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级沥青路面压实工艺与控制
- 格式:pdf
- 大小:289.96 KB
- 文档页数:3
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1. 质量控制目标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我们的质量控制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确保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
- 保证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度达到规定标准。
- 控制沥青混凝土的弯沉值在允许范围内。
- 保证沥青混凝土的抗滑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 确保沥青混凝土的耐久性满足使用需求。
2. 质量控制措施为了实现上述质量控制目标,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2.1 原材料质量控制- 沥青: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沥青,并进行性能检测,确保其满足施工要求。
- 碎石: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坚硬、表面粗糙的碎石,并进行筛分、含泥量等检测。
- 矿粉:选用优质矿粉,并进行粒度、含水量等检测。
- 添加剂: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添加剂,并进行性能检测。
2.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沥青混凝土配合比。
- 拌和:确保沥青混凝土拌和时间适宜,拌和均匀,无离析现象。
- 摊铺:控制沥青混凝土的摊铺速度、温度等参数,确保摊铺平整、无划痕。
- 压实:采用合适的压实设备和压实工艺,确保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度达到规定标准。
- 接缝处理:采用合理的接缝处理方法,确保接缝平整、密实。
2.3 检测与验收- 施工过程中,定期对沥青混凝土的各项性能进行检测,包括压实度、弯沉值、抗滑性能等。
- 施工完成后,组织专家进行验收,确保沥青路面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 质量管理体系为确保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我们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以下环节:- 质量计划:明确沥青路面施工的质量目标、要求和措施。
- 质量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意识和技能培训。
- 质量检查:定期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 质量改进:根据检查结果,不断优化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
4. 风险管理与质量保障4.1 风险识别与评估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包括:原材料质量不稳定、施工设备故障、施工工艺不合理等。
沥青路面施工方案路面平整度控制与调整方法沥青路面作为一种常见的道路建设材料,在现代交通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保证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它不仅关乎交通安全,还直接影响驾驶体验和道路使用寿命。
本文将围绕沥青路面施工方案,探讨路面平整度的控制与调整方法。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开始施工前,沥青路面的平整度控制与调整工作就需要提前进行。
此时,需针对道路的基础情况、施工环境以及所需的工作机械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只有在了解具体情况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制定出更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
1.基础评估前期对所需铺设沥青路面的基础进行评估十分关键,主要从土壤的承载力、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
只有在基础稳固、平整度较高的地面进行施工,才能更好地保证施工后的路面平整度。
2.环境分析施工环境也是平整度控制与调整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施工过程中,应考虑降低温度对沥青的影响、避免降雨对施工质量的不利影响等。
同时,还需注意施工过程中的风力对沥青的吹拂,以免影响施工质量。
3.选用适宜的机械设备施工机械的选择也直接影响着平整度的控制与调整。
根据不同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平整机械设备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一环。
同时,对施工机械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也有助于提升施工质量。
