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管专用料企业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88.50 KB
- 文档页数:4
煤矿井下用环氧树脂涂层复合钢管--企业标准(总6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Q/JSJ 焦作山久管业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JSJ 002—2012煤矿井下用环氧树脂涂层复合钢管2012-09-06发布 2013-04-16实施焦作山久管业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前言为了规范我公司煤矿井下用环氧树脂涂层复合钢管的性能、质量要求,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依照CJ/T 120—2008《给水涂塑复合钢管》、MT 181—1988《煤矿井下用塑料管安全性能检验规范》编写。
无缝钢管的规格尺寸采用了GB/T 17395—2008《无缝钢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的规格尺寸。
焊接钢管的规格尺寸采用了GB/T 21835—2008《焊接钢管尺寸及单位长度重量》的规格尺寸。
本标准由焦作山久管业有限责任公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焦作山久管业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幸福、宋旭、吉丽萍、黄自勇、梁粉玲、李芳磊、王会学。
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2012年09月06日。
煤矿井下用环氧树脂涂层复合钢管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井下用环氧树脂涂层复合钢管的产品分类、型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无缝钢管(Q295、Q345)、焊接钢管(Q235A)为基材,经内外表面涂敷环氧树脂防腐层后制造的煤矿井下用环氧树脂涂层复合钢管(以下简称涂层复合管),可用于煤矿井下供水排水、正压通风、负压通风、喷浆和抽放瓦斯等用途。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1—2007 金属管液压试验方法GB/T 3091—2008 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 8163—2008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 17395—2008 无缝钢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 21835—2008 焊接钢管尺寸及单位长度重量AQ 1043—2007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标识CJ/T 120—2008 给水涂塑复合钢管MT 181—1988 煤矿井下用塑料管安全性能检验规范3 产品分类、型号3.1 产品分类管材按用途分为矿用供水排水管(KS)、矿用喷浆管(KJ)、矿用正压风管(KFZ)、矿用负压风管(KFF)、矿用瓦斯抽放管(KW)和通用管(KM)六大类。
煤矿用聚乙烯管材企业标准(一)煤矿用聚乙烯管材企业标准1. 引言本文是关于煤矿用聚乙烯管材企业标准的介绍和说明。
煤矿用聚乙烯管材是煤矿行业常用的输送材料,具有重要的作用。
2. 定义煤矿用聚乙烯管材企业标准3. 标准概述煤矿用聚乙烯管材企业标准是为了保证煤矿安全生产、提高管道输送效率以及保护环境而制定的。
该标准规定了煤矿用聚乙烯管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质量控制等内容。
4. 技术要求材料要求:聚乙烯管材应该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腐蚀性。
尺寸要求:管材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内径、壁厚、外径等参数应满足指定范围。
连接方式:管材连接应采用可靠的方式,确保连接处的密封性和牢固性。
5. 试验方法物理性能试验:包括抗拉强度、冲击韧性、热变形温度等试验。
耐化学性能试验:包括耐腐蚀性、耐磨损性等试验。
水压试验:对管材进行水压试验,检测管材的耐压性能。
6. 质量控制原材料采购:选择合格的原材料供应商,确保采购的材料符合标准要求。
生产过程控制:严格按照生产工艺和标准要求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
抽样检验:对生产的管材进行抽样检验,确保产品符合技术要求。
出厂检验:对产品进行全面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7. 结论通过制定和执行煤矿用聚乙烯管材企业标准,可以提高煤矿行业的安全生产水平,提高管道输送效率,保护环境。
企业应加强质量控制,并按照标准执行,推动煤矿用聚乙烯管材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以上为煤矿用聚乙烯管材企业标准的相关文章。
