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阶段测试Microsoft Word 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599.90 KB
- 文档页数:5
2021年八年级上册段考测试卷(一、二、五单元)(最新版)-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处理-八年级上册段考测试卷(一、二、五单元)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对带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________靖(suī )阻________(è )寒________(jìn)锐不可________(dāng )B、________簌(shù )________歪(zè )奔________(sāng)________尬(gāng )骷________(lōu )C、地________(jiào ) ________躬(jū)________巍巍(zhàn )烦________(zào )________笨(zhì )D、箱________(jiá )荒________(mìu )狼________(jí)________唐(tuí )________屑(xiè)2、下面对带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落英________(繁多的样子)________开朗(开阔的样子)浑欲不________簪(承受)B、________来问讯(都)阡陌________(运输)便扶________路(旧的、先前的)C、无问________者(码头)往来无________(贫民)________乱耳(代指奏乐的声音)D、决________入归鸟(眼睛) ________垂髫(代指小孩)妇啼________苦(多么)3、选出没有语病的一组() A、从全面发展的观点看,我们认为这样做是不恰当的B、秋天的岳麓山是观赏红叶的好季节。
C、不管山路十分曲折艰难他也坚持向上攀登。
D、校长请著名数学家来指教同学们学习中碰到的问题。
阅读《春望》,回答下面的问题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同步复习【本章考点】秦岭淮河一线北方地区1.主要地形、地形区,主要城市。
2.农业生产特点、粮食作物、气候、兴修水利、防治水患。
3.能源基地和重工业基地。
南方地区1.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
2.丰富的有色金属,考查矿产名称及分布。
3.工业区的名称与分布。
青藏地区1.地理位置和范围,本区包括的省份及主要地形名称。
2.“高”“寒”的气候特征以及在它影响下的农、牧业生产特点。
3.能源和矿产资源,主要城市、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西北地区1.地理位置和范围、主要地形。
这一部分主要以读图题的形式来命题,要求记住范围、地形名称并填图。
2.“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以及因这一特征而形成的农、牧业生产特点,常以综合题的形式命题。
3.主要矿产地、主要城市。
4.保护草原,治理沙漠这是一个热点问题。
【典型例题精讲】[例1]我国西部大开发需要几代人持之以恒地进行不懈努力,既要有紧迫感,又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请你运用有关的地理知识,读图和下表回答。
东中西部GDP占全国的比重(%)东西部人均GDP变化及东西部差距(单位:元)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以上资料分析,在1978~1998年期间,东部和西部GDP(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东部和西部人均GDP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西部大开发重点是依托交通干线,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以线串点。
在开发西北地区时应以________铁路干线为重点,该铁路干线将西部的几个省级行政区中心城市串起来,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线西段已与____________(国家名称)中亚铁路接轨通达西欧,将成为西欧大西洋沿岸与东亚太平洋地区最近便的陆上通道。
八年级上综合练习题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阅读下面文字,在括号内给加点汉字写出拼音,给拼音写出汉字。
(3分)有书为伴,孤独也是一种xiǎng()受,深刻而丰富;闲暇()将zhuó()有成效;yōu()静将变得烂漫多彩;嘈杂也可以变得宁()静和xié()。
2.根据提示,按原文填写句子。
(6分)①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赵丽宏《周庄水韵》)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③《游山西村》中含有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表现将士对酒当歌,立下誓言,如不建立一番丰功伟业决不归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语句回答)⑤新年伊始,不管是回首过去,还是展望未来,总觉时间匆匆。
请写出一句珍惜时间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过故人庄》中,描写作者进村时见到的美丽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回答问题。
(5分)北京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于2005年11月11日晚揭晓,吉祥物由五个拟人化的娃娃形象组成,统称“福娃”(Friendlies)。
贝贝晶晶()迎迎妮妮(1)在上图括号中应填写的“福娃”的名字是_____________,五个“福娃”的谐音连续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2)你最喜欢哪个“福娃”?为什么?(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为吉祥物“福娃”产品推介拟一则广告。
