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试题库名词解释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试题库名词解释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试题库名词解释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试题库名词解释

(一)

1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利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花卉等各种园林植物进行环境景观营造,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园林植物造景)

(二)

1 总状分枝:**单轴分枝(总状分枝)的植物顶芽健壮饱满,生长势极强,每年持续向上生长,形成高大通直的树干,侧芽萌发形成侧枝,侧芽上的顶芽和侧芽又以同样方式进行分枝,形成次级侧枝。

2 合轴分枝:**此类树木顶芽发育到一定时期就死亡或生长缓慢或分化成花芽,由位于顶芽下方的侧芽萌发成强壮的延长枝,连接在主轴上继续向上生长,以后此侧芽的顶芽又自剪,再由其下方的侧芽代替,逐渐形成弯曲的主轴。

3假二叉分枝:**假二叉分枝的分枝方式是合轴分枝的一种,在一部分叶序对生的植物中存在。此类植物的顶芽停止生长或形成花芽后,顶芽下方的一对侧芽同时萌发,形成外形相同,优势均衡的两个侧枝,向相对方向生长,以后按此继续分枝。

4 花相:**观赏树木植株上去不花朵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形貌

5 色叶(彩叶)植物:*彩叶植物是指在植物正常生长季节里,叶片呈现非常见的绿色,如黄色、红色、白色、黑色、蓝色及其由上述叶色组成的混合色(复色叶)和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呈现不同色彩(变色叶)的植物。

6 春色叶植物:**春天叶芽长出叶色不为绿色的叫春色叶树种,其特点是时间短,叶少,以红色为主。

7 秋色叶植物: **指那些每年秋季树叶变色比较均匀一致持续时间长,观赏价值高的树种

8常色叶植物:**常色叶植物是指整个生长期内都呈现彩色叶色,而春色叶植物及秋色叶植物只是在生长期的某一段时间呈现彩色叶色。

9 斑色叶植物: **叶片上具有黄、白或乳白色的斑纹、斑点或镶边。

10质感的可变性: **质感的可变性是指某些植物的质感会随着季节和观赏距离的远近而表现出不同的质感类型。11质感的相对性: **质感的相对性是指受相邻植物、建筑物和构筑物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植物的质感会发生相对的改变。

12 草坪草:*.草坪草叶多而小,细长且多直立.大多数草坪草为下繁草营养生长旺盛,营养体主要由叶组成.细小而密生的叶片有利于形成地毯状草坪.直立而细小的叶片有利于光线透射到草坪的下层叶片因而在高密度时下层叶片也很少发生黄化和枯死的现象.

13 地被植物:*指株丛紧密低矮用以覆盖园林地面,防止杂草孽生的植物。(用于覆盖地面的矮小植物,既有草本植物,也包括一些低矮的灌木和藤本植物,高度一般不超过0.5m。)

(三)

1 建造功能:**

2美学功能:**植物在外部空间,将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连结在一起,统一和协调环境中其它不和谐因素,突出景观中的景点和分区,减弱建筑物的粗糙、呆板的外观,以及限制视线。

3生态环境功能:**

4 空间感:**指由地平面、垂直面以及顶平面单独或共同组合成的、具有实在的或暗示性的空间围合。

5开敞空间:*用低矮灌木,花草,绿篱及地被植物所形成。开敞空间四周开敞,外向无隐

密性,视线开阔,完全暴露于天空和阳光下。

6半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就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四周不全开敞,有一面或多面部分受到较高植物的封闭,限制了视线的穿透。

7 完善作用:**通过植物重现房屋的形状的方式,或通过将房屋轮廓线延伸至相邻的周围环境中的方式,而完善某项设计。

8 统一作用:**植物充当一条普通的导线,将环境中所有不同的成分从视觉上连接成一个整体。

9 强调作用:**就是在一户外环境中突出或渲染某些特殊的景物

10 识别作用:**识别作用或称标识作用。植物能使空间或景物更加显而易见,更加容易被认识和辨明。

11软化作用:**软化作用是指植物在户外空间中可以软化或减弱粗糙及僵硬建筑物。

12框景作用:** 利用树木枝干、门框、窗框、山洞等为边框,有选择地摄取空间优美景色,而隔绝遮挡不必要的部分,使主题更集中、鲜明的造景手法。

(四)

1 生态习性:*由于植物长期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对环境要求及适应性即植物的生态习性。

2 主导因子:**在影响植物生长的所有生态因子中常常有1-2个因子对植物的整个生长阶段或某个生长阶段起决定性作用,这种起决定性作用的因子就叫“主导因子”。

3 物候期:*就是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等规律与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正在产生这种反应的时候叫物候期。

4 温周期:*在自然条件下气温是呈周期性变化的,许多生物适应温度的某种节律性变化,并通过遗传成为其生物学特性。这一现象称为温周期现象。

5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1]。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

6城市干岛:**

7 光周期现象:*光周期现象是指植物的开花结果、落叶及休眠,动物的繁殖、冬眠、迁徙和换毛换羽等,是对日照长短的规律性变化的反应。

8植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所有植物的集合, 它是每个植物个体通过互惠、竞争等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巧妙组合, 是适应其共同生存环境的结果。

9优势种:**占据群落最大面积的植物种类即为优势种

10季相:**植物外貌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现象。

11多度:**指每个种在群落中出现的个体数目。(目测法、直接计算法)

12密度:**单位面积上的个体数。

13盖度:**指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又称为投影盖度。

14群落垂直结构:**指群落的分层现象。(指的是不同水平高度不同群落分布的情况.比如森林中高大乔木占据上层,下面是低矮乔木和灌木再然后是更低矮的喜阴植物草本植物真菌等,而依托植物的动物自然同样形成了分

层的现象。)

15竞争:**

16群落的水平分布:**

17群落的垂直分布:

18色相:*指一种颜色区别于另一种颜色的相貌特征,即颜色的名称。

19明度:**指色彩深浅和明暗的程度。

20彩度:**

21对比:**对比是比较心理的产物。对风景或艺术品之间存在的差异和矛盾加以组合利用,取得相互比较、相辅相成的关系。

22调和:**

23 韵律:*是有规律但又自由地抑扬起伏变化,从而产生富有感情色彩的律动感,产生更深的情趣和抒情意味。

24交替韵律:**两种树木,尤其是一种乔木与一种花灌木相间排列或带状花坛中不同花色分段交替重复的形式。25渐变韵律:**园林景物中连续重复的部分,有规则的逐渐增减变化的形式。

26 比例:**是事物的整体之间、整体与局部之间、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体现.

27尺度:**是景物、建筑物整体和局部构件与人或人所见的某些特定标准的尺寸感觉。

28均衡:*是对称的一种延伸,是事物的两部分在形体布局上的不相等,但双方在量上却大致相当,是一种不等形但等量的特殊的对称形式。

29稳定:*

(五)

1 乡土植物:**是指经常被人忽视的一些如野草之类的植物,

2规则式乔灌木种植:*

3自然式乔灌木种植:*

4 孤植:*园林中的优型树,单独栽植时,称为孤植。

5 对植:**一般是指两株或两丛树,按照一定的轴线关系左右对称或均衡的种植方法。

6列植:*乔、灌木按一定的直线或缓弯线成排成行的栽植。

7丛植:**丛植通常是由二株到十几株乔木或乔灌木组合种植而成的种植类型

8群植:*群植的单株树木数量一般在20-30株以上。树群所表现的,主要为群体美,树群也像孤立树和树丛一样,是构图上的主景之一。

9林植:**凡成片、成块大量栽植乔灌木,构成林地或森林景观的称为林植或树林。

10 棚架:*是用竹木等搭的有篷的架子。

11 花坛:**在具有几何形轮廓的植床内,种植各种不同色彩的花卉,运用花卉的群体效果来表现图案纹样或观盛花时绚丽景观的花卉应用形式,以突出的色彩或华丽额纹样来表现装饰效果。表现图案纹样或观盛花时绚丽景观的花卉应用形式,以突出的色彩或华丽额纹样来表现装饰效果。

