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65.50 KB
- 文档页数:13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参考答案家。
)第Ⅱ卷11、(1)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
我们还是回去吧!(敝:损害;其:自己与:结盟,结交。
三个重点词各1分,大意1分。
)(2)让军队辛勤劳苦地偷袭远方的国家,我从没听说有过。
军队辛劳精疲力竭,远方国家的君主又有防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劳:使劳苦,使动用法;远:远方的国家,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无乃乎:恐怕吧,固定句式。
三处重点各1分,大意1分。
)12、(1)除夕思乡 (2分)(2)诗人不直接说自己思念家人,而是通过想象家人在除夕之夜正在思念着千里之外的自己,把深挚的思乡之情抒发得更为委婉含蕴。
(想象,2分,可答虚写内容阐释1分,作用1分。
)13、(1)是天上虹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2)复为慷慨羽声(3)学而不思则罔小人长戚戚 (每空1分)14、1、万国殡仪馆为先生送行的情形2、文革中先生被利用3、自己初次向先生约稿先生对自己的支持4、走上工作岗位,先生及其作品对自己的影响 (每点1分,共4分)15、结合文章内容,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文革中,鲁迅的名字或文章被居心险恶的人利用,抬高自己,打击报复他人。
(2分)(2)鲁迅先生的文章都充满了真诚,满含对他人、对民族深沉的爱,给人以指引的作用。
(2分)16、 1、贯穿全文,是文章的写作线索。
(1分)2、反复渲染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悼念之情。
(1分)3、突出了先生一直以来对自己的影响。
(1分)17、先生一辈子反对神化,反对奴才,反对奴性,他不愿意把自己塑造成神,成为后人膜拜的对象,那只会培养出新的奴才,所以先生要求后人忘记自己。
(2分)18、登阁纵目鸢飞鱼跃千帆竞览胜抒怀水清木华万类荣(3分)19、句子形式和内容基本符合要求,四句能构成一个整体,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即可(每句1分,共4分)参考译文: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
并派杞子、逢孙、扬孙帮郑国守卫,就率军回国。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参考答案高一语文寒假作业一高一语文寒假作业二1.A“他们能够摆脱低俗”说法绝对,应该是“他们基本能够摆脱低俗”。
2.2.B“很是痛心疾首”不当,对象错位,这不是作者的态度,而是有些人的态度。
3.D “因为这是他们创新能力的体现,应该提倡”以偏概全。
4.B 竟:最终5.C此项说的是有功将领的结局,与章邯无关。
6.C“不愚昧的人都知道”应为“无论愚昧还是聪明的人都知道”7.(1)这与身伏斧砧受死,妻子儿女被杀戮相比,哪种情况好呢?(得分点:“孰与”1分、“妻子”1分、“为”1分、句意通2分)(2)让长史欣做了上将军,率领秦军作为先行部队。
(得分点:“使”1分、“将”1分、“前行”1分,句意通2分)8.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写景(2分)。
通过西风、长空、鸣雁、霜花、晨月、马蹄声、喇叭声等景物(2分),描绘了一幅凄冷、悲壮的画面(2分)。
9.尽管关隘如铁一样坚固,道路漫长而凄冷,但红军依然能够战胜这些困难,并且重新开始新的征程(3分),表现了红军不畏严寒,不怕困难的豪情壮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分)。
10.(1)怅寥廓(2)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3)向青草更青处漫溯(4)风萧萧兮易水寒(5)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11.(1)AD(A项,由原文中的“始终没能完成”可知,“等了一个花甲他才将其汇编出来”表述错误。
D项,以偏概全,根据原文可知,“论敌,以及清朝政府、北洋军阀、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民党右派等”是鲁迅的有形的对手,另外他还有“绵亘数千年的黑暗”、“被黑暗同化了的‘奴性集体无意识’”、“麻木怯懦的‘看客’心理”、“在黑暗中疯狂滋生的,仇‘新’戮‘异’的全社会排他力量”、“混沌一团的国民性”等无形的对手。
