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住宅
- 格式:ppt
- 大小:10.16 MB
- 文档页数:48
第四讲建筑内部热水供应工程1.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2.1。
1分类(1)集中热水供应工程(2)区域热水供应系统(3)局部热水供应系统3.1。
2系统组成(1)热媒系统(第一循环系统)热源、水加热器、热媒管网、冷凝水泵锅炉-水加热器-冷凝水池-冷凝水循环泵-锅炉(2)热水供应系统(第二循环系统)热水配水管网和回水管网、(循环水泵)(3)附件:温度自动调节器、疏水器、减压阀、安全阀、膨胀管、管道补偿器、闸阀、水嘴4.1.3供水方式(1)按管网压力工况的特点:开式热水供水方式闭式热水供水方式(2)热水加热方式:直接加热(加热冷水、蒸汽混合)间接加热(热水或蒸汽)(3)循环管网设置方式:全循环、半循环、无循环(4)循环动力:机械强制循环方式、自然循环方式(5)干管布置方式:上行下给式、上行下给式4.2热水的加热设备和器材4.2.1锅炉、太阳能集热器4.2.2水加热器容积式水加热器快速式水加热器半容积式水加热器半即热式水加热器加热水箱4.2.3器材4.3热水管道的布置、敷设及管材体积膨胀、管道伸缩补偿、保温、排气●干线的直线段应设置足够的伸缩器●立管与横管连接应采用乙字弯●上行下给式系统配水干管的最高点应设排气装置下行上给式热水配水系统,应利用最高配水点放气;其回水立管应在最高配水点以下(约0.5m)与配水立管连接热水管网应装设止回阀的管段:水加热器或贮水器的冷水供水管机械循环第二循环回水管●混合器的冷、热水供水管。
●热水横管的坡度不应小于0.003,以便放气和泄水。
●热水管穿过建筑物顶棚、楼板、墙壁和基础处,应加套管。
●热水管道一般为明设●管径<=150mm时,应采用镀锌钢管;宾馆、高级住宅、别墅等宜采用铜管、聚丁稀管或铝塑复合管4加热设备的计算根据热水量和水温计算确定热源加热设备4.4.1热水量(1)根据热水用水量定额计算(2)根据卫生器具热水小时定额计算(需统一水温)4.4.2热水水温当地最冷月平均水温或冷水计算温度表热水锅炉或水加热器出口的最高水温和配水点的最低水温表4.4.3设计小时耗热量计算4.4.4热媒耗量计算4.4.4.1蒸汽直接加热4.4.4.2蒸汽间接加热4.4.4.3热水间接加热4.4.5加热及贮存设备计算4.4.5.1加热设备的加热面积4.4.5.2热水贮水器容积4.4.5.3锅炉选择计算4.5热水管网水力计算4.5.1第一循环管网4.5.1.1热媒为热:计算热媒流量,按流速<=1.2m/s、水力坡降5~10mm/m,查表热媒管自然循环压力值:4.5.1.2热媒为蒸汽:计算热媒流量,按允许流速查表4.5.2第二循环管网4.5.2.1配水管网计算设计秒流量按流速0.8~1.5m/s(管径<=25mm,0.6~0.8m/s),查热水管道水力计算表局部水头损失按沿程水头损失的25~30%计管径不宜小于20mm4.5.2.2回水管网比相应位置的配水管网管径小1级,并不小于20mm4.5.2.3循环水泵4.6.饮水供应饮水管道应采用铜管、不锈钢管、铝塑复合管、聚丁稀管4.6.1供水方式(1)集中制备容器取水管道配水:设循环管道(2)分散设置热水器4.6.2饮用水用量饮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4.6.3冷饮水供应设循环管道冷饮水及循环回水均应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宜采用紫外线消毒方式。
住宅的一般知识一、住宅、住宅小区的概念住宅住宅,就是供人们居住并具备可供人们生活起居的功能和设施的房子。
住宅是人工建造而不是自然形成的。
住宅小区一般称“居住小区”,是被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 700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二、按建筑结构分类的住宅什么是砖混结构住宅?砖混结构住宅中的“砖”,指的是一种统一尺寸的建筑材料,也有其他尺寸的异型粘土砖、如空心砖等。
“混”是指由钢筋、水泥、砂石、水按一定比例配制的钢筋混凝土配料,包括楼板、过梁、楼梯、阳台、排檐。
这些配件与砖做的承重墙相结合,可以称为砖混结构住。
由于抗震的要求,砖混住宅一般在5层、6层以下。
什么是框架结构住宅?框架结构住宅,是指以钢筋混凝土浇捣成承重梁柱,再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浮石、蛭石、陶粒等轻质板材隔墙分户装配而成的住宅。
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施工,效率较高,工程质量较好。
经久耐用等优点,并且房间的开间、进深相对较大,空间分割较自由。
目前,多、高层住宅多采用这种结构。
其缺点是工艺比较复杂,建筑造价较高。
什么是钢混结构住宅?这类住宅的结构材料是钢筋混凝土,即钢筋、水泥、粗细骨料(碎石)、水等的混合体。
这种结构的住宅具有抗震性能好、整体性强、抗腐蚀能力强、经久耐用等优点,并且房间的开间、进深相对较大,空间分割较自由。
目前,多、高层住宅多采用这种结构。
其缺点是工艺比较复杂,建筑造价较高。
三、什么是住宅的进深、开间、层高、净高?住宅的进深住宅的进深,在建筑上是指一间独立的房屋或一幢居住建筑从前墙皮到后墙皮之间的实际长度。
为了保证建成的住宅具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住宅的进深在设计上有一定的要求。
