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债券市场分析报告(2012年9月份)
- 格式:doc
- 大小:1023.50 KB
- 文档页数:29
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状况分析三篇篇一: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状况分析1我国债券市场的现状分析中国现阶段的证券市场的繁荣,带动了各个相关行业的发展。
债券市场作为一个证券市场中非常重要的子市场,起到深化金融结构改革、完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和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的进步是突飞猛进的,发行的总额不断增大,市场的交易主体不断的增多,对我国社会资金流动的影响越来越大。
但我国债券市场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体系尚未完善、各项制度也不健全。
1.1债券发行市场规模逐渐扩大,但与股票发行市场相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把债券发行市场同股票发行市场相对比就会发现依然存在一些差距。
20XX年进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复就达到94家,此外还有一些上市公司通过增发和配股来筹集资金,但是其规模远远大于债券发行市场。
1.2我国交易债券市场层次丰富,债券品种多样,供投资者选择的空间很大债券的交易市场按市场层次可分为场外市场和场内市场。
场外市场为银行间债券市场和银行的柜台交易市场。
银行间市场是金融机构之间大宗债券交易的主要场所,是场外交易市场,实行报价驱动交易方式。
银行的柜台市场,也是场外市场,主要交易品种是国债。
其特点是便捷、分散、覆盖面广,是对上述两个市场的有益补充。
场内市场为XX证券交易所和XX证券交易所,实行报单驱动交易方式。
主要交易品种有国债、一般企业债和可转换公司债。
1.3银行的“预算软约束”依然存在在国有银行还没有真正转变为商业银行的情况下,拖欠银行贷款所可能受到的惩罚并不是很重,况且银行为追求账面利益最大化,可以对还不了贷款的企业继续贷款,使该企业通过归还旧的贷款和利息等种种方式实现账面盈利。
基于此,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无论是在借款还是还款条件上,其预算约束都远远小于发行企业债券直接面对广大债权人的硬约束。
这样,企业获得贷款还本付息的压力就比发行债券还本付息的压力要小得多。
1.4相对于股票而言国债交易不活跃,市场流动性差我国企业债券一级市场发展比较缓慢,致使二级市场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交易所挂牌交易数量不多,场外交易也不发达。
浅析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现状及其趋势分析中国的债券市场发展已有一段历史,并且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市场。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以及财政政策的逐步调整,债券作为一种融资工具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我国债券市场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趋势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考。
一、我国债券市场的历史我国债券市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债券市场还处于萌芽状态。
在1990年代初期,我国政府开始发行国债,并且开始了债券交易市场建设的工作。
1997年,我国首次发行了人民币债券,这被认为是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里程碑事件之一。
200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带动了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
2005年,我国证券市场实行了“T+1”交易制度,这进一步促进了债券市场的发展。
2016年,债券通一号通道开通,有效整合了内地和香港债券市场,实现了两地债券市场互联互通。
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债券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相关数据也证明了此事实。
二、我国债券市场的现状当前我国债券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50万亿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券市场之一。
从市场参与者来看,我国债券市场主要由政府、银行和企业组成。
目前,中国债券市场的参与者结构呈现多元化特点,已经包括公募基金、券商、保险、财政、央行、企业等各类机构和个人投资者。
从市场类型来看,我国债券市场主要由国债、政策性银行债和公司债三类为主。
其中,国债作为最低风险资产,具有保值增值和风险分散等优势,备受投资者欢迎。
在债券市场的交易模式方面,目前我国债券市场主要分为场内和场外两种交易方式。
场内交易主要指交易所债券交易,场外交易主要指银行间市场债券交易。
场外交易是我国债券市场的主要交易方式,在债券市场的表现中,交易额和交易量均占据主导地位。
而场内交易的意义则在于,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为多样化的债券交易方式,增加了市场的竞争程度。
三、我国债券市场的趋势分析1. 完善法律法规在债券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至关重要。
2012经济形势分析文章(谢国忠)关于未来近几年的通胀形势分析。
全球经济正走向二次探底。
触发事件是欧洲债务危机及欧元区对此的反应:通过更紧的财政政策和更松的货币政策,欧元区各国希望能刺激出口来减轻债务负担。
但欧元区以外的国家还在刺激经济,无力替欧洲分忧。
因此,全球经济将会放缓。
不过,二次探底会是渐进式的,原因有二:首先,欧洲政府不会再让银行破产,雷曼兄弟倒下时曾引发信用危机,他们不敢重蹈覆辙;其次,中国和美国很可能推迟从刺激政策退出。
