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评分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104.50 KB
- 文档页数:7
附件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重点专科中期评估评分标准(现场评估部分)一、住院病案(一)中医优势病种病案(45分)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分细则分值1、优势病种(建设监测中3个住院最有优势的病种)居收治住院病种前列。
从病案室近1年归档病案中随机抽取30份病案,检查是否含有优势病种病案。
无优势病种病案,每少一个病种扣5分。
102、执行诊疗方案,主病或主证采用中医治疗方法。
按照重点专科建设监测填报的3个本专科中医治疗最有优势的病种,从病案室近1年归档病案中抽取6份优势病种病案及4份非优势病种病案;必要时专家现场电话追踪患者,了解治疗及预后情况。
未执行诊疗方案,即基本的诊断、治疗思路、方法和技术应用与诊疗方案不符,每份病历扣0.8分;部分执行,酌情扣分(每份病历最多扣0.8分)。
(此项指标仅限于优势病种病案,非优势病种病案此项内容不考察)53、诊断明确,依据充分,病名规范。
诊断不明确、依据不充分,中西医病名不规范,每处扣0.1分(每份病历最多扣0.3分)。
34、首次病程记录四诊资料完整,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诊疗计划充分反映中医辨证思维理念。
首次病程记录中四诊资料不完整,酌情扣分;症状、舌脉未按中医辨证要求描述,不足以支撑辨证分型,酌情扣分;辨证分析不准确,酌情扣分。
(每份病历最多扣1分)105、上级医师正确指导下级医师开展中医诊疗活动,中医内涵丰富。
查房记录中无上级医师辨证分析与治疗法则、处方,每处扣0.5分;无用药要点讲解记录,每处扣0.5分;对下级医师的诊疗缺陷未及时纠正,每处扣0.5分。
(每份病历最多扣0.5分)56、中医理法方药一致。
中医理法方药不一致,每份病历扣0.5分。
57、合理使用中医非药物疗法。
使用中医非药物疗法不合理,酌情扣分。
(每份病历最多扣0.4分)48、辨证使用中成药。
使用中成药不辨证,每份病历扣0.3分;辨证不准确或使用不合理,酌情扣分(每份病历最多扣0.3分)。
3(二)疑难病例病案(20分)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分细则分值1、疑难病例数。
重点专科评分标准(总11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云南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分标准重症医学科(试行)一、《重症医学科评价标准与评分细则》总分值为1000分,分为:重症医学科组织管理(180分),病房布局(150分),人员配备(80分),设备设施(150分),医疗质量控制(150分),患者管理(40分),护理质量控制(100分),医院感染管理(100分),制度落实(50分)。
二、申报云南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所在医院为二级及以上医院,认真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各项任务;2.所在医院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开展患者预约诊疗服务,并推行单病种管理;3.所在医院认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并取得明显效果;4.专科整体实力强,医疗技术水平高,医疗安全保障好;5.专科积极实施临床路径管理;6.专科病房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
三、标准中的相关技术指标,指评估时前三年的数据;如无特别注明,除人员队伍为申报时的情况外,均指评估时上一年度的数据。
四、标准中部分指标内容可累积计分,但最后得分不超过标准分。
五、学科带头人是指具有高级职称、临床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带动学科持续发展和梯队建设的专科负责人。
六、学科骨干是指在专科内某一专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学术和技术水平、作为学科带头人后备力量的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
七、本标准中涉及的人员是指人事关系或执业地点在所在医院的人员。
其中聘用人员是指在本单位执业注册并履行职责1年以上、年工作时间8个月以上的人员。
八、本标准中所指论文(包括SCI论文、中文期刊论文等)、科研项目或课题、科研成果等,均指临床应用方面的论文、项目、课题或成果。
45678910111213。
第四章(110 分)评评价则分值4.1以达到 4.1.个中。
不达标,不得分。
等定要求。
( 15 分)4.1分。
4.1.3 参照《中医医准》要 备,不得疗床备床工作需要, 扣 2 分。
3 需要。
4.1. 的比例≥ 料。
的比70%人以团体任 例,每准 5 个百分点, 扣 1 分; 3 人不符合要求,扣 1 分。
4.1.5 数据及中医住院阅料。
未按要报送相关数据, 不得分; 3数、完整、准确。
数不符合要求,酌情扣分(最 少扣 1 分)。
4.2 制发 4.2.1 按照要求阅料。
未划,不得分; 划、 势及提高中医专划内容不完整,酌情扣分(最少扣 0.5 分);缺少制定过效的体措施。
确定 程的据的料,扣 1 分。
势具的 4.2.2 制定年度科审周期料。
未制势。
( 8 分) 分;划内容不完整展规划不相符, 酌情扣分(最少扣 0.5 分); 2划,酌情扣分(最少扣 扣 1 分)。
4.2.3 制挥势和提高 周期料,并未制定具体措施,不得分;措施未落效的具体措施 (在年度工作措施计划中)。
分(最少扣 0.5 分)。
4.2.4 确定的优势病种应具有明显的中医药特查阅相关资料。
未确定优势病种,不得分;确定的优色优势,中医临床疗效突出。
势病种达不到收治病种前列,每个病种扣 1 分;确定的病种中医药特色优 2势不明显,疗效不突出,酌情扣分(每个病种最少扣0.5 分,最多扣 1 分)。
