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2 古代中国的经济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33.0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
12
考法6 经济重心的南移
魏晋南北朝 ―→ 唐朝 ―→ 南宋 江南开始开发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完成南移
精品
13
考法7 井田制
1.实质:名义上国有而实际上是奴隶主贵族土地所有制 (私有制)。 2.演变:产生于商,强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 国商鞅变法。 3.瓦解的原因:春秋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出现,生产力 的提高,私有土地的日益增多,各诸侯国为刺激劳动者生 产积极性、扩大剥削量,先后进行了税制改革。鲁国实行 “初税亩”,齐国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实际上使土地 私有制合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 明中叶
民营超过官营
官营手工业发展表现在:冶金业(冶铁与冶铜)、陶瓷业、丝织业等。
精品
19
考法2 冶金业
1.冶铜:原始社会晚期(出现)―→商周(青铜时代及代表—— 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 2.冶铁:西周晚期(已有铁器)―→春秋战国(冶炼生铁) 3.冶钢:两汉(高炉炼铁和炒钢)―→ 东汉(杜诗“水排”) ―→ 南北朝(灌钢法)―→16世纪前领先世界
精品
6
分考点1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考法1 生产工具的演进
考法2 耕作方式(技术)的演变
考法3 耕作方法的进步
考法4 考法5 考法6
分考点2
水利灌溉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经济重心的南移
土地制度的演变
考法7 井田制
考法8 均田制
考法9 土地兼并与不抑兼并
考法10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农业生产基本模式
精品
17
考点6 手工业的发展
分考点1 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考法1 官营手工业发达的原因、特点与“工商食官” 考法2 冶金业 考法3 制瓷业 考法4 丝织业
分考点2 家庭手工业与民营手工业
考法5 家庭手工业 考法6 民营手工业 考法7 古代手工业地位与特点
精品
18
考法1 官营手工业发达的原因、特点 和“工商食官”
精品
7
考法1 生产工具的演进
精品
8
考法2 耕作方式(技术)的演变
1.耕作方式演进
刀耕火种(原始社会)―→石器锄耕(商周时期)―→铁犁牛耕(封建
社会)
2.铁犁牛耕的发展
春秋战国
―→
西汉
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推广 耦犁(赵过,二牛三人)二牛一人;
犁壁
―→隋唐
曲辕犁(犁评)
精品
9
考法3 耕作方法的进步
精品
3
精品
4
考点5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考点6 手工业的发展 考点7 商业的发展 考点8 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精品
5
考点5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1.古代农业发展概况 2.中国古代农业基本特征 (1)经济格局(起源):起源于多个中心,形成南稻北粟的地域特征。 (2)经济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3)土地制度: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统治地位。 (4)耕作方式:铁犁牛耕。 (5)耕作技术:精耕细作。 (6)经营方式(生产模式):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农业与家庭手 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封建社会始终占主导地位。
精品
20
考法3 制瓷业
商朝 ―→ 东汉 ―→ 北朝 ―→ 唐朝
原始瓷器 成熟青瓷
成熟白瓷 南青北白、秘
色瓷
―→ 宋 ―→
元 ―→ 明清时期
五大名窑 青花瓷―→ 彩瓷、珐琅彩
精品
21
考法4 丝织业
原始社会―→商朝 ―→ 西周 ―→ 西汉
养蚕缫丝 织机 斜纹提花织物
丝绸之路
―→ 唐 ―→ 宋 ―→ 明清
精品
14
考法8 均田制
均田制是政府把掌握的无主土地或荒地分配给农民,目 的在于增加政府收入,维护统治,并没有触动封建地主 土地所有制。
精品
15
考法9 土地兼并与不抑兼并
土地兼并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土地兼并造成 大量小农破产,一方面使农耕生产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使国家失去财政税收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导致阶级矛 盾尖锐,进而危及封建政权的安危。为了巩固统治,采 取措施抑制兼并保护小农经济:北魏至唐玄宗时实行均 田制;明朝重新丈量土地,绘制“鱼鳞图册”,但不能 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土地兼 并的根源。
1.发达原因: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凭借
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2.特点:由政府直接经营,供皇室使用,不在市场流通。规模大,分工细
致,不计成本,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3.发展史实
夏商周
―→
春秋战国
官府垄断、“工商食官”
官营为主,出现民间手工业
精品
16
考法10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农业生产基本模式
1.成因: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提高,私田增多,小农经济形成。 2.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3.地位:成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 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来源。 4.影响(评价) (1)积极:自给自足,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推动精耕细作农业发展,是中国古代经济 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封建社会形成发展时期,基本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有利 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消极:小农经济分散性、封闭性、保守性的特点,使人们形成“安土重迁”思想,阻 碍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明清时期影响中国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垄作法―→代田法―→魏晋南北朝 (春秋战国) (西汉赵过)
北方:耕耙耱 南方:耕耙
精品
10
考法4 水利灌溉
1.灌溉工具的进步
曹魏
→ 唐朝
→ 宋朝
→ 明清
2.水利设施的进步
春秋战国

西汉
→ 隋朝
芍陂、都江堰、郑国渠 漕渠、白渠、坎儿井 大运河
精品
11
考法5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是精耕细作。其主要内 容是生产工具的演进,还包括水利、灌溉、 耕作技术与方法的进步、农业经验等。
第一部分 古代史部分
专题2 古代中国的经济
精品
1
600分基础 考点&考法 600分易混 概念&考点 700分综合 考法&考练
精品
2
600分基础 考点&考法
本专题的主要内容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以及土地制度 变化和两个经济政策。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条件下,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早期推动封建经济和 社会的发展,但到明清时期,重农抑商与闭关锁国政策阻 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中国逐渐落后 于西方,未能使中国成功地向近代社会转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