二、施工过程中的平整度控制在施工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调整和控制沥青路面的平整度。
1.合理设置施工工艺在进行铺设之前,需要根据不同的道路类型和交通量决定沥青路面的铺设厚度和施工层次。
合理的施工工艺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同时保证路面平整度。
2.精确控制施工温度沥青路面的施工温度是影响路面平整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的变化,避免温度波动过大对沥青的影响。
可以采取预热或降低均匀施工温度等措施来保证温度的稳定性。
3.科学配制沥青混合料合理的沥青混合料配制可以提高施工质量,进而保证路面平整度。
瞄国瞄盈日囫田c2U而IU而NU面.ZJ而。
如。
a Pr o d。
c t s浅谈沥青路面压实工艺现场控制陈作韶(广东清连公路发展有限公司,广东清远511515)工程技术摘要:本文针对沥青砼路面施工中。
就如何保证压实质量提出了个人的观点及建议,对压实过程的控制细节和技术要点进行了整理汇总,特形成本文,以供业内同行共同参考借鉴。
关键词:沥青路面;压实;工艺控制;控制要点;质量措施沥青路面施工,在质量控制上,有几个方面是关键环节,在众多质量控制环节巾,其中除了对原材料质量、混合料拌和质量等【作须进行严格控制外,做好压实过程的控制.是沥青路面施工中的重中之重。
由于压实质量的好坏、压实工艺是否科学合理,将沥青路面的质量产乍直接影响。
因此,我们必须引以重视,必须通过科学组织,合理安排.来达到压实控制的一的,那么,如何才能保证沥青路面的压实质量呢?首先。
本人认为,我们要制订出有针对性、有实用性的质量保证措施,不能避开问题的实质根源而来宅谈措施,必须先“究其因”。
方能“定其策”。
本人通过参与施工实践得出,影响沥青路面的压实质爵,其实因素很多。
它不仅与组成配合比的各种材料性能有关,而且还与压实机械的组成、碾压温度的控制等方面息息相关。
下面,就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影响沥青路面的压实质量一般都有哪些主要的因素。
l影响沥青路面压实的主要因素1.1材料性能对路面压实的影响1.i.1集料性能为了达到理想的压实度,粗集料和细集料的一些性质是非常重要的,如颗粒形状、棱角、吸水率和表面构造。
级配混合料的最大集料尺寸,粗集料比例、砂用量、矿粉用量和类型等对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度都有直接影响。
在与其它指标相同的情况下,从祖到细均匀级配的混合料比单一尺寸集料级配的混合料或间断级配混合料较易压实,粗集料比例大的沥青混合料,必须显著增大压实力.才能获得所需的夺隙率,另一方面.多砂的或细级配沥青混凝上极易可塑,这种混合料仍难以达到适当的密实度。
多砂的混合料在压实作用下趋于推挤且难于压实。
H IGHWAY现代公路的重要基础,即使所用的技术种类较少,也可以达到预防性养护目标。
由于各地区的原始路况水平不同,预防性养护投资的资金总额比例有明显的起伏不定。
资金投资不明确预防性养护投资资金的划拨大多数还是混于养护总资金当中,很少有专门的预防性养护资金计划,受到其他类型养护资金需求较大,其长期投资规模得到限制。
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的措施建议预防性养护实施的准备工作完善的养护管理系统是加快公路养护管理的信息化进程,有利于提升管理效率及服务水平。
根据路面与桥梁评价系统合理安排公路大、中修,建立健全信息搜集、预警、应急保障与监督管理机制,从而提高高速公路应急处理能力。
高效先进的检测手段可以保证公路检测数据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同时大大提高数据的处理能力,因此,预防性养护要以先进的检测手段为基础,加强对高速公路检测的质量与效率的重视。
利用机械化施工来进行对路面的预防性养护,以确保路面施工的快速、高效与优质。
坚持养护机械与设备配置经济、实用、高效的原则,重视养护设备的机械作业占有率,保证养护的高质量、高效率与高标准。
预防性养护的实施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主要是裂缝处理、稀浆封层、微表处及沥青路面养护剂的应用等。
对裂缝处治主要是填补裂缝,小于5mm的细缝应灌注稀释沥青,大于5mm的裂缝应切除两侧,吹出缝中的杂物,同时用封层涂刷来乳化沥青,作为粘层油,再用沥青混合料填充;稀浆封层是一项成熟的技术,其经济效益较为显著,具有完整的施工规范要求,是一种比较好的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预防性养护措施;微表处是性价比较高的养护手段,具有防水、防滑、改善道路表观的功能;此外,使用沥青路面养护剂不仅可以修复已经老化或损坏的路面,同时还可以有效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
水泥路面预防性养护水泥路面会在夏季气温升高膨胀,其接缝处会出现较大裂缝,所以应加强对水泥路面接缝处的养护,在进行底板灌浆时,要注意做微病害处置,对于水泥板出现裂缝要及时处理,裂缝如果大于5mm,应清除缝中的杂物,同时用封层刷乳化沥青粘层油,或者用沥青混合料来填充,以防由于雨水渗入路基所造成的路基与路面病害蔓延。
《沥青路面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对道路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项目为[具体道路名称]的沥青路面施工工程,道路全长[具体长度]米,宽度[具体宽度]米。
该道路是连接[相关区域]的重要交通干道,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方便居民出行具有重要意义。
二、施工步骤1. 施工准备(1)熟悉设计文件,进行现场勘查,确定施工范围和施工条件。
