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施工图的绘制技巧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2
10.2.4 平法施工图按平法设计的配筋图,应与相应的“梁、柱、剪力墙构造通用图及说明”配合使用。
各类构件的构造通用图及说明都是简明叙述构件配筋的标注方法,再以必要的附图展示构造要求。
目前已有多种与平法或“原位图示法”配套使用的“通用图及说明”,选用时应与国家标准《平法规则》相符合。
并在各类构造通用图说明的空格处填上需要的内容。
一、柱平法施工图柱平法施工图有列表注写和截面注写两种方式。
柱在不同标准层截面多次变化时,可用列表注写方式,否则宜用截面注写方式。
在平法施工图中,应在图纸上注明包括地下和地上各层的结构层楼(地)面标高、结构层标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并在图中用粗线表示出该平法施工图要表达的柱或墙、梁,见图10-3示例(实际图纸粗线只画其中一项)。
图10-3结构层楼面标高是指将建筑图中的各层地面和楼面标高值扣除建筑面层及垫层厚度后的标高,结构层号应与建筑楼层号对应一致。
⒈列表注写方式:在柱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或几个截面标注几何参数代号(反映截面对轴线的偏心情况),用简明的柱表注写柱号、柱段起止标高、几何尺寸(含截面对轴线的偏心情况)与配筋数值,并配以各种柱截面形状及箍筋类型图。
柱表中自柱根部(基础顶面标高)往上以变截面位置或配筋改变处为界分段注写,具体注写方法详见《平法规则》。
⒉截面注写方式:在分标准层绘制的柱平面布置图的柱截面上,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直接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数值。
下面以图10-4为例说明其表达方法:⑴在柱定位图中,按一定比例放大绘制柱截面配筋图,在其编号后再注写截面尺寸(按不同形状标注所需数值)、角筋、中部纵筋及箍筋。
⑵柱的竖筋数量及箍筋形式直接画在大样图上,并集中标注在大样旁边。
图10-4⑶当柱纵筋采用同一直径时,可标注全部钢筋;当纵筋采用两种直径时,需将角筋和各边中部筋的具体数值分开标注;当柱采用对称配筋时,可仅在一侧注写腹筋。
⑷必要时,可在一个柱平面布置图上用小括号“()”和尖括号“< >”区分和表达各不同标准层的注写数值。
钢结构施工图的绘制1.绘制单位钢结构设计图是由设计单位编制完成的;而钢结构施工详图是以前者为依据,一般由钢结构制造厂或施工单位深化编制完成,并直接作为加工与安装的依据。
施工详图应经原设计工程师会签及由合同文件规定的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施工。
当需要修改时,制作加工单位应向原设计单位申报,经同意和签署文件后,修改方可生效。
2.施工布置图的绘制(1)绘制结构的平面、立面布置图,构件以粗单线或简单外形图表示,并在其旁侧注明标号,对规律布置的较多同号构件,也可以指引线统一注明标号。
(2)构件编号一般应标注在表示构件的主要平、剖面上,在一张图上同一构件编号不宜在不同图形中重复表示。
(3)因细节不同(如孔、切槽等)的构件均应单独编号,对安装关系相反的构件,一般可将标号加注角标来区别,杆件编号均应有字首代号,一般可采用同音的拼音字母,如刚架——GJ、檩条——LT、钢屋架一一GWJ、支撑一-ZC等。
(4)每一构件均应与轴线有定位的关系尺寸,对槽钢、C型钢截面应标示肢背方向。
(5)平面布置图一般可用1:100、1:200比例。
(6)图中剖面宜利用对称关系可参照关系或转折剖面简化图形。
3.钢结构构件图的绘制钢结构构件图应以粗实线进行绘制,同时满足下列要求:(1)每一构件均应按布置图上的构件编号绘制成详图,构件编号用粗线标注在图形下方,图纸内容及深度应能满足制造加工要求。
一般应包括:①构件本身的定位尺寸、几何尺寸;②标注所有组成构件的零件间的相互定位尺寸,连接关系;③标注所有零件间的连接焊缝符号及零件上的孔、洞及其相互关系尺寸;④标注零件的切口、切槽、裁切的大样尺寸;⑤构件上零件编号及材料表;⑥有关本图构件制作的说明(相关布置图号、制孔要求、焊缝要求等)。
