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
- 格式:pdf
- 大小:1.19 MB
- 文档页数:39
清华大学怎么样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清华大学官方给出的自我评价: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坐落于北京西北郊风景秀丽的清华园,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成立于1911年,当初是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
1912 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年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国学研究院,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办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逐步恢复了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
1999 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并入,成立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在国家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211工程"建设和"985工程"的实施,清华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合作、社会服务以及整体办学条件等方面均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目前,清华大学设有19个学院,55个系,已成为一所具有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和医学等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
清芬挺秀,华夏增辉。
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清华人将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发扬"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行胜于言"的校风以及"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为使清华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清华院系设置一、清华大学院系设置如下:1.数学科学系:该系是清华大学最早成立的系之一,拥有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培养方向包括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与控制论等。
2.物理系:该系是清华大学自然科学类学院之一,拥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培养方向包括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等。
3.化学系:该系是清华大学自然科学类学院之一,拥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培养方向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
4.生命科学学院:该学院是清华大学成立较早的学院之一,拥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培养方向包括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神经科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
5.地球系统科学系:该系是清华大学新兴的自然科学类学院之一,拥有地球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培养方向包括地球物理学、气象学、地质学等。
6.工程物理系:该系是清华大学自然科学类学院之一,拥有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培养方向包括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等。
7.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该系是清华大学自然科学类学院之一,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培养方向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
8.机械工程系:该系是清华大学历史最悠久的系之一,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培养方向包括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等。
9.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该系是清华大学自然科学类学院之一,拥有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培养方向包括精密仪器设计制造、光学仪器等。
10.建筑学院:该学院是清华大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拥有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培养方向包括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等。
11.土木工程系:该系是清华大学历史悠久的系之一,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培养方向包括结构工程等。
12.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该系是清华大学自然科学类学院之一,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培养方向包括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
13.水利水电工程系:该系是清华大学历史悠久的系之一,拥有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培养方向包括水利水电工程等。
我心心念念的清华大学作文提起清华大学,那可就像我心中一颗闪闪发光的超级明星,想起来就让我激动得直搓手。
第一次知道清华,还是我小屁孩的时候。
那时候只觉得清华这个名字特别牛气,听起来就像一个充满了神秘智慧的魔法学院。
每次听到大人们谈论清华的学霸们如何厉害,我就眼睛放光,满脑子都是那些聪明的哥哥姐姐们在一个超级酷的校园里,研究着特别高深的学问。
等我长大点开始上学,清华就变成了我墙上的一张海报。
那海报上的清华园,古色古香的建筑在绿树成荫下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庄严和典雅。
大礼堂那尖尖的屋顶像是在向天空诉说着知识的崇高,图书馆就像一座知识的宝库,里面肯定装满了数不清的宝藏书籍。
我常常对着海报发呆,幻想着自己也能漫步在那校园里,闻着花香,听着朗朗读书声,然后成为一个超级有学问的人。
清华在我心里还代表着一群超酷的人。
那些从清华走出来的科学家、工程师,他们就像超级英雄一样改变着世界。
比如说,有清华的前辈在研究航天技术,让咱们国家的卫星能在宇宙里潇洒地遨游;还有的清华人在努力攻克医学难题,说不定哪天就能让那些现在的不治之症像感冒一样轻松被治愈呢。
