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什么时候渐渐成了多余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5
真正的母爱是逐渐分离的过程本文谈及的“母亲”,泛指“父母双亲”,只在某些段落独指妈妈这个性别角色,相信读者能自行甄别这一点。
在我小时候生活的大院中,有个叫小四的男孩。
小四家有三个女孩,只有他这一个男孩,他妈妈极其宠他。
他妈妈是文盲,在我的印象中有些窝囊,似乎很少和人说话,每天只是买菜做饭。
听说自从小四长大,开始谈婚论嫁后,他妈妈一下变得非常强势。
先是不同意小四自己谈的两个对象,小四不听她的,她就喝药上吊,闹得十分凶。
后来小四终于妥协,和他妈妈相中的一个女孩结婚,他妈妈对媳妇很快由爱得要命变成恨得要命。
除了挑拨小四夫妻关系,还常常找各种借口把小四扣留在自己这里,不让他回自己的家。
小四硬要回去,他妈妈就经常找个理由跟过来,晚上也住在小四家。
当时小四住在一间小平房里,只有一盘小炕,他妈妈就和儿子、媳妇挤在一个小炕上睡觉。
小四的孩子出生后,他妈妈更找出各种理由不让小四和媳妇在一起。
在孩子两岁多时,有一天,小四失踪了,只给媳妇留了一张六个字的纸条:“我走了,不用找。
”二十多年过去了,小四再没出现,没有人知道他是死是活。
他妈妈在他失踪几年后去世。
真难想象她在去世前,心里会想些什么。
每每想到小四,那个我们童年的玩伴,想到他小时候天真无邪的淘气样,以及25岁时决绝的离去,我都惆怅万分,叹息母爱可能是一座宫殿,也可能是一间牢狱。
在这里我不想对小四的妈妈进行人性的、伦理的分析,只想用这个极端的故事引出一个既普通、又非常重要、却常被忽略的教养守则:母子间的感情应该是绵长而饱满的,但对孩子生活的参与程度必须递减。
强烈的母爱不是对孩子恒久的占有,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母爱的第一个任务是和孩子亲密,呵护孩子成长;第二个任务是和孩子分离,促进孩子独立。
母子一场,是生命中最深厚的缘分,深情只在这渐行渐远中才趋于真实。
若母亲把顺序做反了,就是在做一件反自然的事,既让孩子童年贫瘠,又让孩子的成年生活窒息。
母亲不可把自己功能扩大化曾有一位初中生的妈妈向我咨询,她的困惑是感觉和已上初中的儿子越来越陌生。
母爱小学作文400字【精品】母爱小学作文400字锦集十篇母爱小学作文400字篇1一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唱出了妈妈对子女无尽的关爱。
是呀,妈妈不仅给了我们最宝贵的生命,而且给了我们最伟大的母爱。
可我们这些作子女除了去享受母亲的爱之外又给了妈妈什么呢?一个傍晚,我和妈妈在外面买东西,突然间天昏地暗,不一会儿就狂风大作,下起了倾盆大雨。
等了半个多小时,大雨还没有停止的意思,我们就决定顶着风雨赶回家。
我们穿的衣服都不厚,外面又很冷,妈妈毫不犹豫地把外套脱下来披在我的身上,把我裹得严严实实。
我拉着她的手,她的手暖暖的,让我感到很贴心,妈妈让我把眼睛闭上,把脸紧贴着她的后背,我们两个就这样一路小跑地顶着雨跑回家了。
路上我只听到风呼呼地刮着,吹得路边的树枝和广告牌“啪啪”作响,我能感受到妈妈的身体在发抖,可她还不停地问我冷不冷,提醒我一定要紧拉着她的手,不要睁眼。
回到家时,我的后半身已经湿透了,再看看妈妈,呀!她全身上下都是雨水,淋得像只落汤鸡似的。
我拿着一条干毛巾,递到妈妈面前,说:“妈妈,你全身都淋湿了,你冷吗?”妈妈却微笑着对我说:“不冷!你自己去把饭菜拿到微波炉里去热热,妈妈累了!”说着,走进了卧室。
虽然妈妈已经说没事了,但是我的心还是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结果到了二天,妈妈果然病倒了,幸好有爸爸的悉心照顾,妈妈才很快的好了起来。
母爱是纯洁的;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只知道给予而不企求回报的。