4.3 中医类别执业医师门诊 4.3.1 中医类别执业医师门诊诊疗行为规范,体现场考查 3 名门诊医师诊治专科当日门诊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不得诊疗行为规范,体现中医理现中医理念和思路。
至少 5 名以上患者的过程。
少于 3 人,每少 1 人,扣 2 分;每少念和思维,中医优势病种服1 位患者,扣 1 分;医师在诊疗活动务量逐年增加。
(10 分)中未采用中医四诊,每个病人扣 1 分;未体现中医理念和思维,酌情扣分(每个病人最多扣 1 分);四诊资料收集不完整,不足以支撑辨证分型,酌情扣分;辨证分析不正确,酌情扣分(每5个病人最多扣 1 分);主病或主症未采用中医治疗方法,每个病人扣 1 分;理法方药不一致,每个病人扣 1 分;使用中成药不辨证,每个病人扣0.5分;辨证不正确或使用不合理,酌情扣分;使用中医非药物疗法不合理,酌情扣分(每个病人最多扣0.5 分)。
中医重点专科项目建设评审验收细则一、背景介绍中医重点专科(专病)项目建设是指在中医这一传统医学领域内,重点建设和发展其中一特定疾病或疾病群体的专科诊疗服务体系,以提供更加针对性和专业化的医疗服务。
评审验收是对中医重点专科(专病)项目建设情况的全面审核和评估,旨在确保项目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评审验收要点1.项目目标和定位:明确项目的发展目标和定位,具体阐述项目对应的疾病或疾病群体,确保项目建设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建设方案:详细描述项目的建设方案,包括诊疗流程、专科人员配置、设施设备建设等方面,确保项目能够有效开展。
3.专科人员队伍:评估项目专科人员的数量、专业背景和专业能力,确保队伍人员能够胜任相关工作。
4.诊疗设施和设备:评估项目的诊疗设施和设备,包括现有设施和设备的使用情况,以及后续规划和投入的设施和设备。
5.项目运行管理:考察项目的运行管理制度和规范,包括病历管理、医疗质量管理、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确保项目能够规范运行。
6.项目效果评估:对项目的效果进行评估,包括患者满意度、治疗效果评价等,以及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评估。
8.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项目的盈利能力、人才培养和引进等方面。
三、评审验收过程1.提交评审材料:项目负责人需要准备项目的相关材料,包括项目建设方案、人员队伍情况、设施设备清单、运行管理制度等,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评审。
2.评审专家评估:评审专家根据评审要点对项目材料进行评估,包括对项目目标和定位、建设方案、专科人员队伍、诊疗设施和设备、项目运行管理、项目效果评估、经费支持和管理、项目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评估和打分,并提供评估报告。
3.评审反馈和意见整理:评审专家根据评审结果,提供评审反馈和意见整理,包括对项目的优势和不足之处进行指导,提出项目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4.验收会议和验收意见:组织验收会议,将评审意见与项目负责人进行交流和沟通,确定最终的验收意见,以便确定项目的继续发展或调整。
云南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管理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12.01.05•【字号】云南省农业厅公告第1号•【施行日期】2012.04.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云南省农业厅公告(第1号)《云南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管理规定》已经2011年11月4日云南省卫生厅厅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4月1日起施行。
云南省农业厅二〇一二年一月五日云南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本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的评审、建设与管理,促进医疗技术发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增强医疗服务能力,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等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是省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省医疗卫生发展需求,组织专家评估产生的,代表本省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具有医疗能力强、医疗质量高、管理规范等特点的医疗专科;在临床医疗服务体系中居于技术核心地位,也是本省医疗质量管理、人才培养和技术推广的基地。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本省三级医院。
第四条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依据卫生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设定。
主要包括二、三级临床科目、部分一级临床科目以及少数与临床医学相关的科目。
第五条省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的评审、确认、管理和考核工作。
州(市)卫生行政部门协助省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的申报、建设与监管工作。
获评的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应当制定专科建设与发展计划,并组织落实。