在住宅的高度(层高)和宽度(开间),确定的前提下,设计的住宅进深过大,就使住房成狭长型,距离门窗较远的室内空间自然光线不足。
进深大的住宅可有效地节约用地。
房屋建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理解房屋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掌握房屋建筑设计的基本要素和步骤;3.熟悉不同类型房屋建筑的特点和设计方法;4.能够进行简单的房屋建筑规划和设计。
二、教学内容1.房屋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2.房屋建筑设计的基本要素和步骤;3.常见房屋建筑类型的特点和设计方法;4.房屋建筑的功能规划与布局;5.房屋建筑的结构与施工技术;6.房屋建筑的环境与生态设计。
三、教学方法1.讲授:通过教师讲解理论知识,介绍房屋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设计要素。
2.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不同类型房屋建筑的特点和设计方法,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3.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房屋建筑规划和设计实践,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房屋建筑学概述1.课堂导入:引入房屋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介绍房屋建筑学的历史发展、学科内涵和研究内容。
3.学习任务: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房屋建筑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第二课时:房屋建筑设计要素1.课堂导入:复习上节课所学的房屋建筑学概述。
2.知识讲解:介绍房屋建筑设计的要素,包括空间布局、建筑结构、外立面设计等。
3.练习任务:要求学生分析现有建筑的设计要素,并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
第三课时:常见房屋建筑类型1.课堂导入:引入常见房屋建筑类型的概念和分类。
2.知识讲解:介绍住宅、商业建筑、文化建筑等不同类型房屋建筑的特点和设计方法。
3.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展示一个具体房屋建筑类型的设计方案。
第四课时:房屋建筑的功能规划与布局1.课堂导入: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常见房屋建筑类型。
2.知识讲解:介绍房屋建筑功能规划与布局的原则和方法。
3.实践任务:组织学生进行一个小区或大楼的功能规划和布局设计。
第五课时:房屋建筑的结构与施工技术1.课堂导入:引入房屋建筑的结构与施工技术的概念和重要性。
第四讲线段中的几个问题检测姓名1.一架飞机在两个城市之间飞行,顺风时需要12小时,逆风时需要20小时,已知风速为10千米/小时,求两城市之间的距离。
2.把150名学生编成三个小组参加义务劳动,甲、乙两个小组人数之比为4:3,乙、丙两个小组人数之比为6:1,求这三个小组的人数各是多少?3.甲组人数是乙组人数的3倍,从甲组抽10人到乙组,这时甲组的人数恰是乙组的2倍少10人,问两组原有多少人?4.一件工作,甲单独做12天完成,乙单独做20天完成,现先由甲单独做了3天,再由甲、乙两队合做剩余的工作,问甲队与乙队合做,还要做几天才能完成任务?5.一个四位数,左边第一位数字是6,若把这个数调到最后一位,得到新四位数比原数少1035,求原四位数。
6.某种商品的进价是500元,打7折销售时此商品的利润率为8%,求此商品的标价是多少元?7.浓度为25%的盐水20千克,应加入多少千克浓度为45%的盐水,使得浓度变为40%.典型知识的讲解与练习一 线段问题中的代数解法1.已知A 、B 、C 、D 四点依次是直线l 上的四个点,AB:BC:CD=1:3:6,且AC+BD=104,(1) 求AC 与BD 中点之间的距离.(2) 若把“A 、B 、C 、D 四点依次是直线l 上的四个点”改成“A 、B 、C 三点依次是直线l 上的三个点,点D 也在直线l 上”其它条件不变,如何求(1)中的问题?2.A 、B 是线段EF 上两点,已知EA ∶AB ∶BF=1∶2∶3,MN 分别是EA 、BF 的中点,且MN=8cm,求EF 的长3.如图,G 是AC 的中点,M 是AB 的中点,N 是BC 的中点,下列等式不成立的是( )(A )MN=GC (B )AG-GB=2MG(C )GC+GB=2GN (D )AC+GB=2MN4.如图,已知B 是线段AC 上一点,M 是线段AB 的中点,N 是线段AC 的中点,P 是NA 的中点,Q 为MA的中点,则MN:PQ 等于多少?5.已知线段AB=10,试探讨下列问题:(1)是否存在一点C,使它到A 、B 两点的距离之和等于8?并说出理由.(2)是否存在一点C,使它到A 、B 两点的距离之和等于10?它的位置唯一吗?(3)是否存在一点C,使它到A 、B 两点的距离之和等于20?这时点C 一定在直线AB 外吗?举例说明.二 线段问题中的分类讨论6.已知A 、B 、C 、D 四点依次是直线l 上的四点,AB=6cm ,BC=2cm ,CD=5cm(1) 求AD 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