(2)构件的图形应尽量按实际位置绘制,以有较多尺寸的一面为主要投影面,必要时再以顶视(底视)或侧视图作为补充技影,或另剖剖面图表示。
(3)构件与构件间的连接部位,应按设计图提供的内力及节点构造进行连接计算及螺栓与焊缝的布置,选定螺栓数量,焊脚厚度及焊缝长度;对组合截面构件还应确定缀板的截面与间距。
建筑结构丨教你绘制结构大样图1、确定绘图比例及字高结构施工图的常规绘图比例一般为1:100,而设计者实际绘图时按1:1绘制,套图框时,将图框放大100倍,在打印施工图时,将打印比例设置为1:100,即可将按1:1绘制的CAD图打印出1:100的纸质图纸;结构大样比例一般为1:25、1:30、1:50等,不管比例为1:100还是1:25,最终打印出的图纸上字高都是一样的,对于结构施工图而言,根据字体所在区域不同而字高不同,区域分为图形、表格、图形外说明。
图形中轴线标注字高为350,图形中钢筋符号及其他字高为300;表格中字高为400;图形外说明字高为500。
2、结构大样图绘制方法1:按1:1绘制大样(1)以1:25大样为例,首先参考1:100的标注样式SHZF-100,建立1:25下的标注样式SHZF-25,将文字高度设置为350,全局比例设置为0.25,比例因子为1不变,如下图所示:(2)然后按1:1绘制结构大样图,使用标准样式SHZF-25进行尺寸标注,将图形中钢筋及其他说明字体高设置为75,绘制成的大样如下图所示:(3)将上述大样制作为块,然后将块放大4倍,即为最终大样,如下图所示:将原来字高为75的字体放大4倍后,与最终大样图中字体比较,发现两者吻合。
3、结构大样图绘制方法2:需将尺寸换算后绘制(以1:25为例,需放大4倍绘制)(1)1:25大样为例,完全按1:25大样绘制,绘制时设计者需自行换算尺寸,比如要绘制90mm的直线,在CAD中需绘制3600mm的直线,3600mm长的直线仍然采用1:100下的标注样式SHZF-100进行标注,此时标注数值为3600,图形钢筋符号及其他文字说明字高为最终字高300,如下图所示:(2)参考1:100的标注样式SHZF-100,建立1:25下的标注样式SHZF-25-2,将文字高度设置为350,全局比例设置为1不变,比例因子为0.25,如图所示:(3)将上述大样图中的标注样式全部改为SHZF-25-2,即可将3600mm的线段标注为900数值,而标注线突出尺寸保持不变,如下图所示:上述两种方法的区别:(1)使用1:1比例绘制并使用块后,双击该块进行编辑时,块中尺寸均为放大前尺寸,比例,放大为3600长的线段在块中长度仍为900长,字高仍为75高,与最终大样图效果不同;(2)使用1:1比例绘制并使用块后,使用右键在位编辑对块进行编辑时,块中标注尺寸大小及数值失真(与最终大样图效果不同),字高为350高,标注数值为真实数值,如下图所示:(3)使用方法二绘制的大样,在对其进行编辑时,标注尺寸线大小及字高均为最终效果,只是图中实际量取的长度与标注数值不同。
结构施工图绘制指导书1.结构施工图1.1概述结构施工图是根据建筑各方面的要求,通过结构选型、材料选用、构件布置和力学计算等几个步骤,最后确定房屋各承重构件,如基础、承重墙、梁、板、柱的布置、大小、形状、材料以及连接情况。
将设计结果绘成图样,用以指导施工,这种图样称为结构施工图,简称“结施”。
结构施工图是施工放线、挖基坑、支模板、绑扎钢筋、设置预埋件、浇捣混凝土、安装梁板等预制构件、编制预算和施工组织计划的重要依据。
结构施工图作为结构工程师的语言,用图形及说明的形式表达结构要求及做法。
一套好的结构施工图有如下特点:1.完整并且准确的表达某一工程结构专业所有要表达的内容;2.图面简洁整洁,一目了然,并且符合国家制图标准及行业规范;3.在绘制过程中始终与计算结果相对应,必要时可以通过绘图发现错误并及时修改。
1.2结构施工图的绘制方法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配筋图的表示方法有三种:一、详图法。
它通过平、立、剖面图将各构件(梁、柱、墙等)的结构尺寸、配筋规格等“逼真”地表示出来。
用详图法绘图的工作量非常大。
二、梁柱表法。
它采用表格填写方法将结构构件的结构尺寸和配筋规格用数字符号表达。