该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煤矿行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能够引起广大读者的重视,并在实际生产中加以应用。
目次前言 (Ⅱ)1 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建立抽采瓦斯系统 (3)5抽采瓦斯系统设计 (4)6抽采瓦斯 (11)7抽采瓦斯方法 (13)8抽采瓦斯设施 (14)9抽采瓦斯技术资料 (19)10 地面永久抽采瓦斯系统的报废 (19)附录A(规范性附录)抽采瓦斯工程设计、竣工报告内容格式 (21)附录B(规范性附录)抽采瓦斯图示 (22)附录C(规范性附录)抽采瓦斯记录格式 (34)附录D(规范性附录)抽采瓦斯台帐格式 (39)附录E(规范性附录)抽采瓦斯报表格式 (43)附录F(规范性附录)主要单位换算 (47)Ⅰ前言本标准依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制定。
本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煤矿安全规程》和国家及煤炭行业关于抽采瓦斯的相关标准及结合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抽采瓦斯工作的现状、方法和特点而制定。
做为加强抽采瓦斯技术管理,保证抽采瓦斯工程的质量,提高抽采瓦斯效果,防止瓦斯事故,保护环境等的技术依据。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通风部、山西新景矿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赵长春、张爱科、程红林、刘朝阳、王徽宁、王保林。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Ⅱ抽采瓦斯技术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立抽采瓦斯系统、抽采瓦斯系统工程设计、抽采瓦斯方法、抽采瓦斯监测监控、抽采瓦斯管理和抽采瓦斯设施的施工、验收和抽采瓦斯技术资料及抽采瓦斯系统的报废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矿山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及承包工程范围
矿山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标准
企业资产
净资产1亿元以上。
企业主要人员
(1)矿业工程专业一级注册建造师不少于12人,机电工程专业一级注册建造师不少于3人。
(2)技术负责人具有10年以上从事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经历,且具有矿建工程专业高级职称;矿山工程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人员不少于60人,且专业齐全。
(3)持有岗位证书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不少于50人,且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机械员、造价员、劳务员等人员齐全。
(4)经考核或培训合格的中级工以上技术工人不少于150人。
企业工程业绩
近10年承担过下列5类中的2类或某1类的3项工程的施工总承包或主体工程承包,工程质量合格。
(1)100万吨/年以上铁矿采、选工程;
(2)100万吨/年以上有色砂矿或60万吨/年以上有色脉矿采、选工程;
(3)120万吨/年以上煤矿工程或300万吨/年以上洗煤工程;。
煤矿用电缆企业标准1. 引言本文档是针对煤矿用电缆企业制定的标准,目的是确保煤矿用电缆的安全运行和可靠性。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使用和维护煤矿用电缆的企业。
2. 术语和定义•煤矿用电缆:指用于煤矿生产过程中输送电力、信号和数据的电缆。
•企业:指生产、使用或维护煤矿用电缆的组织或个人。
3. 产品要求3.1 电缆材质•煤矿用电缆应选用耐高温、抗拉、抗压、阻燃等特性的材料制造。
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2 电缆规格•电缆规格应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确定。
需考虑电缆的负荷能力、电压等级、导体截面积等因素。
3.3 电缆标识•电缆应在外部有清晰可见的标识,标识内容应包括电缆型号、额定电压等重要信息。
4. 生产要求4.1 设备要求•生产煤矿用电缆的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4.2 生产工艺•生产过程应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确保电缆的质量。
生产过程中应有严格的材料检验、工艺控制和成品检验。
4.3 产品检验•生产的每批电缆都应进行必要的检验,包括外观检查、电线导通测试、电压耐压试验等。
5. 使用和维护要求5.1 电缆敷设•电缆在敷设过程中应保持适当的弧度和张力,避免过度拉伸或过度弯曲,以免损坏电缆结构。
5.2 电缆绝缘•电缆绝缘应定期进行绝缘电阻测试,确保电缆的绝缘性能可靠。
5.3 电缆接头和终端•电缆接头和终端应正确安装,防止电缆接触不良、温升过高等问题。