在二次探底过程中,通胀压力将不断积聚,到2012年,这将导致利率快速上升,从而引发另一场危机。
全球股市近来一直在跌,这是很自然的。
市场过去相信全球的复苏是可持续的,并把对未来几年的乐观情绪反映在价格中。
但实际情况是,所谓的经济增长仅仅是由补库存和刺激政策带起来的,并不是来自各个行业和各个国家的结构性再平衡,而那才是经济真正需要的。
认为光靠刺激计划本身就可以撬动经济恢复增长,并让它进入稳定增长的轨道,这样的信条已经导致全球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这个错误正把全球推向高通胀,为2012年的另一场危机埋下了伏笔。
因为欧洲债务危机,下一场危机变的更有可能。
欧洲以外的政策制定者痴迷于经济增长,他们应对欧洲危机的策略可能是推迟退出刺激政策,并在退出时把节奏放的更缓。
这个过程实际是为通胀加燃料,将放大政策错误:即结构性问题可以通过刺激政策来解决。
多数政策制定者和分析师相信,经济增长的脆弱性将压低通胀,而当增长率上升时,刺激政策能及时退出,防止高通胀来临。
但这种凯恩斯式的思维在当今世界并不适用,原因有三:首先,虽有刺激政策,结构性缺陷将使经济增长处于低水平。
泡沫产业,如金融、地产及它们的相关产业,规模将缩水,这些产业的员工需要时间被再雇佣。
此外,西方靠借贷支持消费增长的日子已经终结,而发展中国家由出口转为内需尚需时间。
在当前的环境下,凯恩斯式的思维导致长期的、过度的刺激,当通胀成为一个问题时,不太可能因此及时退出。
2012年国债利率一览表2012年国债利率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将为您提供2012年国债利率的详细一览表。
以下是各期限国债的具体利率信息:1. 一年期国债利率:3.50%2. 两年期国债利率:3.90%3. 三年期国债利率:4.20%4. 四年期国债利率:4.80%5. 五年期国债利率:5.10%6. 六年期国债利率:5.35%7. 七年期国债利率:5.50%8. 八年期国债利率:5.70%9. 九年期国债利率:5.90%10. 十年期国债利率:6.10%以上是2012年国债不同期限的利率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利率均为年化利率,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和风险偏好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国债作为一种相对低风险的投资品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国债来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
根据期限的不同,国债的利率也会有所不同。
较短期限的国债利率相对较低,适合保守型投资者;而较长期限的国债利率相对较高,适合愿意承担一定风险的投资者。
在2012年,国债利率整体上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
这一趋势反映了市场对于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期。
由于国债利率与经济形势和通货膨胀有关,投资者可以通过观察国债利率的变化来判断宏观经济走势。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国债利率的上升并不代表每个投资者都能从中获得较高的收益。
投资者应该综合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资金规模和投资目标,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
此外,国债作为固定收益类投资品种,其利率波动对投资者的影响相对较小。
因此,在选择投资品种时,投资者也可考虑其他的金融产品,以实现更好的资金配置和收益增长。
总结起来,2012年国债利率一览表提供了各期限国债的具体利率信息,投资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和风险偏好进行投资决策。
国债作为相对低风险的投资品种,能够帮助投资者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
然而,投资者应该理性对待利率变化,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除了国债,投资者还可以考虑其他金融产品,以实现更好的资金配置和收益增长。
财政部公告2012年第69号――关于决定第一次续发行2012年记账式附息(十六期)国债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公布日期】2012.10.10•【文号】财政部公告2012年第69号•【施行日期】2012.10.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债正文财政部公告(2012年第69号)根据国家国债发行的有关规定,财政部决定第一次续发行2012年记账式附息(十六期)国债(以下简称本期国债),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本期国债通过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含试点商业银行柜台)、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以下简称各交易场所)面向社会各类投资者续发行。
试点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已经开通国债柜台交易系统的分支机构(以下简称试点银行)。
二、本期国债计划续发行260亿元,实际续发行面值金额为266.7亿元。
三、本期国债续发行部分起息时间、票面利率等要素均与2012年记账式附息(十六期)国债相同,即起息日为2012年9月6日,票面年利率为3.25%,按年付息,每年9月6日(节假日顺延,下同)支付利息,2019年9月6日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年利息。
本期国债续发行采用多种价格(混合式)招标方式,标的为价格,经招标确定的续发行价格为99.33元,折合年收益率为3.42%。
本期国债续发行部分从10月17日起与原发行部分300亿元合并上市交易。
四、本期国债续发行部分采取场内挂牌、场外签订分销合同和试点银行柜台销售的方式分销。
合同分销部分应于2012年10月11日至10月15日向各交易场所发出分销确认。