此法比“详图法”要简单方便得多,手工绘图时,深受设计人员的欢迎。
其不足之处是:同类构件的许多数据需多次填写,容易出现错漏,图纸数量多。
本次设计中不采用。
三、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以下简称“平法”)。
它把结构构件的截面型式、尺寸及所配钢筋规格在构件的平面位置用数字和符号直接表示,再与相应的“结构设计总说明”和梁、柱、墙等构件的“构造通用图及说明”配合使用。
平法的优点是图面简洁、清楚、直观性强,图纸数量少,设计和施工人员都很欢迎。
为了保证按平法设计的结构施工图实现全国统一,建设部已将平法的制图规则纳入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详见《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11G101-2、11G101-3)(以下简称《平法规则》)。
结构施工图应注意的问题绘制结构平面图要点在画结构平面图时,绘图原则一般是从板面以上剖开往下看,看得见的构件边线用细实线,看不见的用虚线。
剖到的结构构件断面应涂黑;凡与梁板整体连接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如飘窗、水沟、空调隔板、屋面女儿墙等,必须在结构图中表示;对平面中开洞部分,要用阴影方法表示。
在绘制结构平面图时要注意以下事项:◇结构平面图的方向与建筑图的平面方向一致;◇柱网、轴线号与建筑图一致;◇墙厚度、柱子尺寸与轴线关系标注清楚(柱子与轴线关系可单独放在一张图或基础施工图中),并与建筑图一致;◇钢筋混凝土墙、柱与下层平面图一致(墙、柱变截面要示意清楚)◇梁的编号标注齐全、准确,梁的截面尺寸、宽度,标明与轴线的关系,居中或偏心与柱齐可不标注,统一说明;◇柱子、纵横小剖面按规定涂黑;◇所有预留洞、预埋件都要标注清楚、准确,凡需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工种配合施工预留、预埋的,在附注中或总说明中交代清楚;1、图面校对◇是否有异常文字(不能显示或乱码)和标注,大小不统一,标注与实际长度不符或非整数;◇是否有多余文字,尺寸线和多余轴线;◇轴线,梁线等线型是否正确,线宽是否合适;◇文字是否重叠或者被覆盖;◇出图比例是否异常,所注比例是否正确;2、轴线及结构布置◇根据相应的建筑平面图,校对轴线网、轴线编号、轴线尺寸;◇有没有未定位的轴线,有没有多余轴号;◇结构平面各部分的标高是否注明,是否与建筑相应位置符合,注意建筑覆土范围、各层卫生间、室外露台、小屋面、电梯机房、屋顶花园、台阶、电梯底坑、水池、厨房等局部标高可能变化的地方;◇板厚及配筋变化(挑板、卫生间、设备机房、配电间、绿化屋面、较重的荷载、电梯机房、消防前室等);◇结构变标高位置及反梁是否为实线,有没有实线与虚线相交的地方;◇建筑、设备在板上开的洞有没有遗漏;3、墙、柱位◇下层墙柱有没有用虚线表示,是否画了不该升上的墙柱,是否画了梁上柱;◇柱子到本层楼面标高结束时是否取消涂黑,涂黑代表柱子继续升上;◇建筑、设备在混凝土墙上开的洞有没有漏;◇注意墙、柱顶标高否满足建筑标高,是否满足梁板的搭接要求;4、梁◇根据相应的建筑平面图的房间分隔、墙柱布置,检查梁的平面布置是否合理;◇房屋周围梁是否等高,注意其与建筑周圈墙的关系,是否需要挑板来搭建筑周围墙;建筑外圈梁高应满足建筑立面要求;◇逐条检查梁的定位、编号、尺寸和跨数;◇检查梁的截面尺寸及梁的相对标高与建筑图洞口尺寸、洞顶标高、节点详图等有无矛盾,梁高宽是否异常,梁尺寸是否过大而影响建筑开门窗或楼梯间等;◇对于住宅而言,一般情况下,客厅上方、房间内上方不应有梁,卫生间坐厕正下方不应有梁;客厅、主要房间墙上方不露梁,相邻房间无法避免的,应露在次要房间;按重要性次序分为:客厅、走廊、主卧、书房、次卧、厨卫间、储物间等;对于住宅,内部梁高由计算确定,但不能影响门窗洞口高度;5、开洞与井沟◇风井、水电井、烟道是否遗漏;◇洞的定位、大小与洞边加强处理;◇集水井、沟、天面排水沟是否遗漏,定位与大小是否与建筑一致;◇大样详图在平面图上是否有表示,是否与编号对应,标高、定位轴线与平面是否对应。