5.4 维护保养•定期对使用中的电缆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换老化或损坏的电缆。
6. 安全要求6.1 防火安全•煤矿用电缆应具备一定的阻燃性能,以减少火灾的发生和扩散。
6.2 防爆安全•部分地下煤矿矿井环境存在可燃性气体,煤矿用电缆应具备防爆特性,避免电缆成为引发爆炸的因素。
6.3 人身安全•在电缆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应确保人员严格按照相关安全操作规程进行,避免人员触电或其他安全事故发生。
7. 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煤矿用电缆企业应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包括电缆使用咨询、故障排除、维修等。
题干对办矿企业按甲级、乙级、丙级、丁级四个级别进行管理。
对达不到企业等级标准条件的办矿企业实行降级。
支持乙级以上企业在全省范围内新开办和兼并重组矿井能力高于本企业所属煤矿总能力的煤矿。
对经过整改下一年度审核评定仍达不到丁级标准的,取消企业的办矿资格。
对经过整改下一年度审核评定仍达不到丁级标准的,所属煤矿由具有权限的办矿企业兼并重组。
二级子公司经整改仍达不到丁级标准的,所属煤矿由其母公司控股经营管理。
有提供虚假材料行为一经查实的、同一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受聘于两个及以上单位的,对企业给予警告并责令改正,同时吊销矿长资格证。
乙级办矿企业的所属生产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达省级一级以上矿井达标率要求在50%以上。
我省内已有办矿企业是指( )。
鼓励具有等级资质的企业间采取( )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兼并重组,做大做强。
对资金、人才、管理、安全等方面具有优势的办矿企业在( )等方面予以积极支持。
对经过整改下一年度审核评定仍达不到丁级标准的办矿企业,暂扣其( )。
甲级资质要求办矿企业近三年平均百万吨死亡率( ),安全培训机构达到( )。
对于评定达不到( )标准的视为无等级企业。
新开办煤矿的企业条件必须达到( )企业标准要求,才允许开工建设。
对经评定连续( )年达到高于企业规模对应等级标准条件的办矿企业,可不受企业规模档次限制,升级为高于企业规模对应的等级。
对于升级为高于企业规模对应等级的企业,一次只升一个级别,累计最多不超过( )个级别。
对已有办矿企业经审核评定为无等级企业的,限期( )年整改达标。
在等级审核评定过程中,办矿企业未在规定时限内申报等级审核评定材料的,按( )企业对待。
有提供虚假材料行为一经查实的、同一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受聘于两个及以上单位的,企业( )年内不得升级。
煤矿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煤矿质量管理,提升煤矿产品质量,保障煤矿安全生产,依据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煤矿企业。
第三条煤矿企业应按照本制度进行煤矿质量管理。
第四条煤矿企业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质量标准化管理。
第五条煤矿企业应配备专业人员,负责煤矿质量管理工作。
第六条煤矿企业应加强员工培训,提升员工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
第七条煤矿企业应建立质量检测实验室,进行煤矿产品质量检测。
第二章质量管理体系第八条煤矿企业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计划、质量检测等。
第九条煤矿企业应建立质量管理档案,记录质量管理过程和结果。
第十条煤矿企业应定期评审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改进和提升。
第十一条煤矿企业应建立质量管理评估制度,评估各项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第三章质量标准第十二条煤矿企业应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质量标准。
第十三条煤矿产品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
第十四条煤矿企业应建立煤质监控系统,对煤质进行监测和评估。
第四章质量控制第十五条煤矿企业应建立质量控制流程,包括原料采购、生产工艺、产品合格率等环节。
第十六条煤矿企业应定期开展质量抽查和检测,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置。
第十七条煤矿企业应建立质量责任制,明确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和责任人。
第十八条煤矿企业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产品质量的稳定。
第五章质量检测第十九条煤矿企业应建立质量检测实验室,配备专业检测人员和先进的检测设备。
第二十条煤矿企业应开展必要的质量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第二十一条煤矿企业应建立质量检测机制,对检测结果进行审查和评估。
