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4
给予树第二课时教案给予树第二课时教案给予树第二课时教案1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理解最后一段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金吉娅美好、善良的心灵。
3、在朗读、品味的过程中,关注课文的表达方式,了解“给予”的真正含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抓住重点段做为切入口。
1、师引:今天,我们这一节课继续来学习《给予树》。
齐读课题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课文中的什么内容?你能用上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2、出示:把,给予了。
3、学生回答,并借机追问,你是从哪一小节中读懂的?请你把它再好好读一读。
二、研读最后一小节,初次体会感情。
1、齐读最后一小节,(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解释“如愿以偿”(你读懂了“如愿以偿”这个词语的意思了吗?)课文中讲谁的什么愿望终于实现了?是谁帮她实现的?请你连起来说一说。
3、师引:那个渴望得到洋娃娃的小女孩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礼物后,她绽开了甜蜜的微笑,这就是一个?(学生齐: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4、师引:同学们体会得真不错,我想这个填空题一定也难不倒你了。
出示:这个圣诞节,她不但给我们(),还送给我们()。
但是如果,我这样表达这句话,你能说出它们有什么不一样了吗?出示:这个圣诞节,她不但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提示:交换了位置,作者想强调的内容不同,在妈妈的心里,对一个陌生女孩的爱心和棒棒糖相比,哪个更让妈妈喜欢?)5、师引:是啊,在妈妈的心里,女儿的善良和爱心是多么的珍贵啊!此时此刻,妈妈的内心是??(高兴、激动、自豪、兴奋等)你能读出妈妈的心情吗?指名、齐读三、研读三、四两小节,再次体会感情1、师引:金吉娅送给一个陌生女孩的是昂贵的洋娃娃,送给自己的家人的却只是棒棒糖,难道金吉娅不爱自己的家人吗?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中体会出来的?请你再次静下心来,细细读读课文,找到句子来体会体会。
2、出示交流:(注意要求学生,读课文中的句子,并加上自己的理解)A、金吉娅说话的声音很低,显然在为没能给我们买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
第31课《给予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会认10个,会写12个,理解“沉默不语”等词语的意思。
2.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并能运用此法理解课文内容。
3.读课文,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体会思想感情,感受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等,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4.积累语言,练习写话。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2.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检查预习。
1.多媒体课件展示圣诞有关的资料,创设西方孩子过圣诞节装饰圣诞树、制圣诞卡片,送圣诞礼物的快乐氛围,导入金吉娅一家购买圣诞礼物这一新课内容。
2.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新词及朗读课文的情况。
对重点内容给以相应指导。
二、整体感知、自读质疑。
1.自主读书,初步感知课文大意,了解文中所写的人物。
2.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人物?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三、精读品赏。
1.直奔重点,品读感悟。
(1)品读第三自然段。
以“沉默不语”为切入点,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理解该词背后所蕴含的意思,体会金吉娅的美好情感。
(2)品读第四自然段。
运用情景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悟人物,加深体验,受到熏陶。
2.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1)品读末句,理解句意。
(2)感悟朗读,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四、总结提升,布置作业。
1.教师小结,回归整体。
2.依据学情,设计作业。
《给予树》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品质。
2、通过对金吉娅语言、神态、动作的细心揣摩来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通过对金吉娅语言、神态、动作的细心揣摩来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
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将再一次走进《给予树》的故事,用心去感受我们人与人之间的一份最可贵的真情与感动。