零修改出图:PKPM地库梁施工图成图攻略施工图绘图是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工作,其中梁配筋图绘图工作量大,且因为配筋信息多,涉及到的规范条文多,也是审图时的“强条高发地带”。
PKPM为提高施工图出图效率和质量,重构了施工图模块。
本文以地库梁施工图成图为例,结合PKPM施工图模块的功能和应用要点,来帮助设计师提高出图效率和质量。
1、做好出图前的准备工作:施工图模型的前处理为了达到良好的施工图成图效果,在生成施工图之前,需要对施工图模型进行一定的“前处理”。
对于地库梁施工图,在成图前需要正确的定义梁的属性和梁的出图区域。
(1)梁属性的定义在PKPM施工图模块,连续梁的属性等信息主要可以通过施工图“连续梁归并”参数来控制,另外程序也提供了“连续梁编辑”功能来人工交互指定梁的属性、分跨、支座等。
例如,在地库中经常存在斜梁,对于连续梁中存在某跨为斜梁时,是分开编号还是与其他跨梁合并编号,不同的设计院有不同的习惯。
程序提供了连续梁连通的“最大允许角度“的参数来控制。
如下图所示,当填20度时,图示连续梁第1跨将与后面7跨分开编号。
当填40度时,图示连续梁第1跨将与后面7跨合并编号。
(连续梁连通最大允许角度20度,分开编号)(连续梁连通最大允许角度40度,合并编号)参数的正确设定,可以帮助程序正确的进行梁属性、分跨、支座等信息的判定。
对于局部特殊的地方,程序也提供了“连续梁编辑”的功能支持人工修改梁的属性等信息,以此来达到更好的出图效果。
(2)出图区域的定义地库施工图,常需要塔楼范围和地库范围分开出图,人防和非人防区域分开出图。
因此在成图前准确的定义出图范围,能大幅减小后期的调整量(删标注、改跨数)。
如下图所示的地库,塔楼范围内的地下室经常需要单独表达在塔楼施工图中,而在地库施工图中不需要表达。
(塔楼范围和地库范围分开出图)在PKPM中,提供了“配筋分区”的功能,能够在成图之前定义出图和不出图的范围。
同时在施工图模块新增了衬图的功能,方便把模板图中配筋范围分区的示意图衬入程序作为参考,来准确定义非出图区域。
楼梯结构施工图绘图方法及步骤一、楼梯结构施工图需表达信息:梯段板、平台板、梯梁、梯柱配筋及对应截面尺寸;结构构件(楼面梁、柱及楼梯结构构件)标高及位置(与轴线距离关系);节点配筋详图及节点位置;说明。
二、楼梯画图步骤:1.准备事宜:先确定是否为装配式楼梯,确认楼梯在平面图中的具体位置。
○1商业楼梯:构思楼梯结构形式及搭建方式(是否需要设置梯梁、空间是否允许设置)。
○2主楼楼梯:构思楼梯结构形式及搭建方式,是否需要设置滑动支座;楼梯是否参与抗震;剪力墙结构墙体是否有开洞影响梯梁放置。
(建筑)楼梯能否实现;面层厚度(楼梯间内是否有水暖井,由于水暖走线原因,面层需和室内面层一致,和建筑核实)(平台板处及梯段处面层);梯梁梯柱是否有空间安放;过梁是否需要梯梁下放(框架);是否有部分入户楼梯使用砖砌踏步(砖砌踏步设置标准);梁宽大于墙宽时,楼梯间两侧梁宽允许范围;如有三跑楼梯,确定中间平台梯梁梯柱是否有位置安放。
(结构)结构墙肢图确定挡土墙标高(剪力墙结构);是否存在升降板、上反梁;一层是否有板;是否需要矮墙,特别注意住宅楼梯出屋面处,一般都设有矮墙。
2、画图(楼梯图绘图比例为1:50):○1剖面图I.删除:建筑图中多余构件(栏杆、砌块墙)、部分标注、填充(若位置基本固定,也可以保留填充,直接刷图层)。
保留:梯段、平台板、标高、碰头线(非打印图层)、轴线、反槛。
(核对完梁高后再删除门窗等构件,可以利用天正中“分解对象”命令删除门窗)II.修改:标高(使用标高检查进行自检);梯段板及平台板板厚(按跨度确定板厚);图层修改(图名、轴线、梯段板等)、核对尺寸标注(尤其注意楼梯第一步台阶及最后一步;踏步数统一用*表示,和建筑一致)。
III.增加:梯梁梯柱(核对梯柱能否生根,梯梁能否搭上);梯段板配筋(根据支座间距离计算梯段板跨度);平台板标注及板厚标注;柱及梯柱轮廓线、与基础核对基础顶标高;核对顶层平台板位置与楼层平台标高(是否需要补充矮墙)。
新手做设计总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做完一个项目及时总结才能进步。
两三个月期间做的两个砌体的项目,都是三层的砌体结构,一个是私人别墅,一个是新农村安置房,下面就把在做施工图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总结一下,希望以后能尽量避免类似错误提高工作效率。
