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基.doc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5
专科《Dreamweaver网页设计》模拟试题一、配伍题A标签<head> 设置网页头部和其他信息B标签<style > 设置CSS层叠样式表的内容C标签<img> 图片标记D标签<body> 设计文件格式及内文所在位置E标签<from> 表单A URL 统一资源定位符B tag 标记C BBS 电子公告栏D FTP 文件传输E CMS 网站内容管理系统二、单项选择题1、下面哪个标签不符合(X)HTML的语法结构(D)[book]网页设计[/book]2、下面选项中哪个不是浏览器软件(C)QQ3、下面哪个选项不符合样式表的基本语法规则(C)message[PADDING-RIGHT:0px;DISPLAY:none;PADDING-LEFT:0PX;]4、在HTML语言中,如果对文字的颜色进行修饰,应通过(D)color #EDFEDF5、在Dreamweaver中,下面关于验证表单的说法正确的是(D)以上说法都错6、下面type标记中的square表示的是(D)方块7、下面哪一个不是相对路径的表示方式?(D)/pic/images/ch_cook1.gif8、如果要给图像设置超链接,可以选择(C)指向39、下列哪个是“图像占位符”的属性(A)名称name10、从网页布局的解析方式来考察,网页而已的不包括下面哪个选项?(C)动态布局11、下面哪个顶层域名(B)可以用来标识商业性的机构或公司。
com12、在dreamweaver中插入Flash动画后,显示为(A)f13、如果要使图像在缩放时不失真,在图像显示原始大小时,按下(B)键,拖动图像右下方的控制点,可以按比例调整图像大小。
Shift14、在表单元素“列表”的属性中,(B)用来设置列表显示的行数。
高度15、<A href=”myblog.html” target=”_blank”>链接文字</a>表示(B)。
图解苹果无线音乐基站A1084配置网上收来的苹果Airport Express无线音乐基站A1084,内部交流电源部份损坏,改为外接5V直流供电开机正常运行。
可这旧苹果过时已久,为了搞懂如何配置和使用真让俺好一番折腾。
先按机壳上的复位钮,把基站配置恢复到出厂参数。
用笔记本WiFi搜索到未加密Apple Network 5fc10f无线信号,连接上WiFi网络后分配地址10.0.1.2。
试着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找不到路由器管理界面。
看来想通过浏览器来设置路由是此路不通,可叹老乔还是坚持走他一贯的封闭路线!按照苹果的说法基站配置需要通过它们提供的软件操作,可以通过PC机、iMac、iPhone或iPad等来进行设置。
可悲这A1084硬件太老,iPhone(iPad)高版本IOS(9.3.4)在设置无线局域网中虽提示有发现新AirPort基站存在,但点击进入管理收集相关信息后就称无法用此软件来设置此AirPort Express。
即便在手机中安装了2014版Airport实用工具也不行。
这新版程序根本就找不到老版A1084基站。
如此的关键还是高版本程序已经不支持低版本硬件了!家里另有17寸iMac一体机,IOS版本Lion X 10.7.4。
启动系统上安装的AirPort 6.0同样是不能识别这个老基站!到是机器自带WiFi 系统能显示发现有新基站,同时直接提示需要用AirPort5.6版本才能进行设置。
俺费劲找到AirPort5.6软件下载,但运行时又始终提示不能进行安装操作,简直搞不清楚原因何在?!俺就像是一个苹果小白在独自奋斗!好在感谢乔帮主还留下了通过Windows程序来设置这条路在!与卖家联系收到Windows版v5.5.3设置软件,其后也找到苹果网站下载AirPort 实用工具5.5.3地址。
把程序安装到Windows XP系统中总算能完成对A1084基站配置。
完成配置后无线WiFi路由功能即正常!简单图解配置过程如下:1.连接入基站。
最新版软考网络工程师考试大纲一、考试说明1.考试目标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能根据应用部门的要求进行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和网络设备的软硬件安装调试工作,能进行网络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能高效、可靠、安全地管理网络资源,作为网络专业人员对系统开发进行技术支持和指导,具有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能指导网络管理员从事网络系统的构建和管理工作。
2.考试要求:(1)熟悉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2)熟悉网络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3)理解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方法;(4)熟悉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5)熟悉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的基础知识;(6)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技术和主要的安全协议;(7)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的基本原理;(8)掌握计算机网络有关的标准化知识;(9)掌握局域网组网技术,理解城域网和广域网基本技术;(10)掌握计算机网络互联技术;(11)掌握TCP/IP协议网络的联网方法和网络应用技术;(12)理解接入网与接入技术;(13)掌握网络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14)熟悉网络系统的性能测试和优化技术,以及可靠性设计技术;(15)理解网络应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16)理解网络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17)了解有关知识产权和互联网的法律法规;(18)正确阅读和理解本领域的英文资料。