(板书:给予树)2、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上节课的词语。
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3、我们再来特别地关注一下这个词:如愿以偿愿是愿望的意思,课文中是谁如愿以偿了呢,她有什么愿望?大声读课文去文中找一找吧!二、感受愿望1、小女孩有个什么愿望呢?2、出示:我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我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读一读,在这份心愿卡里,你听出了什么?(生自由说,板书:洋娃娃)3、(分小组读)在你们的朗读里,我听出了小女孩深深地渴望。
这个圣诞节,如果能得到一个洋娃娃,她一定会欣喜万分。
后来,她真的如愿以偿了,知道是谁帮助她吗?(生齐说,板书:金吉娅)三、感悟“沉默不语”1、金吉娅是这个陌生小女孩的好朋友吗?金吉娅家境很好吗?(生自由回答)2、回家途中孩子们是怎样表现的?金吉娅又是怎样的表现的?请读第三自然段,把关键词圈出来。
(兴高采烈、沉默不语)3、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呢?(教师引导生自由汇报,板书:棒棒糖)课件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分男女生读。
四、品析金吉娅的品质1、妈妈那么生气,回家后金吉娅对妈妈说了什么呢?快速默读第四自然段用横线划出金吉娅说的话。
2、请第二组同学读金吉娅的话,其他同学思考:金吉娅为什么要送小女孩洋娃娃呢?(生汇报)课件出示: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小组读、男女生读,齐读感悟金吉娅的善良)3、大家都可以得到亲人的礼物而小女孩却不能,她只能把自己的愿望写在圣诞树上,那金吉娅是怎样做的呢?从她的做法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自由说,教师小结)4、课件出示:我紧紧地拥抱着紧吉娅。
三年级上《给予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三年级上《给予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给予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认读“给予、分享、试探”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
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并能运用此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3、说写结合,初步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受到美好的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体会金吉娅的言行和心理。
教学难点:以“给予”为主线,通过研读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引导学生感受富有爱心能给人带来真情和快乐。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导入,初知给予”。
1、猜猜看的游戏。
猜猜这是什么节日?(出示相应节日的图片)2、释题,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给予”。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2、金吉娅做了什么事给你印象最深?三、直奔中心,感悟“给予”。
(一)精读第三自然段1、谁来读读第三自然段,划出描写金吉娅的句子。
2、理解“沉默不语”。
3、自由读读1—3自然段,想一想。
4、哥哥姐姐的这时候的心情呢?5、对比读。
6、为什么妈妈看到金吉娅买的棒棒糖,有些生气?(二)精读第四自然段1、金吉娅的钱用来干什么了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划出相关的句子。
2、学生交流。
3、指导朗读。
四、升华情感,深化“给予”。
1、引读最后一自然段。
2、给“给予树”再起个名字。
3、给予树到底在哪里呢?4、教师小结。
五、布置作业。
1、小女孩收到了金吉娅送给她的洋娃娃,她很想写一封信,感谢金吉娅,你们能帮助她吗?2、收集给予他人以帮助的故事,召开“爱心故事会”。
《给予树》第二课时教案学习目标:1、在第一课时学习的基础上,以“我”的心情变化为主线,体会文章中所蕴涵的“爱”。
2、通过说写训练,使学生积累语言。
3、深刻地理解“给予树”的含义,懂得“给予带来快乐”的道理,培养学生乐于“给予”的情感。
学前准备:1、课件。
2、写话练习纸。
预设过程:一、深入文本感悟“给予”1、师引: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家人,其中那个八岁“沉默不语”的小女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起叫叫她的名字吧。
(金吉娅)圣诞节前夕,哥哥姐姐拿了二十美元买了很多礼物给彼此分享,而金吉娅却只买了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妈妈很生气。
(出示句子:她到底用这二十美元做了什么?)指导朗读。
2、金吉娅到底用这二十美元做了什么?这节课,我们来研究研究。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己认真地读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找找答案。
