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组网技术1
- 格式:ppt
- 大小:3.36 MB
- 文档页数:53
《物联网技术》课程标准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物联网技术课程代码:适用对像:3年制高职适用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建议学时:90学时学分:4学分修订时间:2020年1月二、课程性质《物联网技术》是三年制高职高专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该课程支撑了“1+X”传感网应用开发(中级)的主要考核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讲授数据采集、STM32 微控制器基本外设应用开发、RS-485 总线通信应用、CAN 总线通信应用、基于BasicRF 的无线通信应用、Wi-Fi数据通信、NB-IoT 联网通信、LoRa 通信应用开发等知识,同时,通过编程与实操来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物联网技术的能力培养。
由于《物联网技术》这门课程中涉及到许多专业知识,因此,学生在学习这门课之前应该在程序设计、硬件动手能力等方面有一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主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能根据各种传感器的基本参数、特性和应用场景,运用信号处理的知识选择处理方法,根据需求科学地处理信号;2.能根据ModBus 协议,运用RS485 总线原理、串口通信技术,独立进行基于ModBus 串行通信协议的编程组网;3.能根据CAN 总线协议,运用CAN 总线通信技术,独立搭建CAN总线并编程实现组网通信;4.能根据ZigBee 开发指南,熟练搭建开发环境并使用仿真器进行调试下载,并独立编码实现点对点通信并进行系统调试;5.能根据Wi-Fi AT 指令手册,完成热点功能验证、进行无线数据传输等操作;6.运用口通信技术,熟练使用云NB-IoT 工程,独立编程实现数据传输;7.能根据MCU 编程手册和LoRa 数现通信距离和传输速率的调整。
四、课程内容和学时课程内容(总计划90学时)模块一数据采集模块二STM32 微控制器基本外设应用开发模块三RS-485 总线通信应用模块四CAN 总线通信应用模块五基于BasicRF 的无线通信应用模块六Wi-Fi数据通信模块七NB-IoT 联网通信模块八LoRa 通信应用开发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板书或PPT进行对重要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能够直接、快速、精炼的让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为学生在实践中能更游刃有余的应用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
物联网自组网技术研究与应用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联网已经逐渐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领域。
物联网最基础的技术是自组网技术,因此这篇文章将围绕着自组网技术展开研究与应用方向的探讨。
一、自组网技术概述自组网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可以从一堆设备中自动选择相互协作的设备,建立起一个网络,并且在网络中实现数据交换和通信。
自组网技术在物联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无线传感器网络、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工业自动化控制等,可以为这些领域带来更高效、更智能、更安全的服务。
自组网技术主要有两种基本类型:基础设施骨干的自组网技术和点对点自组网技术。
基础设施骨干的自组网技术主要是针对大范围的自组网,可以通过一些核心设施(例如路由器)来实现节点间的相互通信。
点对点自组网技术则主要是针对小范围的自组网,可以直接通过设备间的相互发现和连接来实现。
二、自组网技术的优势与传统的网络技术相比,自组网技术具有很多显著的优势,主要包括:1、灵活性:自组网技术可以根据环境变化进行自我组织和重组,可以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场景需求。
2、低成本:自组网技术可以通过少量的设备建立网络,且大多数设备都是无线的,无需布线,因此可以节约大量的成本。
3、可靠性:自组网技术具有分散式的特点,即使网络中某些节点出现故障,网络仍然可以继续工作,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
4、高效性:自组网技术可以通过优化网络拓扑结构,提高网络吞吐量和带宽利用率,实现更高效的数据交换。
三、自组网技术的应用自组网技术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1、智能家居:在智能家居系统中,通过利用自组网技术,可以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互相感知和互相协作,从而优化家居的生活体验。
2、无线传感器网络:自组网技术可以帮助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快速、动态的组织和重组,使其可以在复杂的环境中高效地感知物理信息。