)(2)①“他们”指二三十年代“围剿鲁迅”(咒骂鲁迅)的人。
(3分)②这里以“他们”文章的肤浅来反衬鲁迅文章的深刻和永恒。
(3分)(3)首先,这段话描写了鲁迅的肖像,重点强调了鲁迅的“横眉”照应了文章题目。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一)参考答案1.D[解析]A.慰藉(Jiè);B.徜徉(cháng),佗傺(chì);C.觑了一眼(qū)(注意:“面面相觑”的“觑”读qù),翘楚(qiáo)。
2.C[解析]A项,“雾蔼”应为“雾霭”;B项,“寄藉”应为“寄籍”;D项,“誓不两立”应为“势不两立”。
3.A[解析]“沉寂”侧重于安静,“孤寂”侧重于孤独;“徜徉”有悠闲、悠然自得的感情色彩,“徘徊”有犹豫不决、沉思的意味;“抑制”侧重于压下去,“遏制”表示用强力控制住。
4.A[解析]B.“蓬荜生辉”是谦辞;C.“略逊一筹”指比较起来,稍微差一点儿,不合语境;D.沸沸扬扬”多形容议论纷纷,应改为“纷纷扬扬”。
5.C[解析]A.“三个学校的共青团员”有歧义,“红军走过的”多余;8.“无时无刻”应改为“每时每刻”;D.前面是“有没有”,后面承接的是“关键在”,两面对一面。
6.C[解析]首先看见的应是“水墨小品”的主体部分——“灰黑的水牛”,因此首句为②,可排除A、D项;其次⑤中的“身后”与①中的“身影”照应,⑤中的“另一件”是接①中的“一具”说的,另外,这两句句式一致,因此⑤应接在①的后面,可进一步排除8项。
7.D[解析]不是象征手法,“黑暗的旧中国”也缩小了范围。
8.C[解析]“学不可以已”是荀子《劝学》中的名句。
9.C[解析]例句是名词用作动词,A项是意动用法,B项是使动用法,C项是名词用作动词,D项是名词做状语。
10.D[解析]A.助词,的/代词,道理;8.兼词/语气助词;C.连词,表承接,就/转折连词,却;D.都是介词,比。
11.D[解析]应为苏轼。
12.B[解析]例句和B项都是宾语前置句,其他都是定语后置句。
13.C[解析]不是“没有理解作品的意思”,而是随着阅读的深入,理解也随之加深。
14.D[解析]“DNA的基因”和“基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此项的错误就是把这两个概念混淆了、等同起来了。
2022高一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大全10篇又是一个寒假到来,又要努力的完成寒假作业,那么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应该怎么办呢想知道寒假作业的答案吗下面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2022高一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大全10篇,欢送阅读与借鉴!高一语文寒假作业答案1一、语言根底知识题。
(每题2分,共8分)1、B(A处chù 蕊ruǐ C悼dào 空kòng D蜕tuì 肄yì)2、B(A度烽C 采骛D苍丛)3、A(A急不暇择:在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选择。
应用“应接不暇〞。
B终南捷径:指求名利的最近门路。
也比喻到达目的的便捷途径。
C 息息相关: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D 开诚布公:诚意待人,坦白无私。
)4、C (A是正反两面照应不周,应改为“一个人能否成才,要看以后学习得怎样。
一看有没有信心,相信不相信自己能成才;二看有没有毅力和决心,能否一辈子坚持下去。
〞B应改为“通过严格的制度设计,以及不折不扣的监督机制〞。
D“约〞与“左右〞重复。
)二、默写题。
(每空1分,共10分)5、补写以下名篇句句中的空缺局部。
①言笑晏晏②哀民生之多艰③兰泽多芳草④海不厌深⑤羁鸟恋旧林⑥齐彭殇为妄作⑦哀吾生之须臾⑧泣孤舟之嫠妇⑨人生几何⑩暧暧远人村三、文学名著题。
(共10分)6、C E (C“第一次〞有误。
前几次都写不好,后来梦中得了八句,受到众人称赞。
E“一直不认罪〞有误。
最终屈打成招,认罪了。
) (选对一项得3分,选对两项得5分。
)7、简述题。
(1)答:林黛玉薛宝钗。
(1分)黛玉生病,宝钗前来探望。
(1分)劝黛玉药补不如食补,并容许送燕窝来。
(1分)黛玉感慨无依无靠讨人嫌。
宝钗说她虽然有个哥哥却不如没有,只多了个母亲,比黛玉略强些。
(1分)交谈中,黛玉感谢宝钗如此关心体贴,责备自己平日多心错怪宝钗。
