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XI硬盘RDM直通给群晖使用
- 格式:docx
- 大小:159.51 KB
- 文档页数:3
跨ESXi主机的裸磁盘映射(RDM)搭建MSCS群集2011-11-30 23:26:11标签:ESXiRDM裸磁盘映射MSCS跨主机原创作品,允许转载,转载时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作者信息和本声明。
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1028350/730262跨物理主机的虚拟机的群集(也称为跨机箱的群集)通过在单独 ESXi 主机上放置群集节点来防止在物理机上发生软件和硬件故障。
此配置需要使用光纤通道 SAN 上的共享存储器作为仲裁磁盘。
下图显示了跨机箱的群集的设置。
两个不同物理机(ESXi 主机)上的两个虚拟机运行群集软件。
虚拟机共享专用网络连接(用于专用检测信号)和公用网络连接。
每个虚拟机均连接到共享存储器,此存储器必须位于 SAN 上。
此设置可以显著降低硬件成本可以扩展跨机箱的群集模型,并在多个物理机上放置多个虚拟机。
例如,可以将四个各包含两个物理机的群集与两个各具有四个虚拟机的物理机相整合。
下图显示如何将四个双节点群集从八个物理机移动到两个物理机。
言归正传,下面开始我们的测试两个节点分别在两台不同的ESXi上,使用iSCSI存储,两台ESXi都能访问到。
Node01所在ESXi的网络配置如图:Node02所在ESXi的网络配置如图:Node01两块网卡配置和IP如图:Node02的两块网卡的配置和IP,如图:在Node01上添加硬盘,选择“裸机映射”选择存放指针文件的存储位置(一定要共享的)选择“物理”兼容性节点不能使用SCSI0 ,必须使用SCSI 1 ,这里选择SCSI (1:0)两块盘添加后,注意选择SCSI 1适配器,更改SCSI总线共享类型为“物理”随后在Node02上添加硬盘,选择“使用现有虚拟磁盘”( 关闭虚拟机上面物理才可选 )))))))找到Node01做RDM时生成的指针文件的路径节点同样要使用SCSI 1同样的方式添加两块硬盘后,记住要该SCSI 1控制器的总线共享为“物理”随后在Node01上初始化两块盘并分配盘符,然后将硬盘“脱机”启动Node02,发现自动挂上了那两块盘。
群晖系统使用说明(二)引言:群晖系统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网络存储设备管理系统,它提供了诸多方便实用的功能,让用户能够更好地管理和维护自己的网络存储设备。
本文将详细介绍群晖系统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用户更好地掌握群晖系统的各项功能。
正文:一、系统备份与恢复1.1 设置系统备份计划,定期备份重要数据1.2 选择合适的备份介质,如外部硬盘或网络存储设备1.3 恢复系统备份时,注意选择正确的备份文件和目标位置1.4 备份和恢复过程中要保持设备稳定的电源供应和网络连接1.5 定期检查备份文件的完整性和可用性,确保备份的有效性二、数据共享与访问控制2.1 创建共享文件夹,并设置相关权限2.2 选择合适的访问控制方式,如基于用户或群组2.3 设置访问权限,限制用户对共享文件夹的访问和操作2.4 配置访问控制列表,允许特定用户或群组的访问2.5 定期审查和更新访问控制策略,确保数据安全性和隐私保护三、网络服务管理3.1 启用和配置网络服务,如FTP、WebDAV等3.2 限制网络访问,避免未授权访问3.3 监控网络服务的运行状态和性能3.4 定期更新网络服务的软件版本,修复漏洞和提升性能3.5 配置防火墙和安全策略,保护网络服务的安全性四、存储管理4.1 分配存储空间,创建新的存储卷或扩展已有存储卷4.2 配置磁盘阵列,提升存储性能和容错能力4.3 设置存储配额,限制用户对存储空间的使用4.4 定期监控存储设备的健康状态,预防故障和数据丢失4.5 进行数据迁移和备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五、系统维护与优化5.1 定期检查系统事件日志,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5.2 更新群晖系统的软件版本,获得最新功能和安全修复5.3 清理不需要的临时文件和日志,释放存储空间5.4 配置电源管理策略,降低电力消耗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5.5 学习并使用群晖系统提供的高级功能和工具,提升系统性能和功能扩展总结: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群晖系统使用说明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备份和恢复系统、管理数据共享和访问控制、进行网络服务管理、存储管理和系统维护与优化。