(2)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和质量保证措施。
(3)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培训,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施工工艺和安全操作规程。
(4)准备施工机械设备和材料,对机械设备进行调试和保养,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2. 基层处理(1)对基层进行检查,确保基层表面平整、坚实、无松散、无裂缝等缺陷。
(2)对基层表面进行清扫,清除基层表面的杂物和灰尘。
(3)对基层表面进行洒水湿润,确保基层表面处于湿润状态。
3. 透层油施工(1)在基层表面喷洒透层油,透层油的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2)透层油喷洒后,应及时进行养护,确保透层油充分渗透到基层内部。
4. 沥青混合料的拌和(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
(2)将各种原材料按照配合比进行计量,投入到拌和机中进行拌和。
(3)拌和时间应根据拌和机的性能和混合料的类型确定,确保混合料拌和均匀。
5. 沥青混合料的运输(1)采用自卸汽车运输沥青混合料,车厢内应清扫干净,并涂刷隔离剂。
(2)运输车辆的数量应根据施工进度和运距确定,确保混合料能够及时供应。
(3)运输过程中,应采取保温措施,确保混合料的温度符合施工要求。
6.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1)采用摊铺机进行摊铺,摊铺机的性能应满足施工要求。
(2)摊铺前,应调整好摊铺机的工作参数,如摊铺厚度、摊铺速度等。
(3)摊铺过程中,应保持摊铺机连续作业,避免停机待料。
(4)摊铺后的沥青混合料应及时进行压实。
7. 沥青混合料的压实(1)采用压路机进行压实,压路机的类型和数量应根据施工要求确定。
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摘要】为了提高高等级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使得路面长期处于较好的工作状态,对影响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和影响施工因素进行介绍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施工过程中的拌和、运输、摊铺以、碾压以及机械组合控制要点。
严格的按照施工工序操作,控制施工过程中的相关因素,才能保证沥青路面的各项性能达到预期效果。
【关键词】沥青路面;质量控制;施工;摊铺;碾压0 引言我国高速公路中沥青路面占了很大的比重,具有噪音低、维修方便、行车舒适的特点,并在高速公路建设中不断涌现出新的工艺、理论,使得道路施工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但伴随着建设速度的快速发展,施工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问题,加上控制技术和质量管理力度不够,造成了一部分路面出现损坏现象。
例如沥青混凝土的不均匀性、路面孔隙率、早期损害的网裂、形变、局部车辙、泛油、路面构造深度不均等问题。
施工质量的控制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事前控制要做好工程招投标,确保中标企业能够完成各项工作;认真审核施工单位的专项施工方案、进场材料和设备,并对沥青材料生产资质、生产能力和生产设备性能审核;开工前进行试铺,对试铺段进行规范要求的各项检查检测;提高工程参与人员的质量意识,做好主要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事中控制则主要控制好材料的生产、存储、运输,材料不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不能使用,施工过程中监理要旁站,根据试铺路段的技术指标指导施工过程。
事后控制是对路面工程进行检查验收,整体各种技术文件档案。
1 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因素1.1 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功能高温稳定性,温度升高时,路面的强度和刚度会显著下降,在高温季节要保证路面在荷载反复作用下不产生变形、泛油问题,就要保证路面具有较高的高温稳定性,可以采用在混合料中增加粗集料的含量,降低孔隙率等措施。
低温抗裂性,在低温状态下,沥青材料会产生收缩变形,表现出脆性,从而形成路面裂纹,路面积水会通过裂纹进入路面内部,经过冻融循环和车辆荷载作用,很快会造成路面结构的破坏。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及质量控制关键要点高速公路是国家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路面的质量直接影員乘客的乘车体验和行车安全,而沥青路面施工及其质量控制是确保高速公路路面质量的关键要点。
下面将介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及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点。
一、沥青路面施工的关键要点1.路面设计:在进行沥青路面施工之前,需根据具体路段和交通量等因素进行路面设计,确定路面层数和厚度,并保证设计合理且符合要求。