在这里没有很详细的介绍砌体结构的设计流程和建模的内容,关于这方面的帖子论坛里多了去的,大家都能轻易找到,我重点总结的施工图绘制的内容。
1.基础感觉砌体结构中基础是最复杂的,条形基础特别是碰到高差有变化的基础,有点恼火。
我没用JCCAD画基础,只是用jCCAD算传到基础的荷载。
房屋不是很大,条形基础一个截面就够了,选了荷载最大的一道墙的荷载,然后利用探索者计算墙下条形基础截面。
统一所有墙下条基都用这个截面,虽然有点浪费,安全储备也大,方便绘图。
基础平面图,墙内外有高差处都要分截面标注清楚,画不同的详图,一开始我用的外墙截面,内墙截面画详图,结果被批了,要用1 2 3 4 标清楚不同截面的标号和尺寸。
基础平面图上要标注构造柱的编号,位置和尺寸。
基础有高差的地方要做放坡(阶)处理,要在平面图上示意清楚。
放阶的时候要采用高:宽≤1:2放阶,放阶高度≤500mm。
基础+-0.000以下要用240厚普通粘土砖或者更大尺寸的,室内外高差超过500mm后要做混凝土挡土墙(不同的地方可能要求不一样)或者要做37墙。
混凝土挡墙要做的稍微比上面墙体宽一点,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误差。
基础高差变化复杂情况,不用把每一个高差变化的截面都画详图,直接说一句:条形基础有高差处参照放阶示意图采用放阶处理。
放阶区基础标高具体施工过程中确定,然后画一个放阶示意图即可。
基础说明要详细说清楚场地类别,地基基础设计等级,持力层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基础材料混凝土和砂浆等级,砂浆要说清楚是水泥砂浆还是混合砂浆,一般地下用水泥砂浆,地上部分用混合砂浆。
基础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一般取40mm。
新手的结构设计总说明和基础说明大多是从别的地方拷过来的,这样一定要自己一字一句的对,把别人的说明不符合自己的或者用不到的要删掉,拷的说明不全面的要自己补上去。
结构施工图的绘制技巧
随着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的不断发展及工程工期要求,对建筑工程施工图的设计时间、设计深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一个工程的设计任务中,施工图的绘制往往成为最繁重的工作。
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智能化功能,是每个设计人员的愿望。
本人根据以往多年的绘图经验,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1灵活运用CAD的基本命令。
1.1全面掌握CAD命令尽管用CAD画了很多年的图,可是还有很多人只会用CAD中的几个基本命令,而对CAD复杂一点的命令根本不了解。
曾经有个同事,在画图的时候,有一些字体高度设置小了,打印在图纸上还不到2mm,当他发现的时候已经快交图了,如果一个一个的改高度,不但麻烦出错率高,而且时间也不允许。
我帮他用快速选择命令,几秒钟就把他三张图中高度小于2mm的字全部改成正常字高,无一漏改。
还有许多人只学习CAD的命令而对CAD的系统变量一点不去了解,其实系统变量与基本命令一样都非常重要。
比如:把系统变量edgemode的默认值0改为1就可以利用将选定的对象延伸或修剪到剪切边或边界的假想延伸线;把系统变量mirrtext的默认值1改为0,在镜象图形时,文字就可以保持原来的方向。
1.2活用快捷键众所周知左手敲键盘,右手掌控鼠标是CAD最佳操作方法。
这就要求操作者尽可能的使用CAD命令的简写命令,让我们的双手一起工作。
很少能看见有人还在拷贝时用“copy”而不用简写“c”,修剪时用“trim”而不用简写“t”。
另外CAD还支持windows 的快捷键,比如在工作中,有人每次保存都用“qs”去执行“qsave”命令,去不知用“Ctrl+s”去保存。
同样打印也可以用“Ctrl+P”去执行,这两个快捷键是其它软件也共用的快捷键并且也很方便,为什么不用而要执行菜单命令或是自己再去定义呢?殊不知,这些习惯已严重的限制了绘图速度,只能使你的工作效率低下,越做越累。