esxi6.7中,显卡设置为直通步骤在服务器安装完显卡后,可在esxi界⾯配置使⽤显卡1、登录esxi主界⾯,然后在界⾯进⾏以下操作2、找到要使⽤这块显卡的虚拟机,然后关机,关机后在操作界⾯进⾏操作然后会弹出⼀个新界⾯然后在pci设备中选择新安装的显卡即可3、然后开机启动,启动后登录服务器执⾏以下命令扩展:Nvidia Gpu安装:# 先决条件安装1、检查是否安装了GPU:lspci | grep -i nvidia2、安装kernel-devel和kernel-headerssudo yum install kernel-devel-$(uname -r) kernel-headers-$(uname -r)3、安装dkmssudo yum install dkms4、确保/etc/X11/xorg.conf⽂件没有被更改⾃定义,具体细节参考https:///cuda/cuda-installation-guide-linux/index.html#abstract中的内容# 删除CentOS 7⾃带的nouveau驱动1、查看nouveau驱动是否加载lsmod | grep nouveau2、禁⽤内核模块加载vim /usr/lib/modprobe.d/dist-blacklist.conf或vim /lib/modprobe.d/dist-blacklist.conf或创建新⽂件:/etc/modprobe.d/blacklist-nouveau.conf添加:blacklist nouveauoptions nouveau modeset=03、备份原来的initramfs nouveau image镜像mv /boot/initramfs-$(uname -r).img /boot/initramfs-$(uname -r)-nouveau.img4、创建新的initramfs image镜像dracut /boot/initramfs-$(uname -r).img $(uname -r) 或sudo dracut --force5、重启机器# 建议跳过⼿动安装驱动的步骤,待安装完CUDA包管理源后,安装CUDA Toolkit时,⾃动安装驱动# 安装Nvidia GPU驱动(⼿动安装驱动)1、下载驱动程序,并安装(官⽅驱动下载地址:https:///Download/index.aspx?lang=cn)wget /XFree86/Linux-x86_64/410.93/NVIDIA-Linux-x86_64-410.93.run -o NVIDIA-Linux-x86_64-410.93.runsudo sh NVIDIA-Linux-x86_64-410.93.run --kernel-source-path=/usr/src/kernels/$(uname -r) -k $(uname -r) --dkms2、重启机器注:建议不要⼿动下载安装,因为安装CUDA Toolkit时也会安装与CUDA Toolkit版本相符的驱动,如果⼿动安装的驱动与CUDA Toolkit所要求的驱动版本不⼀致,则会出现常见问题中的错误2 # 验证驱动安装nvidia-smi # 查看GPU使⽤情况# 常见问题:1、如果正常显⽰则,安装成功,如果出现错误“Unable to determine the device handle for GPU 0000:1B:00.0: Unknown Error”,则表⽰Nvidia GPU驱动检测到环境为虚拟机未正常⼯作,则参考⽂章:https://petr.io/en/blog/2017/12/26/running-nvidia-cards-vmware-esxi/ 解决该错误2、如果出现错误“Failed to initialize NVML: Driver/library version mismatch",则表⽰Nvidia GPU驱动所对应的内核版本信息与安装的kernel-devel内核版本信息不⼀致:cat /proc/driver/nvidia/version # 查看驱动版本信息yum list installed | grep kernel-devel # 查看安装的kernel-devel版本信息uname -a # 查看发⾏版系统内核版本信息驱动安装参考1:https:///cuda/cuda-installation-guide-linux/index.html#abstract驱动安装参考2:https:///how-to-install-the-nvidia-drivers-on-centos-7-linuxView CodeCUDA Toolkit安装:# 安装CUDA包管理源1、官⽅下载地址:/cuda-downloadswget