12浮雕花坛:**

13造型花坛:**又叫立体花坛,即用花卉栽植在各种立体造型物上而形成竖向造型景观。

14花境:**是园林绿地中又一种特殊的种植形式,是以树丛、树群、绿篱、矮墙或建筑物作背景的带状自然式花卉布置,是模拟自然界中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运用艺术手法提炼、设计成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

15 花台:*在高于地面的空心台坐(一般高40~100cm)中填土或人工基质并栽植观赏植物,称为花台。

16 花池:*花池是种植花卉或灌木的用砖砌体或混凝土结构围合的小型构造物。

(六)

1. 分车带:。*又叫分车线,车行道以上纵向分隔行驶车辆的设施,用以限定行车速度和车辆分行,通常高出路面10cm以上。

2. 行道树绿带:*为了美化,遮荫和防护等目的,在路旁栽植的树木。

3. 路侧绿带: 。*

4. 交通岛:*为便于管理交通而设于路面上的一种岛状设施。

5. 视距三角形**指的是平面交叉路口处,由一条道路进入路口行驶方向的最外侧的车道中线与相交道路最内侧的车道中线的交点为顶点,两条车道中线各按其规定车速停车视距的长度为两边,所组成的三角形。

6中央分车带:*其位于上、下行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中央分车带

7两侧分车带: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或同方向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两侧分车带

(七)

1 公共绿地:**指人民公共使用的绿地。这类绿地常与老人、青少年及儿童活动场地结合布置。

2宅旁绿地:*

3宅间小路: *宅间小路是住宅建筑之间连接各住宅入口的道路。

4 临街绿地:*

(八)

1室内植物造景:* 室内植物造景是人们将自然界的植物进一步引人居室、客厅、书房、办公室等自用建筑空间以及超级市场、宾馆、咖啡馆、室内游泳池、展览温室等公共的共享建筑空间中。

2建筑小品:***是室外景观的一些小的装饰性艺术品

(九)

1 驳岸:***保护岸或堤,使不坍塌的建筑物,多用石块筑成。(驳岸是在水体边缘与陆地交界处,为稳固岸壁,保护

河岸不被冲刷或水淹而设置的构筑物)

2 堤:***为防御河水向两岸漫溢而沿岸修筑的挡水建筑物。

(一)简答题

1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绘画的异同。**

2 园林植物造景的意义。*

(二)

1 花相的类型及代表植物(举例一种即可)。**

2 乔木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作用有哪些?**

答;乔木是设计和造景中的基础和主体,形成景观框架,大乔木遮荫效果好,落叶乔木冬季可透射阳光,中小乔木也可作背景和风障,用来划分空间、框景,可作主景或起点缀作用。

3 灌木的功能有哪些?**

4 草坪和地被的作用有哪些?**

答;1、对视线及运动不产生屏障和障碍2、形成或暗示空间边缘3、统一整体连接作用4、重点突出体量上的优势(三)

1 在垂直平面上,植物通过哪些方式来影响空间感?**

2 植物可构成的基本空间类型有哪些?**

3 私密控制与障景有何区别?**

4 如何进行障景景观的营造?**

5 吸滞粉尘能力较强的植物有哪些形态特征?**

6 植物的哪些特性决定了防噪效果?**

(四)

1 植物对水分的适应类型并每一类型举例说明。**

2 植物对光照时间长短的适应类型并每一类型举例说明。***

3 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类型并每一类型举例说明。***

4 简答土壤对植物的功能作用。**

5土壤不同酸碱度的植物生态类型并举例说明。**

6 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特点:

答:①出于自然,高于自然;②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③诗画的情趣;④意境的涵蕴**

(五)

1 攀援植物造景的形式有哪些?*

答:附壁式造景、篱垣式造景、棚架式造景、立柱式、假山置石的绿化、

2 在园林植物造景中应用花卉的优点有哪些?**

3 花卉的主要应用形式有哪些?*

4 简述盛花花坛、模纹花坛和造型花坛的设计要点**

答:(1)花坛色调设计(2)花坛植床设计(3)花坛的图案设计(4)花坛设计图的绘制

5 草坪按用途可分为哪些类型?*

答:休憩性草坪、观赏性草坪、运动性草坪、环境保护草坪和其他草坪

(六)

1城市道路造景的原则有哪些? **

答:(1)保障行车、行人安全(2)妥善处理植物景观与道路设施的关系(3)行道树的选择与应用原则(4)近期与远期相结合

2常见的道路绿地断面布置形式有哪些,分别用于哪些道路?**

答:1.一板二带式:一条车道、两条绿化带,是最常见的形式。多用于城市次干道或车辆较少的街道。2.二扳三带式:即分成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和两条行道树,中间以一条绿带分隔。多用于高速公路和入城道路。3.三板四带式:利用两条分车绿带把车行道分成三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则的行道树有四条绿带。4.四扳五带式四扳五带式:利用三条分车绿带将车行道分成四块板,连同车行道两侧的两条人行道绿带构成四板五带式断面绿化形式。5.其他形式:依道路所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不同,产生许多特殊情况,如在道路窄、山坡旁、湖边,则只有一条绿带,一条路形成一板一带式。

3 简答林荫道造景的特点。**

答:(1)林荫道设计中的植物配置,要以丰富多彩的植物取胜。(2)林荫道的宽度在8m以上时,可考虑采取自然式布置;8m以下时,多按照规则式布置。(3)林荫道可在长75~100m处分段设立出入口,各段布置应具有特色。(4)林荫道内,为了便于居民使用,常需布置坐凳、园灯、喷泉、阅报栏、花架、小型儿童游戏场等设施。(5)滨河路是城市临河、湖、海的道路,由于一面临水,空间开阔,环境优美,常常可以设计成林荫道,是城市居民的良好场地。

4 简答步行街的配置特点。*

(七)

1 简答居住区绿地造景的原则。*

答:生态型原则、美观性原则、功能性原则、文化性原则、人性化原则

2 宅旁绿地的植物造景要求有哪些?**

答:(1)以植物景观为主。(2)布置合适的活动场地。(3)考虑植物与建筑关系。

(八)

1 园林植物造景对建筑的作用。**

答;突出建筑主题、协调建筑与周围的环境、丰富建筑的艺术构图、赋予建筑物以时间和空间的季相感、完善建筑物的功能)。

2 室内植物景观的功能、作用。**

答:(1)改善室内空气质量。(2)缩短人与自然间距离。(3)分割、美化室内空间

3 室内光照环境的类型,每种类型列举适应该环境的植物2种以上。***

4 简答大型室内空间出入口的植物景观营造要点。**

5 简述常见的室内中厅的绿化形式。**

举例说明室内绿化的主要形式:盆栽式悬吊装饰壁面装饰落地装饰攀援式水

养植物装饰玻璃容器栽培

6 简述厨房的植物造景方式。*

7 简答卫生间的环境特点及植物造景方法。*

8 简答屋顶花园的功能和作用。**

答:(1)丰富建筑和城市景观。(2)调节人们的心理和视觉感受。(3)生态环境功能。(4)改善屋顶眩光。(5)隔热和保温效能。(6)蓄雨水作用

9 屋顶花园的植物选择原则。*

答:①选择耐旱、抗寒性强的矮灌木和草本植物。②选择阳性、耐瘠薄的浅根性植物。③选择抗风、不易倒伏、耐积水的植物种类。④选择以常绿为主,冬季能露地越冬的植物。⑤尽量选用乡土植物,适当引种绿化新品种。

(九)

1 简单描述园林植物与水体的关系。*

2 简答静态水体和动态水体的特征及代表形式。**

答:静态的水面给人以安静、稳定感,令人退想沉思,是适于独处思考和亲密交往的场所,其艺术构图常以影子为主。

动态的水则活泼、多变、跳动,令人激昂、雀跃,加上种种不同的水声,更加引人注意,可以更好地活跃气氛,增添乐趣。

3 简答河流景观的特点及造景方式。**

论述题

1 请简单论述中西方园林植物造景的交流**

1 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如何选择不同质感的植物?***(植物配置时考虑的因素)