八年级数学上半期考查试卷班级 姓名 得分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在表格里(每小题4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1、下列各式:π23a 、x x 22、13-+x x 、—m 2、m a ,其中是分式的有 (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2、下列各式中是最简分式的是 ( ) A 、122+x xB 、x 24C 、112-+x x D 、112--x x3、有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1cm,2cm,3cmB.1cm,2cm,4cmC.2cm,3cm,4cmD.2cm,3cm,6cm 4、分式方程23-x =1的解是 ( ) A 、x=5 B 、x=1 C 、x=-1 D 、x=2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和9,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13; B 、17; C 、 22; D 、17或 22;6、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 ( ) A .作直线AB 的垂线.B .在线段AB 上取点C. C .同旁内角互补D .垂线段最短吗?7、下列条件中能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 ( ) A 、有两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B 、有两个对应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C 、有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D 、有一个角和一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8、化简ba a-2—ba b-2的结果是 ( )A 、a 2-b 2 B 、a +b C 、a —b D 、1 9、如图,AB AC =,要使△ABE ≌△ACD ,应添加的一个条件是( )A .BE=CDB .∠B=∠C C .BO=COD .DO=EO10、炎炎夏日,甲安装队为A 小区安装66台空调,乙安装队为B 小区 安装60台空调,两队同时开工,恰好同时完成。
甲队比乙队每天多安装2台,设乙队每天安装x 台,依题意,下面所列出的方程中正确性的是( ):A 、66x =60x —2 ;B 、66x —2 =60x ;C 、66x =60x+2 ;D 、66x+2 =60x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2分) 11、当x ≠ 时分式32+-x x 有意义12、一个命题由 和 两部分组成. 13、用科学数法表示0.000018= 。
2011秋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英语期中检测Class ______Name_____No._____Mark ____(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第一部分听力(25分)Ⅰ.听句子,选择正确图片。
每个句子读一遍。
(5分)A. B. C. D. E.1._______2._______3._______4._______5._______Ⅱ.听句子,选择正确答语。
每个句子读一遍。
(5分)( )6.A.I’m sorry to hear that. B.Don’t worry.C.That’s a good idea.( )7.A.I am afraid he is busy now. B.OK, here you are.C.He is glad to do it.( )8.A.Chinese food. B.Basketball, of course. C.P.E.( )9.A.I’m OK. B.I can’t fall asleep. C.I must go to see the doctor.( )10.A.That’s all right. B.Very good. C.Not at all. Ⅲ.听对话和问题,选择正确答案。
每组对话和问题读两遍。
(5分)( )11.A.Go to the park. B.Go to school. C.Finish her homework.( )12.A.A worker. B.A farmer. C.A doctor.( )13.A.Because he was ill. B.Because he got up early.C.Because he went to bed too late.( )14.A.It will be rainy. B.It will get better.C.The bad weather will last for a long time.( )15.A.He met Michael. B.Tom didn’t go to watch the football game.C.Mi chael didn’t go to watch the football game.Ⅳ.听短文,完成表格。
八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word版,含解析)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噪声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李明想制作一个防噪声的耳罩,他通过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做耳罩的填充物。
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另一个仪器不适合作声源的理由是___(2)李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填充材料,他设想了以下A、B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方案。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则待测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应将声源响度________(选填“调大”或“调小”),因为铃声响度越大时,人要听不到声音时与声源的距离将越_____(选填大或小),导致实验在教室中难以进行.同时在比较不同材料时铃声响度应____(选填“随材料而改变”或“保持不变”),这种物理方法叫_______。
(4)小红从家中也找出下列一些材料开始探究:一张报纸、一件羽绒服、一个薄塑料袋、一些泡沫板,李明认为小红选择这些材料直接进行实验存在一个明显问题,不能有效地说明这些材料的隔声性能,请指出这个明显的问题:_______。
(5)对材料进行科学调整后,他们通过探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由此数据可将这些材料隔声性能最好的是____________。
【答案】机械闹钟音叉发出的声音不稳定,不能持续发声B泡沫塑料调小大保持不变控制变量法没有控制材料厚度相同羽绒服【解析】【分析】【详解】(1)[1][2]机械闹钟,发出的声音稳定,能持续发声,所以选用机械闹钟,而音叉发出的声音不稳定,不能持续发声,所以不选用音叉。
(2)[3]A方案中,由于人耳听到的响度无法测量,只能凭感觉判断,没有可靠的实验数据;在B方案中,通过比较到鞋盒的距离判断隔音效果,因为距离可以测量,有可靠地实验数据,能够较好的判断隔音效果。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测试题(时量:90分钟范围:1~3章满分:100分)试卷说明:本卷包含各校名题、本人改编题和原创题,试卷难度适中,但题量稍大,主要考察学生对教科书重点概念的掌握,对简单物理现象的认识及应试技巧。
此卷是本人暑期家教期间所创,因水平有限和时间仓促,难免有纰漏和不足之处,望各读者加本人QQ(同百度账号)给予指导和批正,谢谢!一、选择题:(1’*30)1.下面关于声现象的一些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B.太空中的宇航员可以直接用语言交流C.雷声是由于空气振动发声的D.狗趴在地上睡觉,耳朵贴着地面,很容易发觉人走动,是因为狗的耳朵特别灵敏2.蝴蝶在飞行时不停地扇动翅膀,但我们不能听到蝴蝶飞行的声音,这是因为()A.人耳有故障B.翅膀振动发出的声波响度不够大C.翅膀振动不产生声波D.翅膀振动的频率比较小3.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C.将要上钩的与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4.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D.阻止琴弦振动发声5.甲同学在一根较长的注满水的水管的一端用石头敲击一次,乙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用耳朵贴着水管听声。
