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3
发挥联想和想象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
”许多考生怕写作文,怕就怕在找不到恰当的材料,写不出作文。
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
看了他们的文章才知道,他们写作的局限是不善于联想发挥,往往是干巴巴的写着几个事例,拼凑成文。
搞清楚了题目的含义,构思好了文章的立意,这时能发挥一下自己的联想与想像,那么,已掌握的材料就能扩大了好几倍。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翱翔在联想和想象的空间里。
1.由点到面,触发联想,学习发散思维的方法。
2.拓展延伸,多角度、多方位立意。
1.请以“假如我”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想象作文。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2.故事新编。
对我们熟悉的文学作品进行改造,让它以新的面目出现。
二、写作导航通常联想有以下几种方式:1.由现在联想到过去,按现代生活的模式构思故事情节。
2.由现在联想到未来,把假设的内容写成真实的情节。
3.由甲联想到乙,让成语典故俚言俗语等为我们旧瓶装新酒。
将成语典故或者俚言俗语加以适当的改编扩充,让其成为作文中的故事情节。
或者把目前的热门话题灵活地转移到文中人物身上来,以取得异曲同工的效果。
想象,是一种有目的、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利用我们头脑仓库中所存储的已有的信息(平常观察的事物和知识经验等),构筑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
比如,当你看完一本科幻小说,被其中惊险迷离的情节所吸引,仿佛自己也乘坐宇宙飞船来到茫茫宇宙中和外星人交谈。
再比如,当你听到一首优美的乐曲,你会想到美丽的草原、蓝蓝的天空。
这时你头脑中的形象,就是你想象的结果。
联想和想象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但在实际写作中往往是交织在一起、共同使用的。
但在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联想要自然贴切,联想的事物与其触发点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想象要合情合理,想象所展示的未必是生活中有过的,但一定要合乎生活的逻辑;联想和想象要富有新意。
三、例文引路假如我生活在秦朝假如我生活在秦朝,我应该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吧!在刀光剑影之中,磨砺着的,是我矫健骁勇的个性;在战马嘶鸣之中,张扬着的,是我英勇无畏的人生。
人教版七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第六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第六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写作,学会如何运用联想和想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联想和想象的概念,并通过具体的例句和练习,让学生学会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联想和想象。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基础,对于基本的写作技巧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时,往往会出现思路不清晰、内容空洞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联想和想象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观察力。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联想和想象的概念。
2.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例句和练习,让学生理解联想和想象的概念,并学会如何运用。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互相学习和借鉴。
3.练习法:通过布置相关的写作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联想和想象。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
2.相关例句和练习: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联想和想象。
3.小组讨论材料: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联想?什么是想象?并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运用联想和想象的经历。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相关的例句和练习,让学生理解联想和想象的概念,并学会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
3.操练(10分钟)教师布置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要求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写一段关于“春天”的描写。
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教师进行现场指导。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篇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重点关注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情况,并对学生的写作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学目标1.了解联想和想象的含义。
2.学习写作方法,强化写作训练。
3.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老师为大家讲一则故事:一天0和8在街上相遇,0对8说:“胖就胖呗,还系什么裤腰带啊!”0对5说:“你该把肚皮收收了!”0碰到9(大吃一惊):“哎,兄弟,怎么截肢了?”0碰到________,很同情地说:“哎,怎么拄上双拐了!”(明确:101)同学们听完有什么感觉,对,有趣!这则故事之所以有趣,最重要的原因是运用了什么手法呢?对,联想和想象。