答;应综合考虑植物材料间的形态和生长习性,既要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又要保证能创造出较好的视觉效果,与设计主题和环境相一致。一般来说,庄严、宁静的环境的植物配置宜简洁、规整;自由活泼的环境的配置应富于变化;有个性的环境的的配植应以烘托为主,忌喧宾夺主;平淡的环境宜用色彩、形状对比强烈的配置;空阔环境的配置应集中,忌散漫。 4、植物造景艺术性原则包括的内容。

1 举例说明植物景观设计的生态环境功能。***

1 试述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1 试述园林植物配置应遵循哪些原则?**

???植物配置原则,,答:(1)园林植物主要功能的确定(2)园林植物种间关系的处理(3)适用原则(4)美观原则(5)多样性原则(6)突出地域特点,注重地方特色

1 与城市道路植物景观相比,高速公路的植物造景有何特殊之处?***

1 试论述居住区植物造景的基本要求。***

答:(1)小区绿地必须根据小区内外的环境特征、立地条件,结合景观规划、防护功能等因素,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具有观赏价值和保护作用的植物进行规划,强调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和地方特色,考虑植物景观的稳定性、长远性。

(2)以植物群落为主,乔、灌、草合理结合,常绿和落叶比例适当,速生植物和慢生植物相结合。(3)植物配置应体现四季有景,三季有花,适当的配置和点缀时令花卉,创造出丰富的季相变化。(4)居住区植物景观不能仅仅停留在为建筑增加一点绿色的点缀作用,而是应从植物景观与建筑的关系上去研究绿化与居住着的关系,尤其在绿化与采光、通风、防西晒太阳及挡西北风的侵入等方面为居民创造更具科学性、更为人性化、富有舒适感的室外景观。(5)居住区植物景观应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和现状条件,对原有树木,特别是古树名木、珍稀植物应加以保护利用,并规划到绿地设计中,以节约建设资金,早日形成景观效果。(6)便于管理。(7)适当要考虑植物的经济价值。

1 试述家庭客厅的植物造景形式及常用植物。**

1 请论述水面植物造景的原则和方法。**

2学校的新校区正在规划中,领导决定在原来垃圾填埋场的位置,修建一个人工湖, 面积约为1000m2,如果让你来进行这个人工湖的造景,你该如何做?***

园林植物复习题1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园林树木柄下芽种子核果状托叶环痕隐头花序蝶形花冠 边缘叶脉荚果念珠状祼子植物被子植物孤植丛植壳斗 园林树木的配置乔木灌木 二、填空题 1、园林树木在园林绿化与风景区中的作用表现在防护作用、美化作用、 生产作用与园林树木在旅游中的作用等四个方面 2、园林树木按生长习性分为_____ _、____ __、_____ _三类。 3、园林树种的配植方式有规则式配植、自然式配植与混合式配植。 4、填写具有下列特征的相应树种:植物体具白色乳汁: ;单身复叶: ;具有柄下芽,荚果念珠状: ;单叶互生,顶端2裂到叶长的1/3到1/2,花瓣5,通常不结果;早春开花树种如。 5、常见的果实为红色的观果植物有火棘、南天竹、铁冬青。 6、木兰科植物的小枝具有,果实类型有果与果。 7、樟树具有浓烈的气味,脉腋有。 8、、等可作为风景林树应用。。 9、桃金娘科植物的叶常具有边缘脉与透明油点。 10、在实习中见到的树种构骨冬青枝、叶、果等各部均具苦味,用火烧灼叶片会出现黑褐色环,果实鲜红色。 11、南洋杉、雪松、金钱松、日本金松、北美巨杉等合称为世界五大公园树种。 12、、园林树木根据主要的观赏性状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梅花、含笑等可作为春季美化观花的树种。 14、苏铁、雪松等树种可用于建筑物前、入口两侧等地绿化,营造肃穆整洁的绿化效果。 15、银杏的主要特征就是:叶扇形,具二叉状叶脉,叶柄长,种子核果

状。它就是植物界的“大熊猫”、“活化石”。 16、杜英类常绿植物叶片在落叶前变成红色,能体现“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色彩景观。 17、我国园林植物资源的特点就是 1、种类繁多 2、分布集中 3、丰富多彩 4、特色突出。 18、台湾相思的叶就是一种变态,属于叶状柄。榕树上的垂须属于_______。 19、可作为垂直绿化的树种有爬山虎_、使君子等。 20、银杏、南天竹等就是近几年在园林绿化中常用的色叶树种。 21、夏季观花树种有石榴、小叶女贞、南天竹等。 22、马尾松叶 2 针一束,湿地松叶 3 针一束,湿地松喜 湿润的土壤环境,马尾松耐干旱贫瘠的土壤,就是先锋造林就是树种。 23园林树木的美化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 24、典型的春叶树种有方枝蒲桃、朴树等。 25、银杏、桂花等可作为前景树应用。 26、元宝槭、河口槭等槭树科的树种为单叶生,叶柄细长, 果。 27、木兰科植物的小枝具有托叶环痕,主要为聚合翅果。 28、桃金娘科植物的叶常具有与。 29 “岁寒三友”指松、竹、梅。 30 常见的可用于盐碱地绿化的树种有落羽杉、雪松等。 31 常见的耐水湿树种有_落羽杉、_湿地松等。 32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描述的就是著名的传统名花树种_梅花_。 33、世界五大公园树种:南洋杉、雪松、金钱松、日本金松、北美巨杉。 34.常见的行道树有银杏、鹅掌楸、悬铃木、杜英与 樟树等。 35.常见的绿篱树有圆柏、侧柏、珊瑚树、木槿与 女贞等。 三、选择

现代园林景观艺术设计

现代园林景观艺术设计 景观的基本成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软质的东西,如树木、水体、和风、细雨、阳光、天空;另一类是硬质的东西,如铺地、墙体、栏杆、景观构筑。软质的东西称软质景观,通常是自然的;硬质的东西,称为硬质景观,通常是人造的。当然也有例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精神生活的水平追求也越来越高,而园林景观作为现代社会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园林设计师的水平要求也随之提高。这就意味着设计师在创新过程中对各园林景观要素的细节进行艺术设计,从而提高园林景观的价值。 硬质景观的艺术设计 1.铺地 铺地是园林景观设计的一个重点,尤其以广场设计表现突出。世界上许多着名的广场都因精美的铺装设计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米开朗基罗设计的罗马市政广场、澳门的中心广场等。但是我们现在的设计对于铺装的研究,特别是仔细琢磨似乎还不够。不是去研究如何发挥铺装对景观空间构成所起的作用,而是片面追求材料的档次,以为这样就好,其实不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要用高档的材料,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在国外,在这方面研究得很深。如巴黎艾菲尔铁塔的广场铺装与坐凳小品都是混凝土制品,而没有选用高档次的花岗岩板,并无不协调或不够档次的感觉,同时,也可利用铺装的质地、色彩等来划分不同空间,产生不同的使用效应。如在一些健身场所可以选用一些鹅卵石铺地,使其具有按摩足底之功效。 2.墙体 过去,墙体多采用砖墙、石墙,虽然古朴,但与现代社会的步伐已不协调。出现的蘑菇石贴面墙现正受到广大群众的亲睐。不但墙体材料已有很大改观,其种类也变化多端,有用于机场的隔音墙,用于护坡挡土墙,用于分隔空间的浮雕墙等。另外,现代玻璃墙的出现可谓一大创作,因为玻璃的透明度比较高,对景观的创造起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墙体己不单是一种防卫象征,它更多的是一种艺术感受。 3.小品 园林小品的种类很多,如坐凳,花架,雕塑,健身器材等。坐凳是景观中最基本的设施,布置坐凳要仔细推敲。一般来说在空间亲切宜人,具有良好的视野条件,并且具有一定的安全和防护性的地段设置坐凳,要比设在大庭广众之下更受欢迎。西单文化广场由于不可能在广场上摆满坐凳,只好在狭窄的道路旁摆了一排坐椅,因为没有其它可坐人设施,游人只好坐在上面,但这种设计是不合理的。可见,设计必须提供辅助座位,如台阶,花池,矮墙等,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4.景观构筑 它包括雨水井、检查井、灯柱、垃圾筒等必要设施。过去,人们只是一味注重大的景观效果,而疏忽了对一些景观构筑的艺术考虑,从而产生总是对一个设计项目感到美中不足。现在,随着人类思想意识的不断积累和提高,人们逐渐将景观细部加以考虑。从而取得了很好的视觉效果。这一点在国外表现的尤为明显。如检查井井盖的处理,在中国,对井毫不修饰,虽然已出现一些预制的褐色井盖,但其视觉效果一般。而国外则对井盖进行细部研究,他们将井盖的颜色加以修饰,五颜六色的图案被恰当地运用到景观设计中,与景观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景观。 软质景观的艺术设计 1.园林植物 植物造景,艺术在其中起很大作用。植物造景定义为“利用乔木、灌木、藤木、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并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