我就想啊,要是我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那我也能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点超酷的痕迹。
再说说清华的学习氛围吧。
我想啊,在清华的校园里,大家一定都是走路带风,脑子里装满了各种知识的火花。
课堂上,教授们讲的知识肯定像魔法咒语一样,打开一扇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课间休息的时候,同学们讨论的话题肯定不是什么游戏八卦,而是宇宙的奥秘、量子力学这些超级高大上的东西。
图书馆里,那肯定是安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大家都在埋头苦学,和书本里的知识进行一场场激烈的“战斗”。
可是我也知道,清华可不是那么好进的。
每次想到这儿,我就像一个想摘星星却发现星星高高在上的孩子。
那些密密麻麻的学科知识、竞争激烈的考试,就像一道道关卡横在我和清华之间。
但是呢,这反而让我更有斗志了。
我就想,我要像游戏里打怪升级一样,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地攻克,一道题一道题地打败,一步一步朝着清华迈进。
清华的全称是什么学校清华大学,全名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是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也是世界知名的研究型大学。
清华大学位于中国北京市海淀区,占地近1000公顷,地处世界科技创新中心之一的北京中关村科学园区。
学校历史清华大学的历史可追溯到1911年,当时称为“清华学堂”,是中国近代最早创办的一所西式大学。
清华学堂的创办者是爱国人士、教育家顾颉刚,他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校训,致力于培养国家的卓越人才。
在其发展历程中,清华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
1928年,清华学堂改为清华大学,并成为中国最早一批授予博士学位的高等学府之一。
1952年,清华大学成为全日制本科高等学校,同时开展研究生教育。
2000年,清华大学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并,成为中国科技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科专业作为中国顶尖的综合性大学,清华大学拥有广泛的学科专业覆盖范围。
截至目前,清华大学设有14个学院,包括人文学院、社会科学学院、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环境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工程物理系、自动化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航天航空学院、建筑学院、土木水利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数学科学学院。
除了以上学院,清华大学还拥有多个著名的研究机构和实验室,如清华大学研究院、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前沿科学交叉研究院等。
这些机构和实验室为学校提供了广阔的研究领域和科学创新的机会。
教学和研究清华大学以其严谨的学风和卓越的教学质量享有盛誉。
学校致力于培养拥有创新思维、扎实专业知识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清华大学的本科教育深受学生和家长的追捧,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
清华大学在各学科领域都有杰出的研究成果。
学校在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航空航天等领域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清华大学拥有一支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包括许多国内外学术界知名的教授和研究员。
这些教师们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具有深厚造诣,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和突破性进展。
关于清华大学的简介|清华大学介绍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清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为九校联盟、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亚洲大学联盟、清华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低碳能源大学联盟成员。
清华大学诞生于1911年,依托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因北京西北郊的清华园而得名,初称“清华学堂”,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翌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年设立大学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1952年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先后恢复或新建了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
清华大学是中国乃至亚洲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在长达百年的办学历史中,2位共和国主席、7位中央政治局常委、14名两弹一星获得者、600余名院士从这里走出,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等一大批学术巨匠曾在此执教,恰如清华园工字殿内对联所书——“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感谢您的阅读!。
清华发展历程简述
清华大学是中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清华学堂时期(1911-1928)
清华学堂是清华大学的前身,成立于1911年。
当时,清华学堂是由美国教育家顾炎武等人创建的,旨在培养中国的工程师和科学家。
在这个时期,清华学堂的教育以西方科学技术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同时,清华学堂还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和文化活动,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二、国立清华大学时期(1928-1949)
1928年,清华学堂升格为国立清华大学。
在这个时期,清华大学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
清华大学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学生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同时,清华大学还积极参与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中国的独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清华大学复兴时期(1949-1978)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清华大学成为国家重点大学之一。
在这个时期,清华大学逐渐恢复了其在学术界的声誉和地位。
清华大学在科学技术、文化
教育、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同时,清华大学还积极参与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改革开放时期(1978-至今)