https:///compute/cuda/repos/rhel7/x86_64/cuda-repo-rhel7-10.0.130-1.x86_64.rpmsudo rpm -i cuda-repo-rhel7-10.0.130-1.x86_64.rpmsudo yum clean all# 安装yum-plugin-nvidia插件(yum-plugin-nvidia插件介绍:https:///tiki/yum-plugin-nvidia)yum install -y yum-plugin-nvidia.noarch# 安装CUDA Toolkit 9.0和9.1sudo yum install -y cuda-9-0.x86_64sudo yum install -y cuda-9-1.x86_64注:需要先安装EPEL软件源,因为依赖包需要通过EPEL软件源来安装# 设置环境变量(vim /etc/profile),在最后添加如下内容(优先选择9.1)export CUDA_BIN_PATH=/usr/local/cuda-9.1/binexport CUDA_LD_LIBRARY_PATH=/usr/local/cuda-9.1/lib64export PATH=$PATH:$CUDA_BIN_PATHexport LD_LIBRARY_PATH=$LD_LIBRARY_PATH:$CUDA_LD_LIBRARY_PATH:/usr/local/lib:/usr/local/lib64:/usr/lib64:/usr/lib # 使配置⽣效. /etc/profile# 验证安装1、安装CUDA⾃带的实例程序sudo /usr/local/cuda/bin/cuda-install-samples-9.1.sh /usr/local/cuda-samples2、查看各版本信息cat /proc/driver/nvidia/version # 查看驱动版本信息nvcc -V # 查看CUDA Toolkit版本信息3、编译cuda-samplescd /usr/local/cuda-samples/NVIDIA_CUDA-9.1_Samples/ && make4、运⾏cuda-samplescd /usr/local/cuda-samples/NVIDIA_CUDA-9.1_Samples/bin/x86_64/linux/release./deviceQuery # 输出本机设备信息./bandwidthTest # 确保系统和⽀持CUDA的GPU能够正确通信参考:https:///cuda/cuda-installation-guide-linux/index.html#abstractView Code。
此处输入群辉nas 在局域网中的IP 地址,如“192.168.9.22”。
如果群辉nas 办理了公网IP ,需要远程访问时输入公网IP 或者域名网址即可在任何地方登录此处输入用户名所对应的密码ssl 数据传输加密默认勾选点击这个放大镜选择你们公司的群辉nas 的IP 地址设置好后的效果如图所示,以后你想要存放到企业网盘里面的文件就存放到这个文件夹里,软件会自动同步到群辉nas,如果你电脑空间不足,可以在“”同步模式里面设置“单向上传”,所以这点大家不用担心。
以后公司内部同事给你分享的文件会同步到这个文件夹,你想分享文件给被人,只要存放在这个文件夹中就可以了鼠标单击这里可以打开你电脑上面的“本地文件夹”或者“与我共享”文件夹,如果想要分享文件给别人,只需要把文件拖到“与我共享”文件夹中,经过同步后,群组内的每个人都可以看到鼠标单击这三个点,可以弹出“全局设置”的多项菜单,这是同步操作状态显示按钮,单击可以切换同步状态。
鼠标单击这个图标可以进入网页版的界面,里面的操作和百度网盘的网页版相似,这里就不再细说了。
这里是同步的文件,在此处可以吧文件分享给他人。
点击这里可以发文件分享给部分人或着指定的人,如果群辉nas开通外网访问功能,这个分享功能就类似与百度网盘的文件分享功能。
点这里复制链接发送给他人这个区域进行文件的隐私设置,分为私人、内部公开三个类别六项不同情况,大家可以点这个三角符号进去看看受邀列表这里可以设置让那些人看到,以及看到后能够查看、编辑或者管理的权限,你制作的文件之所以能够灵活的让别人使用,它的绝妙之处就是设置好这个项目单击这里就可以创建高级保护链接了,再次单击,高级保护链接就会失效隐私设置,查看、评论和编辑的权限密码和有效期都是保证你的文件不被泄露的良好利器点击复制后就可以发到微信或者QQ里发给别人,前边这一大堆,只有点“应用”才能生效重建链接是指链接中断或者群辉服务器IP地址产生变更之后再次链接后的默认操作,建议大家尝试几次看哪一个更有利于保留文件就选择哪一个。
群晖引导制作方法群晖是一款非常受欢迎的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系统,它提供了强大的存储、备份、共享和远程访问功能。