试论园林植物景观的特点及其在造景设计中的应用

试论园林植物景观的特点及其在造景设计中的应用 工程管理系 园林技术专业郑颖 摘要: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植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欣赏,这就是“植物造景”。现代园林以植物造景为主已成为世界园林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字:园林植物特点造景手法植物景观的应用 植物景观设计是现代园林规划设计的主体部分,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利用园林植物突出园林个性,表现地方园林特色早为前人所运用。所谓“绿”主要是体现在植物上,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植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欣赏,这就是“植物造景”。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就是运用自然界中的乔木、灌木、藤本、竹类及草本植物等,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与其它园林要素有机组合来创造景观,使之构成一幅既符合生物学特性又具有美学价值的生物立体画,供人们观赏、游憩。 在中国传统园林中,植物是四大造园要素之一,英国造园家B.Clauston提出:“园林设计归根结底是植物材料的设计,其目的就是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其它内容只能在一个有事物的环境中发挥作用。” 因此,现代园林以植物造景为主已成为世界园林发展的新趋势。 西方古典园林以规则式园林为主,园内的山水树石,出于理性主义哲学的主导而表现一种“理性的自然”和“有秩序的自然”。1960年后,英国很多中产阶级在私人住宅中,根据主人的不同爱好及年龄,创造了各种小花园,如微型岩石园、微型水景园、花境、小温室等,并相应地培育了与这些微型植物景观相适应的低矮植物材料,这些植物被修剪成各种几何形体和鸟兽图案,体现着一种“人定胜天”的思想。进入18、19世纪,一些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开始到国外搜寻植物。就以英国为例,原产英国的植物种类仅1700种,可是经过几百年的引种,至今皇家植物园丘园中已拥有5万种来自世界各地的活植物。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渴望自然、回归自然、创造自然的植物景观已成为趋势和潮流。一些国家在植物造景时常喜欢大片栽植同一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手法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以总体规划为依据 各细部景点的设计都要服从总体规划。植物景观的营建也要服从某种立意或体现某种功能 二、以植物造景为主 植物材料既具有生态经济效益,同时又具有各种景观艺术特性,因此植物造景应是园林景观营造的重点。 三、经济、美观、适用 1)适地适地、因地制宜、因材制宜 不同的环境条件需要选择不同植物种类,使用不同的造景方法。 (2)以乡土植物为主,成熟的异地植物为辅 植物景观的稳定性、经济性、具有地方特色 植物景观的多样性与生物入侵 (3)以人为本:任何景观都是为人设计的,植物造景首先要满足使用者最根本的需要(人的审美心理、行为习惯等)。 四、表现诗情画意的意境美 (1)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精华,但正是 现代园林所缺少的。 (2)利用植物创造意境美是对优秀文化的继承, 是现代园林应提倡的,但并不是鼓励建造古 典园林。现代园林中植物意境美的创造应赋 予时代新意。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手法 一、顺应地势,划分空间 1、空间是由地平面、垂直面、顶平面单独或共同组合成的实在的或暗示性的范围。植物可在地平面、垂直面、顶平面上通过不同的方式影响人的空间感。 2、植物空间划分应注意: (1)植物空间划分应顺应地形起伏、水面的曲直变化及空间的大小等各种立地自然条件和欣赏要求而定。 (2)对原地形的处理,不可一律保留,也不可过分雕琢,既要做到匠心独具,又要不留斧凿痕迹。 (3)植物造景要有一定的景深感。空间应大小相济,似分似连,变化多样,有封闭,有开朗,不能一览无余。 (4)植物种类应多而不乱。同一空间骨干树种要单一或相似,不同空间要有差别,多种植物混栽切不可乱,要根据自然群落关系进行合理搭配。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试题及答案要点 精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试题及答案要点 一、填空(50题): 1、园林植物是园林中作观赏、组织、分隔空间、装饰、庇荫、防护、覆盖地面等用途的()。(木本或草本植物) 2、()主要展示植物的个体美或群体美,经过对植物的利用、整理、修饰、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创造与周围环境相适宜、协调的景观。(植物造景) 3、()凡适合各种风景名胜区、休疗养胜地和各类园林绿地应用的木本植物。(园林树木) 4、()指具有观赏价值的地被、花灌木和草本植物。(花卉) 5、园林树木分为乔木类、()和藤本类。(灌木类) 6、花卉分为露地花卉和()。(温室花卉) 7、园林植物的防护作用主要表现在()、防风固沙两方面。(保持水土) 8、疏林结构和通风结构的防护距离比()的较大。(紧密结构) 9、园林中没有()就不能称为真正的园林。(园林植物) 10、园林植物的生产功能是指大多数的园林植物均具有生产物质财富,创造()的作用。(经济价值) 11、人们欣赏植物大多以外部的形态、姿色为主,尤以()为最多见。(观赏)

12、古典园林取裁植物景观的手法有按诗歌、画理、生长习性和()等。(色、香、姿) 13、古典园林中植物与景观配置的种类有:()、建筑与植物。(山体与植物) 14、我国古典园林是为()服务的。(少数人) 15、园林植物造景的原则有主题性原则、()、艺术、生态、文化和经济原则。(美学原则) 16、园林中的色彩多以()为基调。(绿色) 17、植物造景中色彩有三原色为:();三补色为:橙、绿、紫。(红、黄、蓝) 18、植物配置时要适地适树,则树种选择时最宜选择()。(乡土树种) 19、植物美化配置中,()是构景的基本因素。圆柱形有杜松、圆锥形有圆柏,垂枝形有垂柳、垂榆,龙枝形有龙爪槐、龙爪柳等。(树形) 20、叶的观赏性主要表现在叶的大小、形状、质地和()四个方面。(色彩) 21、()的植物有:桃、杏、梅、月季、石榴等。(红色花系) 22、()的植物有:连翘、黄刺玫、黄蔷薇等。(黄色花系) 23、()的植物有:紫丁香、木兰、醉鱼草等。(蓝色花系) 24、()的植物有:白丁香、白牡丹、女贞、玉兰等。(白色花系) 25、园林中许多国家常有“芳香园”的设置,它是利用各种()植物配植而成。(香料)

园林植物配置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园林植物造景:按照园林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园林艺术布局的要求,应用乔、灌、草来创造各种优美景观的过程,充分发挥植物生物学生态学以及美学功能,配置成一幅优美的画面,供人们欣赏。 2植物造景的类型园林植物造景按其类型可分为自然式、规则式、混合式。自然式配置以模仿自然,强调变化为主,具有活泼、愉快,幽雅的自然情调;规则式配置多以轴线对称,成行成排种植,有强烈的人为感、规整感。 3美学法则:形式美的规律,是指造型元素依照整齐、对称、均衡、比例、和谐、多样统一等构成形式美的规律。 4. 植物造型:通过人工修剪、整形,或者利用特殊容器、栽植设备创造出非自然的植物艺术形式。 5植物造景的科学原则:A遵循生态学原则(适地适树、乡土树种、群落、竞争与演替):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来外来数种:乡土树种是指原产于本地区或通过长期引种、栽培和繁殖已经非常适用本地区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生长良好的一类植物。实用性强;适应性强:适应本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抗污染、抗病虫害能力强,在涵养水分、保持水土、降温增湿、吸尘杀菌、绿化欣赏等环境保护和美化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代表性强:能够体现当地植物区特色;文化性强:历史长,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乡土树种繁殖容易、生产快、应用范围广,安全、廉价、养护成本低,具有较高的推广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设计中比例不应小于70%。因地制宜,科学设计,适地适树:根据立地条件,结合植物材料的自身特点和对环境要求来安排,使各种植物都能生长并生长得好。 B满足城市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要求C园林绿地总体布局一致,与环境协调D植物栽植要有合理的密度E遵循艺术规律F遵循植物的功能属性的原则G尊重当地文化风俗的原则