3.考试设置的科目(1)计算机与网络知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选择题;(2)网络系统设计与管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问答题。
二、考试范围考试科目1:计算机与网络知识1.计算机系统知识1.1 硬件知识1.1.1 计算机组成·计算机部件·指令系统·处理器的性能1.1.2 存储器·存储介质·主存(类型、容量和性能)·主存配置(交叉存取、多级主存)·辅存(容量、性能)·存储系统(虚拟存储器、高速缓存)1.1.3 输入输出结构和设备·中断、DMA、通道、SCSI·I/O接口·输入输出设备类型和特征1.2 操作系统知识1.2.1 基本概念·操作系统的功能及分类·多道程序·内核和中断控制·进程和线程1.2.2 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进程的状态及转换·进程调度算法·死锁·存储管理方案·文件管理·作业调度算法1.3 系统管理1.3.1 系统配置技术·系统构架模式(2层、3层及多层C/S和B/S系统)·高可用性配置方法· RAID技术1.3.2 系统性能·性能设计·性能指标、性能评估1.3.3 系统可靠性·可靠性度量·可靠性设计·可靠性指标和可靠性评估,RAS2.系统开发和运行基础知识2.1 系统开发基础知识2.1.1 需求分析和设计·需求分析和管理·结构化分析与设计·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模块设计、I/O设计、人机界面设计2.1.2 测试评审方法·测试方法·评审方法·测试设计和管理方法(注入故障、系统测试)2.1.3 项目管理基础知识·制定项目计划·质量控制计划、管理和评估·过程管理(PERT图、甘特图、工作分解结构、进度控制、关键路径)·配置管理·人员计划和管理·文档管理(文档规范、变更管理)·成本管理和风险管理2.2 系统维护·维护的类型·维护过程管理·硬件维护,软件维护3. 网络技术3.1 网络体系结构3.1.1 网络拓扑结构3.1.2 网络分类·LAN、MAN、WAN·接入网、主干网3.1.3 ISO OSI/RM3.2 TCP/IP协议·应用层协议·传输层协议(TCP、UDP)·网络层协议IP·数据链路层协议3.3 数据通信基础3.3.1 信道特性3.3.2 调制和编码·ASK、FSK、PSK、QPSK·抽样定理、PCM·编码3.3.3 传输技术·通信方式(单工/半双工/全双工、串行/并行)·差错控制·同步控制·多路复用3.3.4 传输介质·有线介质·无线介质3.3.5线路连接设备(调制解调器、DSU、DCU)3.3.6物理层3.4局域网·IEEE体系结构·以太网·网络连接设备·高速LAN技术·VLAN·无线LAN、CSMA/CA3.5 网络互连·网际互联设备·交换技术·接入技术3.6因特网·因特网概念·Internet服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3.7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分类和特点·网络设备驱动程序(ODI、NDIS)·Windows 2003·ISA 2004·RedHat Linux3.8网络管理·网络管理的功能域·网络管理协议·网络管理命令·网络管理工具·网络管理平台·分布式网络管理4.网络安全4.1 安全技术与协议4.1.1 保密·私钥加密体制·公钥加密体制4.1.2 安全机制·认证·数字签名·完整性·访问控制4.1.3 安全协议4.1.4 病毒防范和入侵检测4.2 访问控制技术5.标准化知识5.1信息系统基础设施标准化5.1.1 标准·国际标准(ISO、IEC)与美国标准(ANSI)·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与企业标准5.1.2 安全性标准·信息系统安全措施·CC标准·BS7799标准5.2 标准化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美国标准组织·欧洲标准化组织·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6.信息化基础知识·全球信息化趋势、国家信息化战略、企业信息化战略和策略·互联网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个人信息保护规则·远程教育、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基础知识·企业信息化资源管理基础知识7.计算机专业英语·具有工程师所要求的英语阅读水平·掌握本领域的基本英语词汇考试科目2:网络系统设计与管理1.