(1分)(2)答:青年诗人甘果瓦不经意闯入了乞丐王国,(1分)按照“奇迹法庭〞规定,除非乞丐王国中有人认他为丈夫,否那么将被处死。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 1(参考答案)1、答案A [A项shì/yì,bânɡ/bìnɡ,jiâ/jí;B项xù,xiàn/chǎn,qÿ/xÿ;C项chì/zhì,shâ/nǎn,juã;D项chà/zhà,bō,jiào/xiào。
2、答案:A此题考查识记现代汉字字形的能力。
B项中的“桥礅”的“礅”应为“墩”,C项中的“犯而不较”中的“较”应为“校”,D项中的“暗剑难防”中的“剑”应为“箭”。
3、B(A.用词不当,“平静”一般指心情、气氛。
C.“系统地”“宣传”,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
D.“噩运”指坏运气,“不幸”与“噩”意重复,即定语多余)4、【答案】国际语言文化竞争激烈,(3分)要赢得中国软实力就必须加强汉语国际化推广,这也是一项强国战略。
(3分)【解析】此题考查了压缩能力,压缩时要注意结论一定要鲜明,直接表明观点。
可先找到语段讨论的问题,本语段谈论的是中国对汉语推广的重视和投入问题,通过和英国、法国的比较,不难发现,中国的重视程度是不够的,结合字数要求可适当融入背景。
5、【答案】生态文明“东强西弱”;牺牲传统的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
(答对一点1分,两点得3分,三点满分)6、 A(A连词,因为;连词,来。
B介词,替、给。
C副词,竟然、却。
D助词,的。
)7、C(①写梁鸿葬父,与“崇尚节操”无关。
④写梁鸿为了生存而替人赁舂,与“崇尚节操”无关。
⑥写梁鸿著书情况,与“崇尚节操”无关。
)8、A(A原因是“而不为章句”,并非因为家境贫寒)9、(1)曾经不慎遗留火种(引起火灾)蔓延到别人的房屋,梁鸿就寻找被烧的人家,问他们损失了什么,把猪全部拿来赔偿他们。
(句子大意对,2分。
重点实词对,每个1分)(2)这样,只怕是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还来不及,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2分)(3)(第二天)清早起来,(妻子)便拐弯抹角地跟踪丈夫。
高一寒假作业答案(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生物物理地理历史政治)1.高一寒假作业答案(语文)篇一专题一基础集训:DCCCBCDCDB高考衔接集训:DCDAAC专题二基础集训:1.学生综合素质降低/尊重学生又减轻负担2.留下你的关爱,守护他(她)的心灵。
3.适合自己的,才是的。
4.洗完衣服的少女拎着水桶,踏着月色,从婆娑的竹林间穿过,伴着银铃般的笑声,叽叽喳喳的打闹着归来。
5.欲扬先抑。
并使用反语与夸张,“每一个字眼”“的缺点”说明汽车性能极其好。
令人印象深刻,起到很好的广告宣传效果。
2.高一寒假作业答案(数学)篇二一、选择题:1.B2.C3.C4.A5.C6.A7.A8.D9.A10.B11.B12.C二、填空题:13.14.1215.;16.4-a,三、解答题:17.略18.略19.解:(1)开口向下;对称轴为;顶点坐标为;(2)函数的值为1;无最小值;(3)函数在上是增加的,在上是减少的。
3.高一寒假作业答案(英语)篇三单项选择1—5. A D B A A 6—10. D A C D A11—15. B DDBD阅读理解16-20 BBCDA 21-24DDCD单词拼写25. subjects 26. recognize / recognise 27. curious 28 valuable29. puzzled 30. regularly 31. preserved 32. surrounding33 research 34. effect书面表达Dear Jin Jing,Your problem is a common one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aybe the following advice can help you. First of all, believe in yourself. Your greatest problem is that you lack self-confidence. The first thing you must do is to smile at your classmates. One smile speaks louder about your wish to make friends than any words. Your smile will show that you are friendly to them. Next, try talking with