现代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发展趋势

现代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发展趋势研究【摘要】:植物是园林景观环境中重要的自然要素,承担着美学、生态以及经济等方面的功能。本文就现代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特点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展开了详细的论述,表述了现代园林设计在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现设计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时代需求。 【关键词】:现代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发展趋势 abstract: the modern garden planting design characteristics present situation and its development trend were discussed, described the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in the promo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realize the design of integrated science and art of the demand of the times. key words: modern garden; plant design; development trend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园林设计的景观环境由建筑、山石、植物及水体环境等几个要素组成,其中植物是园林设计环境中唯一一种具有生命力的要素,植物的生长变化以及良好搭配能够充分体现园林空间在环境美学、生态、经济等方面的价值,因此园林的景观设计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针对目前我国建设相对繁荣,而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相关研究相对滞后的现状,目前更多的研究多侧重于植物种植设计如季相特征、造型等为代表的植物艺术表现形式上,植物的生长规律、以及

水湿环境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研究的论文

水湿环境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研究的论文 在大自然生态环境中,水湿环境如同森林、耕地、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 源宝库。天然水湿环境的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及其他各方面的价值都是不可替代的,它 兼具丰富的陆生和水生动植物资源,独特的水文、土壤和气候提供了复杂且完善的动植物 群落,在愈加讲究生存环境质量的今天,水湿环境愈加为人们重视,对水湿环境进行景观 规划和绿化设计也愈加重要。 1适合水湿环境园林绿化的植物种类 1.1水环境常见园林绿化植物 在水中能够长期生活,并能开花、结果、繁殖后代的植物,都可用来在水环境中创造 植物景观。这类植物的特点是叶子柔软而透明,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水里的光照和吸收水里 的二氧化碳,保证光合作用进行,而且植物体内通气组织发达,能借以增加浮力,维持身 体平衡。 1.1.1挺水类如菖蒲、水葱、香蒲、芦苇,千屈菜、水生鸢尾、灯心草、鱼腥草等, 特点是茎、叶挺出水面,植株挺拔,有明显的茎、叶之分,下部根茎伸入水下泥中,根系 中有发达的通气组织,适宜在岸边浅水处生长。 1.1.2浮叶类如荷花、睡莲、王莲等,它们的茎纤弱,不能直立,根状茎发达,生于 水底泥中,叶和花漂浮于水面,常在浅水环境里生长。 1.1.3漂浮类如凤眼莲、满江红、水浮莲等,它们全株直接漂浮在水面上,适于水面 漂浮的园林植物景观。 1.1.4沉水类如金鱼藻、黑藻、狐尾藻等,它们植株可全部沉入水中,供观赏使用。 1.2湿地环境常见园林绿化植物 生长在潮湿环境中的植物其根系不发达,叶片中机械组织也不发达,抗旱能力极差, 如蕨类、附生兰、万年青、十字花等。它们可生活在阳光充足、土壤水分饱和的沼泽地区,根茎之间有通气组织,以保证取得充足氧气,叶片上常有防止蒸腾的角质层,输导组织较 发达,可适应阳光直接照射和大气湿度较低的环境。适宜水体岸边生长的较耐湿的园林树 木有:黑松、金松、云杉、花柏、桧柏、水松、落羽松、湿地松、池杉、水杉、金钱松、 蒲桃、小叶榕、水翁、水石桎、池杉、红杉、大叶柳、垂柳、乌柏、悬铃木、三角枫、桑树、白蜡、海棠、香樟、连翘、夹竹桃、木兰、椴树、钻天杨、鸡爪槭、银杏、花楸、刺槐、紫叶小檗、山楂等。适宜常年地下水位0.5米以下的植物:河柳、垂柳、金丝垂柳、 枫杨、赤杨、水杨梅、白蜡树、柽柳等。适宜地下水位1米以下的植物:日本柳杉、水杉、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试题库名词解释

(一) 1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利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花卉等各种园林植物进行环境景观营造,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园林植物造景) (二) 1 总状分枝:**单轴分枝(总状分枝)的植物顶芽健壮饱满,生长势极强,每年持续向上生长,形成高大通直的树干,侧芽萌发形成侧枝,侧芽上的顶芽和侧芽又以同样方式进行分枝,形成次级侧枝。 2 合轴分枝:**此类树木顶芽发育到一定时期就死亡或生长缓慢或分化成花芽,由位于顶芽下方的侧芽萌发成强壮的延长枝,连接在主轴上继续向上生长,以后此侧芽的顶芽又自剪,再由其下方的侧芽代替,逐渐形成弯曲的主轴。 3假二叉分枝:**假二叉分枝的分枝方式是合轴分枝的一种,在一部分叶序对生的植物中存在。此类植物的顶芽停止生长或形成花芽后,顶芽下方的一对侧芽同时萌发,形成外形相同,优势均衡的两个侧枝,向相对方向生长,以后按此继续分枝。 4 花相:**观赏树木植株上去不花朵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形貌 5 色叶(彩叶)植物:*彩叶植物是指在植物正常生长季节里,叶片呈现非常见的绿色,如黄色、红色、白色、黑色、蓝色及其由上述叶色组成的混合色(复色叶)和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呈现不同色彩(变色叶)的植物。 6 春色叶植物:**春天叶芽长出叶色不为绿色的叫春色叶树种,其特点是时间短,叶少,以红色为主。 7 秋色叶植物: **指那些每年秋季树叶变色比较均匀一致持续时间长,观赏价值高的树种 8常色叶植物:**常色叶植物是指整个生长期内都呈现彩色叶色,而春色叶植物及秋色叶植物只是在生长期的某一段时间呈现彩色叶色。 9 斑色叶植物: **叶片上具有黄、白或乳白色的斑纹、斑点或镶边。 10质感的可变性: **质感的可变性是指某些植物的质感会随着季节和观赏距离的远近而表现出不同的质感类型。11质感的相对性: **质感的相对性是指受相邻植物、建筑物和构筑物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植物的质感会发生相对的改变。 12 草坪草:*.草坪草叶多而小,细长且多直立.大多数草坪草为下繁草营养生长旺盛,营养体主要由叶组成.细小而密生的叶片有利于形成地毯状草坪.直立而细小的叶片有利于光线透射到草坪的下层叶片因而在高密度时下层叶片也很少发生黄化和枯死的现象. 13 地被植物:*指株丛紧密低矮用以覆盖园林地面,防止杂草孽生的植物。(用于覆盖地面的矮小植物,既有草本植物,也包括一些低矮的灌木和藤本植物,高度一般不超过0.5m。) (三) 1 建造功能:** 2美学功能:**植物在外部空间,将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连结在一起,统一和协调环境中其它不和谐因素,突出景观中的景点和分区,减弱建筑物的粗糙、呆板的外观,以及限制视线。 3生态环境功能:** 4 空间感:**指由地平面、垂直面以及顶平面单独或共同组合成的、具有实在的或暗示性的空间围合。 5开敞空间:*用低矮灌木,花草,绿篱及地被植物所形成。开敞空间四周开敞,外向无隐 密性,视线开阔,完全暴露于天空和阳光下。 6半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就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四周不全开敞,有一面或多面部分受到较高植物的封闭,限制了视线的穿透。

