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子标识重点车辆管控解决方案-大华
- 格式:pdf
- 大小:664.02 KB
- 文档页数:4
基于汽车电子标识交通拥堵收费解决方案一、方案背景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全国保有量迅速增长。
截至2015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79亿辆,机动车驾驶人3.27亿人。
全国已有40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其中11个城市保有量超过200万。
机动车快速增长带来了一些列的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在机动车管理问题复杂、道理交通事故频发、交通拥堵加剧、涉车治安/恐怖案件增多、交通违法严重而当事人认定难执法困难、环境污染问题等系列社会问题。
以交通拥堵问题尤为严重,据高德发布的《2015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显示:“全国大部分城市和地区拥堵都在进一步恶化,一二线省会城市依旧是重灾区,但交通拥堵不再是大城市的‘景观’,拥堵出现在各种规模的城市中,并且向中小城市蔓延”。
解决或者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有许多方案和策略。
如提高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科学性;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发展智能交通;加强交通需求管理,都取得一定的建设成效。
近年来,国外一些国家尝试实施交通拥堵收费解决方案,通过经济杠杆对交通出行进行调节,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如新加坡在1998年实施的交通拥堵电子收费,分时段在核心区进行收费,瑞典实施的交通拥堵税方案,以及日本东京实施的停车费方案都取得较好的成效。
我国在交通拥堵收费政策、技术可行性等方面,已经持续研究了多年。
如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地。
最新的消息显示,2016年5月,北京环保局和交通委等部门表示明确,已经初步制定交通拥堵收费政策方案和技术方案,目前正处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论证阶段。
有望今年将试点征收拥堵费,交通拥堵收费需要解决车辆动态精准识别、车型精确分类等系列问题。
北京试点后,作为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一部分,电子车牌更有望向京津冀地区推广。
因此,电子车牌是征收拥堵费的必要条件。
二、解决方案大华作为国际安防和智能交通方面的领军企业,是国内最早从事汽车电子车牌技术研究和论证的厂家之一。
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成功解决系列关键问题,推出了解决方案。
大华移动布控方案1. 引言大华移动布控方案是一种基于大华科技先进技术的移动布控解决方案。
通过融合移动视频监控、人工智能、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对移动目标的自动识别和实时监控,为安全管理和应急响应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 方案概述大华移动布控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关键技术和模块:2.1 移动视频监控大华移动布控方案基于大华的高清移动摄像头和视频传输技术,实现对移动场景的实时监控。
通过高清图像传输和流媒体技术,将移动场景的视频实时传输至监控中心,提供高清、流畅的视频监控体验。
2.2 人工智能识别大华移动布控方案利用大华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算法,对移动场景中的目标进行智能识别。
通过深度学习和图像处理技术,实现对人、车等目标的自动识别和分类,从而减少人工干预,提高布控效率。
2.3 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大华移动布控方案借助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实现对移动场景中的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和挖掘。
通过大规模数据处理和机器学习算法,提取移动目标的特征和行为模式,实现对异常行为的预测和预警。
2.4 物联网集成大华移动布控方案通过与物联网终端设备的集成,实现对移动目标的全程监控。
通过与门禁、车辆管理、人员定位等设备的联动,实现对移动目标的实时跟踪和位置定位,为安全管理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
3. 方案特点3.1 灵活性大华移动布控方案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和扩展。
用户可以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和规模,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和功能模块,实现个性化和定制化的布控方案。
3.2 高可靠性大华移动布控方案采用先进的视频传输和存储技术,保证视频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方案还具备备份和容灾机制,确保视频数据的安全和可恢复性。
3.3 高效性大华移动布控方案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和云计算技术,实现对移动目标的智能识别和数据分析,极大地提高了布控效率。