a student who is as shy as yourself or who shares the same interest as you. You can discuss your studies with a classmate, and you can also talk aboutyour hobbies as well. If anyone is in trouble in life or study, you should be ready to help him or her. Once you have confidence, you can make as many friends as possible.4.高一寒假作业答案(化学)篇四一、选择题1、C2、C3、BD4、B5、B6、B7、C8、C9、B 10、A11、C 12、C 13、C 14、C 15、A16、BC 17、C 18、C 19、D 20、D二、填空题1、(1)②④⑤⑥⑧⑩(2)③⑨(3)①④⑥⑦2、(1)A(2)D(3)B(4)C3、NaOHNaNO3Ba(NO3)2HNO3MgSO44、(1)BC(2)AB(3)D(4)C5.高一寒假作业答案(生物)篇五1——5CDCBB6——10CDDCB11——15ADDCC16_----20DCCCC21——25DADDA26.(1);脱水缩合;肽键;氨基酸;肽链;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空间结构千差万别;组成核酸的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2)酶;抗体;血红蛋白;红细胞;Fe;结构蛋白(3)核酸;DNA含有碱基T和脱氧核糖,RNA含有碱基U和核糖;(4)糖原;淀粉和纤维素;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5)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高一年级语文寒假作业参考答案(一)1、解析A.bànɡ,ɡònɡ/ɡōnɡ,mó/mú;B.fēi,zhuó/zhuō,qì/qiè;C.xǐnɡ,qiánɡ/qiǎnɡ,sài/sè;D.ruò/nuò,nìnɡ/nínɡ,jiān/jiàn 。
答案D2、解析A项中加点的词分别读作kē、kě、kē、ɡě:B项中加点词分别读作rú、rú、nuò、rú;C项中“赎”读作shú;其他的都读dú;D项中加点的词都读作xuān。
答案D3、解析A中shí/ shè,zhònɡ,qǐ/jī;B中mài,jué/jiáo,pō;C中yè/jié,shū/zhù,mù/mò;D中jiān/qiǎn,jù,rǔ/rù。
答案C4、A项“赈”“鸩”均读作zhèn;诤读zhènɡ “憎”读作zēnɡ;C项“湍”读作tuān;“喘”读作chuǎn,“揣”读作chuǎi,“遄”读作chuán;D项“峋”读作xún,“徇”“驯”“殉”均读作xùn;B项均读juàn。
答案B5、解析A项全读jué;B项xié—jié—xié—xiè —xié;C项“开天辟地”的“辟”读“pì”,其余都读“bì”;D项“炽”读“chì”,其余都读“zhì”。
答案A6、解析A项“弄巧成拙”的“拙”读zhuō,其余读zhuó;C项的“捐赠”的“捐”读juān,其余读juàn;D项的“格外”的“分”读fèn,其余的读fēn。
人教版高一语文寒假作业参考答案人教版高一语文寒假作业参考答案(一)一、语言文字运用1、D(A项石栈(zhàn);B项幽咽(yè)、商贾(gǔ);C项孝悌(tì)、谄媚(chǎn))2、B(A、“一念之差”的意思是,一个念头的差错(引起严重的后果)。
与原句句意、语境不符。
B、“颐指气使”的意思是,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来示意,指有权势的人傲慢的神气。
这一句中的“她”从小就养成了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下文又有“盛气凌人”,所以用“颐指气使”完全符合文意。
C项中的“炙手可热”,意思是“手一挨近就感到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而句中用来形容家用电器,是不恰当的。
D句说一个孩子对电脑、互联网非常熟悉,能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
“左右逢源”有两种意思,一是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无阻,属褒义;二是比喻处事圆滑,属贬义。
现在以贬义用法较常见。
D句重在这个孩子对电脑、互联网的熟悉,显然两种意思都不恰当。