二、知识讲解什么是联想和想象呢?(一)联想1.联想的定义:明确:所谓联想,是人们在观察的基础上,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起或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活动,是由此想到彼。
2.经典回顾:《天上的街市》是如何运用联想的?天上的街市(郭沫若)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明确:由街灯想到明星,他们的共同点是星星点点,这就是联想;又由明星想到街灯,这也是联想。
3.联想的分类:明确:联想的分类有多种:相似联想:抓住事物的相似性进行联想。
如由荷叶联想到舞蹈演员的荷叶裙。
相关联想:由一件事物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任何事物。
如由荷花联想到莲子或采莲女。
因果联想:由因而果,由果而因。
如由落叶联想到秋天来了。
相反联想:由一件事物联想到它的反面。
如由贫穷的人饥寒交迫联想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的情景。
(二)想象1.想象的定义:明确:想象:是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创造出没有经历过的,甚至是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事物形象。
2.经典回顾:(1)《女娲造人》是如何运用想象的?明确:与女娲造人相关的内容有:七十二次、揉黄泥造、挥洒泥浆造人……寂寞孤独、自豪欣慰、忙碌疲倦……其中七十二次、揉黄泥造、挥洒泥浆造人……突出了女娲作为“神”的非凡能力神奇方法;寂寞孤独、自豪欣慰、忙碌疲倦……突出了女娲也具有“人”的心理、情感、活动。
这些内容都是想象,想象大胆奇特,想象真实合理。
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1.在写作中运用叙议结合、有感而发、触景生情等写法。
2.展开联想,使文章主题更加深刻。
3.文中运用联想和想象要富有新意,使得文章新颖、深刻。
1.展开联想,使文章主题更加深刻。
2.文中运用联想和想象要富有新意,使得文章新颖、深刻。
导入写作⇒写作指导⇒思路点拨⇒佳作示范⇒写作方法点拨故事接龙,小组同学围坐一圈,由第一个同学开始写一句话作为故事的开头,比如:“那一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其他同学依次写下去。
注意事项:1.注意故事情节的一贯性、传承性。
不管前一句话多么荒诞离奇,后一句话都要仅仅衔接前一句话的思路。
2.努力发挥联想和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既要做到出人意料,又要符合内在的逻辑要求。
写作文要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写事的时候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能使文章的内容更具体,更丰富。
一要从所见所闻的事或物引发开去。
想象或联想要大胆,但不能没有依据地胡思乱想。
想象,不是无中生有,它离不开真实,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不是凭空“瞎想”。
二要让想象、联想为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深化文章的中心服务,想象和联想要富有新意,比如写老师,很多人都联想到“园丁”“蜡烛”“春蚕”等,但是如果你能联想到“方砖”,为建设教育事业增砖添瓦,不就使文章富有新意吗?而且主题也深刻了许多。
在作文中,训练联想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一是从“相近”“相关”的方面去联想。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由人的独酌、起舞弄清影写起,联想到人的悲欢离合。
这些都是由相近、相关的事物而引起的联想。
二是抓住“相似”的特点展开联想。
如,由麦田想到广阔的海洋,由暴风雨中的海燕想到革命前线的先驱者;由挺拔的白杨树想到西北广大敌后抗日军民及其朴质、坚强、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等,这些都是抓住事物的相似之处来展开联想的。
三是朝着“相对”“相反”的方向去联想。
首先由题目知道这是一篇想象类作文。
此类作文要发挥作者的想象力,创作过程中应体现“现实没有,高于现实,但又不脱离现实”的原则。
写作课:《发挥联想和想象》【学习内容】教材:《发挥联想和想象》【学习目标】1.延伸阅读,进一步理解联想和想象,深入体会合情合理而有意义的想象对于写作的作用。
2.在写作中主动运用触景生情、睹物思人等写法,使文章内容更丰富,表达更生动。
3.受某一事物的触动,能迅速在头脑中编制相关的图景、场面或故事,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4.能围绕某一主题,把想到的或新编织的内容组成一篇具有较高水平的文章,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学习重点】在写作中主动运用触景生情、睹物思人等写法,使文章内容更丰富,表达更生动。
【学习难点】能围绕某一主题,把想到的或新编织的内容组成一篇具有较高水平的文章,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夸张荒诞的童话,生动优美的诗歌,天马行空的神话,活泼有趣的寓言,本单元的阅读简直是一次美妙梦幻的神奇之旅。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得知:写作时善于运用1联想和想象,就好比长出了“顺风耳”和“千里眼”,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有助于打开思路,激发灵感,写出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文章。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没有想象力的灵魂,就像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
二、读教材,明方法1.快速阅读教材“写作”中的《发挥联想和想象》,圈点勾画关键语句,说一说你收获了哪些信息。
答案示例:联想和想象概念的区别:联想是由一事物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而想象则是在头脑中创造出未曾有过的新的形象。
初学写作时常用的方法:“触景生情”“睹物思人”。
运用联想和想象的要求:一是联想要自然恰切;二是想象要合情合理;三是联想和想象要有新意。
2.联系我们学过的课文,哪些作品蕴含着奇妙的联想和想象呢?答案示例:(第六单元课文略)(1)《世说新语》: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2)《春》:闭上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