当然,除了文中提到的几点,还有很多技巧及经验需要大家在平时的工作中自我总结积累。
要想提高工作效率,决不能仅限于会用,还有必要系统的学习一下CAD的操作,要力争用好、用熟。
2一定要使用结构专业绘图软件
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普及,国内许多软件公司以AutoCad为平台开发了一些符合中国制图规范的专业设计软件。
国内在结构专业方面软件主要有天正结构(TAsd)、探索者(Tssd)和理正快速设计(QCAD)等等,还有一些是网络上的编程高手根据自己的实用经验编写的一些免费软件,也各有特色,都有一些强大的功能。
对专业绘图软件的熟练使用,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你的工作效率。
正如建筑专业用天正建筑(TArch)而不用AtuoCAD一样,用好结构专业软件会给你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用探索者举几个例子,对比一下专业绘图软件的优越性。
比如:画过结构图的人都知道,在AutoCad中,楼板钢筋是虽然好画,但由于其繁多,所以画板筋的工作量是很大的。
但在探索者中,利用钢筋绘制工具,可以轻松地完成钢筋的绘制,在钢筋绘出的同时,钢筋的型号、间距、弯钩、负筋长度也一次绘制出来。
此外,还有箍筋、拉筋、点钢筋等,都可以轻松绘制,而且还有很多编辑方式可供选择。
再如,在AutoCad中绘制柱子后,填充柱子要逐个去选择,花很多时间才能填充完,在探索者中用柱填实工具可以一次把所有图形全部选中,自动筛选出柱子,填充完毕。
速度快,精确率高,是AutoCad无法比拟的。
另外,如果工程的建筑图是由“天正建筑CAD”绘制的,则可利用天正结构的接口功能将建筑平面图快速转化为结构平面模板图。
作法是:用“天正结构”打开
建筑平面图,点击:天正结构→接口→TCH转换。
3掌握CAD相关的程序语言
在众多的AutoCad开发工具中,AutoLISP是使用最简单、应用最广泛、使用者最多的一种开发工具,因此一直受到AutoCad开发人员的喜爱。
LISP原是一种人工智能语言,也是一种解释型的编程语言。
由于其调试方便、编写简单,容易学,很早被Autodesk公司引进到AutoCad中作为一种编程语言,因些奠定了AutoCad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程序的基础。
在施工图绘制完成后,常常会发现因局部节点尺寸小,尺寸文字会重叠在一起。
对于一个复杂大型工程来说,尺寸文字重叠出现的次数会成百上千。
要是用AutoCad中命令进行调整,完成这项工作,得用上数小时的工作时间。
而且此项工作,而且出错率也很高,每次遇到这种情况都会让我们的工作枯燥乏味。
我在学了AutoLisp后,编了一个Lisp程序,只用了几秒钟,就全部修改完成。
虽然编程花去了很长时间,但却是一劳永逸的,工作的同时会让你感觉智能化工作给你带来的乐趣。
大型工程的施工图纸都会有几十张或者更多,如果用喷墨打印印机进行打印,每打印出来一张再执行一次打印命令会花上近三、四个小时,设计人员不得不在打印机前等待图纸的全部打完。
经历数次在打印机前的苦等,我用AutoLisp编了一个批量打印程序,之后的每次打印过程中就可以一次性把所有的图纸打印好,利用这段时间去忙一些其它的工作。
因此,只要你学一些初步的AutoLisp知识,能灵活的运用你所获得的LISP程序。
4结语
施工图的绘制是工程师最基本的工作,一张好的施工图是工程师综合水平的体现,如果自身结构设计水平很高但绘制出来的施工图却杂乱无章,无法把设计成果很好的表现出来,将是一种遗憾。
面对繁重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是每个工程师的愿望。
希望大家在平时的工作中,能够不断积累CAD的知识,挖掘CAD的潜力,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使不仅仅是绘图工具,而真正成为工程师得心应手的高效设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