母爱就像春天的暖风,吹拂着你的心;母爱就像绵绵细雨,轻轻拍打着你的脸面,滋润着你的心田;母爱就像冬天的火炉,给你在严冬中营造暖人心意的阳光。
母爱小学作文400字篇2我们从小就是妈妈看着我们长大的,其中她为我们付出了许许多多,夜以继日地奔波,从不休息一刻,终于到了母亲节了,终于有机会来报答她了。
周末到了,老师让我们给妈妈送一件礼物,我绞尽脑汁地想的,到底给妈妈什么呢?可我硬是想不到,想去商场逛逛,或许能给我灵感。
《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阅读答案及解析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①一个女人一旦做了母亲,便会爱自己最爱的人,然后辜负最爱自己的人。
②外婆去世的时候,她16岁。
她爱外婆,外婆走了,她哭到歇斯底里。
母亲没日没夜地守着她,为她担心。
可是母亲不知道,那些天,她正在暗暗生母亲的气:母亲的母亲走了,可母亲更多的却似乎不是为亲人的走难过,而是担心她。
母亲怎么可以这样?她记得很清楚,在成长的岁月里,外婆对她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妞妞,长大了一定要对妈妈好,要让妈妈享福。
“外婆这样爱着母亲,外婆走了,母亲却那样平静,这让她很生气,甚至渐渐有了怒。
③她对母亲的疏远,母亲是不安而忧虑的。
那天,她再次将母亲放在书桌边渐渐凉掉的牛奶沉默着端出去后,她觉得母亲哭了,一刹那,有些悔意,毕竟,母亲对她足够好。
那天晚上,她睡下后,听到母亲悄悄走进来。
她不想跟母亲说话,闭着眼睛装睡。
母亲就在她床边坐下来,她能感觉到母亲一直注视着她,目光里,有些犹豫,有些期待,又有些忧伤。
那种可以清晰感觉到的目光,几乎让她快要装不下去了。
毕竟,那是爱她的母亲。
好在母亲坐了一会儿就站起来。
她偷偷睁开眼睛,看到母亲走到窗边,轻轻将窗帘的缝隙拉严。
从窗口到房门,短短几步,母亲走了好半天。
房门近乎无声关闭的那一刻,她的心软下来,想起她一次次对外婆的承诺,她决定,结束对母亲的冷漠。
④第二天早上,她醒来,起床前想了想,躺在床上大喊了一声“妈”。
A母亲几乎是即刻就推门进来了,眼神里有些慌乱,连声问她:“怎么了?做噩梦了?”“她摇头,笑笑,然后用撒娇的口吻说:“妈,你做什么好吃的了?”因为激动,母亲的声音都有些轻轻颤抖:“牛奶,荷包蛋,还有你爱吃的小粽子……”那顿饭,她吃了很多。
她和母亲的关系,就这样恢复到从前。
母亲的爱,更加细致和妥贴起来。
⑤高三,她学习最紧张的一年。
最后几个月里,当她发现母亲头顶冒出的白发时,她愣住了。
那天晚上,她忽然变得像个小孩子,坚持要母亲和她一起睡。
母爱是逐渐分离的过程读后感“母爱是逐渐分离的过程”,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
一个母亲是如此伟大的存在,她的母爱是无条件的,浩瀚的。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母爱也在逐渐分离。
这份离别之痛如同一把刀子,切割着母亲和孩子的心灵,让人感受到最真实的情感。
母爱是平凡的,但又是伟大的。
母亲会为了孩子付出一切,即使自己已经疲惫不堪,也会为了孩子的幸福忘记自己的疲惫。
她们用生命之爱去呵护着孩子的成长,不畏风雨,不怕苦累,不顾个人得失。
正是这样一份真挚的爱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地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力量。
然而,母爱也是逐渐分离的。
当孩子长大成人,离开家乡去远方开始自己的生活时,母亲的离别之痛刻骨铭心。
她们不舍地看着孩子走远,心中的无奈和痛楚难以言表。