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和报警异常行为,并提供实时的监控和预警功能。
3.4 易于管理大华移动布控方案提供友好的图形化管理界面,通过简单易用的操作界面,用户可以轻松完成布控方案的配置和管理。
2015大华车辆监控系统解决方案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目录1概述.............................................................. - 3 -2设计依据.......................................................... - 3 -3系统需求分析 ...................................................... - 4 -3.1视频实时监控及回放需求 (4)3.2实时定位调度管理需求 (4)3.3综合管理平台需求 (4)3.4手机监控需求 (5)3.5无线网络自适应性需求 (5)4车辆监控系统整体方案 .............................................. - 5 -4.1车载监控系统 (5)4.2调度管理平台 (7)系统设计要求......................................................... - 7 -平台层次结构......................................................... - 8 -平台功能- 8 -1概述建设车辆3G视频监控系统可以掌握监控区域和车辆内部的治安情况,弥补人防不足,保障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有效打击,预防犯罪偷盗,方便时候调查取证和专案侦查,最大限度维护车辆及人员安全。
2设计依据《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技术要求》JT/T 796-2011《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JT/T 794-2011《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终端通讯协议及数据格式》JT/T 808-2011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视频安防系统技术要求》(GB/T367-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中国智能运输系统体系框架》《畅通工程评价指标体系》(2005年)《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17859)《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7-2009)《交通电视监控系统验收规范》 (GA/T514-2004)《汽车行驶记录仪》GB/T 19056-2003《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GB 20815-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号牌》GA 363系统需求分析3.1视频实时监控及回放需求车载监控需着重对车辆周边环境、车辆内部、车辆上下门等重点部位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对车辆各区域全面有效监控。
大华道路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解决方案方案概述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在现代智能交通领域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利用先进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可以有效管理交通流量,增进城市道路畅通水平。
各种先进的道路交通管理方案,最终都要依靠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来实现。
在国内市场,各地应用的主流信号控制系统绝大多数都是国外品牌,比如英国的SCOOT,澳大利亚的SCATS,西门子的ACTRA等,但这些品牌信号机售价高、二次开发受限、对基础建设要求较高,不符合大多数项目需求;国内生产研发信号机的厂家也达到170余家,但从整体水平来看,普遍存在科研水平不高、标准符合度差、功能单一等问题。
目前国内城市大部分交叉口都已设置了信号控制机进行信号控制。
个别距离较近的小路口未设置信号机,交通秩序混乱,引发交通局部拥堵,一些流量较大的路口在高峰时段使用临时信号机,对维护交通秩序起到一些作用,但是部分车辆驾驶员不遵守临时信号机放行顺序,闯红灯现象严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另外临时信号灯无法与上下游路口进行协调控制,在高峰期间极易造成下游路口排队溢出,造成交通拥堵。
已建信号机大多是单点定时控制信号机,无法进行中心联网控制,各路口信号配时不能根据实时交通量进行调节,致使高峰时段路口排队较长,需民警现场指挥交通,占用大量警力资源。
已建信号机部分可进行中心联网控制,但只能做到简单控制,无法进行区域协调控制,道路通行能力利用不够,交通拥堵时有发生,交通信号控制路口之间不协调,车辆行驶不畅通,信号控制不灵活,停车次数和延误较大,通行效率低下。
解决方案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核心,其主要功能是自动协调和控制整个控制区域内交通信号灯的配时方案,均衡路网内交通流运行,使停车次数、延误时间及环境污染减至最小,充分发挥道路系统的交通效益。
必要时,可通过控制中心人工干预,直接控制路口信号机执行指定相位,强制疏导交通。
大华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采用三级分布式递阶控制结构:中心控制级,区域控制级,路口控制级。
