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学第8章124
- 格式:pptx
- 大小:4.28 MB
- 文档页数:12
第八章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病人的护理第四节中暑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或受到烈日暴晒引起体温调节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
根据发病机制不同,中暑分为热射病、热衰竭和热痉挛、日射病4种。
一、临床表现(一)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下活动一定时间后,大量出汗、口渴、头晕头昏、胸闷、全身疲乏,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37.5℃)。
如能及时转移到通风处安静休息,适当补充水盐,短时间可恢复正常。
(二)轻度中暑除上述表现加重外,体温升高到38℃以上,出现面色潮红、皮肤灼热或面色苍白,全身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率增快等周围循环衰竭的早期表现。
如能及时有效治疗,可在数小时内恢复。
(三)重度中暑1.热衰竭(中暑衰竭) 为最常见的类型。
常发生于老年人、产妇及尚未能适应高温气候和环境者。
由于大量出汗导致水、盐丢失,外周血管扩张引起血容量不足。
主要表现皮肤苍白、出冷汗、脉搏细速、血压下降、昏厥或意识模糊,体内多无过量热蓄积,体温基本正常。
2.热痉挛(中暑痉挛) 大量出汗后大量饮水,盐分补充不足,使血中钠、氯浓度降低,病人常感到四肢无力,阵发性肌肉痉挛和疼痛,常呈对称性,以腓肠肌痉挛最为多见,体温多正常。
3.日射病由于烈日暴晒或强烈热辐射作用于头部,病人出现剧烈头痛、头晕、眼花、耳鸣、呕吐、烦躁不安。
严重时可发生昏迷、惊厥。
体温多不升高。
4.热射病(又称中暑高热) 早期表现头疼、头昏、全身乏力、多汗,不久体温迅速升高,可达40℃以上,出现颜面潮红、皮肤干燥无汗、神志渐转模糊、谵妄、昏迷,可伴抽搐,严重者出现休克、脑水肿、肺水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并发症。
本型特点为高热、无汗和昏迷,为严重类型。
例:中暑患者腓肠肌痉挛的原因是A.大量出汗,饮水较多,补盐不足B.大量出汗,失水,失钠,血容量不足C.持续高温,患者年老体弱或有慢性病D.烈日曝晒,引起脑组织充血和水肿E.高温引起患者精神紧张,烦躁不安『正确答案』A二、辅助检查1.热射病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尿常规可见蛋白及管型,血尿素氮、乳酸脱氢酶等增高。
第1章单元测试1、内科护理学是关于认识疾病及其预防和治疗、护理患者、促进康复、增进健康的科学。
它是建立在基础和临床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答案:对2、内科护理学要求护生掌握的“三基”知识,包括答案: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第2章单元测试1、病人,男,18岁,于进食螃蟹后突然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入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首要的治疗方法是?答案:脱离变应原2、病人,女,58岁,哮喘20年,长年吸入激素治疗,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是?答案:声音嘶哑、咽部不适和口腔念珠菌感染3、病人,男,68岁,烟龄50年,COPD10年,晨起咳嗽、咳白色粘痰,护士给予的疾病指导不正确的是?答案:指导病人只能在疾病发作期进行腹式呼吸训练4、病人,男,56岁,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肺内感染,在积极控制感染,使用利尿剂、正性肌力药和血管扩张药后未见明显好转,于今晨出现意识障碍,胡言乱语,护理措施不恰当的是?答案:高流量吸氧5、活动性肺结核用药原则哪项不正确?答案:大量用药第3章单元测试1、右心衰竭时较早出现的临床表现是答案:颈静脉充盈和怒张2、指出下列哪种心律失常是临床最常见的?()答案:B3、二尖瓣狭窄病人最易出现的心律失常是()答案:.房颤4、高血压脑病时最常见的症状是()。
答案:头痛、头晕5、心绞痛病人心前区疼痛的性质多为答案:压榨样痛第4章单元测试1、急性胰腺炎病人腹痛剧烈时可用吗啡止痛,以缓解病人的痛苦。
答案:错2、肝性脑病最早的表现是答案:性格和行为的改变3、下面应用胶体枸橼酸铋(CBS)的叙述错误的是答案:最好在餐后半小时服用4、关于上消化道出血的叙述,错误的是答案:均有黑便和呕血5、下列各项中,提示上消化道出血没有停止的是答案:黑粪变成暗红色、血红蛋白量下降、血压波动、尿素氮持续升高第5章单元测试1、病人,男,35岁,因血尿伴中度水肿2月余就诊,测血压140/90mmHg,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第八章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中毒概述某些物质进入人体后,在一定的条件下,与体液、组织相互作用,损害组织,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及一系列代谢紊乱,称为中毒。
根据接触毒物的剂量和时间不同将中毒分为急、慢性两大类。
一、病因1.职业性中毒在生产过程中与有关毒物密切接触。