母亲会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好、过得幸福,但同时也清楚地知道,孩子的新生活离家越远,就意味着母亲和孩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然而,母亲也理解孩子的选择,尊重孩子的生活。
母亲不是永远都在身边的守护者,而是要让孩子学会独立、学会生活。
母兼职爱就是要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但同时也尊重孩子的自主权,让孩子自己去决定自己的未来。
在母爱的逐渐分离过程中,孩子也要学会感恩和回报。
虽然孩子从母亲身边走远了,但是母亲的爱是永不消逝的,孩子永远都要珍惜这份爱。
当孩子成长为自立之人,需要回报给母亲的不仅仅是物质,更是情感。
孩子要关心母亲的身体健康,关心母亲的内心情感,让母亲在晚年也能感受到孩子真挚的爱。
总之,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平凡而又宝贵的。
母爱的逐渐分离难免会带来一份伤痛,但也是让孩子在成长道路上学会独立、学会生活的必经之路。
无论在哪里,孩子都应该牢记母亲的爱,珍惜和回报这份爱,让母亲在精神上和生理上都感受到孩子的陪伴和关爱。
母爱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退出作文当我们还是小不点儿的时候,妈妈就像我们的超级英雄,时刻陪伴在身边,喂奶、换尿布、哄睡觉,忙得像个陀螺。
那时候,母爱就是无微不至的照顾,是我们眼中的全世界。
等我们摇摇晃晃学会走路了,妈妈总是小心翼翼地跟在后面,张开双臂,随时准备扶住可能摔倒的我们。
我们去幼儿园了,她又在校门口眼巴巴地等着,一看到我们就笑得像朵花。
这时候的母爱,是守护,是陪伴。
再大一点,上小学了,我们开始有了自己的小伙伴,不再像以前那样整天黏着妈妈。
妈妈虽然有点失落,但还是每天给我们准备好吃的,辅导作业时又着急又耐心。
母爱变成了唠叨,变成了操心。
到了中学,我们有了自己的小秘密,不再什么都跟妈妈说。
妈妈想关心,又怕我们嫌烦,只能默默地观察着我们的喜怒哀乐。
这时候的母爱,是小心翼翼的试探,是欲言又止的关怀。
上了大学,我们离开了家,妈妈的电话总是如期而至,问吃得好不好,睡得香不香。
可我们忙着适应新环境,忙着结交新朋友,有时候会敷衍几句就挂了电话。
这时的母爱,是电话那头的牵挂,是我们偶尔想起时的愧疚。
等到工作了,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妈妈总是盼着节假日,早早准备好我们爱吃的东西。
可我们可能因为加班、旅游,不能按时回家。
母爱成了家里永远亮着的那盏灯,成了那桌热了又热的饭菜。
后来,我们结婚了,有了自己的小家,有了自己的孩子。
妈妈呢,慢慢变成了那个在背后默默支持的人。
她帮我们带孩子,却又怕给我们添麻烦。
母爱成了一种隐忍,一种成全。
仔细想想,母爱不就是这样一场渐行渐远的退出吗?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妈妈就一点点地放手,让我们去飞,去闯。
她在我们身后,看着我们的背影越来越远,心里既欣慰又难过。
可不管我们走得多远,只要回头,总能看到妈妈在那里,用她的爱,为我们撑起一片温暖的港湾。
所以啊,趁着妈妈还在,多陪陪她,别让这场退出太孤单。
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散文关于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散文导语:强烈的母爱不是对孩子恒久的占有,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散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儿子半岁那年,她与老公离婚,并争得了儿子的抚养权。