)3、B(A项“目的是”和“旨在”重复;C项是搭配不当,“吸引”不能与“关注”搭配;D项“形成、完善和发展”语序颠倒。
)4、A(②是一个总起句,应放在开头,①③④⑤是从“秋老虎”和“多事之秋”两个方面说明“阳消阴长”的秋天气候特点的,⑥⑦两句是针对这些特点提醒人们要注意秋季养生,所以⑥⑦应放在最后。
⑥⑦两句具有因果关系,⑦在前,⑥在后。
在①③④⑤句中,“立秋至处暑”、“白露”等表示时间关系的词语提示我们,①③在前,④⑤在后。
①③句具有因果关系,所以①在前,③在后;④⑤句也具有因果关系,所以④在前,⑤在后。
因此,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②①③④⑤⑦⑥。
)5、D。
匪,通“非”,不是。
6、A。
A项“愁”的意思是“为……发愁”,属为动用法;B项“凋”的意思是“使……凋谢(失色)”,C项“转”的意思是“使……滚动”,D项“繁”的意思是“使……多,增多”,均属使动用法。
7、B。
每次的作用应不尽相同:第一次重在表现蓦然惊讶的感觉,并使文势更为突兀,第二次表现了一种畏惧和发愁的心理,在文势上有换气和振起的作用,而第三次则表现了无可奈何,只得作罢的情绪。
高一寒假作业答案有关高一寒假作业答案寒假到了,学生们开始了愉快的假期生活,但是在假期里面也一定不要忘了巩固知识。
下面是店铺整理收集的高一寒假作业答案,欢迎阅读参考!高一寒假作业答案篇1寒假作业(一)答案1.D2.A3.A4.C5.CD6.B7.得到;还原;失去;氧化;2Fe+3Cl22FeCl3;+3;Fe+2HCl====FeCl2+H2↑;+2;强8.氮和硫;碳;KNO3和硫;碳;CO2;K2S和2NO2。
2e9.(1)是;MnO2;浓盐酸;4H++2Cl-+MnO2Cl2↑+Mn2++2H2O;(2)除去氯气中混有的HCl气体(3)浓氢氧化钠(浓碱)(4)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为:(5.6L/22.4L·mol-1)×2=0.5mol寒假作业(二)答案1.C2.B3.C4.B5.AD6.AC7.A8.(1)OH-、C1-、K+;铁粉、Fe+2Ag+=2Ag+Fe2+;Ag(或银);(2)Ag++C1-=AgC1 、Fe3++3OH-=Fe(OH)3 ;KNO3(提示:这实际上是溶液中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在OH-存在下,Ag+、Fe3+不能大量共存;故甲厂废水中所含的三种离子是“OH-、C1-、K+”。
乙厂废水中含有Ag+、Fe3+、NO3-,显然,铁粉,置换反应,可使Ag 析出,即回收其中的“Ag(或银)”。
若把两厂废水混合,可使废水中的Ag+、K+、Fe3+、C1-、OH-转化为AgCl和Fe(OH)3沉淀;而溶液中主要含KNO3。
9.略寒假作业(三)答案1.A2.B3.D4.B5.C6.D7.AD8.AC9.C10.D11.A12.AC13.B14.CD15. D16.A17.①钠浮在液面上,很快熔化成小球,钠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并发出嘶嘶的响声;2Na+2H2O=2NaOH+H2↑②溶液中有蓝色沉淀产生;2NaOH+CuSO4=Na2SO4+Cu(OH)2 (蓝色)18.(1)SO2+Na2O2=Na2SO4;SO3+Na2O2=Na2SO4+O2;(2)最高寒假作业(四)答案1.A2.B3.A4.B5.C6.B7.C8.A9.C10.D11.D12.A13.因为碳酸酸性比原硅酸强,较强的酸与较弱酸的盐反应可得到较弱的酸。
一语文寒假作业(一)参考答案一、1—5 D C B A B 6(1)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2)薪不尽火不灭(3)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4)而后人哀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5)乱石穿空惊涛拍岸(6)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二、㈠“凉”字。
“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独(或心凉)。
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
(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㈡1.B 2.C 3.D 4.(1)(张梦得)贬官到齐安(黄州),在靠近他住宅的西南面建了一个亭子,来欣赏江流上的景象。
(2)他们遗留下来的风尚和真迹,也很能使后世的人称为快事。
