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语音 第1节 现代汉语语音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35.02 MB
- 文档页数:38
现代汉语(1)教学辅导二第一章语音第一节语音概说定义: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用来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的表现形式。
语言的只有通过声波才能传递到听话者的耳朵,达到交际的目的。
学习语言首先要学习这种语言的语音系统。
一、语音的性质(一)语音的物理性质语音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个要素。
1、音高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
音高决定于声带振动的频率。
现代汉语中的声调是由音高的变化造成的。
2、音强音强是指声音的强弱。
音强决定于音波振幅的大小。
现代汉语中的轻声、语句重音是由音强变化造成的。
3、音长音长指声音的长短。
音长决定于声音延续时间的长短。
现代汉语中的语气、语调跟音长有密切的关系。
4、音色音色指声音的个性、特色。
音色决定于音波的振动形式的差异(即发音体的差异、发音方法的差异和共鸣体的差异)。
现代汉语中的声母、韵母的不同是由充当该声母、韵母的具有不同音色的辅音、元音造成的。
(二)语音的生理性质语音是通过发音器官发出来的。
发音器官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1、动力部分:肺和气管。
——动力站2、发声部分:喉头和声带。
——发音体3、调节部分:口腔和鼻腔。
——共鸣体(三)语音的社会性质1、语音具有民族特征。
2、语音具有地方特征。
语音具有意义的,语音形式和意义的关系是各个社团的人们约定俗成的,语音形式和意义没有必然的联系。
如:“一”(表示第一位的数字),汉语说yī,英语说one,俄语один,日语说ぃち。
二、语音的基本概念(一)音素(音位)、音节定义:音素是语音的最小单位。
1、音素的类别:元音:发音时气流不受阻碍,气流较弱,声带振动,发音器官保持均衡紧张。
辅音: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气流较强,声带不振动(也有振动),受阻碍部位特别紧张。
2、音节定义:汉语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
音节—汉字:一个音节一般代表一个汉字。
例外是“儿化”,一个音节代表两个汉字。
(二)声母、韵母、声调1、声母定义:一个音节开头的辅音。
语音第一节语音概说一、语音的性质语音是人类说话的声音,是有意义内容的语言成分的外部形式,或者说,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语音具有三种属性:(1)物理属性(2)生理属性(3)社会属性----语音的本质属性(一)语音的物理属性音波产生于物体的振动,语音产生于人体声带的振动。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一切声音都可以从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方面去分析,语音自然也不例外。
1、音高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快慢。
2、音强音强指声音的强弱。
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
发音体振动的幅度叫振幅。
振幅大,声音就强;振幅小,声音就弱。
振幅的大小,取决于发音体所受外力作用的大小。
3、音长音长指声音的长短。
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持续的长短。
振动时间长,声音就长;振动时间短,声音就短。
4、音色音色又叫音质,是指声音特色。
它决定于物体振动所产生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造成不同音色的条件主要有三个:a发音体不同。
b发音方法不同。
c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在汉语中,除音色外,音高的作用十分重要,声调主要是由音高构成的,声调能区别意义。
音强和音长在语调和轻声里也起重要的作用。
(二)语音的生理属性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发出的,人的发音器官可以分为呼吸器官、喉头和声带、咽腔、口腔和鼻腔三个部分1、呼吸器官呼吸器官是由肺、气管、胸腔、横膈膜构成的。
能呼出气流,气流是语音的动力。
2、喉头和声带3、咽腔、鼻腔和口腔(三者都能起共鸣器的扩大声音的作用)口音:软腭和小舌上升时鼻腔闭塞,口腔畅通,这时发出的音在口腔中共鸣,叫做口音鼻音:软腭和小舌下垂,口腔闭塞,气流只能从鼻腔呼出,这时发出的音主要在鼻腔中共鸣鼻化音:如果口腔无阻碍,气流同时从鼻腔和口腔呼出,发出的音在口腔和鼻腔共鸣(三)语音的社会属性1、语音是一种社会现象,具备社会性质。
语音的社会性是它的本质属性2、同样的语音形式可以用来表示不同的意义,同样的一个意义又可以有多种语音形式3、语音的社会属性还表现在语音的系统性上。