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计划成本核算教材
- 格式:ppt
- 大小:400.50 KB
- 文档页数:31
材料计划成本核算材料计划成本核算指的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的成本核算和管理。
通过材料计划成本核算,企业能够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盈利最大化。
本文将从材料计划的制定、成本核算的方法和应用以及材料计划成本核算的优势和局限性来进行详细阐述。
材料计划的制定是材料计划成本核算的基础。
首先,企业需要确定生产需求,即确定需要生产的产品数量和质量要求。
基于产品需求,企业能够准确地计算出需要的原材料种类和数量。
其次,企业需要考虑材料的供应情况,包括供应商、交货时间和价格等因素。
最后,企业需要制定在生产过程中的材料使用计划,包括材料的采购时间、采购数量和采购价格等。
通过制定材料计划,企业能够合理安排材料的供应和使用,确保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出现材料短缺或浪费现象。
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包括标准成本法、直接成本法和间接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指依据标准成本制定材料计划,并以标准成本为基础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
标准成本由标准数量和标准价格组成。
通过与实际成本进行对比,企业能够发现成本偏差和浪费,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成本控制。
直接成本法是指将材料的实际购入成本直接分配到相应的产品上进行成本核算。
这种方法更简单直观,但对于间接材料或其他间接成本的核算存在一定的困难。
间接成本法是指将材料的实际购入成本按照一定的分配基准分配到各个产品或成本中心,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
这种方法适用于复杂的生产过程,能够更准确地分摊材料成本。
材料计划成本核算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企业能够通过材料计划成本核算确定产品的成本,从而进行合理定价和市场竞争。
其次,企业能够通过核算出材料的实际使用情况,发现材料的浪费和盗窃现象,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材料的管理和控制。
再次,企业能够根据材料计划成本核算结果,优化供应链管理,减少库存和延迟交货的风险。
最后,通过对材料计划成本的核算和分析,企业能够发现成本偏差和浪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成本控制,提高经济效益。
2015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内部资料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 资 产知识点:原材料(2)——采用计划成本核算● 详细描述:1.设置的科目:材料采购、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
“材料采购”科目借方登记采购材料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
借方大于贷方表示超支,从本科目贷方转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贷方大于借方表示节约,从本科目借方转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贷方;期末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在途材料的采购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反映企业已入库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方登记超支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原材料实际成本=“原材料”科目借方余额+“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余额(或-“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贷方余额)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其他业务成本或借:其他业务成本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其他业务成本2.★账务处理(1)购入材料货款已经支付,同时材料验收入库。
【★例题·计算题】甲公司购入L材料一批,专用发票上记载的货款为3 000 000元,增值税税额510 000元,发票账单已收到,计划成本为3 200 000元,已验收入库,全部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
甲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正确答案』借:材料采购——L1材料 3 0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0 000贷:银行存款 3 510 000(2)发出材料【★例题·计算题】甲公司根据 “发料凭证汇总表”的记录,某月L材料的消耗(计划成本)为:基本生产车间领用2 000 000元,辅助生产车间领用600 000元,车间管理部门领用250 0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领用50 000元。
甲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正确答案』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车间 2 000 000 ——辅助生产车间 600 000 制造费用 250 000 管理费用 50 000贷:原材料——L材料 2 900 000企业日常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发出的材料成本应有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进行结转。
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材料成本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盈利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对材料按计划成本进行核算,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的概念、核算方法和核算过程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的概念。
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是指根据企业制定的材料计划和标准成本,对实际材料消耗进行核算,以便于及时发现材料使用中的偏差,并进行成本控制和经营决策。
通过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可以帮助企业及时了解材料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其次,我们来介绍一下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的方法。
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的方法主要包括实际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估计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是以实际发生的材料成本作为核算依据,能够反映实际情况,但是在核算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较高。
标准成本法是以事先确定的标准成本作为核算依据,能够提高核算效率,但是标准成本的确定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不够灵活。
估计成本法是以估计值作为核算依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简化核算过程,但是准确性较差。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核算方法进行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
最后,我们来谈谈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的具体过程。
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的具体过程包括材料计划编制、标准成本确定、实际消耗核算和偏差分析等环节。
首先,企业需要根据生产经营计划编制材料计划,确定材料的种类、数量和质量等指标。
然后,根据材料计划确定材料的标准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和间接材料成本。
接下来,企业需要对实际材料消耗进行核算,包括实际材料用量和实际材料成本。
最后,企业需要进行偏差分析,找出偏差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综上所述,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是企业经营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盈利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
企业应该重视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工作,选择合适的核算方法,严格按照核算过程进行操作,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计划成本法下原材料的核算计划成本法是一种以计划成本为基础,完成后以实际费用与计划费用的差异来进行成本核算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既能预测成本,又能正确反映实际成本。
原材料是制造产品中必须用到的重要成本组成部分,因此,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原材料的成本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计划成本法下原材料的核算方法。
一、计划成本的确定计划成本是指依照某种基准制定出来的在一定时期内,按照一定的量和价格,所需付出的经济代价。
对于原材料成本的计划,首先需要确定原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和价格。
可以通过市场价格的调查,或者通过历史数据的分析来确定原材料的价格。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物价的波动等因素,合理地估计出原材料价格的趋势和变化。
二、实际材料成本的计算实际材料成本是指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采购所需的原材料数量和价格的总和。
基本上,实际材料成本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实际采购原材料的数量和价格,二是原材料的运输和储存费用。