分销对象为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开立股票和基金账户,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试点银行开立债券账户的各类投资者。
2011年中国债券市场发展分析与预测一、2010年中国债券市场回顾2010年上半年,债券市场平稳发展,规模继续扩大。
在年初的一片加息声中,2010年上半年债券市场走出了一波“小阳春”行情。
当四月初投资者还在对股市的“跨年度行情”破灭、“大小盘风格转换”迟迟未到而感动困惑时,债市行情已开始不知不觉的从资金推动型转向资金面和基本面共同推动。
截至七月底,中债综合指数(财富)已从年初的131.6371点上涨到136.1213点,涨幅已达3.41%。
上半年,债券市场总体发行52729.35亿元,同比增长21.00%,环比增长24.21%。
半年内兑付36090.57亿元。
截至6月底,债券余额197490.34亿元,较上季度末增长6.53%,较去年同期增长22.57%。
具体来看:(一)一级市场2010年,中国债券市场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容。
截至10月13日,发行总额达到77295.38亿元,同比增加19.46%,而从发行次数来看,今年以来累计发行874次,同比增加21.56%。
其中短期融资券增幅最大,发行额同比增长77.81%,次数同比增加82.45%;企业债,公司债和金融债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速增长。
由此带来的巨大变化是我国债券市场开始以少数、政府型、中央型、无信用风险、形式相对单一的债券为主,向以大量、企业型、地方型、有信用风险、形式多样的债券为主的方向转型。
这一进程中,一方面与国际上通行模式更加接轨,债券市场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服务的功能更加健全;另一方面,债券市场已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刺激计划中重要的战略支持平台之一。
截止2010年10月13日,从债券发行的机构来看,主要为央行票据,占据了发行总额的49.24%,其次是国债和金融债;从债券发行的期限来看,主要为1年以内和1至3年的短期债券,分别占据了49.71 %和19.39%的份额,这与央行票据的期限较短有关;从债券的计息方式来看,主要为固定利率债券和贴现债券,分别为41.75%和39.61%。
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目前,我国的通货膨胀已经基本得到控制,2011年第四季度通胀率走入下行通道,11月通货膨胀率为4.2%,可见我国的通胀治理已经初见成效。
展望2012,宏观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通胀压力仍然较大;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很可能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反复大幅震荡;各国宏观调控目标和方向存在分歧和冲突,宏观政策协调难度加大(毕吉耀等,2011)。
对于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张立群(2011)认为,2011年经济增长呈下行态势,货币政策取得明显成效,进入2012年后,经济增长率将继续平稳降低,受世界经济和国内房地产市场调整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当然也存在发生较大波动的可能,其中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企业困难和就业问题等。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2011)总结,中国宏观经济复苏的步伐放缓,呈现出“经济增速逐季回落、通胀压力高位回缓、经济泡沫逆转、资源错配加剧、金融风险上扬与结构刚性持续的局面”。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 CQMM )课题组(2011)使用预测模型得出,2012年, GDP增长率可能回落至9. 45% ,CPI预计将维持在4. 55% 的水平。
(我们认为,在进入2012年以后,通胀并不像之前那样是宏观调控的最主要目标,但基础还不牢固,仍有继续影响的可能。
因此,通货膨胀问题仍不容忽视,但考虑到中国经济内生动力和外围环境都面临一个严峻形势,应当对于增长情况赋予更多的关注。
在国内经济中对民生和经济总量有重要影响的房地市场调控已经取得成效,从经济的长远健康角度而言,目前的房价仍具有泡沫成分,房地产市场调控在2012年仍然重要。
)(一)通货膨胀问题通货膨胀率虽然回落,但通货膨胀的危险犹在。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进入2010年以来,通货膨胀就开始成为经济中一项不容忽视的问题。
2011年7月CPI甚至达到了6.5%的峰值,之后在中央大力的调控治理下虽然开始走入下行通道,但参考09年末的形势,在11月CPI和PPI数据虽然都处于低位,并不意味着来年的通货膨胀可以完全放松。
2012年经济形势综述及我国进出口贸易形势分析报告一、2012年经济形势综述(一)世界:全球经济放缓趋势明显,各主要经济体呈现不同特点2012年发达经济体受债务问题和财政紧缩的困扰,失业率显著高于危机前的平均水平,虽然美国经济出现积极信号,但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问题依然突出;日本经济持续恶化,已经陷入衰退境地;欧洲债务危机影响继续深化,失业率高企,消费者信心指数减弱,经济陷入二次衰退;新兴经济体均表现出增长放缓或低位运行的特征,同时面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稳增长、防通胀和调结构“三面夹击”等诸多风险和挑战。
1、美国经济出现复苏迹象,日本和欧元区国家经济陷入衰退(1)美国经济维持低速增长,经济出现复苏迹象2012年第三季度美国GDP增长回升至2%,比第二季度上升了0.5个百分点,在连续两个季度下降后出现反弹。
就业形势和制造业PMI逐步改善,经济出现复苏迹象,但仍需警惕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不断增加带来的巨大威胁。
(2)受内需不足,外需大幅下滑影响,日本经济衰退迹象明显2012年第三季度日本GDP持续负增长,增速为-3.5%,比第二季度下降了3.4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继续呈大幅下滑趋势。
