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学第3版本,02计量重点学习的资料的统计描述试卷试题.doc
- 格式:doc
- 大小:443.02 KB
- 文档页数:10
E.以上都不对4. 描述一组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的平均水平用: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平均数E.以上均是5. 用/n公式计算均数的方法称为:A.加权法B.简捷法C.目测法D.平均法E.直接法6. 用频数表计算均数时, 若以各组段下限值作为组中值计算均数, 要使所得值等于原均数, 则应:A.减一个组距B.加一个组距C.减半个组距D.加半个组距E.以上均不对7. 对于一组呈负偏态分布的资料,反映其平均水平应用哪个指标:A.几何均数B.中位数C.平均数D.均数E.算术均数8. 用频数表法计算均数时,组中值应为:A.(本组段下限值+本组段上限值)/2B.(本组下限值+下组下限值)/2C.(本组下限值+下组上限值)/2D.本组段的上限值E.本组段的下限值9. 原始数据加上一个不为0的常数后:A. 不变、CV变B. 变或CV变C. 不变、CV不变D. 变、CV不变E. 、CV均改变10. 对于对称分布的资料来说:A.均数比中位数大B.均数比中位数小C.均数等于中位数D.均数与中位数无法确定孰大孰小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11. 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计算_______以表示其平均水平。
A.均数B.中位数C.几何均数D.全距E.标准差12. 利用频数表及公式 M=L+i/f n (n/2- f L )计算中位数时:A.要求组距相等B.不要求组距相等C.要求数据呈对称分布D.要求变量值都比较接近E.要求数据呈对数正态分布13. 对于同一份正偏态的资料, 求得的几何均数与算术均数:A.几何均数大于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小于算术均数C.几何均数等于算术均数D.几何均数可以大于算术均数,也可以小于算术均数E.以上说法都不对14. 原始数据同时乘以一个既不等于零也不等于1的常数后:A. 不变,M变(M为中位数)B. 与M都不变C. 变、M不变D. 与M都变E.以上都不对15. 表示变量值变异情况的指标最常用的是:A.四分位数间距B.全距C.标准差D.变异系数E.方差16. 一组计量资料中,每个变量值与均数之差的平方和、除以变量值的个数-1,再开平方所得的值为:A.方差B.全距C.四分位数间距D.变异系数E.标准差17. 标准差一定:A.不比均数大B.不比均数小C.取决于均数D.比标准误小E.以上都不对18. 变异系数CV的数值_________A.一定小于1B.一定大于1C.可大于1;也可小于1D.一定不会等于零E.一定比S小19. 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A.全距B.四分位数间距C.方差D.变异系数E.标准差20. 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以______指标较好。
第二章计量资料的统计描绘一、教课大纲领求(一)掌握内容1.频数分布表与频数分布图( 1)频数表的编制。
( 2)频数分布的种类。
( 3)频数分布表的用途。
2.描绘数据分布集中趋向的指标掌握其意义、用途及计算方法。
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3.描绘数据分布失散程度的指标掌握其意义、用途及计算方法。
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
(二)熟习内容连续型变量的频数分布图:等距分组、不等距分组。
二、教课内容精要计量资料又称为丈量资料,它是丈量每个察看单位某项指标值的大小所得的资料,一般均有计量单位。
常用描绘定量资料分布规律的统计方法有两种:一类是用统计图表,主假如频数分布表(图);另一类是采纳合适的统计指标。
(一)频数分布表的编制频数表( frequency table)用来表示一批数据各察看值或在不一样取值区间的出现的频繁程度(频数)。
对于失散数据,每一个察看值即对应一个频数,如某医院某年度一日内死亡0, 1,2, 20 个病人的天数。
如描绘某学校学生性别分布状况,男、女生的人数即为各自的频数。
对于分布区间很大的失散数据和连续型数据,数据分布区间由若干组段构成,每个组段对应一个频数。
制作连续型数据频数表一般步骤以下:1. 求数据的极差(range)。
R X max X min ( 2-1 )2. 依据极差选定合适“组段”数(往常8— 10 个)。
L≤χ<U 。
确立组段和组距。
每个组段都有下限L 和上限U,数据χ归组统必定为3.写出组段,逐个划记。
频数表可用于揭露资料的分布特点和分布种类,在文件中常用于陈说资料,它便于发现某些特大或特小的可疑值,也便于进一步计算指标和统计剖析办理。
(二)描绘频数分布中心地点的均匀指标描绘中心地点的均匀指标,但常因资料的不一样而选用不一样的指标进行描绘。
1. 算术均数(对称分布)算术均数( arithmetic mean)简称均数,描绘一组数据在数目上的均匀水平。
1, 统计设计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对照:以排除偶然的非处理因素的干扰,如成组对照、配对对照。
(2)随机:总体中每一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中,其目的是使样品有代表性,如抽签、随机数字表等。
(3)均衡:处理组与对照组的内部构成一致,如性别一致、年龄一致等。
(4)重复(样本含量):样本一般要求仝30例。
2. 怎样的数据资料属分类资料?数据不代表数值大小,只是一种编码,每个编码代表一种属性,这种资料叫分类资料,又称分类变量或定性资料。
其观察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类别或属性。
有无序分类、有序分类两种情况。
3. 简述什么叫总体和样本,医学研究中的样本有什么要求?总体:是指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是同质的所有观察单位某中观察值 (变量值)的集合。
样本:用随机方法从总体中抽出的、有代表性的部分观察单位的某变量值的集合。