㈢1.泸沽湖远离内陆,幽深而荒远,不是轻易能发现的,作者详尽叙述了寻找泸沽湖的艰难跋涉的全过程,突出了“寻找”的不易,衬托“寻得”的欣喜,“寻找”,是贯穿全文的核心。
抒发了作者“寻得”泸沽湖的惊喜之情,内心对泸沽湖原生态的纯净的深爱之情。
2.特征:特殊的宁静和澄澈。
方法:用周围事物来对比映衬显出其宁静;通过视觉、味觉和感觉表现其澄澈。
3.突出寻找之艰难,为下文找到泸沽湖时的惊喜作铺垫。
三、示例:连续下滑,止滑趋稳,出现回升。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二)参考答案一、1.B 2.A 3.D 4.A 5.B 6.C 7.(1)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4)其不善者而改之(5)岂因祸福避趋之二、㈠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
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㈡1—5 A A A B C6.(1)弥子吃桃感到特别甜(译为“弥子吃到特别甘甜的桃子”也可以),没吃完就把它献给卫君(译成“舍不得吃完而把它献给卫君”也可以)。
(2)不顾自己口味的满足却想着我(译为“因为一心想着我,竟忘记桃子已被自己咬过”也可以)。
高一寒假作业参考答案练习一温故知新1.C(A颤.抖chàn 不屈不挠.náo B 攒.蹙(cuán) 低徊.( huí ) D给.予jǐ)2.D 3.B(代/助/动)4.C 5.B 6.D(一般人)7. B (表转折)8.C (未涉及原因)9.略先睹为快1. ①镜头时远时近,那些原本看似平淡无奇的景物,在作者的笔下却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光彩。
②作者把音乐家的人生与自然景色描绘融会在一起,由人及事,由景及物,由故园到祖国,情感一步步地升华为一种精神的再现。
2. 作者虽然着笔于肖邦故园的景色描写,实则是写出了这种环境是影响肖邦音乐创作和音乐作品风格的决定性因素。
肖邦故园给予肖邦的童年记忆孕育了肖邦的人格,影响了肖邦的音乐风格,即热切的、激情的爱国主义。
语法链接成语练习1.B(A项“感同身受”意思是“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的恩惠”,也泛指给人带来麻烦自己也能亲身感受到,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感受。
C项“集思广益”使用范围不当,不能用于互相讨论。
D项“如火如荼”,比喻声势浩大而热烈,是褒义,与“明争暗斗”相配合是不恰当的)2.C(“评头论足”泛指对人对事说长道短,多方挑剔;“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态度蛮横,不讲道理;“销声匿迹”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3.B(“见仁见智”,描对同一问题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安之若素”,指遇到不顺利的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介意;“炉火纯青”形容技艺纯熟,而不能用来形容风格)4.A(“如虎添翼”可比喻强大的得到援助更强大;也比喻凶恶的得到援助后更凶恶。
B项“心有余悸”用于事后,不能用于“贪污之初”;C项应用“骇人听闻”;D项“含糊其辞”指表达的清楚不明确,该用“闪烁其辞”)5.D(A项该用“相形见绌”;B项该用“犹豫不决”,以与“勇往直前”相对;C项“上行下效”是贬义)古诗鉴赏(1)修辞方法:对偶。
“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2)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
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解析:这是一首景物小诗。
作者春天经由宜阳时,因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即兴抒发了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
这首诗句句写景,句句含情,虽然写的绿草、芳树、山泉、鸟语,都是一些宜人之景,但是这些景物都是为衬托诗人凄凉的心境服务的,它充分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沉叹惋。
