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范围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1
参考文献格式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l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个学科、各种类型出版物的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著录顺序、著录用的符号、各个著录项目的著录方法以及参考文献在正文中的标注法。
本标准适用于著者和编辑编录的文后参考文献,而不能作为图书馆员、文献目录编制者以及索引编辑者使用的文献著录规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3469 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 GB/T7408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GB/T 7408—1994,eqv ISO 8601:1988) ISO4 信息与文献出版物题名和标题缩写规则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文后参考文献 bibliographic references 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
3.2 主要责任者 primary responsibility 对文献的知识内容或艺术内容负主要责任的个人或团体。
主要责任者包括著者、编者、学位论文撰写者、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报告撰写者、标准提出者、析出文献的作者等。
3.3 专著 monographs 以单行本形式或多卷册形式,在限定的期限内出版的非连续性出版物。
它包括以各种载体形式出版的普通图书、古籍、学位论文、技术报告、会议论文集、汇编、多卷书、丛书等。
3.4 连续出版物 serials 一种载有卷期号或年月顺序号、计划无限地连续出版发行的出版物。
它包括以各种载体形式出版的期刊、报纸等。
3.5 析出文献 contribution 从整本文献中析出的具有独立篇名的文献。
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引言参考文献是论文写作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提供了支持和证明研究成果的来源和依据。
在本科毕业论文中,正确的引用和参考文献格式是十分关键的。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帮助您规范地引用和列出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格式本文介绍的参考文献格式是基于APA(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风格的格式。
这是一种应用较广泛的参考文献格式,适用于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写作。
文献类型在列出参考文献时,我们需要根据文献的来源和性质进行分类。
根据APA风格的规定,常见的文献类型有以下几种:•书籍•期刊文章•学位论文•网络资源•会议论文•报纸与杂志文章文献示例接下来,我们举例说明一下每种文献类型的引用和列出格式。
书籍书籍是学术研究中常见的信息来源。
引用书籍时,需要提供以下信息:•作者/编者•出版年份•书名•出版地•出版社以下是引用一本书的示例:姓名, & 姓名. (年份). 书名. 出版地: 出版社.例如:Smith, J., & Johnson, A. (2021).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New York, NY: ABC Publishing.期刊文章期刊文章是学术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
引用期刊文章时,需要提供以下信息:•作者•出版年份•文章标题•期刊名•卷号(如果适用)•期号(如果适用)•页码范围以下是引用期刊文章的示例:姓名, & 姓名. (年份). 文章标题. 期刊名, 卷号(期号), 页码范围.例如:Johnson, A., & Smith, J. (2021). The impact of social media on youth.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5(2), 123-145.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研究生毕业论文或本科毕业论文的一种。
参考⽂献上标格式参考⽂献上标格式 参考⽂献是⽂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献。
下⾯⼩编为⼤家带来参考⽂献上标格式,希望⼤家喜欢1 参考⽂献上标格式篇1 中⽂参考⽂献的类型以单字母⽅式标识,主要的⽂献类型包括:[M]--专著,著作、[C]--会议论⽂、[N]-- 报纸⽂章、[J]--期刊⽂章、[D]--学位论⽂、[R]--报告、[S]-- 标准、[P]--专利、[Z]--其他。
通常来说,参考⽂献按照在正⽂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后,参考⽂献的序号左顶格,并⽤数字加⽅括号表⽰,如[1]、[2]……以与正⽂中的指⽰序号格式⼀致。
不同⽂献各对应⼀个序号;当⽂献题名相同⽽仅页码不同,作为⼀条⽂献,可将页码注在正⽂中的指⽰序号后,如 [5]520。
每⼀参考⽂献条⽬的末尾均以“.”结束。
下⾯,对各类参考⽂献的编排⽅式进⾏详细说明。
1、期刊⽂章: 第⼀作者,第⼆作者,...第N作者.年份.⽂章名称. 刊物名称,卷号(期号):起始页~终⽌页. 2、专著: 第⼀作者,第⼆作者,...第N作者.年份.书名. 出版地:出版社:起始页~终⽌页. 3、论⽂集中的⽂章: 第⼀作者,第⼆作者,...第N作者.年份.⽂章名称. 见:XXX, XXX,...,(等). 主编. 书名. 出版地:出版社:起始页~终⽌页. 4、学位论⽂: 研究⽣姓名. 论⽂完成年份. 论⽂题⽬[博⼠/硕⼠/学⼠学位论⽂]. 导师:导师姓名. 城市:学校或研究单位. 5、报纸⽂章: 作者.出版年.题⽬[N].报纸名,年-⽉-⽇(第?版). 报纸的⽂件类型[N]建议写明。
