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人格理论-Horney心理分析的社会理论共23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31 MB
- 文档页数:4
第三章人格理论第一节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一、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1.潜意识理论精神结构的地形学说-—潜意识理论,这是弗洛伊德在他发展精神分析早期时提出的著名理论.他把人的精神活动分成为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其中意识是个体心理活动的有限外显部分,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活动部分;前意识是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部分,它是可以回忆起来的经验,是可以召回到意识中的那部分经验和记忆;而潜意识是被压抑到意识下面的、无法从记忆中召回的部分,它们通常是被社会的风俗习惯、道德、法律所禁止的内容,包括个人原始的冲动和与本能有关的欲望等。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心理历程在正常及变态心理功能中均占有最重要的位置和意义,它决定了个体行为的真正原因和动机,也决定了神经症或其他精神障碍患者的症状。
潜意识学说的理论使我们认识到,心理现象与生理现象一样,没有什么事情是偶然或碰巧发生的,每一个心理事件的产生,都是由先前的事件所决定的,包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口误、笔误、梦,以及神经症的各种症状等。
潜意识学说本质是提出了心理活动的决定论或因果原则,即在我们清醒的意识活动下面,还存在着更为重要和有意义的潜在的心理活动在进行,这部分心理活动的内容决定了我们的行为特征,在心理病理状态下,决定了患者的症状特征。
《梦的解析》、《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癔病研究》等著作中的观察和论述,则可以说是弗洛伊德为他的潜意识观点提供的证据。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被压抑的欲望经过伪装的满足。
弗洛伊德为潜意识活动提供的第二个证据是日常生活中的过失,这种过失可表现为口误、笔误、动作失误或遗忘等。
后人将这种失误称为“弗洛伊德式失误”(Freudianslip error)。
无意识活动的第三种产品是神经症和部分躯体疾病的症状。
2.人格动力论本能概念。
一切心理能量都来自躯体内部的兴奋状态,它寻求表现和寻求紧张释放,这就是所谓本能。
人的一切活动都由本能决定,它们对行为的影响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或乔装改扮的.本能分为生的本能(eros)和死的本能(thanatos)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