网络系统分析与设计1.1 网络系统的需求分析1.1.1 应用需求分析·应用需求的调研·网络应用的分析1.1.2 现有网络系统分析·现有网络系统结构调研·现有网络体系结构分析1.1.3 需求分析·功能需求·通信需求·性能需求·可靠性需求·安全需求·维护和运行需求·管理需求(管理策略)1.2 网络系统的设计1.2.1 技术和产品的调研和评估·收集信息·采用的技术和产品的比较研究·采用的技术和设备的比较要点1.2.2 网络系统的设计·确定协议·确定拓扑结构·确定连接(链路的通信性能)·确定节点(节点的处理能力)·确定网络的性能·确定可靠性措施·确定安全性措施·结构化布线系统·网络设备的选择,制定选择标准·通信子网的设计·资源子网的设计1.2.3 新网络业务运营计划1.2.4 设计评审1.3 网络系统的构建和测试1.3.1 安装工作1.3.2 测试和评估1.3.3 转换到新网络的工作计划2.网络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评价2.1网络系统的运行和维护2.1.1 用户措施·用户管理、用户培训、用户协商2.1.2 制定维护和升级的策略和计划·确定策略·设备的编制·审查的时间·升级的时间2.1.3 维护和升级的实施·外部合同要点·内部执行要点2.1.4 备份与数据恢复·数据的存储与处置·备份·数据恢复2.1.5 网络系统的配置管理·设备管理·软件管理·网络配置图2.2 网络系统的管理2.2.1 网络系统的监视·网络管理协议(SNMP、MIB-2、RMON)·利用工具监视网络性能·利用工具监视网络故障·利用工具监视网络安全(入侵检测系统)·性能监视的检查点·安全监视的检查点2.2.2 故障恢复分析·故障分析要点(LAN监控程序)·排除故障要点·故障报告撰写要点2.2.3 系统性能分析·系统性能要点2.2.4 危害安全的对策·危害安全情况分析·入侵检测要点·对付计算机病毒的要点2.3 网络系统的评价2.3.1 系统评价·系统能力的限制·潜在的问题分析·系统评价要点2.3.2 改进系统的建议·系统生命周期·系统经济效益·系统的可扩充性3.网络系统实现技术3.1 网络协议·商用网络协议(SNA/APPN、IPX/SPX、AppleTalk、TCP/IP)·商务协议(XML、CORBA、COM/DCOM、EJB)·Web服务(WSDL、SOAP、UDDI)3.2 可靠性设计·硬件高可靠性技术·软件高可靠性技术·系统维护高可靠性技术·容错技术·通信质量·RAID3.3 网络设施3.3.1 xDSL调制解调器3.3.2 FRAD(帧装配/拆除)、CLAD(信元装配/拆装)·接口·功能3.3.3 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命令行接口配置·Web方式访问交换机和路由器·VLAN配置·VOIP配置·路由协议的配置·广域联网·DTP、STP、RSTP3.3.4远程访问服务器·功能和机制3.3.5多层交换机功能和机制3.3.6 IP路由器功能和控制3.4 网络应用与服务3.4.1 IP地址·IPv4、IPv6·动态分配和静态分配·DHCP服务器的原理及配置(Windows、Linux)3.4.2 网络系统管理·网络管理命令·Linux系统·Windows系统·Windows活动目录·Windows终端服务与远程管理3.4.3 DNS·URL·域名解析·DNS服务器的配置(Windows、Linux)3.4.4电子邮件服务器配置(Windows、Linux)3.4.5 WWW·虚拟主机·WWW服务器配置(Windows、Linux)·WWW服务器的安全配置3.4.6 代理服务器的配置(Windows、Linux)3.4.7 FTP服务器·FTP服务器的访问·FTP服务器的配置(Windows、Linux)3.4.8 网络接入与服务·HFC、ADSL、FTTx+LAN、WLAN、移动通信·服务供应商·因特网广播、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主机服务提供者、数据中心3.5 网络安全3.5.1访问控制与防火墙·ACL命令·过滤规则·防火墙配置3.5.2 数字证书3.5.3 VPN配置3.5.4 PGP3.5.5 病毒防护4.网络新技术4.1 光纤网·无源光网PON(APON、EPON)4.2 无线网·移动电话系统(WCDMA、CMDA2000、TD-SCDMA)·微波接入(MMDS LMDS)·卫星接入·蓝牙接入4.3 主干网·IP over SONET/SDH·IP over Optical·IP over DWDM4.4 通信服务·全天候IP连接服务(租用线路IP)·IPv64.5 网络管理·基于TMN的网络管理·基于CORBA的网络管理三、题例举例(一)选择题ICMP协议在网络中起到了差错控制和交通控制的作用。
基于网络平台课程教学设计摘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何结合互联网实施教学,是目前全球高校流行的一种教育模式。
该义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财务软件运用》课程进行跟踪、总结,对基于网络平台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抛砖引玉,对如何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展教学空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网络平台;课程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 (2015) 22-0103-03Abstract: Using the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how to imp]ement teaching combined with the Internet, is now popular a kind of education mod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ir own teaching practice