现代风景园林绿化植物配置

现代风景园林绿化植物配置 【摘要】 由于现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们更加向往绿色生活环境,也就促进了园林绿化的发展。文章就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风景;园林;绿化;植物;配置 【引言】 园林设计中,最主要的就是绿化物。用于园林设计中的绿色植物也是多种多样的,在实际操作中,对这些绿化物要进行合理配置,根据一定的原则来严格执行。在现在园林设计中,对于绿化物的配置还并不是很合理,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根据科学合理原则,采取相关方案措施,进行合理配合,发挥其最优效果。 1、园林绿化概述 1.1、园林绿化的重要性 园林绿化是根据我国国情,响应环境保护号召,顺应经济发展趋势的一项正确决策,环境绿化在城市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通过合理配置的园林植物绿化工作,可以优化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美化市容,进行科学配置的植物绿化园还可以充分发挥其周边环境的作用,充分体现当地的文化氛围以及艺术主题,通过环境绿化植物的合理配置,可以提供很好的城市景观,吸引游客,增加经济效益,对于城市的发展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2、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与规划 2.1植物的配置 风景园林中植物的配置与规划必须结合风景园林的布局与植物的习性来确定,进而科学的配置与规划园林植物,合理利用植物改善环境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植物在园林中的价值,从而达到维护生态平衡、美化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地目的。由此可得出,园林建设的重点就是对园林植物进行科学的配置与规划。园林植物的配置与规划主要包括下列几方面:一是结合风景园林的布局与植物的习性,选择植物的种类与组合,且以符合园林设计要求并具备一定的观赏价值为前提,从而将不同种类植物合理进行搭配;二是植物的配置与规划还应充分考虑与园林中其他要素的契合度,如与喷泉、建筑等园林要素的契合度,只有具备较高的契合度,才能体现出园林的美感[1]。 2.2、植物的季相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试题库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试题库 第一章绪论 填空题 1刘禹锡诗曰:“唯有( 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可作为唐代植物景观的一个特色。** 2 园林造景一般可以分为规则,( 混合式) 和自然式三种形式。* 选择题 1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园林形式是(B)** A 苑B囿C台D 亭 2阿房宫是什么朝代修建的园林(C ) * A 秦代 B 宋代 C 唐代 D 清代 3艮岳是什么朝代修建的园林(B ) ** A 明代 B 宋代 C 唐代 D 清代 4下面哪个不是私家园林(D)** A拙政园B留园C避暑山庄D 耦园 5下面哪个不是皇家园林(D)** A颐和园B圆明园C避暑山庄D 耦园 判断题 1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注重园林艺术原理,是与艺术相关的应用型学科,与科学无关。()* 2元代大内御苑的布局模式是“一池三山”。()** 3古埃及的园林风格是不规则式的。()** 4意大利的台地园借助了地形的变化,是一种自然式的园林风格。()** 5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为规则式园林的代表。()** 6英国风景式园林中园林的地位更重要,可以支配建筑。()** 7岁寒三友是指松、竹、梅。(√)** 名词解释 1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简答题 1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绘画的异同。** 2 园林植物造景的意义。* 论述题 1 请简单论述中西方园林植物造景的交流** 第二章园林植物观赏特性

填空题 1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时,需要调动观赏者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和味觉五大感官。* 6 园林植物五大观赏特性包括体量、姿态、色彩、气味和(质感)。* 11一般来说,根据植物的体量可以将植物分成(乔木)、灌木、藤本、花卉、草本和地被几个类型。* 16 藤本植物根据攀援习性可以分为( 缠绕类)、吸附类、卷须类和蔓生类四种类型。** 20 草坪草根据其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分为冷季型草坪草和( )两种类型。* 21 植物姿态包括有(树形)、叶形、花形、果形和枝干形态几个方面。* 26 常见树形有( 垂直向上型)、水平展开型和无方向型三种类型。* 29 树冠由(一部分主干)、主枝、侧枝和叶幕组成。* 33 植物的(枝干)、叶片、花和果实都具有色彩。* 37芳香植物包括(香花植物)和能够分泌芳香类物质的植物两类。* 39 植物质感的类型包括(粗质型)、中质型和细质型三类。* 选择题 选择题 1 乔木的高度通常在( A )米以上。* A 3、 B 5、 C 1、 D 0.5 2 (A )是城市植物景观的基本结构,在空间划分、围合、屏障、装饰、引导以及美化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A 大中型乔木、 B 小乔木、 C 灌木、 D 花卉 3灌木的高度通常在( A )米以下。* A 5、 B 3、 C 1、 D 0.5 4 下列哪种植物不是缠绕类藤本植物。()** A 紫藤、B忍冬、C铁线莲、D葡萄 5下列哪种植物是卷须类藤本植物。()** A 紫藤、B忍冬、C扁担藤、D 铁线莲 6下列哪种植物不是吸附类藤本植物。()** A常春藤、B忍冬、C爬山虎、D五叶地锦 7下列哪种植物不是蔓生类藤本植物。()** A叶子花、B木香、C紫藤、D藤本月季 8下列哪种植物是蔓生类藤本植物。()** A忍冬、B葡萄、C叶子花、D铁线莲 9树形由树干和( D )两方面决定。* A 叶片、B小枝、C主枝、D树冠 10 下列哪种树形不是垂直向上型。(C)* A柱形、B圆锥形、C圆形、D尖塔形 11 下列哪种植物的枝干不是绿色的。(D)** A棣棠、B迎春、C梧桐、D白桦 12 以下哪种颜色给人冷静、沉着、深远宁静和清凉阴郁之感。(C)* A 红色、B绿色、C蓝色、D 白色 13 以下哪种颜色给人高贵庄重、优雅神秘之感。(D) * A 红色、B绿色、C蓝色、D 紫色

植物配置与造景名词解释

植物配臵与造景 1.人本主义关怀:这里所说的人本主义是现代的“以人为本”。意味着要尊重人,把人当成一切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等等规范价值得以产生的价值源泉。 2.放之四海而皆准: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故称全国为“四海”;准:准确。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 3.绿量:“绿量”是单位面积上绿色植物的总量,又称三维绿色生物量,three-dimensional green biomass 三维绿色生物量,是对生长中的植物茎、叶所占空间面积的多少。其实质指植物的“叶量”。与绿量有关的概念词很多,如森林面积、森林覆被率,城市的绿地面积、绿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等。常用(公斤/平方米)或(吨/公顷)表示。 4.言不由衷:言不由衷是一个成语,读音是yán bùyóu zhōng,意思是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指心口不一致。出自《左传〃隐公三年》。 5.密不插针,疏可走马:书法理论上有“字划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的美学观念也就是疏的地方可以让马驰骋,密的地方连风也透不过去。 6.摩登:现代,时髦的意思。 7.抗逆性:植物的抗逆性是指植物具有的抵抗不利环境的某些性状;如抗寒,抗旱,抗盐,抗病虫害等。自然界一种植物出现的优良抗逆性状,在自然界条件下很难转移到其他种类的植物体内,主要是因为不同种植物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8.宿根:宿根指个体寿命超过两年,可持续生长,多次开花、结果,且地下根系或地下茎形态正常,不发生变态的一类多年生草本花卉。 9.眩光:眩光(Dazzle)是指视野中由于不适宜亮度分布,或在空间或时间上存在极端的亮度对比,以致引起视觉不舒适和降低物体可见度的视觉条件。视野内产生人眼无法适应之光亮感觉,可能引起厌恶、不舒服甚或丧失明视度。在视野中某一局部地方出现过高的亮度或前后发生过大的亮度变化。眩光是引起视觉疲劳的重要原因之一。10.林缘线:是指树林或树丛,花木边缘上树冠垂直投影于地面的连接线(即太阳垂直照射时,地上影子的边缘线),是植物配臵在平面构图上的反映,是植物空间划分的重要手段.空间的大小,景深,透视线的开辟,气氛的形成等等大都依靠林缘线设计。林缘线是树冠垂直投影在平面上的线,林缘线往往是闭合的。 11.林冠线:水平望去,树冠与天空的交际线叫做林冠线。打破建筑群体的单调和呆板感。注重选用不同树形的植物如塔形、柱形、球形、垂枝形等〃.. 构成变化强烈的林冠线;不同高度的植物,构成变化适中的林冠线;利用地形高差变化,布臵不同的植物,获得高低不同的林冠线。 12.花钵:花钵是种花用的器皿,摆设用的器皿,为口大底端小的倒圆台或倒棱台形状,质地多为砂岩、泥、瓷、塑料及木制品。 12.匝道:匝道是互通式立体交叉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供上、下相交道道.匝道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立体交叉功能的发挥、行车