医学研究中的样本应按随机化原则获取,即总体中每一个观察单位都有同等的机会被选入到样本中来,以避免误差和偏倚对研究结果有所影响。
4. 统计描述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各自有何特点?( 1 )频数表与频数图:由组段和频数两栏组成的整理表即频数表,将频数表数据在直角坐标系上绘制成图即频数图。
特点:①•较具体、直观的描述一组数据的特征;②便于发现可疑的异常值;③有助于正确选用统计指标和便于计算。
(2)描述性统计量可以用来定量的刻画统计分布的特征,常用的有三类:描述集中趋势的有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描述离散趋势的有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描述分布类型的偏度系数峰度系数。
( 3)百分位数是一种位置参数既可用干描述离散趋势又可描述集中趋势可用于各种连续型分布。
5. 统计描述的意义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统计描述,是指用适当的统计指标、统计表、统计图等方法对资料的数量特征及其分布规律进行测定和描述,其目的是用直观、简单的形式揭示大量数据所蕴涵的内在信息。
例如随机抽取某市六十名十二岁男孩测身高面对这六十个不同的数据,无论多认真审视也无法说清这些男孩的身高情况,这就要用统计描述来解决这些问题,对数据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分析制作频数表图这样就能具体直观的描述这些数据的特征如有三组同龄男孩体重如下,其平均体重是30 千克,由表面看这三组资料的均数相等,即集中趋势相同,但各组的数据参差不齐,也就是离散趋势不同,描述这组同质数值变量数据离散程度就用全距、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等6. 描述计量资料集中趋势(一般水平)的指标有哪些,各适用于什么情况?描述计量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有: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中位数。
第一部分复习练习题一.最讎择丿Y 表示一m 称分布的变量值的 ______________ a.平均水平 b.频数分布c.离散情况d.极差 一组正态分布资料,理论上有 ____________ a. T>M b.X <M c ・商 A X^MngKM 反映一组血淸学滴度资料或效价资料平均水平采用 a. Y b. M c. G d R 在O 未知且n 较大时,估计u 95%町售区间可用_ a. X+1.96S b. T±2.58S c. X±2. 58Sx d. T±1.96S X 来自同一总体中的两个样本,其中—小的那个样本均数估计u 时更可靠。
a. Sx b. S c. S : d. CV在假设检验中,由于抽样的偶然性,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Ho 假设,贝IJ —0 a.犯第I 类错误 b.犯第II 类错误 c.推断正确 d. a, b 都有可能 在假设检验中,由于抽样偶然性,接受了实际上不成立的比假设,贝9—o a.犯第I 类错误 b.犯第II 类错误c.推断正确d. a, b 都有可能 在假设检验中,接受了实际上成立的出假设,则 _________ 。
a.犯第I 类错误 b.犯第II 类错误c.推断正确d. a,b 都有可能 a 二0・05, t>t a os. v,统计•上可认为 o a.两总体均数差别无显著意义b.两样本均数差别无显著意义 c.两总体均数差别有显著意义d.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显著意义 10、 在均数为方差为/的正态总体中随机抽样,每组样本含量n 相等,u=(X L u)/ox ;则u21. 96 的概率是 ______ 。
a. P>0.05 b. PW0.05 c. PM0.025 d. PW0.025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均数为u,标准差为。
【孙振球第三版】医学统计学复习题1、总体: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
2、有限总体:是指空间、时间范围限制的总体。
4、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其实测值的集合。
5、计量资料:描述指标,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法测量某项指标量的大小所得的资料,有计量单位。
6、计数资料:相对数,将观察单位按性质或类别分类,然后清点各组观察单位的个数所得资料。
7、等级资料:又称半定量资料或有序分类变量资料,是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分成等级后分组计数,分类汇总各组观察单位数后而得到的资料。
8、随机误差(偶然误差):是一类不恒定的、随机变化的误差,由多种尚无法控制的因素引起,观察值不按方向性和系统性变化,在大量重复测量中,它可呈现或大或小,或正或负的规律性变化。
9、平均数:描述一组变量值的集中位置或水平。
常用的平均数有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和中位数。
10、抽样误差:由于个体差异和随机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以及统一总体若干样本统计量之间的差异。
11、I型错误: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H0,这类“弃真”错误称为I 型错误。
检验水平,就是预先规定的允许犯I 型错误概率的最大值。
I 型错误概率大小也用α表示,α可取单尾亦可取双尾。
12、II型错误:“接受”了实际上不成立的H0,这类“取伪”的错误称为II型错误。
其概率大小用β表示,β只取单尾,β值的大小一般未知,须在知道两总体差值δ、α及n时,才能算出。
13、相对数:两个有联系的指标之比,是分类变量常用的描述性统计指标,常用两个分类的绝对数之比表示相对数的大小。
如率、构成比、比等。
14、率:强度相对数,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15、构成比:结构相对数字,表示事物内部某一部分的个体与该事物各个部分个体数的和之比。