1978年,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历程。
在这个时期,清华大学逐渐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领军者之一。
清华大学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研成果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同时,清华大学还积极参与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全球化进程,为推动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最想去的地方是清华大学作文你要是问我最想去的地方是哪儿,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那就是清华大学。
为啥是清华呢?这可得好好唠唠。
首先啊,清华的名声就像那超级英雄的招牌一样响亮。
打我小时候起,就老听大人们念叨,清华那可是全国顶尖的学府,里面的学霸那都是“神”一样的存在。
就感觉能进清华的人,脑袋里装的不是知识,而是一个超级知识宇宙,啥难题到他们那儿,就跟孙悟空打小妖怪似的,轻松搞定。
而且啊,清华的校园美得不像话。
我听说里面有好多古色古香的建筑,那些老房子就像一个个智慧的老者,静静地站在那儿,见证着一代又一代清华人的成长。
每次我在电视上或者图片里看到清华园的大礼堂、水木清华啥的,心里就像有只小猫在挠,痒痒的,恨不得马上就飞奔过去,站在那些建筑前面,感受一下那种历史和文化交织的氛围。
说不定啊,站在那儿我就能沾点学霸的灵气,变得聪明一点呢。
再说说清华的图书馆吧。
那可不仅仅是一个看书的地方,对我来说,那就像是一个装满宝藏的魔法城堡。
想象一下,一排排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从古老的经典到前沿的科学研究著作,应有尽有。
在那里面读书,就好像是在和全世界最聪明的人对话。
我呢,就像一个小探险家,在书的海洋里寻找着智慧的珍珠。
我都能想象到自己在图书馆靠窗的位置,阳光洒在书页上,我沉浸在知识的世界里,那画面简直太美好了。
清华的学霸们也是吸引我想去的一个重要原因。
能和这些超级厉害的同学一起学习、一起探讨问题,那得多带劲啊。
我觉得和他们在一起,就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
他们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肯定都特别独特,我要是能和他们成为朋友,那肯定能学到好多好多东西。
说不定我还能参与一些超级酷的科研项目或者社团活动呢,比如说研究机器人啊,探索宇宙的奥秘啊之类的,光是想想就热血沸腾。
还有啊,清华的食堂据说也是美食的天堂。
对于我这个小吃货来说,这可太有吸引力了。
什么各地的特色美食、新奇的创意菜品,都能在清华的食堂里找到。
我一边品尝着美味的食物,一边和同学们聊聊学习、聊聊生活,那感觉,简直就是人生的一大享受。
清华发展历程简述一、创办与初期发展(1911—1949)清华大学的前身可追溯到1911年的清华学堂,这是清政府为了振兴中华民族而设立的一所新式学堂。
成立初期,清华学堂主要以培养留学生为主,通过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提高中国的科技和工程水平。
1912年,清华学堂升格为清华学校,并陆续开设了矿业、工业、农业等系,拓宽了学校的专业领域。
1925年,清华学校与北洋大学合并,成立了国立清华大学。
这一重要事件标志着清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国立清华大学实行了现代大学制度,引进了许多优秀的教育家和学者。
在这一时期,清华大学逐步扩大了专业设置范围,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作出了积极贡献。
然而,国家政治、社会动荡的影响也给清华大学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清华大学因为战争而被迫撤离北京,转移至重庆。
抗战胜利后,清华大学返京,开始恢复和重建工作。
二、建设新中国的重要基石(1949—1978)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清华大学成为新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泽东主席亲自批准了学校名称的改为“清华大学”,并充分肯定了清华在培养科技人才、推动科学研究方面的贡献。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清华大学逐渐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
20世纪50年代,清华大学经历了一次规模化的建设和发展。
学校的院系设置得到了进一步扩展,开设了更多的学科专业。
同时,清华大学积极参与国家的大型科研项目,为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提供了重要支撑和技术支持。
文化大革命给清华大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重创。
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受到严重干扰,许多知识分子被迫下放插队。
然而,清华师生坚持科学思想,保持了独立思考的意识,并在文革后期开始逐步恢复和重建。
三、改革开放与国际交流(1978—至今)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渐走向世界舞台,清华大学也积极参与了国际交流与合作。
1978年,清华大学成立了第一个外国留学生教育办公室,招收了一批来自不同国家的优秀学生。
关于清华大学的简介|清华大学介绍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TsinghuaUniversity),简称“清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为九校联盟、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
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亚洲大学联盟、清华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
工学院低碳能源大学联盟成员。
清华大学诞生于1911年,依托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因北京西北郊的清华园而得名,初称“清华学堂”,是清政府
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翌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
地培养,1925年设立大学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
合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
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1952年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先后恢复或新建了理科、经济、管理和文
科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
清华大学是中国乃至亚洲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在长达百年的办学历史中,2位共和国主席、7位中央政治局常委、14名两弹一
星获得者、600余名院士从这里走出,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
赵元任等一大批学术巨匠曾在此执教,恰如清华园工字殿内对联所书——“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