2.生活性中毒误食、接触有毒物质,用药过量,自杀或谋杀。
【例题】下列哪一项不是生活中毒的常见原因A.谋害B.自杀C.成瘾D.生产农药时不注意防护E.误服毒物『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生产农药时不注意防护属于职业性中毒。
二、毒物的体内过程1.吸收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及黏膜侵入人体。
2.分布毒物在体内分布于体液和组织中。
3.代谢毒物在体内代谢转化的主要场所是肝脏。
4.排泄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径为肾,其次可经胆道、大肠的黏膜排泄。
三、临床表现1.神经系统神经毒物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脑实质受损,引起急性中毒性脑病。
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出现颅内高压症时,表现为频繁呕吐、瞳孔缩小,呼吸脉搏变慢,血压上升;如有脑疝形成,可出现双侧瞳孔不等大,呼吸衰竭等。
2.呼吸系统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肺水肿。
3.循环系统可出现休克、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等。
4.消化系统消化道是毒物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也是毒物吸收和排泄的主要场所。
5.血液系统可表现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减少、出血。
6.泌尿系统可表现为急性肾衰竭。
7.皮肤黏膜症状因毒物不同可引起不同的皮肤黏膜的发绀、变色。
一氧化碳中毒,皮肤黏膜呈樱桃红色;毒物烧伤可见皮肤呈腐蚀性损害;硝酸烧伤呈黄色等。
8.瞳孔症状阿托品类中毒的病人瞳孔扩大;有机磷农药、吗啡中毒的病人瞳孔缩小。
四、急性中毒的诊治原则:一旦中毒立即有效排毒1.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1)食入性中毒:常用催吐、洗胃、导泻。
洗胃时间一般在服毒后6小时内。
每次注入液量200~250ml,过多可使毒物进入肠内。
导泻目的清除进入肠道毒物,常用硫酸钠或硫酸镁。
第一篇内科护理学第一章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1.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通气量①肺泡通气量(VA):指在吸气时每分钟进入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气量,又称有效通气量②最大通气量:以最快速度和尽可能最深的幅度进行呼吸时所测得的每分通气量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与护理措施病因本病主要是由病毒引起护理措施①适当休息,防止疲劳;②采取呼吸道隔离;③多饮水,做好口腔护理;④警惕并发症;⑤药物护理;⑥适当锻炼,增强体质3.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辅助检查肺功能检查是判断气流受限的主要客观指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诊断、严重程度评价、疾病进展、预后及治疗反应等有重要意义。
4.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概念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组胞、T 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呼吸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常见的环境因素有:①吸入物:如尘螨、花粉、真菌、动物毛屑、二氧化硫、氨气等;②感染:如细菌、病毒、原虫、寄生虫等;③食物:如鱼、虾、蟹、蛋类、牛奶等;④药物:如普奈洛尔、阿司匹林等;⑤气候变化、运动、妊娠等临床表现①症状: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胸闷和咳嗽。
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咳大量白色泡沫痰,发绀等;②体征:广泛哮鸣音,呼气音延长辅助检查①血常规检查;②痰液检查;③呼吸功能检查:最大呼气流量(PEF)及其变异率测定PEF可反映呼吸道通气功能的变化治疗要点①脱离过敏原:是哮喘治疗最有效的方法。
②药物治疗: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是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茶碱类:为黄嘌呤类生物碱,是目前治疗哮喘的有效药物5.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病因慢性支气管、肺疾病是引起肺心病的主要原因,其中,以COPD最多见发病机制肺动脉高压的形成:肺动脉高压形成是肺心病发生的先决条件。