一个单身女人带着一个年幼的孩子,生活有多艰辛可想而知,但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再多的苦对于她来说也是福。
儿子三岁那年,她迎来了自己的第二份爱情。
男方对她很好,却无法接受她的儿子,说如果将来两人谈婚论嫁,她就得把儿子送到她前夫那里。
在爱情与儿子之间,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儿子。
一晃20多年过去了,儿子大学毕了业,且找到了一份好的工作,她也由原来的青春靓丽变得过早的两鬓斑白。
每当别人叹息她为了儿子牺牲自己时,她却有着极大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如今的儿子已经成长为一个出色的男子汉,就凭这一点,她认为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然而,当有一天儿子领着女朋友第一次进家时,她在高兴的同时,又有着深深的失落感,特别是看着儿子对女友疼爱有加,把她这个老妈晾在一边,她心里就更加不舒服。
随着儿子领女友回家的次数越多,她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就越强烈,看儿子的女友就越不喜欢。
终于,她开始挑儿子女友的刺儿,她以儿子女友个子矮、家又是农村的为由,坚决反对儿子的恋情。
最终,孝顺的儿子为了不惹妈妈生气,便忍痛割爱放弃了自己的爱情。
那段时日,每天看着儿子因为失恋而失魂落魄,她打心眼里心疼,却又同时为重新拥有儿子全部的爱而高兴。
两年后,儿子终于从上段感情里走出来,又开始了一段新的恋情。
这次儿子的女友是她喜欢的类型,再加上眼看儿子步入大龄的行列,她也就欣然接受了儿子的女友,并兴高采烈地为儿子操办婚事。
儿子婚后依然与她同住在一起。
刚开始她还和儿媳相处融洽,可是后来她又犯了老毛病,只要看着儿子对儿媳体贴入微,心里就有着说不出的失落与伤感。
于是,她又开始对儿媳挑三拣四,不是嫌儿媳不会做家务,就是说儿媳不把她放在眼里。
儿媳刚开始还忍着,忍着忍着就忍不住了,于是婆媳大战成了家常便饭,儿子夹在老妈和老婆中间左右为难,逐渐也对妈妈故意找媳妇的茬儿产生了反感,最终没跟她打声招呼,就带着媳妇出去租房另立门户。
爱,就是感恩——读《母爱》有感爱,就是感恩——读《母爱》有感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爱,就是感恩——读《母爱》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爱,就是感恩——读《母爱》有感1珍宝是一只动物园里的雌性北极熊。
与另一只雄性北极熊喜结良缘后,它生下了一只小熊崽,取名“北斗星”。
珍宝十分爱护北斗星,为了孩子操劳过度,几个月来从没睡过一个好觉,奶水不够时直接喂北斗星自己温热的血浆,那些琐碎的小事更是做得十分无微不至。
结果,珍宝自己迅速消瘦下去,面容十分憔悴,皮毛都脱落了,真像换了一只熊,养了一年多,珍宝才恢复了原来的体态,又有了昔日的青春容貌。
读到这儿,我着实为珍宝那无私的母爱感到敬佩!母爱是天地间最纯洁美好的情感,它能够包容一切,净化一切,感动一切;能让天地为之震撼,世界为之感动,万物为之动容。
母爱就是天堂最美的天使。
很多人都在宣扬母爱有多么伟大;可爱萌芽的前提,却又鲜为人知。
谁知道会发生这样爱的悲剧呢?几年后的八月,珍宝又产下了一只小熊崽,取名“亮晶晶”。
为了不让珍宝再过度操劳,饲养员郭大嫂成为了代理妈妈,帮助珍宝干了一切事情,当珍宝要来插手时,她总是和蔼地将它推开。
后来,珍宝与亮晶晶完全像陌生熊一样了,珍宝从不爱抚亮晶晶,亮晶晶也从来没有去找过珍宝。
结果,当郭大嫂去开会,而亮晶晶一不小心溺水时,珍宝完全可以在对它来说只齐腰深的水中去救亮晶晶的,可它却被一只受伤飞近笼里的斑鸠吸引走了,可怜的亮晶晶溺水身亡。
而当郭大嫂哭着将亮晶晶的尸体推到珍宝面前时,珍宝却又不屑一顾地将其推开,埋头去啃刚逮到的斑鸠了。
这悲剧来得太突然了。