浙江大华公安交通综合管控整体解决方案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管理问题日益突出,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也给公安交通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解决这一问题,浙江大华推出了一套公安交通综合管控整体解决方案。
1.基于大数据的交通情报分析系统浙江大华基于多年的交通管理经验,开发了一套先进的交通情报分析系统。
该系统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交通信息、车辆信息、驾驶员信息等大数据,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交通状况,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同时,该系统还具备智能预测功能,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实时情况,预测未来交通拥堵情况,实现交通流量的平衡调控。
2.视频监控与人脸识别技术的结合浙江大华公安交通综合管控解决方案还包括视频监控与人脸识别技术的结合。
在关键交通路段和重点区域安装高清摄像头,并将视频信号传输到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配备先进的人脸识别系统,可以实时识别出交通违法行为和重点人员,大大提高了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效率和交通安全管理水平。
3.无人驾驶车辆与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互联互通浙江大华公安交通综合管控解决方案还提出了无人驾驶车辆与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互联互通。
通过将无人驾驶车辆与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进行互联互通,可以实现交通流量的动态调控,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例如,当交通拥堵时,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可以自动延长红灯时间,从而减少交通拥堵情况。
4.公众参与的交通管理模式浙江大华公安交通综合管控解决方案还提倡公众参与的交通管理模式。
通过建立交通管理志愿者队伍,鼓励市民积极参与交通管理,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情报和便民服务。
同时,通过建立交通管理APP,向公众提供实时交通信息、违章查询等服务,提高公众对交通管理的了解和参与度。
5.多部门协同的综合管理机制为了更好地解决交通管理问题,浙江大华公安交通综合管控解决方案还推动各部门间的协同管理。
通过建立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平台,公安、交通、城管等部门可以实时共享交通信息,及时协调解决交通管理问题。
大华汽车电子标识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截至2015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79亿辆,机动车驾驶人3.27亿。
全国已有40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百万辆,其中11个城市保有量超200万辆。
机动车快速增长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在机动车管理问题复杂、道理交通事故频发、交通拥堵加剧、涉车治安/恐怖案件增多、交通违法严重而当事人认定难执法困难、环境污染等问题。
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为减少交通事故,确保道路安全和畅通,安装了大量视频监控、智能卡口、电子警察、测速仪等设备,数量达百万之多。
但是受到技术条件和水平、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传统监测方法难以满足智慧交管的要求。
具体表现在如下:⏹机动车没有“身份证”,自由流动态识别困难,无法满足动态缉查需求。
传统缉查方式都是设路障,停车检查,这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等路段是不现实的。
因此,我们需要车辆动态识别,通过比对分析,只针对特定车辆进行拦截和处置的技术手段。
⏹由于机动车跨地域、跨时空、流动性大的特点,传统的采集方式各地建设标准不统一,数据共享/管理困难,因此有必要统一车辆的身份标识,并且数据采集和识别全国通用。
⏹传统采集手段号牌识别率低,环境影响大。
最近几年推出的新电子警察和卡口设备虽然能一定程度提高识别率,但投资大,成本高,没有形成大面积覆盖。
⏹有些技术手段,如营运车辆管理中采用的车载设备,可以满足音视频数据的采集,可以实现GPS定位和轨迹再现,但设备需要供电,项目建设成本高,使用范围小,使用不方便。
⏹传统采集手段无法识别假牌车/套牌车/克隆车等,误报率高。
⏹传统采集手段对于车辆的使用性质、汽车排量、尾气排放指标、车辆类型、车主、单位属性等信息无法认定,导致一些深层次应用无法展开。
基于上述原因,迫切需要更先进、成熟、高可靠的技术来辅助进行信息采集和执法。
基于物联网的汽车电子标识技术应运而生,能够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成为目前国家制定汽车电子标识国家标准的首选。
大华路侧智慧泊车解决方案
一、用途
智慧泊车方案是一种基于电子停车场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可以实现
停车场的智能管理,有助于提高停车场安全性、效率和舒适性的功能,以