治疗要点①急性加重期慎用镇静剂,镇静剂会抑制呼吸中枢;②控制感染;③氧疗:给予持续低流量、低浓度氧;④控制心力衰竭:对治疗无效的患者可选用利尿剂、强心药及血管扩张剂;⑤控制心律失常6.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护理病因及发病机制支气管-肺组织感染和阻塞:婴幼儿麻疹、支气管肺炎、百日咳等感染是支气管-肺组织感染和阻塞所致的支气管扩张最常见的病因临床表现①慢性咳嗽伴大量脓痰;黄绿色脓痰每天可达数百毫升;②反复咯血辅助检查①痰涂片或细菌培养可发现致病菌;②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诊断7.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的护理概述是由肺炎球菌引起,临床最常见的肺炎类型,居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首位临床表现有寒战、高热呈稽留热、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咳痰。
《内科护理学(第 5 版)》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内科护理学概述第二节内科护理学与护理专业实践的发展第三节成年人的主要健康问题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一、咳嗽与咳痰一、肺源性呼吸困难三、咯血第三节急性呼吸道感染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一、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第四节肺部感染性疾病一、肺炎概述一、肺炎链球菌肺炎三、葡萄球菌肺炎四、其他肺炎第五节肺脓肿第六节支气管扩张症第七节肺结核第八节支气管哮喘第九节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慢性支气管炎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第十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第十一节肺血栓栓塞症第十二节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第十三节胸膜疾病一、胸腔积液一、气胸第十四节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第十五节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一、呼吸衰竭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三、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护理第十六节机械通气一、有创机械通气一、无创机械通气第十七节呼吸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一、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一、胸腔穿刺术第三章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概述第二循系疾病病人常症状体征的理一、心源性呼吸困一、心源性水三、胸痛四、心悸五、心源性厥第三心力衰竭一、慢性心力衰竭一、急性心力衰竭第四心律失常一、性心律失常一、房性心律失常三、房室交界区性心律失常四、室性心律失常五、心阻滞六、心律失常病人的理第五心停与心性猝死第六心瓣膜病一、二尖瓣狭窄一、二尖瓣关不全三、主脉瓣狭窄四、主脉瓣关不全五、心瓣膜病病人的理第七冠状脉粥硬化性心病一、心痛一、心肌梗死第八原性高血⋯⋯第四章消化系疾病病人的理第五章泌尿系疾病病人的理第一概述第二节泌尿系疾病病人常症状体征的理第三节小球疾病概述第四节小球炎第五节病合征第六节尿路感染第七节急性衰竭第八节慢性衰竭第九节血液化治的理第六章血液系疾病病人的理第一概述第二节血液系疾病病人常症状体征的理第三节血第四节出血性疾病第五节白血病第六节淋巴瘤第七节多发性骨髓瘤第八节血液系统常见诊疗技术及护理第七章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第三节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第四节甲状腺疾病第五节肾上腺皮质疾病第六节嗜铬细胞瘤第七节糖尿病第八节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第九节肥胖症第十节痛风第十一节骨质疏松症第八章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风湿性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第三节系统性红斑狼疮第四节强直性脊柱炎第五节类风湿关节炎第六节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第九章传染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传染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第三节病毒感染第四节恙虫病第五节细菌感染第六节钩端螺旋体病第七节原虫感染第八节蠕虫感染第十章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神经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第三节周围神经疾病第四节脊髓疾病第五节脑血管疾病第六节多发性硬化第七节运动障碍疾病第八节发作性疾病第九节肌肉疾病第十节神经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内科护理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昌吉职业技术学院第一章测试1.诊断ARDS必备的检查是()。