2.材料选择:在进行沥青路面施工时,需选择优质的沥青混凝土材料,包括沥青、石料、添加剂等,保证材料的质量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并且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和交通负荷。
3.施工工艺:在进行沥青路面施工时,需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操作,包括路面的铺设、压实、平整等工序,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要求,达到设计要求。
5.施工人员:在进行沥青路面施工时,需要配备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施工人员,保证施工操作规范、安全,能够快速、高质量地完成施工任务。
二、沥青路面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点1.质量检测: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检测,包括沥青混合料的抗压强度、稠度、粘附性等指标的检测,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合格。
2.压实密实度控制: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路面的压实密实度,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和紧密度符合要求,保证道路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3.质量验收:沥青路面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验收,通过对路面的平整度、厚度、坡度、硬度等指标进行检测,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4.施工记录: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需要及时记录施工工艺、施工情况、质量检测结果等信息,以便追溯施工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5.质量保障:在沥青路面施工完成后,需要针对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整改和修复,确保路面质量达到要求,并做好后续的养护工作,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及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点包括路面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设备选择、施工人员、质量检测、压实密实度控制、质量验收、施工记录和质量保障等方面。
浅析公路沥青路面压实工艺及质量控制摘要:压实是沥青路面施工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对沥青路面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压实不足和过压都会影响沥青路面质量。
压实的目的是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强度、稳定性以及疲劳特性。
本文主要介绍了公路沥青路面压实机理和工艺,并分析了如何提高质量控制。
关键词:沥青路面;压实工艺;质量控制一、沥青路面压实机理压实的目的是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强度、稳定性以及疲劳特性。
实践证明,若压实不足会出现车辙。
标准压实度相应的空隙率增加l%,疲劳寿命将要降低约35%,压实度每降低1%,沥青混合料的渗透性提高两倍,导致空隙率增大,从而加速沥青混合料的老化。
过压将会使矿料破碎而使压实度反而降低或空隙率过小,易出现泛油和失稳,影响路面的强度与稳定性,因此必须合理地进行碾压。
压实过程是减少沥青混合料中气孔含量的过程,此过程为固体颗粒在一种粘弹性介质中的填实和定位,以形成一种更密实和有效的颗粒排列形式,使其具有良好的路面性能,满足使用要求。
沥青混合料的压实过程是从松散、塑态逐步过渡到高抗拉强度粘聚态的过程。
二、沥青路面压实工艺碾压通常分为三阶段,即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阶段压路机应以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应符合规定,不同碾压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有不同的施工工艺。
(一)初压阶段初压起平整稳定的作用,应在混合料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并不得产生推移、开裂,压实温度应根据沥青稠度、沥青混合料类型、压路机类型、气温、铺筑厚度经过试铺试压确定。
压路机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
相邻的碾压带应重叠1/3~1/2轮宽,最后碾压路中心部分,压完全幅为一遍。
当边缘有挡板、路缘石、路肩等支挡时,应紧靠支挡碾压。
当边缘没有支挡时,可把耙子将边缘的混合料稍耙高,然后将压路机的外侧轮伸出边缘10cm以上碾压。
也可将边缘先空出宽30~40cm,待压完第一遍后,将压路机大部分重量位于压实过的混合料面上再压边缘,以减少向外推移。
初压时,应采用轻型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装置的振动压路机碾压2遍,其线压力不宜小于350n/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