6、⽹上⽂献: 作者.出版年.题⽬[OL].(更新⽇期)[引⽤⽇期] 按GB/T 7714—2005,更新⽇期可省,引⽤⽇期不可省!⽇期的格式必须是类似于:“2011-06-21”的形式。
且⽂献类型[OL]不可省略。
7、研究报告 作者. 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8、专利 专利所有者.题名[P].国别:专利号,发布⽇期. 9、条例 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期 写参考⽂献时,经常有⼈会犯⼀些细节性错误,这些都是要避免的,主要包括以下⼏点:1)“参考⽂献”⽤⼩4号⿊体,加⽅括号居中,具体内容⽤⼩4号宋体;2)不要把期刊的总期数当做卷号;3)三位作者以上的,请列出前三位作者,后加“,等”;4)参考⽂献⽤⾃动插⼊尾注的形式;5)注释放在正⽂之后,参考⽂献之前,内容⽤⼩5号楷体,⽤①、②格式序号且在正⽂中为上标,数量不要超过⼗个,采⽤⾃动插⼊脚注的形式;6)参考⽂献中的标识符、标点采⽤英⽂半⾓格式。
gbt77142015参考文献标准一、书写格式1、文后参考文献的着录规则为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适用于“着者和编辑编录的文后参考文献,而不能作为图书馆员、文献目录编制者以及索引编辑者使用的文献着录规则”.2、顺序编码制的具体编排方式。
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
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
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
格式为着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
作为正文出现的参考文献序号后需加页码或页码范围的,该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作上标。
作者和编辑需要仔细核对顺序编码制下的参考文献序号,做到序号与其所指示的文献同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一致。
另外,参考文献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准确无误。
3、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二、word书写技巧把光标放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在菜单栏上选“插入|脚注和尾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点击“选项”按钮修改编号格式为阿拉伯数字,位置为“文档结尾”,确定后Word就在光标的地方插入了参考文献的编号,并自动跳到文档尾部相应编号处请你键入参考文献的说明,在这里按参考文献着录表的格式添加相应文献。
参考文献标注要求用中括号把编号括起来,以word2007为例,可以在插入尾注时先把光标移至需要插入尾注的地方,然后点击引用-脚注下面的一个小箭头,在出现的对话框中有个自定义,然后输入中括号及数字,然后点插入,然后自动跳转到本节/本文档末端,此时再输入参考文献内容即可。
⽂献综述和参考⽂献⽂献综述和参考⽂献 导语:⽂献综述是科学⽂献的⼀种,⽽参考⽂献是⽂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是⼩编分享的⽂献综述和参考⽂献,欢迎阅读! ⽂献综述 ⼀、⽂献综述是什么? ⽂献综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后,在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献进⾏⼴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并提出⾃⼰的见解和研究思路⽽写成的⼀种不同于毕业论⽂的⽂体。
⼆、⽂献综述的主体结构 ⽂献综述的⼤体结构⼤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引⾔、正⽂、总结和参考⽂献。
撰写⽂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撰写⼯作。
引⾔: 引⾔部分,主要是要交代清楚以下四个问题: (1)⾸先要说明写作的⽬的,定义综述主题、问题和研究领域。
(2)指出有关综述主题已发表⽂献的总体趋势,阐述有关概念的定义。
(3)规定综述的范围、包括专题涉及的学科范围和时间范围,必须声明引⽤⽂献起⽌的年份,解释、分析和⽐较⽂献以及组织综述次序的准则。
(4)说明有关问题的现况或争论焦点,引出所写综述的核⼼主题,这是⼴⼤读者最关⼼⽽⼜感兴趣的,也是写作综述的主线。
该部分要⽤简明扼要的⽂字说明写作的⽬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
⼀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正⽂: 该部分是⽂献综述最重要的部分,但是没有固定的格式,不管⽤哪⼀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较,阐明引⾔部分所确⽴综述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体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献引⽤和评述。
主题的层次标题应简短明了,以15字为限,不⽤标点符号,其层次的划分及编号⼀律使⽤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不含引⾔部分),⼀般⽤两级,第三级上⽤圆括号()中间加数字的形式标识。
插图应具有⾃明性,尽量不要与⽂中的⽂字重复,插图下⽅应注明图序和图名。
参考文献应该包括哪些信息?参考文献是论文、研究报告、学术论文、期刊文章等文献所参考的其他文献的集合。
在进行学术性写作的时候,我们在文章末尾需要列出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用于证实你的工作是建立在已有理论或实践基础上的,同时也可以为读者提供参考依据。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参考文献应该包括哪些信息。
一、书籍在引用书籍时,我们需要记住以下几个信息:1.作者的姓名:尽可能多地列举作者的姓名,尤其是在合作写作的时候,列举作者姓名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方面,我们需要注意作者的顺序和次序是什么,因为这影响着文章的引用方式。