of the curriculum to track financial software using, the summary, the teaching mode based on network platform, has carried on the beneficial discussion, the author of how to use the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to expand teaching space has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Key words: network platform; Course teaching; design1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财务软件运用》授课对象:会计电算化专业二年级学生课时学分:72学时,5学分课程能力目标:熟练掌握用友U872或T6财务软件的主要功能模块,从初始化到口常业务处理,包括整个流程的实际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达到运用会计电算化专业知识处理基本会计业务水平。
IT主流设备安全基线技术规范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中国XX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及所属单位管理信息大区所有信息系统相关主流支撑平台设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ISO27001标准/ISO27002指南――公通字[2021]43号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GB/T 21028-2021 信息安全技术服务器安全技术要求――GB/T 20269-2021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GB/T 22239-2021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40-2021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3术语和定义安全基线:指针对IT设备的安全特性,选择合适的安全控制措施,定义不同IT设备的最低安全配置要求,则该最低安全配置要求就称为安全基线。
管理信息大区:发电企业、电网企业、供电企业内部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业务系统,原则上划分为生产控制大区和管理信息大区。
生产控制大区可以分为控制区(安全区I)和非控制区(安全区Ⅱ);管理信息大区内部在不影响生产控制大区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各企业不同安全要求划分安全区。
根据应用系统实际情况,在满足总体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可以简化安全区的设置,但是应当避免通过广域网形成不同安全区的纵向交叉连接。
4总则4.1 指导思想围绕公司打造经营型、服务型、一体化、现代化的国内领先、国际著名企业的战略总体目标,为切实践行南网方略,保障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安全防护能力,通过规范IT主流设备安全基线,建立公司管理信息大区IT主流设备安全防护的最低标准,实现公司IT主流设备整体防护的技术措施标准化、规范化、指标化。
《网络技术基础》练习题一.填空题:1.在计算机网络中,所有的主机构成了网络的资源子网。
2。
在Internet与Intranet之间,由防火墙负责对网络服务请求的合法性进行检查。
3。
为了确保无差错传输,接收端可以通过检错码检查传输的数据帧是否正确,一旦发现传输错误,则采用反馈重发/ARQ 方法进行纠正。
4。
在TCP/IP参考模型的传输层上,UDP 协议实现的是一种面向无连接的协议,它不能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并且没有差错检验.5.在令牌环网络中,为了解决竞争问题,使用了一个称为令牌的特殊标记,只有拥有它的节点才有权利发送数据。
6。
通信子网为资源子网提供信息传输服务。
7. 网络操作系统是利用局域网低层所提供的数据传输功能,为高层网络用户提供局域网共享资源管理服务和其他网络服务功能的局域网系统软件。
8。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是WWW客户机与WWW服务器之间的应用层传输协议.9.基于TCP/IP协议的各种互连网络管理标准,采用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得到众多网络产品生产厂家的支持,成为实际上的工业标准。
10.通常,用户计算机接入Internet有三种方式:通过网络接入、通过联机服务系统接入和通过SLIP/PPP接入。
11。
虚拟局域网技术的核心是通过路由和交换设备,在网络的物理拓扑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逻辑网络。
12。
集线器是局域网中的重要部件,是作为网络连接的中央连接点。
13。
为了解决应用程序对网络过分依赖的问题,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加一层中间件,其功能是把应用和网络屏蔽开.14。
互连网络的基本网络概念是:网络连接、网络互连和网络互通。