第六章质量意识培养第二十二条煤矿企业应加强员工质量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责任感。
第二十三条煤矿企业应建立奖惩制度,激励员工参与和推动质量管理工作。
第二十四条煤矿企业应定期组织质量知识培训和交流,提升员工的质量管理水平。
山西省煤矿办矿企业标准贯彻落实考核及评分标准
注:企业等级达标率;按经评定为相应等级的企业数量占按企业规模统计企业等级数量的比例计算;降级的企业
山西省煤矿管理标准贯彻落实考核及评分标准****市(集团公司)
此表为对地市、集团公司考核表
山西省煤矿管理标准矿井考核及评分标准(年度)
xxx煤矿(公司、井)年月日
煤矿负责人:
1、得分90分以上为一级管理标准煤矿;得分80、89分为二级管理标准煤矿
得分70、79分为三级管理标准煤矿;70分以下为不达标矿井
2、总分为100分,单项得分最低分为零;不涉及的项目按本项目最高分90%打分
附件7
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考核及评分标准。
山西省煤矿管理建设五大标准(内容附后)山西省煤矿办矿企业标准我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已圆满完成,全省办矿企业大幅减少,产业集中度显著提高,为我省煤炭工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办矿水平,促进主体企业做实做强,实现煤矿企业规范化、制度化、秩序化运行,推动全省煤炭行业走上高标准、高科技、高管理、高端化、高要求、高质量、高效益、现代文明的“七高一文明”发展新模式,促进我省煤炭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特制定煤矿办矿企业标准:一、设立办矿企业等级标准,提高办矿水平1、按照创新办矿管理模式的思路,以办矿企业的规模、主要负责人专业技术职称及管理大中型煤矿经历年限、主要专业技术人员中级及以上职称人数、百万吨死亡率、安全培训机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建立及企业所属矿井综采、掘进机械化程度、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达标率、现场管理和注册资本(或企业固定资产净值)等条件设立《山西省办矿企业等级标准》(以下简称“企业等级标准”,见附表1),对办矿企业按特级、甲级、乙级、丙级、丁级五个级别进行管理。
2、对我省境内已有办矿企业(指省煤矿重组整合办已批复的办矿主体企业及在省煤矿重组整合办备案的二级子公司、独立煤矿企业和正华实业集团公司)对照“企业等级标准”进行等级审核评定。
对应企业规模档次,企业等级标准规定的条件全部符合的,评定为相应等级。
对于评定达不到丁级标准的视为无等级企业。
3、严格新开办煤矿企业的准入条件。
新开办煤矿的企业须符合《山西省办矿企业等级标准》的相关条件,主要负责人职称及管理大中型煤矿经历年限、主要专业技术人员中级以上职称人数、办矿企业注册资本(或企业固定资产净值)等条件至少达到丁级企业标准要求,否则企业所属煤矿不得开工建设。
4、对有高瓦斯或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企业及新开办和兼并重组高瓦斯或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煤矿企业,必须按照《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煤矿企业瓦斯防治能力评估管理办法和基本标准的通知》(国能煤炭〔2011〕414号)要求进行瓦斯防治能力评估,经评估不具备瓦斯防治能力的办矿企业,不得新开办和兼并重组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所属的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要立即停产、限期整改,经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所属煤矿由具备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防治能力的办矿企业兼并重组。
⼭西省煤矿建设五个标准《⼭西省煤矿建设五个标准》学习要点⼀、《⼭西省煤矿现代化矿井标准》1、推动全省煤矿⾛向⾼标准、⾼科技、⾼管理、⾼端化、⾼要求、⾼质量、⾼效益、现代⽂明的“七⾼⼀⽂明”发展新模式。
2、积极推⼴采煤新⼯艺、新技术、积极探索应⽤⽆煤柱开采、⼩煤柱开采、充填式开采、沿空留巷、急倾斜煤层和0.7m以下极薄煤层采煤机械化开采技术。
3、提⾼地质预测预报能⼒,实现矿井地质条件的量化预测与综合评价,形成矿井地质信息有机集成和资源共享。
4、建⽴矿井⽡斯、⽔害、热害、冲击地压等动⼒地质灾害的技术评价体系。
5、建⽴各类图纸的数字化处理系统,实现地质、测量、⽔⽂等与其它相关专业图形的⼀体化管理。
6、矿井应简化开拓系统、放⼤采区范围、加⼤井筒及巷道断⾯、提⾼采掘设备能⼒、提升⾃动化控制⽔平、减少采掘⼯作⾯、减少⽤⼈、提⾼效率。
7、矿井必须⾄少设置主井、副井和风井三个井筒,根据需要可是当增加井筒数量。
8、井下主要巷道净断⾯,应满⾜⾏⼈、通风、运输、管线及设备安装、检修等需要。
9、布置⾼产⾼效⼯作⾯,⼤⼒推⼴⼀井⼀⾯模式。
10、掘进⼯作⾯个数应以满⾜回采⼯作⾯正常接替和提⾼掘进装备⽔平为原则确定,原则上⼀个采区内同⼀煤层的⼀翼最多只能布置2个掘进⼯作⾯同时作业,⼀个采区内同⼀煤层双翼或多煤层开采时,最多只能布置4个掘进⼯作⾯。