(1)题考查的是诗歌的表达技巧,难度不大,答题时注意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分析综合能力,归纳诗歌的内容要点,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同时也涉及到对诗歌表达技巧的考查。
名著阅读1.【答案】BD B项与主题不符,这篇小说的主题应是积极的、昂扬的;D项无根据,设想牵强附会。
2.【答案】⑪狮子为百兽之王,孤独贫困的老人屡遭厄运,从不灰心,总力图在狮子身上汲取力量,不断进取。
⑫首尾呼应,深化主题。
3.【答案】海明威酷爱斗牛、渔猎,以及种种的冒险,尤其喜爱非洲原野上的雄狮,认为那是勇敢、力量与胜利的象征。
他还认为,人处在充满敌意的世界里只有坚忍不拔、勇敢地经受考验和面对自己的悲剧,才能体现人生的最高意义和最高价值,才能在永恒不变的悲剧里表现人的本质。
《老人与海》这部作品是他悲剧世界观和硬汉性格的寓意性表现,他借老人与海的搏斗揭示出多方面的人生哲理。
练习二温故知新1.D(A.曝—pù B.淖.—nàoC.舳—zhú)2.C(A.接—截B.躁—燥D.暑—曙)3. 无:古:无论今:没有小学:古:小的方面学习今:小学校不必:古:不一定今:没有必要,不需要4.师学习;从师;姓;老师足足以,够;物脚;值得之人称代词:代孩子;指示代词:那,那些;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其人称代词:作定语(他们的);人称代词:复指,作主语(今之众人);指示代词:相当于“那个”;语气副词:表感叹(多么);语气副词:表猜测、推测(大概、恐怕)5.耻,用作动词,是“以……为耻”的意思。
师,用作动词,是“以……为师”的意思。
羞,用作动词,是“以……为羞”的意思。
小,用作动词,是“以……为小”的意思。
奇,用作动词,是“以……为奇”的意思。
宾客,用作动词,是“以……为宾客”的意思。
粪土,用作动词,是“以……为粪土”的意思。
6.不知句读就向老师请教,有疑难问题不能解决却不向老师请教,小的事情要学习,大的事情反而放弃了,我看不出他们明白事理啊。
喜好古文,六种经书和传注都在学习,不受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拘束,跟我学习。
先睹为快1.(1)镶嵌(xiāng):这里指老王好像被嵌入门框中一样。
(2)滞笨(zhì):呆滞笨拙(3)愧怍(kuì zuî):惭愧。
2.不能。
这里是夸张的写法,强调了老王的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
3.“他面如死灰……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突出了老王当时病情严重,样子怕人;也暗示出老王的不幸,关心他的太少了。
4.老王一生孤苦伶仃,作者一家对老王关爱较多,所以老王在病危之际,亲自来谢谢好心人。
(也许他已经预感到自己不久将告别于人世了。
)5.“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
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转身进屋”的动作,是老王比较熟悉的——进屋拿钱,所以他赶忙说:“我不要钱。
”这里也暗示出,作者一家是经常资助老王的。
6.总觉得对老王这样的不幸者关爱太少。
语法链接成语练习1. (选C。
A项“危言危行”指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与文意不符。
B项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D项“下里巴人”①古代民间通俗歌曲。
下里,乡里;巴,古国名,地在今川东﹑鄂西一带。
②泛指通俗的文艺作品。
)2.(选D。
A项“口传心授”指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
B项“鱼龙混杂”比喻优劣善恶等各种各样的人混杂在一起。
C项“因人成事”是指依靠别人的力量来成事。
)3.(选B。
A项浮光掠影:水面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
比喻观察不细致,没有深的印象;又指文章言论的肤浅,无真知实学比喻印象不深刻)C项简单的饮食。
形容生活简约。
D 项“一团和气”态度温和,没有原则。
)古诗鉴赏(1)“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狐寂心情。
(2)①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
②诗的语言质朴无华。
名著阅读1.答案:(D、E,D没有发现真相;E没有自责。
)2.答案:在接受父亲亡魂的托付时,他的决心很大,立即想到了初步的行动是装疯。