参考答案:血气分析2.患者,男性,28岁。
在火灾中吸入毒气后出现呼吸困难,鼻导管吸氧未见好转。
入院后动脉血气分析显示Pa0250mmHg,PaC0255mmHg。
X线:双肺可见密度增高的大片状阴影。
临床诊断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该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
参考答案:机械正压通气3.患者,男,37岁。
因感染性休克入院。
护士在观察病情时,下列哪项症状提示其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可能()参考答案:呼吸困难迅速加重4.患者,男,25岁。
在水库游泳溺水后出现呼吸困难,入院后患者呼吸困难加重,面色发绀,听诊双肺有中小水泡音。
动脉血气分析PaO₂55mmHg,PaCO₂35mmHg。
临床诊断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给予机械通气,最有效的通气方式是()参考答案:呼气末正压通气5.患者男,65岁,支气管扩张。
今日劳作后出现恶心、胸闷,反复咯血,24小时出血量约800ml。
该患者的咯血程度属于()参考答案:大量咯血6.患者男,65岁,支气管扩张。
今日劳作后出现恶心、胸闷,反复咯血,24小时出血量约800ml。
目前患者饮食应()参考答案:禁食7.患者,男,60岁,患右肺中叶支气管扩张。
现患者痰多不易咳出。
该患者可能存在的体征是()参考答案:固定而持久的局限性湿啰音8.患者,男,35岁,3个月来发热、乏力、盗汗、食欲不振。
查体:体重减轻,一般状况尚可。
实验室检查:痰结核分枝杆菌阳性,初步诊断为肺结核收住入院。
医嘱行PPD试验。
PPD试验结果阳性的判定标准为皮肤硬结直径达()参考答案:10~19mm9.患者,男,31岁,2月来出现午后低热、盗汗、乏力、消瘦、食欲不振,近1周高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
痰结核分枝杆菌阳性。
应用链霉素抗结核治疗。
链霉素长期应用可出现的不良反应是()参考答案:眩晕、听力障碍10.患者女,24岁、连续熬夜加班后出现咳嗽、伴发热入院。
第八章 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病人的护理单项选择题1.有机磷农药中毒后出现毒蕈碱样症状的原因是A、交感神经兴奋B、乙酰胆碱持续存在C、锥体束受损D、脊髓前角炎E、农药直接作用参考答案:B【 】本题实际考查了有机磷中毒的发病机制,有机磷农药进入体内后迅速与体内的胆碱酯酶结合,形成磷酰化胆碱酯酶,使胆碱酯酶失去催化乙酰胆碱水解为胆碱和乙酰的能力,造成乙酰胆碱在体内大量积聚,使以乙酰胆碱为介质的胆碱能神经发生功能紊乱而出现一系列症状。
掌握“基础知识-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护理(病因及发病机制)”知识点2.CO中毒时,常最先受损的脏器是A、脑B、肝C、肺D、肾E、胃参考答案:A【 】CO中毒时,脑、心对缺氧最敏感,常最先受损。
掌握“基础知识-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的护理(病因及发病机制)”知识点3.CO中毒时,血中明显增多的血红蛋白是A、碳氧血红蛋白B、高铁血红蛋白C、氧合血红蛋白D、硫化血红蛋白E、还原血红蛋白参考答案:A【 】CO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故碳氧血红蛋白明显增多。
掌握“基础知识-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的护理(病因及发病机制)”知识点4.有机磷农药职业性中毒的原因多是A、误服B、误用C、违反操作规定D、生产设备密闭E、防护完善参考答案:C【 】职业性中毒:多由于生产有机磷农药的生产设备密闭不严或使用中违反操作规定,防护不完善而造成。
掌握“基础知识-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护理(病因及发病机制)”知识点5.下列哪一项不是生活中毒的常见原因D、生产农药时不注意防护E、误服毒物参考答案:D【 】生活性中毒:多由于误服、误用引起;此外还有服毒自杀及谋杀他人而中毒者。
掌握“基础知识-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护理(病因及发病机制)”知识点6.一氧化碳中毒的机制,描述正确的是A、HbCO的解离较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速度快3600倍B、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较HbCO的解离速度快240倍C、O2与血红蛋白亲和力比CO与血红蛋白亲和力大3600倍D、CO与血红蛋白亲和力比O2与血红蛋白亲和力大240倍E、O2与血红蛋白亲和力比CO与血红蛋白亲和力大240倍参考答案:D【 】一氧化碳经呼吸道进入血液,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碳氧血红蛋白(COHb)。