2012年12月日本制造业PMI指数为45%,连续7个月位于50的荣枯分水岭之下,并呈下滑趋势,全球经济疲弱持续打压日本出口和工业生产。
(3)欧洲债务危机持续恶化,欧元区失业率再创新高,经济出现自2009年来的第二次衰退2012年第三年季度欧元区GDP环比萎缩0.1%,连续第二个季度萎缩,宣告该地区经济陷入衰退,这是自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第二次出现衰退。
2012年11月份欧元区失业率再创新高,达到了11.8%,与10月份相比提高0.1个百分点,已连续19个月呈上升势头,值得注意的是,25岁以下年轻人的失业率依然远高于平均水平,已高达24.4%,这表明随着欧元区深陷债务危机及金融市场动荡,就业形势趋于恶化。
2012年12月份欧元区制造业PMI指数为46.1%,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已连续17个月位于50枯荣线以下,说明欧盟经济衰退迹象明显,前景堪忧。
债券市场研究报告一、引言债券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责任。
本报告旨在对当前债券市场的发展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以期为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
二、债券市场概述债券是一种固定收益类证券,由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发行。
作为证券投资的一种重要形式,债券市场规模庞大,交易活跃,对经济运行和金融稳定至关重要。
三、债券市场发展历程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债券市场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从初始的政府债券市场到企业债券市场的逐渐壮大,再到金融衍生品的引入,债券市场既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四、债券市场的功能和作用1. 融资功能:债券市场是企业和政府融资的重要渠道,通过债券发行,可以快速募集资金,推动经济发展。
2. 投资功能:债券作为一种固定收益类证券,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投资选择,具有稳定的收益和较低的风险。
3. 资产配置功能:债券市场为投资者提供了多元化的资产配置机会,有助于优化资产组合,提高资产配置效率。
4. 信号传递功能:债券市场的运行情况可以作为宏观经济和市场预期的重要指标,对其他金融市场和政策制定产生影响。
五、债券市场的问题与挑战尽管债券市场发展迅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1. 市场规模不够大: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债券市场规模较小,有待进一步扩大。
2. 信用风险:债券市场涉及的信用风险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需要进一步完善信用评级制度和风险管理机制。
3. 缺乏流动性:部分债券品种的流动性较差,市场交易不活跃,限制了投资者的交易能力和参与度。
4. 市场规则不完善:债券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和市场规则还不够健全,需要加强监管和制度建设。
六、债券市场的发展前景和政策建议债券市场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为实现债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建议采取以下政策和措施:1. 推动债券市场创新:通过发展新品种、引入新技术和提升市场服务水平等方式,推动债券市场的创新发展。
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状况分析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状况一直备受关注。
债券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经历了迅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下面我们从市场规模、市场结构、市场参与主体、债券品种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我国债券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2024年年底,我国债券市场发行规模已经超过100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二、2024年以来,债券市场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这主要得益于国家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的政策导向,以及中央银行放宽对于债券市场的监管限制。
债券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为融资提供了更多的渠道,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其次,我国债券市场的结构逐步完善。
在债券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不断推出新的政府债券品种,丰富了市场的投资选择。
政府债券、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多种债券品种在债券市场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此外,我国债券市场引入了利率互换、信用违约互换等衍生品工具,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
这种多元化的债券市场结构有利于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和效率。
再次,我国债券市场的参与主体日益增多。
债券市场的参与主体包括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个人投资者等。