2.标题:书籍的标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是引用书籍时最主要的信息。
3.发行版号:在书籍的中文版和英文版中,发行版号的格式可能会略有不同。
因此,我们需要注意区分中文版和英文版。
4.出版商的名称和地址:许多书籍的出版商名称以及地址都能够在书籍的封面上找到。
5.出版年份:这是最关键的信息之一,因为它是确定书籍版本的一种方式。
6.页码:在书籍中,我们需要标示引用的页码范围。
二、学术期刊在引用学术期刊文章时,我们需要记录以下信息:1.作者的姓名:记住作者的姓名对于学术论文非常重要。
2.文章的题目:文章的题目应当匹配正式的文章标题。
3.期刊名称和题目:学术期刊名称是需要注意的一个细节,所以需要大写,同时必须包括期刊的主题。
4.期刊的卷和号:卷可以表示期刊年度的数量,而号可以表示期刊一年内的出版物数量。
5.出版年份和月份:在引用学术论文时,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6.页码范围:引用文章中需要说明所引用文章的页码范围。
三、万维网文献在对于万维网文献的引用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点:1.作者的姓名:网页文章的作者需要不断监测,以保持最新,所以需要注意作者的姓名。
2.网页文章的题目:网页文章的题目需要和正式的文章标题匹配。
3.文章作者的名称:如果作者的名称是不确定的,那么文章主页中的作者名称也需要标识出来,并且要加以审查。
4.网页文章的名称和网址:文献的名称和网址也需要注意。
参考文献B为本词条添加义项名?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
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
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
目录基本介绍编辑本段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
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
参考文献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
然而,按照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
很多刊物将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2007年8月20日在清华大学召开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编排规范研讨会”决定,2008年起开始部分刊物开始执行新的规范“综合性期刊文献引证技术规范”。
该技术规范概括了文献引证的“注释”体例和“著者—出版年”体例。
不再使用“参考文献”的说法。
目前这两类文献著录或引证规范在我国影响较大,后者主要在层次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得到了应用。
2文献格式编辑本段(1)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为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适用于“著者和编辑编录的文后参考文献,而不能作为图书馆员、文献目录编制者以及索引编辑者使用的文献著录规则”。
(2)顺序编码制的具体编排方式。
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
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
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
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
课程论文的参考文献
(指定范围)
几点说明:
1.课程成绩的成绩考核指标(百分制):
题目选题:20%(是否前沿创新、题目切忌陈旧空洞)
正文论证:50%(是否科学严谨、结构是否完整合理通顺)
参考文献:20%(是否权威期刊、权威观点、材料新、近或近2-3年内文献)论文格式(含参考文献):10%(是否符合基本著录规范)
2.参考文献:通常研究生的课程论文的参考文献在5-8篇之间,没有上限。
权威刊物的参考文献3篇及以上,包括附录的《华侨大学学术期刊分类目录(人文社会科学)》二类以上(A档199种、B档240种)。
3. 参考文献的基本格式(上传到群文件)
4、课程论文的写作格式(按照研究生院网上的统一格式要求)
5. 课程论文的提交时间第11-12周周五(逾期不候)。
文本和电子版须同时提交以便学校存档(请按学号排序。
文件名格式如:机电2014级15号张山)。
4、参考文献范围:课程论文尽量参考以下指定来自以下权威刊物里的文献,确保文献的层次与质量对课程论文的水平。
(权威期刊)中国社会科学、求是、新华文摘、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研究、政治学研究、经济学研究、法学研究、社会性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教育研究、SSCI和A&HCI期刊、南开管理评论、科学研究、科学学研究、管理科学学报、中国软科学、马克思主义与现实、自然辩证法研究、金融研究、经济科学、中国农村经济、经济科学、财经研究、国际金融研究、国际贸易问题、世界经济与政治、国际政治研究、美国研究、现代国际关系、国际问题研究、中共党史研究、中国法学、法律科学、现代传播、情报学报等。
《心理科学》参考文献(作者-出版年制)详细要求本刊来稿自2010年4月1日起废止参考文献著录“顺序编码制”,采用APA“作者-出版年制”。
详细规定请查阅美国心理协会写作手册(2003)。
总体要求1 正文中引用的文献与文后的文献列表必须完全一致。
正文中所引用的文献可以在正文后的文献列表中找到;文献列表中所列文献只能包括正文中所引用的文献。
2 文献列表中的文献著录必须正确而完整。
因为列出著录参考文献的目的之一就是使读者能够检索并查找有关的资料来源,因此参考文献著录必须正确且完整。
3 文献列表的顺序先列中文文献,后列英文文献。
文献按作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
请记住,后面没有附随的名字排在有附随的名字之前。
例如,“Brown,J. R.”排在“Browning,A. R.”之前。