谁会想到,珍宝对上一只熊崽还那么宠爱,怎么对这一只却如此地冷漠,连亲生骨肉在生死线上徘徊时都不去救它?这是有原因的。
郭大嫂在亮晶晶身上做了所有母亲该做的事情,珍宝无一插手,在一个母亲身上一旦抽掉了这些事情,就抽掉了母爱的基础,扼杀了伟大的母爱。
长大后时的母爱写作文200字在这个人世间,所有东西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甚至毁灭。
但唯有母爱,它永远是那么伟大、无私,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小时候,还没有学会走路的我总喜欢让妈妈抱着,那种感觉十分温暖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而妈妈也经常抱着我散步。
妈妈,你知道吗?在那些日子每当我被你小心翼翼地抱着,我就会有一种无比的自豪与快乐。
透过别的小朋友的目光,我知道他们也正羡慕着我有这样一个妈妈。
于是,妈妈的手臂就成了我在当时第二个摇篮。
上小学后,我无法再使妈妈抱着我了,而妈妈也再也抱著一动我了。
妈妈就已经开始和我手扎著手出入。
她将她对我的爱意抒发在了她那经历过沧桑的手。
放学时,妈妈总是挤到我的手,轻轻摇着反问我当天在学校中的整体表现。
调皮的我也就杀气的打翻着你的手,用恶作剧似的语调向妈妈“报告”着自己的整体表现。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这变成了我和妈妈在小学期间最小的默契。
又上了一个台阶——初中后。
我再也没有这样的闲情逸致来与妈妈拉手了,每次见到妈妈只是匆匆地向妈妈摇摇手。
妈妈也不强求我这么做,她又改变了自己表达爱的方式。
每当夜深人静,而我又正在做那似乎永远也做不完的作业时,妈妈总是轻轻地走进书房。
或是为我带来一杯香醇的牛奶;或是为我带来一个甜甜的苹果;或是为我递上一杯浓浓的咖啡……让我在那繁忙的学业中也能深深地体会到妈妈给予我的母爱。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天下母亲的爱,其实都在一针一线之类的小事之中。
母爱就是温暖的外衣,时时关怀着你的身体;母爱就是你身上的一件厚厚的衣服,无时无刻不紧紧围绕着你的前后,无论你连绵不断千山万水,还是在天涯海角,母爱都在你身上紧紧织成。
啊,妈妈我一定会深记您的爱!妈妈的唠叨晚上,无人知晓为什么,心里有些愁,我便关上电视机无趣的看著。
“你作业做完了吗?天天看电视!”天哪,又来了。
“看看你的卷子,就得那么点儿分,你还好意思看电视?你都六年级了,这点儿事还用我总说……”我大吼一声,“砰”的一声甩上门,把愣住了的妈妈独自留在客厅里,把自己关进了小屋,蒙头便睡。
母爱什么时候渐渐成了多余?
2015-10-20 11:27
来源:共识网-作者赐稿作者:大海之声192次点击:我要评论
炎黄子孙的一代一代都是在“卧冰求鲤”、“恣蚊饱血”这类二十四孝故事的熏陶中成长的,孝顺父母已成为一柄社会伦理的道义之剑,高悬在我们头上。
对此,我们不敢轻举妄动,不敢造次。
原题:丑陋的母爱
今夜梦见了母亲。
93岁高龄的母亲高高地坐在那座小山岗顶上的凉亭里。
上中学的女儿在跟她要零花钱。
母亲神秘地双手插进口袋,哆哆嗦嗦掏出了几元钱。
“不够,不够。
”女儿噘着小嘴。
老人脸上掠过一缕得意的笑容,巍巍颠颠地站了起来:“家去拿,家去拿。
”不料一个踉跄,从陡削的石阶路翻滚而下。
她的脸、牙齿、额头重重地磕在石阶的棱角上,顷刻满脸鲜血。
终于,她落在了我伸出的双臂中。
抱着这极轻、极瘦、极干瘪、已奄奄一息的躯体,我心中大恸,失声痛哭。
母亲血肉模糊的脸上却露出了一缕满足、狡黠甚至诡异的笑容。
我惊醒了,一头汗水,一脸泪水。
母亲去世一个多月,这是我第一次梦到她,然而,这个古怪而险恶的梦给了我极大的震撼,由此产生的对老母的负疚和忏悔如此深痛,又如此迷芒,使我不得不直面一个无法逃避的拷问,你面对的那个真实的母爱,难道真像无数文学作品描述的那样伟大,无私,圣洁吗?