15。
网桥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可连接若干个局域网网段。
16。
路由器是一种智能型网络设备,其基本功能是:网络连接、网络地址判断和设备管理。
17. 网关一般用于不同类型、差别较大的网络系统之间的互连.18。
Internet中的用户远程登录,是指用户使用Telnet 命令,使自己的计算机暂时成为远程计算机的一个仿真终端的过程。
第一章:Konica一体网络基本设置和如何安装打印机下面我们介绍一下这些机器的初始网络设置方法以及打印机的安装方法。
1、I P-011(带网卡)1网络初始设置方法按打印机按键选择[设定]→[ Setting ]→[ Network setup ]→[TCP/IP Setup]→1、set ip mode (此项一定要是开启:Enable)Tcp/ip setup 2、LPD Banner enable (此项是报告默认为关闭:NO)IP Address (输入打印机的IP地址)3、ip Setting subnet mask (输入子网掩码)Gateway ( 默认网关)设定好以上网络参数以后显示屏幕提示“You have chaged casret settings?”“* press “yse” to save ”“* press “no” to cancal”按“yes”键,然后按[Previous]键返回上一级菜单,再按“update NIC”这一项更新网络设置。
然后打印卡自动初始化,网络参数修改完成。
2、IP-422&IP-423网络初始设置方法按打印机按键选择[设定] →[Network setup] →[TCP/IP setup]Enable TCP/IP (开启TCP/IP网络协议:Enable) TCP/IP setup Print on startup (打印卡初始化好了以后打印网络配置页)Ip settings (在此项中设定IP、子网掩码、网关)设定完成后按[update INC]保存刚刚所做的设定并初始化打印卡。
(注:我们在客户那里会经常遇到打印机每打印一个文件自动出报告,这是因为我们的报告选项开启。
关闭报告的步骤:[设定]→[Controller set] →[Banner page] 选择“NO”)3、Konica 7145网络初始设置方法在复印按键下,按下[帮助]键→[操作者管理方式] →[网络设定] →[TCP/IP设定](输入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将DHCP选项设为关闭)→保存设置,推出操作-者管理方式后设置生效。
jsp网页基末复习期试题及答案1. 标记<% %>中的内容是( )。
[单选题] *A.script脚本B.JSP程序片段(正确答案)C.JSP声明D.JSP表达式2. 下列不属于表单组件的是( )。
[单选题] *A.选项列表B.表格(正确答案)C.按钮D.文本域3. 在HTML标记中的注释方式是( )。
[单选题] *A.<!-- 注释内容 -->(正确答案)B.//注释内容C./* 注释内容 */D./** 注释内容 **/4. JSP隐藏注释( )。
[单选题] *A.浏览器端可见、服务器端可见B.浏览器端不可见、服务器端可见C.浏览器端可见、服务器端不可见D.浏览器端不可见、服务器端不可见(正确答案)5. 在定义表格时,用于对表格进行行设置的标记是( )。
[单选题] *A.<td>B.<th>C.<tr>(正确答案)D.<tb>6. 能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看到提交数据的表单的提交方式是( )。
[单选题] * A.submitB.get(正确答案)C.postD.out7. JSP的编译指令标记通常是指: [单选题] *A)Page指令、Include指令和Taglib指令(正确答案)B)Page指令、Include指令和Plugin指令C)Forward指令、Include指令和Taglib指令D)Page指令、Param指令和Taglib指令8. 可以在以下哪个( )标记之间插入Java程序片? [单选题] *A)<% 和 %>(正确答案)B)<% 和 />C) </ 和 %>D)<% 和 !>9.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JSP动作指令标记? [单选题] *A)<jsp:param>B)<jsp:plugin>C)<jsp:useBean>D)<jsp:javaBean>(正确答案)10. JSP的Page编译指令的属性Language的默认值是: [单选题] *A)Java(正确答案)B)CC)C#D)SQL11. JSP的哪个指令允许页面使用者自定义标签库? [单选题] *A)Include指令B)Taglib指令(正确答案)C)Include指令D)Plugin指令12. 可以在以下哪个( )标记之间插入变量与方法声明? [单选题] *A)<% 和 %>B)<%!和 %>(正确答案)C)</ 和 %>D)<% 和 !>13. 动作标记中,scope的值不可以是。
《文献信息检索》课程标准一、制订课程标准的依据本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所规定的,专科层次的高等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并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精神和三年制各类各专业的专业标准对公共基础课程的要求而制定。
二、课程性质、定位与作用课程性质:《文献信息检索》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情报意识,掌握使用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从文献信息源中获取知识、信息、情报,以及综合利用情报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型方法课。