1. 实际采购的原材料数量和价格在实际采购原材料时,需要考虑到原材料的实际需求以及供应商提供的实际价格。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采购方式、采购期限、信用等因素。
在实际采购中,还需要注意及时更新原材料价格的信息,以及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以获得更好的优惠价格。
2. 原材料的运输和储存费用采购原材料后,还需要进行运输和储存。
在采购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这些附加成本的影响。
这些成本包括运输费用、仓储费用以及保险费用等。
这些费用应该合理分配,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计算和核算。
三、差异分析差异分析是计划成本法下评价成本管控的重要方法。
差异分析的基本思路是:通过比较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差异,查找出问题所在,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在原材料成本的差异分析中,需要分别分析采购量、采购价格、运输储存费用等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它们的原因。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差异分析:1. 比较实际采购数量和计划采购数量的差异,分析其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计划成本法核算计划成本法是指从材料的收发凭证到明细账、总账上都以计划成本加以计量。
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单独通过专设的“材料成本差异”组织核算,在会计期末,采用一定的方法将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和期末结存的存货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1.先制定各种存货的计划成本目录;2.收到存货时,按照计划单价计算出收入存货的计划成本,并按照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作为“材料成本差异”分类登记;涉及的公式:(1)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计划单价×实际入库的数量(2)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材料成本差异额=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0,超支差异<0, 节约差异3.平时领用存货都按照计划成本计算,月终再分摊差异,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涉及的公式: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发出材料的数量×计划单价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额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额=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材料成本差异率=差异额/计划成本=(期初存货的差异额+本期收入存货的差异额)/(期初存货的计划成本+本期收入存货的计划成本)(注意:超支差异额用正数,节约差异额用负数表示)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例1.教材210页例10-4,某企业2007年5月初结存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50000元,本月收入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0000元,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为80000元,原材料成本差异的月初数为1000元(超支),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为2000元(超支)。
材料成本差异率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为多少?【解析】材料成本差异率=【(1000+2000)÷(50000+100000)】×100%=2%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80000×2%=1600元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80000+1600=81600元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50000+100000-80000)+(50000+100000-80000)×2%=71400元[应用举例]例2.某企业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30000元,成本差异为超支200元;本月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为70000元,成本差异为节约700元。
第13讲计划成本法下材料发出的核算3.材料发出的核算【例2-53、54】乙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月初结存L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0万元,成本差异为超支3.074万元。
当月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为320万元,节约差异为20万元。
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当月L材料的消耗(计划成本)为:基本生产车间领用200万元,辅助生产车间领用60万元,车间管理部门领用25万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领用5万元。
(1)发出材料的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200——辅助生产成本60制造费用25管理费用 5贷:原材料——L材料290(计划成本)(2)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差异率=(3.074-20)/(100+320)×100%=-4.03%(先写正负号、表明差异方向)(3)结转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290×(-4.03%)=-11.687 借:材料成本差异——L材料11.687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8.06[200×4.03%]——辅助生产成本 2.418[60×4.03%]制造费用 1.007 5[25×4.03%]管理费用0.201 5[5×4.03%]企业日常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发出材料的成本应由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应当按期(月)分摊,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计算。
经典考题考法:1.计算发出实际成本或库存的实际成本(2016单)(2018单3)(2019单)2.结转发出材料成本差异的时间?(2016单)(2019单)【单选题】(2019年)某企业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为26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60万元;当月购入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150万元,计划成本为140万元,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00万元。
当月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为()万元。
A.125B.200C.250D.175『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材料成本差异率=(-60+10)/(260+140)×100%=-12.5%;领用材料实际成本=200×(1-12.5%)=175(万元);结存材料实际成本=260-60+150-175=175(万元)。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说课稿一、说教材1. 本课程内容位于会计专业教材的《成本会计》中,是会计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企业需要对原材料进行核算。
在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的情况下,需要将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相结合,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掌握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材料采购、入库、出库等环节的成本计算,以及如何编制相关的会计凭证和报表。
二、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材料采购、入库、出库等环节的成本计算,以及如何编制相关的会计凭证和报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 本课程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其应用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简单的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的案例,引起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知识讲解:系统讲解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材料采购、入库、出库等环节的成本计算,以及如何编制相关的会计凭证和报表。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几个典型的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的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他们亲自完成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的整个过程,培养其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五、说课后作业与拓展1.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关于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其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