政府债券主要由政府发行,用于弥补财政赤字和推动经济发展;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可以满足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需求;企事业单位债券则为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
此外,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境外投资者也成为了债券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这种多元化的参与主体有助于提高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和活跃度。
最后,我国债券市场的品种愈发多样化。
随着金融创新的推进,我国债券市场逐渐推出了不同类型的债券品种,如地方政府债券、可转换债券、公司债券等。
这些债券品种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风险收益特征,满足了不同投资者的需求。
此外,我国债券市场的绿色债券、可持续债券等新兴品种也逐渐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
债券品种的多样化有助于提高债券市场的深度和广度。
2012-2016年中国证券行业调查与投资分析报告内容简介据wind数据显示:2011年境内上市公司股票市场总成交额41.97万亿元,较2010年减少22.45%;股票市场总融资额7021.20亿元,较2010年减少28.43%,其中首发融资额2680.75亿元,较2010年减少44.79%,再融资融资额4340.45亿元,较2010年减少12.41%。
经纪业务和承销业务为证券行业贡献主要的收入来源,经纪业务收入与成交额密切相关,而承销业务也受到股票市场融资额的影响。
此外,证券行业近年来的合规运营使行业成熟度日益提高,监管层持续规范监管的同时日益加大对行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各项促进行业创新发展的机制逐步推出:2011年7月,证监会公布《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监管指引》,正式将券商直投业务纳入常规监管;2011年10月,证监会发布了《转融通业务监督管理试行办法》、《关于修改〈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的决定》和《关于修改〈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内部控制指引〉的决定》,转融通各项相关机制的建立日趋完善,随后11月两市交易所也分别发布《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融资融券标的由此前的90只扩容至285只,转融通机制的推出又进一步;2011年12月,在港签署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八》中,允许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RQFII)投资境内证券市场,随后12家证券公司和9家基金公司的香港子公司获批了RQFII试点业务资格。
随着我国证券行业运营的日趋规范,证券行业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及挑战。
智研咨询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证券行业调查与投资分析报告》共十一章。
首先介绍了中国证券行业的概念,接着分析了中国证券行业发展环境,然后对中国证券行业市场运行态势进行了重点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证券行业面临的机遇及发展前景。
您若想对中国证券行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该行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2012年地方融资平台债券市场分析【摘要】本文主要是对2012年地方融资平台债券市场的发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同2010和2011年融资平台债券市场行情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国家政策及融资平台企业特点,给出风险和机遇分析。
【正文】一、背景 (一)经济宏观背景2012年,国际经济环境趋于疲软,复苏乏力;国内经济稳中求进,在下半年逐步走出较高通胀率的状态,实现经济增速下滑的软着陆并逐步企稳回升。
我国经济政策秉持稳中求进的策略,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规模铺开及房地产市场的企稳,制造业PMI 指数于12月后稳定在荣枯线以上,国内生产总值GDP 同比增速也于第四季度摆脱数年持续下滑状态,经济企稳回升,通胀率也控制在 2.5%以内的相对较低水平。
图1. 2012年CPI 月度同比增速图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相关数据整理0.511.522.533.544.552012年CPI 同比增速图2. 2010-2012年季度GDP同比增速图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相关数据整理(二)2012年融资基准利率情况如图3所示,2012年全年银行间拆借市场的一年期利率逐渐下滑并最终稳定于4.4000。
2012年一季度,一年期拆借利率处于相对高位,同期融资成本相对较高;第二、三季度一年期拆借利率逐渐下滑,并最终稳定。
从国债收益率的利差看,10年期同3年期的国债收益利差从六月份的高点92BP降至年末的44BP的较低水平,也凸显了市场对于经济好转的预期。
图3. 2012年银行间拆借市场一年期SHIBOR利率走势图数据来源:根据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网站相关数据整理地方融资平台的主要债券融资渠道(企业债券和中期票据)的融资成本,为当时一年期SHIBOR利率加上相关信用利差。
从基准利率同基准利差变化分析,2012年的融资成本上半年处于较高位状态,而进入9月份以后,逐步进入了较低位水平。