(学生自由读课文。
)请同学用自己的话来说说金吉娅到底用这二十美分做了什么?注意说话的完整,事情讲具体。
3、是啊,这一切的发生只因金吉娅在购物时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
(出示图片)(1)你知道什么是援助中心?帮助人的机构……哪些人需要帮助?(2)“给予树”上挂满了卡片,其中这张卡片深深地吸引了金吉娅,上面有一个小女孩写的心愿。
我们一起打开卡片,读读她的心愿。
(出示句子:我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我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1)指名读。
(2)你感受到了什么?(3)说话拓展,感受“一直盼望”。
A、我们不认识这个小女孩,不知道她长什么样。
但是我们现在知道她一直盼望有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一直盼望”是怎么样的盼望啊?出示句式训练:也许在_____________小女孩就盼望______________。
师引:也许在前年的圣诞节,小女孩盼望有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可是没有人送给她。
谁能像老师这样说一个句子呢?学生说句子。
从前年的圣诞节到去年的圣诞节,或许在小女孩很小很小的时候,她就盼望着能有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可是她一直得不到这个礼物。
《给予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给予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1一、设计理念本单元的主题是“爱”,这篇课文写的是在圣诞节到来之前,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
课文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的善良品质。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体贴,并从中受到“爱”的感染和熏陶;二是继续学习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积累语言。
“动人心者莫先乎情。
”“真实才能打动人”,要解读人物最好的方法是进入她的内心世界,了解其情感,展示人性的善与美。
因此,我在设计上除了重视品词析句,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中感悟之外,我还根据文章内容,想象了小女孩的卡片内容,以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得到心灵的洗礼,并巧妙达到读写结合。
二、学习目标1、品位词句感悟课文,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2、积累文章语言,同时学习运用语言。
三、教学过程课前铺垫,轻弹“爱心”之弦看课件,边读诗,边听乐曲《平安夜》。
师旁白:圣诞节前一天晚上叫平安夜,这首乐曲就叫《平安夜》。
平安的夜晚是由许许多多人用爱心营造的,在这个夜晚,许多人穿上红衣服,戴上白胡子,扮成圣诞老人给亲人、朋友、或有困难的人送上一份精美的礼物。
每一份礼物都是一份爱心,每一份礼物都是一份诚挚的祝福,每一份礼物都能收获甜蜜的笑容。
学生读诗,仿写诗,拉开“爱心”教学的序幕。
析词品句,奏响“爱心”之弦1、师叙引入:今天离圣诞节还有9天,老师提前把圣诞树搬到我们教室里来了。
不过,这是援助中心的“给予树”。
拿出手指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读题)“给予”的意思是什么?(“给予”的意思是给,给他人帮助,给有困难的人帮助。
)给予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张卡片是一个小女孩写的,(边说边拿出卡片)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什么?谁让她如愿以偿?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中,去感受金吉娅美好的心灵。
2、复习词语,切入学习课文1—3段a、出示卡片:诚挚的祝福;甜蜜的笑容;兴高采烈;沉默不语点名读,齐读。
《给予树》第二课时教案学习目标:1、在第一课时学习的基础上,以“我”的心情变化为主线,体会文章中所蕴涵的“爱”。
2、通过说写训练,使学生积累语言。
3、深刻地理解“给予树”的含义,懂得“给予带来快乐”的道理,培养学生乐于“给予”的情感。
学前准备:1、课件。
2、写话练习纸。
预设过程:一、深入文本感悟“给予”1、师引: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家人,其中那个八岁“沉默不语”的小女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起叫叫她的名字吧。
(金吉娅)圣诞节前夕,哥哥姐姐拿了二十美元买了很多礼物给彼此分享,而金吉娅却只买了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妈妈很生气。
(出示句子:她到底用这二十美元做了什么?)指导朗读。
2、金吉娅到底用这二十美元做了什么?这节课,我们来研究研究。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己认真地读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找找答案。
(学生自由读课文。
)请同学用自己的话来说说金吉娅到底用这二十美分做了什么?注意说话的完整,事情讲具体。
3、是啊,这一切的发生只因金吉娅在购物时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
