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爱情篇
- 格式:ppt
- 大小:3.68 MB
- 文档页数:4
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时间好快,大学第一学期就要结束了,而对于《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我认为收获了很多。
对于南老师的印象是感觉老师很温和,用四个字说就是和蔼可亲,老师懂得很多,乐于向我们分享她的经验和快乐,像我们的朋友,和我们交流,又像我们的家长,给我们提了许多建议。
或许处于这个年龄段,对于老师的授课,我印象最深的是老师后来讲的“人生与爱情”,我想我的论文就以“人生与爱情”为中心吧。
南老师在课上用多媒体给我们放了关于爱情的些许片段,又为我们讲解了许多爱情方面的知识,这里面或有老师的亲身经历或有自己的感悟,也或有从他人那得到的知识。
对于“什么是爱情”这个问题,人们各有各的见解,可以说对它的争论从未间断过,老师随机点名让同学们阐述自己的观点,有的默不作声,有的干脆说不知道,还有的同学说的我认为驴头不对马嘴,而有的同学的见解我很是赞同,总之,大家的回答是五花八门吧。
记得老师的幻灯片里有这种说法:爱情就是当你不在我身边时,我恨不得马上飞奔到你面前;想永远和你在一起等等。
老师也说,爱情就是当你看到她(他)就有种特别的感觉,想永远和她(他)在一起,永不分离,也说,爱情是自私的,是独一无二的。
对于爱情这个话题,对于学生来说,还记得在高中之前关于爱情还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
如果某两位异性同学说话说得比较多,就有可能招来同学们的一片议论,要是两个人一起出去吃了饭什么的,那非议是肯定的,不管两个人有没有谈恋爱,在别的同学眼里就已经是在谈恋爱了。
而看现在,突然觉得谈情说爱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同学间谈的最多的不是学习而是爱情。
早就听说过大学里很宽松,上了大学才知道,大学没有自己想象的好。
可是,比起高中时代的严格,大学真是宽容多了,好多同学都抱怨无聊,几乎天天无聊,所以,寂寞,我想大学谈恋爱的比较多可能有这方面的原因吧。
好像网上有这样的声音:大学四年不谈恋爱是最失败的大学,也听过这样的告诫:不要因为寂寞而谈恋爱。
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关于爱情引言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培养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课程。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涉及到了许多关于爱情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爱情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重要情感,但它并不仅仅是个人之间的私事,也涉及到了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问题。
本文将从大学思想道德和法治角度探讨爱情的相关议题。
爱情的伦理价值爱情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之一,它可以促进人们的成长和发展。
在大学思想道德教育中,我们强调了爱情的伦理价值。
爱情可以激发人们对他人的关怀、尊重和支持,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人际关系。
在恋爱关系中,人们可以互相扶持、理解和包容,共同成长。
同时,爱情也可以让人们更加关注他人的需求和利益,学会付出和奉献。
这些都是大学思想道德所倡导的道德情操和品德修养。
爱情的伦理责任然而,爱情也不仅仅是个人感受的表现,它还涉及到一定的伦理责任。
爱情关系是建立在个人之间的信任和承诺之上的,需要双方共同付出和维护。
在大学思想道德教育中,我们强调了爱情的忠诚和责任。
双方需要尊重对方的人格和权利,遵守承诺,保持忠诚和诚实。
同时,爱情关系还需要根据法律规范来进行,遵守社会公共道德和法律法规。
大学生应当正确认识自己作为爱情的参与者所承担的道德责任,以及爱情所需要遵循的法律规范。
爱情的法律规范在爱情关系中,法律规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婚姻法是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与爱情关系最为相关的一部法律。
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教育强调了尊重法律法规,无论是在爱情关系中还是其他方面。
在恋爱关系中,大学生应当了解婚姻法的相关规定,包括结婚的条件和程序、夫妻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等。
同时,大学生也应当了解保护个人权益的法律法规,避免遭受爱情关系中的侵权行为。
爱情与社会道德爱情关系不仅仅是个人之间的事情,它还涉及到社会道德的问题。
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教育鼓励大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来看待爱情关系,并积极参与社会道德的建设。
例如,大学生应当遵守社会公共道德,尊重他人的感受和人格,不以自我为中心,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8.3.1恋爱中的道德规范8.3.1 恋爱中的道德规范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然而,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爱情经历各不相同,它既能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也能给人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和烦恼。
作为人际关系的一种,恋爱不仅仅是两个人想干嘛就干嘛,它要受到道德规范的制约。
在恋爱中,我们要遵守哪些道德规范呢?1、尊重人格平等恋爱双方不能失去自我,而要保持人格平等和个性的独立。
都有给予爱、接受爱和拒绝爱的自由,所以,当双方不能继续恋爱关系时,我们应保持冷静和克制,好聚好散。
2、自觉承担责任爱情价虽高,责任无旁贷。
无论对方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是贫穷还是富有,双方都要自己承担责任,缺乏责任的爱情,一切都是零。
