 58解析 由题意可知,E 、F 两点的纵坐标均为8.把y=8代入10401y 2+-=x ,得54x ±=,∴两盏灯的水平距离为58米. 三、解答题4.解析 (1)将A(4,0),B(0,1)代入c bx x ++-=241y ,可得43b =,c=1,故14341y 2++-=x x . 则16254ac 42=-a b . ∴羽毛球在最高处时,离地面的高度为1625米.(2)当x=1.6时,y=1.56>1.53,故该羽毛球能过网. 五年中考全练 一、选择题1.B ∵AC ⊥x 轴,OA= 10米,∴点C 的横坐标为-10,当x=-10时,,∴⎪⎭⎫ ⎝⎛--41710C ,.∴桥面离水面的高度AC 为417米,故选B .二、解答题2.解析 (1)设水柱所在抛物线(第一象限部分)的函数表达式为y=a (x-3)²+5(a ≠0), 将(8,0)代入y=a (x-3)²+5,得25a+5=0. 解得51a -=∴水柱所在抛物线(第一象限部分)的函数表达式为)80(5)3(512<<+--=x x y . (2)当y= 1.8时,8.153x 512=+--)(,解得x ₁=-1(舍),x ₂=7,∴为了不被淋湿,身高1.8米的王师傅站立时必须在离水池中心7米以内.(3)当x=0时,5165)30(51y 2=+--=. 设改造后水柱所在抛物线(第一象限部分)的函数表达式为51651y 2++-=bx x ∵该函数图象过点(16,0),∴516b 16165102++⨯-=,解得b=3, ∴改造后水柱所在抛物线(第一象限部分)的函数表达式为20289)215(51516351y 22+--=++-=x x x . ∴扩建改造后喷水池水柱的最大高度为20289米.3.解析 (1)①当241a -=时,hx +--=2)4(241y , 将点P(0,1)带入,得1h 16241=+⨯-,解得35h =. ②由①可得35)4(241y 2+--=x . 把x=5代入35)4(241y 2+--=x ,得625.135)45(241y 2=+-⨯-=,∵1.625>1.55,∴此球能过网。
二次函数的应用教学教案第一章: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1.1 教学目标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如开口方向、顶点坐标等。
掌握二次函数的增减性和对称性。
能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
1.2 教学内容二次函数的标准形式:y = ax^2 + bx + c二次函数的图像: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称轴二次函数的增减性:a的正负与开口方向的关系二次函数的对称性:对称轴和顶点的性质1.3 教学活动引入二次函数图像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和描述。
引导学生通过变换二次函数的系数来分析开口方向、顶点坐标等。
运用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二次函数的增减性和对称性解决问题。
1.4 教学资源二次函数图像的示例图片实际问题情境的案例1.5 教学评估通过练习题让学生绘制二次函数的图像,并分析其性质。
提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并进行评估。
第二章:二次函数的顶点公式2.1 教学目标掌握二次函数的顶点公式:y = a(x h)^2 + k能够通过顶点公式求解二次函数的顶点和对称轴。
2.2 教学内容二次函数的顶点公式及其意义顶点公式与标准形式的关系通过顶点公式求解二次函数的顶点和对称轴2.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情境,发现二次函数的顶点公式。
解释顶点公式与标准形式的关系,并引导学生如何使用。
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应用顶点公式求解二次函数的顶点和对称轴。
2.4 教学资源实际问题情境的案例二次函数的顶点公式的示例图片2.5 教学评估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应用顶点公式求解二次函数的顶点和对称轴,并进行评估。
第三章:二次函数的根与解析式3.1 教学目标了解二次函数的根与解析式的关系。
能够通过解析式求解二次函数的根。
3.2 教学内容二次函数的根的定义和性质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与根的关系通过解析式求解二次函数的根3.3 教学活动引入二次函数的根的概念,并通过实际例子解释其性质。
引导学生通过解析式来求解二次函数的根。
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应用解析式求解二次函数的根。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1.4 二次函数的应用》教案2一. 教材分析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1.4 二次函数的应用》是学生在学习了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之后,进一步探究二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二次函数在几何中的应用和二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两个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二次函数的实际意义,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对二次函数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对于如何将二次函数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二次函数在几何中的应用,如圆的方程、抛物线的性质等。
2.掌握二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物体运动、最优化问题等。
3.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二次函数在几何中的应用和二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如何将二次函数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在实际中的应用。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际问题,如物体运动、最优化问题等。
2.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图片、视频等。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抛出一个实际问题,如“一个物体从地面抛出,上升到最高点后再下降,求物体的最大高度”,引发学生的思考。
引导学生回顾二次函数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与二次函数相关的实际问题,如物体运动、最优化问题等。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其中的二次函数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