(出示图片)(1)你知道什么是援助中心?帮助人的机构……哪些人需要帮助?(2)“给予树”上挂满了卡片,其中这张卡片深深地吸引了金吉娅,上面有一个小女孩写的心愿。
我们一起打开卡片,读读她的心愿。
(出示句子:我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我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1)指名读。
(2)你感受到了什么?(3)说话拓展,感受“一直盼望”。
A、我们不认识这个小女孩,不知道她长什么样。
但是我们现在知道她一直盼望有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一直盼望”是怎么样的盼望啊?出示句式训练:也许在_____________小女孩就盼望______________。
师引:也许在前年的圣诞节,小女孩盼望有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可是没有人送给她。
谁能像老师这样说一个句子呢?学生说句子。
从前年的圣诞节到去年的圣诞节,或许在小女孩很小很小的时候,她就盼望着能有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可是她一直得不到这个礼物。
公开课教案《给予树》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讨论和分析故事情节,培养学生对于“给予”的理解和认知。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给予”他人,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
二、教学内容1.故事《给予树》的情节分析和讨论。
2.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并呈现一场关于“给予”的小剧场表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向学生介绍今天的故事《给予树》的情节,并让学生简单复述上节课的故事。
2. 情节分析和讨论(20分钟)•引导学生对《给予树》故事情节进行分析和讨论。
可以提出以下问题:–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他们是如何之间的关系?–故事中出现的“给予树”是什么意思?在故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故事中的冲突和转折点是什么?他们对于故事的发展有什么影响?–故事的结尾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和思考?3. 设计小剧场表演(3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场景,设计一场关于“给予”的小剧场表演。
•学生需要准备表演的台词、角色分配、服装道具等。
•鼓励学生创意和想象力,可以引导他们思考如何通过小剧场表演来传达“给予”的理念。
4. 小剧场表演呈现(20分钟)•每个小组轮流呈现他们设计的小剧场表演。
•学生可以观看其他小组的表演,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引导学生分享对于其他小组表演中“给予”的意义和感受。
5. 总结和延伸(10分钟)•概括今天的教学内容,强调“给予”的重要性和意义。
•鼓励学生将课堂学到的“给予”的理念应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提供一些延伸阅读或相关活动,进一步拓展学生对“给予”的了解和实践。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情节分析和小剧场表演,旨在培养学生对于“给予”的理解和认知。
通过让学生参与到小组合作和表演中,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还锻炼了他们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同时,学生们通过观看其他小组的表演,能够从不同角度和思路上理解和感受“给予”的意义。
《给予树》教学设计一、回忆导入、检测生词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给予树》的1——2自然段,知道了圣诞节前夕妈妈攒下了一百美元,分给了5个孩子买礼物,妈妈开始的心情是?(板书:担心)那么,最后孩子们是否买到了了呢?今天就让我们赶紧走进故事,继续学习31课(板书:给予树)全班齐读。
(提前板书:给予树课题)2、在学习课文之前老师先检查下同学们对生词掌握的情况,看看谁读的又快又准,答对了其他同学跟读。
(生字卡注意把“给予”、“棒棒糖”这两个词语放在最后)3、当出示“给予”的时候,同学们,“给”这个字还有个读音谁知道?(指名回答),请你组个词。
(评价语:你掌握的真好!”这个“予”字和我们学过的哪个生字很像呢?(“矛”同学们注意不要写错哦。
)(此处修改ppt)“棒棒糖”的糖字比较复杂,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写一下。
二、整体感知,自读质疑师:生字大家掌握得不错,谁还记得文章的主要内容呢?(指名回答)在(圣诞节)前夕,金吉娅用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陌生)的女孩。
是啊,像XXX同学这样把时间、人物、事件串联起来,就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师:大家看,在圣诞节前夕,金吉亚送给自己家人五十美分一大把棒棒糖,却送给陌生小女孩一个洋娃娃,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出示PPT,糖果与洋娃娃),并出示实物棒棒糖与洋娃娃。