如果您希望了解关于群晖引导制作方法的详细信息,请看下面的中文描述:1. 群晖引导制作方法是指在一个新硬盘(或者U盘)上安装群晖操作系统的过程。
2. 对于NAS服务器的初始设置和配置,群晖引导制作非常重要。
3. 在制作群晖引导的过程中,您需要准备好一个空的U盘或者一个未分区的硬盘。
4. 您需要从群晖官方网站下载适用于您硬件型号的DSM(DiskStation Manager)操作系统镜像文件。
5. 然后,您需要下载适用于您硬件型号的引导工具,如Jun's Loader。
6. 将U盘或者硬盘连接到您的电脑上,并使用引导工具来将DSM镜像文件写入到U盘或者硬盘上。
7. 完成上述步骤后,您需要进入您的NAS服务器的BIOS设置,并将引导设备设置为U 盘或者硬盘。
8. 重启NAS服务器,并在引导过程中按照屏幕提示进行操作,以完成群晖系统的安装和初始化设置。
9. 制作群晖引导时需要格外小心,确保选择正确的DSM镜像文件以及适用于您硬件型号的引导工具。
10. 在制作群晖引导时,您还需要注意U盘或者硬盘的格式化和写入过程,确保没有误操作导致数据丢失。
11. 在完成引导制作后,您可能需要在群晖系统中进行更多的设置和配置,例如创建存储卷、共享文件夹、设置用户权限等。
12. 制作群晖引导的过程可能因不同的硬件型号而有所差异,因此建议在制作之前查阅详细的硬件兼容列表和制作教程。
13. 制作好群晖引导后,您可以通过网络访问群晖系统的管理界面,进行进一步的系统配置和管理。
14. 群晖引导的成功与否对后续的NAS服务器使用和功能实现至关重要,因此制作过程需要一丝不苟地执行。
15. 在制作群晖引导时,您也可以查阅群晖官方网站上的手册和支持文档,以获取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16. 请确保您的电脑和网络环境稳定,以免在制作群晖引导的过程中发生意外中断和数据损坏。
群晖系统使用说明群晖系统是由群晖科技开发的一款可定制、易用的网络存储管理系统。
它能够通过一个统一的用户界面,帮助用户管理和控制其网络存储设备,并提供丰富的功能和插件以满足多种需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群晖系统的使用方法和常见功能。
一旦系统安装完成,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群晖系统的管理界面。
默认情况下,用户可以使用“admin”作为用户名,以及在安装过程中设置的密码进行登录。
在登录后的管理界面中,用户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的应用程序和工具。
群晖系统提供了许多功能插件,例如文件共享、备份和恢复、多媒体服务器等。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插件,并进行配置和管理。
文件共享是群晖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
用户可以轻松地创建共享文件夹,并通过网络共享给其他用户。
此外,群晖系统还支持网络文件协议(如SMB,AFP和NFS),以便用户可以从各种设备(如PC,Mac和移动设备)访问共享文件夹。
备份和恢复也是群晖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群晖系统轻松备份和恢复其数据。
系统支持多种备份方式,包括本地备份,远程备份和云备份。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备份方式,并定期执行备份任务以保护数据安全。
除了文件共享和备份,群晖系统还提供了许多其他的功能和插件。
例如,用户可以通过群晖系统创建一个个人或团队的博客,以便与他人分享信息。
用户可以自定义博客的外观和功能,并管理博客的内容和用户访问权限。
此外,群晖系统还提供了多媒体服务器的功能。
用户可以将多媒体文件存储在群晖系统中,并通过网络共享给其他设备。
系统支持各种多媒体格式,包括音频,视频和图片。
用户可以通过群晖系统轻松管理和播放多媒体文件。
还有一些其他有用的功能,例如邮件服务器,打印服务器和数据同步。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功能,并进行配置和管理。
总之,群晖系统是一款功能强大且易于使用的网络存储管理系统。
它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插件,帮助用户轻松管理和控制其存储设备。
通过本文的介绍,用户可以了解群晖系统的安装方法和常见功能,并开始使用和配置自己的群晖系统。