二、现状2012年,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券市场融资渠道得到长足发展,据中央登记公司统计,主力融资渠道企业债和中期票据的总和在银行间市场已累计高达6367.9亿元,较2011年增加3805.9亿元,同比增长148%;银行间市场地方融资平台债券余额为14365.68亿元,较2011年增加6150.99亿元,同比增长74.87%。
一、单选题(每题0.5分,共30分,以下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不选、错选均不得分。
)1. 在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中,客户主要承担的义务之一是保证委托资产来源及用途的A.持续性B.合法性C.独立性D.广泛性2.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出现( )情形时,深圳证券交易所将终止其股票交易。
A.因成交量低于规定标准而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在其后180个交易日内的累计成交量低于300万股。
B.因成交量低于规定标准而被暂停上市的,在其后120个交易日内的累计成交量低于300万股C.因成交量低于规定标准而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在其后120个交易日内的累计成交量低于300万股D.连续120个交易日内,公司股票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实施的累计成交量低于300万股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资产托管机构办理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资产托管业务应当履行的职责的是( )。
A.出具资产管理报告B.执行证券公司的清算指令C.出具资产托管报告D.执行证券公司的投资指令4. 下列各项中,属于证券经纪业务合规风险的是( )。
A.在审核手续未严格执行的情况下代客户开立证券账户B.操作失误为客户买入非委托人本意的证券C.工作人员未核对取款人身份导致客户资金被冒领D.向客户提供投资建议,对证券价格的涨跌或者市场走势做出确定性的判断5. 按照交易对象划分,( )属于股票交易。
A.可转换债券B.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债券C.B股D.ETF6. 证券公司只能接受( )期货公司的委托从事IB业务,不能接受其他期货公司委托从事IB业务。
A.其全资拥有或者控股的 B.其参股的,或者被同一机构控制的C.其参股的 D.其全资拥有或者控股的,或者被同一机构控制的7. ( )是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允许的投资事项。
A.将集合计划资产中的证券用于回购B.将集合计划资产用于资金拆借C.将集合计划全部资产用于申购新股D.将集合计划资产用于可能承担无限责任的投资8. 下列关于开放式基金申购价格和赎回价格的确定,说法正确的是( )。
2012 中国并购报告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
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增长,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推动力。
并购活动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些活动对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和转型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2012年中国的并购活动情况,并分析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012年中国并购活动概览2012年是中国经济面临一些挑战的一年。
全球经济不稳定和中国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中国政府积极鼓励并购活动,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
根据相关数据,2012年中国的并购交易总额达到XXX亿元,比前一年增长了XX%。
并购活动的行业分布在2012年的并购活动中,中国多个行业都出现了重要的交易。
其中,制造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是并购活动的主要领域。
制造业并购活动主要集中在高科技制造、能源设备和汽车等领域,这些行业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领域。
金融业的并购活动主要涉及银行、保险和证券等领域,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房地产业并购活动主要集中在住宅和商业地产项目,并推动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进一步整合。
并购活动的交易类型在2012年的并购活动中,中国出现了多种交易类型。
其中,国内并购和海外并购是最常见的两种类型。
国内并购主要发生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之间,通常是为了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竞争力和实现资源整合。
海外并购是指中国企业收购或与外国企业合并,旨在获取先进技术、品牌和国际市场资源。
此外,还有一些跨境并购交易,即中国企业与外国企业之间的跨境合作。
这些不同类型的并购交易都对中国企业的发展和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产生了重要影响。
并购活动的影响并购活动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首先,在制造业领域,通过并购,中国企业能够获得先进技术和专利,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其次,在金融业领域,通过并购,中国企业可以拓展金融服务范围,提高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水平。
最后,在房地产业领域,通过并购,中国企业可以整合资源,提高市场份额,进一步推动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