乙同学听到的声音次数是()A.一次 B.两次C.三次D.四次6.小明拍完毕业照合影后,想拍一张单身照,摄影师应采取的方法是()A.使照相机靠近他,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B.使照相机靠近他,同时镜头向前伸,离胶片远一些C.使照相机远离他,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D.使照相机远离他,同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一些7.检查视力时,人眼与视力表的距离应为5m,可是检查视力的房间东西墙壁最大的距离为 3.5m,此时,眼科医生把视力表挂在东墙上,在西墙上挂一面大平面镜,此时被检查者应面向西坐在平面镜前合理的位置是()A.距镜面3m B.距镜面2mC.距镜面1.5m D.距镜面1m8.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取决于()A.镜面的大小B.观察者的位置C.物体的大小D.物体与镜面的距离9.俗话说“坐井观天,所见甚小”,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10.某人以1m/s的速度沿着平直的河堤行走,他在平静的河水中的倒影相对于河堤的速度是()A.1m/sB.0.5m/sC.0D.2m/s11.潜入游泳池水中的运动员仰头看体育馆墙壁上的灯,他看到的灯的位置()A.比实际位置高B.比实际位置低C.与实际位置一样高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2.“女高音歌唱家”和“男高音歌唱家”,这里的“高”和“低”指的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都有可能13.下面几个现象中与光的反射有关的是()A.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B.通过汽车的观后镜看车后方情景C.晚上看到的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光D.利用激光给隧道准直14.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电子钟示数的图像如图,这时的实际时刻是()A.21:10B.10:21C.10:51D.12:0115.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应大于1/15秒,据此,要想听到自己的回声,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应()A.大于11.3米B.小于22.6米C.小于11.3米D.大于22.6米1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在均匀介质中传播的原理来解释的是()A.平静的水面映出山的倒影B.日食、月食的形成C.影子的形成D.小孔成像17.有一台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通过光束射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电光屏(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上来显示液面的高度,然后通过装置调节液面的高度。
八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检测题(Word 版 含答案) 一、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C 在直线BE 上,∠=︒,∠A m ABC 与ACE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1A ,则1A =_____︒;若再作11A BE A CE ∠∠、的平分线,交于点2A ;再作22A BE A CE ∠∠、的平分线,交于点3A ;依此类推,10A ∠= _________︒.【答案】(2m ) (1024m ) 【解析】【分析】 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和“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求出规律,直接利用规律解题.【详解】解:∵∠A 1=∠A 1CE-∠A 1BC=12∠ACE-12∠ABC=12(∠ACE-∠ABC )=12∠A=2m °. 依此类推∠A 2=224m m ︒︒=,∠A 3=328m m ︒︒=,…,∠A 10=1021024m m ︒︒=. 故答案为:()2m ;()1024m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之间的关系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2.如图,AB ∥CD ,点P 为CD 上一点,∠EBA 、∠EPC 的角平分线于点F ,已知∠F =40°,则∠E =_____度.【答案】80【解析】【详解】如图,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可知∠FMA=12∠CPE=∠F+∠1,∠ANE=∠E+2∠1=∠CPE=2∠FMA,即∠E=2∠F=2×40°=80°.故答案为80.3.如图,△ABC中,BD、BE分别是高和角平分线,点F在CA的延长线上,FH⊥BE,交BD于点G,交BC于点H.下列结论:①∠DBE=∠F;②2∠BEF=∠BAF+∠C;③∠F=∠BAC-∠C;④∠BGH=∠ABE+∠C.其中正确个数是( )A.4个B.3个C.2个D.1个【答案】B【解析】解:①∵BD⊥FD,∴∠FGD+∠F=90°,∵FH⊥BE,∴∠BGH+∠DBE=90°,∵∠FGD=∠BGH,∴∠DBE=∠F,①正确;②∵BE平分∠ABC,∴∠ABE=∠CBE,∠BEF=∠CBE+∠C,∴2∠BEF=∠ABC+2∠C,∠BAF=∠ABC+∠C,∴2∠BEF=∠BAF+∠C,②正确;③∠ABD=90°﹣∠BAC,∠DBE=∠ABE﹣∠ABD=∠ABE﹣90°+∠BAC=∠CBD﹣∠DBE﹣90°+∠BAC,∵∠CBD=90°﹣∠C,∴∠DBE=∠BAC﹣∠C﹣∠DBE,由①得,∠DBE=∠F,∴∠F=∠BAC﹣∠C﹣∠DBE,③错误;④∵∠AEB=∠EBC+∠C,∵∠ABE=∠CBE,∴∠AEB=∠ABE+∠C,∵BD⊥FC,FH⊥BE,∴∠FGD=∠FEB,∴∠BGH=∠ABE+∠C,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④.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正确运用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概念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AEF是直角三角形,∠AEF=900,B为AE上一点,BG⊥AE于点B,GF∥BE,且AD=BD=BF,∠BFG=600,则∠AFG的度数是___________。
八年级上册英语第一次段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听力部分(30分)一、听音辨图。