课程定位:《文献信息检索》课程是图书馆开设的一门为我院各专业人才培养服务,以培养学生良好信息素养的公共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为各类各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的专业拓展课程。
课程作用:通过《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与训练,能够增强学生文献信息检索意识,提高学生获取和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对学生吸取新知识、改善知识结构、提高自学和研究能力、发挥创造才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本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位置文献信息检索课程是一门以网络信息资源和图书馆文献信息为平台的公共基础课程。
同时,也是为各类各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的专业拓展课程。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计算机应用水平、上网经历和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
本课程应在《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之后学习。
建议安排在低年级开设课程有助于学生更早地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
后续各类各专业的课程需要本课程支撑的主要能力为:任务识别、策略制定、信息检索、信息使用、信息综合和信息分析评价等六大能力,以利于学生汲取新知识,扩大知识面。
四、课程教学目标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情报能力,包括掌握文献信息源的能力、文献信息检索能力、文献信息利用能力等构成的综合情报能力系统。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理论、检索技术、检索工具等,掌握各种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检索技巧,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和利用,使学生具备任务识别、策略制定、信息检索、信息使用、信息综合和信息分析评价等六大能力,使之能在学习期间和未来的职业活动中独立地获取和运用文献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和任务。
GPS静态控制网布设GPS网形设计的一般原则:1、GPS网中不应该存在自由基线。
2、GPS网中的闭合条件中基线不可过多。
3、GPS网中应以“每个点至少独立设站观测两次”的原则布网。
4、为了实现GPS网与地面网之间的坐标转换,GPS网至少应与地面网有2个重合点。
5、为了便于观测,GPS点应选择在交通便利,视野开阔、容易到达的地方。
下图是我国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中有关GPS网等级的有关内容:GPS基线向量网的布网形式:GPS网常用的布网形式有以下几种:跟踪站式、会战式、多基准站式(枢纽点式)、同步图形扩展式、单基准站式1、跟踪站式:布网形式:若干台接收机长期固定安放在测站上,进行常年、不间断的观测,即一年观测365天,一天观测24小时,这种观测方式很象是跟踪站,因此,这种布网形式被称为跟踪站式。
2、会战式:布网形式:在布设GPS网时,一次组织多台GPS接收机,集中在一段不太长的时间内,共同作业。
在作业时,所有接收机在若干天的时间里分别在同一批点上进行多天、长时段的同步观测,在完成一批点的测量后,所有接收机又都迁移到另外一批点上进行相同方式的观测,直至所有的点观测完毕,这就是所谓的会战式的布网。
3、多基准站式布网形式:所谓多基准站式的布网形式就是有若干台接收机在一段时间里长期固定在某几个点上进行长时间的观测,这些测站称为基准站,在基准站进行观测的同时,另外一些接收机则在这些基准站周围相互之间进行同步观测。
4、同步图形扩展式布网形式:同步图形扩展式就是多台接收机在不同测站上进行同步观测,在完成一个样时段的同步观测后,迁移到其它的测站上进行同步观测,每次同步观测都可以形成一个同步图形,在测量过程中,不同的同步图形间一般有若干个公共点相连,整个GPS网由这些同步图形构成。
采用同步图形扩展式布设GPS基线向量网时的观测作业方式主要以下几种式:点连式、边连式、网连式、混连式。
(1)点连式:观测作业方式:所谓点连式就是在观测作业时,相邻的同步图形间只通过一个公共点相连。
一. 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演变可概括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和开放式标准化网络三个阶段。
2. 在TCP/IP层次模型中与OSI参考模型第四层相对应的主要协议有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其中后者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传输服3. ATM是一种信元转换模式,在这一模式中信息被组成成,并且不需要周期性地出现在信道上,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转换模式是异步的。
