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恩温(R. Unwin)

邻里单位邻里单位是居住区里的“组成细胞”,它是以小学生上学不穿越交通干道来作为规模控制的居住生活基本规划单元,配备有日常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和绿地,并将这些设施安排在步行范围以内,不受外来交通的干扰,使居民有一个舒适、方便、安静、优美的居住环境。对以后的居住区规划影响很大。

一书两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3、城市性质与城市职能

城市性质: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城市职能: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4、城市化与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城市化水平: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

5、城市规划区与城市建成区

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其他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城市建成区: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

二、简答(共20分,每题5分)

1、城市规划体系包含哪些内容?其核心是什么、包括哪些基本内容?举例说明。

一个国家的城市规划体系包括规划法规、规划行政、和规划运作(规划编制和开发控制)三个基本方面。其中,规划法规是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核心,为规划行政和规划运作提供法定依据。

城市规划的法规体系包括主干法及其从属法规、专项法和相关法。

以英国为例,主干法:《城乡规划法》(1990年);从属法规:《城乡规划(用途类别)条例》(1987年),《城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1988年),《城乡规划(发展规划)条例》(1991年)等。

专项法:如英国《规划(历史保护建筑和地区)法》(1990年)。

相关法:《环境法》(1995年)、《保护(自然栖息地)条例》(1994年)等。

2、城市规划编制分几个阶段,包括哪些内容?

分为两个阶段:总体规划(大城市可有分区规划)、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3、规划中城市红线、城市黄线、城市绿线、城市蓝线、城市紫线的含义?

城市红线:包括用地红线、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对“红线”的管理体现在对容积率、建设密度和建设高度等的规划管理。

城市黄线:是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

地的控制界线。

城市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城市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

城市紫线:是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

4、城市功能、结构、形态三者之间的关系。

城市形成的条件

1、技术进步;

2、社会分工;

3、商品经济的发展

现代城市的发展开始凸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动力机制

①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②科技革命与创新③全球化与新经济④城市文化特质

城镇化含义

Ⅰ 有形的城镇化:即物质和形态上的城镇化。①人口的集中,城镇点的增加及城镇规模的扩大;②空间形态的改变:城市建设用地增加、城市用地功能的分化、土地景观的变化;③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包括产业结构的变化和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

Ⅱ 无形的城镇化:即精神、意识、上的城镇化,生活方式的城镇化。①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②农村意识、行为方式、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意识、方式、行为的过程;③农村居民脱离固有的乡土生活态度、方式,采取城市生活方式、态度的过程。

城镇化的基本动力机制①农业剩余贡献;②工业化推进;③比较利益驱动;④制度变迁促进;

⑤市场机制导向;⑥生态环境诱导与制约的双重作用;⑦城乡规划调控。

城市体系理论

城市体系就是指一定区域内城市之间存在的各种关系之和,城市体系的研究,起始于格迪斯对城市区域问题的研究。完整的城市体系包括三部分的内容:①特定地域内所有城市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②城镇规模上的相互关系;③地域空间分布上的相互关系。

邻里单位邻里单位是居住区里的“组成细胞”,它是以小学生上学不穿越交通干道来作为规模控制的居住生活基本规划单元,配备有日常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和绿地,并将这些设施安排在步行范围以内,不受外来交通的干扰,使居民有一个舒适、方便、安静、优美的居住环境。对以后的居住区规划影响很大。

邻里单位的思想包括六大原则:1.规模:考虑的是幼儿上学不要穿越交通道路并以此来控制邻里单位的规模。2.边界:以城市主要交通干道为边界,这些道路应当足够宽以满足交通通行需要,避免汽车从居住单位内穿越。3.开放空间:应有绿地、小公园和娱乐空间以满足居民需要。 4.机构用地:学校和其他机构应围绕一个中心成组布置。5.地方商业:应当布置在邻里单位的周边,也可以与临近相邻邻里的商业设施共同组成商业区。6.内部道路系统:

每一条道路应当有功能分工,整个街道网要设计的便于单位内部的运行又要阻止过境交通的使用。

5.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

简述《雅典宪章》的主要观点。

《雅典宪章》(1933年)《雅典宪章》提出了城市的功能分区,城市活动分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并提出这是城市规划研究和分析的“最基本分类”。

居住问题:①人口密度过大②绿地缺乏③环境污染严重④公共设施少

建议:在城市中最好地段建造房屋,规定不同地段不同的人口密度。

工作问题:工作地点布置无计划,导致交通拥堵

建议:计划的确定工业与居住的关系

交通问题:宽度不足,交叉口过多,没按功能分类。

建议:从整个街道系统规划入手,科学划定道路宽度。

《雅典宪章》的思想方法是基于物质空间决定论的基础之上的。这是它所提出来的功能分区及其间的机械联系的思想基础。

《马丘皮丘宪章》(1977年):它是对《雅典宪章》的修改和补充,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提出以下改进意见:

1.私人车辆应服从于公共客运系统的发展;

2.发展交通应与“能源危机”取得平衡;

3.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生活环境;

4.如何有效地使用人力、土地和资源;

5.如何解决城市与周围地区的关系;

6.生活环境应与自然环境相和谐。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1898年,霍华德出版了《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提出兼有城市和乡村特点的理想城市——田园城市。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有限制即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

认为在工业化条件下城市中存在矛盾:(一)城市与居住条件的矛盾;(二)城市与自然隔离产生的矛盾;(三)城市土地问题。

原因:人口过多,过于集中,造成居住拥挤,城市不断膨胀;城市无限制扩展又造成土地投机。建议:1、限制城市的自发膨胀;2.使土地归属于专门的统一机构,消灭土地投机;地价上升所的利润由城市机构支配;3.当城市规模太大时,要对人口进行控制,或建新城转移。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