债券分析案例范文债券是一种债务工具,是公司、政府或其他机构为了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债权人的一种债务凭证。
债券分析是通过研究债券的特性和表现来评估债券的风险和回报。
下面将介绍一个债券分析的案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债券分析的过程和方法。
假设我们有一家公司发行了一笔名为“ABC公司2024年到期债券”的债券。
这笔债券的到期时间是2024年,票面利率为5%。
为了进行债券分析,我们将首先评估债券的风险。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到期日和票面利率。
到期日越远的债券,风险越高,因为债券买方需要等待更长的时间才能收回本金。
票面利率越高的债券,风险也越高,因为债券买方可能会错过更好的投资机会。
其次,我们需要研究发行公司的财务状况。
我们可以评估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来了解公司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
如果公司的财务状况不佳或有潜在的风险因素,比如高负债率或亏损,那么债券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接下来,我们需要考虑市场风险。
债券市场的风险通常与整体经济和利率环境有关。
如果经济环境不稳定或利率上升,债券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可以对这笔债券的风险进行评估。
如果到期时间较长,票面利率较高,发行公司的财务状况良好,经济环境稳定,那么这笔债券的风险应该是相对较低的。
接下来,我们需要评估债券的回报。
债券的回报通常包括票息收入和债券价格的变动。
票息收入是根据票面利率计算的,而债券价格的变动则取决于市场需求和债券的买卖情况。
如果当前市场利率低于债券的票面利率,那么债券的价格通常会上涨,投资者可以借此获得资本利得。
相反,如果市场利率高于债券的票面利率,那么债券的价格通常会下跌,投资者可能会面临亏损。
最后,我们可以将风险和回报综合考虑,评估这笔债券的投资价值。
如果风险较低,回报较高,那么这笔债券可能是一个较好的投资机会。
如果风险较高,回报较低,那么投资者可能需要再考虑其他投资选项。
总结起来,债券分析是通过评估债券的风险和回报来评估其投资价值。
中国债券市场分析报告(2012年9月份)研究发展部目录一、债券市场概述 (1)二、企业债 (2)三、公司债 (10)四、中期票据 (16)五、短期融资券 (19)六、金融债 (23)一、债券市场概述2012年1-9月份,我国债券市场共发行1,807期债券(不包括国债和央行票据),累计规模45,048.40亿元,相比于去年同期的1,056期和33,649.68亿元,分别增长了71.12%和33.87%。
从债券品种来看,发行规模最大的仍然是金融债券,共发行160期,募集资金19,366.10亿元,占2012年1-9月已发行债券总规模的42.99%,其中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32期,累计金额2,171.5亿元,占已发行金融债券的11.21%。
而发行程序较为简便的短期融资券的发行规模也比较大,共发行710期,规模达10,600.37亿元,期数和规模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56.04%和38.45%,增长趋势非常明显,其中定向债务工具(1年期以下)共发行39期,募集资金440亿元。
这期间,中期票据共发行507期,发行规模为8,027.3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77.89%和58.56%,增长趋势亦非常明显,其中定向债务工具(1年期以上)共发行93期,发行金额1795.80亿元。
另外,公司债券发行122期,募集资金1,570.60亿元,发行期数和规模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17.86%和61.22%;企业债券发行306期,累计规模5,399.03亿元,发行期数和规模同比分别增长了117.02%和242.47%。
总体而言,2012年1-9月份各类债券的发行规模均同比大幅度增长,这主要与决策层大力推动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的决心密不可分。
从市场分布来看,银行间债券市场仍然占主导地位,1-9月份短期融资券和中票票据合计发行18,627.67亿元,二者占总发行规模(剔除金融债券、国债和央行票据)的72.53%。
表1 2012年1-9月份债券市场累计发行情况债券品种2011年1-9月发行期数(期)2012年1-9月发行期数(期)期数同比2011年1-9月发行规模(亿元)2012年1-9月发行规模(亿元)规模同比企业债券141306117.02%1,576.48 5,399.03 242.47%公司债券56122117.86%974.20 1,570.60 61.22%可转换债券92-77.78%413.20 85.00 -79.43%中期票据28550777.89%5,062.70 8,027.30 58.56%短期融资券45571056.04%7,656.50 10,600.37 38.45%金融债券11016045.45%17,966.60 19,366.10 7.79%资料来源:鹏元整理单就9月份而言,共发行268债券,发行规模5,296.55亿元,和8月份相比,发行期数增加了13.08%,但是总发行规模下降了5.22%。
其中,企业债发行44期,发行规模673.25亿元;公司债券5期,发行规模57.20亿元;中期票据89期,发行规模1,473.20亿元;短期融资券115期,发行规模1,661.90亿元;金融债15期,共发行1,431.00亿元。
和8月份相比,企业债券和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出现了一定的增长,而公司债券和金融债券发行规模则出现了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为公司债券的82.09%。
另外,和去年同期相比,几类债券的发行规模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企业债券、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的增长最为明显,发行规模同比分别增长了1,465.70%、104.90%和116.90%。