3、智能交通:利用自组网技术,可以构建起车辆间和车辆与道路设施之间的通信网络,实现路况信息共享和实时导航,有效提高了交通管理效率。
物联网平台组网方案介绍物联网(IoT)是指通过互联网将各种不同种类的物理设备连接到一起,并允许它们进行交流和数据交换。
物联网平台是一个中心化的系统,用于管理和监控这些连接的设备。
物联网平台组网方案是指物联网平台如何将各种设备连接到一起,提供稳定、可靠和高效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组网方案物联网平台组网方案可以基于不同的技术进行实施,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组网方案:1. Wi-FiWi-Fi是一种常见的无线网络技术,广泛用于家庭和企业网络。
在物联网中,Wi-Fi可以用于将各种设备连接到物联网平台。
Wi-Fi提供了高速的数据传输速度和稳定的连接,适用于需要大量数据传输的设备。
使用Wi-Fi组网方案时,需要考虑到网络覆盖范围、信号干扰等问题。
2. 蓝牙(Bluetooth)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适用于小范围内的设备连接。
在物联网中,蓝牙可以用于连接智能手机、传感器等设备。
蓝牙组网方案在设备之间建立了低功耗的连接,并提供了简单的配置和操作。
但由于蓝牙的距离限制,该组网方案适用于小范围内的设备连接。
3. ZigBeeZigBee是一种低功耗、低速率的无线通信技术,适用于大规模物联网应用。
ZigBee组网方案通过建立一个星型或网状的网络拓扑结构,将各种设备连接到一起。
ZigBee具有低功耗、低成本和可靠的连接特性,适用于需要大量设备连接和低功耗通信的应用场景。
4. LoRaWANLoRaWAN(Long Range Wide Area Network)是一种低功耗、长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适用于广域物联网应用。
LoRaWAN组网方案通过建立一个星型或网状的网络拓扑结构,实现设备之间的远程通信。
由于LoRaWAN的低功耗和长距离传输特性,适用于需要远程监测和长时间运行的设备连接。
组网方案选择的考虑因素选择合适的物联网平台组网方案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以下几点:1.设备类型和需求:根据不同的设备类型和需求选择适合的组网方案。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组网技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智能家居已经成为了家电行业的新宠。
通过将家居设备连接到互联网,将各种智能家居设备在网络上组成一个集成的、智能化的家居系统,能够实现更加高效、舒适、安全、智能化的生活方式。
然而,要实现智能家居,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其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就是智能家居设备之间的组网技术。
本文将从物联网智能家居的构成、智能家居组网技术的发展历程、当前的物联网组网技术标准和智能家居组网技术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物联网智能家居的构成物联网智能家居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云平台、家居设备和固定设备。
云平台是智能家居的核心,负责控制和管理整个智能家居。
家居设备是指各种传感器、智能家电设备、安全设备等,用于收集和传输数据。
固定设备则是指支持家居设备连接到互联网的路由器等设备。
二、智能家居组网技术的发展历程智能家居组网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有线网络、无线局域网、物联网。
有线网络是智能家居组网技术最早的形式,通过有线连接方式将智能家居设备与云平台进行连接。
这种方式速度快,信号稳定,但由于需要在家庭中进行电缆布线,因此存在较大的实际操作难度和成本问题,除此之外,不利于家居环境的美观。
无线局域网是随着WIFI技术的普及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组网技术。
WIFI技术采用无线连接方式,无需布线,只要家中有无线路由器,就可方便地将智能家居设备与云平台进行连接。
但是,由于WIFI技术频段被占用很多,造成了信号干扰和时延问题,同时端到端传输效率不太理想,因此存在一定的不足。
物联网是智能家居组网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家居设备不再需要互联网路由器的支持,而是可以直接连接到互联网上,借助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实现信息处理和设备管理。
三、当前的物联网组网技术标准为了推进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各国和行业都在努力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以保证不同厂商的设备之间的互通性和兼容性。
在物联网组网技术方面,目前较为流行的标准有以下几种:ZigBee:ZigBee是一种低功耗、低速率的无线通信技术,主要应用于家庭自动化、医疗卫生等领域。
如何进行智能物联网的应用和组网技术实现智能物联网是当前物联网技术发展的关键方向之一。