一、精读品赏,解疑悟情师: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来读读第三自然段(全班齐读)(评:我们班的孩子声音真洪亮。
)师:在这段话中哪句话描写了金吉娅?请同学们用横线画出来。
(指1生回答)你们画的也是这一句吗?师:好的,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亚沉默不语。
师:是啊,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你是如何理解沉默不语的呢?老师通过查字典知道了“默‘在字典里面是(ppt出示两种含义),那在词语”沉默不语“中”默“就是。
(生接——)遇到生字查字典,这也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
师:你还知道哪些带”默“字的词语?(指3人回到)师:老师这里也有几个词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给予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给予树第二课时》摘要:听写词给予、担心、宽裕、猜测、立即、盼望、仁爱、体贴,(善良)金吉娅行动把快乐带给了谁,(女孩结合插图(售货员))师(我们女孩写封表达感谢短信吧)师你从哪词看出了金吉娅善良【教学目标】1、学生更牢固认、写课生词2、懂课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情心美品质3、初步懂得给予带快乐道理培养学生乐给予情感【教学重】懂课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情心美品质【教学难】懂得给予带快乐道理【教学准备】相关课件【教学程】、巩固词引入课师上节课我们朗了课──《给予树》初步理了课容还学习了些生、新词现就让我们先做听写练习复习下我们上节课学习、认识词我请两位学上台边听边交替写词语谁愿?其它学请己草稿上进行写1、听写词给予、担心、宽裕、猜测、立即、盼望、仁爱、体贴师写学己先检下看写对了没有?师我们起把他们写词语看看他们把词语记得怎么样?他们写得怎么样?()对照下看看己写全写对学请举手(教师简短评价)师老师请学们现用己喜欢方式遍课并结合我们上节课对这课初步理这圣诞节金吉娅送给了我们什么礼物?2、生课(师挂卡片)3、齐五段二、懂课体会情感师从课哪些句子我们可以看到金吉娅善良、仁爱看到她给予别人情、体贴呢?学们睁开我们明亮眼睛打开我们灵活思维边默课边、划划这些句子1、抓住相关句子体会金吉娅给予给别人带快乐给己带快乐师你们从课哪些句子看到了金吉娅善良、仁爱看到她给予别人情、体贴?师金吉娅妈妈面前谁力争礼物?(女孩)什么样女孩?(什么都没有)金吉娅不仅仅只想己人她还想到了那些(什么都没有人)我们已看到了金吉娅对别人(情、体贴)师如你是金吉娅你会带着什么感情用什么样语气对妈妈说出这句话?请学们己尝试(师据情况示)师听了金吉娅话妈妈心里是怎样感受?(高兴、激动)你怎么知道妈妈很高兴课哪句话告诉我们了?谁?(我紧紧拥抱着金吉娅)师是我们不仅可以用语言表达我们心情我们还可以用恰当动作表达相应心情师什么妈妈高兴、快乐?(因金吉娅懂得把爱给予给要人)师她棒棒糖是送给谁?她怎么只送棒棒糖给己兄弟姐妹呢?她不能送己兄弟姐妹很礼物她感到?(难)她用什么感情说出这句话?谁?听了学们朗我感到了金吉娅对己兄弟姐妹爱师金吉娅兄弟姐妹得到棒棒糖会快乐吗?(允许生进行争执)师了这句你们看到了金吉娅对谁仁爱、情、体贴?(女孩)这女孩直有怎样希望?金吉娅开始就想买洋娃娃吗?(不)请学们细细再这句出是哪几词语让我们知道金吉娅想法变化?(男、女生分)师金吉娅想法这样变化让我们体会到了金吉娅?(善良)金吉娅行动把快乐带给了谁?(女孩结合插图(售货员))师(我们女孩写封表达感谢短信吧)师你从哪词看出了金吉娅善良?(沉默不语)这词怎么让你感觉出金吉娅善良啊?结金吉娅给予让直盼望礼物女孩得到了快乐让己妈妈得到了让己兄弟姐妹得到了也让己得到了2、抓住相关句子体会其它人给予给别人带快乐提示课除了金吉娅还有别人物?三、课总结升华情感。
《给予树》第二课时教案
学习目标:
1、在第一课时学习的基础上,以“我”的心情变化为主线,体会文章中所蕴涵的“爱”。
2、通过说写训练,使学生积累语言。
3、深刻地理解“给予树”的含义,懂得“给予带来快乐”的道理,培养学生乐于“给予”的情感。
学前准备:
1、课件。
2、写话练习纸。
预设过程:
一、深入文本感悟“给予”
1、师引: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家人,其中那个八岁“沉默不语”的小女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起叫叫她的名字吧。
(金吉娅)圣诞节前夕,哥哥姐姐拿了二十美元买了很多礼物给彼此分享,而金吉娅却只买了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妈妈很生气。
(出示句子:她到底用这二十美元做了什么?)
指导朗读。
2、金吉娅到底用这二十美元做了什么?这节课,我们来研究研究。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己认真地读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找找答案。
(学生自由读课文。
)请同学用自己的话来说说金吉娅到底用这二十美分做了什么?注意说话的完整,事情讲具体。
3、是啊,这一切的发生只因金吉娅在购物时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
(出示图片)
(1)你知道什么是援助中心?帮助人的机构……
哪些人需要帮助?
(2)“给予树”上挂满了卡片,其中这张卡片深深地吸引了金吉娅,上面有一个小女孩写的心愿。
我们一起打开卡片,读读她的心愿。
(出示句子:我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我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
(1)指名读。
(2)你感受到了什么?