人性总有虚伪的一面。
几乎所有的儿女都在赞美母爱的纯洁瑰丽,但他们真正心仪的母爱总是停留在一个固定时段的记忆之中,过了这个时段,他们实际上是在一步步疏远、摆脱、厌烦直至拒绝、排斥、践踏那个真实的、曾经美好的母爱。
当你牙牙学语时,当你骑竹当马时,当你挎上书包时,当你受到小伙伴欺负时,母亲的一声呼唤,一个温暖怀抱,就会令你产生无限的依恋,就会让你在百
般的呵护和贪婪的吸吮中体会到母爱的温馨和甜蜜,你会由此产生永远无法磨灭的童年幸福和刻骨铭心的少年骄傲。
母爱什么时候渐渐成了多余?是你开始丢掉书本和双亲喋喋不休的教诲,开始独立思考人生这个大课题的时刻?是你背上行囊,走进茫茫人海的时刻?是啊,这个时刻,母亲的千叮咛,万嘱咐,虽然仍言犹在耳,沐浴心情,然而,母爱似乎在你根本无力抗拒的精彩纷呈的世界面前,变得越来越无关紧要起来,可有可无起来,直至它再也无法主宰你对未来的选择,回答你对人生的叩问和探索,它最多也只起到参谋的作用。
这个时侯的你,如同成长起来的树苗,对扶持你挺直腰杆茁壮成长的那根竹棍,渐渐疏远起来,陌生起来,不即不离起来。
可悲的是,正如商品的销售取决于市场对它们的需求一样,人类情感生活的中心,也取决于情感需求的定向和转移。
当少年情窦初开,少女开始怀春,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成了你情感生活中的主要需求,也成了你异彩纷呈的浪漫梦想的主旋律。
母爱,便由此在你心中发生了第一次重大的位移——移向过剩,移向边缘。
你的情感阅历和心路历程会明显地感受到这种位移。
二十岁的你再次遭遇母亲的拥抱,你还会像童年时那样全身每一个毛孔都在感受、体验、吸吮母爱的温存和呵护吗?特别有过与恋人拥抱的经历,你会感到母亲的拥抱唐突起来,陌生起来,让你不自在起来。
三十岁、四十岁正是娶妻生子,成家立业的人生时段,这个时段的人绝大部分已经很难遭遇母亲的拥抱了,一旦遭遇,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突兀?腻歪?厌恶?
总之,我们正在和母爱渐行渐远,我们正在打造全新的情感生活,我们的情感需求,正在一点一点把母爱剔除出去——而人类的情感需求就是这样喜新厌旧,贪婪势利。
热恋中的男女,可以为对方的一个短信,一个电话,几个字的问侯而欣喜若狂,爱火中烧,却对母亲一连串的嘘寒问暖充耳不闻,心生厌烦;上班时一位漂亮女同事对你的嫣然一笑可以令你怦然心动,遐思不已,但当你坐在饭桌前,母亲轻手轻脚地为你端上她精心烹制的饭菜,往你碗中夹上你最喜欢吃的菜肴时,你正眼都不看她一眼,或者不耐烦地数落几句,甚至粗暴地喝斥着避让。
我们正从疏远母爱走向拒绝母爱。
人类的情感生活因交流、互动而温暖而美丽。
施予和回报,是情感生活得以生存与繁衍的两个基本元素。
甲方的施予和乙方的回报中断了任何一端,这段情感就可宣告寿终正寝,名存实亡,只保留在当事者的记忆中了。
然而母爱却是一个例外。
从本质意义上说,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惟一不求回报的至情,它最大甚至惟一的需求是施予,它要得到的所有回报往往就是对方的接受。
所谓对方的接受,当然不仅仅在于她施予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她和施予对象之间情感信息的交流和互动,母爱正是在这种信息的交流互动中得到支撑和滋养。
对母爱来说,最残酷、最致命的打击莫过于它的施予被断然拒绝,或者它和施予对象之间多年情感信息的交流互动渠道被无情切断。
无情切断这条渠道的正是在母爱的呵护哺育中长大成人的千千万万的儿女。
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素称礼仪之邦。
“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孝道数千年来居于这个民族的人伦之纲,恐怕在全世界的文明史中都绝无仅有。
炎黄子孙的一代一代都是在“卧冰求鲤”、“恣蚊饱血”这类二十四孝故事的熏陶中成长的,孝顺父母已成为一柄社会伦理的道义之剑,高悬在我们头上。