3、文明相亲相爱相互爱慕加相互亲近加相互尊重加行为得体等于文明恋爱。
因此,相亲相爱要遵守社会公德。
在我们周围,也常常会有一些不遵守公德的恋爱方式:如在大街上、马路边甚至校园内,举止不得体,既影响社会公德,又让恋爱双方处于被人非议的地步。
4、不能误把友情当爱情爱情不等于友情,在与异性交往中,要区分好这两种不同性质的情感。
如果能很好地区分友情和爱情,我们的受益将是无穷大。
相反,误把友情当爱情,只能给双方平添很多烦恼。
5、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有些同学奉行爱情主义至上,这样很容易导致对人生目标的误解。
大学校园里,因为不能正确处理恋爱关系而导致耽误学业、甚至因失恋而悲观厌世、行为失控的例子并不少见。
6、不能片面或功利化地对待恋爱有人在恋爱的过程中奉行金钱主义至上,在恋爱对象的选择上过于追求功利化,车子、房子、票子不离口;有人恋爱“唯外表论”,片面追求外在形象,“白富美”和“高大帅”已成为很多年轻人择偶的标准。
这样的爱情观,很难收获真挚的爱情。
7、不能只重过程不顾结果如果把爱情当游戏,就像一首歌里唱道的: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这样既伤了对方,也会伤害自己。
8、不能因失恋而迷失人生方向恋爱是双方熟悉和感情协调的过程,成功和失败都是正常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八章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第1-4节)课堂笔记及练习题主题:第八章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第1-4节)学习时间:2015年11月30日-12月6日内容:我们这周主要学习第八章,第1-4节的相关内容。
希望通过下面内容能使同学们对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
一、学习要求1.掌握爱情的本质;2.掌握婚姻与家庭的内容。
二、主要内容(一)爱情与人生1. 爱情的本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实,作为一种心理现象的爱情,主要包括性爱、理想和责任三个基本要素。
性爱把爱情与人世间的其他情感,如亲人之爱、朋友之情或同志之谊明显地区别开来,使爱情成为特殊的“情爱”。
爱情还包含着理想成分,理想赋予爱情深刻的社会内涵,是爱情生长的内在依据。
责任是对性爱和理想的升华,责任也因此成为爱情得以长久的重要保障,是坚贞爱情的“试金石”。
2.恋爱的道德要求3.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大学生们处理恋爱问题上的几对关系:恋爱与学习的关系恋爱与关心集体的关系恋爱与关爱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二)婚姻与家庭婚姻是指由法律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合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家庭是指在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产生的、由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
婚姻家庭关系是特定的人与人之间的特殊关系,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婚姻和家庭的形式、内容和价值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
婚姻家庭的和谐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三)家庭美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四)婚姻家庭法律规范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老人和儿童的合法权益;实行计划生育;夫妻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敬;老爱幼、互相帮助。
结婚的必备条件: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男女双方必须达到我国婚姻法所规定的结婚年龄,即法定婚龄。
我国《婚姻法》第6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
婚姻当事人只有各自在未婚、离婚或丧偶的情况下才能结婚,一方或双方有配偶者再结婚构成重婚罪,要承担法律责任。
著名作家钱钟书这样形容婚姻:“婚姻是一座围城,在城外面的想进去,在城里面的想出来。
”什么是婚姻?如何获得幸福美满的婚姻?今天我们就从这两个方面探讨一下婚姻。
一、什么是婚姻?从法律上来讲,婚姻是由法律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合以及由此产生的夫妻关系。
它强调了两性、配偶身份及"婚姻是家庭产生的前提"。
有了婚姻,就组建了家庭,婚姻的成功体现为家庭的幸福,家庭的美满又彰显出婚姻的意义。
婚姻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婚姻是以爱情为基础的法律2、婚姻中的男女双方都是自立自主的,3、婚姻中的男女都是平等的4、婚姻的主要目标是幸福。
恋爱是缔结婚姻、组织家庭的前提和基础,是不是有了爱情,婚姻生活就幸福美满了呢?据民政局统计,近十年中国离婚率逐年攀升,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在外人看起来郎才女貌的美满婚姻,却仅仅维持了两三年甚至更短的时间,而有很多在外人看起来似乎很不般配的婚姻,却一直甜甜蜜蜜。
那么获得幸福美满婚姻的秘诀是什么?二、如何获得幸福美满的婚姻?一、首先,要学会沟通相互沟通是维系家庭幸福的一个关键要素,遇到问题要多同家里人交流,也让家里人多了解自己,这样可以避免许多无谓的误会和矛盾。
二、要彼此信任很多幸福的家庭就毁于怀疑和猜忌,所以,对家人要保持信任,不要让猜疑毁了家庭的幸福。
三、理性处理在生活中,遇到事情要冷静对待,尤其是遇到问题和矛盾时,要保持理智,不可冲动,冲动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糟,最后受损失的还是整个家庭。
四、换位思考凡事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家人,遇到问题的时候多进行一下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想想,这样,你会更好地理解家人。