听句子,选择与你所听到的句子内容相符的图画。
读一遍。
(5分)A B cD E1—5: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_二、情景反应。
听句子,根据所听到的句子内容选择适当的答语。
读两遍。
(5分)( )6. A. Good morning, class. B. Good afternoon, class. C. Good evening, class. ( )7. A. Of course B.I don’t think so. C. It was great( )8. A. Yes, please. B. Sure, I’d love to. C. Here you are. ( )9. A.PE. B .Apples C. Coffee( )10. A. It doesn’t matter. B.I have a headache. C. I am sorry to hear that.三、对话理解。
(10分)A.听五组短对话及其后面的内容,根据对话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读两遍。
( )11. A. Help Andy with his math.B. Help Andy with his art.C. Help Andy with his Chinese.( )12. A. The cinema B. Lao She teahouse C. School( )13. A. Hangzhou B. Guizhou. C. Wenzhou( )14. A. Weather B. Clothes. C. Food( )15. A. The street B. The park. C. The zoo.B. 听一段较长的对话,根据对话的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 )16. What is Jack doing?A. Looking at the picture.B. Reading a book.C. Watching TV.( )17. What’s the name of the book?A. The True Story of Ah Q.B. Teahouse.C. The Story of Ah Q.( )18. Who likes the book?A .Chinese people.B. People all over the word.C. Students( )19. Who was Lu Xun?A. A actorB.A painterC. A famous writer ( )20. When will they go to Lu Xun Museum?A .Next week. B. Next Sunday C. Next month四、语篇理解。
八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试卷综合测试(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明同学测小车的平均速度,请帮助他完成下列问题:(1)测平均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和______;该实验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2)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____(填“大”或“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____(填“长”或“短”)些,便于测量时间;(3)如图所示,斜面长1.6 m,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是5 s。
如果在斜面的中点装上金属片,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金属片的时间为2.8 s。
请计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2为___________m/s;(保留两位小数)(4)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小车做的是_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来源】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答案】刻度尺停表svt小长 0.29 变速【解析】【分析】【详解】(1)[1][2][3]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就是速度的计算公式=svt测量路程和时间需要的仪器是刻度尺和钟表;(2)[4][5]在小车能下滑的情况下,使用的斜面的坡度较小,小车下滑的速度变化较慢,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较长,这样便于测量时间;(3)[6]如图所示,斜面长1.6 m,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是5 s。
如果在斜面的中点装上金属片,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金属片的时间为2.8 s。
请计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2为20.8m===0.29m/s2.8ssvt(4)[7]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需要的时间不同,所以,小车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项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初三复习——八年级上册阶段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mm
C.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dm 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
2、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A.山
B.船
C.流水
D.河岸()
3、家住三楼的王琴早上醒来,听到同学李娟在楼下喊她一起上学,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王琴能听到楼下的叫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B.李娟的叫喊声很大,说明她的音调高
C.王琴从叫喊声中听出是李娟,她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王琴的妈妈提醒她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减弱噪声
4、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解释,错误的是( )
A.暮春,小草挂上露珠,是液化形成的
B.盛夏,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到清凉,是因为蒸发吸热
C.深秋,时有白霜生成,是凝固所致
D.隆冬,冰冻的衣物晾干,为升华现象
5、图中表示物质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其中能表示海波熔化过程的图象是()
A.B. C.D.