纯新手向:群晖(NAS)的安装、使用详尽介绍本文将分为几个目录来进行:1、大概介绍2、硬件组装3、系统安装4、端口映射5、远程下载6、视频播放7、综合使用(cloud、photo、file、note等)8、综合问答----------------------------------------------------------------------------------------------------------------------------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附属存储)按字面简单说就是连接在网络上,具备资料存储功能的装置,因此也称为“网络存储器”。
它是一种专用数据存储服务器。
它以数据为中心,将存储设备与服务器彻底分离,集中管理数据,从而释放带宽、提高性能、降低总拥有成本、保护投资。
其成本远远低于使用服务器存储,而效率却远远高于后者。
目前国际著名的NAS企业有Netapp、EMC、OUO等。
以上,来自百度百科复制的资料,如果用比较人类的话来说一次NAS,其实也就是一台电脑,功能性比较局限的电脑,通过特定的系统完成大家的一些文件(相片)储存,影音存储的需求,并通过外部软件来完成读取(播放)。
例如来说:(云)储存?有个好东西要放起来?在外现了一个好资源(番号?),家里网络空着也是浪费,下载吧。
躺在沙发上电视播放硬盘内的大片:又或是用平板、手机之类的躺在床上看下回来的电影?还是看些漫画?还是说你有很多东西需要移动存储?又或有更多的玩法?•2#月亮上梦游•2015-9-12 19:54:54本帖最后由月亮上梦游于 2015-9-12 21:18 编辑以上是我感觉对于NAS来说,大家最常用到的一些功能了。
NAS其实就是以上所说的功能的汇集体,他是一个网络存储服务。
可以通过路由器加移动硬盘搭成简易的服务(卡,慢),可以购买专业公司开发的(系统)完成,可以自己用一些普通的电脑配件通过一些灰色手段(其实就是非法)去使用专业公司系统。
Vmware服务器系统-群晖NAS多种应急操作手册一、服务器的冗余:我们所采用的DELL R750XS是高强度、高负载、高稳定、高性能的专业服务器,服务器采用模块化、高冗余设计如:1、运算模块:有二颗至强CPU,其中一颗CPU故障并不会影响工作。
2、DRAM模块:12条内存独立工作,单条内存故障并不会影响工作。
3、存储模块:我们的存储有二组磁盘组成:1、固态系统盘采用2块固态硬盘组成RAID1模式。
数据存储采用4块16T SAS硬盘组成RAID5模式,每组每次允许损坏一块硬盘而不影响工作。
4、电源模块:有二块独立冗余750W热插拔电源组成,损失其中任一电源不影响工作,允许热插拔更换。
二、服务器可能出的故障1、运算模块:CPU的损坏,在实际运作中非常罕见。
若单一CPU出现故障,虚拟机管理平台会触发警报,服务器液晶面板也会有相应提示(面板黄色)。
业务空闲后关机更换,故障解决。
2、DRADM模块:内存损坏,在实际运作中非常罕见。
若单一内存失效,虚拟机管理平台会触发警报,服务器液晶面板也会有相应提示(面板黄色)。
业务空闲后关机更换,故障解决。
3、存储模块:硬盘经过长时间高强度连续工作若干年后,有可能会出现不完成损坏的情况。
若硬盘故障,虚拟机管理平台会触发服务器液硬盘面板也会有相应提示(面板承黄色为警告、红色为直接损坏)硬盘故障,无需关机,直接更换,服务器自动完成同步。
(有一定的可能需要人工干预)4、电源模块:电源模块故障,虚拟机管理平台会触发警告,服务器液晶面板也会有相应提示(面板黄色),无需关机,可直接更换。
综上所述,由于冗余模块的存在一般故障并不会影响服务器的业务运行。
但需固定时间检查服务器运行日志,避免出现故障起用了冗余模块而未发现,最终导致冗余模块失效发生停止服务的情况。
三、服务器出现严重故障1、无法开机:在排除电源的情况下,无法正常开机为严重故障,需启用备用服务器。
2、不稳定运行:在服务器无报错的情况下,排除受到攻击和软件BUG出现不定时关机、重启、无响应为严重故障,需启用备用服务器。
R本人Drive 是一种可帮助用户在裙晖设备上映射磁盘的工具。
通过此工具,用户可以在电脑上直接访问裙晖设备中的文件和文件夹,实现便捷的数据管理和共享。
下面将介绍如何使用 R本人Drive 在裙晖设备上映射磁盘的方法。
1. 下载并安装 R本人Drive用户需要从R本人Drive 冠方全球信息站上下载R本人Drive 软件,并按照提示进行安装。
安装完成后,打开 R本人Drive 软件,开始配置映射磁盘。
2. 添加映射磁盘在R本人Drive 软件界面上,点击“添加”按钮,选择“WebDAV”作为连接协议,并输入裙晖设备的位置区域、端口号、以及登陆账号和密码等信息。
点击“连接”按钮,等待软件与裙晖设备进行连接。
3. 配置磁盘映射连接成功后,用户可以在 R本人Drive 软件界面上看到裙晖设备的文件和文件夹列表。
选择想要映射的文件夹,并设置一个本地驱动器的盘符作为映射路径。
点击“映射”按钮,完成配置。