(3)说话拓展,感受“一直盼望”。
A、我们不认识这个小女孩,不知道她长什么样。
但是我们现在知道她一直盼望有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一直盼望”是怎么样的盼望啊?
出示句式训练:也许在_____________小女孩就盼望______________。
师引:也许在前年的圣诞节,小女孩盼望有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可是没有人送给她。
谁能像老师这样说一个句子呢?
学生说句子。
从前年的圣诞节到去年的圣诞节,或许在小女孩很小很小的时候,她就盼望着能有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可是她一直得不到这个礼物。
C、指导朗读。
4、你们都读懂了小女孩渴望的心情,善良的金吉娅也读懂了小女孩的心愿。
出示句子: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1)指名读。
追问:你看了卡片后,心里是怎么想的?
(2)追问2:金吉娅,这二十美元妈妈可交代过要买四份礼物,和哥哥姐姐分享礼物的。
你是怎么考虑要给小女孩买洋娃娃的,你就没有想过哥哥姐姐吗?
5、你们读懂了金吉娅的心,她当时就是这样想的。
出示句子“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
(1)读句子。
(2)圣诞节是个快乐的节日,是个充满欢乐的节日,是小朋友收到礼物的节日,然而当许多小朋友都得到心爱的礼物时,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3)什么都没有的小女孩,她的心情会怎样?
(4)女孩什么都没有,所以她有这样一个小小的心愿。
(回读心愿。
)
(4)小结:援助中心的“给予树”就是为这些什么也没有的孩子准备的。
二、说写练习,提升“给予”。
1、今年圣诞节,金吉娅帮她实现了愿望,瞧小女孩捧着洋娃娃多开心呀。
说话练习:小女孩捧着洋娃娃,心想:
我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我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今天——(1)指名说。
(2)小女孩的心愿实现了,她终于得到了盼望已久的洋娃娃,这就是“如愿以偿”。
她最想感谢谁?(金吉娅)那我们替小女孩写几句感谢的话给金吉娅吧!
A、生自由写。
B、交流。
3、千言万语道不尽小女孩金吉娅姐姐的感谢。
那你认为金吉娅送给小女孩的、给予小女孩的仅仅是洋娃娃吗?你认为她还给予小女孩什么?温暖、关心、同情……(请学生板书)
4、是啊,她把自己无私的爱、大部分的钱买了洋娃娃给予了一个陌生的小女孩。
所以剩下的钱只够买棒棒糖了。
妈妈知道真相后,是怎么做的?
出示句子: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
(1)指导朗读。
(2)“紧紧地”感受到了什么?(妈妈对金吉娅的做法十分满意、赞同、骄傲……)
(3)为什么妈妈这样激动?
出示句子:妈妈提醒每人至少准备四份礼物。
理解:金吉娅不仅给哥哥姐姐准备了圣诞礼物,还想给一个陌生的小女孩买了礼物。
5、哥哥姐姐知道真相后,他们又会怎么表现的?
想象说话。
6、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为什么紧紧地拥抱金吉娅?(因为……所以……)
教师引出句子: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1)朗读句子。
哥哥高兴极了,紧紧地拥抱金吉娅,因为(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
姐姐兴奋极了,紧紧地拥抱金吉娅,因为(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妈妈自豪极了,紧紧地拥抱金吉娅,因为(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我们感动极了,紧紧地拥抱金吉娅,因为(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2)小结:正是妈妈一直教育我们、帮助我们,让我们拥有了善良、仁爱、同情、体贴和笑脸。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句话:
给予比索取更快乐——高尔基。
三、总结延伸,传递给予
1、这正是“给予树”带给我们的启示吧。
你能给“给予树”再起个名字吗?(愿望树;感情树;快乐树;爱心树;友谊树……)
2、师总结:同学们,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人比我们更贫穷、更孤单、更无助,他们需要我们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
让给予树种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上,让我们用自己的爱心、关心……去浇灌它。
只要我们懂得付出自己的爱,那我们的世界就会更加美好、温暖。
(完成板书)
四、布置作业
1、生字书写指导:“即、卡、盼、仁、偿”。
2、完成课堂作业本。
(机动)
31给予树
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