园林植物名词解释综合

孑遗植物:也称活化石植物,是指起源久远,在新生代第三纪或更早有广泛的分布,而目前大部分已经因为地质、气候的变化而灭绝,只存在很小的范围内,这些植物的形状和在化石中发现的植物基本相同,保留了其远古祖先的原始形状。且其近缘类群多已灭绝,因此比较孤立,进化缓慢的植物。起源于第三纪(以前)经历第四纪冰川保留至今的裸子植物。 乡土树种:本地区原有天然分布的树种。乡土树种是与当地自然条件,尤其是气候、土壤条件达成稳定平衡,对原产地环境具有天然适应性的树种。 原产地:某一树种原来的天然分布区叫原产地。 行道树:指的是沿道路两旁栽植的成行的树木。 植物的双名法:规定用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字作为植物的学名。头一个字是属名,第一个字应大写,多为名词;第二个字是种名,多为形容词。 物侯期: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由于长期适应这种周期变化的环境,形成与之相应的形态和生理机能有规律变化的习性。即生物的生命活动随气候的变化而变化,人们通过其生命活动的动态变化来认识气候的变化,称为“物侯期”。 古树名木:一般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即为古树;而那些树种稀有、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则可称为名木。 间断分布:同种(或近缘种)植物,分布于两个或多个不相连续的地区,称间断分布。 连续分布:某一树种以大量个体较普遍地分布于产区。 裸子植物:它们的胚珠外面没有子房壁包被,不形成果皮,种子是裸露的,故称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具典型的花,胚珠包藏于由心皮封闭而成的子房中,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 乔木:是指树身高大的树木,由根部发生独立的主干,树干和树冠有明显区分。有一个直立主干、且高达6米以上的木本植物称为乔木。与低矮的灌木相对应。 灌木:是指那些没有明显的主干、呈丛生状态的树木,一般可分为观花、观果、观枝干等几类,矮小而丛生的木本植物。灌木是没有明显主干的木本植物,植株一般比较矮小,不会超过6米,从近地面的地方就开始丛生出横生的枝干。都是多年生。 藤本:茎细长,缠绕或攀援它物上升的植物。一切具有长而细弱、不能直立、只能匍匐地面或依赖其它物支持向上攀升的植物的统称。(用卷须、小根、吸盘或其他特有的卷附器官攀登于他物上的、具有这种茎的植物称攀援藤本,如丝瓜(具卷须)、爬山虎(具吸盘)、凌霄花(具气生根)。以茎本身缠绕于他物上的,称缠绕藤本,如葎草、牵牛花、紫藤等。) 总状分枝:从幼苗形成开始,主茎的顶芽不断向上生长,形成直立而明显的主干,主茎上的腋芽形成侧枝,侧枝再形成各级分枝,但它们的生长均不超过主茎,主茎的顶芽活动始终占优势,这种分枝方式称为单轴分枝,又称总状分枝。 合轴分枝:指主干或侧枝的顶芽经过一端时间生长后停止生长,分化成花芽,而由最接近顶芽的腋芽代替顶芽发育成新枝。再经过一段时间,新枝的顶芽又停止生长,为其下部的腋芽所代替继续生长,如此相继形成主枝的分枝方式。 一片完全的叶:有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的称“完全叶”。 一朵完全的花:一朵完整的花包括了六个基本部分,即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其中花梗与花托相当于枝的部分,其余四部分相当于枝上的变态叶,常合称为花部。一朵四部俱全的花称为完全花,缺少其中的任一部分则称为不完全花。 花序:花在总花柄上有规律的排列方式,称花序。有限花序,无限花序:总状花序(紫藤),穗状花序,柔荑花序(杨,柳,栎),伞房花序(绣线菊,苹果),头状花序(菊),隐头花序(无花果,薜荔),伞形花序(常春藤),肉穗花序(玉米,天南星) 柔荑花序:花轴较软,其上着生多数无柄或具短柄的单性花(雄花或雌花),花无花被或有花被,花序柔韧,下垂或直立,开花后常整个花序一起脱落。

现代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与配置

现代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与配置 发表时间:2018-05-25T16:07:54.37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5期作者:李晶[导读] 本文就对其植物景观设计及其配置进行简要的阐述,希望可供相关从业者的参考借鉴。 山东文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随着国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居住用地不断增加,国民对其居住生活环境的标准也不断提高,城市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因此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居住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大部分居住区植物景观空间营造并不成熟,居住区植物景观空间营造尚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就对其植物景观设计及其配置进行简要的阐述,希望可供相关从业者的参考借鉴。关键词:园林工程;植物景观;设计分析;配置 植物景观设计作为园林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优劣将直接关系到风景园林绿化的效果,并且,其也是风景园林集观赏性及实用性功能地最佳展现环节。所以,我们必须按照工程施工实际情况,进而有针对性的设计,进而保证其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能够达到更加科学、合理地状态,创造出人们所需要地风景园林景观。 1 植物景观设计分析 植物作为园林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也是体现园林工程生命力特征的要素,能够有效的使得园林空间体现生命活力,富于了四时的变化。植物景观设计主要是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相关专业及决策部门就针对当时的城市园林建设中的假山、建筑物、喷泉等硬质景观现象,再次提出了生态园林的建设方向,实际就是按照植物材料为主题进行的园林景观设计。应用了乔灌木、草本、藤本等素材,利用艺术的手法,结合考虑了各种生态因子作用,充分的发挥了植物本身形态及色彩、线条等的自然美,进而创造了和周围环境相协调、相适应,并且表达了一定的意境或是具有功能艺术的空间,可供人们的观赏。但是,植物景观设计的概念提出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随着生态园林建设深入及发展,植物景观设计内涵也在不断的扩展,现在植物景观的设计概念不仅包含了视觉艺术的效果观景,还包含了生态及文化景观,甚至有着更深层的含义。 2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要点分析 2.1 树立园林植物景观的规划意识 园林绿化工程作为基础设施与植物景观对立统一地有效柔和点,没有园林绿化配置亭台楼阁都是生硬及呆板的。所以,决策人员应做到先规划,后施工,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方案进行了论证,衡量其是否和整体的景观自然环境相和谐,比如:多功能城市性的综合公园,应该有供健身活动地大草坪,还需为满足安静休息需求地疏林草地或是密林,不仅是浓荫蔽日幽林小径,还是色彩艳丽、花香果佳的花灌丛,都需要极大限度的满足园林绿地使用功能及景观的要求。 2.2 符合园林植物生长的生态要求 园林植物景观种植设计应遵循植物生长自身的规律以及对环境条件地要求,具体到园林植物的生态配置,需要重视下面几点:第一,因地制宜,科学设计,适地而生,按照立地的条件,结合了植物材料自身的特点对环境要求进行安排,使得其能够生长健壮。不能盲目的引进推广外来的园林植物,应该注重对乡土植物的开发应用。第二,重视植物生长的多样性,若是植物种群过于单一,在生态上十分贫乏的,景观十分单调。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应该充分注意乔、灌、草的结合,模拟、创建出自然生态的系统,进而利于增加植物群落地稳定性,提升了景观植物的生态效益。 2.3 考虑园林植物景观的艺术要求 园林融入自然美、绘画美、建筑美、文学美为一体,按照自然美为特征空间的环境艺术。园林植物的景观设计不仅需要满绿地的使用功能,还需按照艺术的规律要求选择植物种类及确定植物种植的方式,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2.4 结合园林绿地的经济要求 城市园林绿地在满足了其使用功能,保护城市的环境及美化城市面貌的基础上,还可结合生产增加经济的效益。所以,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在不方案满足功能、艺术、生态的要求时,还需考虑选择柿子、枇杷等对土壤要求不高、养护管理简单的果树植物,或是选择核桃、樟树等油料植物,或是选择了桂花、茉莉、玫瑰等芳香植物,在选择杜仲、银杏等具药用价值的植物,还有荷花等既可观赏又可食用的水生植物等,进而充分的发挥了园林植物景观的综合效益,实现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地协调统一。 3 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原则分析 3.1 以植物艺术性为搭配原则 任何一个美好艺术产生都是由人们主观的感情及客观环境所结合而成的,不同的园林形式所决定立意方式也不同,节日广场则是以喜庆和欢乐地氛围为主的,色彩上应该使用暖色调。烈士陵园则是按照肃穆及庄严为基调,在色彩上应该积极使用冷色调。园林绿色和植树造林有所不同,在确保园林各自特色的风格时,还需注重园林特色,更要坚固植物芳香、色彩、风韵等特色,并且充分的考虑其形式及内容统一,使得观赏人员在触景生情及寓情于景地基础上,升华成情景交融地审美效果。 3.2 植物生态的要求为搭配的原则 “环境”是植物生长的空间,植物生长发育都离不开环境。同样,环境中所容纳地各种因子都间接或是直接影响着植物生存。园林植物生长的后期管理工作也十分重要,但是栽植之前对生态环境测试,和树与树之间搭配都应和树木成活有着直接关系。所以,我们在进行园林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准确的把握各树木性质的特征,种植及培育不同的植物品种。 3.3 植物色彩合理搭配原则 在进行园林植物色彩搭配过程中,应充分的考虑到次色与主色之分,色彩具有一定的主次关系,在进行园林景观色彩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的考虑到次色及主色搭配的问题。在进行搭配中,主色起着支配地作用,必须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第二,在进行园林植物搭配的过程中,应积极处理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协调、节奏与韵律、从属与主体、稳定与均衡等多方面的关系,力争达到最佳的景观效果。第三,为使园林设计艺术效果可以得到有效的发挥,在其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应积极运用补色对比的组合,使得在色彩效果的数量上相等,补色植物比单色植物就要强烈一些,特别是在高大建筑物前,或是大型铺装广场上,其作用十分明显。