内科护理学重点整理第六章:血液系统1.贫血最常见的原因(尤其是缺铁性贫血)、临床表现 P312(1)原因: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急慢性失血;(缺铁性贫血最常见原因:慢性失血);(2)临床表现:①最常见最早出现是疲乏、困倦、软弱无力;最突出是皮肤黏膜苍白;②神经系统: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严重者晕厥;③呼吸系统:呼吸加快,不同程度呼吸困难,咳嗽咳痰;④心血管:心悸气促,活动后明显加重;⑤消化系统:食欲不振、恶心、胃肠胀气、腹泻便秘、舌炎和口腔黏膜炎;⑥泌尿生殖:夜尿增多;(缺铁性贫血五个特殊方面:贫血伴随①反甲②吞咽困难③异食癖④蓝色巩膜⑤智障)2.ITP的发病机制P338目前多认为血小板相关抗体或抗血小板抗体等自身抗体的形成在ITP的发病中非常重要。
这些抗体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导致出血的发生。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促使血小板破坏增多而导致血小板数目减少,此外还可以引起血小板的功能异常,并可通过损害毛细血管内皮致通透性增加而引发出血。
在肝、脾、骨髓等破坏血小板的主要场所中,以脾脏最为重要。
3.急慢性白血病的根本区别P353:细胞的分化程度。
急性白血病细胞分化停滞在较早的阶段,骨髓和外周血中以原始和早期幼稚细胞为主;慢性白血病细胞分化停滞较晚,骨髓与外周血中多为较成熟的幼稚细胞和成熟细胞。
4.再障的临床表现、如何与白血病鉴别、治疗措施 P323(1)临床表现:进行性贫血、出血、感染,多无肝脾、淋巴结肿大。
(2)与白血病鉴别:(辅导书整理)(3)治疗措施 P326✓支持治疗:①保护措施:预防感染、避免出血、杜绝危险因素、心理护理;✓对症治疗:控制感染、控制出血、纠正贫血、护肝治疗;✓针对不同发病机制的治疗:①免疫抑制剂(虫子学说):抗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环孢素,用于重型;②促进骨髓造血:雄激素(常用药,非重型)、造血生长因子(重型);③造血干细胞移植(种子学说):用于重型。
第一章绪论1第一节内科护理学概述2第二节内科护理学和护理专业实践的发展5第三节成年人的主要健康问题8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12第一节概述13第二节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18一、咳嗽与咳痰18二、肺源性呼吸困难21三、咯血23第三节急性呼吸道感染24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4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26第四节肺部感染性疾病27一、肺炎概述28二、肺炎链球菌肺炎30三、葡萄球菌肺炎32四、其他肺炎33五、肺脓肿37六、肺部感染性疾病病人的护理38第五节支气管扩张症41第六节肺结核45第七节支气管哮喘54第八节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4一、慢性支气管炎64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6第九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73第十节肺血栓栓塞症77第十一节原发性支气管肺癌84第十二节胸膜疾病91一、胸腔积液91二、气胸95第十三节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101第十四节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05一、呼吸衰竭105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09三、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护理112 第十五节呼吸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116一、支气管镜检查术116二、胸膜腔穿刺术·118三、机械通气119第三章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128第一节概述129第二节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134一、心源性呼吸困难134二、心源性水肿·136三、胸痛136四、心悸136五、心源性晕厥136第三节心力衰竭.137一、慢性心力衰竭137二、急性心力衰竭147第四节心律失常149一、窦性心律失常150二、房性心律失常152三、房室交界区性心律失常158四、室性心律失常160五、心脏传导阻滞164六、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167第五节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169第六节心脏瓣膜病173一、二尖瓣狭窄173二、二尖瓣关闭不全175三、主动脉瓣狭窄176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78五、心脏瓣膜病病人的护理179第七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80一、稳定型心绞痛182二、急性冠脉综合征186第八节原发性高血压198第九节心肌疾病206一、扩张型心病207二、肥厚型心肌病·208三、心肌炎209四、心肌疾病病人的护理210第十节感染性心内膜炎212第十一节心包疾病215一、急性心包炎216二、心包积液及心脏压塞217三、缩窄性心包炎218四、心包疾病病人的护理218第十二节