获评的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应当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保持学术、技术和管理水平的省内先进地位,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并带动本院其它专科以及本省本专科的共同发展。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六条省卫生行政部门成立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评审专家库及评审监察组。
第七条委员会主任由省卫生行政部门领导担任,副主任由省卫生行政部门医政机构负责人担任,委员由省卫生行政部门相关处室负责人、省级医疗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负责人、相关学(协)会负责人、医疗管理及医学专家等担任。
省重点中医专科建设项目建设标准与验收评分附件2:省级重点中医药专业建设项目建设标准及验收评分规则基本建设200分1。
组织与领导2。
医学伦理3。
床位数4张。
领导重视设备配备的检查内容,指定专人负责,有发展规划和实施细则,有良好的医德医风,住院和门诊病人的调查满意度高于95%,床位数不低于医院床位总数的5%。
共享专用诊疗设备能满足临床业务工作要求,配置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实施两种以上单病种质量管理,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完善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措施,评分30202230分。
有计划或未采取措施扣5分,每减少5%扣5分,最多扣20分,每减少1%扣5分。
检查方法是查阅院长办公会议记录及相关文件资料,现场发放调查表,查阅医务部病人满意度调查表,结合现场检查,核对医院相关资料登记情况。
评分设备在施工期间不能满足医院和专业要求的,扣15分;诊断和处理设备清单达不到省内先进水位,经现场检查,扣10分,未实施单病种质量管理扣15分;相关疾病病案未反映管理内容的,扣10分。
未建立质量控制体系扣10分;质量管理不完善扣5分;没有成本控制措施扣5分,每降低1%扣5分。
检查施工期间的质量管理文件和单项疾病病历,以及针对各环节问题所采取措施的文件和资料。
检查施工期间医院人事部门的档案,检查相关文件和资料。
5.质量管理406人员结构和梯队建设医师职称结构:高级比例应占20%以上。
30医师教育结构:本科教育应占30%以上。
307.学科带头人未满60岁,具有高级职称。
他是该协会省级以上专门委员会成员。
在建设期内,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省市级科研成果或课题,未担任省协会专业委员会委员的,扣20分,每缺一项扣10分省重点中医专科建设项目建设标准与验收评分细则项目1医疗工作300分。
全省中医院同科室门诊量检查内容较高,评分逐年提高。
评价标准考核方法得分不逐年增加(施工开始时、施工结束时),扣20分;工期结束未达到施工计划目标,每降低1%扣1分。
省级医学重点专科评估评分标准
附件三:一级特色专科医院评估标准
一级特色专科医院评估标准
说明
第一局部一类指标
此局部共有一类指标六条,被评估医院必须全部达标,才能进入二类指标的评估程序。
〔注:没有设置产房的相应达标指标不作要求。
〕
第二局部二类指标
此局部共有二类指标十三条,其中十条带*号的必须达标,三条不带*号的为参考达标指标,必须至少两条达标,才能进入三类指标的评估程序。
第三局部三类指标
此局部共有五大类综合考评指标,分别赋予不同的分值,总分合计1000分。
被评估单位必须
最终总得分900分以上,且临床科室、护理管理、医技科室技术水平各工程得分率必须分别到达应得分值的90%以上,方可具备一级特色专科医院资格。
一级特色专科评估医院一类指标
是否达标:是□
一级特色专科医院评估二类指标
一级专科医院评估三类指标。
云南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分标准
临床药学(试行)
一、本标准分五个部分,实行量化千分制,其中“基础条件”占130分,“临床药学技术队伍”占170分,“药学服务能力与水平”占390分,“药学服务质量状况”占210分,“科研与教学”占100分。
二、标准中的相关技术指标,如无特别注明,均指评估时上一年度的数据。
三、标准中部分指标内容可累积计分,但最后得分不得超过标准分。
四、学科带头人是指具有高等学校药学专业或者临床药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及本专业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在临床药学某一专业技术领域有较高造诣,临床药学实践工作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带动临床药学学科持续发展和人才梯队建设的专科负责人。
五、学科骨干是指具有高等学校药学专业或者临床药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及本专业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在本学科某一专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学术和技术水平、是学科带头人后备力量的高级技术人才。
六、评估3年内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一票否决:
(一)药学部门负责人中有因药品采购活动违法而被判刑的;
(二)药学部门管理混乱,领导班子严重不团结,药学服务差错造成院内外恶劣影响的;
(三)药学部门无学科带头人,临床药师配备未达到有关法规的相关规定,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严重,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的;
(四)上报材料经查实存在不真实情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