对此,我们不敢轻举妄动,不敢造次。
逢年过节,我们大包小包地拎着礼品孝敬双老,只要有钱,我们可以让母亲穿上最时髦的衣服,住最好的房子,吃最可口的食品,办最体面的生日宴会,甚至把他们的丧事也办得热闹非凡。
这一切,或求得良知的安慰,或逃脱舆论的遣责。
然而,在这些花花绿绿“孝敬”彩头的掩护下,我们往往不经意间就甩向母爱致命的一刀。
这一刀,就是切断和父母一切情感互动和交流的渠道,向他们拒绝提供任何情感信息,就是把他们从你的情感圈子彻底放逐出去。
你有些不适,头疼,发热。
母亲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地问你怎么啦?你不耐烦地甩手把她挥走。
因为哪怕你透露哪怕两个字的“情况”,她就会兴奋异常,屁颠颠地为你取来药品倒上开水,看着你把药吃下,还丢下一长串絮絮叨叨的“这注意”,“那不能”,而你心中最害怕的就是这一幕的出现。
可惜,母爱的施予总是那样不识时务,百折不回。
它从不审时度势,从不量力而行,它固执地、迂回地、诡谲地接近目标,狡诈地放出试探性气球,然后闪电出击——义无反顾,身手不凡。
有时侯,这种强人所难的施爱到了执迷不悟的地步。
于是,施爱和拒绝就会形成一场战争,一场没有硝烟、兵不厌诈的博弈。
在这场战争中,正是那种不管不顾不羞不耻的执拗和颟顸,使母爱变得面目可憎,丑陋起来。
和母亲单独相处,最多不能超过十分钟,而且其中绝大部分时间,必须冷面相对,一言不发。
因为此刻她就是一个高明的探子,只要着了她的道儿,你就会身不由已地被她“施爱”一回。
“明天降温了知道不?”瞧,她开始刺探了。
“知道”。
对话就意味着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所以,在这种场合要吝啬每一个字眼和词组。
“还穿那件皮夹克?换上去年刚买的雪青色羽绒服吧。
挺软和呢。
她不在,我知道在哪里,拿出来试试吧?”哈,着道了,无论你怎样“不用,不用”,都休想阻止她。
当你心绪恶劣地“试穿”着那件羽绒服,母亲的脸上却堆满得意的、诡谲的笑容——她对你心中的腻歪和恼火看得一清二楚!
奇怪的是,当你做了父母,真切地体会到施予母爱和父爱同样成了情感生活的第一需要时,你对母亲的所作所为不仅似乎没有丝毫的同情和理解,反而意识到一种威胁——争夺施爱权的威胁。
教训女儿,难免动用拳脚——母亲每回都是挺身相护,对我们厉声喝斥,回头给女儿的却是一张谄媚的笑脸。
母亲是老干部,拿着不菲的工资。
我亲眼看到她如何用“重金”收买女儿。
一张五十元的大钞,就让女儿高高兴兴地依偎在她怀里,让她在她的小额头上连亲五下。
难怪妻子老是抱怨,女儿不让她抱了,老时往奶奶房间跑。
在这场争夺战中,看来母亲是胜利者,否则那一段时间她脸上为什么老是挂着沾沾自喜的窃笑?
都说梦是反的,那么这个梦所传达的意象是什么?梦境凶险而诡秘。
托着母亲垂死的身躯,是否意味着我们将取代母亲生前的位置?正如一位朋友所说:人至老境,总要惹人烦,被人嫌,遭人弃。
而生活中种种迹象似乎都在验证着这至理名言,那是一种在情感生活中被拒绝和遗弃的痛苦。
女儿早已到了谈婚论嫁、生儿育女的年龄,而我们却仍然把她当着十四岁女孩那样呵护得无微不至。
从她的眼神中,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冷漠和厌烦。
上学,工作,恋爱,她开始有重点地向我们封锁她的个人信息。
学习成绩如何?工作怎样找?有男友吗?这些我们急切想知道的情况,她常常守口如瓶,直到那一天把男友带上门来,我们才知道她恋爱了。
她可以花好几百元为我们买一只洗脚盆,花上千元买衣服送我们,但单独相处时,她照样冷面相对,一言不发,只有高兴起来才说几句,我们却受宠若惊。
她爱猫,寄养在家的猫她来电时总是千叮咛,万嘱咐,但对于我们,吝啬到
连节日也难得问侯一声……这一切,和当年我们对待母亲那样,如出一辙,顺理成章,不可抗拒。
难道我们的爱,在女儿心中真的一天一天变得可憎起来?丑陋起来?我终于理解了母亲的全部痛苦和悲哀。
这就是所谓轮回?啊,这可悲的轮回,我们分明已经听到它越来越逼近的脚步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