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219一、心脏起搏治疗219二、心脏电复律223三、心导管检查术224四、射频消融术225五、心脏瓣膜病介人性治疗226六、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229七、冠状动脉介入性诊断及治疗231八、先天性心血管病介入性治疗234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237第一节概述238第二节消化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244一、恶心与呕吐·244二、腹痛246三、腹泻247四、吞咽困难249五、嗳气249六、反酸249七、灼热感或烧心感249八、畏食或食欲缺乏249九、腹胀249十、便秘249十一、黄疸·250十二、呕血与黑便250第三节胃食管反流病250第四节胃炎253一、急性胃炎254二、慢性胃炎255第五节消化性溃疡259第六节胃癌265第七节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268一、肠结核268二、结核性腹膜炎270三、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272第八节炎症性肠病273一、溃疡性结肠炎273二、克罗恩病276第九节脂肪性肝病279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279二、酒精性肝病281第十节肝硬化283第十一节原发性肝癌293第十二节肝性脑病297第十三节急性胰腺炎301第十四节上消化道出血306第十五节消化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314一、胃酸分泌功能检查314二、腹腔穿刺术315附:腹腔持续引流316三、胃肠运动功能检查316四、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术318附:无痛内镜检查术.320五、消化道内镜下治疗术321六、小肠镜检查术324七、胶囊内镜检查术326八、结肠镜检查术327九、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术328第五章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332第一节概述333第二节泌尿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338一、肾源性水肿338二、尿路刺激征340三、肾性高血压341四、尿异常341五、肾区痛342第三节肾小球疾病概述342第四节肾小球肾炎344一、急性肾小球肾炎344二、急进性肾小球肾炎346三、慢性肾小球肾炎·349第五节肾病综合征351第六节尿路感染357第七节急性肾损伤361第八节慢性肾衰竭366第九节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374一、血液透析374二、腹膜透析379附:其他血液净化技术381第六章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383第一节概述384第二节血液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388一、出血或出血倾向388二、发热390三、骨、关节疼痛391四、贫血392第三节贫血392一、概述392二、缺铁性贫血397三、幼细胞贫401四、再碍性贫血404五、溶血性贫血409第四节出血性疾病414一、概述414二、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419三、过敏性紫癜422四、血友病424五、弥散性血管内凝血428第五节白血病432一、急性白血病434二、慢性白血病444第六节淋巴瘤449第七节多发性骨髓瘤454第八节血液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458一、骨髓穿刺术458二、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技术459三、静脉输液港技术461四、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463第七章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468第一节概述469第二节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476一、身体外形的改变476二、生殖发育及性功能异常477三、食或营养异常478四、高血压478五、疲乏478六、排泄功能异常478七、骨痛与自发骨折478第三节体功能减退479第四节甲状腺疾病482一、非毒性甲状腺肿482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485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495第五节肾上腺皮质疾病498一、库欣综合征498二、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501第六节嗜铬细胞瘤505第七节糖尿病508第八节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529第九节肥胖症533第十节高尿酸血症和痛风536第十一节骨质疏松症540第八章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