4. 查看映射结果随着映射的完成,用户可以在“我的电脑”中看到新增的本地磁盘,其实际内容就是裙晖设备中所选的文件和文件夹。
用户可以像使用本地磁盘一样对其进行操作,包括复制、粘贴、删除等。
5. 更多选项R本人Drive 还提供了一些高级选项,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配置,如开启缓存、设置自动连接等功能。
总结通过上述步骤,用户便可以成功地在裙晖设备上映射磁盘。
R本人Drive 的简单操作和便捷功能,使得用户可以更加高效地管理和访问裙晖设备中的文件和数据。
希望本文提供的方法能够帮助到大家。
遵循衍生办法创建了R本人Drive在裙晖上的映射磁盘,并探究了一些高级选然而,此方法虽然简单易行,却也不乏一些潜在的问题与风险。
下面将结合实际经验,谈谈使用R本人Drive在裙晖设备上映射磁盘的一些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1. 连接速度慢的问题在使用R本人Drive映射裙晖设备的时候,有时候会出现连接速度较慢的情况。
这个问题通常与网络环境有关,首先可以尝试更换网络环境,比如尝试使用有线网络连接,或者在无线网络环境下靠近路由器。
前提:
ESXi支持硬件直通(需要CPU和主板都支持VT-d),可以将PCI的硬件直接配置给虚拟机来使用。
但也仅限于PCI设备,其他直接接在主板的磁盘、USB设备、CPU内置显卡等都是不能被直通的。
如果希望将某个磁盘也直通给虚拟机,有两种办法:
●添置一块PCI的阵列卡,将其直通给虚拟机,所有需要直通的磁盘都接在这个阵列卡上面;
●创建RDM虚拟磁盘;
创建RDM虚拟磁盘:
通过SSH登录ESXi,获取磁盘设备标识符:
ls -l /dev/disks
敲完命令后出来类似如下:
其中冒号后的数字为硬盘分区。
复制不带数字的标识符,如:
t10.ATA_____HGST_HTS541010A9E68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JD1050CCG3XJZK 执行以下命令:
vmkfstools -z /vmfs/devices/disks/<直通硬盘的标识符> /vmfs/volumes/<保存vmdk的硬盘标识符>/<VMDK名字>.vmdk
例如:
mkfstools -z
/vmfs/devices/disks/t10.ATA_____HGST_HTS541010A9E68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JD1050CCG3XJZ K /vmfs/volumes/SSD/DSMdisk.vmdk
执行命令后将为该硬盘创建RDM直通的vmdk,然后在虚拟机中添加硬盘选择所创建的vmdk即
可。
正常到这就结束了,如果报错请参考后文。
==================================================================================== =======
在创建RDM的时候,如果目标硬盘上面有ESXi能识别的分区,可能导致vmkfstools执行失败。
需要在确保重要数据已经备份的情况下,删除目标磁盘上的分区。
删除物理磁盘分区方法1:
以下操作有数据损坏的风险
显示现有分区:
partedUtil get /dev/disks/<硬盘标识符>
将看到类似输出:
1 2048 4982527 253 0
2 4982528 9176831 25
3 0
3 943718
4 3907015007 1
5 0
5 9453280 3906822239 253 0
其中第一列为分区编号,然后通过以下命令删除所有分区:
partedUtil delete /dev/disks/<硬盘标识符> <分区编号>
如果在执行删除分区操作的时候,出现错误Error: Read-only file system during write on ...,在删除之前,执行:
esxcli system coredump partition set --enable false
删除物理磁盘分区方法2:
如果试图用partedUtil delete 命令删除分区,失败。
可以通过更改磁盘的卷标,可以破坏磁盘的所有分区。
所以这里用partedUtil mklabel 命令把磁盘卷标改为msdos 。
partedUtil mklabel /dev/disks/<硬盘标识符> msdos
提示:
如果使用到不正确的路径会出现以下错误信息,参考前文修正路径即可。
Failed to create virtual disk: The specified device is not a valid physical disk device (20).
最后上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