表2 2012年9月份债券市场环比发行情况债券品种12年8月份期数(期)12年9月份期数(期)环比12年8月份规模(亿元)12月9月份规模(亿元)环比企业债券41447.32%625.78673.257.59%公司债券215-76.19%319.3057.20-82.09%可转换债券中期票据708927.14%1,472.401,473.200.05%短期融资券8411536.90%1,245.401,661.9033.44%金融债券2115-28.57%1,925.501,431.00-25.68%资料来源:鹏元整理表3 2012年9月份债券市场同比发行情况债券品种11年9月份期数(期)12年9月份期数(期)同比11年9月份规模(亿元)12月9月份规模(亿元)同比企业债券4441,000.00%43.00673.251,465.70%公司债券4525.00%45.5057.2025.71%可转换债券- - - - - - 中期票据3089196.67%719.00 1,473.20 104.90%短期融资券40115187.50%766.20 1,661.90 116.90%金融债券121525.00%1,514.10 1,431.00 -5.49%资料来源:鹏元整理二、企业债2012年1-9月份,企业债共发行306期,累计募集资金5,399.03亿元,发行期数同比上升了117.02%,发行规模同比增长了242.47%。
就9月份而言,共发行44期,募集资金673.25亿元,和8月份相比,发行期数上升了7.32%,发行规模上升了7.59%。
本轮企业债的发行中,城投债仍为主角,9月份共发行城投债39期,累计募集资金为439.50亿元,期数和规模总占比分别达88.64%和65.28%;产业债共发行5期,累计金额233.75亿元。
图1 2012年1-9月份企业债券发行情况2793701,028894323445 762626 673 81672472323324144204060802004006008001,0001,2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期)(亿元)规模(左轴)期数(右轴)资料来源:鹏元整理就发债主体区域分布来看,1-9月份,仍然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北京、江苏、浙江、重庆、辽宁、安徽、山东和湖南8个省市发行量较大,合计发行162期和3,751.43亿元,分别占到总数的52.94%和69.48%。
其中,北京发行26期,募集资金2,126.00亿元,发行规模遥遥领先;江苏省发行了44期,募集资金528.18亿元,发行规模位居第二,发行期数位居第一。
就9月份而言,北京地区发行了2期,募集资金200亿元,发行规模仍居全国第一;发行期数排名第一的是江苏省,发行了7期,募集资金79亿元,其发行规模排名第二。
图2 2012年9月份企业债券区域分布17 200181088 12507923286 2820 1632761512221111472312112164246850100150200250安徽北京福建广西河北河南黑龙江湖南江苏江西内蒙古青海山东山西四川新疆云南浙江重庆(期)(亿元)规模(左轴)期数(右轴)资料来源:鹏元整理从债券发行期限来看,2012年1-9月份已发行的企业债券主要以中长期为主。
具体而言:无论是发行期数还是发行规模,7年期债券都居于绝对领先地位,共发行189期,累计2,457亿元,期数和规模占比分别为61.76%和45.51%;发行期数位居第二的是6年期债券,共发行58期,募集资金590.93亿元;发行规模位居第二的是10年债券,共发行34期,募集资金1,606.5亿元。
单就9月份而言,7年期债券占了绝大多数,共发行36期,占比81.82%;6年期债券发行5期,占比11.36%;8年期、10年期和20年期的债券各发行1期,合计占比6.82%;从发行规模来看,7年期债券共募集资金509.5亿元,占比75.68%;排名第二的是20年期债券,募集资金100亿元,占比14.85%;排名第三的是6年期债券47.75亿元,占比7.09%。
就债券的含权期限而言,1-9月份发行的306只企业债中,有227只债券为非含权设计债券,其余79只为含权设计债券。
其中含权期限为“5+2”、“3+3”和“2+5”的债券占了含权设计债券的绝大多数,分别为25只、18只和10只,合计占比67.09%。
此外,含权期限为“5+5”的债券有6只;含权期限为“7+3”的债券有5只;含权期限为“5+2”的债券为4只;含权期限为“3+2”和“4+2”的债券各有3只;含权期限为“4+3”和“3+4”的债券各有2只;含权期限为“2+4”的债券有1只。
就9月份而言,发行的44只企业债中,含权设计债券共计16只,占总数的36.36%;其中,含权期限为“2+5”的债券有8只,占到含权设计债券总期数的50%;含权期限为“5+2”和“3+4”各有2只,含权期限为“2+4”、“5+5”“4+2”和“3+3”债券各有1只。
图3 2012年1-9月份企业债券发行期数期限结构分布图4 2012年9月份企业债券发行期数期限结构分布5年2.9%6年19.0%3年0.3%10年11.1%7年61.8%15年1.6%8年2.9%20年0.3%8年2.3%6年11.4%7年81.8%10年2.3%20年2.3%资料来源:鹏元整理图5 2012年1-9月份企业债券发行规模期限结构分布图6 2012年9月份企业债券发行规模期限结构分布5年2.8%3年0.2%7年45.3%8年2.2%10年29.9%15年6.8%6年10.9%20年1.9%20年14.9%6年7.1%7年75.7%10年0.9%8年1.5%资料来源:鹏元整理资料来源:鹏元整理从增信方式来看,1-9月份发行的306期企业债中,有186期债券未采用增信方式,占比60.78%,其余120期债券则采取不同类型的增信措施。
具体而言:有73期采取第三方担保,占总期数的23.86%;31期采取抵押担保方式,占比10.13%;8期采取银行流动性支持方式,占比2.61%;另外有8期分别采用抵押担保、偿债基金和流动性支持方式。
就9月份而言,信用债券占比相对8月份明显增加,发行的44期企业债券中,有26期未采用增信方式,占比达59%;在采用了增信方式的18只债券中,采取第三方担保的有8期,占比18.18%;采取抵押担保的有5期,占比11.36%;采取银行流动性支持的有3期;采取质押担保和偿债基金的各有1期。
图7 2012年1-9月份企业债券增信方式统图8 2012年9月份企业债券增信方式统计偿债基金1.0%抵押担保10.1%第三方担保23.9%质押担保1.3%无增信方式60.8%银行流动性支持2.9%偿债基金2%抵押担保12%第三方担保18%无增信方式59%银行流动性支持7%质押担保2%注:按照企业债券发行期数统计注:按照企业债券发行期数统计就债项级别而言,2012年1-9月份发行的306期企业债中,AA 级别占了大多数,共发行了177只,占总期数的57.84%;其次是AA+级别的债券,共计84只,占总期数的27.45%;AAA 级别的有37期,占比12.09%;AA-级别的有8期,占比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