当作者相同,且只有一位作者时,按出版年排列,先出版的排在前面,例如:Hewlett, L. S. (2008).Hewlett, L. S. (2009).如果作者和出版年都相同,则按文题的首字母顺序排列,并出版年后加a、b、c…Hewlett, L. S. (2009a). Emotional Self-regulation……Hewlett, L. S. (2009b). Developmental……Hewlett, L. S. (2009c). Implicit Attitude Towards……如果只有第一位作者相同,则只有一位作者的排在有多位作者的条目前面。
例如:Alleyne, R. L.(2001).Alleyne, R. L., & Evans, A. J. (1999).如果第一位作者相同,第二位或第三位作者不同,则依第二位作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
假如第一位、第二位作者都相同,则依第三位作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依次类推。
4 缩写在参考文献中可以接受的缩写详情:书籍和期刊的卷数(volume numbers)使用阿拉伯数字来书写。
参考的重要性及适用范围参考是指通过查阅相关信息、资料来获取知识、了解事物、进行学习的过程。
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以及日常生活中,参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探讨参考的重要性,并讨论其适用范围。
一、参考的重要性1. 扩展知识面:参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更多关于某个话题、领域的知识。
通过参考,我们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的观点、理论和实践经验,从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增强自己的学识。
2. 提高学习效率:参考能够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通过参考他人的研究成果、学习方法和技巧,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避免重复劳动,从而更高效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3. 提供灵感和创造力:参考可以激发我们的灵感和创造力。
在学术研究、艺术创作、写作等领域,参考他人的作品和思想可以帮助我们开拓思维,激发自己的创造力,从而产生更有独创性的成果。
4. 减少错误和风险:参考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错误和风险。
在决策和问题解决过程中,参考他人的经验和教训可以帮助我们避免犯错,减少风险,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效果。
5. 培养批判思维:参考可以培养我们的批判思维。
通过参考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我们可以学会客观分析、比较、评价和选择,培养自己的批判思维能力,增强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
二、参考的适用范围1. 学术研究:在学术研究中,参考文献是必不可少的。
研究者需要参考前人的理论、实验方法、数据和结论,以便更好地开展自己的研究工作,并为学术界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2. 工作职场:在工作中,参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提高效率和创新能力。
通过参考别人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提高工作质量和表现。
3. 日常生活:参考在日常生活中同样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参考菜谱来学习烹饪技巧,通过参考交通规则来规范自己的驾驶行为,通过参考健康资讯来保养身体等等。
参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和成长。
4. 个人发展:参考在个人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职业发展还是个人成长,我们都可以通过参考行业前辈、成功人士的经验和教训,借鉴他们的方法和策略,从而更好地规划和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
课程论文的参考文献
(指定范围)
几点说明:
1.课程成绩的成绩考核指标(百分制):
题目选题:20%(是否前沿创新、题目切忌陈旧空洞)
正文论证:50%(是否科学严谨、结构是否完整合理通顺)
参考文献:20%(是否权威期刊、权威观点、材料新、近或近2-3年内文献)论文格式(含参考文献):10%(是否符合基本著录规范)
2.参考文献:通常研究生的课程论文的参考文献在5-8篇之间,没有上限。
权威刊物的参考文献3篇及以上,包括附录的《华侨大学学术期刊分类目录(人文社会科学)》二类以上(A档199种、B档240种)。
3. 参考文献的基本格式(上传到群文件)
4、课程论文的写作格式(按照研究生院网上的统一格式要求)
5. 课程论文的提交时间第11-12周周五(逾期不候)。
文本和电子版须同时提交以便学校存档(请按学号排序。
文件名格式如:机电2014级15号张山)。
4、参考文献范围:课程论文尽量参考以下指定来自以下权威刊物里的文献,确保文献的层次与质量对课程论文的水平。
(权威期刊)中国社会科学、求是、新华文摘、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研究、政治学研究、经济学研究、法学研究、社会性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教育研究、SSCI和A&HCI期刊、南开管理评论、科学研究、科学学研究、管理科学学报、中国软科学、马克思主义与现实、自然辩证法研究、金融研究、经济科学、中国农村经济、经济科学、财经研究、国际金融研究、国际贸易问题、世界经济与政治、国际政治研究、美国研究、现代国际关系、国际问题研究、中共党史研究、中国法学、法律科学、现代传播、情报学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