6、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前,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线左侧,这时应该( )
A.将游码向左移动
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将游码向右移动
D.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7、如图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8、下列关于质量和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质量和密度都不变
B.将植物种子带到太空后,质量变小
C.一瓶牛奶喝掉一半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D.一千克铁比一千克棉花质量大
9、下列事例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是( )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探伤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10、一凸透镜的焦距是8cm,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2cm处,则所成的像是A.正立、缩小的虚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虚像
11、如图是探究四种实验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说明小孔成的是倒立虚像
B.是近视眼成像的光路图,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来矫正
C.实验说明一切发声体都振动,振动的幅度越大,音调越高
D.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但依旧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2、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
与体积v关系图线,由图可知,A,B,C三
种物质的密度ρA、ρB、ρC和水的密度ρ
3)之间的关系是( )
水=1.0g/cm
A..ρA>ρB>ρC且ρA>ρ水
B. B.ρA>ρB>ρC且ρC>ρ水
C.ρA<ρB<ρC且ρA>ρ水
D.ρA<ρB<ρC且ρC>ρ水
二.填空题(共14空,每空2分,共28分)
13、(1)图中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2)图中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
14、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学习声现象时所做的两个实验,图甲所示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图乙所示实验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
15、小明漫步在柳叶湖畔,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的奇景,
小明同学所看到的云是因为光的形成的:看到的鱼是因为光的形成的
16、腐乳以其口感细腻、味道纯正而远近闻名,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现测得一块腐乳质量约为10g,体积约8cm3,则其密度为g/cm3.若吃掉一半,剩余部分密度将.“变大、不变、变小”
17、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则入射角
等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等于。
18、小红家有一焦距为50mm的照相机,她利用该相机
做了如下实验:
(1)取下镜头,让太阳光正对镜头,可将太阳光会聚成
一点,说明镜头相当于.
(2)用该照相机镜头当作放大镜来观察地上的蚂蚁时,发现蚂蚁被放大了.此时镜头距蚂蚁的距离(填“大于”、“等于”、“小于”)50mm.
19、验钞机能检验人民币的真伪,它的原理是利用了使荧光物质发光,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不同.
三、实验探究题(8分+8分+8分+10分,共34分)
20、下图甲是小明同学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
(1)安装实验器材时,你认为小明同学应按照如图甲所示(选填、自上面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小明在实验中记录了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产生的气泡情况,图甲中______(填a或b)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3)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l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4min后停止读数,可知水的沸点是℃
(4)通过分析图象,水沸腾的特点是:
21、如图所示,将一块薄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支等长的蜡烛A 和B,分别竖放在玻璃板前后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并如图那样观察,当蜡烛B移到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时,蜡烛B 好像也被点燃了.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
玻璃板,应选择mm厚的
玻璃板做实验;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
放一光屏,则光屏上(选
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
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象是(选填“实像”或“虚像”).
22、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当移动游码至零刻度处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左”或“右”)调,使横梁平衡.
(2)用量筒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如图甲所示,液体的体积是 cm3。
(3)用天平称得空烧杯的质量是25.6g.将量筒中的部分液体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是 g。
(4)该液体的密度是 kg/m3。
23、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B”或“C”),示数为℃,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ABCDE),则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根据描绘的图线,该物质的熔点为℃,仔细观察图象发现,该物质熔化前(AB段)升温比熔化后(CD段)升温(选填“快“或“慢“).
四、综合计算题(4分+6分+4分)
24、一艘船上的声呐装置对着海底发出超声波,4秒后接受到回波,求该处海水的深度.海水中的声速取为1500m/s)
28.据红网讯,往返于长沙、益阳和常德之间,将可以乘坐生态环保、快捷舒适的城际列车.设计常德到长沙总里程约170公里,总运行时间是1小时.下面是常德至长沙某次城际列车运行时间表.
站次站名到站时间发车时间运行时间里程
1 常德始发站09:00 0 0
2 汉寿09:12 09:16 12分钟50
3 益阳09:31 09:36 15分钟110
4 长沙10:00 终点站24分钟170
根据该城际列车运行时间表回答下列问题:(l)该城际列
车由常德至长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通过计算
说明该列车从益阳到长沙的速度与从常德到汉寿的速度
那个较快?
30.已知铜的密度是8.9×103kg/m3。
有一只铜球质量是178g,体积为25cm3。
通过有关计算说明该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