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基本功能
智慧泊车解决方案主要包括:
1)智能管理:通过安装在停车场的摄像头、磁传感器和停车卡系统,可以实现自动检测车辆入场、收费、离场,可跟踪车辆信息,实现车辆的
实时监控和管理。
2)远程控制:可以通过安装的计算机系统,远程实现对停车场的操控,可进行车辆入场、收费、离场的控制,以及设备的运行情况的监控,
可以更好地实现车辆的智能管理。
4)车底检测:通过数字化系统,可以对车辆的底盘设备进行检测,
从而检测车辆的柴油排放浓度,提高停车场的空气清洁度,有助于保护环境。
三、总结
智慧泊车解决方案是由大华路提出的。
基于电子标识重点车辆管控解决方案
一、背景介绍
“重点车辆”,或称“重点管理车辆”,各地对于重点车辆叫法不一,一般是指营运类的中型以上货车、客车,危化品运输车,因为这些车引发事故会造成较多的人员伤亡,属于重点管理车辆。
也有些地方做了具体的划分,如山东省定义“七类重点车辆”是指客车、货车、危险品运输车、校车、农村面包车、渣土车、低速载货汽车。
近年来,也有一些地方将出租车、工程车、涉毒等高危人员所拥有的车辆都纳入监管,也称为“重点管理车辆”。
根据对近几年的全国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统计分析,重点车辆交通违法严重,“超员、超载、超速、疲劳驾驶、酒驾、毒驾、涉牌涉证”交通违法行为,是造成群死群伤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源头。
因此要重点纳入监管。
基于汽车电子车牌对重点车辆进行监管,存在如下一些优异的特点。
⏹汽车电子标识国家标准统一,只要安装了汽车电子标识,全国任何地方都能识别到,满足了机动车跨地域、跨时空、流动性大的特点。
⏹可以进行动态、快速、精准识别,可以满足120Km/h,甚至180Km/h以下的识别速度,环境影响小,不会受到天气环境等影响,识别率可达99%以上。
⏹能有效识别假牌车/套牌车/克隆车等。
对车辆的使用性质、车辆属性、车辆类型、车主等信息做精确认定,特别是使用性质,是打击非法营运的重要属性标志。
二、解决方案
大华汽车电子车牌重点车辆管控系统解决方案。
为每个重点车辆登记发卡,贴装汽车电子标签。
再通过分布在城区、国省道的标签识读设备,对来往机动车进行实时不间断识别,并与中心的布控数据进行实时的比对分析,从而可以将违法车辆筛选出来。
进行实时的预警和提示,也可以进行违法的处罚与非现场执法。
按采集数据传输的流程,可分感知层、网络层(传输)、服务层、应用层等。
感知层:主要包括汽车电子标签识读基站、智能卡口、电子警察、移动采集终端设备、执法服务站等相关的外场设备。
传输层:网络层是外场设备与指挥中心之间的桥梁和中介,负责两者之间的通信,藉此完成数据交互。
可以借助交通专网、视频专网,或其他运营商网络来组建。
服务层:平台层所承载的是系统的数据接收、比对分析、配置管理、建立起数据汇聚与管理,以及实时预警与处置等应用功能。
应用层:部署在监控指挥中心,配合拼接大屏幕和预警客户端使用,完成整个系统运营的数据交互、指挥调度、应急处置重点车辆的事故处理和预警等。
基于汽车电子标识的重点车辆管控系统架构图
三、系统功能
1)集成了道路视频监视、交通违法检测与采集、智能卡口系统、重点车辆管控等系统等多个系统,能
够接入多种类型的智能交通设备,从而建立基于汽车电子标识为基础的重点车辆防控网络。
2)重点车辆实时比对报警功能,支持指挥中心、执法服务器、移动警务重点3种报警方式,支持按照设定的预案进行拦截与处置,规范化执法流程。
3)支持多种类型的车辆策略,针对不同类型的车辆设定处置策略,如黄标车、黄牛车、泥头车、工程车、校车、出租车、客车、盗抢车辆、布控车辆、多次违法未处理、未年检车辆等多种类型的车辆。
4)支持道路视频监控、卡口监控、违法取证、重点车辆管控、流量分析、信息发布、警务管理、业务配置;还支持车辆查询、车辆研判、车辆轨迹分析、重点车辆管控等交通执法类管控应用。
5)支持基于GIS地图(MapInfo、SuperMap等)资源呈现,通过GIS轨迹分析与再线,可视化警力调度、警卫任务辅助、视频巡检、行车。
轨迹跟踪等交通指挥实战业务
6)支持流程化的业务管理交互,通过事前车辆信息录入(如车辆信息库、车辆专题库、车辆通行证等),形成事中监控、事后分析的规范化流程。
7)平台应支持C/S和B/S架构,软件设计应采用感知层、传输层、服务层、应用层等四层体系的标准化模块结构进行设计,必须按照实用性、兼容性、灵活性、可靠性等基本的网络管理要求进行构建。
8)模块化设计,便于后期扩容。
支持分布式部署,满足任何基层节点均可独立工作的要求。
能随着前端接入点的增加对平台进行硬件和模块的扩容。
四、方案优势
标准统一,实现跨地域时空管理
大华汽车电子标识解决方案完全符合空口协议GB/T29768-2013国标和公安部交科所制定《机动
车电子标识通用技术要求》系列国标(审批中),可实现“一卡通”全国通用,全国可读。
完全满足机
动车跨地域、跨时空、流动性大等的应用场景需求。
⏹高速动态识别
大华解决方案能够实现高速车辆快速识读。
完全满足汽车行驶速度≤150km/h时,固定读写器能准确识读机动车电子标识芯片标识符和机动车登记信息区信息。
行车速度<小于200km/h时,能够准确识读机动车电子标识中的芯片标识符等技术要求。
⏹假牌套牌的有效判别
假牌/套牌车辆,在目前以视频检测方式为主的采集手段中,需要关联机动车登记信息库比对分析才能判别,操作不方便且判别成功率不高。
汽车电子标识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此问题。
此防控网建设以后,对于假牌/套牌车辆就布下了“天罗地网”,很难逃出法眼,可以有效进行缉查。
⏹精准识别,采集信息丰富
传统视频采集手段,采集信息有限,且受环境影响比较大。
电子车牌技术能采集的信息更丰富,除了号牌号码、号牌种类、车身颜色等视觉信息外。
对于车辆类型、使用性质、出厂日期、检验有效期、排量、强制报废期、核定载客等许多信息都能做采集,且采集更加精准,可扩展应用强。
⏹多业务融合,统一操作界面
整合道路视频监控、智能卡口、电子警察、汽车电子车牌、超速抓拍、指挥调度等多个业务系统,提供警情全网巡查、可疑信息采集、案件研判、车辆追踪、人员协查、典型案例分析、业务统计分析等公安特色业务,发挥全网统筹的资源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