4. 通信系统中,称调制前的电信号为基带信号,调制后的电信号为调制信号。
5. 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三种有线媒体是同轴电缆. 双绞线 . 光纤。
6. 在OSI中,完成相邻节点间流量控制功能的层次是数据链路层。
7. TCP/IP的网络层最重要的协议是IP互连网协议,它可将多个网络连成一个互连网。
8. 域名采取层次结构,其格式可表示为:机器名.网络名.机构名.最高域名。
9. 局域网与Internet主机的连接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电话线,另一种是通过路由器与Internet主机相连。
10. 千兆以太网对媒体的访问采取全双工和半双工两种方式。
11. WWW上的每一个网页都有一个独立的地址,这些地址称为统一资源定位器。
12. 令牌总线媒体访问差别控制是将物理总线上的站点构成一个逻辑环。
二.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1. 路由选择协议位于()。
A. 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 网络层D. 应用层2. 有关光缆陈述正确的是()。
A.光缆的光纤通常是偶数,一进一出B.光缆不安全C.光缆传输慢D.光缆较电缆传输距离近3. 计算机网络通信采用同步和异步两种方式,但传送效率最高的是()。
A.同步方式B.异步方式C. 同步与异步方式传送效率相同D.无法比较4. 在局域网中,MAC指的是()。
A.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B.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C. 物理层D. 数据链路层5. E1系统的速率为()。
A. 1.544M bpsB. 155M bpsC. 2.048M bpsD. 64 kbps6. 255.255.255.224可能代表的是()。
A. 一个B类网络号B. 一个C类网络中的广播C. 一个具有子网的网络掩码D. 以上都不是7. 传输层可以通过()标识不同的应用。
A. 物理地址B. 端口号C. IP地址D. 逻辑地址8. 在Internet域名体系中,域的下面可以划分子域,各级域名用圆点分开,按照()。
A. 从左到右越来越小的方式分4层排列B. 从左到右越来越小的方式分多层排列C. 从右到左越来越小的方式分4层排列D. 从右到左越来越小的方式分多层排列9. 用于高层协议转换的网间连接器是()。
A. 路由器B. 集线器C. 网关D. 网桥10. 当发生可以看见对方的电脑图标,但是进入后却是空白窗口可能的原因是()。
A.网络协议中的设定没有设定对。
B.该电脑在服务器上未拥有合法的帐户。
C.对方电脑并未设定共用硬件资源。
D.域或组名称设定错了。
11. 有关Active Directory的优点,下列说法()是错误的。
A. Active Directory是基于标准目录服务协议的目录服务,与其它目录服务的兼容性好B. Active Directory使用全局编录来优化查找信息,通过对象属性对对象进行快速查找C. Acitve Directory可包含多个域,每个域可以有多个域控制器D. Active Directory将信息存储在单独的主机上,从而减少信息的复制量12. HDLC的帧格式中,帧校验序列字段占()。
A. 1个比特B. 8个比特C. 16个比特D. 24个比特13.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是()。
A. 计算机-计算机网络B. 以单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C. 国际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D. 各计算机制造厂商网络结构标准化14. 在OSI参考模型中,网桥实现互联的层次为()。
A. 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 网络层D. 高层15. 以下哪一个不是关于千兆位以太网的正确描述()。
A. 数据传输速率为1000MBit/SB. 支持全双工传送方式C. 只能基于光纤实现D. 帧格式与以太网帧格式相同16. X.25数据交换网使用的是()。
A. 分组交换技术B. 报文交换技术C. 帧交换技术D. 电路交换技术17. 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处于数据链路层与运输层之间的是()。
A. 物理层B. 网络层C. 会话层D. 表示层18. IP地址为 140.111.0.0 的B类网络,若要切割为9个子网,而且都要连上Internet,请问子网掩码设为()。
A. 255.0.0.0B. 255.255.0.0C. 255.255.128.0D. 255.255.240.019. 若信道的复用是以信息在一帧中的时间位置(时隙)来区分,不需要另外的信息头来标志信息的身分,则这种复用方式为()。
A.异步时分复用B.频分多路复用C.同步时分复用D.以上均不对20. 当发生无法连线的情况时,可能是()。
A.通讯协议里的设定没有设定对。
B.网络连线没有连接好。
C.沒有遵守网络上相关名称定义的规则。
D.以上皆对。
21. 能完成VLAN之间数据传递的设备是()。
A. 中继器B. L2交换器C. 网桥D. 路由器22. 域控制器需要()文件系统。