但是,在两个月后,他还在装疯,并没有完成任务,甚至在他叔父克劳狄斯的面目完全暴露后,哈姆莱特还放弃了复仇的最佳机会。
)练习三温故知新1.C(A. 脊.骨jǐ B.给.予jǐD.爪.牙zhǎo 四肢百骸hái)2.(①一朵鲜花,一片绿叶,可以带来幸福的气息。
②一间陋室,一卷书册可以领略幸福的风景。
③一篇文章一段文字,可以嚼出幸福的滋液。
④一幅图画,一缕墨迹,可以透出幸福的情韵。
)3.③①⑦④②⑥⑤ 4.D 5 .A 6.D 7.B8.(1)君子广博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验反省,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2〕我以师为道,哪里要了解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吗?(3)何况我和您在在江中捕鱼,在沙洲上打柴,和鱼虾作伴,与麋鹿交友。
先睹为快1.B2.B3.C4.D5.C6.①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冒味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
②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
成语练习1.(选A。
B项“相敬如宾”相处如待宾客。
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C项“两小无猜”谓男孩女孩天真无邪,一起玩耍,没有嫌猜。
D项“海誓山盟”指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或盟约。
)2.(选A。
B项“今非昔比”指今天与过去不能相比。
形容变化巨大。
而这里应该用“今不如昔”。
C项“果不其然”指果然,强调不出所料,然而句子前后表意相反,使用不当。
D项句意思本是对小错误不重视,认为是小事,现在说成对错误不以为然,意思恰恰相反了。
)3.(选D。
A项“一目了然”是“一眼就可看清楚”,应改为“了如指掌”。
B项“胸有成竹”是“做事之前已经有了通盘的考虑”,从句意看,应该改为“心中有数”。
C项“翻云覆雨”是“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与句意不合。
)古诗鉴赏(1)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2)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
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
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名著阅读1.答案:D、E,D中反语、考验错,E中告诉了霍拉旭2.答案:一方面推动了戏剧情节的发展,如她的死引起了哈姆莱特跟她哥哥雷欧提斯的决斗;另一方面,她的死加重的本剧的悲剧性,第三方面,她的出现使得充满男性刚强气味的《哈姆莱特》有了女性柔情的滋润。
练习四温故知新1.略2.B (A.蔽;c.概;D.详) 3.D4.肖洛霍夫苏联诺贝尔文学奖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5.电动自行车是一种快捷、方便、舒适、经济、无污染的交通工具,但因种种原因在北京被禁用。
有关专家认为可以有条件地解禁,一些大城市已为它的发展开了绿灯。
6.这样写,意在表现战争孤儿流浪漂泊,过早接触人世痛苦的境况。
7.因为“我”决定领养孤儿凡尼亚。
8.靠的是善意的谎言,这是因为想让这个可怜的孤儿真正地把自己当做父亲。
9.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孩子在听到“我是你的爸爸”后的表现,表现了战争给人造成的伤害,震撼人心。
10.不理解。
因为凡尼亚是战争孤儿,小小年纪的他还不明白命运的悲惨,不明白战争的苦难,不理解别人的同情与怜悯,所以他不理解。
11.C D (A.第一人称;B.与常见的“口述实录”相近;E.写得特别细)先睹为快1.A 2.D 3.B4.①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②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啊!③比较这两种对策,宁可答应秦的请求而让它负理亏的责任。
④主意拿不定,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
⑤这是为什么?为的是尊重大国的威望而表示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