11、主要巷道应优先采⽤锚杆、锚喷或挂⽹锚喷⽀护⽅式。
12、采煤⼯作⾯设备配备应坚持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环节配套的原则,实现区域⾃动化,具备⾃动检测、⾃动控制与互控功能,有利于实现矿井综合⾃动化。
13、掘进设备⼒求适应性强、保护齐全、操控简单、并以实现数字化、⾃动化、信息化为核⼼,促进管理简易化。
14、主斜井采⽤带式输送机运煤时,应采⽤⼀条胶带机布置、优先选⽤变频驱动⽅式;必须同时设置逆⽌器和制动器;配置钢丝绳芯输送带实时在线⾃动监测装置;能实现远程集中控制。
15、副斜井单段提升长度应⼩于1400m。
原材料质量标准
—煤矿管专用料
金德管业集团有限公司发布
Q/JDG·YCL4—2007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GB/T1.3-1997《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三部分:产品标准编写规定》制定。
本标准于2007年3月首次发布。
本标准本着满足生产需要及产品合格为原则起草。
本标准由金德管业集团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仅限于金德管业集团有限公司内部使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仁强、陈敏、赵兴茂、闫东华
审核:郑勃、唐祥军、姜锁、李涛、高兴志、鲁文耕
批准:王士良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管专用料WSG-Z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聚烯烃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助剂经混而成的黑色粒料,该产品主要用于煤矿井下供水、排水和抽放瓦斯管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以下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033-1986 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
GB/T1040-1992 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T1410-2006 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
GB/T2918-199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3682-2000 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
MT558.1-2005 煤矿用聚乙烯管材
3 要求
3.1 本产品外观为黑色圆柱状颗粒,粒子的尺寸在任意方向上就为2mm~5mm,并不夹带金属、机械杂质。
3.2 产品应符合表1技术要求规定
4 试验方法
4.1 试样的制备
把测试样品在双辊开炼机上开炼5分钟,使颗粒料充分塑化,然后取出压片,双辊开炼机的温度为160℃±5℃。
压片:把开炼好的物料在压机中压制成规定厚度的试样,压片温度为180℃±5℃,预热5分钟,保温保压5分钟,冷却至40℃以下取出试片。
4.2 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环境
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环境按GB/T2918规定进行,并采用如下条件:
温度:23℃±2℃。
相对湿度:45%~55%。
状态调节时间:至少16h。
4.3 各项指标的试验方法按表1规定执行。
5 检验规则
5.1 本品应由质检部门进行检验,保证所有出厂的产品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5.2 每批出厂的产品应附有一定格式的质量证明书。
其内容包括:产品名称、生产者名称、地址、批号、或生产日期、本标准编号。
5.3 本品按批检验以相同原料、相同工艺、连续生产的产品为一批,每批产量不大于100t,不足100t 以一批计。
5.4 产品按百分之十随机取样,应不小于四袋,样品不少于5kg,一份用于检验,另一份留备查。
5.5 检验结果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则随机抽样双倍样品进行复验。
重新检验的结果即使只有一项检验结果不符合本标准要求,则整批产品为不合格产品.
6 包装、标志、运输
6.1 产品在包装上应有明确标志,内容包括产品名称、生产者名称、地址、批号、净含量、本标准编号等。
6.2 本品用二合一聚丙烯塑料编织袋内衬塑料膜袋进行包装,每袋净含量25kg。
6.3 本品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应严禁使用铁钩等工具,以免损坏包装袋,运输时不得在阳光下暴晒或雨淋,不得与沙土、碎石、木炭、玻璃等混装,不可与有毒及腐蚀性、易燃物混装。
6.4 本品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仓库内,应远离火源,防止阳光直接照,不得堆放在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