与传统物联网相比,智能物联网不仅仅是连接物品,还能够通过数据处理和智能算法实现物品之间的智能交流和智能决策,从而实现更高层次的智能化应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智能物联网的应用和组网技术实现。
一、智能物联网的应用1. 智能家居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家居已经成为了智能物联网应用的热门领域。
智能家居通过将家庭中的各种设备和家居装饰品建立连接,实现智能控制和互联互通,从而提高家庭生活的舒适度、安全性、节能性和互动性。
例如,智能开关、智能窗帘、智能电视等智能设备可以通过语音识别、移动APP等方式实现远程控制和智能化操作。
2. 智能交通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交通拥堵的日益严重,智能交通成为了智能物联网应用的另一个热门领域。
智能交通通过智能化的道路交通设施、车辆和旅客管理系统等手段,实现交通信息的采集、分析、传输和应用,从而提高城市交通的安全性、效率性和可持续性。
例如,智能交通系统可以通过车联网、移动定位等技术,实现车辆的自动驾驶和路线规划,从而减少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
3. 智能医疗面对日益增长的老龄化人口和慢性病人口,智能医疗成为了智能物联网应用的又一个热门领域。
智能医疗通过智能化的医疗设备、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等手段,实现医疗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和应用,从而提高医疗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和效率。
例如,智能健康手环、智能医疗设备等可以通过传感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实现医疗监护、预警、救治等功能。
二、智能物联网的组网技术实现1. 传统组网技术传统的组网技术主要包括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两种方式。
有线网络主要采用以太网、局域网等传统有线技术,可以通过有线连接的网关实现智能物联网节点之间的连接和数据传输。
无线网络主要采用无线局域网、蓝牙、ZigBee等无线技术,可以通过无线节点实现智能物联网节点之间的连接和数据传输。
但是,传统组网技术存在连接稳定性、数据安全性、传输带宽等方面的问题,无法满足大规模的智能物联网应用需求。
物联网中各种网络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作为一个热门领域,各种网络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本文将介绍物联网中常见的各种网络技术,并探讨其特点、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传统的网络技术1. 以太网(Ethernet)是最早应用于物联网的一种网络技术。
它基于有线连接,传输速度快,可通过交换机和路由器连接各种设备。
以太网适用于需要高带宽和稳定连接的场景,如智能家居和工业自动化系统。
2. Wi-Fi是一种无线局域网技术,通过无线接入点实现设备之间的连接。
Wi-Fi具有灵活性和易用性,适用于需要无线连接的场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穿戴设备。
3. Zigbee是一种低功耗、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适用于物联网中大规模设备的连接。
Zigbee的特点是低能耗和自组网能力,适合用于家庭自动化和智能楼宇系统。
二、新兴的网络技术1. LoRaWAN(Long Range Wide Area Network)是一种远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
LoRaWAN适用于覆盖范围广、设备数量庞大的场景,如智能城市和农业物联网。
2. NB-IoT(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是一种专为物联网设计的窄带无线通信技术。
NB-IoT具有覆盖范围广、连接密度高和低功耗的特点,适用于物联网中的传感器和小型设备。
3. 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高带宽、低延迟和大容量的特点。
5G将为物联网提供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稳定的连接,为物联网应用带来更大的可能性。
三、网络技术的应用1. 智能家居是物联网中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
通过各种网络技术,家庭中的设备可以相互连接和交互,实现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2. 工业物联网是将各种传感器、设备和工业系统连接起来,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网络技术在工业物联网中起到关键作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3. 智能交通是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交通系统智能化的重要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