545第一节概述546第二节风湿性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548一、关节疼痛与肿胀548二、关节僵硬与活动受限550三、皮肤损害551第三节系统性红斑狼疮553第四节强直性脊柱炎560第五节类风湿关节炎564第六节特发性炎症性肌病569第九章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574第一节概述575第二节神经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589一、头痛589二、眩晕592三、意识障碍594四、认知障碍597五、言语障碍600六、感觉障碍603七、运动障碍606第三节脑血管疾病·612一、概述612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617三、脑梗死619四、脑出血628五、蛛网膜下腔出血634第四节多发性硬化638第五节帕金森病642第六节发作性疾病649一、癫痫649二、偏头痛·656第七节急性脊髓炎659第八节周围神经疾病662一、概述662二、三叉神经痛662三、特发性面神经麻痹664四、吉兰-巴雷综合征666第九节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669一、概述669二、重症肌无力669三、周期性瘫痪673第十节神经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675一、腰椎穿刺术675二、脑室穿刺和持续引流术678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679四、脑血管内介入治疗680五、高压氧舱治疗682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686参考文献702。
内科护理学8-10章重点风湿病临床特点:1呈发作与缓解相交替的慢性病程2异质性3免疫学异常或生化异常皮肤完整性受损护理:1饮食:鼓励病人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水分以维持正氮平衡满足组织修复的需要2皮肤护理:除常规皮肤护理预防压疮外应注意a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冲洗或擦洗忌用碱性肥皂b有皮疹红斑或光敏感者指导病人外出时采取遮阳措施避免阳光直接照射裸露皮肤忌日光浴避免涂用各种化妆品或护肤品遵医嘱局部涂用药物性软膏如有感染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做好局部清创换药处理c避免接触刺激性物品如染发剂等d比墨迹服用容易诱发风湿病的药物如普鲁卡因胺b5E2RGbCAPSLE<系统性红斑狼疮):女性多见、20-40岁。
免疫异常体现在:1、致病性自身抗体的形成2、致病性免疫复合物的形成3、T细胞和NK细胞功能失调。
<蝶形红斑)是SLE最具特征性的皮肤改变。
各种皮疹多无明显瘙痒。
糖皮质激素是首选药物,急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多脏器严重损害和感染p1EanqFDPw强直性脊柱炎:最早受累的关节是<骶髂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对称性周围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异质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主要临床表现:受累关节疼痛肿胀以及功能下降。
RA关节表现侵犯小关节以腕关节、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最常见:1晨僵是突出的表现2痛与压痛是最早的症状3肿胀4畸形5功能障碍。
关节外表现:1类风湿结节提示本病处于活动期2类风湿血管炎3器官系统受累4其他DXDiTa9E3d 多发性肌炎突出的临床特征是:对称性近侧肌群软弱无力,糖皮质激素是首选药物,为慢性渐进性感染的表现形式:1病原体被清除2隐性感染<最常见)3显性感染4病原携带状态<急性时间短于3个月慢性大于3个月)5潜伏性感染RTCrpUDGiT传染病的基本特征:1有病原体2有传染性3有流行病学特征<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4感染后免疫传染病的分期:1潜伏期2前驱期3症状明显期4恢复期5复发与再燃流行过程的3个基本条件1、传染源<病人、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着、受感染的动物)2、传播途径2009年4月1日<接触、蓝色、飞沫<5um、粉色、空气>5um、黄色、共同媒介、生物媒介传播)3、人群易感性5PCzVD7HxA标准预防的措施:1洗手2手套3面罩4隔离衣5隔离室6其他预防措施2小时内报告的有甲类和乙类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爆发时jLBHrnAILg传染病发热<体温上升期、极期、体温下降期)体温过高的护理措施及依据:1严密监测病情变化2采取有效降温措施一般用物理降温如冰帽冰袋冷敷头部或大动脉走行处,可降低头部温度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对高热烦躁的病人用25-50%酒精擦浴对高热伴寒颤四肢肢端厥冷的病人采用32-35%的温水擦浴冷盐水灌肠适用于中毒性痢疾病人高热惊厥遵医嘱采用冬眠疗法或亚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