A. FATB. FAT32C. NTFSD. Linux分区23. 在数据通信中,当发送数据出现差错时,发送端无须进行数据重发的差错控制方法为()。
A. ARQB. FECC. BECD. CRC24. 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重要区别是()。
A. 硬件连接方式不同B. 系统拓扑结构不同C. 通信控制方式不同D. 计算机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下,工作方式不同25. 在Internet上浏览时,浏览器和WWW服务器之间传输网页使用的协议是()。
A. IPB. HTTPC. FTPD. Telnet26. 计算机通信子网技术发展的顺序是()。
A. ATM->帧中继->电路交换->报文组交换B. 电路交换->报文组交换->ATM->帧中继C. 电路交换->报文分组交换->帧中继->ATMD. 电路交换->帧中继->ATM->报文组交换27. 浏览器与Web服务器之间使用的协议是()。
A DNSB. SNMP C. HTTP D. SMTP28. 以下()是集线器(Hub)的功能。
A.增加区域网络的上传输速度。
B.增加区域网络的数据复制速度。
C.连接各电脑线路间的媒介。
D.以上皆是。
29. 下面()设备通常使用子网掩码进行路由决策?A. 路由器B. 网桥C. 交换机D. 中继器30. 根据报文交换方式的基本原理,可以将其交换系统的功能概括为()。
A.存储系统B.转发系统C.存储-转发系统D.传输-控制系统三.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多路复用:在数据通信或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传输媒体的带宽或容量往往超过传输单一信号的需求,为了有效地利用通信线路,可以利用一条信道传输多路信号,这种方法称为信道的多路利用,简称多路复用。
2.带宽:带宽通常指通过给定线路发送的数据量,从技术角度看,带宽是通信信道的宽度(或传输信道的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差),单位是赫兹。
3.FTP:文件传输协议,是Internet上使用最广泛的文件传输协议,4.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它是简化主机IP地址分配管理的TCP/IP标准协议。
5.防火墙:是在保护的Intranet和Internet之间竖起的一道安全屏障,用于增强Intranet的安全性。
典型的防火墙系统可以由一个或多个构件组成,其主要部分是:包过滤路由器. 应用层网关和电路层网关。
四. 简答1.某网络上连接的所有主机,都得到“Request time out”的显示输出,检查本地主机配置和IP地址:202.117.34.35,子网掩码为255.255.0.0,默认网关为202.117.34.1,请问问题可能出在哪里?答:子网掩码应为255.255.255.0。
按原配置,本地主机会被网关认为不在同一子网中,这样网关将不会转发任何发送给本地主机的信息。
2.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哪两大子网?它们各实现什么功能?计算机网络可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大子网。
资源子网主要负责信息处理;通信子网主要负责信息传递。
3. 简述共享式集线器(HUB)与交换机(SWITCH)的异同点。
答题要点:(1)它们都是网络互连设备。
(2)集线器(HUB)作为物理层的网络连接设备,可以对信号进行放大和再生,但是,集线器只能进行原始比特流的传送,不可能对数据流量进行任何隔离或过滤,因此由集线器连接的网段属于同一个冲突域;共享式集线器采用广播方式,每一个端口上的计算机都可以收到集线上的广播数据,两个端口上的站点同时发送数据就会产生冲突。
(3)交换机是数据链路层的互连设备,具有依据第二层地址进行数据帧过滤的能力。
由交换机的不同端口所连的网段属于不同的冲突域;交换机是并行工作的,它可以同时支持多个信源和信宿端口之间的通信,从而提高大大了数据转发的速度。
4.面向连接和非连接的服务的特点是什么。
面向连接的服务,通信双方在进行通信之前,要事先在双方之间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可以彼此沟通的通道,在通信过程中,整个连接的情况一直可以被实时地监控和管理。
而非连接的服务,不需要预先建立起一个联络两个通信节点的连接,需要通信的时候,发送节点就可以往“网络”上送出信息,让信息自主地在网络上去传,一般在传输的过程中不再加以监控。
五. 综合应用1. 简述使用“拨号网络”连接Internet所需进行的准备工作。
答:1)选择合适的ISP,通过ISP获取Internet帐号;2)准备一个调制解调器和一条能拨通ISP的电话线;3)安装“拨号网络”4)安装TCP/IP协议并将其绑定到“拨号网络适配器”5)输入TCP/IP相关信息6)用“拨号网络”建立与ISP的连接。
2. 试简单说明下列协议的作用:IP,ARP,RARP,ICMP。
答:IP网际协议无连接的数据报传输. 数据报路由ARP (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实现地址转换:IP地址到 MAC地址RARP (逆向地址解析协议)Reserv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实现地址转换: MAC地址到 IP地址ICMP协议(The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差错控制传输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