试论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体会 (4)

试论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体会 苏小萍 植物造景,就是应用绿色植物来创造优美的景观,充分发挥绿色植物本身形态、线条、色彩、季相、叶形、叶色、花形、花色、枝形、茎态、根状等表现出景观自然形态美的效果。园林设计师、景观师将绿色植物进行规划、设计、配置、种植,创造出美丽、动人的艺术景点,使之成为风景如画的优美景观和居住、生活、工作、学习生态平衡和谐的美丽环境。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文化艺术素质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在人口集中的城市,需要创造出环境优美的生态环保良性循环的植物景观,这是园林设计师、观规划师共同追求的目标和方向。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归根结底是对绿色植物的规划、设计、配置和种植,利用绿色植物,以绿色植物为主体,将绿色植物作为主景设计,使绿色植物成为最具有生命力的规划设计因素,为城市创造出一个以绿色植物造景为主的优美园林设计景观。 一、植物造景的景观基础与环境建设的相互关系 (1)植物造景的景观基础园林植物、绿色植物造景的基础,必须是以植物的乔木、灌木、藤本、草皮、蕨类、水生、地被等为基础设计材料。作为园林设计师、景观师,就需要以丰富多彩的绿色植物,及其表现出自然生长出来的优美形态、姿态作为设计材料、创造材料的源泉,突出以植物造景为主的园林景观设计基础。

(2)植物造景与环境建设关系植物景观最初表现在园林中,更多的是满足人们欣赏植物形式美的需求。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环境保护的要求,人们更为重视的是绿色植物所产生的效应。因为绿色植物除了能创造出优美舒适的环境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随着城市人口密度的加大,工业的飞速发展,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工业、汽车、机械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有毒气体、噪音等到处都在污染着环境、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正常的气候变得十分反常,甚至出现黄沙、酸雨。为了改善环境,人们对绿色植物的景观规划设计概念,已不仅仅局限于在一个风景点或一个公园种植几棵树的简单做法,而是扩展到更广阔的领域。将园林植物、绿色植物、园林绿化建设、植物景观引入建设环境之中,设计创造出一个适合人们生态要求的优美园林景观。 二、必须重视和提倡以园林植物造景为主的指导思想 (一)设计基本原则 园林植物造景的设计原则必须符合园林绿地的性质和功能的要求。因为园林绿地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了绿色植物的品质选择和种植形式。园林绿地功z日-, g很z多,但具体规划设计到实处、实地的时候,就必须对实处、实地进行规划设计,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植物品种进行选择设计。如:

园林植物造景试题

名词解释 1.花境:模拟自然界中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运用艺术手法设计的一种长带状花卉应用形式。 2.机械关系:主要是植物相互间剧烈竞争的关系。 3.基础种植:用灌木或花卉在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基础周围进行绿化、美化栽植。4.地被植物:指株丛紧密低矮用以覆盖园林地面,防止杂草孽生的植物。 5.室内植物造景:室内植物造景是人们将自然界的植物进一步引人居室、客厅、书房、办公室等自用建筑空间以及超级市场、宾馆、咖啡馆、室内游泳池、展览温室等公共的共享建筑空间中。 6.花坛:在具有几何形轮廓的植床内,种植各种不同色彩的花卉,运用花卉的群体效果来表现图案纹样或观盛花时绚丽景观的花卉应用形式,以突出的色彩或华丽额纹样来表现装饰效果。 7.植物配置:主要是指园林中各种植物如乔木,灌木攀缘植物水生植物花卉植物及地被植物等之间的搭配关系,或者是指这些植物与园林中的山水石建筑道路额搭配位置等。8.岩石园:是以岩石及岩生植物为主,结合地形适当的沼泽,水生植物,展示高山草甸,牧场碎石陡坡峰峦溪流等自然景观。 9.植物景观:植物景观,主要指由于自然界的植被。植物群落、植物个体所表现的形象,通过人们的感观传到大脑皮层,产生一种实在的美的感受和联想,植物景观一词也包括人工的即运用植物题材来创作的景观。 10.攀缘植物:通俗地说,就是能抓着东西爬的植物。 11.寄生关系::是一种对抗关系,是指一种小型生物生活在另一种较大型生物的体内,以另一种微生物为生活基质,在其中进行生长繁殖,并对后者带来或强或弱的危害作用。12.生理关系: 13.绞杀植物:指一种植物以附生来开始它的生活,然后长出根送进土壤里,变成独立生活的植物,并杀死原来借以支持它的植物,是一类生活方式比较特殊的植物。14.附生关系:常以他种植物为栖息地,但并不吸取其组织部分为食料,最多从它们死亡之部分上取得养分。 15.植物造景:以自然乔、灌、藤、草本植物群落的种类、结构,层次和外貌为基础,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其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进行创作,形成山水—植物、建筑—植物、街道—植物等综合景观,让人产生一种实在的美的感受和联想。 16、模纹花坛:由低矮的观叶植物或花叶廉美的植物组成,表现群体组成的精美图案或装饰纹样,包括毛毡花坛,浮雕花坛,彩结花坛等。 17、毛毡花坛:图案表面十分平平整,好像华丽地毯。 18、对应式花境:通常以道路的中心线为轴心,形成左右对称形式的花境,常见的道路的两 侧或建筑物周围。 19、单面观花境:是指供观赏者从一(单)面欣赏的花境。 20、花丛: 21、花坪:是指有一定设计、建造结构和使用目的的人工建植的草本植物形成的块状地坪。 22、花台:在高于地面的空心台座中填土或人工基质并栽植观赏植物成为花台。 23、花带:花卉呈带状种植的地段。 24、造景花坛:突出节日气氛,园林中临时造景。 25、双面观花境:是指可供两面或多面观赏的花境。 26、它感作用:一种植物通过想体外分泌代谢过程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 的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