用来说明各构成部分在总体所占的比重或分布。
16、相对比:简称比,是两个相关联指标之比,说明两指标间的比例关系。
两指标可以性质相同,也可以性质不同,通常以倍数或百分数表示。
《医学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Label分)1.下列关于非参数检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非参数检验不依赖于总体的分布类型B.非参数检验仅用于等级资料比较C.适合参数检验的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会降低检验效能D.非参数检验会损失部分样本信息E.秩和检验是一种非参数检验方法正确答案:B2.两种药物疗效(治愈、显效、好转、无效)比较,宜用()。
A.χ2检验B.方差分析C.秩和检验D.t检验E.SNK-q检验正确答案:C3.用大剂量Vit.E治疗产后缺乳,以安慰剂作对照,Vit.E 组中有效者24例,无效者6例,安慰剂组有效者4例,无效者12例。
欲分析Vit.E是否有效,应用()。
A.χ2检验B.方差分析C.秩和检验D.t检验E.SNK-q检验正确答案:A4.定量资料多组比较,满足参数检验条件,假设检验时宜采用()。
A.秩和检验B.方差分析C.t检验D.χ2检验E.McNemar检验正确答案:B5.定量资料多组比较,当分布类型不清时,宜用()。
A.秩和检验B.方差分析C.t检验D.χ2检验E.McNemar检验正确答案:A6.对于多组独立有序多分类变量资料比较,假设检验时宜采用()。
A.秩和检验B.方差分析C.t检验D.χ2检验E.McNemar检验正确答案:A7.非参数统计的应用条件为()。
A.样本数据来自正态总体B.若两组比较,要求两样本方差相等C.总体分布类型未知D.要求样本例数很大E.总体属于某种已知的分布类型正确答案:C8.设配对设计资料的变量为X和X2,则配对设计的符号秩检验,如何编秩()。
A.把X1与X2的差数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排好后秩次保持原差数的正负号B.把X1与X2的差数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秩次不保存正负号C.把X1和X2综合按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D.把X1与X2的差数从小到大编秩E.把X1和X2综合从小到大编秩正确答案:A9.用两种方法检查已确诊的乳腺癌患者120名。
甲法的检出率为60%,乙法的检出率为50%,甲、乙两法一致检出率为35%,试问两种方法何者为优,宜用()。
卫生统计学第三版习题答案卫生统计学第三版习题答案卫生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卫生领域相关数据的学科,它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为卫生决策和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在学习卫生统计学的过程中,习题是一个重要的练习和巩固知识的方式。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卫生统计学第三版》的习题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章:卫生统计学概述1. 什么是卫生统计学?卫生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卫生领域相关数据的学科,它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为卫生决策和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2. 卫生统计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卫生统计学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和整理卫生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为卫生决策和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3. 卫生统计学的应用范围有哪些?卫生统计学的应用范围包括疾病监测、卫生政策评估、卫生资源分配、卫生服务质量评估等。
第二章:卫生统计学的数据来源1. 卫生统计学的数据来源有哪些?卫生统计学的数据来源包括卫生部门、医疗机构、卫生调查和监测等。
2. 卫生部门提供的数据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卫生部门提供的数据主要包括卫生机构的基本情况、疾病报告、卫生人力资源等。
3. 医疗机构提供的数据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医疗机构提供的数据主要包括病案数据、门诊数据、住院数据等。
第三章:卫生统计学的数据质量1. 什么是数据质量?数据质量是指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和及时性等方面的特征。
2. 数据质量的评价指标有哪些?数据质量的评价指标包括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时效性、可比性等。
3. 如何提高数据质量?提高数据质量可以通过规范数据收集和录入流程、加强培训和质量控制、建立数据质量管理体系等措施。
第四章:卫生统计学的数据描述1. 什么是数据描述?数据描述是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图表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数据的特征和变化趋势。
2. 数据描述的方法有哪些?数据描述的方法包括频数分布、百分比、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
3. 如何选择合适的数据描述方法?选择合适的数据描述方法需要根据数据的类型、分布情况和研究目的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