五、保持快乐只有用快乐的心情才能构建起幸福的家庭。
所以,进家门之前,请把在外面的烦恼通通抛掉,带一张笑脸回家。
如果所有的家庭成员都能这样做,那么这个家一定会成为一个最幸福的家庭。
六、彼此欣赏夫妻之间,没有伟人,也没有美人。
我们终日面对的,都是枕边那个平凡的人。
思修课本爱情三要素爱情是人类情感世界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它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也占据着一席之地。
思修课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通过对人际关系与爱情的探讨,阐述了爱情的三个重要要素,即相互理解与尊重、信任与支持、沟通与包容。
这三个要素正是构成健康、稳定爱情关系的基石。
一、相互理解与尊重爱情关系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是相互理解与尊重。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异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感受方式以及个性特点。
在爱情关系中,双方应该相互理解对方的想法、情感和需求,尊重对方的独立性和个人空间。
相互理解与尊重需要建立在平等和包容的基础上。
夫妻、情侣之间应该平等对待对方,在决策、分配资源等方面给予对方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同时,还要做到宽容包容,接纳对方的优点和缺点。
在实际生活中,双方要用心倾听对方的声音,理解对方的处境,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以培养共情能力,增进感情。
二、信任与支持信任与支持是爱情关系中的另一个重要要素。
爱情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双方应该相信对方对自己的感情是真实的、忠诚的,并且认为对方能够胜任自己分担的责任和承担的义务。
信任不仅仅是对对方忠诚的信赖,还包括对对方能力的肯定。
在爱情关系中,双方应该互相支持,要相信对方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帮助。
同时,也要给对方适当的空间和自由,让对方有机会展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华。
三、沟通与包容沟通与包容是爱情关系中的第三个重要要素。
良好的沟通能够加深双方的了解和信任,解决矛盾和问题,促进感情的发展。
在沟通中,双方应该真实、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时也要善于倾听对方的意见和建议。
沟通的过程中,双方需要包容对方的观点和情绪。
在面对分歧和争议时,双方应该保持冷静、理性,避免情绪化的争吵或攻击。
要着重强调问题解决而不是攻击对方个人,并寻找妥协和共同的解决方案。
同时,在爱情关系中要包容对方的缺点和错误。
没有人是完美的,双方应该相互包容,并以成长的眼光看待对方的不足。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恋爱是每个人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正确的恋爱观不仅体现了个体的道德修养和思想觉悟,同时也受到法律基础的制约和指引。
一位有着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的人,在恋爱中会更加理性、成熟和负责任。
思想道德修养与恋爱观正确的恋爱观建立在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基础之上。
首先,个体应具有独立自主的人格,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自己和他人都要有尊重和感恩之心。
其次,要注重道德修养,坚守底线原则,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
再次,要具备正确的情感管理能力,学会处理情感问题,不被一时冲动所左右,理性面对爱情和挫折。
最后,要具备人格独立性和自主性,有自己的生活规划和发展目标,坚持原则,不随波逐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明智的选择。
法律基础与恋爱观在当代社会,法律起着重要的约束和引导作用。
正确的恋爱观还必须建立在健康的法律基础之上。
首先,个体要了解和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自己在法律层面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其次,要尊重他人的法律权利,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再次,要遵守法律规定的道德底线,不进行违法违规的恋爱行为和交往。
最后,对于恋爱过程中出现的纠纷和矛盾,要能够通过法律手段加以解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保护社会公共秩序。
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与正确的恋爱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正确的恋爱观的重要支撑,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建和塑造了个体的人格和情感体验。
当个体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遵纪守法的法律基础时,他们在恋爱中会更加平和、理性和负责任。
在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同时,也能促进自身的成长和提升。
综上所述,正确的恋爱观是一个综合性的个体修养,需要从思想道德和法律两个维度来全面建构和完善。
只有在坚守道德底线、遵守法律规范的基础上,个体才能培养出正确的恋爱观,健康地面对爱情和人际关系,实现个人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愿每一个人都能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尊崇道德法治,追求真挚而健康的爱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